第一篇:“打造高效课堂”——初三研讨课活动方案
“打造高效课堂”系列教学活动—初三复习研讨课
活动方案
初三毕业班工作是我校本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初 三复习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建设,加快初三中考复习模式形成,力争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真正的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开学初举办校内各教研组的初三复习研讨课活动。
一、活动主题
参与、交流、高效、成长
二、活动宗旨
初三每一位教师必须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交流教学经 验、打造高效课堂、促进专业成长、提高初三教学质量。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邓洪程(校长)
副组长:柳群(教学副校长)穆云峰(教务主任)
组员:各教研组长李秀波(语文)邵青娟(英语)
许国霞(数学)王野萍(理化生)
丁旭荣(政史地)刘环(音体美)
四、活动时间:2011年3月7日——3月11日
五、活动具体安排
3月8日袁芬第二节《数与式》
3月8日刘广志第三节《爱莲说》
3月9日盖嵬第二节《名词专项》
3月9日王野萍第三节《热现象》
3月10日乔宏伟第四节《抗日战争》
3月11日周立新第五节《我们周围的空气》
3月11日刘亚明第六节《参与政治生活》
六、活动要求
1、每位讲课教师课前必须充分准备,精心组织教学。严格按照学期初学校召开的毕业班教师大会形成的复习建议去组织上课。
2、讲课教师课堂上应围绕核心内容,抓住复习课的特点,由点到面,层层落实。
3、讲课教师应对所讲的知识体系清楚,了解该知识体系在学科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该知识体系在中考命题中所占的分值比例。
4、讲课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遵照教育局下发的“打造高效课堂”的具体要求,精讲精练,提高讲课效率。
5、承担研讨课的教师授课内容课前必须在教研组内讨论、研讨,讲课时组内教师必须参与听课,课后评课。其他教师在当节无课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听课,欢迎参与评课。
宁江区新民职业中学教务处
2011年3月4日
第二篇:“打造高效课堂”—初三复习研讨课总结
“打造高效课堂”系列教学活动——初三复习研讨课
活动总结
为了做好毕业班复习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加快初三中考复习模式形成,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的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2011年3月7日至3月11日,我校成功举办了“打造高效课堂”系列教学活动一——初三复习研讨课,此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邓洪程校长、柳群副校长、穆云峰主任及各教研组长自始至终全程参与,大部分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讲课教师准备充分,教学目标全面具体,讲解清晰透彻,提高了课堂效率,活动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就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教学活动的亮点
本次活动每位教师的授课,都各具特色,突出了各自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学流程合理,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表现了我校教研活动的亮点:
1、大部分教师课前都能认真备课,积极准备,教师的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相当明显。
2、教师教学思想实现了新转变:课堂上形成了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3、新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步形成。上课教师能积极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
4、教师能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注重运用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课堂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5、教师能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变,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学生学得自主、主动,有效。
6、课堂“双基”训练扎实。课堂上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双基”落实,着力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能力的培养。教师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立足基础,紧扣教材重点和难点,精当的课堂训练。课堂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
7、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发展学生个性既是主体性教育的体现,也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8、多数教师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体现出复习课的特点,所讲知识脉络清楚,指明了该节课内容在该学科中的地位、在中考试卷中可能的命题方式及所占的分值。
二、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本次教研活动虽然有诸多亮点,但总的说来仍有一些不足。
1、个别教师备课不充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语言不标准,缺乏逻辑性。
2、部分教师对学情的分析不透彻,只是硬性的传授知识,而没有因学情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3、有的教师的复习课上成了新授课,背离了此次教研活动的宗旨。
