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XX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而作为教育第一资源的教师,其文化建设则是学校文化建设诸多方面的核心内容。教师职业的基本功能决定了教师文化的内涵,良好的学校教师文化潜移默化地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加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是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程。前段时间,教育局人事科组织人员对全区八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座谈调研,总体上看各校(园)对教师文化建设工作较为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以指导今后学校教师文化建设。
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师对教师文化建设的认识很不到位。在座谈的近40位教师中,能说出教师文化基本内涵或外延的教师很少,不知道或不曾思考过什么是教师文化的教师占大多数,许多教师坦然地说“不知道”或“从未去想过”这一问题,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在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要求是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的二十一世纪,不知道什么是“教师文化”的必定不是一位好教师。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年轻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教育方针、教学大纲的具体执行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可塑性特征,决定着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作为教师必须了解什么是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2.学校领导层对教师文化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经过区教育局几年的引导,各校领导对学校文化建设都已比较重视,我们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各有千秋,特色办学初具成果,从“会说话的每一堵墙”,到足显艺术特长画廊、展厅,到能出一台表演节目的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领导可说是动足了脑筋,开拓创新、填补空白、特色创建、重点推进,在学生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成效,也成了学校领导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对教师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想得不多,做的更少,比如开展教师怎样与家长、学生或者同事等沟通能力的培训,帮助教师学会如何穿着打扮,告诉教师应该怎样待人接物等等,许多教师由于平时忙于学校工作,很少与社会各界学习交流,导致与家长沟通缺乏经验,教育学生谈话缺少技巧,穿着打扮缺失品位,一言一行常失文雅,甚至个别年轻教师把课堂当作是对社会满情绪的发泄地,说些严重出格的话,既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又对学生造成误导,也有个别教师业余生活沉迷了麻将等娱乐活动,上班期间精神疲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
3.教师文化建设细节问题亟待深化。何为教师文化?从内容看,它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信念、教学观念以及教师角色认同等精神因素的总称;从形式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习性、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前者主要体现在教师身份文化之中,后者则主要表现在教师形象文化、交往文化之中。这样看来,教师文化主要由精神因素和行为方式两部分构成,精神因素需要的学校领导、全体教师的共同营造,行为方式则表现为全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在与教师的座谈、办公室的走访、校园环境的察看乃至教室的布置,只要细心地去观察去品味,校园里所有的一切均与教师的文化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工作细致负责的,教室桌椅摆放井然有序,教室布置文化气息浓厚;精神饱满的教师,讲话中气十足,举止彬彬有礼,显得很有教养,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反之不修边幅的教师,作业批改经常马虎潦草,办公桌很少整理;常吐脏话的教师,一开口便给人没修养的感觉,与教师身份极不相称,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4.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内驱力不足、学校激励机制尚未完善以及教师对高水平管理领导的期待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内驱力不足导致教师上进性不强,难以形成积极向上共同提高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做多做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久而久之,势必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学校领导管理水平不高,会导致教师对学校未来发展丧失信心,使学校步入下坡路。
二、加强教师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遵循教师文化构建规律,以人为本,全方位打造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构建是与整个教育事业的地位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重视,教师文化的发展就比较顺利,比较有成效。教师文化的构建必须依靠全体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作用。教师是造就人才的人才,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办好学校的依靠力量。因此,必须有计划的加强在职培训,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进行,大力提高在职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等各方面水
平,大力开展社团活动,要明确职责、提高素质、抓好落实、加强考核,高度重视教师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逐步使中小学教师文化构建系统化、科学化、高效化。
2.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巩固教师文化建设已有成果,乘势引导,把教师文化建设引向深入。从座谈会和调查问卷来看,72%的教师在平时工作期间,教育教学、社会新闻是与同事聊得最多的话题;98%的教师在过去的一年中撰写了2篇以上教育教学论文;在学校教师人际关系上,91.6%的教师认为同事间是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92.2%的教师认为教师工作虽很辛苦但苦中有乐或觉得每个职业都很辛苦,大家都一样;84.4%的教师不收学生礼品或碍于面子先收后还礼……虽然这些数据不能涵盖教师文化建设的全面,但这些调查数据表明,教师文化建设总体上是比较好的,这支队伍思想是纯洁的,团队意识的有的,对教育的发展是有信心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好这些正面向上的有利条件,引导教师克服上进心缺乏、内驱力不足等问题,在职称晋升、骨干评选、专业成长、知识面拓展、业余生活丰富等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平台,创造条件,把教师的精神集中到学校教师文化建设中来。
