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师德建设的理论探讨(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7:0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时期师德建设的理论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时期师德建设的理论探讨》。

第一篇:新时期师德建设的理论探讨

新时期师德建设的理论探讨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人格塑人格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加强师德建设,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带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

一、新时期师德的新特征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容是不同的,但它具有内在继承性和稳定性。

首先,教师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由于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活生生的青少年,由于教师劳动的价值体现在开启心智和塑造人格,使其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联系着整个社会,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就决定了师德的特殊性。

其二,由于师德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达到比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需要更加重视道德修养,努力以自己的道德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道德,以自己完善的人格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人格,以自身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师德具有明显的典范性。

其三,践行师德又是一种自觉的意志行为,它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于教育劳动效果的长期性、迟效性,它要求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有长远的眼光面向未来,努力克服困难,深入细致地、持之以恒地做好教育工作,无私奉献、严于律已、为人师表。它依靠的是内心的信念,这就决定了师德具有自律性。师德永远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创新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师德体现了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与社会主义事业利益的一致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

第一,新时期的师德,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并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教师以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自觉主动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这是时代对师德的要求,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明确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第二,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知识剧增的时代,科技兴国,关键在教育。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提高国民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创造,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研究教育规律、研究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教师要博学多闻,求真务实、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因此,师德具有发展性和开拓性。

第三,新时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同志式的关系,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教学。“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既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准则,又是教育的艺术。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体现了师德的协调性和民主性。

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素质,既包括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也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训,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力,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师必须遵循的师德规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教育的经济功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必须把握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职能,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当前,在教师队伍中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潮,使学校的师德建设受到了冲击,师德方面的问题日渐增多,一些急功近利的目标常常掩没了理性精神的培养,导致了理想情操的失落,实利物欲的上升,道德水准的下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决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既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标,又是教

师教育活动中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学校师德建设的方向。

一般来说,人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方向)、道德素质(品质)、能力素质(本领)、身体素质(健康)、心理素质(意志力)和思维素质(创新)等方面。由此,“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循规律,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探求创新;热爱关心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构成了师德的基本内容,是一个合格教师必须遵循的师德规范。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对待人生的根本出发点,对待事业的基本态度,体现了教师群体的共同意志,是教师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动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它是整个师德体系的灵魂,是师德建设的方向,是师德的最高准则。

“遵循规律,为人师表”,是教师提高教育能力的原则和方法。教师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要通过自己的榜样、模范、表率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施之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师德意识的实践化过程,是师德活动的体现,是最重要的行为准则。

“严谨治学,探求创新,”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应具备的业务素质。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人文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关系学等教育科学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热爱关心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行为准则。“热爱关心学生”是真挚的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教育实践中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表现了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爱,体现了教师的独立人格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就是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这不仅是教师做好“育人”工作的前提,也是必须遵守的教育法规。上述师德的诸多方面有着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作为合格的人民教师,要以上述规范要求自己,这既需要自身的修炼,也需要环境的涵育。

三、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完善的师德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

教师的师德行为。新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价值取向趋向多样化,学校的师德建设是一个塑造人格的系统工程,必须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从战略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有所创新。

1、注重自我塑造。21世纪的社会将是智能社会,科学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增大,社会活动将以人格的独立为前提,以创新精神为动力,以知识的丰富为基石。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主要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主要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做到老,学到老。学习政治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献身精神;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学习专业知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教育法规,增强法律意识,施行依法执教。

2、实施灵魂塑造。崇高的思想行为和精神境界,往往与人文素养、学识深浅相关联。净化校园环境,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调动教师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分辨各种社会思潮,实施灵魂塑造工程。新时期的思想工作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会议里、文件中,应当贴近群众、贴近工作、贴近生活,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拓展,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中,渗透到生活的各种领域中,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中,渗透到精神文明的创建中。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行,用知识开启心扉,使教师的思想境界始终处于时代的前沿。

3、运用制度塑造。机制、制度、法制是对人进行制度塑造的三种主要形式,它们构成了一个系统,其中育人和用人是系统内的两个有机联系的阶段。育人为了用人,用人必须育人。在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要科学制定用人制度,确保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用人制度的操作公式应该是:人品+才能+务实,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和细化,列出相应的考核指标,避免考核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腐败性。用“无情”的制度实施“有情”的教育,从而使人们的“素质”不断趋于优良化。

