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教育[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08:3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教育》。

第一篇: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教育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教育

中国教育攻坚克难最矫健的姿态

“我搭上了异地高考政策首班车,非常幸运!”2012年冬天,长在福州、学在福州的重庆妹子鞠建榕,终于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转回老家就读高三了。在福建当地,她就能报名参考、享受同等待遇。社会期盼多年的异地高考,终于在2012年实现重大突破,梦想照亮现实,千万家庭享受到教育公平的阳光。

突破,是2012年中国教育最摄人心魄的词汇,也是中国教育攻坚克难最矫健的姿态。异地高考方案从无到有,这是教育公平的重大突破;义务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85%的入学率到100%的入学率,这是教育普及的重大突破;4%的目标从上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到2012年中央和地方财政予以坚决保障,这是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突破。一项项重大突破,正是中国教育克服重重困难、加快改革发展的真实写照,也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累累硕果。

我心中理想的学校

朱永新

优质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劣质的学校则是智能的坟墓。优质的学校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在这里常欢乐,常惊奇,主动地探索,健康地成长;劣质的学校则是孩子们的地狱,他们在这里常悲哀,常恐惧,被动地接受,人格在萎缩。

这种优质的学校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学校。

欧洲学生家长协会总干事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一所好的小学应符合的标准是:

(1)一所现代小学是使校内每个儿童都感到自己没有被忽视。

(2)一所现代小学必定参与最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学革新。

(3)一所好的小学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小学与中学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不存在“令人恼火的门槛”。

(4)一所好的小学必定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既对学生采取尽可能个别的教学方法,又对困难学生提供特殊帮助。

(5)一所好的小学必定关心属于其他文化的儿童。

(6)一所好的小学必定为儿童提供得以充分发展的机会。不应当仅仅关心儿童的脑,还要关心他们的手和心,即问题不仅仅在于智育,还在于情感教育、社会教育、生理运动教育、艺术教育……

(7)一所好的小学必定是“门窗敞开”的,发现始于对周围事物的探究。

(8)一所好的小学不是一个“孤岛”,它必定通过自己建立起一个合作网络。这一网络应导致由名副其实的教学小组进行的教学。更广泛地说,教学小组应与家长、心理、医疗、社会小组、教学辅助人员、学区督导等和谐地进行合作。一所好的小学必定根据本校活动计划自己规划其行动。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最佳,只有最特,最特就是最佳。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有其特色所在,优势所在,风格所在。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特色,就没有强劲的生命力,也就没有优势。

(选自《我的理想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解读】

理想的教育该是什么样的?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朱永新教授阐述了他理想中的教育,描摹出一幅理想的教育蓝图,对在21世纪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的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当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核心思想,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把经济建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江泽民在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今后15年直至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为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农业、工业、国防、财贸等行业和部门都提出了依靠科技振兴行业的发展战略。各省、市、自治区及各地(市)、县(市)也制定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针。1988年,江苏省率先提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决定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从过去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逐步转换到主要依靠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上来。“科教兴国”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战略提出后加速了地方科技事业和经济的发展。1996年,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立,各地方随继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或科教兴省(区、市)领导小组,截至到1997年6月,全国共有26个省(市、区)和计划单列市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据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已有20多个省、200多个城市制定了以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计划。

1998年4月,在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专家论坛”第3次大会上,我国学者宣布,从1981年到1997年的10多年里,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1.65%。同年5月,为了严格执行《教育法》、《科技进步法》,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有关教育、科技投入的规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保证预算内教育和科技经费拨款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通知》第一次明确了对财政预算执行中的超收部分,也要相应增加教育和科技的拨款,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实现法律规定的增长幅度。

1998年经中央批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立,并于6月9日举行第一次会议。朱镕基总理主持,指出要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知识经济和建立创新体系的重要批示精神,国

家要在财力上支持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要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