3.突破传统教师文化流弊,与时俱进,全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的教师团队。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因而教师文化也就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流弊。保守的教学思想、神圣化的教师形象、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间缺乏交流合作等传统思想经常束缚着广大教师的思想,于是只求稳定,不求革新,教育改革的理想因而难以真正落实。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尊重权威,重视人伦,教师形象被刻画为沉稳老练的“完人”、君子,却缺乏情感,要求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真正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的教师文化对于教师的要求过多过全,教师承担的责任也远超过他们的能力和条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业特点注定了教师大多数时间都是单独工作,靠一个人的力量来解决课堂里面时刻变化的种种问题,教师的课堂活动往往与其他教师的课堂活动相互隔离而不是相互依赖,教师的课堂生活往往是“自给自足的”,同事间很少花时间一起来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缺乏团体意识。这些传统教师文化流弊严重影响着现代学校教师文化建设,必须从根本上予以摈弃。
教师文化建设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学校领导长期的引导与培养。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升教师的各种能力,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教师的成就感,努力营造适合教师发展和成长的温馨舒畅的人际氛围和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教学氛围,是学校领导今后几年必须认真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努力打造教师文化,才能促进教师健康快乐地发展,才能造就出一大批思想有洞见,表述有魅力、行为有创新、教学有个性的名师,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改革,使教育事业得以创造和发展,才能推动民族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篇: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两篇
篇一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而作为教育第一资源的教师,其文化建设则是学校文化建设诸多方面的核心内容。教师职业的基本功能决定了教师文化的内涵,良好的学校教师文化潜移默化地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加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是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程。前段时间,教育局人事科组织人员对全区八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座谈调研,总体上看各校(园)对教师文化建设工作较为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以指导今后学校教师文化建设。
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师对教师文化建设的认识很不到位。在座谈的近40位教师中,能说出教师文化基本内涵或外延的教师很少,不知道或不曾思考过什么是教师文化的教师占大多数,许多教师坦然地说“不知道”或“从未去想过”这一问题,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在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要求是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的二十一世纪,不知道什么是“教师文化”的必定不是一位好教师。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年轻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教育方针、教学大纲的具体执行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可塑性特征,决定着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作为教师必须了解什么是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2.学校领导层对教师文化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经过区教育局几年的引导,各校领导对学校文化建设都已比较重视,我们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各有千秋,特色办学初具成果,从“会说话的每一堵墙”,到足显艺术特长画廊、展厅,到能出一台表演节目的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领导可说是动足了脑筋,开拓创新、填补空白、特色创建、重点推进,在学生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成效,也成了学校领导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对教师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想得不多,做的更少,比如开展教师怎样与家长、学生或者同事等沟通能力的培训,帮助教师学会如何穿着打扮,告诉教师应该怎样待人接物等等,许多教师由于平时忙于学校工作,很少与社会各界学习交流,导致与家长沟通缺乏经验,教育学生谈话缺少技巧,穿着打扮缺失品位,一言一行常失文雅,甚至个别年轻教师把课堂当作是对社会满情绪的发泄地,说些严重出格的话,既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又对学生造成误导,也有个别教师业余生活沉迷了麻将等娱乐活动,上班期间精神疲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
3.教师文化建设细节问题亟待深化。何为教师文化?从内容看,它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信念、教学观念以及教师角色认同等精神因素的总称;从形式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习性、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前者主要体现在教师身份文化之中,后者则主要表现在教师形象文化、交往文化之中。这样看来,教师文化主要由精神因素和行为方式两部分构成,精神因素需要的学校领导、全体教师的共同营造,行为方式则表现为全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在与教师的座谈、办公室的走访、校园环境的察看乃至教室的布置,只要细心地去观察去品味,校园里所有的一切均与教师的文化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工作细致负责的,教室桌椅摆放井然有序,教室布置文化气息浓厚;精神饱满的教师,讲话中气十足,举止彬彬有礼,显得很有教养,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反之不修边幅的教师,作业批改经常马虎潦草,办公桌很少整理;常吐脏话的教师,一开口便给人没修养的感觉,与教师身份极不相称,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4.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内驱力不足、学校激励机制尚未完善以及教师对高水平管理领导的期待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内驱力不足导致教师上进性不强,难以形成积极向上共同提高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做多做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久而久之,势必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学校领导管理水平不高,会导致教师对学校未来发展丧失信心,使学校步入下坡路。
