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有感

时间:2019-05-13 08:3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心理学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心理学有感》。

第一篇:教育心理学有感

读《教育心理学》有感

——历史教学的心理学问题

一.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心理特点

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首先需要形成有关的历史的人物、历史时间、历史空间等的正确表象。形成正确的表象是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要求之一。其次,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需要大量记忆重要史实的年代、日期、人物姓名、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前因后果等。进行大量有效的记忆活动乃是学习历史知识时,对学生心理活动上的另一个共同要求。再次历史知识本身都具有一程度的复杂性和间接性。它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涉及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它之所以具有间接性是因为,历史事件在时间上都是发生在过去,甚至是遥远的过去。这种复杂性与间接性还会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带来困难,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这就要求学生进行积极想象与思维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由于历史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都得到一定的锻炼,不断发展提高。

二.历史教学中的心理因素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形成正确的表象,除直接进行观察外,还要充分使用直观教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最能正确反映现实形象的表象莫过于实物表象,所以实物乃是最好的直观教具。无实物可利用实物模型或复制品,如古代人物塑像、古战车模型、古器物复制品等即是。使用直观教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感知材料,形成正确的表象,而且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为了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使用时,还必须和言语说明结合起来。研究表明,为了形成学生的正确而完整的表象,不仅向他们呈现直观教具,而且还伴有适当的口头说明。例如,在讲述古代希腊庙宇的结构时教师给学生观看一张庙宇的图片。事后让学生用图画绘制或言语描述的方式来再现该庙宇的形象。结果,学生对庙宇形象各部分的细节遗漏了。许多历史文物因长时间的自然侵蚀已不是昔日的旧貌,关于这种差别应在教学时用言语指出来,以免形成不正确的表象。如果直观教具难以找到,可以通过形象性的言语描述发挥直观的作用,或是引起学生进行想象,把已有的表象重新组合,再造成为所需要的新表象。历史知识大多带有间接性,通过再造的想象形成的表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形象性的言语在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此外,形象性的言语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它对学生的情感能起有力的感染作用,有的教材文字叙述生动形象,例如教材中关于“鸿门宴”一段的描述,使学生在阅读时有身临其境之感。

历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组织学生记忆,尽可能使孤立的名称、年代和数字意义化,避免死记硬背,并经常应用各种方式复习以防遗忘。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4)“教学合一”是陶行知的教学思想,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和教学论。

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开始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他说:“

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

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主张教学合一,反对教学分离。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教学论的起点。离开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谈不上有教学,这是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主观地“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的禀赋不同,接受能力各异,教学方法也不能强求一律,“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同时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学生。这是他主张“教学合一”的理由。

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是在他看到国内“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阐明了他的教学主张。这一主张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如果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学习,主动地探求,教师只管“教”或“教学”,也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再则,世界上“新知无穷”,学生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探索新知的本领,也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学生不能永远跟着教师走。“教学生学”,就是教学生自己会学,这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思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领导者、组织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处于主导地应,理应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前提,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发挥。“教学生学”,也体现了这一思想。这就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对矛盾,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下得到统一,正确地反映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还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诸因素,这也要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下统一,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一面教,一面学”,深入掌握教材内容,以促进知识的转化。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

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的!

陶行知则将“教学相长”作为他“教学合一”的重要原则之一,贯穿在他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他说:“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的教训”。从广义的角度看“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他经常将自己的诗交给小朋友改;他办安徽公学、晓庄师范,育才学校都是贯彻这一原则,主张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他的“小先生制”、“即知即传”等思想,无不与“教学相长”有渊源关系。“因教施教”则是他常常运用的原则。他说:“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他并以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作比喻,说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法。朱熹曾经提出,教人之法要根据“为学之方”,意思就是“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陶行知也借其意而用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不能做到乐学,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教师固然能用强硬的手段甚至用填鸭式的方法逼学生学,但这样只会造成学生厌学,对掌握知识,提高成绩没有任何帮助。同时教师自己也会不快乐,整天为了学生而苦恼,脸上总是紧绷的,没有了亲切的笑容,或许回到家,还会将这种不愉快转移到家人身上。但是如果老是稍微改变教学的方法,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而不是单纯地使用枯燥的文字来教学,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学分层次,便适应了班级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至于顾此失彼,有利于全班学生的发展。学生学得快乐,教学教得也轻松,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和师生互动的活动,其乐无穷。