4、个别教师做到了“精讲”,但没能够做到“精练”,有的甚至没有练习。
5、部分教师没有能够指明该节课的知识在该学科中的地位以及中考命题中的分值比例。
三、综合本次教研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毕业班的下阶段复习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科学业考试要求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内容命题的依据。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科学业考试要求是开展教学工作尤其是初三备考前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没有以上标准和要求为依据的教学与备考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初三教师必须认真通读研究课程标准和学科学业考试要求,吃透其中实质,细化至每一知识点、考点。
2、认真研究近年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
要进行初三复习备考,还要认真研究近年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毕竟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要求终究要通过考试的试题来实现,教师要认真把握命题的难度要求、命题变化形式。教师要做题。教师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思考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命题,他主要想考察些什么,体现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中的什么理念与要求,类似的题型还有那些,倒过来让你去命题,你会怎么命题,又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好。
3、做好整体复习计划
要做好整体的复习计划,必须基于两点:1)查找、把握学生的弱点,须解决的重点、难点所在,2)合理分配有限的时间,全盘计划各轮次的复习、模拟考试的时间。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复习,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突出针对性,克服随意性,提高复习课的实效。
4、教师要加强备课
1)了解学生——复习课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出发,对学生的了解可从课堂、作业、考试、交谈等方面获得,要尊重学生在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
2)创新备课——复习课既是新课,又不是新课,复习课不是重复,不是在原地踏步,学生对某些知识既然存在缺陷甚至是基本没有掌握,在复习阶段如果还是用原来的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可能仍然是难以掌握。复习时间又是那么有限,就要求教师创新备课,紧紧围绕学生的疑难点、遗漏点,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如果方法不当,有可能你教师再怎样讲多少遍都无法解决存在的问题。
3)精选课题和精编试题——复习课要精心选择针对学生学习疑难的课题,进行重点的复习,强化训练,力求全面过关。复习过程中,教师会接触到大量的各类型的试题,如何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精心编选在课堂教学及课后布置给学生练习的题目显得十分重要,凡是试题都拿给学生讲、拿给学生作,凡是试卷都给学生由头到尾讲解一遍的做法是非常盲目的,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4)加强实践模拟——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系统的建构、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和遗漏问题,还要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包括准确性、完整性、灵活快速性、清晰整洁性,包括基础题、中等题、填空题、选择题、一般解答题等。要加强模拟考试等的演练,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
5、教师要想上好复习课,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1)建构梳理性——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建构梳理完整的知识系统形成学科知识与思维素养。
2)解疑补漏性——捕捉学生学习的疑难点、遗漏点,予以解决。3)技能训练性——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综合快速寻求解答方法的训练以及完整书面解答考题的应试技能训练。任何学生能力的发展没有最终转化为书面解答能力的提高,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下是没有成效的,要培养学生会考试的能力。
4)分层拓展性——克服二元极端、简单的全班同学统一的课堂教学思想和作法,努力把握学生的不同层次特点,使每一节课、每一阶段的教学均能使每个群体的学生学有所得、有所发展。
第三篇:打造高效课堂研讨交流
参加县举办的“打造高效课堂研讨交流”体会梁祝镇中心小学:董艳丽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县“高效课堂”活动的深入开展,于2011年5月6日上午,县教研组在教育局四楼会议室举办了“打造高效课堂研讨交流活动”。此次座谈先有相关领导对打造高效课堂做了相关的讲话;随后参加此次活动的老师及有关领导分成了语、数两组进行发言讨论,部分老师对自己是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法做了精彩的发言,他们的发言对课程的改革具有推广和借鉴的深远意义。通过此次交流学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打造高效课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今后的课改途中我们既要负重前行,又要凭着自己对教育执着的信念,去借鉴他人的意见,不断探索。我坚信,今后的课改之路会越走越好!