二、加强教师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遵循教师文化构建规律,以人为本,全方位打造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构建是与整个教育事业的地位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重视,教师文化的发展就比较顺利,比较有成效。教师文化的构建必须依靠全体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作用。教师是造就人才的人才,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办好学校的依靠力量。因此,必须有计划的加强在职培训,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进行,大力提高在职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等各方面水平,大力开展社团活动,要明确职责、提高素质、抓好落实、加强考核,高度重视教师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逐步使中小学教师文化构建系统化、科学化、高效化。
2.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巩固教师文化建设已有成果,乘势引导,把教师文化建设引向深入。从座谈会和调查问卷来看,72%的教师在平时工作期间,教育教学、社会新闻是与同事聊得最多的话题;98%的教师在过去的一年中撰写了2篇以上教育教学论文;在学校教师人际关系上,91.6%的教师认为同事间是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92.2%的教师认为教师工作虽很辛苦但苦中有乐或觉得每个职业都很辛苦,大家都一样;84.4%的教师不收学生礼品或碍于面子先收后还礼……虽然这些数据不能涵盖教师文化建设的全面,但这些调查数据表明,教师文化建设总体上是比较好的,这支队伍思想是纯洁的,团队意识的有的,对教育的发展是有信心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好这些正面向上的有利条件,引导教师克服上进心缺乏、内驱力不足等问题,在职称晋升、骨干评选、专业成长、知识面拓展、业余生活丰富等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平台,创造条件,把教师的精神集中到学校教师文化建设中来。
3.突破传统教师文化流弊,与时俱进,全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的教师团队。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因而教师文化也就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流弊。保守的教学思想、神圣化的教师形象、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间缺乏交流合作等传统思想经常束缚着广大教师的思想,于是只求稳定,不求革新,教育改革的理想因而难以真正落实。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尊重权威,重视人伦,教师形象被刻画为沉稳老练的“完人”、君子,却缺乏情感,要求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真正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的教师文化对于教师的要求过多过全,教师承担的责任也远超过他们的能力和条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业特点注定了教师大多数时间都是单独工作,靠一个人的力量来解决课堂里面时刻变化的种种问题,教师的课堂活动往往与其他教师的课堂活动相互隔离而不是相互依赖,教师的课堂生活往往是“自给自足的”,同事间很少花时间一起来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缺乏团体意识。这些传统教师文化流弊严重影响着现代学校教师文化建设,必须从根本上予以摈弃。
教师文化建设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学校领导长期的引导与培养。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升教师的各种能力,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教师的成就感,努力营造适合教师发展和成长的温馨舒畅的人际氛围和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教学氛围,是学校领导今后几年必须认真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努力打造教师文化,才能促进教师健康快乐地发展,才能造就出一大批思想有洞见,表述有魅力、行为有创新、教学有个性的名师,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改革,使教育事业得以创造和发展,才能推动民族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篇二
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而作为教育第一资源的教师,其文化建设则是学校文化建设诸多方面的核心内容。教师职业的基本功能决定了教师文化的内涵,良好的学校教师文化潜移默化地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因此,加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是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工程。前段时间,教育局人事科组织人员对全区八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座谈调研,总体上看各校(园)对教师文化建设工作较为重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以指导今后学校教师文化建设。
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师对教师文化建设的认识很不到位。在座谈的近40位教师中,能说出教师文化基本内涵或外延的教师很少,不知道或不曾思考过什么是教师文化的教师占大多数,许多教师坦然地说“不知道”或“从未去想过”这一问题,特别是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在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要求是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的二十一世纪,不知道什么是“教师文化”的必定不是一位好教师。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年轻一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教育方针、教学大纲的具体执行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可塑性特征,决定着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作为教师必须了解什么是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2.学校领导层对教师文化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经过区教育局几年的引导,各校领导对学校文化建设都已比较重视,我们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各有千秋,特色办学初具成果,从“会说话的每一堵墙”,到足显艺术特长画廊、展厅,到能出一台表演节目的很多班级,很多学校领导可说是动足了脑筋,开拓创新、填补空白、特色创建、重点推进,在学生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很好的成效。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成效,也成了学校领导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对教师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想得不多,做的更少,比如开展教师怎样与家长、学生或者同事等沟通能力的培训,帮助教师学会如何穿着打扮,告诉教师应该怎样待人接物等等,许多教师由于平时忙于学校工作,很少与社会各界学习交流,导致与家长沟通缺乏经验,教育学生谈话缺少技巧,穿着打扮缺失品位,一言一行常失文雅,甚至个别年轻教师把课堂当作是对社会满情绪的发泄地,说些严重出格的话,既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又对学生造成误导,也有个别教师业余生活沉迷了麻将等娱乐活动,上班期间精神疲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
