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思想与教育制度创新研究
摘要: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献。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科教兴国的要求。教育创新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教育思想上创新,教育制度上创新。
关键词: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制度创新
Abstract: Comrade Jiang Zemin's a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hundred year school anniversary congress speech is the Marxism education thought important literature.The education innovation is the time request, the rely 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to rejuvenate the nation request.The education innovation must “face take three” as an indicator, according to ““The Three Represents”” the request, innovates in the education thought that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novates.key word: Education thought;Educational system;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前言
2002年9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这篇讲话中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教育创新的思想,首次把教育创新提高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高度。并且强调教育是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的基础,从而把教育提高到从所未有的地位。这篇讲话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献。
一
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要求。江泽民同志是站在时代的巅峰,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高度提出教育创新的。他深刻地分析了时代的特点,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1]今天,知识经济已显端倪、信息社会初具雏形、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知识的生产与创造正日益成为社会的核心生产部门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和做到知识创新,我们就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胜。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这次讲话中,他把教育创新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他说,“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1]重视教育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方针。早在1977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2]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教育理论,提出不仅要重视教育,而且要重视教育创新,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管理者和领导者。
教育创新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改革是永恒的课题。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教育也必然要随之改革。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有了很大发展,对人的成长有了新的认识。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模式、教学方法都需要改进和完善。改革就是创新,就是要推陈出新。
教育创新要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传统教育是历史上长期积累形成和流行的,具有影响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传统教育不能简单地一概加以肯定或否定。传统教育中有好的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也有不好的或者过时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教育创新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改革一切不符合当今时代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创造出新的教育传统。
二
教育创新的首要任务是教育思想的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进行教育创新,首先要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1]教育传统包括了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方法。教育思想是最不易改变的,但又是最重要的,它指导着每个教育者的行为,指导着新的教育制度和方法的制定和执行。我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而且有许多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但也无可讳言,由于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长期处于一种小生产的封闭社会,再加上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封闭的狭隘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一直影响着我国广大教师和家长的思想。如果这些思想不转变,就不能全面地贯彻教育方针,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我认为当今亟待需要转变的有如下一些教育观念:
(1)改变狭隘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正确全面的教育价值观 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培养统治人才,这是古代教育的共同特征。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和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使教育紧紧依附于它并为其服务,从而形成了狭隘的教育价值观——为政治服务,或者是“学而优则仕”。把教育简单地视为一种工具。政治家视教育为阶级斗争乃至政治斗争的工具;经济家视教育为经济增长的工具;广大家长则把教育视作他们的子女谋取优裕职业的敲门砖。当然,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教育都是不能脱离政治的,社会主义教育也不能例外,教育要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但是这只是教育的一个社会职能,教育还应该有其他社会职能,例如教育要为发展社会物质生产服务,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即还有经济的职能和文化的职能。教育更重要的本质特征还在于人的自身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是提高人的素质。因此,要重视教育的本体性,淡化教育的工具性。教育具有工具性,但这种工具性是通过育人、通过教育的本体性来实现的。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人在为社会服务中,也就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自身得以发展和提高。
(2)克服重学术轻技术的观念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学校教育制度与人才选拔制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为了做官,要做官就要参加科举考试。学生寒窗苦读,不接触社会,不接触生产,鄙视一切技艺性的职业和劳动。这种观念至今还有广泛影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不发达,固然有多种原因,但不能说与这种传统观念没有关系。历来的观念是“学而优则仕”,没有说学而优则工、学而优则农、学而优则商。因此学习好的学生总要追求上普通高中,上名牌大学,不愿意上职业技术学校。这种观念不改变,职业技术教育很难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职业技术教育很难得到发展,结果是劳动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必然会阻碍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科举考试制度的思想影响决不能低估。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相对于世袭制是一种进步。但是,学校教育围绕着考试转却成了我国教育的传统。从而导致培养人才模式的僵化,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严重阻力。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改革考试制度,另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培养人才放到更广阔的视野里进行,跳出“学而优则仕”的狭隘的圈子。
(3)改变因循守旧的人才观,树立现代社会的人才观 在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封闭式的经济活动,只要求受教育者恪守传统的知识和技艺,守住祖宗家业,而不重视启迪受教育者去开辟新的知识领域,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这种人才观与狭隘的教育价值观是相联系的。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需要培养的是听话的奴仆,要求他对主人的绝对服从,不需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劳动人民在封建统治下和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也只知道教育自己的子女守家立业,把他们束缚在土地上,而不要求他们去开辟新的天地。
封建社会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这些传统观念的残余远没有消灭,而且时时影响着今天的教育。那种用一种模式培养学生,要求学生把书本上的死的知识奉为经典,把老师的讲解奉为权威,而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就是这种因循守旧的人才观的反映。这种人才观当然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要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只有不断创造新知识,开拓新领域,才能使国家繁荣,民族昌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战胜对手。
陈旧的人才观的另一种表现是认为出人头地的人才是人才。这也是受传统观念中“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但是在今天这个社会需要多样化、职业发展多元化的时代,只要有社会责任心,勤奋努力,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就是人才。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济、技术工作人员;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和编辑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和各方面党政工作者。”这还是一种概括性的分类,如按照国际劳工组织(ISCO)的国际标准分类,则社会职业可分为8大类、83小类、284细类以及1506个职业项目,每个职业项目还有许多具体职业,多到上万种。缺了哪一具体职业,社会都难以运转。当然,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份好的、收入高的、所谓体面的职业。但是,每个人的天赋、能力、兴趣、爱好、特长有差异,成长中的机遇也不同,职业就会有差别。任何职业只要勤奋好学都能做出成绩,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当今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固定在一个职业上,也没有哪一个学校能够保证他的毕业生一辈子的职业。学校教育重要的是打好基础,使学生有较高的素质,学生走向社会再不断学习。一个青年只要肯于学习,改变职业的机会很多。
(4)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教学质量观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但是因循守旧的传统教育却把教学变成老师单方面的活动,“老师滔滔地讲,学生静静地听”,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讲就是学习过程。学习要靠大脑的积极活动。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如果不动脑筋思考,知识就不易理解,也不易记忆,更不能迁移。教学的启发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老师能不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注入式教学只重视教学的结果,把现存的知识教给学生;不重视教学的过程,不要求学生思索,更不喜欢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把学生放到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什么是高的教学质量?是不是知识越多越好,考试分数越高越好?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达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组织的能力等等。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就在《教育过程》一书中说过:“我们也许可以把培养优异成绩作为教育的最一般的目标;但是,应该弄清楚培养优异成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在这里指的,不仅要教育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也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3](p6)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学校教育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人类积累的所有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学质量的高低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来衡量。