第四篇:高效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毛都站镇中学教师
高效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按照区教育局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和我校“十二·五”立项的省级课题“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的开展情况,学校决定举办“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为基础,以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高效课堂教学”为核心,向45分钟要效益,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来引领教学实践,提高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来切实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通过交流研讨,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全校教师进一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鼓励广大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切实的把“打造高效课堂”活动落到实处。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高效性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让“有效课堂教学”成为现实,让“反思课堂”成为习惯,让“高效课堂”成为目标。
2、通过教学研讨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探讨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教师教学方式实效性。
4、通过这次活动结合课题研究,进一步探索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的特征、要素和内涵。为下一步探索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做好铺垫。
三、活动措施:
(一)以教导处为中心,层层负责,逐级推进,学校教学领导分工到教研组,参加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二)由教研组教师做汇报课,本教研组教师全员性参与,讲课中关注课堂教学实效、关注学生所学的结果,研讨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通过有针对性的教研组讨论与评课,找出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教学过程本身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研究怎样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研究怎样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后跟踪测试;评课中关注课堂教学实效、关注学生所学的结果,最后由业务领导点评、提升。教师形成教学反思,部分教师写出经验介绍材料。
四、几点要求
(一)教学方式要立足常态课;
(二)坚持、不放弃每一位学生(面向全体)。
(三)对学生的预习要有目的的督促,知识点讲解要做到清楚每一节课教会学生什么知识,也就是要做到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目标达成)
(四)课堂教学内容不宜太多,本节课内容尽量在本节完成,不要放到课后,向45分钟要效益。(精讲多练)
宁江区毛都站镇中学
2012年8月
第五篇: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论文(初三)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尝试
宣二中初中语文组 廖红斌
什么是高效课堂?我认为:就是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培养, 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那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课前演讲激情趣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说到底需要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实践。教师主宰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心智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真正调动起来。只有当学生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讲者,语文教学才会脱胎换骨,焕然一新。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为了演讲成功,获得大家的肯定,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准备。他们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同学们变的勇敢自信,由于演讲内容都是自己构思完成的,学生们爱讲、爱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二、课前有效预习
俗话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教学,许多人都把课堂效率的目光投向老师,要老师精心备课,尽心设计,其实学生也需要备课,那就是课前预习。作为教者我们深知:只有熟读课文才能领会文章的中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领会作者的意图,体验作者的情感。“文不读熟不讲”,这是许多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常说的一句话,那么对于学生,他们必须有充足时间自主接触文章,但课堂时间的是有限的,如果留足时间给学生熟读,势必会造成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如果不留足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自主探究,文本的生疏课堂学习不仅节奏放慢,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也会停滞,或者说他们的讨论与交流就只能是蜻蜓点水或不找边际。如此以来课堂势必低效,无效。在这种情况下,预习的重要性凸现,它是课堂学习的铺垫,能为高质量的教与学打好基础。让学生做有效预习,才能确保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三、情感投入课堂,激活课堂
老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离不开情感的交流。经实践发现,教师将积极向上的美好的情感运用到教学中,可以优化课堂效果。在语文课上,教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着学生,所以我们要乐观、热情、饱满、自信。还要借助形象和激情的体态语言来增强表达效果。每个学生都喜欢脸部表情丰富的教师,教师上课时脸带微笑,让学生能消除紧张、不安等感觉。此外教师的手势也很重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手势语尤其重要,学生可以通过你的身体动作来猜测并理解你说的语文。实践证明表情、动作丰富的语文教师教学效果明显要好得多。老师要和学生情感交融。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适时给予鼓励,一个微笑,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小小的表扬,都会让学生的心里开花,更乐于表现,更乐于参与,让教学有好的进展效果。
四、构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完成真正意义的构建。所以课堂教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能做的事。教师要做的是指明方向,让他们去寻找,探索。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
现在,我们许多学校采用小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也学会了借助他人力量成就自己。但让小组的合作真正动起来还真不容易。受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班也就十几个能专心抓学习的同学,搞小动作,说话、出神、发呆、需要老师提醒两三次的的不下十几个,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时,有乘机闲聊的,有瞎起哄者的,有装装样子的,并没有真正俯下身子进行思考;还有的只有合作没有思考,只在听听别人的意见,不思考也不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以来,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而且让学生形成了随随便便的习惯。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努力让所有的学生思维一步步跟着老师的引导走,说思考就思考,说讨论就讨论。其次,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指导学生分工要具体,讨论时,不急于发言,要先思考,争取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五、让多媒体教学为高效课堂插上翅膀
一位苏联教育家曾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在今天的语文课中,多媒体教学正以其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丰富性显示了独特魅力,能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强烈学习愿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由于语文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或豪迈或婉约,或赞扬或激励。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视听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讲,大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也远非上述的几点,它涉及到各个方面,既有教师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随着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随着教学新理念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课堂有效性会水涨船高,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宣二中初中语文组 罗德华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浅显的认识。
