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国培体会
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国培体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有篇自读课《孤独之旅》,是曹文轩教授长篇童话小说《草房子》的节选。本来同行们都说初三课业紧张留给学生自读好了,我出于好奇,自己先读了一遍,感觉文章虽然没有巧妙的构思,也没有精美的语言,更没有灵活的表现手法;但其内容还是很充实的,而且立意也比较积极,自己就破例讲读了。也就是通过这篇课文,我算知道了一点曹文轩教授的风采;第一感觉曹教授还是有一定艺术才华的,只是碍于各种原因我没机会拜读他的其他佳作。
最近在接受“国培”时,聆听了曹教授主讲的“培养学生的文学美感”讲座,再一次加深了对曹教授的影响,感觉曹教授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有修养,也不是我想像的那么才华横溢,更不是我想象的那么为人地道;反倒觉得曹教授的言谈有点狂妄,曹教授的思想有点偏激,曹教授的为人有点自大。
或许有人会指责我胆大妄为不自量力,竟敢恶意中伤大名鼎鼎的曹教授。我不想争辩,只想用事实说话。
反复聆听了曹教授的讲座,愚以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其一,培养学生的文学美感,共和国的教育有一大失误就是缺乏美学教育。
在这方面,曹教授拿蔡元培先生做挡箭牌,说蔡先生做文化总长时以为美学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中,哪个学科都得有美学教育,美学是基础教育。不能说德育教育就包括了美学教育,也不能用音乐课和美术课代替美学课。
对此,曹教授举了物理学家杨振宁的例子,说他在许多场合给大学生演讲时都阐明一个道理:自己喜欢物理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奥妙而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虽然我们不排除物理学富有创造性,但物理学首先是自然科学,不倾心钻研学科知识就想当然创造美那是天方夜谭。我想,稍有头脑的人都会明白,杨振宁教授在演讲时绝不会只强调物理学的创造美。
众所周知,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
由此可见,美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个深奥的道理,一个艺术的范畴,需要有一定涵养的人接受和探讨,而不能笼统的定义为一种基础学科,让什么人都具备。实际上,很多时候,中国人崇尚美德主要是从道德的范畴去理解的,主要是从思想教育方面去落实的。用孔融让梨教导孩子做人的原则或许能行得通;但从美学角度教育孩子那就有点费劲了。同样,一个宏大的建筑物,不懂得建筑学的人肯定是说不出其美学价值的。
但曹教授却说:“五十年共和国没有审美教育理念”。他到南方讲学时看到浙江有些农村建筑物“很奇怪很奇怪的”。屋子的墙壁用白瓷砖贴着,远远的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厕所,因为现在的城市厕所墙壁就是白瓷砖贴的。屋顶上的那种伊斯兰风格的图案不知道要表现什么意思。“花那么多钱盖那么丑陋的房子,真是悲哀!”由房屋的建筑“我看到的不是前进,而是衰退”。因为盖房子要讲求审美,但我看到的却是丑陋不堪:“颜色不对,形体不对,空间不对,哪儿对不对,没办法为他们的富裕而高兴”。
说实在的,愚以为曹教授在建筑美学上是个门外汉。因为我去过嘉兴,那里的农村房屋建筑确实很特别:整体建筑西洋化,那是崇尚“发达”的意思;屋顶的坡度很陡,那是因为南方多下大雨流水利索;屋顶上有不同数量的圆球和标杆,那是“财源滚滚,奋发向上”的代名词;房屋的墙壁通用白瓷砖装潢,那是“晶莹剔透,高贵”的象征。曹教授却用皇城的建筑或者大红大紫的四合院风格来强求一律。悲哀的应该是他,而不是富裕起来的农民。
其二,中国人缺乏审美情趣。
我们知道,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也就是说,懂得审美的人,首先得具备丰富的文化,成熟的思想,判断问题的能力。
而曹教授却笼统地说,中国人早在十几年前喝茶穿衣毫无情趣可言,“一人喝茶得其神,俩人喝茶得其趣,一群人喝茶糟蹋茶叶,简直像《红楼梦》中说的驴饮啊!一点不讲究,一点没斯文”。
应该说,品茶是一种雅趣,但用“喝”字,它的本意就是放开喉咙畅饮,曹教授却不懂得咬文嚼字就信口开河了;而且,就说喝茶也有讲究,那毕竟是个别人的闲情逸致,中国绝大多数人还奔命于生活劳作的第一线上,他们哪有曹教授说的那么斯文呢?
