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理论总结
教师师德师风个人总结
自走上工作岗位后,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在各方面为学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个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教师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多么大的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可以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一、思想及工作的基本表现:
自从选择了这个职业,首先,我一直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其次,我不断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最高美德,时时激励我,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并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做家长认可,学生喜欢,学校放心的三满意教师。
在平时我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努力营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上你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因此,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
要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学生闹矛盾,我给予合理的处理;学生犯了错误,我耐心地进行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我还抽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等等。热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平时我很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意他们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最大的努力使他们健康成长。所以我们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教学理论知识水平不够,学习起来不深入。平常时间没充分利用,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看的很少。有时理论学习过后,不能及时做深入内化,加强实践、锻炼,以至于记得快、忘得也快。
教学中,我能够详细、准确的把握教材,一般不出现知识性错误。但对于教材深处的挖掘不到位,力度不够,没把握好知识的扩散和外延。课本浅显的知识注意的比较准一些,自己钻研的劲头儿还不够,付出的精力还不多。
对学生关爱不够。本人也一直爱护学生,但对学生的关爱投入还不够,有时不能及时发现,不能及时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有事、工作忙就会耽搁,以至于拖沓。对学生谈心、指导一次、两次,学生有没有改变,有时清楚,有时不清楚,没有转变咋办?不能及时发现,总对自己信心十足,觉得这样就万事大吉了,以至于有些时候,会在学生心中留下阴影。
三、整改措施及方法:
理论学习是头戏,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坚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不玩空架子,没有理论,哪来的实践,何谈自己的课堂教育?何谓有所发展?那简直是一句空话,坚持一边理论,一边实践,一边钻研,坚持记教育教学笔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重点。作为一个教育者,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充电,千万不能让自己停滞不前。否则,会满足不了学生们的需求。在社会信息发达的今天,在新课程教改的背景下,我们的老师不再是一个有一杯水、一桶水、常流水的人,而是一位引领着学生们教会他们去找水喝的人。
教学中要刻苦、积极钻研。以教材为中心,学会思考课标,思考学情,也不仅限于死扣教材,要把知识延伸化、灵活化。尽量把工作闲谈的时间用你到勤奋钻研中,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真正学到东西。
关爱学生,以学生发展为重。努力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不歧视后进生,让学生都充分得到个性上的发展,做到及时调查、发现、及时沟通、反馈。尊重学生、不打骂、体罚学生,以循循善诱为主要策略,要让每一位学生心中感觉到你这个教师是个可以接近的教师,是值得敬重、佩服的教师,是一位合格的教师,要让学生因你而幸运。
努力做到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率。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和他们共同钻研教学,做到共同进步,协作互助。
今后,我还会继续向前,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我,在不懈的追求中完善自我,一定会把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作为奋斗的目标,我会加强师德的修炼,全方位的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甚至是最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师德师风自我鉴定
二高中生物组
韩冰
第二篇:师德理论学习心得
师德理论学习心得
篇一:师德理论学习心得范文
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素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文化水平,个人修养与学生是息息相关的。因而我认为,教师理论学习,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学期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多认识上的改变。
叶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专业的计算机课,让我们这些机盲对课件的制作有了新的认识。原本觉得复杂的事,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课件对于学生而言,就像调味剂,会吸引他们爱上课堂,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应该自己先认真学习,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老师上的塑造阳光心态,争做幸福教师,令人印象深刻。心态决定着思维、行动、成功或者失败。作为教师,这个阳光的职业,必须要有阳光的心态,包括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阳光的少年。与此同时,张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多种追求阳光心态的方法,比如语言调节法、注意转移法等。听了这个专题讲座,我认识自身的不足,要多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这样我们的职业会更轻松,更快乐。相信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业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对于我们学校来说,这个城里来的支教老师,无疑是最新鲜的血液,这就是李海华老师。她给我们讲述了我们在进行朗读教学时的一些误区,学生感情不是你说激动,他就会读的,而是要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从而用语言的形式表达,恍然大悟,原来我在误区中,越走越远。同时,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教学案例,从中,我懂得了许多,读书不是只有一种方法的,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建立多元的,宽容的,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的,追求创新的教学理念。不可一切从教学参考书出发,照本宣科,如果没有把作品文本和自己生活的真实体验结合起,那么老师自己的思想永远都只是停留在书本的层面上,就不会有什么有价值有创新的观点,也就不能在引导学生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享受到思维创新和撞击所带来的愉悦,更谈不上在课堂上灵活驾御课堂进行解读指导了。
教师理论学习,可以说是我的加油站,通过学习,让我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孔子说的:爱之,能勿劳乎?言之,能勿诲乎?就是这个道理。在未来,我会用我从教师理论学习中掌握的知识,懂得的道理,时刻的鞭策我自己,让它成为我教育事业中的一盏明灯!