3.教师文化建设细节问题亟待深化。何为教师文化?从内容看,它是教师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信念、教学观念以及教师角色认同等精神因素的总称;从形式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习性、习惯、思维与行为方式。前者主要体现在教师身份文化之中,后者则主要表现在教师形象文化、交往文化之中。这样看来,教师文化主要由精神因素和行为方式两部分构成,精神因素需要的学校领导、全体教师的共同营造,行为方式则表现为全体教师的一言一行。在与教师的座谈、办公室的走访、校园环境的察看乃至教室的布置,只要细心地去观察去品味,校园里所有的一切均与教师的文化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班主任工作细致负责的,教室桌椅摆放井然有序,教室布置文化气息浓厚;精神饱满的教师,讲话中气十足,举止彬彬有礼,显得很有教养,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反之不修边幅的教师,作业批改经常马虎潦草,办公桌很少整理;常吐脏话的教师,一开口便给人没修养的感觉,与教师身份极不相称,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4.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内驱力不足、学校激励机制尚未完善以及教师对高水平管理领导的期待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内驱力不足导致教师上进性不强,难以形成积极向上共同提高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做多做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久而久之,势必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学校领导管理水平不高,会导致教师对学校未来发展丧失信心,使学校步入下坡路。
二、加强教师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遵循教师文化构建规律,以人为本,全方位打造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的构建是与整个教育事业的地位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重视,教师文化的发展就比较顺利,比较有成效。教师文化的构建必须依靠全体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作用。教师是造就人才的人才,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办好学校的依靠力量。因此,必须有计划的加强在职培训,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进行,大力提高在职教师的政治、文化、业务等各方面水
平,大力开展社团活动,要明确职责、提高素质、抓好落实、加强考核,高度重视教师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学校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学校的人文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逐步使中小学教师文化构建系统化、科学化、高效化。
2.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巩固教师文化建设已有成果,乘势引导,把教师文化建设引向深入。从座谈会和调查问卷来看,72%的教师在平时工作期间,教育教学、社会新闻是与同事聊得最多的话题;98%的教师在过去的一年中撰写了2篇以上教育教学论文;在学校教师人际关系上,91.6%的教师认为同事间是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92.2%的教师认为教师工作虽很辛苦但苦中有乐或觉得每个职业都很辛苦,大家都一样;84.4%的教师不收学生礼品或碍于面子先收后还礼……虽然这些数据不能涵盖教师文化建设的全面,但这些调查数据表明,教师文化建设总体上是比较好的,这支队伍思想是纯洁的,团队意识的有的,对教育的发展是有信心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好这些正面向上的有利条件,引导教师克服上进心缺乏、内驱力不足等问题,在职称晋升、骨干评选、专业成长、知识面拓展、业余生活丰富等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平台,创造条件,把教师的精神集中到学校教师文化建设中来。
3.突破传统教师文化流弊,与时俱进,全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的教师团队。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因而教师文化也就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流弊。保守的教学思想、神圣化的教师形象、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间缺乏交流合作等传统思想经常束缚着广大教师的思想,于是只求稳定,不求革新,教育改革的理想因而难以真正落实。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尊重权威,重视人伦,教师形象被刻画为沉稳老练的“完人”、君子,却缺乏情感,要求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真正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的教师文化对于教师的要求过多过全,教师承担的责任也远超过他们的能力和条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业特点注定了教师大多数时间都是单独工作,靠一个人的力量来解决课堂里面时刻变化的种种问题,教师的课堂活动往往与其他教师的课堂活动相互隔离而不是相互依赖,教师的课堂生活往往是“自给自足的”,同事间很少花时间一起来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缺乏团体意识。这些传统教师文化流弊严重影响着现代学校教师文化建设,必须从根本上予以摈弃。
教师文化建设决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学校领导长期的引导与培养。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升教师的各种能力,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教师的成就感,努力营造适合教师发展和成长的温馨舒畅的人际氛围和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教学氛围,是学校领导今后几年必须认真实践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努力打造教师文化,才能促进教师健康快乐地发展,才能造就出一大批思想有洞见,表述有魅力、行为有创新、教学有个性的名师,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改革,使教育事业得以创造和发展,才能推动民族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篇: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组工文化不仅是组织工作精神内涵及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工作的灵魂和支撑。因此,既要突显时代特征,树形象、创品牌,又要最大化丰富组工干部自身文化内涵,是对新时期组工文化建设提出的重要历史性命题。
一、主要做法