曹教授还说:十几年前中国人品茶不讲究,实际上工艺制作也是很粗糙。就说自己上大学时提水吧,“鹿”牌水壶提把锋利无比,自己提四把水壶从28号到32号楼,走一趟手痛的就像狗咬了一样。“我就不相信无产阶级大手怎么就那么迟钝,怎么就能造出那样害人的水壶,你们真的麻木了吗?”
我们姑且不说水壶的质量问题,也不说曹教授缺乏劳动锻炼,单就他的上述言论判断,愚以为曹教授对“无产阶级专政”和“工人阶级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缺乏了解,甚至不理解。用铁水壶是“大炼钢铁”的成果展示,而那时的工人阶级都是没有文化的劳动者,他们能创造出一些像样的产品来已经是破天荒了;在知识分子都是“臭老九”的时代,让那些只知道蛮干的工人追求精湛,让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讲求审美,就相当于把断臂的维纳斯拿给老农看,把《春江花月夜》弹给一个音盲听,那不是难为人家吗?
在审美这方面,曹教授还多次说:自己在日本的陶瓷店转悠时很难过,几乎是汗颜。日本的陶器工艺很精美,日本人的手感怎么就那么好?人家的工艺制作分寸感怎么就掌握的那么精准?而中国作为瓷器大国,工艺制作技术竟然衰败到无法形容的地步;他说自己在海淀区买十个碗,挑来挑去还是不规则,回家后使用了一段时间,却发现餐桌表面上满是疤痕,自己只好在磨刀石上磨平了碗底再用。“改革怎么就那么糟糕?如果说在日本陶瓷店看到的工艺是异邦人对祖国的汗颜,而在我家发生的事情就是后人对前人的汗颜。”
他还说,记得自己在装修阳台时请了三个湖北木匠,其中一个师傅拿着一把凿子什么空眼都用,完全不考虑大小粗细;而日本人干活什么工具都有。有位师傅给玻璃抹腻子时划破了手竟然没有感觉。不知道的人看了还以为是凶杀案呢。
有忧患意识,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但是曹教授上述言论显然有点“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的汉奸嫌疑。而浙江大学的郑强教授也是一个学贯四海,才满天下的人。他到处讲学似乎没有赞美过西洋人的才华;而且,一个普通的民用瓷碗,你要那么精细美妙难道做摆设吗?日本人的工艺精湛,为什么世界人却看好中国的陶瓷器业呢?
其三,中国的作家很少像我一样讲美学,当代的中国文学作品没有几篇有审美感的,只能找鲁迅的作品。
我们知道,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从本质上说,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定向化活动。因此,艺术美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性显现。是指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
改革开放,我们兼容并收世界各种文化和精神财富,在这种大转型期文学作品自然要与时俱进,作品的审美情趣就不单是为一部分人而设立。愚以为不是中国当代没有审美文学作品出现,而是网络信息等便利条件打破了常规以书本为契机的阅读习惯;真正喜欢文学作品或者懂得鉴赏的人,谁会相信曹教授说中国当代没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呢?
令人费解的是,曹教授以为中国新时期作品大都是厕所文学,“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奇观”。他说有部电影写一个人找另一个人办事,被找的人尿急了去街头上厕所,等的人等急了也去陪着撒尿,那声音好响亮;而《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加斯也写过一个老人的尿尿,“但人家表现的是生命的衰老无法阻挡,我不知道中国的电影要表现什么?”难道这个电影表现的不是一种办事拖沓扯皮怪相吗?同一内容,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的电影怎么就不如人家了?