机制既要有激励性又要有约束性。学校的内部管理要有利于吸引培养一批批优秀专家型人才,对于师德差、业务水平低、不适合当教师的人就请他们下岗和转岗。要逐步实行双向选择,学校按建设和发展需要招聘教师,教师按能力和意

愿竞争上岗,使学校具有生机和活力,使教师具有责任感和创造性。盘活人才资源,优化师资配置,建立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尽快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第二篇: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

终南中学

李谭训

百年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先。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师德建设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部分教师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动摇,有的甚至忘掉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岗不敬业,教书不育人,随意讽刺、挖苦学生,这些现象严重违背了师德要求。我们的教育事业正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行程中前进,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道德基因的转接者,作为一名教师须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要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现就如何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狠抓师德学习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师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用先进的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这既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师德建设的方向和动力。为此,学校要紧紧抓住师德建设这个根本,一切从培养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出发,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师德教育。一是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们对师德师风建设有了新的认识;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人人写出高质量的学习心得和师德论文,并进行交流;三是开展教师“爱岗敬业”和“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使全体教师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四是严格要求教师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查找个人在师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二、做好师德表率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特有的“向师性”,使学生总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领导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教师不做的,领导坚决不要做;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也要坚决不做。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是教师为人师表的要求,如果不能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甚至口是心非,其结果必然是身虽存而教已废。古今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让为人师表成为每个教师的行为准则”。为人师表,要注重在“表”字上下功夫。在生活中,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城必须符合为人师表的师德原则。在语言上要文明礼貌、文雅得体,在仪表上要端正庄重、整洁大方,在待人接物上应热情诚恳、严己宽人,时刻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用语言来播种,用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学生。因为对学生每一次充满爱的举动,都仿佛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户,让学生看到了一个色彩斑谰的世界,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

三、建立师德机制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因此,必须体现“师德建设常抓不懈”的基本思想,建立一套师德机制。一是要建立师德评价机制,形成相互比较、相互激励,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建立师德监督机制,要成立师德平时考评小组,定时或不定时抽查教师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建立师德平时考核档案,设立师德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并采取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家长、社会意见;三是要建立师德奖惩机制,对于师德高尚的教师要大力弘扬,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要将师德师风考评情况作为教师晋升职称、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于违反师德的教师要敢抓敢管,一抓到底,实行“一票否决制”。

师魂常沐春色暖,德馨永育桃李芳。史烟飘过,回看今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良好的师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培养、教育,更需要每一位教师内铸师魂、外塑师表、精练师能。让我们用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第三篇:以人为本 推进新时期师德建设[推荐]

以人为本 推进新时期师德建设

——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某某小学为进一步转变教师工作作风,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校的整体形象,根据区教育局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本次学习由党支部书记主讲,内容包括: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等四部分。

通过学习,让教师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四篇: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黄都中心完小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庆祝教师节讲话中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未来世界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教育,教育的成功与否以及它在一个国家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如何,最终取决于作为教育主体力量的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乃至影响到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可见,强化师德建设,至关重要。

一、当前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在给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正面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师德师风建设产生种种负面影响,以致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缺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和精神,不能用世界眼光看问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危机意识不够,竞争意识不强。二是理论学习风气不浓,缺乏政治敏锐感和责任意识,有的教职工思想政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模糊,不能较好地关心学校发展,对学校目前存在的暂时困难有着失望情绪。三是教学、科研和学术态度不够严谨,心态浮躁,职业倦怠现象严重,特别是50岁以上的老年教师,有拖到退休就清闲的人倾向,存在一些教学精力投入不足、应付教学工作现象严重。四是有的教职工精神境界和文明修养不是很高,存在语言不洁、衣装不整、行为不雅等现象,有的教师还存在收受学生礼品、考试送人情分 等现象,不能很好地为人师表。五是有的教师缺乏人文修养和教育情怀,对学生教育、关心、爱护、尊重、鼓励不够,存在着教书、管理、服务与育人的两张皮问题。六是服务意识不强,有的还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工作作风,或者不讲原则、好人主义等问题。七是缺乏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不能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协作提高,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有损教育工作者形象、有损学校形象的不良后果,既伤害了师生感情,也伤害了同事情感,更制约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全面进步。这些问题及丑恶现象败坏着校风、教风,败坏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的水平远远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培养模式乃至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都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要解决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从讲奉献讲正气的高度,从学校做起、从个人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改善当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状况,促使学风、教风、校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育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教育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正如为官有“官德”,行医有“医德”一样,教师执教有“师德”,在现实工作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意义重大。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建设“窗口行业”文明形象的需要