一、充分备课 懂得取舍
每次备课前,教师都要问自己,这个单元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这堂课究竟要带给学生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系统的整理清楚了,才开始备课。备课过程中,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给学生学案,要求学生预习,自己查阅、解决相关问题并提出疑问。然后,批阅学生的学案,再把学生的需求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进行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预设。最关键的是在预设中要结合学生探究点寻找到这节课知识点切入的角度和方法,力求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合理思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课前准备形成了师生共同达成的目标,就为课堂高效奠定了基础。另外,课堂四十五分钟,应激点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课堂是乏味的,也是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和记忆习惯的。我们要知道贪多嚼不烂,有时往往事倍功半。每篇课文我们可根据其不同特点精选一两个知识点作为重点,进行大胆的取舍,力求详细恰当、各有轻重。
二、营造氛围 激发兴趣
心理学教授巴甫诺奥曾写过《快乐学习法》一书,这本书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他在书中赋予快乐学习以更广义的解释,他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学到新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上课、完成作业、与同学交往、向老师提问等,都是很有趣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动地学习,少有快乐可言,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们又怎敢奢望他们能够高效学习?所以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点就是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师生的互动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教育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情感实体交往的过程,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产生有“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鼓励创新、尊重分歧,尤其注意营造一种热烈踊跃的课堂气氛,这才符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一定会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可以说,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与灵魂提升的沃土。
三、变革方式主体突出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因此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地践行这些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
四、电脑辅助高效学习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需要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或者说需要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无疑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高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境,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任重道远,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既要重视教师的素养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唯其如此,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才会更快更好地走上优质、高效之路。
我是这样教语文的
宣二中初中语文组 罗德华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其中最显着的就是课堂效率较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精力流失率过高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更别提高效的课堂效果了,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一、转变教学观念,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在新时期,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首先就要注意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实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并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此,建议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教师要切实践行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
真正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权力,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并根据学生在课堂的反应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轻松愉快课堂氛围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教师必须对融洽师生关系的营造给予足够的重视,秉持以学生为本的人文情怀,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帮助,尊重、热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爱之情,进而把这种喜爱转化成学习语文的动力。
3、教师要注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比如教师可组织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了他们的演讲能力,又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可谓一举多得。
二、教师要创新课堂导入方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充满趣味化和启发性的课堂导入方式不仅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情境,还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科学合理的导入方式所发挥的力量和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课文实际内容,采用最恰当的方式来导入新课。
三、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开展教学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是新课标一直所倡导的,具体来讲就是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自主的发现、探究、分析、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则是从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在学习陶渊明的文章《桃花源记》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这篇文章的背景及相关评论资料,并对陶渊明的生平做一个基本的了解,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设置几个开放型的思考题,组织同学们分组进行交流和讨论,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存在吗,”如果存在,它将会在哪里,如果不存在,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桃花源呢,其意图是什么?待同学们讨论告一段落之后,教师可请小组代表发表一下观念和看法,接着教师做最后的陈述和总结,在这一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还有效提高了自身的思考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喜欢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很少,这种教学方式肯定是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可尝试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寓教于乐之中,游戏的方式不但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
比如,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这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人物来表演课本剧,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把握人物性格,这种方式远远比教师对人物性格进行反复的讲解和剖析效果要好得多,又或者在进行古诗歌的复习时,教师可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学生背诗,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背诗的效率,又使之在紧张刺激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