其四,美在中国文学界是非常矫情,非常做作的文字。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学作品都具备虚拟性。民俗不同,文化底蕴不同,欣赏水平和生活习惯不同,作品的审美情趣也不同。但曹教授却把审美和思想联系起来,说什么“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美在世界上最有杀伤力的。”他说,一个人想死,党支部派人怎么做思想工作都无效,但是他面前突然出现了一道美景,一位美女,一幅美画,他就有可能活下来,而这正是美的力量让他活下来的;记得《战争与和平》里面描写主人公安德烈受伤在战场上,万念俱灰,只有一死了,但他仰望天空又活下来了。“这不是祖国的概念,政治制度概念,而是天空丛林,也就是庄子说的天地之大的魅力。”
曹教授列举的这两个例子实在很荒谬。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果一个人从思想情感方面都感化不了,而让一种景观感动,那这种人起码神经不正常,起码缺乏分辨好坏的能力,起码缺乏人性。
其五,中国人喜欢附庸风雅,却没有自己的审美情调。
应该说,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附庸风雅本身就是一种模仿。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我们附庸了对方,吸其精华,除其糟粕。扬长避短,发展自己。有什么不对?曹教授一边说中国人喜欢附庸风雅,另一边又说中国人矫情做作。这种前茅后盾的语言,反映了曹教授的模糊逻辑。不信诸君请看:
“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真正风雅都是从附庸来的,如第一次穿西服就是附庸行为,日本大臣鼓励日本女人和西洋人睡觉改变人种就是一种附庸维新风雅。美在中国文学界是个矫情做作的字眼,谁讲风雅谁就附庸风雅,谁谈崇高谁虚伪,谁谈美学谁矫情。日本因为明治维新使自己的国家真正发达,而中国不附庸风雅险些丧国”
显而易见,别人可以附庸风雅,中国人不行;别人的文学可以虚情假意,中国的文学却不行。其实,我们只要懂得附庸风雅的真正含义,曹教授的上述言论就回不攻自破。但曹教授却还振振有词地说:
“审美和情调是有联系的,培养学生有情调,跟培养知识思想一样重要,作为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情调是非常重要的,但今天的老师并不是有这样的意识的,教数学化学等都应该讲美学,我们需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思想,同样是有情调的人,在共和国教育领域里面,我们不能没有这个维度”
实际上,真、善、美理应成为审视学校教育的三个基本价值尺度。“真”使人具有智慧,“善”叫人享有幸福,“美”则让人拥有自由。然而,“智育重要,德育次要,美育不要”,却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不争事实。原因很简单:中小学学生身体、思想、知识等还都不成熟,专门设立美学课就有点大材小用无的放矢了,但我们把美学的意念贯穿于德育教育中,让未成年人在接受做人教育的同时接受审美熏陶,何罪之有?更何况,素质教育强调了教学不单是教书,还要育人。曹教授身在天子脚下,为北大教授,却说现在的教师没有审美情调,不注重教授美学。试问曹教授,中小学教师开展什么样教学才有审美情调呢?
难道是庄老的玄学?黑格尔的哲学?梵高的意象派?卡夫卡的意识流?抑或是物理学中的核聚变?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其六,中国是一个很有教养的国家,现在变得很没有教养。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个礼仪之邦。凡是接受过儒家思想教育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是不懂得文质彬彬的。曹教授这样说,实际上也反映了西洋文化对汉文化的渗透,外来思想对儒家思想的冲击。我们提倡拿来主义,就免不了有良莠混杂,但我们挑选了精髓,形成自己的东西,有什么不好?可曹教授却说:
“中国很多人把丑和脏混为一谈,文学作品写的不是丑而是脏,把虚伪和假混为一谈”。
他举例说,中国的餐厅总是很喧闹,外国人却很文雅;中国的很多人行为很粗鄙,外国人却很斯文;外国人签字文质彬彬,中国人却开怀敞胸。
实际上,民俗不同,意识观念也不同;国情不同,教育模式也不一样。如果说丑是一种行为表现,那么脏就是一种心灵反应。我们的文学作品如果不从人的心灵深处挖掘,单从表面形式上做文章,那还要文学干什么?要说虚伪就是假的代名词未尝不可,曹教授怎么就能把这两者严密地区分开来呢?
