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政策法规考试重点[定稿]
1、教育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调整和规定活动和教育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有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联系的社会关系
3、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4.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既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又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5.教育法律责任:指根据教育法律上特定的责任关系并由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引起的,变现为法律责任的方式的不利后果6.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1)教育法律责任与主体(2)违法行为(3)行为人有过错(4)有损害事实(5)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7.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8.教育法律救济: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并造成损伤时,通过裁决纠纷、纠正、制止或矫正侵权行为,使受害者的权利得以恢复,利益得到补救的法律制度9.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诉讼渠道、行政渠道、其他渠道10.教师申诉制度:即教师在其合法权益收到侵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11.《教育法》共十章八十四条,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1995年9月1日实施12.教育法制定的立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3.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名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14.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指国家给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以不受任何限制的均等的学习机会,其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公民享有不可剥夺的平等受教育权利,二是义务教务阶段公民的就学机会、教育条件和教育效果平等,三是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公民的入学机会、竞争机会、成功机会均等。15.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16.设立学校的基本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17.法律上教师的两种身份:普通公民、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18.教师的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取报酬待遇权、参与学校管理权、培训进修权、申诉权19.教师的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2)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3)依法教育学生,开展有意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5)制止侵害学生的行为,保护学生健康发展(6)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20.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资格认定制度,是公民获得教师工作的特定条件和资格
21、教师资格的获取:国籍、思想品德、学历、教育教学能力、身体素质、其他条件
22、实施教师聘任制度本着: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原则
23、教师聘任形式依其聘任主体实施行为的不同分为:招聘、续聘、解聘、辞聘
24、义务教育的性质:义务教育具有国家性、强制性、社会性、免费性、基础性
25、免试入学:指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招生入学工作,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或测试
26、四大保护(国家、学校、家庭、社会)排在第一的是家庭保护
27、学校应怎样保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1)要爱护和平等对待每一个未成年人(2)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3)要尊重学生的人格(4)要尊重学生的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
28、怎样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1)学校和家庭联合(2)学校要拓展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空
间(3)学校要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评价(4)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29、学生伤害事故分为:意外事故、过错事故30、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1、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它是2000年如期实现基本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32、三个增长: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33、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34、《教育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35、《教育规划纲要》八项发展任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
36、《教育规划纲要》重点改革任务:一是改革人才培养任务,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四是改革办学体制,五是改革管理体制,六是扩大教育开放
37、《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保障措施:(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保障经费投入(3)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4)推动依法治教(5)重点项目和改革
试点(6)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篇:师德与教育政策法规重点(模版)
教学政策法规复习题 ·依法治校使学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教育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的教育政策:
十六大;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十七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八大: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充分体
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
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5年,提出九年义务教育
“两基”: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
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基本形成学习型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
国行列。
·《教育纲要》提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
须注重:学思统一、知性统一、因材施教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
途径是“三个坚持”:坚持德育为先,坚
持能力为先,坚持全面发展。
·十七次代表大会强调教育公平:起点公
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
1、依法治教是教育管理的必然趋势,它
包括:依靠法律、依照法律、依据法律三
个方面。
2、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
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
则。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2010年——2020年)指导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4、我国现行教育法规中单行(或单
项)的教育法律,如: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⑥《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5、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有制裁、补救、强制。
6、常见教育法律责任的认定:①、扰乱
教育秩序,破坏、侵占学校财产的法律责