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就是要贯彻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全面发展并不要求学生门门功课都优秀。这是不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因为人是有差异的。要求学生门门优秀,就必然会抑制他的特殊的兴趣和才能。用这样的标准要求学生,就不能培养出卓越的人才。
三
推进教育创新,教育制度要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要求我们要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充分满足学习化社会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要。
我们需要研究今天有哪些制度阻碍着教育发展,怎样排除这些障碍;如何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终身教育制度。对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地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实际工作者和专家的意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政策性的建议。这里就我个人的一孔之见提出几点可供思考的问题。
(1)要在教育投入体制方面有所创新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资源的不足与教育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教育资源的不足表现在量上就是高等教育的学额不足,不能满足广大青年求学的需求;表现在质上就是优质教育的严重不足,出现了从小学就开始为争夺优质教育的竞争,严重干扰素质教育的推进。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国家要继续加大教育的投入外,还要节流开源。节流是提高办学效益。目前一方面资金紧张,另一方面浪费现象也很严重。在同一地区,学校重复建设,资源不能共享;有的中小学建筑追求豪华,不求实用,如有的中学建有四个网球场,平时基本不用,成了参观的摆设,不仅造成巨大浪费,而且影响到地区的均衡发展。开源就是多种渠道集资。当前我国民办学校已有一定规模,但民办学校的地位不明确,政策不落实,行为不规范,使民办学校办学十分艰难。
要弄清我国民办教育的特点,制定鼓励民办教育的政策。我国民办教育不像国外那样有教会或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主要由二部分人举办:一部分是离退休的干部或教师,出于对教育的热情,通过各方面的支持,或通过贷款建立起来;另一部分是投资商看准了教育市场,以为有利可图,于是有的收取储备金,有的向银行贷款发展起来。这两类学校除少数进入良性循环外,多数还没有摆脱困境。如果政府不加以扶植,很可能造成不好的结果。国家应该通过立法,鼓励民间投资。民办教育促进法不久就能出台,相信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同时政府要像管理公办学校那样对民办学校加强管理,对不顾质量,唯利是图的学校加以整治。
对国有民营的改制要持慎重态度。只能在薄弱学校进行,通过改制,吸纳资金,使薄弱校成为优质教育资源。不宜把重点学校改制,否则会扩大教育的不公平。
(2)建立民主的学校管理制度 学校的民主管理是为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积极热情地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应该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教授会或者教授评议制度;校务委员会中应该有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参加。目前在我国的学校中,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多少发言权。许多学校都建有教代会制度,但教代会更多的是关心职工的福利,而对教学、科研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在某种意义上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他们有权了解教育服务的情况和质量。很多国家的学校建有家长委员会,我国少数学校才有这种组织。家长是学校很好的社会资源,它可以帮助学校解决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沟通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3)要进一步改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的职权都有明确的规定,但不够具体。因此在执行的时候,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往往管得过细,过具体,从而削弱了学校自主办学的能力。从法律上来讲,公立学校的举办者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是代表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学校的经办者是校长。校长是代表学校的法人。学校应该有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己的能力设置专业、建设课程和聘任教师的权力。但目前除特许的六所大学外,公立高等院校都没有设置专业的自主权。中国如此之大,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全国统一设置专业是不科学的。同时,只有学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才能办出特色。在办学自主权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可以讨论。
可以建立一些中介机构,利用社会资源帮助行政部门管理学校。例如建立教育评估机构、民办学校认证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就可以腾出手来调查研究,为重要的决策作准备,在宏观上指导学校工作。
(4)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终身教育制度 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特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巨大变革,使得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变革的需要。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就是为社会每个成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
建立终身教育制度,就要做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沟通和衔接,打破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壁垒,允许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爱好转换专业,学校之间互相承认学分等。当然,转换专业或互相承认学分等都需要有一定的规则,按照规则办事。但要打破学历主义的壁垒,现代社会是重视能力的社会,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来给他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束缚在一类学校或一种专业中。这样才能激发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不至于在高考时挤向普通高校的独木桥。
终身教育制度也就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教育,需要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联合起来,建成社区教育体系。学校教育是整个社区教育的一部分,又是社区教育的核心。学校要向社会开放办学,学校的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要为社区服务,把学校的影响幅射到社区;同时吸纳社区的各种资源为学校发展服务,做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四
进行教育创新要以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指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江泽民同志指出:“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的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教育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工作。创新离不开实践,要认真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
教育创新离不开已有的经验,要认真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发扬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根据新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创造新的经验。
教育创新要吸纳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密切关注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借鉴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教育创新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用教育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现代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
进行教育创新,就要开展教育研究。教育理论工作者要把教育创新做为今后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把教育创新与当前的教育改革结合起来,争取在教育理论上有所突破。
江泽民同志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广大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1]这既是对教师地位作用的崇高定位,也是对我们提出的极高要求。我们要不辜负江泽民同志的希望和要求,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默默耕耘,做爱国敬业的楷模;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的表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做终身学习的先行者。
第二篇:中国经济思想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经济思想研究的创新与发展
编者按:2010年12月24日,“首届中国经济思想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旨在面向社会各界精英,搭建高端学术对话平台,广泛而深入地探讨现代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思想,促进中国经济思想创新。来自全国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地方政界代表、企业家代表、媒体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10位国内经济学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名家作了精彩的演讲,其独到思想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性,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经济思想的外延与内涵,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本刊特发表北京大学周建波教授对此次论坛所作的综述,以飨读者。
摘 要:思想是时代的灵魂,是社会的基础,中国经济的问题归根结底并非体制问题,而是思想问题。中国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在世界经济思想之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智慧和魅力。对此,应加强对中国经济思想的研究,不断创新中国经济思想,为治理当前中国社会重要经济问题提供全新的思路。
关键词:中国经济思想;中国模式;思想创新;首届中国经济思想论坛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udy on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s
-Review of “First Forum on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s”
ZHOU Jianbo,DU Haoran
(School of Econom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Thoughts are the soul of an era and the foundation of a society, thus the basic issues of Chinese economy are not concerned about system, but thoughts.Profound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s, especially show unprecedented intelligence and charm since the ‘Open door’ policy, play an outstanding role in world economic thoughts.Therefore, it is required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s, which in turn can provide brand new ideas for key economic issues in current China.Key words:Chinese economic thoughts, Chinese pattern, innovation, First Forum on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s
