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2007年新课程工作计划
小学2006年新课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课改实验为中心,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宗旨,狠抓一个关键(观念的转变),突出一个重点(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力争两个突破(新的评价体系和学校课程开发),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为学校教育再上新台阶和教师的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围绕教育局2006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意见和教研室2006年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实践“两个转移,突出六大任务”的目标。两个转移:中心转移:既重视教法研究,又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意识前移,教研活动突出高瞻远瞩,要有超前意识。六项任务:验证课标、教材;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评价;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探讨新课程体系下学生学习方式;探讨三级课程管理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师培养。努力培育学校教改亮点,力争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校课程建设、评价方式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培养与继续教育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在全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三、具体工作:1.继续认真做好新课程学科培训,提高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素养。继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并将新课程相关培训内容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精心组织好教师参加起始年级和衔接年级的新课程培训,在认真参加全市培训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校本培训,选派教师参加上一级的各类教研活动,进行深度培训。在组织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努力倡导互动、参与式培训方式,结合学科培训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内化对《课标》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开掘文本内涵,达到整个教学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索。
2、以校本研训的研究为重点,努力构建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加强校本研训的研究,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又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好方法。积极倡导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科学的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2006年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都要采用“汇集问题——确定主题(教研专题)——学习理念(组织培训)——研究课例(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后反思等)——专题研讨(解释现象——分析原因——提出问题)——产生新问题——进行新研究”流程,使每位教师从“日常性随意问题”走向“专业性研究问题”。我们将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培训,开展课堂教学、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比和举办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提升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在关注新课程的同时,不放松“老教材、新理念”教学研究活动,让广大教师在揣摩同行的设计和教学中,汲取他人的教学智慧,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实现思与行统一,言与行一致,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在课堂中得到普及和落实。
3、继续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新课程实验成效。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各科要继续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要在全市评价操作建议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补充,形成富有创意、符合本校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改革举措,要认真开展好“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研究和试行工作,努力构建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笔试与口试、知识与情感、课内与课外、自评与他评、参评与互评的评价与考试体系。实现评价与考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真正发挥评价与考试的检测、反馈、导向、激励、调控功能,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
4、继续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发展个性,形成特色。继续严肃执行新课程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要做到课时、师资落实。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海宁市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校课程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开发学校课程,根据“边研究、边开发、边实践”原则,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建设。
5、积极争取,努力承办好各级各类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05年上半年,我们要在齐心协力承办好嘉兴市的三个教研活动:体育活动、思品活动和美术活动的基础上,并争取更多的海宁市级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尽量多的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我校,不断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6、开展教学评比,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继续引导教师从案例入手,在分析教学行为中反思自我;从评价中入手,在自我评价中剖析自我;从问题入手,在强化行为研究中明辨自我;从课程入手,在开发课程中提高自我。继续规范教研课的课前订构思、课后写反思的制度。广泛开展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向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杂志投寄论文、案例,以自身教育教学的成功为内在激励机制,鞭策教师持续不断地再学习与再提高,05年力争在全市的双高课、教学论文、案例评比中有新的突破。
7、抓住课改契机,促进名优教师的成长。教师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最大主力和阻力。任何教育改革仅靠政策或命令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教师有新的信念、能力、热情和动机。因此,减少或消除阻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力,必然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以《联合路小学名优工程实施规划》为指导,加快培养骨干教师的步伐,在工作中要采用以情感管理与师德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激活骨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潜意识。2006年上半年,学校将开展和平湖实验小学的教学联谊活动,通过活动达到学习经验、锻炼教师的目的。同时组织开展联合路小学第二批“名优教师”评选活动,择优推荐教师参加海宁市级“名优教师”评选,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第二篇:小学2013年新课程工作计划
小学2005年新课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课改实验为中心,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宗旨,狠抓一个关键(观念的转变),突出一个重点(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力争两个突破(新的评价体系和学校课程开发),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为学校教育再上新台阶和教师的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围绕教育局2005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意见和教研室2005年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实践“两个转移,突出六大任务”的目标。两个转移:中心转移:既重视教法研究,又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意识前移,教研活动突出高瞻远瞩,要有超前意识。六项任务:验证课标、教材;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评价;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探讨新课程体系下学生学习方式;探讨三级课程管理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师培养。努力培育学校教改亮点,力争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校课程建设、评价方式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培养与继续教育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在全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三、具体工作:1.继续认真做好新课程学科培训,提高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素养。继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并将新课程相关培训内容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精心组织好教师参加起始年级和衔接年级的新课程培训,在认真参加全市培训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校本培训,选派教师参加上一级的各类教研活动,进行深度培训。在组织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努力倡导互动、参与式培训方式,结合学科培训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内化对《课标》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开掘文本内涵,达到整个教学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索。