教育是法定的一项纯公共事业,是社会服务的“窗口”行业。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它不仅担负着传承科技文化的任务,也承担着创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使命,是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面红旗,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学校教师面向社会,服务于千家万户,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行业问题,还是与政治、国家前途命运相关的重大问题,教师形象不仅与教育自身有直接的关联,而且它还牵涉到地方形象、民族形象,对整个社会两个文明建设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实现教育大发展的需要

目前,教育一系列配套改革所触及到的矛盾比较尖锐,存在的困难很多。高举改革旗帜,推动教育发展,必须有可靠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我们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紧紧围绕教育改革的发展中心开展工作,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和生动具体的道德要求,比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更能直接反映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每个教职工都能形成相应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强职业的义务、良知和荣誉感,自觉地把本职工作与整个事业联系起来,努力钻研业务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和效率,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够克难奋进实现改革大目标。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建设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一项重要活动,而且也是实现教育改革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净化行业风气的需要

行业风气是一个行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教育行业风气有所好转,但教育引发社会问题的现象依然存在。少数教职工道德沦丧,甚至作奸犯科、知法犯法。行业精神风貌,首先要在行业风气中 表现出来,转变社会风尚要从每个行业和每个单位人手,而要转变每个行业和单位的风气则要从培养每个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手。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人人都能从我做起,多一份责任,多一份奉献,才能提高行为文明程度,塑造出教育行业良好的风尚。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

教师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而人当以德为先。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经过人生的长期修养和锻炼,而职业生活占据大多数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教师的职业实践对象是世界观、人生观尚不成熟,需要精心指导、呵护的青少年,教师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因此,要培育出健康有为的“四有”新人,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把道德行为的锻炼具体化、长期化、理想化、社会化,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形成师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形成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

三、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师德师风建设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决定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我们一定要坚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这项活动作为 学校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集中精力抓紧抓好,从而增强全校教职员工搞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校长和教职工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第一,要充分认识到师德师风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学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良好的师德师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职员工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工作作风,无不处处渗透和影响着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第二,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水平,还必须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精神、人文情怀和敬业奉献的高尚品格。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在校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缺少良好的师德师风,就无法营造团结协作、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校风。

其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或措施,并长期坚持下去。第一,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第二,坚持正确导向,加强学习宣传。要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要结合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宣传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职业行为标准和职业道德责任,增强履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第三,制定师德师风建设的考核 评估办法。要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评估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具体化途径。

第四,要把师德师风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使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于师德师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敢于正视,该表扬的要大张旗鼓地表扬,该批评的要理直气壮地批评,绝不能含含糊糊、态度暖昧,甚至纵容包庇。

第五,要严格把好新教职工的入口关,积极开展岗前培训。同时还可以通过教书育人经验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等途径,引导广大中青年教职工积极开展自我教育,用规范来指导约束他们的行为,不断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第六,要与特色学校建设相结合。要建设“三优”(环境优美、服务优质、质量优良)特色学校,首先就是要求教师要有为学生、为学校、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教师能在义务为学生分餐,能在中午义务辅导学生学习,在家长来学校办事或访问时主动服务都能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

第五篇:浅谈新时期师德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时期师德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师德 问题 对策

摘要:教师的师德素质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提高育人质量的直接问题。本文就新时期师德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作了一些探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这是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大学教师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者,学校和学术声誉的奠基者和传播者,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者,在培育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师德师风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教风,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因此,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着力提高教师队伍思想道德素质,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人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在不同文化和思想交流的碰撞中发生了新的变化。改革开放使广大教师的观念和思想进一步解放,市场经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在给师德建设提供正面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师德师风建设产生种种负面影响。

1.1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扭曲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献身教育,无私奉献,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好的,但是,随着我国进一步开放各种西方文化,思想观念不断涌入,特别是某些西方国家利用文化交流来大力推行其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使少数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受到冲击,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占据了头脑,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缺乏社会主义主人翁的精神,对担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缺乏自觉性。

1.2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对教学工作投入不够

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乐于奉献,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一些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认为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没有把它看作是承担着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

高理想的一项事业。由于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再加上工作条件的限制,一些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受利益的驱动而热衷于第二职业,对教育、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或者因职称问题“潜心”科研而无心教学,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副业。