教师不单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快乐。如果把教师当成职业来做,当然也有做得很好的,但这背后很可能就是怨言、辛劳。如果把教师当作快乐的来源,一切都将不一样。然而如何才能爱上教师,拥有快乐呢?教学合一就是关键。总之,教学合一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迫切要做的,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读罢《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给我很大的启示。关于陶行知先生,我知道他很有名气,是杜威的弟子。关于他的教育思想,我了解他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点,可先生真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我并没有具体了解过,更不要说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去了。就如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中“序二”所写:“大面积的中小学教师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 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去了。就如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中“序二”所写:“大面积的中小学教师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说,更别说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了,继而有所发展了。”此作者更指出:“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足以可见陶公在中国教育界的影响之深远。当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

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因为他在八十多年前提出并研究的问题,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最新的理念。

1、“生活即教育“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 “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

2、“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穴,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 暑期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精选读书笔记影视剧点评书评舞台艺术点评读后感2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3、“行是知之始”一位在美国受过多年教育的学者,回国后却放弃高官厚禄毅然跑到乡下办学,并终身致力于平民教育,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界最早认识到农民教育问题重要性的人,是最早广泛提倡妇女也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人,也是第一个开办乡村幼儿园的人。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今天仍在广泛推行。每次读到陶行知的话时,我总会感叹,他怎么那么先知先觉?他怎么会总结出那么多精辟的话?“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仔细辨辨,妙哉妙哉!真正让我了解了陶公“行知”名字的用意!记得前一阶段,看到一则介绍:“蜗牛喜欢吃什么呢?”过去,孩子们要问爸爸妈妈、问老

师,现在他们说:“喂喂就知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喂养,孩子们发现蜗牛喜欢吃甜食,如草莓、香蕉、橘子等,而不喜欢吃芹菜、黄瓜等。孩子们把蜗牛喜欢吃的食物画出来贴在墙上,告诉全班同学。更有趣的是,孩子们发现蜗牛吃了草莓排出红色的粪便,吃了橘子排出黄色的粪便。经过反复的实验观察,孩子们得出结论,蜗牛粪便的颜色与吃的食物有关。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被称为“做中学”,受到孩子们的空前欢迎。这项教育改革实验有着鲜明的特点,它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发现。这场教育改革实验虽然是科学家发动的,但在教学中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面前说:“我也不太清楚,明天我再告诉你。”“我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吧。”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创造的教育”一文中写到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去,白天到海边用手去捧水喝,到黑夜没水喝,他想出了用软土制成的瓶子,再用火烧成,可以装水,这是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了新价值。当今的学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不很多,教师的教法不新,学生学法不新。因此,现在的教育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的营养,适宜的土壤,良好的环境,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习惯,需要因材施教。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的时候,把地下室给他做实验。我们也要像利波老板那样宽容法拉第,让法拉第在电学上取得辉煌的功绩。3“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做中学活动中“做”的灵魂,强调了“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手的操作和心智的操作与改变,是主动探究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条件。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深信:“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为孩子们展开一片充满想象,充满生机的天地!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就是这样尊重学生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我愿做一名民主型教师,创设融融的师爱氛围,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

第二篇:读《教育心理学》有感

读《教育心理学》有感

在上大学的时候,因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是考教师资格证主要的考试内容,对这两本书已经背诵过,只不过,当时是为了应付考试,只是死记硬背,更别谈理解运用了。当自己真的踏上了工作岗位,再回过头来,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再看这两本书,才发现书中的内容并不是枯燥的理论性的知识。暑假期间,由于时间充分,又细细的看了这两本书,大有裨益。