1.坚持公道正派,推进价值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引导组工干部大力弘扬“安、专、迷”精神,不断丰富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文化内涵,使组工干部的价值追求与党和人民的要求吻合,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同步,自觉做到公道正派、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一是加强党性修养。健全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及“三会一课”等制度,采取部长讲党课、专家讲座、老干部讲传统、优秀党员讲经验,开展“进组织部为了什么、到组织部干了什么、在组织部和人家比什么”大讨论,定期开展党性分析评议,不断加强组工干部党性修养,使组工干部切实做到党性坚强、政治过硬、忠诚可靠。二是塑造道德品行。充分发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四比一提高”“等载体作用,紧密联系实际,创新活动方式,深入开展以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为重点的宗旨教育,以强化公道正派理念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加强组工干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干部形成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精神追求。三是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每周二、周五定为集中学习制度,开展“读书月”、“组工讲坛”等活动,采取专题辅导、专项测试和理论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等,全面了解党的历史和党建理论,提高组工干部的理论素养,引导组工干部牢固树立公道正派的核心价值观、团结奋进的部门精神、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
2.完善制度体系,推进制度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和长期性,我们致力于坚持常抓不懈,近年来先后修改完善《正镶白旗党委组织部精细化管理制度汇编》,建立组织工作调研“双带一自选”制度、“月初安排、月未总结”交流制度和《组工干部联系点制度》等工作机制,推出组织部长下访、约谈以及接待日制度,坚持开门评部,开展组织工作“金点子”征集活动,汇集“金点子”28个,设立干部监督信箱,出台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AB岗管理等多项制度,通过建立科学制度规范,完善组工文化建设与外部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教育引导组工干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使公道正派的要求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形式得以充分体现。
3.树立形象品牌,推进行为文化建设。近年来,我们按照“组工干部素质提升行动”要求,不断深化“四比一提高”活动,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使形象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细化于行。一是规范组工干部工作行为。按照年初安排,将组织工作重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跟踪督办,定期通报,推动落实。认真落实“月初安排、月未总结”工作制度,充分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岗位奉献精神,有计划、有节点地推进各项工作。继续深化“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建立拓展组工干部联系嘎查村、社区和“党员中心户”示范户、扶贫开发贫困户等联系点29个,不断提升组工干部服务基层工作水平。二是规范组工干部的生活行为。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严格执行“十严禁”等各项纪律规定,加强组工干部管理监督,以铁的纪律保证组织部门风清气正。通过认真组织学习李林森、涂红刚、兰辉等优秀组工干部的先进事迹,教育组工干部对照先进找差距,立足本职岗位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
4.营造和谐氛围,推进环境文化建设。通过努力创造工作、学习的良好环境,营造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精神氛围,促进组织部门正气充盈、精神振奋、开拓进取、共同进步良好部风的形成。一是加强硬件设施和文化载体建设。通过栽植有氧植物,创作摄影、书法作品,组织卫生评比等活动,打造清洁卫生、庄重典雅、蕴藏文化的科室工作环境。在硬件投入方面,实现了人手一台办公电脑,并于今年完成了“大组工网”分级保护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目标。营造浓郁文化气息,充分利用部会议室有限空间资源,建设“组工文化陈列室”,集中展示近年来正镶白旗组织工作取得的成果及组工干部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激励大家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崭新的形象,扎实工作,再立新功。二是情感本位管理。牢固树立“大组织”理念,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完善干部职工及家属生病住院慰问探望、生日关怀和逢年过节家属慰问团拜、家庭重大变故或经济困难救助等制度,真心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使组工干部内心充满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存在问题
组工文化建设深度不够,存在诸多问题:如组工干部对组工文化建设的概念把握还不够准确,容易与传统的文体活动相混淆;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具体方向和抓手还不明确,目前主要还落实在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各项措施中;组工文化建设的社会参与度不高,吸引力、渗透力不强;抓组工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不够强,等等。
三、几点思考
1.坚定理想信念。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管党员的党员,其使命决定了组工干部必须以党的政治理念作为自己的政治信仰,以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自己的价值取向、支撑自己的理想信念。组工文化建设要与创建学习型机关紧密结合,既要系统、深入、全面地学习政治理论,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不断用以指导思想和行动;又要认真学习组工政策法规,努力成为熟悉党务的“政策通”,清楚人头的“活字典”,掌握各项工作的“多面手”;还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科技、金融、法律、现代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思想境界,打牢坚持公道正派的思想基础。
2.恪守职业道德。组织部门作为党的重要部门,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道德内容。清正律己是组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组工干部带头清正律己,必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做到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必须恪守职业道德,遵守组织人事纪律,严格保守秘密,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拿的不拿,始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言、慎微、慎欲、慎独。
3.健全制度体系。从组织工作全局出发,对组工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调研,形成一套适于组工文化建设长期发展规划。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作风建设不放松,坚持和完善学习、培训、锻炼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机制,使组工干部选调任用、学习培训、考核评价和退出等机制更加科学规范;坚持和完善征求意见制度、谈心谈话制度、满意度测评制度、开门评部制度、部风监督员制度、部务公开制度等,使组工干部的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督;坚持和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将德、能、勤、绩、廉等指标进行细化量化,以科学量化的方式为组工干部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提供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平台,形成组工干部竞争流动的良好机制。