2010年12月24日,旨在面向社会各界精英、搭建高端学术对话平台、广泛而深入地探讨现代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思想、促进中国经济思想创新的“首届中国经济思想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协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地方政界代表、企业家代表出席并发表演讲。论坛邀请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整理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新华网、中国经济网、知通网、《中国产经新闻》等多家国内媒体参与此次围绕中国经济思想创新展开的高端对话交流活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黄桂田教授和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长、武汉大学严清华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指出:中国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在世界经济思想之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智慧和魅力。学者们应通过对过去中国经济思想史进行全面、系统整理以及在学术领域之内的积极、深入研讨,科学揭示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内在发展规律及其本质特征,同时通过科学指导实践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两位教授尤其强调了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重要性,认为现代中国的经济思想在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思想史之中会占据特别的位置,因此应对其加强研究;同时,“中国经济思想论坛”在主题、内容、形式、研究主题面、会议模式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将承载时代和历史的重任,竭力推动和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政府经济管理、宏观经济调控、企业经营管理、区域经济发展等各个研究领域的经济思想创新。
一、传统经济理论的思想解读
本次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晏智杰教授深层地解读马克思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对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发表了评论。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一定的进展,民营经济的发展冲破了传统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原有国营企业经过改制、重组走上了独资、合资、股份制等道路,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曲折后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就产权制度的改革目标讲,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甚至于还没有破题,这个目标应当是马克思所说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我国的传统观念认为,国有企业属于公有制的范畴,民营企业属于私有制(非公有制)的范畴。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使人们对这一定位有了重新思考,最近国企一系列追逐利润最大化事件亦引起了社会对上述观念的广泛争论。晏教授认为在此时重温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生产资料的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他认为,我国的所有制改革应以实现马克思的人本经济思想为指导,并以重建公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为最终目标。晏教授指出,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同个人所有制结合在一起的公有制,是“人人有份”的公有制,是“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而向来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公有制国有企业并不意味着人人有份,实际上都掌握在一部分人手里,他们是某个部门、行业或者某个企业实际资源支配者、经营管理者和收益分配者。在我国现有体制下,这种部门、行业和企业的所有制往往还演变为首长所有制或第一把手所有制。当然,说这样的所有制一定都是私有制未免武断,如果我们官员干部真正代表党和国家利益,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企业资产支配、经营管理收益分配真正体现国家和人民利益要求,不是将其转化为谋私利工具,这些企业公有的性质还是有保障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数不清与此相反的实例,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利益的严重威胁,这些现实使得我们不能不承认,国企全民性质还没有在体制上、制度上得到解决。这样的国企,名义是国家的、全民的,实际上是行业、部门、企业,甚至是个人的,国家和全民其他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事实上没有所有权,这就是我们所有者缺位。这个问题应该是我们企业改革的核心,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似乎还没有破题。晏教授指出,这几年反危机措施的实施客观上强化了国企垄断地位。垄断从来和健康的市场竞争是对立的,因为这种垄断地位与少数人个人私有更接近,而不是和马克思所说要重新建立的全体社会成员个人所有制更接近。因此,应当怀疑这样的国企,它的全民性质恐怕离马克思原意是愈发遥远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叶坦研究员由金融危机与“称提之术”①①“称提之术”是指关于纸币的发行和管理的某些原则的总称(胡寄窗);所谓称提,更多是指提高纸币币值(叶世昌)。入手,以马克思、韦伯和凯恩斯这三位在世界历史上影响非常大的学者所论及的中国货币思想为例,详细阐述了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在西方近代经济学、社会学研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凸显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睿智的内涵。叶坦研究员指出,中国经济思想、货币思想有其独到和杰出的特点,在世界历史上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可将这三位著名学者有关中国货币思想的阐释各举一例加以说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及货币与商品流通时在第83注提到的亦即全书唯一提到的中国人就是王茂荫。王茂荫的货币理论有很多内容,其关键核心就是无累于民,它的实质在于希望能够在国和民之间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并不伤害各自利益,这是中国货币思想的一个积极因素。应该说王茂荫的思想能够在《资本论》中占上一个注释是和他本人以及他所在的徽州经济文化世界走向难以分开的。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以对社会经济学的研究见长,其名著《儒教与道教》虽并非社会经济学著作,但其中关于货币制度与政策是作为社会学基础的开篇,而第一章第一点货币制度所谈的就是中国,其中谈到:中国的货币制度保持了十分古朴的成分,儒教经济政策观念比较符合财政学的观念,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有相通之处等。同时这部著作的部分参考书目也是对中国货币制度的详细阐述,说明当时中国的货币经济学引起了世界重视。凯恩斯对中国有比较详细而深刻的了解,他主张中国以白银为流通货币、黄金为本位的货币制度,同时他在做《经济学杂志》主编的时候曾给陈焕章的《孔门理财学》写过书评,其中对中国货币有一段评论:货币在中国出现得很早,从公元前900年起中国就已经使用货币,而纸币的使用也远远领先其他国家。上述这些案例充分表明了中国经济思想博大精深,至少可以在治理当前社会重要经济问题的时候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经济编辑室主任许建康教授深入阐释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经典论述,进而提出了有关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新见解。许教授认为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既有些“急”,又有些“近”。“急”是因为当前所处模式还是“现在进行时”,仍要观察一段时间,我们最近一直讲要转变发展方式,其实发展方式的转变便可能改变模式;“近”是因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同模式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所以看得很近的话只能抓住二三十年研究其来龙去脉。因此他主张应在分析清楚“中国道路”问题的基础之上再来看“中国模式”。许教授认为,“中国道路”是指鸦片战争以来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不经过原生型的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寻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曲折历史过程。马克思的珍贵理论遗产——唯物史观在方法论上对认识和探索“中国道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关键是在把握“历史环境”中注意世界历史时空参照系的转换。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五种经济社会形态的范畴,使用的是世界历史时代的时间尺度,只是对大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原生型社会形态基本特征的简单概括,舍去了新旧社会形态交替的“社会革命时代”,舍去了同时并存的其他社会形态,也舍去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中不占主导地位的其他生产方式,以及舍去了占统治地位社会形态非充分展开的初级形式和正在发生变异的衰败形式。因此该范畴讲的是占统治地位的原生型社会形态全盛时期充分展开的基本特征,所反映的只是大时代的一般历史条件及其演变的一般历史趋势。世界各地区的具体发展道路在根本上受其制约,但不能简单地用前者取代后者。二者的关系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许教授说,马克思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说的是“社会革命时代”世界范围的事,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存在多元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需要有时空参照系的转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不能把唯物史观误读为“超历史”的“一般历史哲学”。许教授指出跨越卡夫丁峡谷是三个“一”,即:占有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积极的成果,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一下子越过整个资本主义时期。应该说,这个思想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却引致了另外的问题:我们不要三个“一”,但是也要跨越,因此只能吸收一部分资本主义制度的成果;我们并不能避免一切灾难性波折,但是可以利用原生关系派生出来的关系避免一些重大波折。这其中完全是曲折的道路,变成一个谁控制谁的博弈问题,这些可以为“中国道路”打下基石。
北京大学周建波副教授从史料入手,认为“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和“仁义礼智信”是对中国古代传统“商道”思想的具体阐释,涉及了企业家在通往成功道路中发现机会和调动力量实现机会这两方面重要范畴,由此明确提出现代企业家的职能作用与现代企业的基本经营原则。周教授认为中国经济思想不仅包括古代、近代也包括当代,但这些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今天、现代就是历史的一种不自觉的延续。具体来说,“人弃我取,人取我予”是春秋时期“商圣”范蠡的经济思想,主要谈的是商道,在商言商,发现潜在市场机会。这句话是指若想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就要有竞争优势,人们都不干的未来有前途我来干。进一步讲就是指避免竞争,寻求垄断,只有垄断才有巨大的竞争优势,而创新就是创造一种垄断的能力。同时,对价格运动规律的把握也是商道的重要方面,要认识到在需求保持相对不变的前提下,供应增加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更低的价格,一旦价低很多厂商便会不再生产,供应减少使得价格又会抬起来。对于企业而言,应当在发现有机会的基础上实现机会。由于个人力量有限,而欲望是无限的,因此企业家必须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实现机会,在这其中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将发挥重要的功效。“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根基,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仁”者爱人,爱的表现就是让利,或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爱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义”者宜也,即爱得合适、爱到什么程度。儒家最大的特点就是讲分寸,强调“中庸”的概念,“中”是空间概念,不偏不倚就叫做“中”,而“庸”是时间概念,不改变常道就叫做“庸”,只有方方面面都高兴社会才能和谐,让利小了别人不高兴,让利多了自己不高兴而且别人也会害怕。把爱的合适内容规定下来就是制度、规范,亦即“礼”(合同政策)。制度有好坏之分,制定好制度需要有文化,知己知彼,即为“智”。而定了制度要执行制度,运用“文武之道”规范他人的行为,亦即“信”的范畴。总而言之,“仁义礼智信”明确了调动各方力量实现机会的具体方式,为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现代经济活动的思想阐释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教授从宏观的视角对当前社会热议的“中国模式”问题进行了诠释,认为中国特色的“政治模式”和“经济模式”的结合尚不能形成一个可称之为“中国模式”的总合模式,因此国人应当把注意力集中于完成国内经济增长和管理体制“两个转变”大方向的“中国抉择”上来。说及某种新的“模式”,如“中国模式”,贾教授认为的内在逻辑至少包括三点:一是它有别于既有模式,否则将其归于某种已经形成的模式就可以;二是它已具备基本的稳定性,不说已多么“成熟”,但至少要已“成型”;三是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其他主体在类似的条件下仿效或复制。贾教授强调应采用丁学良教授提倡的“政治经济学框架”——亦即把国家政权作用和经济资源配置相联系来系统认识某种经济社会模式。从政治的角度考察:中国的政治模式其实还未脱出“苏联模式”,是要通过最近高层领导加以强调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改革来改造的模式;从经济的角度考察:中国的经济模式还正在邓小平1992年南巡后确立的“我们也要搞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方向上演进,而怎样在世界上已相对清楚的“市场经济”基础机制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开拓、改革的工作,目前还远远看不清楚我们最终能够为市场经济模式贡献出什么样的可肯定的质变,而形成一种新的模式。