篇二:
这个学期,我校已经成功举行了四次青年教师理论学习,经过这四次的学习我收获甚多。
我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参加工作岗位才一年多,虽然满腔热情,劲头十足。可自身能力水平有限,并且缺乏经验,对实际情况了解不够,面对一系列问题,往往急躁,焦虑不安,无所适从。在这个时候,我迫切希望有人来给予指导和帮助,而学校领导们也根据这一情况为我们新教师建立了师徒关系,而且学校还组织青年教师理论学习,让我校广大青年教师通过互相学习达到同时进步的目的。这学期分别是由吴建东老师主讲了《教育教学论文撰写的格式》;由夏玉婷老师主讲的《新课程怎样备课》;由陈春老师主讲的《新课程怎样听课》;以及由我自己主讲的《ppt的自定义动画效果讲稿》。
吴建东老师主讲的《教育教学论文撰写的格式》让我们知道了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格式,填补了我们青年教师在这一块知识点方面的空白,为我们以后发表论文帮助不少。
夏玉婷老师主讲的《新课程怎样备课》让我们知道了现在新课程下该如何备课,作为一名小学高级教师,夏老师的工作严谨,教学经验更是丰富,她是在结合自己真实教学经验及新课程理念相结合的情况下给我们上这节课的,从而让我们知道了该如何更好的备一节课,以及备课的一些注意事项。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受益匪潜,为更好的发展个人教学能力打下基础。
陈春老师主讲的《新课程怎样听课》让我们知道了新课程和以前老的课程下听课的不同,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更好的发展个人教学能力,那出去听课是必不可少的,而更好的听课,并吸取他们教师的精华,才能促进个人能力的发展。因此我想陈老师的这次讲座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新教师来说,将是个莫大的帮助。
我也非常的荣幸,能够接受学校的安排,让我有机会给大家来讲自己所学专业方面的知识,因为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教师也必须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将其转化为自己教学所需的工作。而我校教师除了我之外,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对计算机的教学软件的使用比较陌生,尤其是我们教学最常用的ppt,于是针对他们的这些现状,我就给大家讲了一节《ppt的自定义动画效果》的内容,这节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不多,其中主要是
1、素材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2、图片和文字的制作过程;
3、声音的制作。我是先让大家一起来欣赏我所制作的一份精彩ppt《走进瑞安》,让大家进入一个迫切想知道如何来做这份课件的心理,从而展开下面的主讲内容。通过这次的讲座,我不但在教学心态上有个转变,让我认识到我已经是一名教师。教学体态上也发生了转变,让我更加沉稳,心理不慌,稳扎稳打。
学校开展的这个青年教师理论学习,我认为非常的合理,让我们青年教师有了一个拓展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希望在今后学校能够继续将这个活动开展下去,并做的越来越好。
篇三:
通过教师师德理论的学习,让我体会到,师德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即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崇尚的教师道德、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强的业务能力、灵活的教学方法、较高的教研水平和有效的育人技能。教师是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教育者,自己必先接受教育,自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任,自己的为人处事、治学态度、行为习惯都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身要为学生和社会作风表率,必须要做到: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勇于承担责任。
教师的的工作是神圣而清苦的,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要将全部的精力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投身到教学实践中。,第二,谦虚好学,刻苦钻研。
要不断更新和充实我们的学识,做到真正的博学多才,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学识,才能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时,你才能教育好别人。而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而只有谦虚好学,刻苦钻研,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
第三,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做好表率作用。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把自己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良好形象,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通过师风师德的学习,我又一次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篇四:
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因素。要办好教育,要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和造就一支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能够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学习,让我觉得要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德为师,爱岗敬业,依法治学,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要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师德的制度建设和教师的师德、业务考核管理;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爱执教,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高尚师德。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对照教师法等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认为教师应注意从下面四个方面加强学习和修养,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
一、热爱教师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职业也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更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伟大的。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要结合教学,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宣传知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告诉学生任何知识、公式、定理、定律都是人类总结生产实践获得的。告诉学生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我们提高全民的素质的伟大理想才能得以实现。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
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学生观。现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已成为全社会都普遍认同的观点,爱和责任是师德之魂。青少年学生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作为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他们,而要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他们谈心,谈感受,让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
四、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想有效的从事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指在共产主义道德的指引下,通过教育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发扬蜡烛的精神,还要求教师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业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做则要求了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可以促进我们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帮助我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是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精神支柱。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受益非浅,我会用它时刻的鞭策我自己,让它成为我教育事业中的一盏明灯!