一言以蔽之曰,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中国人一贯崇尚虚怀若谷,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曹教授的演讲那么目空一切,那么信口雌黄,那么夜郎自大,那么看不到生活的亮点,那么不从正面谈“培养学生的文学美感”;实在是有失北大教授的名分,实在是让有理智的人所不齿,实在是贻笑大方。索性曹教授认准了在中小学校不懂事的孩子跟前疯嘴;否则,在其他公开场合面对成人说这番话,恐怕激起的不刚是民怨,更多的应该是扔鞋。
第二篇: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一、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良好品质,养成事事处处多为他人着想的行为习惯,真正做到互相尊重。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发动每个队员收集一个个尊重的故事;
2、排练有关节目:小品、三句半、歌曲、舞蹈等;
3、队员准备关于怎样尊重他人的演讲稿。
三、具体步骤
第一项:各小队报告人数 第二项:出旗 第三项:唱队歌 第四项:中队长讲话 第五项:活动开始
1、说说自己是怎么尊重别人的
2、演讲《怎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3、故事联播《尊重》
4、三句半《尊重他人》
5、小品《小明变了》 6、舞蹈《礼貌歌》
7、尊重的心里话交流 第六项:辅导员讲话 第七项:呼号 第八项:退旗 第九项:活动结束(具体活动方案附后页)中队长讲话: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幸福,但却有很多同学不懂得尊重他人,也不懂得尊重自己,怎么样才能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呢?我们要尊重自已和他人的学习权利、尊重自已和他人的学习能力,在集体活动中,结识更多的朋友,还可以在了解他人的基础上了解自己,学会用集体交往的规则调节自己的言行,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学会调节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合: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男:我们是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女:我们要有新的思想,做善于思考的人,做富有思想性的人。男:为了做好这些,我们首先要尊重他人。
女:“尊重”,指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在自己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一句话,就是把人所赋有的权利和责任还给人自身。男:尊重他人的学习权利: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意愿,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尊重他人的呢?
女:同学们,尊重他人是良好品德的表现。具有良好的品德,不仅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增强团结,还会使人心情顺畅,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事业的兴旺发达。
男:反之,则会出现关系紧张,闹不团结,给学习和工作带来不良后果。校园内,在同学间嬉戏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同学骂人,给别人起绰号,把别人的名字、绰号乱写、乱涂,这样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是一种不尊重他人人格的表现。像这样的做法,都会给友好、纯洁的同学关系蒙上阴影。
女: 尊重他人是心灵高尚,有文化有教养,文明礼貌的集中表现。学校是文明的圣地、知识的殿堂,在这里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而且要做到尊重他人。在这方面,伟大的领袖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男:请听故事联播《尊重》。《毛主席回乡》
1959年,毛泽东同志回湖南故乡,特地邀请一些亲友、长辈一起吃饭。接到邀请后,大家都很高兴。吃饭时毛主席说:“今天,我给诸位敬酒。”众人站起来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又说:“敬老尊贤,应当、应当!”三言两语,你敬我谦,关系多么融洽。你看,毛主席多尊重别人啊!《刘伯承和小叶丹》
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四川彝族地区,由于彝族的人民长期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对汉族人很敌视。刘伯承告诫战士们要尊重彝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彝族人民搞好关系。刘伯承还亲自会见彝族首领小叶丹,和他亲切交谈。在刘伯承的努力下,小叶丹很受感动,和刘伯承结为兄弟。小叶丹派人给红军带路,护送红军顺利地通过了彝族地区。《周总理过泼水节》
1961年,周总理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人们向周总理泼水表达祝福,警卫员怕周总理着凉,要用伞去挡水,周总理挡信他说:“只有尊重风俗习惯,才能和各族人民心连心啊!”这就是我们的周总理,他多尊重少数民族的人们啊!