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的“政治模式”和“经济模式”的结合尚不能形成一个可称之为“中国模式”的总合模式。而现存的问题是,把政治方面“权威”的特征与经济方面的“市场机制”相结合,使得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诸多尖锐的、愈益无法回避的和头绪纷繁的矛盾与挑战。那么,在中国是否可以形成政治权力中心强力介入之下,完成经济赶超,实现健康完善的市场资源配置的良性、互补结合,不断提升现代性,或者会是权力中心过度介入与腐败,产生令世人厌恶公权扭曲的权贵市场经济?也就是吴敬琏先生所说的,我们建设的是“好的市场经济”还是“坏的市场经济”?这并不是一件简单地涉及上层集团的事情。对此,贾教授认为应该强调中国决策问题,动员各个方面的智慧共同讨论涉及“黄金发展期”的问题。有三种可以列举出来的选择:第一种选择就是像有些表述说的要展开政治体制和与之配套的全面改革。但由于现实生活中政治体制改革还难以形成“全面配套”的可操作方案,因而这一思路的理想主义色彩可能过重,无法操作更无法落实。第二种选择是只说不做,或治标不治本。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实际上会积累矛盾,积重难返;第三种选择是特别注重操作性层面,在“建设公共财政”导向下,从各方难以拒绝的“加强和优化管理”的角度切入,以政府理财的民主化、法制化,拉动和促进经济、社会的民主化、法制化,也就是将注意力集中于完成我国经济增长和管理体制“两个转变”大方向上的“中国抉择”上来。在贾教授的眼中这一条道路才是最值得看重、最可操作、有可能花费较小社会代价实现较平稳转轨过渡而最终完成中国现代化的道路。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许晓军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当今世界主要经济体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的功劳首先应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中国工人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然而中国工人又是世界上最低廉的。许教授通过对全国20多个省市100多家企业的调查证明,中国的工人,尤其是生产第一线工人的工资水平极低,中国的很多企业以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工人支付工资,甚至没有建立工资增长机制。许教授强调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动力,他以饱受社会舆论争议的富士康“13连跳”现象为例证,表明劳动关系不平衡是中国劳动力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根源所在,进而提出各级工会参与“维权”、理顺经济关系是解决该问题的必由之路。许晓军教授说,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化以后采取了平衡制约的机制,这对促进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没有这个平衡制约机制,很多行为都属于经济学犯罪。工会是一支有助于劳动力市场化的强大力量,劳资的斗争不仅是合法而是必要的,因此工会是工人阶级强有力的维权组织。我国应当在借鉴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引入平衡制约机
制,避免劳资分配不公以及资强劳弱的现象。同时,工会应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建树:第一是帮助市场经济劳动者实现自身利益;第二是发挥积极作用平衡劳动关系,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第三是努力促进工会组织的发展,构筑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保障;第四是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来指导工会的具体实践。许教授还强调,我们传统的工会模式需要改变管理控制的方式,要采用一个自上而下表达渠道的模式,代表劳动者权益和利益,而不是成为企业控制工人、帮助企业干活的工具。
浙江宁波如意集团储吉旺董事长通过翔实的案例与数据就企业后续问题以及接班人的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并明确指出这是当今中国现代企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他认为,企业后续发展事关重大,值得关注。就浙江企业而言,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三大难题,即:转型创新问题、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内销问题,以及节能减排问题,这三大难题对企业的后续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接班人问题则是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企业不是个人的,是社会的,聘请职业经理人照样可以办好企业,不能搞“老子是企业家,儿子一定要接班”的模式,尽管一般的老企业家都希望子承父业,但是不能认为父亲是企业家,儿子一定要接班。此外,一名出色的企业家必须要积德行善,热衷于慈善事业,尽可能地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为国家、社会作出一定贡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隆国强研究员从历史和机遇两个角度入手,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给予了整体的展望。他认为,当前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发展到了一个关键节点,面临着三方面的重大改变,一是我国制订的发展战略在变。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系统审视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在此基础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战略。二是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在变。尤其是2008年这次金融危机以后,外部环境加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在全球分工地位的改变,全球经济将重拾增长势头,贸易投资自由化将取得新进展,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可持续发展问题影响力将突显,全球经济格局将进一步多元化,这对我们来说既有机会也有挑战。三是内在的比较优势在变。从宏观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大学扩招步伐的加快,今后每年约有700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这使得我国劳动力素质整体提高的同时,也将直接导致蓝领工人劳动力供给不足,工资快速上涨,进而使得我国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将逐渐减弱,本国内在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这三方面的重大改变将使得我国的开放战略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具体来说,我们应当牢牢把握两个主要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利用全世界的资源和市场,亦即外部市场和外部资源来支持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第二个目标就是要确保中国的和平崛起,为中国的发展营造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强国,未来10年是关键时期。我们要重新审视我们比较优势,重新审视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大力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实施可持续外贸发展战略,实现外贸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利用全球资源,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增强服务业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力争掌控国际资源产业链制高点,保障海外资源安全;优化对外开放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审慎稳步推进金融开放,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同时要实现“四个转变”,即:从以往的以出口创汇为核心目标转变为以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目标,从以往追求外资外贸规模与速度转变为讲求质量与效益;从以往的以“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从以往的制造业开放为主转变为制造业与服务业开放并重。当前我们呼唤新一轮的经济发展高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之上,实现中国崛起这样一个伟大的目标。
此外,山东省滨州市孙承志副市长和广西北部湾银行投资部总经理林岚女士分别就“加快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创新意义”,“加强金融创新、服务创新步伐,满足企业居民走向金融新需求,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繁荣做出贡献”作了大会发言。
论坛闭幕式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章政教授做了闭幕致辞,对首届中国经济思想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钱津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发言,指出论坛得以圆满成功的重要基础在于嘉宾演讲的思想创新性,这些思想问题是整个论坛以及整个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所要研究的内容。钱教授认为,中国的问题归根结底并非体制问题,而是思想问题,如果一个人想贪污,那么什么制度都管理不住,但如果自己思想好了,没有约束也会通过自律控制,因此这是一个深层次问题。中国经济问题也是思想问题,现在中国的真正问题是我们马上要实现工业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表明,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而不是很多人说的还有100年。北京市现在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我们看到今天的北京就看到了中国的未来,那将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钱教授还指出,在实现工业化的前夕,中国的价格上涨是国际化需要,市场化需要,而并非的一些学者所言的通货膨胀,因此我们需要理性迎接价格上涨和货币贬值。这些都是重要的经济思想问题却被很多学者所误解,所以说思想研究才是最重要的。最后,钱教授代表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向本次论坛的所有与会来宾和承办论坛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思想是时代的灵魂,是社会的基础。具有创新意义的中国经济思想论坛是产生思想的场所,是一片学术沃土。首届中国经济思想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引发了与会嘉宾对于中国发展问题的深入探讨,更增进了中国经济思想史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学术成果的进一步繁荣。
第三篇:新教育手段的运用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创新研究
新教育手段的运用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创新研究
——信息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信息化时代已经到了,新的教育手段普遍向高等教育领域延伸,这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克忽视的背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适应网络时代的新变化,充分利用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建立在对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实例,深入探讨信息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媒体技术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伟大历程,这三十多年是社会主义中国深刻变革、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进步、开拓创新的新阶段。回顾这三十多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客观规律的把握。这对于高校辅导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手机、多媒体等新技术的出现在改变社会发展之余,也深刻影响着高校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运用。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特别强调指出“要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新的途径”、“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网络、多媒体等新的教育手段已经普遍向高等教育领域延伸,早早就进入了高校的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以及宿舍等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据调查显示,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1级新生中大部分同学拥有个人电脑,具备了便利的上网条件,掌握着丰富的网络知识。随着网络与人的亲密接触,大学生们已经习惯于通过网络进行各方面信息的获取与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阅读习惯,增加了汲取专业知识的途径,借助
于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会。