2、以校本研训的研究为重点,努力构建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加强校本研训的研究,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又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好方法。积极倡导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科学的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2005年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都要采用“汇集问题——确定主题(教研专题)——学习理念(组织培训)——研究课例(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后反思等)——专题研讨(解释现象——分析原因——提出问题)——产生新问题——进行新研究”流程,使每位教师从“日常性随意问题”走向“专业性研究问题”。我们将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培训,开展课堂教学、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比和举办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提升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在关注新课程的同时,不放松“老教材、新理念”教学研究活动,让广大教师在揣摩同行的设计和教学中,汲取他人的教学智慧,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实现思与行统一,言与行一致,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在课堂中得到普及和落实。
3、继续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新课程实验成效。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各科要继续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要在全市评价操作建议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补充,形成富有创意、符合本校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改革举措,要认真开展好“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研究和试行工作,努力构建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笔试与口试、知识与情感、课内与课外、自评与他评、参评与互评的评价与考试体系。实现评价与考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真正发挥评价与考试的检测、反馈、导向、激励、调控功能,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
4、继续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发展个性,形成特色。继续严肃执行新课程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要做到课时、师资落实。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海宁市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校课程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开发学校课程,根据“边研究、边开发、边实践”原则,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建设。
5、积极争取,努力承办好各级各类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05年上半年,我们要在齐心协力承办好嘉兴市的三个教研活动:体育活动、思品活动和美术活动的基础上,并争取更多的海宁市级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尽量多的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我校,不断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6、开展教学评比,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继续引导教师从案例入手,在分析教学行为中反思自我;从评价中入手,在自我评价中剖析自我;从问题入手,在强化行为研究中明辨自我;从课程入手,在开发课程中提高自我。继续规范教研课的课前订构思、课后写反思的制度。广泛开展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向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杂志投寄论文、案例,以自身教育教学的成功为内在激励机制,鞭策教师持续不断地再学习与再提高,05年力争在全市的双高课、教学论文、案例评比中有新的突破。
7、抓住课改契机,促进名优教师的成长。教师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最大主力和阻力。任何教育改革仅靠政策或命令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教师有新的信念、能力、热情和动机。因此,减少或消除阻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力,必然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以《联合路小学名优工程实施规划》为指导,加快培养骨干教师的步伐,在工作中要采用以情感管理与师德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激活骨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潜意识。2005年上半年,学校将开展和平湖实验小学的教学联谊活动,通过活动达到学习经验、锻炼教师的目的。同时组织开展联合路小学第二批“名优教师”评选活动,择优推荐教师参加海宁市级“名优教师”评选,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一、“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方针,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我市“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目标,以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支持龙头加工企业和农村市场建设,努力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促进我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基本原则。
根据我市“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今后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按发展区域主导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围绕全市“林木、蔬菜、畜禽、蚕桑、水产、花卉”等农业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各县优势,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着力培育壮大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
2、坚持以改造中低田,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为主要任务的原则。中低产田改造的内容,要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搞好项目规划设计,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发展无公害和有机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的原则。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工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装备水平,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项目区广大农民的素质。加强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努力提高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二、“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主要任务和目标
我市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全市拥有耕地面积675万亩,其中,中产田面积147.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1.3%;低产田面积96.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4.3%,可利用水面355万亩,目前仅利用43.56%。根据市委、市政府“十五”期间农业发展战备,农业综合开发应充分发挥其扶持和导向作用。要进一步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大力扶持多种经营和龙头加工项目建设,加快农产品的升级,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建设具有我市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
(一)主要任务。
1、完成土地治理面积189.05万亩。具体项目有:(1)改造低产田面积96.3万亩。(其中发展节水农业40万亩)。(2)建设优质高效示范基地92.75万亩。其中,优质粮食示范基地项目 25.5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基地24.4亩,优质水产品生产示范基地6.4万亩;优质花卉生产示范基地12万亩;优质蚕桑生产示范基地22.5 万亩;优质杨树苗木繁育基地 2.15万亩。
2、加强多种经营和龙头加工项目建设。全市计划重点支持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多种经营和加工项目29个。其中,年财政投资4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0个,建设农产品流通市场5个,建设优质水产品养殖基地14万亩,优质杨树苗木繁育基地0.46万亩。
3、建设省级农业开发科技示范园3个(分别为:杨树科技示范园、水产科技示范园、节水农业示范园);建设国家级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1个(生态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二)主要目标。
1、中低田全部达到高产田标准。灌溉保证率在85%以上,排涝能力达到十年一遇,建筑物配套达到90%以上,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85.74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68.8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年节水量4900万立方米。
2、农田林网全面形成。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90%,造林保存率在85%。增加林网防护面积76万亩。林木覆盖率每年增加1.2个百分点,由2000年的16.2%提高到期末的22.2%。
3、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增农机总动力2.632万千瓦,增加机耕面积38.08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由2000年的75%提高到期末的85%。
4、项目区的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的比例逐年加大。“十五”期末项目区的粮经比达到4:6。项目区的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产业化。
5、项目区比非项目区年人均增加纯收入219元。
6、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投入由“九五”期间5%提高到10%,项目区的科技贡献率每年递增5.4个百分点,由2000年的36%到2005年达到65%。加大科技培训,项目区乡村技术员和村组干部、专业大户普通接受1-2次技术培训。
三、“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
(一)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十五期间中低产田改造仍然是我市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计划”十五“期间彻底消除低产田。目前全市有低产田面积96.3万亩,其中,泗洪县26.29万亩、沭阳县29.09万亩,宿豫县22.4万亩,泗阳县17.06万亩,市直1.46万亩。2001-2005年每年改造任务分别为:16万亩、9.3万亩、33.95万亩、22.25万亩、14.8万亩。
(二)重点建设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