女:如果不尊重他人,又会有什么后果呢?请听《肖伯纳和小姑娘》
《肖伯纳和小姑娘》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伯纳在苏联访问期间,遇到了个聪明、活泼的小姑娘,和她玩了很长时间。分手的时间。分手的时候,他对小姑娘说:“回家告诉你妈妈,说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肖伯纳。”小姑娘看了他一眼,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说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美丽的姑娘卡秋莎。”这一番话使肖伯纳大吃一惊。后来,他把这件事作为教训,铭记在心,并发誓要尊重他人。男:使用文明礼貌语言是尊重他人的直接表现。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让我们都学会说声“对不起”,让温暖的人际新风,去融化一个个不应出现的,人和人关系间的疙瘩。
女:有句格言说:“有人向你鞠躬,你要向他还礼,因为他不是你的奴隶。”同学们,你们想受到别人的尊重吗?那么,就请你先尊重他人吧!
合:让我们讲文明、讲礼貌、尊重他人人格、尊重他人的意见想法、尊重他人的方方面面,使我们的学校成为和睦的大家庭。
男:尊重别人这种品德,并不是天生获得的,它是良好的教育的结果。女:只要认真培养,你一定能学会尊重别人。请听演讲《怎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女:请欣赏三句半《尊重他人》
老师同学注意了,四名队员站得好,要问我们演什么?往下瞧。尊重他人很重要,打架骂人得取消,人人都会来夸你,别骄傲。从小尊重要做到,文明礼貌是目标,长大再改行不行?可不好。学习雷锋志气高,互助帮助人人笑,要从小事来做起,有实效。说到不如做得到,提高觉悟最重要,彼此尊重树新风,那才妙。我们说得好不好,提出意见会记牢,下次上台来表演,再提高。女:请欣赏小品《小明变了》
(小明上场,玩世不恭地):现在的学生真糟糕,爱哭爱笑还爱闹,不帮父母不干活,称王称霸又撒娇。到校上课就迟到,迟到也不喊报告,考试作弊有绝招,又能偷看又能抄,个个都像韦小宝,对付老师有技巧。(大家齐声喊):不对,你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我们大家。小丽:为什么?
旁白:做为一个学生,你都这么看不起自己,让我来领你去看看吧,看你还这么说吗?
(小丽上场):又放寒假了,学校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寒假作业:“为家长做一件事”,我该做什么呢?(旁白:妈妈下班回家,坐在沙发上想休息一下):上了半天的班,可真累。(旁白:小丽敲门)孩子回来了,放假了好不好?这回你可以好好玩一玩了,我去给你做饭。
小丽:妈妈你上了半天的班,也累了。先休息一会吧,一会儿我来帮你。妈妈:你真懂事。
小丽:我明白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就是要我们知道用实际行动孝顺父母,学会尊重他人,养成“孝、礼、勤”的良好行为习惯。
(旁白):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得到了双倍甚或更多的爱,却常以自我为中心,难以想到回报。布置这份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实际行动中,用心去体验父母对自已的爱,从而尊重父母的劳动,营造融融的亲情关系。
小明:人家女同学都能明白怎么做,看来我也不应该在这念顺口溜,而应该去独立打扫房间卫生,让忙了一天工作的爸爸妈妈好好休息一下。
旁白:你不能走,我还得领你去看看同学们是怎么学习的,看你还怎么说。小明:别去了,我知道我说得不对,我不说了行不行啊? 旁白:你只说你不说了,你还不知道该怎么做呢?
(小亮正在写作业,旁白问: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睡啊?)今天,我去学画画了,回来得晚,可我一定要把作业写得工工整整,这是对老师为我们辛辛苦苦判作业的一种尊重。我更要好好学习,因为这也是对爸爸妈妈挣钱让我们上学的一种尊重啊!