篇五: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三篇:中小学师德理论学习心得
师德理论学习心得
经过这几天“师德师风”的学习,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知识,还在实践中完善了自己的教学经验。这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就不可能科学地、全面地、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与人之间的正确关系,因而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能矢志教育,义无反顾,以坚毅不拔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其次,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
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
作用,这就
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
更能使教师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求,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还应学习丰
地学习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
人生。,才能真正做到在教书过程中育人。其次,教师要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师德修养。教育实践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师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师德素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分清是非,更重要的是要求身体力行,用这些认知指导自己的行动,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品行。就像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的那样,道德不是熟记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要重在实行。
教育实践是正确师德观念的认识来源,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正确认识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和道德关系,才能培养好自己的师德品质。教育实践不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动力。教师道德品质修养一时一事而就的,而是要在教育实践中的探求,的认识,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提高,
第四篇:理论总结
为课堂注入教学智慧的魅力
濮院小学翔云校区
胡利民
这次的培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诸暨市的叶特关于教学智慧的讲座。
十年的教学无论是对教材的把握还是教学设计,自我感觉已经从初为人师的青涩慢慢走向成熟。然而对一个教师上节课容易,而上一节好课也比较容易,如果每一节课都上成好课就非常不容易。我也努力地朝这个目标前进,但总觉得靠近不了这个目标,很多课依然把知识的传授作为第一目标,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聆听了叶特的关于教学智慧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如何用教学智慧上好一节课,叶特的亲身授教更让我感受到了教学智慧的无穷魅力。
教师一句简单的言语就能将学生带入思考的误区,而一句简单的言语也能给学生一片开阔的思维空间,教师怎么说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怎么想,叶特用波利亚的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怎么想比这重要一千倍把我们带进了教学智慧的独特领域。一个个鲜活的教学实例让我们明白了教学智慧是什么?教学智慧在哪里?教学智慧不是哗众取宠的调味剂,不是只有优秀教师才可以具备的,不是偶然生成的。只要你以学生为中心,合理把握教学目标,那么你也能创造出很多的教学智慧。
那这神奇而富有魅力的教学智慧如何炼就呢?叶特告诉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带着思考“听课”
听课的时候不是盲目地听、记,对于执教老师上课过程中的新意之举或缺失之处,我 们除了赞叹、惋惜,更要透视、提炼。深刻咀嚼之后,那么留在我们脑海里的,就不只是形式化的施教招数,是更有深层次的“葵花宝典”。
二、依托场景备课
备课时,对每个环节设计,都要充分想象学生的可能性反应,并相应思考“如何有效施教”的问题。只有这样不管课堂生何异端,由于经过了深思熟虑,教师进行现场应变的底气会更足、灵气会更显。
三、心系学生上课
走进课堂,教案便只是蓝本,预设更期待生成。关注学生的“学情冷暖”,是教学组织的首要任务。日常教学中,教师如能真正地心系学生,教学智慧便会悄然生成。
由于时间关系,叶特关于教学智慧如何让炼没有作详细的阐述,以下是我对教学智慧的培养的一些想法。
一、语言的锤炼 案例:某节数学证明课上,同学对老师的书写格式提出不同意见,说有个条件前面步骤里已经写过了,所以后面就不要再写了,既重复又啰嗦。数学老师却对这个同学说:你中饭吃过了,所以你晚上回家就不必再吃了。
教师的一句信口开河挫伤了学生的自信,滋长了学生的自卑。教师的课堂用语,应该深刻体现出教师高明的智慧、高超的能力、深厚的素养和健康的情怀。在叶特执教的《折线统计图》上,他让学生预测从29届到30届,我国的金牌数的折线可能会怎么走,学生都预测会比29届要好,这时他既不赞同也不否定,而是这样说的:“同学们的愿望是善良的,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我们的体育健儿为此努力了就可以了。”从这样的话语里学生体味到“话外音”学到的不单单是数学知识,更是给学生带来了满足感和学习的激情。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修为和教育智慧是相关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那么如何锤炼教师的语言呢?语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一是软积累,即平时多观摩名家的课,有意识地揣摩学习名家的语言;“功夫在诗外”平日多看看相声、小品等语言类的节目,学习演员的语言艺术。二是硬积累,在自己平时的课堂上,经常有心地运用一些预设的语言,哪怕每堂课只是二三条,天长日久坚持下去课堂语言就会逐渐丰富起来。