任;②、使用危险教育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或重大财产损失的法律责任;③、违法办
学、招生、颁发学业学位证书及向学生收
费的法律责任;④、招生考试中舞弊作弊的法律责任;⑤、使用未经依法审定的教
科书造成不良影响的法律责任;
6、教师
违反《教师法》的法律责任;
7、侮辱、殴打教师的法律责任;
8、打击报复教师的法律责任;
9、拖欠教师工资的法律责
任。
7、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1)有
损害事实违法行为;(2)行为人主观上
有过错;(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
有因果关系。教育法律关系构成三要素: 师德资料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 1.教师如何把握教育过程的细节?/教师如何
8、教育行政部门的职权:创制权、决定爱岗敬业? 权、执法权、监督权、奖励权。(一)对工作高度负责(二)认真备课上课(认
9、学校的权利:a.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真备课,认真上课)(三)认真批改作业(自主管理权);b.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四)认真辅导学生 动(组织教学权);c.招收学生或者其他2.与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相比,教师的受教育者(招收学生权);d.对受教育者“爱岗敬业”有何特殊之处? 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管理学(1)从工作对象上将,教师的爱岗敬业就是生权);e.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热爱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奉献自己(2)从书(颁发证书权);f.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作内容上将,教师的爱岗敬业即热爱人类精工,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聘任教师神文化,不断提升自我(3)从工作方式上权);g.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讲,教师的爱岗敬业即掌握教学艺术,不断修(管理设施权);h.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炼自己的人格(4)从工作评价的角度上讲,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拒绝干涉教师的爱岗敬业则表现为:要凭着高度的责任权);i.法定其他权。心和职业良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一生
11、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特有的权3.怎样“关爱学生”蕴含丰富的内涵? 利:a.教育教学权b.科学研究权 c.管(1)面向每一位学生(一是关注学习困难的理学生权 ;d.获取报酬待遇权 ;e.民主学生。二是关爱个性特别的学生。关爱犯错误管理权 ;f.培训进修权 ;g.申诉权。的学生。)(2)尊重学生人格(3)保护学生
12、教师的义务:a.遵纪守法义务;b.教安全(4)依法维护学生权利(5)不体罚和变育教学义务;c.思想教育义务;d.尊重学相体罚学生 生人格义务;e.保护学生权益义务;f.提4.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高思想业务水平义务。(1)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个性特点,学习
13、学校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平等的权利情况及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2)尊重学主体关系。即学校与学生之间或平权型民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3)面事法律关系,它强调双方地位平等、自向每一个学生 愿、等价有偿。5.教师有偿家教想象的弊端?
14、学生的基本权利: a、参加教育权;(1)有偿家教违背了师德的基本要求(2)有b、获得经济资助权;c、获得学业证书偿家教偏离了教育的精神内核(3)有偿家教权; d、申诉起诉权;e、法定其他权。异化了纯洁的师生关系(4)有偿家教使学生
15、学生的义务:a、遵守法律义务;b、线路恶补的怪圈(5)有偿家教贻误了教师自养成良习义务;c、努力学习义务;d、遵身的发展 守校规义务。6.提高师德修养的方式有哪些?
16、特殊学生群体特殊教育权利:女生、(1)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知识(2)学习先进教经济困难学生、残疾人学生。师的优秀道德品质(3)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17法律/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批评 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7.作为教师,主要应加强一下几个方面的学
18、《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对违法习? 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1)教师品格方面的终身学习(2)教师业务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方面的终身学习(3)教学方法方面的终身学则。习
19、家长的法律涵义:家长就是指监护8.中国古代有哪些优良的师德传统值得继承和人。家长的权利:A、家长扶养和教育孩发扬? 子的权利;B、家长的监护权。((一)热爱教育,诲人不倦
(二)言传身20、教师常见违法行为有:体罚学生、侮教,为人师表
(三)传道授业,教书育人辱学生、侵犯学生财产权、限制学生人身
(四)虚心学习,学而不厌 自由、侵犯学生隐私权、非法搜查、不作9.我国近代哪些优良师德传统值得继承和发为或过失的失职行为。扬?
21、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1)现场紧(1)教师要肩负社会责任(2)教师要有奉献急处置;(2)向有关部门报告;(3)调查精神(3)教师要有民主精神(4)教师要敢于取证;(4)受伤学生的安抚工作;(5)协创造 商;(6)调解;(7)诉讼;(8)仲裁;(9)保
10、中西方师德思想有哪些差异:1.社会本位险;(10)处分 与个人本位2.师道尊严与师生和谐3.情感本
22、对学生合理的惩戒方法:
1、语言责位与理性本位 备
2、书面检查
3、点名批评
4、增加作业
11、师德规范的演变:①内容越来越充实②体
5、剥夺特权
6、隔离措施
7、留置学校系越来越清晰③标准越来越现实
8、没收
9、赔偿损失
10、处分
11、移送工读学校
12、其他
1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
23、留置学生时要注意三合理:(1)留纳“多元智能理论” :1.语言2.逻辑 3.置的原因要合理(2)留置的时间要合理空间4.肢体运作5.音乐6.人际(3)留置的程序要合理 7.内省8.自然探索
24、受教育者申诉的程序:提出申诉、受理、处理
第三篇:导游政策法规重点
合同法:是维护经济运行秩序的基本法律,它规范的是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交易关系,通过对当事人行为的规范,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同时也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合同:和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的效力: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所产生的法律效力。一份合法有效的旅游合同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当事人具有订立合同的法定资格;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的履行:指合同生效后,合同当事人依照合同的约定实施属于合同标的的行为,从而使合同目的得以实现。
合同转让:所谓合同转让,是指合同当事人依法将合同的全部或者部分权利义务转让给他人的合法行为。其含义如下:
1、合同转让是合同当事人将其享有的权利或者承担的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即转让给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人,也称为第三人。
2、合同转让不是合同内容的变更。
3、合同转让属于一种合法行为,即合同转让属于《合同法》认可的行为。
4、合同转让应当经过对方同意或者通知对方方可产生法律效力。
5、合同转让涉及审批手续,还需办理有关手续。
旅行社设立条件:
1、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具体指申请者拥有产权的营业用房,或者申请者租用的、租期不少于1年的营业用房;营业用房应当满足申请者业务经营的需要。
2、有必要的营业设施。具体指有两部以上的直线固定电话,有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具备与旅游行政部门及其他旅游经营者联网条件的计算机。
3、有不少于30万元的注册资本。申请开办旅行社应提交的文件:
1、设立申请书。内容包括申请设立的旅行社的中英文名称及英文缩写,设立地址,企业形式、出资人、出资额和出资方式,申请人、受理申请的部门的全称、申请书名称和申请的时间;
2、法定代表人履历表及身份证明;
3、企业章程;
4、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5、经营场所的证明;
6、营业设施、设备的证明或者说明;