小明:看来我真是说错了,应该是:现在的学生真是好,学习努力品格高,全面发展样样行,自尊自重有礼貌。
男:让我们彼此尊重,请欣赏舞蹈《礼貌歌》
男: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可能正视别人的意见,才有可能接受别人的教育。女:不尊重别人,就没有人愿意指点他、教育他。别人对他提出的忠告,他也决不会听进去。
男:这样的人,很难不断地进步,很可能与班级处于一种隔离状态。尊重,是人际关系的起点。
女:不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甚至不可能信任他。
男:这样,人际关系之间就会有许多摩擦,就会失去许多的朋友,就会在人生的路上,失去许多帮助,失去许多支持。
合:因此,尊重别人不是件小事情,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男:尊重是最起码的道德共识。
女: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最重要的首先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道德,就谈不上交往。
男:听了这么多,看了这么多,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心里话说呢?
1、如果说,人世间有一种心灵的天平,那就是尊重。
2、被人尊重是一种权利,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
3、即使我读课文不好听,也请大家不要笑我。
4、“尊重自己”强调“自立”。自尊是一个人灵魂中伟大的杠杆。
5、人虽然有年龄、性别、体貌的差别,但人有一个相同点,就是都希望获得尊重。
6、尊重是生命成长的需要,也是做人的一条重要原则。
7、人首先要尊重自己,才能尊重他人和社会,也才能获得外界对自己的尊重。
8、一个表扬,一个微笑,对有的同学是锦上添花,对有的同学则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轻松且美丽;“雪中送炭”辛苦但重要。
9、接纳自己,首先要承认并尊重现实,接受现实中的我,还要善待自己。
10、每个人的基本权利都应受到尊重,每个人都有权利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
11、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受到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12、如果我们尊重一个人,就应该希望他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为自己而健康成长,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人。
13、而自尊和尊重他人是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首要条件。
14、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
15、自尊是一个人灵魂中伟大的杠杆。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的队会开得很成功,老师从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受到了教育。到底怎样才能做到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呢?我们要真正从行动开始,有句话说得好:“我听到,但随后就忘了,我看到,也就记住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所以我们要切实做到这一切,尊重能动增强我们的意识,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焕发我们的人格力量。
第三篇: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六年级(87)班欧阳龙
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友好的动作,都能体现出你对别人的尊重。然而,尊重并不是单方面的。别人尊重你,你自然是要尊重别人的;但是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
周总理经常外出视察工作,每当要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总是亲自和服务员、警卫员、厨师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亲切地对大家说:“辛苦了,谢谢,再见。”并和他们一起合影留念。服务员给他端茶或送东西,他不是放下手里的工作,站起来双手结果去,就是微笑着朝服务员点点头表示感谢。更具有说服力的是,周总理在生命弥留之际,仍不忘感谢守护在他身边的医护人员。他也因此赢得了亿万人民对他的爱戴和尊敬。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尊重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瞧不起别人反而被别人瞧不起。
以前,我觉得自己的学习很好,心里就种下了骄傲的种子。加上老师经常表扬我,我就更加的骄傲,开始瞧不起别人了,我也因此被别人瞧不起。记得有一次,记不清是哪个同学了,他向我借笔。我抬头一看,发现是一个学习很不好的同学。我便不耐烦地说:“一边去!学习那么不好,还向我借东西?不借!”可是,当我被别人瞧不起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一次,我和几个同伴玩跳皮筋的游戏,我只有一点没跳好,他们就说我输了。而他们跳错时,却硬说没错,还耍赖说:“你管得着吗?如果不想跳我的皮筋就走开!”那时,我是多么的伤心。
这时我才明白:我们人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要看不起别人,看不起别人就是看不起自己。从那以后,不管是什么人,我都尊重他们,与他们友好相处,所以我也得到了同学们的尊重。
同学们,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学会尊重别人,一起去捍卫每一个人的尊严吧!