二、重视自身缄默性知识的积累
所谓缄默知识是指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有关我们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这是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在研究科学知识及其性质的过程中提出的概念。教师实践知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以语言的方式加以传递和陈述的,因此它是一种“缄默知识”。缄默知识是教师整个教育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智慧表现的基础。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生活中存在大量缄默知识,必须有意识地提高这种知识在自己教学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即在教学缄默知识的积累中蕴藏教学智慧,在教学智慧的表现中积累缄默知识。
(一)躬身实践
作为一种缄默知识,教师的实践知识也是一种个人化的知识。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主要是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如何处理所遇到的困境的知识,是一种体现教师个人特征和教学智慧的知识。个人实践知识越丰富,标志着教师在专业方面越成熟,越意味着教师开始建构具有个人特点的专业知识结构。这说明,教师的实践知识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化的,因为它出自教师个人的经验,是教师自己的体验与体悟,它服务于教师个人化的教学实践行为。魏书生老师对课堂教学氛围的良好控制、吴正宪老师的亲和力和细腻的引导„„多少人在羡慕其高超的专业素养之后试图将其教学风格“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中来。遗憾的是,这种专业圆润的境地并不是其他教师所能模仿或学到的。可见,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是一种非常具有深度的知识形态,它是教师体验教育世界、建构教育意义的结果。要获得丰富的实践知识,只能躬行于实践,在实践中多体验、感悟和反思,才能获得这种实践智慧。
叶特告诉我们他现在依旧保持着每月去地方学校上一节课的习惯,这样才能保持上课的良好状态。他的经历就是在向我们诠释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智慧得以更有效的发展,纸上谈兵是谈不出智慧来的。
(二)理论支持
许多一线中小学教师在总结自己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机智智慧的表现时,经常感叹到,“说不出来理由,直觉告诉我应该这样做。而这样做就对了„„”其背后的道理就在于此。可见,教师的教学直接经验是一个教师萌生教学智慧所不可缺少的土壤和基础。
我们可以看到凡是具有较高教学智慧水平的教师无一不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理论素养。短短的几天培训,从几位特教的讲座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读书,喜爱思考工作中的教育问题。可见,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必然是要求教师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系统作支撑,也即是必然需要教师的间接经验作支撑。教师成长周期的研究证明,经历了至少3~5年左右教龄且自身不断努力追求教学品质提高的青年教师,才有可能在教学工作中展现教学智慧的火花。同时,如果这位青年教师在原有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并在教学中加以结合、应用、领悟和反思,其智慧水平可以更快地得到提升。
细——微末之处,节——关键之处。最无意的行为往往反映出最内心的情感,不需要思考的行为往往反映出最真实的思想,一个人的习惯性的行为往往反映出他的素养。教师的教学智慧就藏在每一个课堂细节中。而这些小细节不仅仅只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上,也存在于我们的课堂外。
一天的学校生活结束了。在回家之前,老师与她的同事聊了起来:“这个孩子从外观上并不为她的同学所注意,甚至学校的老师也不大注意。孩子们一般都避开她。有个男孩用尺子打了她的手臂。她没有抱怨,也没有回击,只是站在那儿!她蜷缩着身子,低着头,轻轻地哭泣着。我展开手臂抱着她,并轻轻地擦揉她的手臂。我好一会儿这样抱着她,对她说话。我感到有点吃惊,她在我的拥抱中十分地柔顺。她一点儿也没有畏缩的样子。那天中午,她在我的桌子上放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我喜欢我的老师。'放学之后,她腼腆地问我是否可以帮我点什么忙。”
——摘自《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第 242-243 页。
“我是彼得•雷马斯。差不多 10 年前您教过我,您把我的一首诗发表在一本杂志上„„您可能没意识到,但就是那首诗改变了我对待学校和学习的整个态度。我以前以为自己愚笨,是个失败者。我对上学没有了信心。您的教学给了我一种自豪感和勇气,让我感到自己也许可以做得更好。„„我想在大学读研究生课程,做一名教师„„您认为我行吗?您是我唯一能请教的人。”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适当的条件下,最小的不确定性可以发展到令整个系统的前景完全不可预测。作为教师,我们可能也会忽视这些细节、琐事,许多事情我们或许做过就忘了,可它却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了痕迹,这种痕迹可能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加深,变大,影响他们的一生。
所以我们不应只把我们的教学智慧运用在课堂上,更应渗透在教学工作的所有方面。身为教师,全身心地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地教书育人。
以前总觉得培训是做样子的,没多大意思。上面的专家侃侃而谈,下面的我们或是呼呼大睡,或是窃窃私语,但这次的培训真的是给了我很多触动。讲座的现场很少有人会缺席,也很少有人会中途离席,虽然可能仍会有心不在焉的时候,但大多数是认真去听了,就像有位专家说,他无法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但可以改变自己范围内的。我对此深有感触,以后的日子里会尝试着去做一做。试过了,努力过了,哪怕失败也会有点滴收获!