7、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审批程序:申请设立旅行社,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的市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符合《条例》第六条规定的相关证明文件。受理申请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予以许可的,向申请人颁发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人持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者管理部门办理设立登记;不予许可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应当存入质量保证金20万元;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应当增存质量保证金120万元。旅行社每设立一个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分社,应当向其质量保证金账户增存5万元;每设立一个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分社,应当向其质量保证金账户增存30万元。
质量保证金适用范围:
1、旅行社违反旅游合同约定,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查证属实的;
2、旅行社因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造成旅游者预交旅游费用损失的。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认定旅行社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旅行社拒绝或者无力赔偿的,人民法院可以从旅行社的质量保证金账户上划拨赔偿款。
第四篇:教育政策法规
教育法含义:广义的教育法指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和
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的程度制定颁布的所有有关教育的规定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教育法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制
定颁布的教育法律,在我国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才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教育法律。我们认为,教育法是由国
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调整和规定教育活
动和教育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个称。
教育法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
测作用;强制作用。
我国教育法体系纵向的四个层次: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
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政府教育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基本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予以保障的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省级统筹,县级管理的原则。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未成年人有以下合法权益 人身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发展权,姓名权,肖像权,人格权,名誉权,荣誉权的是每个人具有的权利。受保护权,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它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等处于同等法律地位,均属于
国家基本法律。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育法》处于教育的母法或教育的宪法的地位,起着统领
作用,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是所有其他教育单行法的立
法依据。
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定条件;行为准则;法律后果;
教育法律关系,是指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表
现为教育法律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联系的社会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三个: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教
育法律关系客体,教育法律关系内容。
任何教育法律关系都是其主体间形成的一种权利与义务关
系。
教育法律关系客体一般包括物,行为,与人身相联系的精
神财富(精神产品和其它智力成果)等。
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核心,没有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则无所谓法律关系。
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既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又是管理与
被管理的关系。
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教育法律责任主体;违法行为;
行为人有过错;有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
有因果关系。
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
教育根据违法主体的法律地位和违法行为的性质,规定了
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三种方式: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
责任,刑事法律责任。
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
害并造成损害时,通过裁决纠纷,纠正,制止或矫正侵权
行为,使受害者的权利得以恢复,利益得到补救的法律制
度。
《教师法》确立的这项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程序的制度,即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即教师申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经第八届全国
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里程碑,是我国教育改革
与发展走上全面依法治教的法制轨道的重大标志。
《教育法》的立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教育法的制定提供了立法依据。邓
小平理论为教育法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教育改革
和发展纲要为教育法的制定提供了政策依据。教育改革和
发展实践为教育法的制定奠定了实践基础。
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
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教育1法适用范围:该法的空间适用范围仅限于中华人民共
和国境内,即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不包括台
湾,香港和澳门。
教育公共性原则: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我国教育公共性原则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在中国境内举
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二,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公民,对国家,人民和社会公
共利益负责;三,教育活动应当依法接受国家,社会的监
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守宪法和
法律,不得违背国家的意志,或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
和社会公共利益,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受教育机会平等原则: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
民以不受任何限制的均等的学习机会,其包含三层意思:
公民享有不可剥夺的平等受教育权利,受教育机会既是每个公民享有的法定权利,也是必须履新的义务。
是义务教育阶段公民的就学机会,教育条件和教育效果平
等。
是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公民的入学机会,竞争机会,成功
机会均等。
义务教育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实施的一
定年限的强迫,普及的,免费的学校教育,它属于基础教
育,我国实行是九年义务教育,采用六三三或五四制或九
年一贯制。
我国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设立学校的基本条件: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师;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
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怎样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
略的根本保证。
确保教育投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根本措施。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加强教育执法和监督。
教师有两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普通的公民;另一方面
他们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