其中,《教育学》这本书里面主要讲到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班主任工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等。从中的阅读,了解教育与管理方面的许多知识,对自己教学水平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自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教育教学经验不足,所以我格外认真的看了这本书里面的教育方法的这章。其中,里面提到启发式教学方法,使我受益匪浅。在我国古典名著中,《学记》中曾提到“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里面就提到了启发式教学。那么作为老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呢?书中概括为这几点:

一、对不同的学生善于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都有着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和人格。学生,先是人而后是学生。因此,教师尊重学生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在人格上体会到与教师一样的平等。尤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如果想让学生敬重你,与你和睦相处,必须首先尊重学生,不做任何伤害学生人格的事情,最终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完美境界。

二、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进行加工创新,对教学方法能根据不同班级和学生的特点灵活掌握,积极有效;每一次考试结果,对学生来说,无外乎就是好与坏之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最著名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是从高到低的,当最基本、最迫切的需要满足后,人就会寻求高一级的需要满足。而且每一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同样是考试,有的同学心理上需要将考试之后的成绩公之于众,让大家认可自己的进步,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喜悦。在体会到一个个成就感的同时会继续努力学习而寻求更多更大的成就感的满足。相反,对于考试成绩差的同学,如果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满足了他们自尊心的需要,也不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然而,久而久之会出现他们对于考试成绩好坏毫不在乎,学习上没有动力的问题。

三、善于发挥自身的教育机智,能随机应变,对一些突发性的问题,能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因势利导,发挥创造才智,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殊不知,如果一味的表扬、展示学生好的一面,不去批评和训斥差的一面,就会使学生丧失体验挫折感的机会,丧失应对挫折的能力。加之,处在成长期的学生心理上还不成熟,这样会使他们没有很强烈的是非感。有的学生过分的在老师身上寻求人格尊重,竟然以下犯上,拿小事做文章,歧视老师,侮辱老师,以至于道德败坏,走入极端。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推进中,我们一定要多学习教育学的知识,因为社会的进步和变化总是让人的思维总有跟不上的感觉,这样对待一些突发的问题解决上会有不足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对他人,尤其在教师的这个行业中,对待学生,对待同事等都会增加自己的心理压力,会认为自己的一些问题是由于自己或者其他的过大的压力所造成的。会出现等等心理疾病的问题。

第三篇:读当代教育心理学有感(范文模版)

读《当代教育心理学》有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鹦婷 发表时间:2010年11月17日 点击数: 418

一直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很高深莫测且神秘的学科,它能够洞悉人类的内心深处,窥探不为人知的秘密。但在认真学习之后发现,它是辨证的是科学的,不是神奇的,也不是难以触摸的。

也一直认为好的老师就能教出好的学生。但在读完《当代教育心理学》的那一刻,我突然顿悟了。教育不是仅仅一位好老师就能成就的,教育是千秋伟业。有人说:“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也有人针锋相对的说:“没有教不好的老师,只有学不好的学生”。其实这两句话谁对呢?我认为把二者观点综合起来进行辩证的来看就是最好的结论:“没有教不好的老师,也没有学不会的学生”。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的基本法则:第一,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就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学习和借鉴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必要途径。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个姓熊的老师教我们语文。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很讨厌他,因为他骂人毫不留情,够狠,够绝。其实如果他教得不好但人很和善可亲的话,也许同学们也不至于那么讨厌他,也许会试着听听他的课,试着接受他。如果他的品行高尚深得我们尊敬的话,最后也不至于被我们班集体写联名信要求换老师了。所以一位老师的品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乃至生活,是当老师基础的一环。试问如果自己的品行都有问题,又凭什么传道授业解惑呢?