1、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十五“期间发展优粳稻基地25.5万亩,按照标准化生产,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蟹园牌“大米加工集团和龙嫂米线加工厂等企业为龙头,带动无公害大米基地建设,形成产业化经营。
2、林木基地建设:重点在沭阳县悦来、耿圩、湖东林粮套作区,泗阳县废黄河故道区,泗洪县洪泽湖周边地区,西南岗丘陵山区和宿豫县、宿城区骆马湖周边地区,建设以速生杨树为主的林木生产示范基地。突出建设好杨树苗木基地,”十五“期间建设苗木繁育基地2.15万亩。
3、出口蔬菜创汇基地:以宿豫县的蔡集、顺河,宿城区的双庄,沭阳县华冲、峁圩为重点,以丰程渡蔬菜加工厂,沭阳万达脱水蔬菜加工厂等企业为龙头形成蔬菜产业化生产,进一步发展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生产。多渠道引进国外的蔬菜品种、提高加工能力,加大出口创汇力度,”十五“期间建设优质创汇蔬菜示范基地24.2万亩。
4、水产养殖基地:在两湖周边地区,以稻田养殖为突破口、以特种水产养殖为重点,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6.4万亩。提高养殖技术,充分发挥我市的水面优势。以金水集团为龙头,形成产业化经营。
5、花卉基地:在沭阳县颜集、新河、庙头、宿豫县的顺河、耿车、宿城区的双庄等地建设花卉生产示范基地12万亩,在种苗的组织培养,快繁快育,盆景的生产和市场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促进和带动花卉基地的建设。引种国际名贵新品种,加大国际市场竞争力,扩大外销,建设一批创汇花卉基地。
6、高产桑园示范基地:在宿豫的埠子、大新、丁咀、泗阳爱园、王集、泗洪魏营重岗建设优质高产桑园示范基地22.5万亩。改良品种,用农桑和育71-1等新品种,更新湖桑等老品种。大力推广方格簇。示范基地的平均亩桑产茧量达到200斤以上。
(三)重点扶持的龙头项目。
1、林木业龙头企业:支持以泗阳建国木业集团、兴威有限公司、明耀有限公司、泗阳人造板厂、泗阳科迪木业有限公司、泗阳振兴木制板厂等为基础组建木业综合加工集团公司;扩建沭阳新概念木业有限公司,改建南林木业、林宏木业公司等。
2、水产龙头企业:泗洪县华勇食品有限公司,临淮、龙集水产品市场。沭阳县双裕龙虾加工生产线。
3、蔬菜龙头企业:宿豫县丰程渡实业有限公司,丁咀金针菜加工,顺河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沭阳县蕃茄酱加工厂、沭海蔬菜食品厂、绿苑食品有限公司、易丰公司,泗阳县蔬菜加工厂等。
4、茧丝绸龙头企业:江苏玖玖丝绸股份公司,泗绢集团有限公司等。
5、花卉龙头企业:沭阳县苏北花卉盆景公司,花卉交易市场等。
6、粮油加工龙头企业:泗洪县”蟹园“牌大米加工、宿豫县龙嫂米线加工、沭阳县有机大米生产加工等。
(四)重点支持的科技示范项目。
1、建设三个省级科技示范园项目:
(1)宿迁市杨树科技示范园。
(2)宿迁市水产高科技示范园。
(3)皂河灌区节水农业示范园。
2、支持建设宿迁市环骆马湖生态与现代农业示范区。
四、”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的主导产业及规划布局
(一)重点支持的农业主导产业。
根据我市的区域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以及面临的国内国际经济市场发展的形势,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在”十五“期间重点支持六大主导产业发展。
1、林木产业:我市是全国杨树面积最大的市,辖区内四县全部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号召和组织下,杨树栽植面积突飞猛进,杨树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片林100多万亩,计划到2005年建成片林170万亩。全市现有木材加工企业2300多家,固定资产近6亿元,2000年实现产值54亿元。”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针对我市目前杨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较为单
一、加工企业设备和工艺落后、产品技术含量等问题,在种苗繁育、技术推广、加工企业技改升级等环节加以重点支持,促进整个产业的联动升级,使其真正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2、水产业:我市是全国著名的水产品之乡。全市可利用水面355万亩,开发潜力很大,目前已发展各类水产养殖面积107万亩,稻田养殖41.6万亩,河蟹养殖25万亩,青虾养殖40万亩,特殊水产品养殖占养殖面积84%。”十五“期末,全市水产面积计划发展到120万亩,其中,稻田养殖8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将主要围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水产品贮藏保鲜及市场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这一主导产业的发展。
3、花卉产业:花卉是我市正在兴起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是我市发展创汇农业的重要产业。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格局。全市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计划在”十五“期间发展到5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主要在引进生物工程技术,发展组织培养,提高花卉苗木档次及市场建设方面进行重点支持,促进全市花卉产业的全面升级。
4、蔬菜产业:全市已有蔬菜面积84万亩,”十五“期间,计划发展到100亩。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投资建设一批高科技、新品种、优质高产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支持蔬菜精深加工和贮藏保鲜龙头企业,同时支持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现代化蔬菜批销市场,培养和造就一批经纪人队伍,加强与国内国际市场的联系,扩大销售渠道,进入国际市场,发展创汇基地。
5、茧丝绸产业:目前我市蚕桑生产以玖玖集团、泗绢集团为龙头,基本形成了产业化经营。全市桑园面积15万亩,年产蚕茧4500吨,白厂丝产量1500吨,丝织品800万米,绢丝120吨,泗绢集团生产的绢丝成为国际免检产品。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放,这一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是我市创汇的优势产业。”十五“期间,全市桑园面积将发展到2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在老桑园改造、茧丝绸加工等方面进行重点支持,进一步确立其主导产业地位。
6、稻米产业:我市经过多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全市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30万亩左右,仍然是全市种植的农作物中面积最大的品种,实施品种更新工程,优质无公害水稻工程,完善稻米产业化经营。
(二)主导产业规划布局。
根据全市确立的农业主导产业,结合各县产业发展情况和具体特点,”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的主导产业规划布局如下。
1、杨树产业:(1)苗木生产基地2.61万亩,(其中重点示范基地项目2.15万亩,多种经营项目 0.46万亩)。泗阳县1.46万亩、市直2.15万亩。(2)龙头项目5个。分别为:泗阳县建国木业公司、鼎盛木业公司、沭阳县新概念木业、林宏木业、南林木业。
2、水产业:(1)生产基地25.4万亩(其中重点示范基地项目6.4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5万亩、多种经营项目14万亩)。(2)龙头项目4个分别为:泗洪县冷冻加工厂,华勇食品厂,特种种苗厂,水产品市场。
3、花卉产业:(1)生产基地17万亩(其中重点示范基地项目12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5万亩)。沭阳县11万亩、宿豫县6万亩。(2)龙头项目3个,分别为:沭阳花木公司、花卉市场和花卉迅繁中心。
4、蔬菜产业:(1)生产基地24.2万亩,宿豫县12万亩,沭阳县12.2万亩。(2)龙头项目5个。分别是:丰程渡蔬菜加工厂、皂河蔬菜市场、沭阳县沭海蔬菜食品厂、绿苑食品有限公司、泗阳蔬菜加工厂。
5、茧丝绸产业:(1)生产基地35.5万亩(其中:重点示范基地项目22.5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13万亩)。宿豫县9.5万亩,泗阳县11万亩,泗洪县15万亩。(2)龙头项目4个,分别是:泗洪县纺织厂、缫丝厂、宿豫县玖玖丝绸公司、泗阳县泗绢集团。
6、优质稻米产业:(1)生产基地43.5万亩(其中重点示范项目25.5万亩,低产田改造项目18万亩)。宿豫县0.85 万亩,沭阳县15.2万亩,泗洪县21.25万亩,泗阳县6.2万亩。(2)龙头项目3项。分别为:泗洪蟹园米业公司、沭阳县高墟米业公司、宿豫县龙嫂米线厂。
五、”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概算。
根据”九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投资标准和”十五“期间物价上涨、项目建设的难度等因素,确定”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标准为:以2001年每亩300元为基数,以后每年亩增加50元。重点示范项目标准为每亩财政资金105万元。据此测算,”十五“期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8.04亿元,财政资金6.4亿元。其中:土地治理项目5.4亿元,财政资金4.4亿元;多种经营项目2.6亿元,财政资金2亿元。
(二)资金来源。
根据国家现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政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集体和农民自筹,原则上按1:1.2:0.5的比例配套投入;省财政、市财政和县财政按照0.7:0.1:0.2的比例配套。因此,”十五“期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所需投入的8.04亿元中,中央财政投入为2.9亿元,省财政2.5亿元,市财政0.3亿元,县财政0.7亿元,集体和农民自筹1.64亿元。
六、”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预期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根据测算,我市”十五“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完成后,全市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1766.75万公斤,棉花661.42万公斤,油料1900.24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6.8亿元,多种经营总产值12.1亿元。新增税利1.3亿元。项目区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高219元。
(二)社会效益。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同时可解决农民生活上的难题,如通电、通路、通水等。多种经营项目建设将增加就业机会1.7万个。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广大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投入二、三产业的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农业技术培训,将大大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村生产力水平。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对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和产来化经营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生态效益。
农业开发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灌溉面积的扩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农村气候。林网面积的增加,提高了林木覆盖率。同时项目区推广使用桔杆还田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桔杆氨化养畜技术,减轻了农村环境的污染,特别是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更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七、”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是党和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各级政府都把农业开发工作列入政府主要工作来抓,认真组织,加强领导。建设好农业开发队伍,提高农业开发系统人员的总体素质。同时协调好各有关部门,上下一股绳,左右一盘棋,齐心合力搞开发。并做好宣传、营造环境,使每一级政府都重视开发,每一位领导都关心开发,每一位农民都积极主动参与开发,全市上下形成浓厚的开发氛围。
(二)积极筹集资金。