4.注重人文关怀。坚持把促进组工干部自身发展作为加强组工文化建设的出发点,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各项文化建设活动,使组工文化真正体现组工干部的意愿。积极引导组工干部找准组工文化建设和自身工作的契合点,使文化建设能够融入到个人具体的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组工文化建设的实际作用。充分运用干部群众乐于参与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组工文化活动。如组织开展主题征文、书法摄影作品征集、>演讲比赛等活动,不断提高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组工文化建设的热情。同时,努力创作一些反映组织工作、展示组工干部风采的文化精品,提升组工文化知名度。)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学院 专业 年级 姓名
中文摘要: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活中的主旋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校园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下促成的人文氛围与人文环境。校园文化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学校的建设状况。建设积极、健康、活跃、严肃、认真的校园文化也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是极为重要的。关键词:
校园文化;大学生活;建设
一、调研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道路的看法,以及我校的校园文化。
二、调研目的
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特色的重要表征,是高校的生命所在,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高校人文传统和优良传统的根本之源。校园文化承载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三、调研方法
(1)走访重庆市内各个高校,进行调研。
(2)对本校学生进行抽样调研。
(3)根据网络资源,把问卷发到各个大学生群里,进行网上调研。
(4)电话调研,访问自己的朋友。
四、调查结果
大多数同学(约占56%)对于政治并不了解。但是,大多数同学(约占60%)关心校园文化的发展,同学们的课余时间主要用于学习,社会实践以及休闲娱乐。占近82%的同学注重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约占81%的同学对校园社团活动比较满意。
与以往相比,各界大学生出现的问题都不完全相同,以前问题的原因大多在素质上,现在出现的问题原因大多在个性上,现在的大学生重视自我修养的提高,但是在某一些问题上更加重视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激情与愿望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往往是导致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所以如何为学生建设一个更好的表现的平台,将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重要一页。
五、调研分析
1、校园文化的畸形化
(1)课桌文化。当前,在大学生中有一个不良现象,就是在课桌上舞文弄墨,乱写滥画,直接的后果便是导致课桌上字迹斑斑,划痕累累,几乎很难找到一处“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此外,刻画现象也很严重。从反映的内容来看,格调高雅的“精品”不多,而平庸之作过滥。或以桌面为考试作弊之依托,或宣泄个人情感之体验。课桌的整洁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公德修养,折射出大学生的心灵世界。随手在课桌上涂画,顺便把课桌当作稿纸挥洒,这便是大学生公德意识淡化的表现,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下降、自律意识淡薄。
(2)宿舍文化。宿舍是大学生的“家”,是集体学习、休息、娱乐与交际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场所。学子们在这个自由天地里用自己的言行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宿舍文化。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射、家庭文化的变异、社会文化的缩影。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对于培养合格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宿舍文化中出现了许多恢色的潜流,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宿舍的精神环境,也影响了大学生良好风貌的形成。宿舍装饰渐趋世俗化,各种明星风采、美人玉照把宿舍装扮得花里胡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个人内在精神素养的提高。宿舍语言渐趋庸俗化,一些粗野的词汇在宿舍中使用频率极高,宿舍里的污言秽语与公共场所的高谈阔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广告文化。在五花八门的校园文化中,还有一种“广告文化”。学校专设的广告栏、宿舍楼的黑板、食堂的墙面以及其他人流量大的地方都形成了广告文化的地盘。广告名目繁多,海报、通知当属家常便饭,其他家教信息、售货广告也是屡见不鲜,其中更混杂着诸多非主流广告。近来,代考广告也名目张胆地出现在高校的广告栏中。
2、校园文化现象的不良表现:
(1)平时的轻松,考试时的紧张——成绩作为积分体制中最重要的元素,使得曾经风靡校园的“59分自费、61分浪费”的口号悄然无声,取而代之的是对高分的狂热追求。但大多数同学在平常不原付出太多努力,仅愿在最后一个月中打拼。
(2)逃课现象——上课虽然重要,但一些“逃课者”总会为自己构建各种理由,使自己信服。
3、校园非主流文化形成原因的分析
校园非主流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同时也与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关系密切。它的形成主要受以下两方面的影响:(1)社会变革的影响。作为社会最为敏感、最为活跃而又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大学生较之其他群体对社会变革有着更大的热情,这种激情使得他们容易成为接受、复制乃至创造新文化的先锋。总起来说,社会变革给校园文化注入了一股健康、清新和鲜活的血液。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就是激情与浮躁同存。成功期望目标与自身总体素质不相适应,许多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评价体系的青年学子一时很难适应,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困惑、行为无序等。校园非主流文化正是这一现象的折射与投影。(2)大学生自身心态因素。社会变革使青年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影响。大学生脆弱的心理难以适应社会冲击所带来的困惑与阵痛,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心理困惑与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浮躁化的言行,校园非主流文化即是其反映。
六、对策与建议
1.让学生随时了解,学习和贯彻党的新决策。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与讲解。能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和繁荣我国文化。
2.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内涵。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情操塑造人
3.确立面向现代化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形成开放的校园文化建设观念。在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中形成有助于青年学生社会化的文化氛围,形成青年发展、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推动校园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引导,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设计和规划校园环境建设,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同时要创设各种文化设施,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5.以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各具特色、多层次、多格局发展的时代特点。