第二,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

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之前提到的熊老师,虽然他讲的课枯燥至极,但我仍会尽力听。慢慢的听下来我发现,他在上课时经常会引用一些很有哲学意味很有道理的名言名句,但由于他缺乏授课的方法和技巧,我也只能感叹他是一个有才华但没法施展的人。如果他能够认真的把《当代教育心理学》看了且看透了,我想他应该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也能成为一位有利于学生的老师吧。

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塑造一代新人.学生是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的,一位老师的一句话或者一个无心的动作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终身。

3.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助长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我初中数学不好,一遇到要数学考试就无比紧张和害怕。后来在自己数学老师那里上4个人的小课,数学成绩慢慢就上来了。其实是同一个老师,为什么全班一起上就数学差,而4个人上数学就变好了呢?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原因。4个人的小课老师会顾及每一人,会把每个人做出来的答案认真的看一遍,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错误地方及时提醒。并且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有不懂的马上可以问老师,直到懂了为止。而上大课呢?很多没听懂的同学羞于举手问问题,怕被老师或者同学嘲笑。而且一堂课就45分钟,如果多几个人问的话老师的授课内容就完不成且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也“吃不饱”。因材施教基本只能运用于小课堂,所以现在的家教和小班才会如此吃香。

4.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作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自省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只有不断反思自己教育上的不足与缺陷,才能不断的创造出更好的更适合的新方法来教育学生,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落后,勇往直前。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我十分认同。学习确实就是一个需要不断强化的过程。但如果单纯的跟同学们说:你要按时完成作业呀!可能没有几个人会积极响应。但如果采用鼓励和普雷马克原理,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就我当学生的经验来说,鼓励是强化的有效指导语。如果老师在语文课上向全班同学朗诵了我写的作文,并且给与了极高的评价。那么我如果本来不喜欢这个老师,这时也会开始试着接受这个老师并且他以后布置的作业我要把它完成得更好而不让他失望。又比如普雷马克原理,它是强化最好的催化剂。要让学生心甘情愿的做某件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有时候是非常难的,弄不好还会让其产生逆反心理,即你要我往东我偏要往西。但如果让学生在做他讨厌的事情之后给予一些他喜欢做的事情,一些好处,学生们通常都会很认真的完成。比如上体育课,如果老师说我们我们把这套操练好了,就自由活动,好不好?本来不认真的学生这时就会认认真真的把操做好,因为心里有个声音在提醒他:做好操,就能玩了。

还有怎么让孩子的学习更加趋近于最近发展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学的时候,母亲总是说我只要老师稍微提点一下我就懂了。“稍微提点一下”为我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了动力。它为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即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潜能,这时候是需要老师的鼓励,提示,建议的。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需要的,那么就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当代教育心理学》中所讲到的教学多媒体的呈现,我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都够更大限度的集中和吸引学生学习的新时代武器。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听觉疲劳,甚至容易把讲课的声音当成催眠曲而进入梦乡。而多媒体可以让更多的学生集中起精神。比如历史课,本来历史就是比较枯燥而乏味的。但如果给学生看一些历史方面的电影,或者把历史片段做成可爱的动画来呈现。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可让其更深刻的记住这段历史,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左耳进右耳出。

品味着《当代教育心理学》,回首我12年的学习历程,遇到过无数的老师,更让我笃定的认为一个有才华的老师不一定可以教好每一个学生,只有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用对了,让学生们对这门功课感兴趣了,得到学生的认同了,那么他才可以把毕生所学的精华教授给我们。否则,学生永远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

我所希望的教育是教学相长的。我将它解读为两层意思,一层是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充实自己,改进教学过程中的缺陷,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新方案。第二层是教师在改进他的教学的同时,学生也应该不断的探究和挖掘自身的潜力,寻找最优的学习方法。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共同进步。

我现在虽然还只是个学生。但在看这本书时看到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汗水与泪水是那么多。为此,我要向我曾经喜爱的老师深深得鞠个躬,感谢你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知道这条道路上布满荆棘,但我义无反顾,因为这是我选择的道路,是一辈子的信仰。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读后有感