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是执行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民自筹相配套原则。各级财政在保证国家和省资金准确及时足额下拔的情况下,认真筹集好配套资金,同时做好项目区的农民自筹资金的筹集工作。目前我市农村费税改革工作已全部完成,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由农民自筹部分必须通过一事一议程序进行筹集。农民自筹资金在项目的确定后立即进行筹集,保证足额到位,不留缺口,保证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按期优质足量完成。
(三)科学规划,严格管理。
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是否科学合理,是关系农业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我市交遵循科学规律,严肃各项纪律,明确各项责任。同时加强规划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保证规划的科学合理。在项目管理上,引入竞争机制,全面实行招投标制和工程质量监理制。在资金管理上,严肃财务制度、杜绝挪用农业开发资金现象,严格审计制度,加强督促检查。
(四)依靠科技搞开发。我市在今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安排上,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在项目区大力推广节水优质高效高产的新品种。推广桔杆还田生物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特别是农民经纪人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五)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在立项方面创新机制,引入竞争,在项目工程方面要创新设计,在项目的经营管理方面,要创新体制。探索适合于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和发展的方法措施。
(六)制定优惠政策,强化招商引资。农业综合开发在运用好各级财政资金的同时,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农业招商,扩大资金渠道,加大开发力度。
第三篇:小学2018年新课程工作计划
小学2018年新课程工作计划(精选多
篇)
小学2014年新课程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课改实验为中心,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宗旨,狠抓一个关键,突出一个重点,力争两个突破,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为学校教育再上新台阶和教师的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小学2014年新课程工作计划。
二、· 工作目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围绕教育局201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意见和教研室2014年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实践“两个转移,突出六大任务”的目标。两个转移:中心转移:既重视教法研究,又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意识前移,教研活动突出高瞻远瞩,要有超前意识。六项任务:验证课标、教材;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评价;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探讨新课程体系下学生学习方式;探讨三级课程管理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师培养。努力培育学校教改亮点,力争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校课程建设、评价方式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培养与继续教育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在全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三、具体工作:1.继续认真做好新课程学科培训,提高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素养。继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并将新课程相关培训内容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精心组织好教师参加起始年级和衔接年级的新课程培训,在认真参加全市培训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校本培训,选派教师参加上一级的各类教研活动,进行深度培
训。在组织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努力倡导互动、参与式培训方式,结合学科培训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内化对《课标》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开掘文本内涵,达到整个教学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索。
2、以校本研训的研究为重点,努力构建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加强校本研训的研究,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又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好方法。积极倡导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科学的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2014年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都要采用“汇集问题——确定主题——学习理念——研究课例——专题研讨——产生新问题——进行新研究”流程,使每位教师从“日常性随意问题”走向“专业性研究问题”,小学工作计划《小学2014年新课程工作计划》。我们将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培训,开展课堂教学、教学
案例、教学论文评比和举办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提升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在关注新课程的同时,不放松“老教材、新理念”教学研究活动,让广大教师在揣摩同行的设计和教学中,汲取他人的教学智慧,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实现思与行统一,言与行一致,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在课堂中得到普及和落实。
3、继续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新课程实验成效。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各科要继续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要在全市评价操作建议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补充,形成富有创意、符合本校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改革举措,要认真开展好“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研究和试行工作,努力构建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
量、笔试与口试、知识与情感、课内与课外、自评与他评、参评与互评的评价与考试体系。实现评价与考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真正发挥评价与考试的检测、反馈、导向、激励、调控功能,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
4、继续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发展个性,形成特色。继续严肃执行新课程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要做到课时、师资落实。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海宁市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校课程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开发学校课程,根据“边研究、边开发、边实践”原则,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建设。
5、积极争取,努力承办好各级各类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05年上半年,我们要在齐心协力承办好嘉兴市的三个教研活动:体育活动、思品活动和美术活动的基础上,并争取更多的海宁市级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尽量多的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我校,不断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6、开展教学评比,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继续引导教师从案例入手,在分析教学行为中反思自我;从评价中入手,在自我评价中剖析自我;从问题入手,在强化行为研究中明辨自我;从课程入手,在开发课程中提高自我。继续规范教研课的课前订构思、课后写反思的制度。广泛开展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向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杂志投寄论文、案例,以自身教育教学的成功为内在激励机制,鞭策教师持续不断地再学习与再提高,05年力争在全市的双高课、教学论文、案例评比中有新的突破。
7、抓住课改契机,促进名优教师的成长。教师历来是教育改革的最大主力和阻力。任何教育改革仅靠政策或命令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教师有新的信念、能力、热情和动机。因此,减少或消除阻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力,必然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以《联合路小学名优工程实施规划》为指导,加快培养骨干教师的步伐,在工作中要采用以情感管理与师德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激活骨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潜意识。2014年上半年,学校将开展和平湖实验小学的教学联谊活动,通过活动达到学习经验、锻炼教师的目的。同时组织开展联合路小学第二批“名优教师”评选活动,择优推荐教师参加海宁市级“名优教师”评选,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小学2014年新课程工作计划
小学2014年新课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课改实验为中心,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宗旨,狠抓一个关键,突出一个重点,力争两个突破,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为学校教育再上新台阶和教师的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为指导,围绕教育局201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意见和教研室2014年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实践“两个转移,突出六大任务”的目标。两个转移:中心转移:既重视教法研究,又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意识前移,教研活动突出高瞻远瞩,要有超前意识。六项任务:验证课标、教材;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评价;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探讨新课程体系下学生学习方式;探讨三级课程管理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师培养。努力培育学校教改亮点,力争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校课程建设、评价方式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培养与继续教育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在全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三、具体工作:1.继续认真做好新课程学科培训,提高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素养。继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并将新课程相关培训内容作为教师继续