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提供了新的教育手段,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体现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型和现代性,就必须充分运用网络及多媒体这些全新的教育手段,作为站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就应该主动占领网络这块阵地,将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融入网络,丰富教育手段,拓宽教育途径,充分利用网络的全时性、共享性、交互性以及创新性等特点,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提升教育效果和质量,在实践中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加强学校网站的理论文化建设,切实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为本科生辅导员,我们面对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出生的一批大学生,他们出生在一个国家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大学生对于个性、自由、发展的追求更加渴望,所以,面对这些特殊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还是高校,最终落到辅导员自身,都应该不断推进改革创新的步伐,不断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在方式上不断改进,在内容上不断更新,在宣传上不断创新。当今,互联网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和教育作用愈加显著,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和利用好网络这个全新的教育平台,因为对于高校来说,重视网络便捷、灵活的学习方式,便于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随机学习,减少通过课堂教育方式造成的资源浪费,减少对专业课学习时间的占用,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自主性和针对性,这也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
首先,高校要重视校园网站的理论版块的建设,抓好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的阵地。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我们应主动开辟、利用、净化和占领网络这个新的阵地,使网络上有党的声音,有正面的声音,能够向大学生传递我们新世纪的最强音。此外,共青团中央也高度重视加强对互联网上的主旋律的宣传和思想引导,各级团组织也对这一课题做了很多积极探索和实践。所以,高校校园网站的建设不光是是学校的大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部门应当积极
参与的任务。这项工作应该在学校领导领导下,协调各部门,如思想政治教育部、网络中心、两课教师以及学生处,将其结合起来,共同抓好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其次,校园网上的思想政治理论版块的栏目和内容设置要突出时代性、思想性和趣味性,做到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比如可以多增加一些实事热点穿插其中,引导更多的学生去关注和讨论;可以通过校园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身边教师和学生党员的先进事迹,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最大化地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每天的访问量达50万人次,这是任何一堂思想政治课所没法达到的受众面。同样,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校园网每天的访问量也很大,学校专门在校园网主页上专门开辟了党建工作栏目,用于发布中央的方针政策、精神指示,还有学校党委的各类文件和通知、办事指南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设置了学习专栏、党校培训、先锋模范、资料下载等版块。近期发布有《胡锦涛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打击传销违法犯罪活动警示提示》、《王昆来院长寄语全校学生立雄志做四有新人》等专题。
针对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在西方自由思潮的影响下,造成理想信念缺失,思想道德低下,盲目崇洋迷外,爱国意识淡薄等思想动态,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中文系网站也积极运用网络手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网站首页设置了诗文阅读室、中文风采、推荐书目以及学术之窗等栏目,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建立各类型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
当今的这批大学生和以往的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也就说通常所说的“90后”,这是一个特殊群体。从其思想性格特点来看,他们更容易也乐于接受全新的社会思潮;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更多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受新事物、新科技的影响深刻,对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不理不睬、不听不信,甚至产生不服气的逆反心理。另外,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以中低年级大学生在完成专业主干课程学习的同时注重“第二课堂”的学习,也就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比如组织参与各项社团活动、在校外兼职等,这都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儿大部分毕业生又于忙
于实习和找工作。因此,组织同学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的困难也就加大。这种学习、生活、实践的分散性导致了很多同学常常以个人为中心,只注重自身的发展,造成了集体观念、奉献精神不够,对自己的思想要求不高,组织观念、纪律观念淡薄,导致思政教育工作无法进一步深入。
在这部分地点不确定、时间不统一的学生中怎样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呢?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的管理和教育模式,由于其具备及时性、灵活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就能够让这些学生在网络空间里进行集中,有效地开展工作。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中文系2011级为例,大部分同学具有个人电脑,加上这批大学生对网络认知度较高,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因此在课余时间网络体验已经成为他们普遍的生活方式。在制度合理的范围内,管理和教育方式是可以创新的,网络可以成为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哪里人气最旺,思政教育就应该影响到哪里。大学生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较多,聊天群往往是最热火朝天的地方。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网络聊天群的建立就显得必要和实用,比如说在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中文系2011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辅导员一共建立了七个QQ聊天群,两个飞信聊天群,为同学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交流环境,这种灵活机动的网络模式,不但解决了学生分散性强的问题,更主要是大家都乐于接受这种交流方式。利用网络聊天群的互动性和虚拟性特点,可以更多地在网络上通过聊天的方式和学生进行思想、学业和生活上的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情况适时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网络聊天群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在群里师生间的隔膜被消除,也没有了面对面交流时可能造成的拘谨,让学生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网络中的思想信息交流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全面和及时的基础之上的,这就保证了反馈信息的质量和效率。另外,利用网络聊天群还能发布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以及的学校的各项通知,把重要的精神指示和信息及时传递给同学们。比如说,院系里有哪位同学遇到了困难,辅导员会把相关信息发布在群上,号召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带头和其他同学一起想办法,一起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还有可以把的集体和个人的优秀事迹公开,让更多的同学知道,起到宣传和感化的作用。当然,这些工作不光需要学生工作者,还需要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与配合,这样才能合力共同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积极奋进的的网络教育平台。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做好思想政治宣传教育。
多媒体设备已经普遍进入了高校,覆盖了图书馆、教室、多功能报告厅等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这种新信息教育手段的运用彻底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模式。多媒体不仅提供文字、图片资料、声音、图像信息,而且能将这些资料信息有机融合在一起,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新鲜内容和更具吸引力的手段和方法。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杨林校区为例,由于学校远离城市,大学生课余生活稍显枯燥,可能会出现一些负面、消极的情绪,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工作者通过组织一些学生活动来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像演讲比赛、迎新晚会、辩论赛等系列活动都成功地举办,借助了多媒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大学生们在其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大学精神的感染。另外一方面,大学生们在新校区所能接触到的第一手信息相对来说比较少,对一些国内外大事、热点问题、这个时代的主题和精神以及当年青年大学生的使命等内容了解不多,学生工作者利用晚自习的时间以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给大家普及知识、传达信息,通过PPT视图讲解、播放电影或者举行其他文艺活动的形式,增强互动,使同学们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到知识,达到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玉文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素质教育论坛 2008(6)
2、余丽霞 做好新时期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中华教育学刊 2005(1)
3、马苏江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教育现代化2006(11)
第四篇: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读书心得体会
杨
杰
教学应该以“书本”和“大纲”这个本为出发点,在魏书生的讲课中我们看到的是始终紧扣住课本和大纲的要求。我想一堂课学生能学懂课本知识就是成功。如果脱离学生实际,去引导学生求知更广阔的领域,这无异于揠苗助长,其结果不言而喻。教育是实事求是的,任何好高骛远只能与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前不久看了《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一书,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回顾这些年的教育教学生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
有一堂魏书生的公开课就是从作者、作品、字词、引导分析课文这些传统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这些恰恰被一些只追求标新立异的教师给抛弃了。当我们抛弃课本和大纲而去寻求更新颖的教学内容时,当我们把课外补充知识大量带入课堂时,我们可能就把本应掌握的知识丢掉了,学生本应学会的基础知识,本应掌握的技能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削弱了。
教师还要改变以下几个教学观念:
1、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2、采用“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按预先制定的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在自学指导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从生活和学生经验出发,创设激发学习欲望的学习情境,并由情境直接引入学习的主题,富有实效性,赋予知识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4、采用启发式教学,杜绝注入式、灌输式教学。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适当问题,以问题引导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5、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多种学习方式,通过上述思维的基本过程,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6、教师具有一定亲和力,自然亲切,生动活泼,对教材内容合理取舍,拓展延伸。
魏书生老师总结的课堂教学六步教学法也非常值得教师们学习研究:(1)创设意境,通过谈话、口头作文、呼喊“我们能行”等方式来调整学生的情绪、创造愉快的课堂环境、选择民主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热爱教师的情感转化为热爱学科教育的兴趣,也就是激活兴趣;(2)明确目标,也就是这一课关于知识、技能、情绪、思维等方面的训练要求;(3)传授方法;(4)自学知识;(5)探索规律;(6)互测互结。在自学指导方面,魏书生要求学生先制定计划、再养成习惯、最后自我总结,不仅要视自己的智商、情商制定和实施计划强化自己,还要适应教师,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自学计划。
对待学生, 教育面对的是学生,是人的教育,人是千差万别的,是具有能动性的。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应该是对人的培养,是对人的知识的提升,能力的发掘和素养的促成。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是批判,而是建设。