《教育心理学》读后有感

刚拿到这本《教育心理学》的时候,我以为这肯定又是一本理论性很强、比较难啃的书。可是当我打开书本正式翻阅的时候,越读越发现这本书的“好”处:一是这里并非全是纯理论式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实验;二是这里实验的设计和提示的规律均堪称经典,对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的参考价值都很大,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对这些都一无所知的话真是太不称职了;三是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很强,对着各个趣味横生的实验我可以自由地翻阅自己感兴趣的章节看,并没有必须先看前面才能看后面的内容的负担。第一次粗读一遍,还是有些许收获。在看的时候,我采取一种先看实验过程,再自己猜测结果,然后校对作者的实验结论,最后反思分析再看作者的应用。这种方法看书真是味盎趣然,并且在这过程中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书中有很多自己原来就认同的,有些自己还未认识的,有些还是一知半解的,通过自己的反思和作者的分析就清晰了许多。

在本书中我对其中弗雷西门的运动技能保持的实验和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实验都有较深的体会,还有陆钦斯心理定势的实验价值也很大,我颇感兴趣,陆钦斯的这个实验揭示了心理定势的利与弊以及如何有效解决这问题。一个数学系的高才生一陷入误区可能解决某些问题不如小学生,说明先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不断强化后,容易导致被试盲目使用的倾向,甚至可能忽视了更简单的方法。这表明了定势思维的不利之处,知识有时反而成为障碍;但在这实验中也说明,心理定势在解决常规问题时有很大的作用,在不需要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实际问题中,只要按照已有的解决方案按部就班进行就可以顺利解决,经过训练就能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作者在指出利弊的同时,还提供了打破心理定势的训练方法,这个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在教学技能技巧类课程的时候有很大帮助,比如在写字教学中,很多老师都采用强化训练的方法,不断重复、形成手的定势、思维的定势,这种训练的效果是明显的,可也带来明显的问题,就是大多数学生学“死”了,一出手就是如此,不知变通、不具灵活性;对此我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觉得运用形成定势和破定势两种训练交替进行的方法,效果不错:一要不断重复正确的好的书写习惯、形成定势,二还要进行各种反向的多维度的训练以打破这种定势,提高手脑的变通能力和灵活性,避免被老师教“死”了的情况发生,经过这两种方法结合训练的学生就既有稳定性也具灵活性。

总之,这是一本好书,现在粗看还完全看不够,以后还须精读。

第五篇:读教育心理学有感

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通过学习,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深有感受。

首先,我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包括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等。也将学习本身当 作一个学习的内容,讲述了学习的分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发现学习。以及不同类别的学习运用于不同的知识和采用不同的方式。接着又对学习的流 程进行分析,以及学习的动机等。书中广泛地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全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 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 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是否受学生热爱,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 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 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 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 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 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 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 自己的意志。”再有,我明白了学习的动机问题。这是自己成长和以后组织学习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 保持学习的兴趣,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将这些兴趣保存下去,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前者是自己学习成长的必要条件,后者是 当一个好的老师需要的能力。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来自于学生内部的内部动机;也有来自于外部,比如学校的奖励,老师的表扬,家长的称赞等的外部因素。内 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本身又是由一些因素所影响的,这些影响就是我们如何处理自己学习和教学中出现问题所要考虑的。现在的教学中如何对待对学生进行的奖励?原 来我认为奖励可以带来学习的动力,但是这是外部的,不能持久。在学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带着兴趣主动地去学习。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下载教育心理学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心理学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语文教育心理学有感

    学习《语文教育心理学》有感 穿城中学刘高 语文学习是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学科,但是我发现很多学生并不特别喜欢语文这个学科,尤其是男孩子。我想这跟语文学习......

    教育心理学精华汇总

    教育心理学填空题汇总 1,教育心理学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 2,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所谓心理发展,是......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

    教育心理学

    对《教育心理学》的反思 近期仔细读过邵瑞珍主编的《教育心理学》 ,这本专著阐述学校教育情境下的学生的学习,论述了学生在认知领域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态度和思想品德的......

    教育心理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每题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A.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B.法国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

    教育心理学

    1. 简述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经典条件作用的规律包括获得、消退、泛化与分化。 获得:条件反射的建立: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 消退:条件反射的消退:条件刺激重复......

    教育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的现实指导意义 社会就是一张网,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我们存在于其中的关系与我们密切相关。 意识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