教育的核心内容。精心组织好教师参加起始年级和衔接年级的新课程培训,在认真参加全市培训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校本培训,选派教师参加上一级的各类教研活动,进行深度培训。在组织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努力倡导互动、参与式培训方式,结合学科培训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内化对《课标》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开掘文本内涵,达到整个教学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索。
2、以校本研训的研究为重点,努力构建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加强校本研训的研究,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又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好方法。积极倡导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科学的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2014年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都要采用“汇集问题——确定主题——学习理念——研究课例——专题研讨——产生新问题——进行新研究”流程,使每位教师从
“日常性随意问题”走向“专业性研究问题”。我们将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培训,开展课堂教学、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比和举办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提升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在关注新课程的同时,不放松“老教材、新理念”教学研究活动,让广大教师在揣摩同行的设计和教学中,汲取他人的教学智慧,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实现思与行统一,言与行一致,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在课堂中得到普及和落实。
3、继续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新课程实验成效。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各科要继续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要在全市评价操作建议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补充,形成富有创意、符合本校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改革举措,要认真开展好“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研究和试行工作,努力构建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笔试与口试、知识与情感、课内与课外、自评与他评、参评与互评的评价与考试体系。实现评价与考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真正发挥评价与考试的检测、反馈、导向、激励、调控功能,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
4、继续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发展个性,形成特色。继续严肃执行新课程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要做到课时、师资落实。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海宁市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校课程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开发学校课程,根据“边研究、边开发、边实践”原则,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建设。
5、积极争取,努力承办好各级各
类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05年上半年,我们要在齐心协力承办好嘉兴市的三个教研活动:体育活动、思品活动和美术活动的基础上,并争取更多的海宁市级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尽量多的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我校,不断提高我校的知名度。
6、开展教学评比,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继续引导教师从案例入手,在分析教学行为中反思自我;从评价中入手,在自我评价中剖析自我;从问题入手,在强化行为研究中明辨自我;从课程入手,在开发课程中提高自我。继续规范教研课的课前订构思、课后写反思的制度。广泛开展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向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杂志投寄论文、案例,以自身教育教学的成功为内在激励机制,鞭策教师持续不断地再学习与再提高,05年力争在全市的双高课、教学论文、案例评比中有新的突破。
7、抓住课改契机,促进名优教师的成长。教师历来是教育改革的
最大主力和阻力。任何教育改革仅靠政策或命令是无法完成的,它需要教师有新的信念、能力、热情和动机。因此,减少或消除阻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力,必然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以《联合路小学名优工程实施规划》为指导,加快培养骨干教师的步伐,在工作中要采用以情感管理与师德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激活骨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潜意识。2014年上半年,学校将开展和平湖实验小学的教学联谊活动,通过活动达到学习经验、锻炼教师的目的。同时组织开展联合路小学第二批“名优教师”评选活动,择优推荐教师参加海宁市级“名优教师”评选,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课改实验为中心,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宗旨,狠抓一个关键,突出一个重点,力争两个突破,扎实推进
课改实验工作,为学校教育再上新台阶和教师的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围绕教育局201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意见和教研室2014年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实践“两个转移,突出六大任务”的目标。两个转移:中心转移:既重视教法研究,又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意识前移,教研活动突出高瞻远瞩,要有超前意识。六项任务:验证课标、教材;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评价;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探讨新课程体系下学生学习方式;探讨三级课程管理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师培养。努力培育学校教改亮点,力争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校课程建设、评价方式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培养与继续教育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在全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三、具体工作:
1.继续认真做好新课程学科培训,提高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素养。继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并将新课程相关培训内容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精心组织好教师参加起始年级和衔接年级的新课程培训,在认真参加全市培训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校本培训,选派教师参加上一级的各类教研活动,进行深度培训。在组织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努力倡导互动、参与式培训方式,结合学科培训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内化对《课标》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开掘文本内涵,达到整个教学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索。
2、以校本研训的研究为重点,努力构建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加强校本研训的研究,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又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好方法。积极倡导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科学的
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2014年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都要采用“汇集问题——确定主题——学习理念——研究课例——专题研讨——产生新问题——进行新研究”流程,使每位教师从“日常性随意问题”走向“专业性研究问题”。我们将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培训,开展课堂教学、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比和举办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提升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在关注新课程的同时,不放松“老教材、新理念”教学研究活动,让广大教师在揣摩同行的设计和教学中,汲取他人的教学智慧,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实现思与行统一,言与行一致,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在课堂中得到普及和落实。
3、继续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新课程实验成效。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各科要继续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要在全市评价操作建议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补充,形成富有创意、符合本校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改革举措,要认真开展好“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研究和试行工作,努力构建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笔试与口试、知识与情感、课内与课外、自评与他评、参评与互评的评价与考试体系。实现评价与考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真正发挥评价与考试的检测、反愧导向、激励、调控功能,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