第四篇: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但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是首先要尊重别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自己也永远获得不了别人的尊重。
尊重是一种品德。有了这种品德,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无论是对待领导还是同事,无论是对待家人还是对待朋友,无论是对待贫穷还是富有,他都自觉自愿地在践行着尊重。因为任何人的潜意识中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人在社会上生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着自己对喜怒哀乐的表达方式。但对一个懂得尊重的人来说,在遇见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时所表现出来都是沉着冷静不迁怒于人,不迁怒于别人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的尊重。
虽然,尊重是相互的。但你不要奢求别人首先对你尊重。你只要首先尊重了别人,你就会在无形中感动对方,从而也会赢得他对你的尊重。所以,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别人。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一个隐秘的空间,即便是朋友,即使是好的不分你我的朋友,同样也需要尊重。人家不愿说的事情你不要刨根问底的打听个没完,朋友不愿深说,自然有他的苦衷。你适可而止的停住,其实就是对朋友的尊重,这会使友谊的情感升华,更加的牢固。
同事之间的尊重更是不可缺少的,同事之间的久而久之,彼此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其他方面都了解得比较多,所以言谈举止更要显示对同事的尊重,特别是当你的同事某一方面不如你的时候,你对他说话更要谦虚,言语中切忌连讽带刺。你对人家的谦虚,其实不仅是尊重的别人,也是尊重了自己。也会使人家对你肃然起敬。
第五篇: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但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是首先要尊重别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自己也永远获得不了别人的尊重。尊重是一种品德。有了这种品德,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无论是对待领导还是同事,无论是对待家人还是对待朋友,无论是对待贫穷还是富有,他都自觉自愿地在践行着尊重。因为任何人的潜意识中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人在社会上生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着自己对喜怒哀乐的表达方式。但对一个懂得尊重的人来说,在遇见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时所表现出来都是沉着冷静不迁怒于人,不迁怒于别人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的尊重。虽然,尊重是相互的。但你不要奢求别人首先对你尊重。你只要首先尊重了别人,你就会在无形中感动对方,从而也会赢得他对你的尊重。所以,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别人。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一个隐秘的空间,即便是朋友,即使是好的不分你我的朋友,同样也需要尊重。人家不愿说的事情你不要刨根问底的打听个没完,朋友不愿深说,自然有他的苦衷。你适可而止的停住,其实就是对朋友的尊重,这会使友谊的情感升华,更加的牢固。同事之间的尊重更是不可缺少的,同事之间的久而久之,彼此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其他方面都了解得比较多,所以言谈举止更要显示对同事的尊重,特别是当你的同事某一方面不如你的时候,你对他说话更要谦虚,言语中切忌连讽带刺。你对人家的谦虚,其实不仅是尊重的别人,也是尊重了自己。也会使人家对你肃然起敬。
你对别人的尊重其实不仅是尊重了别人也同时尊重了自己,因为尊重也会使别人对你肃然起敬。同学之间,同事之间、邻居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要学会互相尊重......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是人的一生修养以及自我内涵的表现,也是人所必须具有品质。尊重,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品德。它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尊重是一种品德,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无论是对同学、老师、领导、同事或是邻居、朋友甚至家人,都应该自觉践行尊重,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许多人不注意尊重他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甚至家人之间,有时候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注意别人的感受,不给对方留下足够的心理活动时间,与别人谈话时,只顾自己侃侃而谈,不给对方插话的机会;在听别人倾吐心事时,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对给自己提意见的人耿耿于怀,对批评自己的人做出不礼貌不文明甚至粗野的言谈举止,等等。这都是不尊重他人的不文明行为。
当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对方有意或无意做了伤害你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还是以宽容的态度原谅对方?如果你能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以别人难以达到的大度和宽阔的胸怀来对待处理,那么你的形象就会高大起来,你的宽容和大度就会让你的人格折射出更加高尚的光芒来。这样你就会获得更多的尊重,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也一定会加倍回报你的。
你对别人的尊重其实不仅是尊重了别人也同时尊重了自己,因为尊重也会使别人对你肃然起敬。同学之间,同事之间、邻居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要学会互相尊重,越是亲近的人,你说话越不能放肆,因为越是亲近的人越容易受到伤害。
所以说,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也只有你先尊重了他人才能赢得尊重。常言道:送花的人周围都是鲜花,种刺得人身边都是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