第五篇: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总结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面临着许多尴尬,比如,我们习惯批判西方的金钱至上,然而金钱主义教育出来的民众,道德水准并不低,相反,长期坚持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教育的我们,结果却是许多人唯金钱马首是瞻,有时甚至到了不顾廉耻的程度;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本应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立于改革的潮头,实际上却常常落后于人,特别是在观念领域。更令人倍感压力的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很好地从理论上解释社会中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或思想政治工作者身上存在误区。这些误区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把投入当产出,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观念一直难以真正确立起来,并导致游离于市场经济的现实社会特点之外,游离于中心工作和根本目的之外,自成体系,自我服务,形成“两张皮”。举例来看,我们习惯于把开会、发文件、谈心这些投入性工作作为成绩予以总结上报,上级也往往将其作为成绩予以认定,实质上这都属于把投入当产出的具体表现。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会使形式主义更趋严重。比如领导干部讲话,每逢会议,似乎两个“一把手”不都讲上两句不正常,尽管他们自己都知道一个人完全可以把问题讲清楚。为什么我们经常用新的形式主义来反对旧的形式主义,用新的文山会海来反对旧的文山会海?恐怕与这种观念误区有关。有人曾在网上对中央电视台的模式化作出概括:“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访问没有不圆满的,工作没有不扎实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群众没有不满意的……”这其中引发我们思考的东西很多。另一方面容易使思想政治工作自成体系,自我服务,结果必然造成异化。如果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围绕中心工作进行,必然不能产生与初衷相一致的结果。也就是说教育任务刚下达,就开始要数字,要效果,这无疑是逼着基层造假,深层的则是造成“主体性缺失”,造成知与行、教育与实践脱节,造成表里不
一、知而不行,造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关系的“异化”,使二者都无法实际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产生角色错位和双重人格。如此下来,将是教育者信誉的丧失,是“两张皮”的出现。
第二,把理想目标视作现实存在,形成了“高大全”式的扭曲性期盼,即误以为搞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越高,对人的思想要求越纯,越能产生好的效果,忘记了应当从最基础、最本质做起。共产党的纲领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最高纲领,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这是最低纲领。我们当然不能放弃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导致精神领域的迷惘,但同样也不能把远大理想作为现实存在,以至于扭曲大众的心灵。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工作解决的是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道德观方面的问题,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认识误区和错误行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涉及到社会基础和人们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脱离或超越这个基础,一味追求“高大全”和纯而又纯的东西,结果将是负面的。一方面会使人只重初衷,不重结果,只想挖思想根源,不看社会功用。另一方面,纯而又纯的宣传也会把人们的胃口吊得很高,比如,你把社会主义制度宣传得纯而又纯,超越了发展阶段,结果造成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后,一批人出现心理“断奶”和精神无所依附的问题。再一方面,也是更可怕的,是造成人格扭曲,诚实稀有,人前与人后不一样,会上与会下不一样,出现全民说假话的悲哀结局。或许我们需要思考一个现象,平时大量抨击的东西,往往也是向往的,想做的。之所以越想越骂,在于扭曲,在于异化,也在于所喊出的都是要求别人的,而非身体力行的;合理的和合逻辑的,但却不是合自己欲望的。这都是我们搞空头政治结出的苦果。