4、继续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发展个性,形成特色。继续严肃执行新课程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要做到课时、师资落实。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基础教育学
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海宁市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校课程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开发学校课程,根据“边研究、边开发、边实践”原则,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建设。
5、积极争取,努力承办好各级各类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05年上半年,我们要在齐心协力承办好嘉兴市的三个教研活动:体育活动、思品活动和美术活动的基础上,并争取更多的海宁市级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尽量多的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我校,不断提高
新课程校本培训工作计划2014
为了全面提高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特拟定如下计划。
一.培训内容
1.《数学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科任以本学科为主。
2.《数学课程标准学习指要》
3.信息网络
4.计算机相关软件的学习
二.培训目标
1.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
2.全面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3.提高教师对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认识、理解水评,能以课改精神为指针上好每一节课。
4.提高优秀、骨干教师的科研能力,为王岗镇教学改革开新路。
三.培训对象
男教师:55周岁以下女教师:50周岁以下
四.培训过程
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主阵地,有效开展培训的一种方式。他能充分挖掘本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并使其有效利用,全面提高本校教师综合素质。本学期培训
要求如下:
1.继续学习课标及有关课标解读的资料。
2.开展教师研究性学习,每位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也可多位教师共同承担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有阶段性总结,学期末应有阶段性的成果。本学期末中心校将开展一次教师研究性学习阶段性成果总结会。
3.做好教师新课程师资培训过程性材料的积累,以迎接学校的审核和验收。
4.做好教师学时学分登记工作,以确保每一位教师在新课程师资培训中修满学分结业换证。
5.继续完善学校教师培训的电子档案建设,教师的电子档案要有类别、有层次、有内容。
校本教研
教研工作是每学期的工作重点,因为它可让全体教师利用教研时间相互交流学习,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本学期教研培训安排如下:
1.继续开展教师评课活动,每一次评课应以研究为主,从评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实现教师间的资源互补、资源共享。
2.在校开展引路课、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的活动,让新教师会上课,让名优教师又展示自己的舞台。
3.开展学科教学与计算机整合的研究。本学期将成立本课题研究小组,每校报一名精通计算机班任教师,每月将抽出一定时间对小组成员进行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师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模糊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以专家讲座、研讨反思等形式开展的培训。本学期结合课程改革,辅导站准备开展如下几项工作:
1.调查搜集一线教师在培训中或学科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2.结合上报材料整理归纳形成专
题,聘请相应的教研员或名师对全体教师集中培训。
信息技术培训
1.完善网上资源
2.为网管员做应急培训
3.聘请相应的教研员对全体网管员实践培训
以上是本学期培训工作的具体安排,为了使校本培训、教研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将严格按计划实施各项工作,争取在培训中让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都有所提高,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工作。
2014鑫星小学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六年级87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 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还有一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上学期期末检测a级的有53人,b级的有24人,c级的有15人,d级的有5人。
二.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1.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
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
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
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5.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公式。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
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
~ 26 ~
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6、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七、课时安排
1、小数乘法 ———————————————
2、小数除法
~ 27 ~
————————————————
3、观察物体————————————————
4、简易方程 ————————————————
用字母表示数 ——————————————
解简易方程 ———————————————— 量一量找规律 ————————————————
5、多边形的面积—————————————— 量一量
——————————————————
6、统计与可能性—————————————— 铺一铺——————————————————
7、数学广角
~ 28 ~
————————————————
8、总复习—————————————————
八、教学进度:
~ 29 ~
第四篇:小学新课程工作计划
小学新课程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工作计划吧。可是到底什么样的工作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新课程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新课程工作计划1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为了适应课堂改革的要求,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推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特制订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我校师资和学生实际为出发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2、积极探索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渗透新课程理念,实现课堂教学的全面改革。
3、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分阶段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习惯。
4、全面推广互助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5、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实现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研究,人人出成果。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
1、借鉴较好的教学模式
深入学习有关课改的一些做法和“生本教学”的教学案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改教学教研经验交流、案例研究、专题研讨、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
2、充分备课、精心上课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选择教法学法,优化教学设计;上课前要对教材知识点、难点突破方法、学法、教学程序、训练习题等充分内化,准备好小黑板、教学用具或仪器等。在课堂上要机智灵活,突出重点,精讲少讲,学生多动。
3、认真解读数学课程标准
解析并把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内容要点,把握教材所体现的理念精心挖掘教材内部的创造性因素。开展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4、积极探索研究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运用现代课程论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新方式,新方法。公开教学,上好实践课,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5、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吸取好的经验为我所用
继续参加“上课、观课、议课、思课”活动,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同学科、跨年级互相听课与交流,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相互借鉴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6、改进教法,提倡探究性教学
“授人以渔”的思想早已为人所知,但真正落实到教育中并非易事。新教材中增设了研究性课题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合作、讨论和自我展示的机会,可采用小组学习形式。数学活动课多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带学生去商场、银行、野外等地方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7、进行阶段性的单元考
要加入适量的开放性试题,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思维发展水平,鼓励学生在学习上互相竞争。期末做好实施新课标、改革学科教学的总结、汇报工作。
8、改变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到具体的能力层面可以概括为:有一手好字,有一口好话,有一篇好文章,有一个好的思维习惯。本学期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及学科特点,共同制定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措施计划,进而形成阶段性重点培养目标。可利用晨读时间进行诵读习惯的培养,利用中午时间进行阅读、写字等方面的习惯培养,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教育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9、继续构建师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本学期我还将继续完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加强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尝试,更多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建立教师学习成长记录袋,开展教师教学业绩评定,把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评价结合起来,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改变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业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师生共同努力,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为实现全校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而奋斗。