6.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舆论宣传,扩大教育效果,有意识地进行正面引导,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并最终成为制度的执行者和传播者。7.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8.完善各种咨询服务。大学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因此,正确引导大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看法,培养他们判断事物的能力是重要的。
9.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的校园文化,它往往会发挥规范与制约的育人作用。所以良好的物质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觑。
七、结论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广泛性、复杂性的特点。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首先高校领导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一项核心工作。其次,高校不仅要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基础层面建设,而且要推进更深层次的文化发展。再次,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的意识,上至学院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只有全体师生员工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有的责任,在教学、管理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五篇:生态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文化建设调研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14级暑期“思政课”社会实践
调
查
报
告
专业: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年
日
月
生态文化建设调研
婆石社区生态调研
社会实践时间:7月13日~7月24日 社会实践地点:香洲婆石社区港二路3号 调查对象及范围:社区居民 调查主题:社区生态环境 调查人员:50
生态文化建设调研
社会实践题目
(作者)
摘要:社区是构成城市人居环境的“细胞”单元,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也和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态文明社区建设不仅包括绿化、美化和改善居住条件等内容,更是 一项复杂的工程。根据以上情况我小组针对婆石社区的人居环境开展调查。
关键词:调研;走访;生态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建议
正文
一、调查背景
社区是构成城市人居环境的“细胞”单元,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也和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态文明社区建设不仅包括绿化、美化和改善居住条件等内容,更是 一项复杂的工程。根据以上情况是针对婆石社区的人居环境开展调查。
生态文化建设现已成为国家高度重视的项目。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社区概况
社区面积0.804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37人,流动人口3450人。拥有东海、嘉海、中航、东信、蓝特五个工业区,有珠江食品厂、兄弟公司等知名企业较大型企业单位60多家。区内工厂多,外来人口密集,婆石社区党支部有党员25名,其中男党员19名,女党员6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名,大学专科学历4名,高中及中专学历9名,初中及以下学历7名。党员平均年龄44.8岁。婆
生态文化建设调研
石社区居委会现办公面积185平方米,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开放服务平台窗口,方便社区居民办事。建立健全社区档案制度,社区档案达到省二级水平。社区内还活跃着一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义工队伍,经常性地开展社区文体工作。居委会自成立之日起,以“服务社区,方便居民”为宗旨,发挥社区的各种资源优势,现有老年星光计划点、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想方设法、多渠道地发展社区服务工作,是香洲区样榜社区居委会之一。
社区中有两个小区,小区内环境较好,有较好的物业管理。不过小区外是一个菜市场,菜市场环境较差,垃圾较多,社区居民普遍反映环境脏乱差问题。绿化方面,婆石社区绿化面积较大,并有花园等绿化场所。另外社区人流较为聚集,所以导致了脏乱的问题较为凸显
三、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形式和实地调研形式相结合。
2.对问卷数据进行分类并汇总,并用EXCEL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
对小区居民共发放
60份问卷,有效问卷50份。
1.1公众对生态文化的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您是否使用过珠海市公共自行车?
A.经常使用/18 B.偶尔使用/21 C.从未使用过/11 C.从未使用22%A.经常使用36%A.经常使用B.偶尔使用C.从未使用B.偶尔使用42%
生态文化建设调研
图1.您是否使用过珠海市公共自行车?
您如果要更换新能源或小排量汽车,最优先考虑的是
A.节能环保/19 B.使用成本/13 C.性价比/18 C.性价比36%A.节能环保38%A.节能环保B.使用成本C.性价比B.使用成本26%
图2.您如果要更换新能源或小排量汽车,最优先考虑的是
如果社区举办生态文化活动,您是否愿意参加?(根据1-5分评分,1分最低,5分最高)
□1/15 □2/19 □3/11 □4/2 □5/3
454%6%322%130%12345238%
1.2 公众对生态文化的满意度,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您对周围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满意吗?(根据1-5分评分,1分最低,5分最高)
□1/10
□2/23
□3/9
□4/1
□5/7
生态文化建设调研
5414%2%318%120%246%12345
香洲区能让你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吗?(根据1-5分评分,1分最低,5分最高)□1/5 □2/8 □3/13 □4/4 □5/20 110%540%216%48%326%12345
五、调查结果分析
由此问卷反映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疑难杂症,主要是市民的生态意识不够清醒以及政府对生态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有62%的人在近十天的经常骑自行车,有38%的人购车会优先考虑节能减排。尽管从数据中可以反映人们的出行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改善,但是人们更多的是因为这些与自己自身的利益相关,对生态文化的了解程度有限,生态环境的问题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阶段。
在政府对生态文化的构建过程中,要充分继承和保护东阳传统文化精华,培育以“勤耕苦读、求实创新”为核心的现代文化,大力营造 “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 的人文精神。在规划建设中,要处理好保护好植被和公园建设的关系。遵循适度消费原则,在小区内大力倡导一种符合生态建设要求的、简朴的、实在