1.3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教书育人,它是教师的天职,是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教书育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是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一概置之不理。有的教师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闻不问,有的教师缺乏与学生交流,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漠不关心,育人意识淡薄。

1.4 为人师表意识相对淡薄

一名合格的教师,特别是高等院校的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在各种场合都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但有的教师不太注重仪表,平时不修边幅;有的上课迟到,课上抽烟,接听手机或发短信;有的在课堂上讲课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发牢骚,观点偏激;有的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以自己的片面知识对学生进行误导,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

1.5学术道德的缺失

部分教师学术道德自律意识不强,在教学和科研中违背基本学术道德: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或请他人代写文章,影响了学术声誉,阻碍了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2、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

部分教师师德师风缺失,严重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教育引导,以改善高校师德状况。

2.1 加强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

新时期教师肩负着培养政治思想上合格之学生的艰巨任务。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和要求决定了教师的政治思想、立场、观点对学生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必须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也就是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首先要保证教师政治思想上的坚定性,即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这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最突出的核心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必须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努力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为培养新世纪“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2]。

2.2 领导和教师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学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接班人,良好的师德师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第二、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师德是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知识水平,还必须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精神、人文情怀和敬业奉献的高尚品格。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在校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缺少良好的师德师风,就无法营造团结协作、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学术精神与风尚。第四、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学生具有深刻的潜在影响力。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思想、情操、健康精神的培养均具有较大的教育影响作用。

2.3 建立制度,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须与科学的法制化管理相结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作保证。

一、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考核、职务晋升等方面加以体现。

二、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单位和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

三、建立和完善监控机制,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

2.4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注意归纳、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的典型材料,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建设,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把树立典型与培育优秀的教师群体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抓典型又抓群体,以典

型带群体,以群体育典型,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达到宣传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从而树立正气、凝聚人心,使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2.5做好三个结合,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第一、加强师德建设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在师德建设中,切实注意关心教师的实际利益,将师德师风建设同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站在教师的角度,以教师为本,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努力改善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做好培训、进修、留学和攻读学位等方面的规划与安排,创造条件,使教师愿意来,留得住,干的顺,成长快,使之心情舒畅地全身心地投身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去。第二、思想素质要求与业务水平的提高相结合加强师德建设,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还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素质,做到又红又专。所以,无论是考核、职务晋升,还是日常的培养教育,要较好地把握两者的结合。第三、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从学生的身上可以折射出教师的素质。另外,面对高素质的学生,教师也能感受到自己更高的责任和应当具有更高的人格境界。因此,要注重抓学风,抓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以优良的学风和高素质的学生群体促进学风和师德师风的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的赞誉,是对教师的期待,更是对教师的要求,因此,只有狠抓师德师风建设,自觉进行自我修炼,通过学习丰富内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成为适应新时代的合格教师。

参考文献:

[1] 马健华.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6):75-76

[2] 翟国静,杨莉.加强师德建设 推进以德治校[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59-61

下载新时期师德建设的理论探讨(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时期师德建设的理论探讨(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时期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维护师道尊严

    新时期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维护师道尊严 丰顺县球山中学傅玉秀 近几年,舆论大力宣传素质教育,并揭露了个别老师虐待学生的事件。的确,在教师队伍中确实有一些人,缺乏最起码的道......

    新时期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新时期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全面开展,新观念、新理论已成为教师教学的指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渐在课堂内外成为主流,教学过......

    新时期师德修养

    《新时期师德修养》学习心得 最近我学习了《新时期师德修养》一书,深有体会,全书共有7章,第1-2章介绍了师德与职业道德的关系,第3-6章详细讲了教师的四个方面的道德修养,第7章叫......

    新时期师德修养

    《新时期师德修养》学习体会 最近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新时期师德修养,这次学习使我感触颇深。 师范大学学习时我就就深深地记住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毕业后,当我......

    浅谈新时期师德修养

    浅谈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 共富新村小学 李彦华 常言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是学校之灵魂,......

    加强新时期师德修养(模版)

    加强新时期师德修养,促进教师发展主讲:肖仁忠一、师德的含义 1、什么是师德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2、道德的含义:道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德具有明显的主观性。道德是客......

    新时期师德修炼

    《新时期师德修炼》学习心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可见师德师风对于教师而言是多么重要。对于师德师风问题,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以身立教,......

    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共五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对教师的高度重视,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