小学新课程工作计划2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需要,大力提升我校素质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实施“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期课改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目标设置、独立预习、互动展示、点拨指导、评价激励、检测反馈、复习拓展”等基本教学要素,重点思考学生学习活动和教师的引导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和课堂还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习。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学生生活质量,关注学生素养提高,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本质目标。
二、课改目标
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形成学校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能适应课堂教学改革,主动实施与新课堂相适应的教学行为。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新课堂带给他的幸福,让思想与灵魂中注入生命的力量,让学校生活促进学生素养提升,让每一位学生都自信地走出学校。基本实现有效教学目标,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明显提升。
具体目标:
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跳出“学科本位”,站在学生生命整体生成的高度进行“综合性教学”,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都进入教师的“课程视野”和“资源意识”,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
3、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让学生的生活世界成为学习的有效背景。教学中,着眼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生成新知与能力,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4、教师教学行为目标
(1)教师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导”,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2)不再在课中“一讲到底”或“以讲为主”,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努力让学生体验着学习知识,不再让他们承受太多的“记忆之苦”。教学实现呈现方式、互动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在活动化的课堂中学习。
(3)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努力尝试着让他自主学习。在课内外教学中适时地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并使之达到“有效性”的程度。能够熟练地营造情景,引领学生积极探究学习。
(4)学生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完全熟练地通过机制运行,实现学生群体协作下的自主学习。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做到通过创新性学习让学生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培育。
5、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让精细管理、校园特色文化、课堂教学改革及校本课程开发有机整合,打造特色品牌学校。
三、课改原则
课改必须务实,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先学后教、自学领先、不会才教、以教导学的原则,彻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来开展,但是,不管怎么改,都必须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时间,切忌走过场和搞形式化的做法。
四、实验内容
(一)导学案的编制和预习指导
(二)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与实施
(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四)学习共同体建设——合作型学习小组建设
(五)探索并形成课堂教学模式
五、实施策略
(一)理论指导
课堂改革必须要有理论支撑,学校每月开展1次的理论学习,不断强化师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二)学习借鉴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各类课改活动,让教师们课改能力在学习交流中得到提升。
(三)做好课改筹备工作。
1、进一步完善我校课改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其他教师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
2、组织开展课改工作专题线管工作,通过上示范、研讨课以及集体讨论研讨等形式开展。
3、开好课改工作全校启动会、学生和家长动员会,力争取得学生及家长的全力配合和支持。
4、抓好班级小组建设和管理。
要求各班必须对学生进行了分组,选出组长,定出了小组组名和口号,在小组内建立一对一的学困生结对帮扶,解决学困生的帮扶转化工作。
小组内实行小组管理,对学生进行分工,并明确职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职务,人人有职责,学生管理学生。
建立班级小组激励评价考核机制,要求学生每次都对上台进行交流展示的小组进行评分,每周都对各小组进行考核,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四)课改模式
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中的引导、指导、疏导和辅导作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以学生的“交流展示”为动力。以“评价拓展”为手段,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实施要求
对教师要求:
1、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探索实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与途径。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要为用而用。
2、在教学设计上要有新思路,在原有教案基础上设计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分层提高的导学案。精细管理、认真研究、多方学习,促进课程改革实现结构模式大转变。
3、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疏导和辅导,尤其是对后进生要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措施,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
教学过程要求(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评价、评价拓展):
(1)自主学习(预习环节):
课前预习:
教师要在课前制定预学案并下发给学生,在预学案中要
①确立学习目标
②明确重难点,根据课程内容设置预习的明确的要求和前置练习题,确保学生在课前已经对所学内容进行充分的预习和准备工作,这是上好课改课的基本保障。
预学案可以在课前一天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写下来并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去完成。
课中预习:
预习的主要形式:
①小组内学生自学,互学,讨论
②教师指导点拨。
预习的主要方法:
1、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所学习的内容。
2、教师再次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
3、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目标要求和预先发的预学案进行小组自学互学和讨论。
4、期间由学习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自学教材,整理相关学习资料,收集相关教学信息,开始讨论交流;
5、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发挥指导、引领作用,和学生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6、发挥小组、对子作用,共同完成学习内容;
7、学生分头准备,完成预习笔记。预习笔记包括学习题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主要内容。
8、老师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笔记,掌握预习情况;
9、师生共同确定各小组展示内容,作好展示准备。
(2)交流展示环节:
展示的主要任务:
①展示交流预习初步成果
②巩固深化学习目标
③共享学习成果。
展示的主要形式:
①教师引导、点拨
②学生板演、讲解
展示的主要方法:
①设定情境,激发兴趣,时间是1—3分钟。
②各小组开始进行展示,分组进行板演、讲解。
③展示中教师予以引导、点拨;
④师生共同对展示内容进行质疑、评价。
(3)评价拓展环节:
评价拓展的主要任务:
①对学生的交流展示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兴趣,对学习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②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③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可制定检测案让学生练习巩固),④对学困生进行查缺补漏,对优秀生进行知识拓展。
评价拓展的主要形式:
①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②课堂练习,学生独立或者共同讨论完成检测案
③试卷测试,④辅导答疑,⑤互学互教
评价拓展的主要方法:
①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②巩固练习。可采取提问、完成检测案等方法组织实施;
③查缺补漏。对学困生可以进行互学互教、生生互动、分层训练等手段进行组织;
④知识拓展。对学优生进行知识拓展、深化。
六、制定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
建立听、评课及公开示范课制度。要求实验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以上公开示范课,而且必须听课15节以上。学校负责人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必须有听课(含评议)记录。
七、工作安排
1、课改领导组部署本学期课改工作,确定工作重点;
2、制订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计划;
3、组织有关老师参加音、体、美、科学、品德与生活等学科培训;
4、各教研组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5、召开课改教师会议。
小学新课程工作计划3课改是教育教学改革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学期我校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20xx年东方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确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变教师的观念。组织各类宣传、研讨、评比等活动,营造浓郁的课改氛围,提升教师的改革热情,及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强化意识
为了能把课改工作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直接参与课改,加强领导和管理。这学期,我校建立了专人负责制度,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室组成三级管理网络,把本校的课改工作抓实抓好。大力宣传和组织学习,不断强化全体老师自觉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并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老师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明确肩负的重任,做到与课改同行,与学生、学校同发展,与时代同前进。