生态文化建设调研 的生活方式。、树立行业生态形象。以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绿色商场和绿色工地等为抓手,以生态景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户创建为主要载体,促进全民参与,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在生态市建设工程中,要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有计划地安排如“保护母亲河活动”、“清洁我们的家园”、“绿化美化我们的社区村庄”、“爱护大自然”等一系列公众参与的环保公益性活动。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活动,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生态环境,不去破坏她。尽量完善计划多与当地部门联系,尽量取得他们支持,得出相应的结论,争取做到实地实查,方案合理。争取为公园献出一份绵薄之力,使婆石小区恢复昔日的光景,从而使人们再一次享受它的美景。
六、主要对策建议及今后实施的意义:
1、贯彻循环经济思想,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促进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生态建设的重要经济实力保障。要大力发展生态种植业。推进园林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植被经济结构、品种结构。建设特色、优势垂钓生产基地,加快绿色无公害产品行动步伐。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之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管理,逐步完善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地方政策和技术支撑体系,全面推行社区的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建设生态人居。
按照“适居性”、“特色性”和“城乡一体”的要求,把社区设成为布局合理、绿视较高、舒适度较好、城乡生态功能显著的人居环境区。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来广营乡的地形特征,按照一主城两片区、以港二路为中心向发展的住宅旅游区的规划,把握好住宅形态和总体空间结构,处理好居住用地与生态用地之间的关系。要建设完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
生态文化建设调研
无害化处置场,形成与这配套的污水收集系统和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网络。大力发展公园生态公厕,实施垃圾分散收集和集中处理。提倡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合理配置绿地,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科学搭配各类植物,形成乔灌草结构合理的绿地系统,打造 “ 绿色通道 ”。把停车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中大型生态型停车场,尽早解决机动车剧增带来的问题。要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大力提倡建设节能型生态住宅、发展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广告牌等,从多方面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逐步改善公园能源结构。传承文明,积极培育生态文化。
在生态文化的构建过程中,要充分继承和保护东阳传统文化精华,培育以“勤耕苦读、求实创新”为核心的现代文化,大力营造 “ 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 的人文精神。在规划建设中,要处理好保护好植被和公园建设的关系。遵循适度消费原则,在社区内大力倡导一种符合生态建设要求的、简朴的、实在的生活方式。、树立行业生态形象。以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绿色商场和绿色工地等为抓手,以生态景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户创建为主要载体,促进全民参与,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在生态市建设工程中,要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有计划地安排如“保护母亲河活动”、“清洁我们的家园”、“绿化美化我们的社区村庄”、“爱护大自然”等一系列公众参与的环保公益性活动。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活动,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生态环境,不去破坏她。尽量完善计划多与当地部门联系,尽量取得他们支持,得出相应的结论,争取做到实地实查,方案合理。争取为公园献出一份绵薄之力,使婆石社区恢复昔日的光景,从而使人们再一次享受它的美景。
第三,强化规划,严格执法。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规划建设执法力度,对该镇区内建设行为进行全天候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组织集中执法行动对违法、违章建筑进行了清理整治。共制止违法用地20起,实施拆违5起,规范不符合规划建筑行为6起,为控制会址南侧建筑,在五龙村内新规划一处安置社区,提供给农户建房,引导群众迁离该片严控区。
第四,健全机制,保持长效。为杜绝此次整治效果出现前清后乱,屡禁不止的反弹现象,我们积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推进常规化运作。一是加强宣传教育
生态文化建设调研
力度,增强广大群众的意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强巡查、督察制度到位,确保区内的环境卫生管理及时到位,建立一种不断“刷新”和“滚动式”的长效管理机制。
经过一个暑假的调查使得我对婆石社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知道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知道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对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劝阻和举报。
加强保护区域水利设施和清水工程建设,晚上河道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和措施保障河畅水清,防洪安全。并且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快和完善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加强规划管理队伍建设,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管理和监制。积极推行生态建筑。健全垃圾收集,清运和无害化处理制度,落实垃圾处理经费,推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建立健全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处理生活污水。根据经济很社会发展状况,逐步推行污水集中处理。
县人民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一领导组织,并分别确定一位领导分管保护和整治工作。及早安排,周密部署。县委确定了一名挂钩的领导专门负责该项目工作,牵头组织环保、城管、公路、该镇镇等相关部门人员,成立工作队,就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勘察摸底,经过梳理明确了整治重点。制定了《工作任务分解表》,将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和人员,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和具体要求,并召开了由县文明办、交通局、环保局、公路局、交警大队等县直部门负责人、该镇镇全体机关干部及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参加的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动员大会,进行专门的安排部署,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强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