第三,主观努力上是力求建立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道德价值体系,客观上或者结果上却是破坏正在形成过程中的道德价值体系;理性上承认自己并不在任何问题上都是真理在握,实践中又很难做到承认这一点。一般来说,人的精神领域的东西主要区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政治信仰、理想信念的内容,另一个是与大众生活密切相联的道德价值观的内容。我们认为,你不把努力的基点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也就不可能求得更高水平的道德价值体系,尤其是大众共同遵守的道德价值体系的产生。然而,在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未必已经把一些基本的问题解决好了,比如封建主义的道德教条就经常在变换面孔、大肆兜售,要真正确立起一个符合人民性、时代性,符合民族传统,符合共产党员道德价值观的主流道德价值体系,依旧任重而道远。从世界范围内的情况看,思想道德领域从来都是多元的,也正是由于多元性而使主流道德观不易灌输到受众的思想中去。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即如何摆正自己位置的问题。我们应当反思一种现象,这就是政工干部总把自己当作真理的传播者,总认为自己是真理在握,因而总是搞一些“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事,这就难免不招人嫌。举例来看,两位陆军学院的学员,毕业后一
个进了政治机关,而另一个在连队当排长,这时的机关干事是否必然成为排长的教育者?从担当的工作职责上讲,该是如此,但能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能不能保证自己所阐述的道理对人具有教育和引导作用,却不是职位决定的。
第四,思维方式僵化,认识不到达成目标还有更好的道路,甚至认为只有把被教育者培养成线型思维的人,才有利于思
想的净化和政治信念的巩固。从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做工作时多表现为保守,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当今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革命的时代,同时也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别是互联网等信息传递手段的出现,使信息几乎到了实时传递的程度。这种情况下,你总以为把人管住管死,使他们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就是思想纯洁,就会有利于思想巩固,这是非常错误的,这说明我们的思想与时代特点和发展步伐不相适应。总是以“收”的思路去对待思想问题,追求“定于一尊”,是典型的消极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再比如,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深圳的市民一直可以观看香港电视台播出的节目,然而近两年香港回归后,我们却开始覆盖许多镜头,这就值得商榷。在开放的社会,人们都见到了外部世界,了解了外部情况,尤其是当今人们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都很强,完全可以从影视和新闻中分析出不曾告诉他们的东西,这种情况下你再消极处事,群众不仅不再接受被扭曲的东西,甚至还会把真实的东西一块排斥掉。
第五,惯性思维、习惯观念、集体无意识,“唯书、唯上”,不善于从本原、从深层次思考问题,导致了守旧与僵化。历史地看,人类习惯于制造一些驾驭自己精神的东西,也是由此影响和导致了宣传典型时存在着误区。比如,媒体时常宣传一些富家子弟从军报国的先进事迹。他们的精神值不值得宣扬?值得,但我们假如把穷和富作为从军报国精神高下的判断标准,则有失偏颇。之所以将富家子弟从军作为典型宣传,说明是把富有与奉献对立了起来,说明我们在骨子里或潜意识中存在着“有了钱必变坏”的价值认定。为什么会作出这种判断?原因在于革命几十年,革的就是富人的命,宣传的就是为富不仁,所以是戴着有色眼镜看这个层次的人。未必不可以这样说,教育者中确有相当一批人是习惯于往后看,习惯于按原有的内容、方式和思想方法做工作。想一想,在进入当今时代的情况下,我们究竟运用了多少现代传媒和手段在思想政治工作上?是不是很多人还在把网络视作洪水猛兽,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环境认作腐蚀人的可怕的去处?每当有任务下达,我们是不是还有很多人在以人海战术处之,而不是以现代化手段来提高效率?