二、认真组织培训学习
课改的关键是观念的更新,观念更新的途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因此,我们要切实做好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并复习巩固《新课程理念》、《教学技能》、《新课程怎样教》等有关内容。让教师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教育理念和具体内容,了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促使教师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行为进行对比,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三、坚持制度,狠抓落实
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是课改顺利进行的保证。本学期,我校将坚持一些行之有效的课改工作制度。
(1)例会制度
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本校各方面的力量,努力营造课改的浓厚氛围,使学校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型组织。学校教导处和教研室每月召开工作会议,沟通教师与领导组之间的联系,了解各学科近阶段的课改情况,总结课改的经验、成果。发现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改进意见,部署下阶段工作。
(2)研讨制度
每个周一和周二下五第三节课各年级语、数学科组继续开展集体规范备课,集体规范备课的形式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力求集体备课的实效性。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钻研教材的能力,培养教师的合作精神,提高备课的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继续开展教研活动,开课、研讨、示范,座谈、交流、反馈,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帮助教师建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3)奖励制度
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竞赛评比活动(校内的和上级组织的),对课改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或先进学科组予以表彰和奖励。
四、立足课堂,打造精彩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可以这样说,新课程实施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速度和程度。本学期我们仍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改革课堂教学上。加强随堂听课,为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年轻老师也给他们磨课练课的机会,在校内评比的基础上开展校际间的评比。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因此本学期要求上课改年级的教师继续制定成长计划,加大学习和实践的力度。通过以上多种形式锤炼老师的基本功,提高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学校还将组织开展各学科课堂教学教研活动,树立典型,督促后进。努力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摈弃传统的落后的教法,让新的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扎根,在课堂上体现,让所有的课堂呈现出生机和活力,从而变得精彩起来。
五、重视反思,不断提升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重视教学反思,继续倡导教师写好教学反思。我校将要求教师及时写教学反思,并且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要求,要能够写专题日记,要有理性的思考,提高反思日记的质量。期末,根据教学日记的质和量对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老师进行表彰奖励。
六、活动安排
九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标准培训学习。
2、重新学习课改新理念、教师教学基本技能。
3、开展集体规范备课和学科教研活动。
4、开展公开课教研活动。
十月份
1、继续学习新课标、课改新理念、教师教学基本技能。
2、开展集体规范备课和学科教研活动
3、年级教研活动。
4、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
十一月份
1、课堂教学的研讨。
2、开展年级教研活动。
3、组织教师撰写教学反思。
十二月份
1、校级课改教学设计、课件、论文评比。
2、开展年级教研活动。
3、开展优质课展示活动。
一月份
1、课改工作阶段性自我评估检查
2、做好学期课改专题总结
第五篇:小学2005年新课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课改实验为中心,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宗旨,狠抓一个关键(观念的转变),突出一个重点(课堂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力争两个突破(新的评价体系和学校课程开发),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为学校教育再上新台阶和教师的更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围绕教育局2005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意见和教研室2005年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实践“两个转移,突出六大任务”的目标。两个转移:中心转移:既重视教法研究,又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意识前移,教研活动突出高瞻远瞩,要有超前意识。六项任务:验证课标、教材;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评价;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探讨新课程体系下学生学习方式;探讨三级课程管理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师培养。努力培育学校教改亮点,力争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学校课程建设、评价方式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培养与继续教育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在全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三、具体工作:
1.继续认真做好新课程学科培训,提高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素养。继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并将新课程相关培训内容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精心组织好教师参加起始年级和衔接年级的新课程培训,在认真参加全市培训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校本培训,选派教师参加上一级的各类教研活动,进行深度培训。在组织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努力倡导互动、参与式培训方式,结合学科培训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内化对《课标》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开掘文本内涵,达到整个教学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索。
2、以校本研训的研究为重点,努力构建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加强校本研训的研究,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又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好方法。积极倡导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科学的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课例分析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2005年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都要采用“汇集问题——确定主题(教研专题)——学习理念(组织培训)——研究课例(集体备课、课堂观察、课后反思等)——专题研讨(解释现象——分析原因——提出问题)——产生新问题——进行新研究”流程,使每位教师从“日常性随意问题”走向“专业性研究问题”。我们将通过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培训,开展课堂教学、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评比和举办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提升教研组的教研水平,在关注新课程的同时,不放松“老教材、新理念”教学研究活动,让广大教师在揣摩同行的设计和教学中,汲取他人的教学智慧,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实现思与行统一,言与行一致,使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在课堂中得到普及和落实。
3、继续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关注新课程实验成效。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各科要继续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要在全市评价操作建议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和补充,形成富有创意、符合本校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改革举措,要认真开展好“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研究和试行工作,努力构建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笔试与口试、知识与情感、课内与课外、自评与他评、参评与互评的评价与考试体系。实现评价与考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真正发挥评价与考试的检测、反愧导向、激励、调控功能,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
4、继续加强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发展个性,形成特色。继续严肃执行新课程教学计划,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对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要做到课时、师资落实。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海宁市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结合特色学校创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校课程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开发学校课程,根据“边研究、边开发、边实践”原则,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建设。
5、积极争取,努力承办好各级各类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05年上半年,我们要在齐心协力承办好嘉兴市的三个教研活动:体育活动、思品活动和美术活动的基础上,并争取更多的海宁市级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尽量多的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我校,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