人要高高兴兴地活着,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变人的苦乐观。教师的职业就是让自己和学生同时享受快乐。“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决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理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的平等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坚信他的脑子里有好学上进的一面。”
魏书生认为,需要产生情感、情感引发动机、动机指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因此,魏书生在育人方面特别注重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明白读书是自己终生发展的需要,这样学生才愿意干、乐意干。以前我们只知道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渠道,魏书生则开辟了学生彼此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另两个渠道。他的育人方法虽然千奇百怪,但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要求学生写日记,确定自己的座右铭,写出自己终生崇拜的人、追赶的远期和近期目标,经常指导学生对照目标改正错误,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都是好方法。人生只有进取,满足就意味着死亡,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暴自弃。于是,他教育学生利用自我精神充电的方法,闭眼放电影,今天的所为是不是错了?能否实现目标?来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昨天、客观地评价今天、科学地规划明天,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第五篇:《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
《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
《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卫灿金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以下分几个专题,分别转录《语文教育家思维教育思想与研究》中所选的叶圣陶、张志公、朱绍禹、于漪、苏霍姆林斯基的有关论述,所注页码均为原著页码。
一、卫灿金教授的有关论述:
1、关于语文的思维特征:“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却缺乏一种全面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多从语言的工具性方面看问题,忽视了它的思维特征和思维教育的功能以及人文教育的功能。”(自序,第3页)
2、怀特海论思维训练:“凡是不重视有训练的智慧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着重号是原有的,引者注)。(转录于自序,第6页)
3、卫灿金对语文思维教育的三点认识:“第一,要从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来认识语文学科的思维教育问题。”(第6页)“第二,要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坚持语言素质、思维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统一,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第8页)“第三,思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教师自身思维教育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第16页)
4、关于语文学科在思维训练中的作用:“一个人的思维素质,主要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学校各科教学的思维培养发展起来的。但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在思维素质的培养上负有更重要的责任。这一是因为思维的主要凭借是语言,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总是具体表现为语言水平上的思维素质,而语文学科正是这样一门教学生如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如何进而运用语言这个工具去思维、去创造、去表达、去交际的学科。学生的语言素质和思维素质就是通过这种语言和思维相结合的训练得到发展的。可以这样说,在各门学科中,既教学生学习语言、又教学生学习思维,在语言和思维相结合的训练中既发展学生的语言、又发展学生的思维的学科就是语文学科。二是因为思维素质本身又具体包括所具有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所运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及平时所养成的思维习惯,语文学科思维教育这一综合性的特点又是其他学科不可相比的。”(自序,第7页)
二、叶圣陶先生的有关论述:
叶圣陶论思维教育有关文献
1、叶圣陶论自主学习:“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决不专作讲解工作,从跑进教室始,直到下课铃响,只是念一句讲一句。我想,就是国文课,也得让学生自己试读试讲,求知文章的意义,揣摩文章的法则;因为他们一辈子要读书看报,必须单枪匹马,无所依傍才行,国文教师决不能一辈子伴着他们,给他们讲解书报。”(刘国正主编:《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卷,1941年发表,第87页。)
2、叶圣陶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人不能虚空无凭地想,必须凭着语言来想。文字的依据既是语言,语言和思想又是二而一的东西,所以文字该和语言思想一贯训练: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写,分不开来。”(《叶圣陶教育文集》,3卷,1942年发表,第383页)“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说那不出声的话,如果说出来,就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叶圣陶教育文集》3卷,1946年发表,第399页)“我惯常说这么一句话,语言是思想的定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1953年发表,第637页)
3、叶圣陶论思路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善于看文章的人一定要把作者的思路摸清楚。”(《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57年发表,第692页)
4、叶圣陶论语言与思维:“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语言教育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发展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这是智育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学里,必须有完备的语言课程,进行严格的语言训练,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叶圣陶《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语文学习》,1958年第8期)
5、叶圣陶论思维训练的重要性:“现在大家都很注意语文课中的基本训练。基本训练确然要加强。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训练,不要只顾到语言文字方面,忽略了思维的训练。各门功课都和思维的训练有关,特别是语文课是着重训练思维的。”(《叶圣陶教育文集》3卷,1961年发表,第177页。)
6、叶圣陶论自主学习:“于此我欲进一言,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62年发表,第720页。)“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第721页)
7、叶圣陶论自主学习:“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64年发表,第733页。)“‘讲’字我不甚赞同,而以为须令学生自求得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65年发表,第739页)
8、叶圣陶论教学的提问:“教学的时候,似可多提问题,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待他们真答不出,然后明白告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73年发表,第740页。)
9、叶圣陶论教师的引导:“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叶圣陶教育文集》2卷,1977年,第477页。)“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教材无非是例子。”(《叶圣陶教育文集》3卷,1978年发表,第203页。)
10、叶圣陶论教师学习语言:“凡是当教师的人绝无例外地要学好语言,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维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极关重要。思维要锻炼得经常有条有理,一步一步地想丝毫不乱,而且没有不相干的东西搀杂在里边,说出来的语言才是正确的有效的语言。试想想,如果无论什么级别、类别的学校里的教师全都经过锻炼,随时随地说的语言总是正确有效的,学生受到的感染将有多么深,受到的实益将有多么大。”(《叶圣陶教育文集》2卷,1983年发表,第551页。)
11、叶圣陶最后论思维训练:“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这是当然之理,语文课是教育的一部分,怎么能不顾到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极关重要,因此,应当由学历深,能力强,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孩子的人来教小学,担当这个为孩子们一辈子打下坚实基础的工作。”(叶至善等编:《叶圣陶散文乙集》,三联书店1984年版,1984年发表,第734页)
12、(2004/10/22于临汾)
三、张志公先生的有关论述:
张志公语文思想有关文献
说明:张志公著、孟宪范编:《语文教学论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本华:《张志公论语文·集外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1、张志公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于如何培养、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无视它甚至压制它。”(《语文教学论集》,第148页,1963年发表。)
2、张志公论语言与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承担者。我们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就是在训练思维;反过来看,不重视语言训练,实际上也就影响了思维训练。”(《语文教学论集》,第66页,1978年发表。)
3、张志公论教师的引导:“高明的老师从来不把现成的东西灌给学生,而是设法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认识活动。他们的讲解总是既有所启发而又留有余地。”(《语文教学论集》,第99页,1979年发表。)“老师讲得少了,学生反而对这门课更加重视了,感到更有所得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第198页,1979年发表。)
4、张志公论语文学科的现代化:“什么是语文学科的现代化呢?首先是语文学科的要求要现代化。要考虑现代文化科学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各项工作,对于每个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在语文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这些要求有的可能是古今中外共同的;有的可能是过去就有而现在格外突出了;有的可能是现代社会提出的新的要求。编选教材和进行教学,都必须从这些要求出发设计方案,决定内容,采取措施。古今中外共同一致的那些要求大家都会注意到,而后两种要求往往被忽视。研究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要着重考虑这两种要求。”(《张志公自选集》,第244页,1981年发表。)
5、张志公论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就是阐述一些事理,举一些事例,引起对方的联想、想象、思考,这就是启发。所谓启发式,是教学用的一个术语,指的就是采取这种启发的办法进行教学,来代替完完全全由教师来讲,学生完完全全的被动的来听的这种方式。”(《张志公自选集》,第343页,1982年发表。)
6、张志公论教师的讲:“满堂灌显然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说法。可是我们万万不能从这里得出来教师不能讲,教师一讲,或者教师讲的多一些,就是满堂灌了,不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师就是要讲,得会讲,得善于讲,得讲得好,讲不等于灌。”“讲可以是灌,也可以不是灌。”“不是灌的讲法,就是启发性的讲法。”“教师不讲是不行的,教师不能当哑巴,教师的本领,相当大的一部分就用在讲上,教师就是要讲的。”“只要讲的能够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那就不能叫灌。”(《张志公自选集》,第343页,1982年发表。)
7、张志公论文学教育:“我很重视文学教育。”“更重要的是文学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这一点时常被忽略。”“文学最足以唤起人们的联想、想象,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张志公自选集》,第297页,1994年。)
8、张志公论智力:“什么是智力?智力的主要内容是思维能力,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以及突破性。一个人能够迅速、准确地接受外界的刺激、信息,并经过分析、选择、判断,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这个人的思维能力就比较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比较聪明。”(《张志公自选集》,第316页。)“能动地让已经储存积累的知识相互作用,产生新的见解,新的成果,这才是智力。”(第317页)
9、张志公论智力与知识:“知识丰富,对于发展已有智力,开发潜在智力,起着极大的作用。智力不是凭空发展起来或开发出来的,它需要凭借一定的基础,其中知识就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谈到开发智力,绝不可忽视知识教学。同时,智力水平提高了,对原储备起来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加以运用,实现知识迁移,甚至有所突破,从已知到未知,获得更多的知识。可见,开发智力和基础知识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明确,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是开发智力的必要基础。绝不能抛弃正常的教学,另外设计一套特殊的办法来开发智力。”(《张志公自选集》,第319页。)