教师的义务:是指依照《教师法》及其他的法律法规,从
事教育工作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
中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得做出一定行为。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贯彻教育方针,完成教育教学人物。
依法教育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制止侵害学生的行为,保护学生健康发展。
提高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资格
认定制度,是公民获得教师工作的特定条件和资格。
实行教师聘任制度,将本着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
取的原则。
教师招聘形式依其聘任主体实施行为的不同可分为:招聘,续聘,解聘,解聘,辞聘。
教师考核的内容: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考核内容是政治
思想,业务水品,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四个方面,即德,能,勤,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简称《义务教育法》于2006
年6月29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
通过,并于2006年9月1日起实行。
义务教育的性质
义务教育具有国家性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义务教育具有社会性
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护等 财产权,指未成年人享有合法继承权。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劳动权利,包括就业安排,报酬取得,劳动成果等方面权利。其他合法权益,如参与权,隐私权,司法保护权等。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学校保护的核心。问题学生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思想品行有问题的学生。对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保护和尊严主要体现在 要爱护和平等对待每一个未成年人。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尊重学生的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防范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 学校和家庭联合 学校要拓展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空间。学校要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评价。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学生伤害事故是当前困扰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学与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适用范围 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生损害后果的事故的处理,适用本法。学校对学生只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不承担监护职责,因此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过错才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在特殊情况下学校应该依法承担相应的监护职责:一,法律有明确规定的,学校应该承担监护的职责。二,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的监护职责。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学生伤害事故可分为意外事故和过错事故两类。意外事故是指无过错方且无法预见的事故。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双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教育未来发展的原则:教育部提出实施《行动计划》应当采取“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指导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提高教育质量,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则是实现着两大重点任务(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两大重要保证。《教育规划纲要》确定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以及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八项发展任务。明确了六项重点改革任务: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扩大教育开放。提出六项保障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动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第五篇:《教育政策法规专题》
《教育政策法规专题》教学提纲
一、基本概念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动的准则。教育法规: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意志,通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调整有关的法律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总和。
教育道德:是一些能使教师自觉地为崇高的理想服务,提高工作成绩,增进教学的威信和加强对学生教育影响的生活、工作准则所组成的一个体系,其核心是共产主义思想。
依法治教:是指教育管理从依靠政策转变到主要依靠法律的轨道上来,包括依靠法律、依照法律、依据法律三个方面。
教育法规的基本原则:方向性原则、公共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统一性原则、终身性
原则。
教育法律关系:是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们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涉及教师的教育法律关系:教师与学校的法律关系、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教师与
同事的法律关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他标志着我国有了一部关系到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大法,为建立健全教育法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法处于“母法”的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权威,其他各项教育法律、法规都要依它为基本依据,不得与其确定的原则和规范相违背。《教育法》是全面依法治教的重要标志,他确立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方针和基本原则,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规定了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重要措施,突出强调了各级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的责任,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的法律基础,规定了基本的教育制度,并为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教育法》共10章84条。
1、《教育法》的重要作用
(1)、制定《教育法》,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2)、制定《教育法》,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3)、制定《教育法》,对于巩固教育体制改革成果,引导和保障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有重要的作用。
(4)、制定《教育法》,是全面实现依法治教的需要。
2、《教育法》对我国教育制度的规定
(1)、学校教育制度
(2)、招生考试制度和自学考试制度(3)、教师聘任制度
教师聘任制:就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制度。
(4)、终身教育制度(5)、经费筹措制度(6)、教育管理制度
(7)、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3、《教育法》对教育法律责任的规定
法律责任:是违犯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1)、行政责任(2)、民事责任(3)、刑事责任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旧《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1986年7月1日开始实行,1992年3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并于2006年9月1日起实行。
1、义务教育的性质
(1)、义务教育具有国家性(2)、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3)、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4)、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5)、义务教育具有社会性