第六,过高估计了道德的作用和理想目标的吸引力,过高估计了思想教育的作用,而忽略了法制、政策和制度对道德的强化作用,故而使优良的公共道德迟迟不能在社会中真正确立起来。过重地看道德,甚至以道德理念取代法律规范,过高估计思想教育的作用,使它承担了本不该由它承担的责任,甚至充当了保姆的角色,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一个误区。强调道德与文明对社会走向公正和谐是十分重要的,但如果把道德与理想目标的作用推向极端,则进入了误区。比如“文革”中提出“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甚至除自我批评外,自我认识、自我设计等都不允许提,结果不仅没有把道德的作用和价值推向极致,相反还影响了道德原本的价值。概括起来说,在法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过重地看待道德的作用,看待思想教育的作用,一方面使思想政治工作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属于行政管理或法律范围内的事情,另一方面也使思想政治工作走向虚幻。
第七,把“矫枉过正”的思想沿袭到建立和稳定政权以后,沿袭到思想精神领域,以破为主,总在破,结果导致了精神领域的紊乱,导致了道德领域的滑坡。一般而言,作为一个政党,在未获得政权前多以打破为主,然而在获得政权以后仍然以打破为主,就不利于政权建设。比如,有一个村子,为了推行计划生育,在村庄的墙壁上写了一些口号,有一句是“牵猪赶羊,扒房抢粮,宁可家破,不可国亡”。这就是典型的“破字当头”的心态。有人给他们提了个建议,将口号改为:“养猪养羊,盖房储粮,计划生育,民富国强”。两个口号对比起来,尽管都是讲计划生育的,后者显然比前者更利于让人接受。未必不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精神和思想道德领域打破了许多东西,可以说,该打破的都打破了,但该建立起来的却没有及时建立起来,于是出现了信仰失重,道德失范,行为失规。比如“法轮功”等现象的出现,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我们认为,破不是不必要,足以相信,要保证社会的发展进步,打破一些旧有的过时的东西,是保证不断走向新生的必由之路,但破与立必须有机结合,如果只是打破,没有确立起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结果只能造成人们无所依附。
第八,误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地彻底地对我们倡导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带来冲击,看不到积极成分是主流,不能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参照系,思想观念上存在滞后。我们认为,既然我们党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作为我国长期的社会发展模式,这就是主流导向,我们就应当坚持之,而一方面坚持,另一方面又排斥之,这容易形成悖离。我们都知道,深圳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最早的城市之一,也是较富裕的地区,市场经济给深圳人带来了什么样的精神与道德?大概从一些事例中足以看出。比如,团中央在深圳选20个志愿者去云南支教,结果报名者达4200人,是210人中选其一。再比如,深圳的民众义务献血量不仅满足了本市的需要,并且还调出到其他城市。由此而言,市场经济并没有使人们变得唯利是图,而是更文明,更道德。只不过我们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尚缺乏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认识问题能力而已。关于参照系的问题也是如此,我们在从事思想工作时,多以五六十年代的社会风气、精神状态作参考,这也属于步入了误区。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足以反映这个时代特点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内核,并且这些都是建立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之上。一个时代不能简单套用另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核,更不能将这些精神内核移植到另一个时代。你总是以另一个时代的东西为参照,要么扭曲自己,要么扭曲现实。
针对以上误区,我们认为应当下大力气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换脑筋,变观念,消除僵化,摒弃“左”的羁绊,还思想政治工作本来面目,同时开拓创新,以创新求发展。二是迅速构建科学而又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道德价值体系与政治信念体系,确保精神大厦的巩固,同时建立一支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者和实践者队伍。三是作出价值再判断,澄清那些长期以来存在于我们的无意识中的模糊认识和价值不清的问题,清除那些属于民族传统但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东西,确立工作重点和突破口。四是努力建立政治工作效益评价系统,要有符合当今时代特点的科学系统的绩效鉴定标准,在此基础上依据特定的社会环境、教育对象和时代特征,确立科学而又稳定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五是要有战略性思维,做到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真正把握时代脉搏,把握事物的本质,强化主动意识,把握社会矛盾产生与发展的趋势,力争把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保证以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六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有良好的载体,要最大限度地借助媒体和其它现代化手段,提高时效性,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以形成合力。七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明确政治目标的同时,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把立足点放到做人上,放到优化、美化人的心理、心态上,把健全大众的人格作为基本的工作内容。八是思想政治工作要走向科学化,要确立自己独特的科学体系,并把法制化、制度化建设作为强化工作效果的主渠道,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九是树立大教育观,通过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和环境氛围来改造人,运用艺术的手段来影响和陶冶人。十是加强教育者的自身完善,以科学的定位、良好的形象增强效果,这其中包括,教育者要有科学的自身定位,不要总以师长自居;教育者要使自己尽快成熟和深刻起来,要有强大的思想的力量;教育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思想教育者要与工作对象贴得更近一些,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情换情,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