10、(2004/10/24于临汾)
四、朱绍禹先生的有关论述 朱绍禹教育思想有关文献
说明:《中学语文教育概说》,朱绍禹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学语文教学法》,朱绍禹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语文教育序文集》,朱绍禹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中学语文教材概观》,朱绍禹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语文教育文存》,朱绍禹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朱绍禹文存》,朱绍禹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朱绍禹论阅读与智力的关系:“中学生的智力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首先取决于阅读训练,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它在发展智力方面之作用,并不低于数学课的计算训练。古今中外,恐怕很少有阅读能力低而智力高的人。这是因为智力的发展核心是思维,而思维又和语言密不可分,阅读正是思维和语言的双重训练,任何谋求智力发展的意向和计划都是离不开阅读的。”(《语文教育文存》,第197页,1983年发表。)
2、朱绍禹论语文教学的本质:“迄今为止,我们把语文教学看得有些简单了,而实际上,比我们所认识到的要复杂得多。它之所以复杂,就因它不仅是语言训练,尤其是思维训练。”(《语文教育文存》,第209页,1984年发表。)
3、朱绍禹论语文教学的“法宝”:“其实,语文教师手里掌握着一个最好的法宝,只是大家还不把它当作宝,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这个‘法宝’,就是思维训练。”“过去的文道之争,读写之争,讲练之争,争得很激烈,但这都没有争到节骨眼上。没有语言与思维争,正表明了语文教育观的不健全。不仅把语文科看作语言教育科,而且把它看成是思维训练科,才是正确的语文教育观。”“现在应该好好研究,充分发挥思维训练的作用,语文教学要适应三个面向,最基本的问题是进行思维训练,发展智力。这是当今世界性的课题,学校的读、写教学也应进入新的时期。标志是:由记忆进入思维,由一般思维进入求异思维、横断思维、创造思维。”(《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法宝’》,《上海教育》1985年第9期。)
4、朱绍禹论当今的语文教材:“如果以现代社会进程的需求来观察,它的缺陷虽说较少却较突出。举其荦荦大者,大概可以指出它的某种‘封闭性’和‘划一性’,而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展个性的不足,自然不会不和它的缺陷有着直接关系。如果这样的认识没有大错的话,那么我觉得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教材的选编方面和思考练习的构思方面。”“在思考练习的构思方面,封闭性和划一性似尤为明显。”“当然,理解性思考是必要的,没有这一进程,就说不上是在阅读。但只有再进入评价性思考和创造性思考阶段,学生才可能从读者的地位(某种被动地位)上升到评论者和创造者的地位(主动地位)。”(《语文教育文存》,第88页,1986年发表。)
5、朱绍禹论中国语文教育的演变:“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文字型教育。及至本世纪初,则出现了第一次重大转变,即从文字型教育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而近十多年来,又出现了第二次重大转变,即从文字语言型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这是一次意义更重大的历史性转变。”(《语文思维培养学·序》,1994年发表。)
6、朱绍禹论语文训练的中心:“语文训练当以思维训练为中心。”(《朱绍禹文存》,第563页,1997年发表。)“重视思维训练,强调智能训练,应是每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采取的观点和态度。”(第564页)“在注重语言教学的同时,把语文教学也引向思维教学之路,这可能已是一种潮流,至少在先觉者的认识上是这样,许许多多教师的实践也是这样。事实上,时至今日,任何富有成效的语文教学,都必定是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同步,都必定要抛弃语言训练的单一性而驶向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的轨道。”(第564页)
7、朱绍禹论语文学科的本质观:“语文学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同对语文科是工具性学科和思想性学科等的认识一样,这样的认识也是语文科的一种本质观。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和思维同等重视,是众多国家的现状,也是世界性的趋势。”“语文科的目标有三:知识、能力、思想。思想目标虽属重要,但它不是设科的基本出发点,而知识和能力目标的主要内容,则是语言知识和逻辑知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在知识能力二者中,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无疑占有决定性地位。”“在语文科中,语言和思维往往二位一体,密不可分。”“当然,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极大的理论问题,在脑科学还未得到更高的发展之前,认清这一点是困难的。不过语文科中的问题,主要是语言的学习和思维的发展问题,其着眼点在语言和思维的实际方面,而不是理论方面。”(《中学语文教学法》,第16页。)
8、朱绍禹论自主探究:“指导学生自己去揣摩,经过思考,去锻炼把握主题思想的能力,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十分重要。那种由教师代替学生得出结论,以至养成学生依赖的心理和习惯的教学方法,是把有价值的过程变成没有价值的了。依赖的心理和习惯,来源于不当的教学方法,理应由教师去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法》,第91页。)
9、朱绍禹论作文教学:“可以说,作文教学在听说读写四种教学活动中,是能够最有将地发展学生语言力和思考力的教学活动。”(《中学语文教学法》,第148页。)“纵观作文教学的历史,过去一向是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得益不多,教师付出的劳动却很不少。”“实际教学效果表明,与其都由教师代劳,不如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的好。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再思考、再加工,他们的印象深,理解透,收获大。因此,应该以指导学生批改为主,教师批改为辅。凡是学生能改的,教师不改,指导学生改;学生不能改,教师可以又改又批,仍然启发他们思考。”(《中学语文教学法》,第195页)
10、朱绍禹论学生讨论:“在读文课中,引导学生参加讨论,不仅是发展思考力的极有益的方法,也是提高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实际上,学生在讨论方面可能受到的训练,远比单纯听讲和机械练习有价值得多。”“当然,也不要过于热衷于这种方法,如果常常占用较多时间,就会影响讲授和练习。”(《中学语文教学法》,第226页。)
11、朱绍禹论自主学习:“从方法论来说,重要的不仅在于把有效的方法加以分类,而且在于强调指出这些方法的精神实质。这个实质就是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之积极思维,发挥创造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批判过去和现在都起支配作用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而提倡富于启发性的讲授、提问、讨论、研究、观察、练习和视听等教学方法,由教师指导学生思考问题,解答疑难,完成课题。这也就是把以死记硬背和过量练习为特征的教学方法观转变为以指导学生自觉自动学习的教学方法观。”(《中学语文教学法》,第254页。)
12、朱绍禹论提问:“记忆性提问是必要的,它能促使学生记忆基础知识和基本事实。„„但提问主要应该是思考性提问,它能促进学生自己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思考,它可引导学生自己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间的联系,进而做出比较和评价。可以说,这是最有价值的提问,学生经过思考回答问题是最有价值的学习心理活动。”(《中学语文教学法》,第264页。)
13、朱绍禹论优秀教师的特点:“其先进思想一般表现为,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使学生处于主体的中心的地位,着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进行发展独立思考、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他们的教育思想中,最少保守性和封闭性,而多进取性和开放性。”(《语文教育序文集》,第2页。)
14、朱禹禹论有成效的语文学习:“富有成效的语文教学,必定是不独致力于言语能力的提高,还应从言语活动中发展人脑的思维功能。”(《语文教育序文休》,第27页。)
15、朱绍禹论语文学科:“我们总是说语文科是工具学科,其实所谓工具科目不过是个比喻的说法,并没直接回答语文科到底是什么。倒是说它是语言和思维学科,那才是确切、恰当不过的。”(《》)
16、朱绍禹论语文教材:“许多时候,学生只是自己阅读语文教材,就足以获得语言的和精神的营养。”(《中学语文教材概观》,第11页。)“语文教科书的现代化,不单意味着获得有关现实生活的知识、经验和感受,还要使学生学习到观察方法、思考方法和感受方法。”(第25页)“我国语文教材发展史,其历史轨迹大致可以表述为:从古代的文字型教育到现代的文字——语言型教育,再从文字——语言型教育到现当代的语言——思维型教育。未来的语文教材的类型,需要我们沿着这条轨迹去寻求。”(第40页)“依据语文教材自身的历史发展轨迹,未来的语文教材应该是更具有现代性的语言——思维教材。这种教材的语言能力结构和思维能力结构应该更富效益;这种教材应使学生能更恰当更有力地运用语言,和更合理更有效地进行思考。在未来,在教学目标中,思维能力目标即使不比语言能力目标更显著,至少也要摆在同等地位。”(第41页)
17、(2004/10/24于临汾)
四、于漪先生的有关论述:
于漪语文教育思想有关文献
说明:《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追求综合效应》,于漪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于漪著,《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
1、于漪论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人们在进行思考时,要借助语言,没有语言,思想无法表述,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因而,在进行能力训练时,须坚持语言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12页。)“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第194页)
2、于漪论启发式教学:“要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把课上活。要善于点拨,点在问题的关键所在,点在学生的心扉上,洞开学生的心窍。要善于开动学生思维的机器,让他们眼看、耳听、口说、手写、心想,在主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有一种误解是:教师一提问,学生举手如林,答得滔滔不绝,就是启发式。其实不然,课文有深浅,问题有难易,如果都像按电钮一样,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学习的实际。”(《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72页。)
3、于漪论课堂效率:“一堂课教学效率高不高要看学生在课内是否活跃,当然这不是形式主义的,按电钮式的活跃,而是思维处于积极状态的真正的活跃。做到这一点,在于教师善于运用启发式的教学。”(《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168页。)
4、于漪论课堂上的思考探究:“‘学而不思则罔。’设计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思’,有意识有计划地采用多种方法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促进他们开动脑筋,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175页。)“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教学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第195页)“教师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预先包装好,一包包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辨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还要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创设学生生疑的种种条件,启发他们积极思维。”(第195页)
5、于漪论探究:“思维从发现问题开始,但要不断深入进行,却有赖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逐步展开。教师激疑、生,要注意设置辨疑、析疑的条件与气氛,引导学生谈看法,摆见解,比较,分析,判断,推理。”“教师千万不能因赶进度而丧失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再说,教师不是所有的方面都超过学生,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常常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火花。这种火花是思维进入最佳状态的结晶,教师敏捷地抓住这些火花,把它在全班学生心中点燃,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效果会大大加强,可以说是拨亮一盏灯,照得通屋明。”(《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197页。)
6、于漪论学习中的建构:“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学生知识小仓库里的知识,使其运转,发挥作用。学生的基础不是零,他们有知识库存,即使是程度差的学生也是如此。温故而知新,启发他们运用旧知识,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198页。)
7、于漪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主导作用绝不是包办代替,把学生抱着走。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是否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门扉,使他们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进入求知的佳境;在于学生是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眼看、耳听、口说、手写、心想,能否主动地提出疑难问题,碰到学习上的困难又能否独立分析,并能否提出创造性的见解。”(《于漪语文论集》,?)