2、《义务教育法》对学生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1)、学生的权利
A、受教育权 B、物质帮助权 C、公正评价权 D、人身权 E、财产权(2)、学生的义务
A、受教育的义务 B、学习义务 C、守纪义务 D、守法义务 E、养成义务
(3)、学生权利和义务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A、年龄特点 B、心理特点 C、生理特点
4、《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1)、政府的职责 a、组织 b、领导 c、保障 d、检查
(2)、社会的职责
a、支持 b、参与 c、维护 d、监督 e、宣传(3)、学校的职责 a、组织 b、管理 c、安排 d、沟通 e、保证
(4)、家庭的职责 a、支持 b、参与 c、保证 d、监督
(5)、法律责任:违反《义务教育法》要承担相当的法律责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a、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民事责任
四、关于素质教育
1992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总结了建国40多年来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方针、政策和措施。在21世纪来临之时,面对世界环境的深刻变化,教育应作出怎样的调整与深化,落实科教兴国战略,1999年1月,国务院又正式批转了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审议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联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我国教育,由其是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前景做出了规划。
1、建国40多年来中国教育的现状;
2、中国教育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3、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A、时代的呼唤;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社会发展的需要; D、国际竞争的需要; E、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4、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身体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江泽民同志反复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创新,在基础教育领域,主要是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初步的创造能力。
5、素质教育的实施(1)、改革办学体制(2)、调整教育结构
(3)、建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6、素质教育的保证(1)、加强领导(2)、改善教育立法(3)、改革用人制度
7、和学员共同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略)
五、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未成年人保护法》原则
(1)、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A、保护权益原则,即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B、尊重人格原则,即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适应发展原则,即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D、教保结合原则,即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2、《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要求
(1)、学校保护
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 C、身心健康(2)、家庭保护
A、抚养
B、教育(3)、社会保护
A、授权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4)、司法保护
A、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方面的保护:不满14岁的未成年人,对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可责令其家长看管或由少管所教养;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对杀人、重伤、放火等8种严重刑事犯罪负刑事责任;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从轻或减轻,或免于处罚。另外,对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对16岁以上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羁押和服刑的处所也与成年人分开。
B、继承法与婚姻法方面的保护
3、青少年犯罪新趋势
(1)、犯罪年龄低龄化
(2)、犯罪手段成人化
(3)、犯罪性质严重化
(4)、犯罪因素多样化
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原则
(1)、预防与矫治相结合的原则
(2)、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3)、目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
(4)、综合治理与专项斗争相结合的原则
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对学校和教师的基本要求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
A、加强德育工作
B、将预防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C、加强法制教育的师资力量,举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活动
(2)、对不良行为的预防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共有9种表现(略)
A、加强学校自身法制建设,整顿教师队伍 B、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加强教育、管理 C、制止未成年人组织或参加不良行为同伙(3)、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A、认清“严重不良行为”,及时制止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有9种表现(略)
B、矫治“严重不良行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了解不良行为的原因
b、奖励和惩罚并用,奖励多于惩罚 c、矫治活动应力求一致性 d、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教师资格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的条件:
A、国籍条件 B、思想条件 C、学历条件 D、能力条件 E、身体条件 F、其他条件(2)、教师的聘任
2、教师的权利
A、教育教学权 B、学术研究权 C、学生管理权 D、报酬待遇权 E、参与管理权 F、进修培训权
3、教师的义务
A、遵纪守法义务 B、教育教学义务 C、思想教育义务
D、尊重学生人格义务 E、保护学生权益义务 F、提高水平义务
七、班主任的职责
A、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B、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C、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劳动,协助学校贯彻实施《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
D、关心学生课外生活。E、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
F、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
G、做好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的工作。
H、联系本班学生家长,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1、班主任工作的原则 A、对学生全面负责的原则 B、正面教育的原则
C、尊重与严格要求的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原则 E、以身作则的原则
6、班主任的条件
A、思想道德素养 B、知识素养 C、能力素养 D、心理素养 E、身体素质
八、中小学校教师常见违法行为
1、教学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A、教师超标准教学,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损害 B、教师擅离课堂,随意停课 C、教师偷取、泄漏考题
2、教育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A、教师对学生进行负面宣传
B、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形体罚 C、教师泄漏学生隐私
D、教师对学生实施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3、管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A、教师对学生乱收费、乱罚款 B、教师随意剥夺学生受教育权 C、教师奸污学生
D、教师对学生进行伤害
E、教师对在校生未尽监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