8、于漪论听说训练:“一个学生练口,其他学生认真听着,讲者积极思维,力求把要介绍的内容说得清楚明白;听者同样积极思维,对讲的内容作出反映。这对发展学生智力,训练学生思维很有好处。”(《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357页。)
9、于漪论作文中的讲评:“讲评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极好时机,凭借学生自己的材料培养他们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能力,学生有贴肉之感,效果有时比学范文还强。一篇好作文在其他学生身上可产生连锁反映。”(《于漪语文论集》,第502页。)“一堂讲评课选择几个学生未思之处逐层深入地进行点拨,不仅使课的容量充实,而且对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准确度、灵敏度都进行了有益的训练。”(第521页)
10、于漪论教与学:“‘教’不是统治‘学’、代替‘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为学生学习中闪现的智慧的火花吹氧鼓劲。”(《追求综合效应》,第71页。)
11、于漪论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维的辩证统一是语文的根本属性。读、写、听、说只是语文能力的外部形式,核心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进行思维的能力。”(《探索语文思维培育学》,《光明日报》1995年2月 23日。)
12、于漪论教育的最大可悲:“我教了一辈子学,深切感到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可悲的是把学生变成操练机器的同时,也把自己变成了一架操练的”
五、苏霍姆林斯基的有关论述: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有关文献
说明:《帕夫雷什中学》,B.A.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1999年重印本)。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蔡汀等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苏霍姆林斯基论阅读:“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给教师的建议》,第10页。)“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第10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50页)
2、苏霍姆林斯基论思考:“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给教师的建议》,第24页。)
3、苏霍姆林斯基论思维课:“多年的经验表明,有必要给学生上一种专门的‘思维课’。”“所谓思维课,这就是生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给教师的建议》,第99页。)
4、苏霍姆林斯基论词的教学:“如果词不是作为创作的手段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背诵、接受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不用词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变得对词缺乏领会力。”(《给教师的建议》第142页)
5、苏霍姆林斯基论思维素养:“阅读和面对书籍思考,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智力需要。这一点对于培养思维素养也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思维素养,也就不可能有对学习的渴求和不断掌握新知识的愿望。”(《给教师的建议》第167页)
6、苏霍姆林斯基论思想自主:“我坚定地认为,现代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有着非常严重的缺点:没有足够的智力的训练,也就是说,没有进行足够的专门的工作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我在学校里工作了33年,得到一条信念:必须把儿童的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作为教学体系的基础。不要重复别人的思想,而创造自己的思想。”(《给教师的建议》)
7、苏霍姆林斯基的三个支柱:“现在的学校的整个教学和智育的体系,需要从根本上加以科学的改善。让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精神来统治学校的王国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性质,都应当建立在这三根支柱上。”(《给教师的建议》第179页)
8、苏霍姆林斯基论阅读与智力:“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本句要加上着重号)”(《给教师的建议》第202页)“还有一种危险:在大脑两半球皮层里发生的过程是一去不复返的。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期没有学会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句子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或整个句子,他以后就再也学不会这一点了。”(第202页)“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第436页)
9、苏霍姆林斯基论思维与疑问:“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牢记着亚里士多德的那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开始的。有经验的教师一般都是从学生已知的东西讲起,善于从已知的东西中在学生面前揭示出能够引起他们的疑问的那个方面,而疑问的鲜明的情感色彩则会产生一种惊奇感,引起学生探索奥秘的愿望。这种愿望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是思维的情感——意志的源泉。”(《给教师的建议》,第438页)
10、苏霍姆林斯基论智力发展与教学技巧:“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使学习、掌握知识变得轻松、毫无困难。恰恰相反,当学生遇到困难并独立地克服这些困难的时候,他的智力才会得到发展。”(《给教师的建议》第438页)
11、苏霍姆林斯基论思维与自然:“为什么儿童的思想如此贫乏呢?我仔细地倾听和思考着儿童的言语,有一个信念逐渐地在我心中形成:这就是我们,教师们,没有教给儿童思考,我们从儿童入学最初几天起,就在他的眼前把通往周围自然界的迷人世界的大门关上了,于是,儿童再也听不到小溪的潺潺的流水声,听不到春天融雪的滴水声,听不到云雀的歌唱声了,他只能在背诵关于这些美好事物的那些干枯乏味的、毫无色彩的句子。„„不,不应当再这样继续下去了!我们忘记了知识的最重要的泉源——周围世界、自然界,我们强迫儿童死记硬背,使他们的思维变得迟钝了。”“我开始把这种到自然界去上的课称为‘到活的思维的源泉那儿去旅行’。这种课逐渐地在目的上、儿童脑力劳动的形式上越来越丰富了。这首先是一种思维课。”“词——这是极其重要的教育手段,它是任何别的东西不可取代的。自然界——这是思维取之不竭的泉源,是发展智力的学校。”(《给教师的建议》第453页)
12、苏霍姆林斯基论阅读:“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给教师的建议》第521页)
13、苏霍姆林斯基论智力生活背景:“消灭负担过重现象不能靠机械地缩减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而要靠学生智力生活的内容和性质,要靠丰富那个衬托学习活动的智力生活背景。”(《帕夫雷什中学》第294页)
14、苏霍姆林斯基论死记硬背:“做到使学生不通过专门的背诵就牢牢记住规则(定义、结论)——这是教学技艺的一个很宝贵的特征。我们根本不允许在低年级死记规则,同样也不允许用询问规则表述法的方式检查知识。”“有时还让学生把他没有理解的那种表述法从脑子里抛弃掉,忘掉,一切都重新开始——深入思考实例和现象的本质。”(《帕夫雷什中学》第308页)
15、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的学习:“作为劳动的学习的实质就在于,人愿意动脑筋,有一种想进行思考,想完成其中有许多困难的智力任务的愿望和志向。如果人的精神生活中充满着对自己的力量的乐观的信心和自尊感,这正是一个人能享有的东西——脑力劳动的欢乐。”(《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卷第101页)
16、苏霍姆林斯基论智育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对个人的智育,只有当教师把自觉而牢固地掌握知识看做是发展认识力、创造力和思维(灵活的、生动的、好钻研的、探求的、永远不以已知的为满足的思维)的手段时,它才得实现。”(《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卷第119页)“我们认为,使脑力劳动带有研究性质具有重大的意义。要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思考、研究、对比,竭力在改造自然界的道路上迈出哪怕是很小的一步。”(第121页)“只有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儿童才能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劳动,而自己则是一名劳动者。”(第616页)
17、苏霍姆林斯基论观察与思考:“让儿童在观察的同时思考,又在思考的同时观察——这是使儿童表现其天才的极为重要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卷第128页)
18、苏霍姆林斯基论语言与思维:“青年人的积极思维是与语言的发展分不开的。学生到这一年龄时,不仅意识到明确无误的语言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而且努力做到彻底、深刻地分析思维目标,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思想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卷第473页)
19、苏霍姆林斯基论创造能力:“学生的学习首先是一种智力劳动。由于这种智力劳动,学生才能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获得知识和实践技巧。如果在智力教育中不把发展学生的创造性的智力放在首位,那么实质上也就停顿了个人和集体的智力活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1卷第642页)“要把一个儿童能说出自己的(自己的三个字要加着重号)词汇的那一瞬间,当做教育活动中的最重大的创造性的发现。就在这一瞬间,这个儿童又向自己智力发展的阶梯登上了一级。”(第663页)
20、苏霍姆林斯基论思维的重要性:“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吧。要善于在读书时思考,在思考时读书。做一个知识的探索者和孜孜不倦的求知者吧。思维是最复杂的劳动。学校里给予你知识,是为了使你学会去猎取新知识。要活在有思维的世界中,要理解思想。凡是不愿思想的人,归根结底会丧失理解。”(《苏霍姆林斯基选集》2卷第336页)“根据思考的需要,青少年应当加倍地去阅读,要大于教科书向他所提出的阅读要求,这就是我多年的教育经验得出这样的结论。”(第336页)“对于感情,形象地说,是需要丰富的食粮的,这种食粮就只能是思维和思想。没有思维、思考、思想,感情会变为微不足道的东西。”(第445页)
21、苏霍姆林斯基论问题与思考:“思索、思考,只有当它的目的十分明确,也就是说,思考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的时候,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苏霍姆林斯基选集》5卷第69页)
22、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的思考:“要想使学生成为一个善于思维的人,就要求您带着思维去接近他们,用您童心未泯的好奇心,强烈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作为思想者的自豪感去感染他们。”(《苏霍姆林斯基选集》5卷第739页)“学生要做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融会贯通。真正的学校应是积极思维的王国。”“好奇、探索和求知的火种就在每个少年的心中,只待教师用思维之火去点燃。思维之本,就是教师点燃的好学之火。能够担当向儿童展示思维之美妙绚丽角色者,惟有教师。”(第8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