希望工程:中国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社会公益事业

【希望工程实施20年来累计募集捐款超过56.7亿元人民币】

“希望工程”是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发起的一项活动,是一项民间发起的公益事业。

中国教育经费缺口很大,贫困地区尤甚。全国6-14周岁的学龄少儿中,有3000多万人从未入学或中途辍学,其中84%在农村。每年因贫困而失学者达上百万人。1989年10月17日,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张胜利等11名失学儿童接受了由团中央颁发的《资助就读证》,此后,团中央根据全国贫困地区儿童失学严重的现状,于1989年10月30日成立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建立了“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其宗旨为:取诸社会,建立基金,公诸社会,造福孩子。其资助方式是:设立助学金,长期资助中国贫困地区品学兼优而又因家庭困难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为贫困乡村新盖、修理校舍;为贫困乡村小学购置教具、文具和书籍。同年,团中央向全国发起了实施救助失学儿童、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实施20年来累计募集捐款超过56.7亿元人民币,资助346万余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继续学业,建设希望小学16345所,被誉为中国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社会公益事业。

【希望工程的近期目标】

“希望工程”的近期目标是: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在中国328个重点扶贫县设立助学金,以提供助学金的方式,实现救助失学少年的目的。

【希望工程的长远目标】

“希望工程”的长远目标是:实现联合国提出的使地球上每个儿童都获得教育的基本权利。

【希望工程的资助范围】

设立助学金,长期资助中国贫困地区品学兼优而又因家庭贫困失学的小学生重返校园直到小学毕业;为贫困地区建立“希望小学”;为贫困地区小学购置教具、文具和书籍;为贫困地区的优秀中小学毕业生提供特别奖学金,资助他们深造至大学毕业。

【领导人对希望工程的关怀】

1990年9月5日,邓小平亲笔题写“希望工程”四个字。1992年6月10日和10月6日,邓小平同志两次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5000元。1992年4月15日,小平同志为希望工程的题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由此揭开了“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的序幕。

1991年11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题词:“支持„希望工程‟,关心孩子成长”。1992年3月22日,李鹏总理题词:“希望工程,救助贫困,兴学利民,造福后代。”教育经费硬指标首次实现占GDP4%目标

挣扎了多少年的“4%”,终在2012年达标。

日前,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

这是财政部负责人首次明确表示,“4%目标”达成。

过去三十年间,“4%”可谓是中国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每当官方表态重视教育时,各方都会拿这个久未达标的“4%”来说事。

早在1986年,以厉以宁、王善迈为首的几位学者做了一份名为“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合理比例研究报告”,计算出当人均GDP达1000美元时,公共教育支出国际平均水平为4.24%。据此,1993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国家财

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在20世纪末”占GDP的比例应该达到4%的目标。

结果,到2010年,也就是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之际,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才3.66%。

此后,有着“新教改”纲领性文件之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再一次规定,“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随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不同场合多次明确表态,要在自己任期结束之前“还上4%的账”。于是,过去两年,成为“4%”达标的主战场。

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的文件,并召开全国教育投入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从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合理安排使用经费、加强经费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依据上述文件,2011年全国范围内统一了内外资企业和个人的教育费附加制度,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以及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中来计提教育资金。

2012年,财政部又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相关政策的通知》。要求地方在收支分类科目中增加了名为“103014804教育资金收入”的科目,以反映从土地收益中所计提的教育资金,并在地方国库中进行分账核算。同时,强调“各地区不得降低计提比例、改变计提方式、虚增成本费用、拖延计提时间”。

此外,按照总体部署,在2012年和2013年年初,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对各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形成报告上报国务院,以便中央政府进行监督和问责。

在力度前所未有的政策护航下,“4%”终在2012年达标。

“4%”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在中共十八大召开期间,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出席一场新闻发布会时曾算过一笔账:“我们今年用人民币计价的GDP可以超过50万亿,也就是说财政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要超过2万亿。2012年的财政总收入,虽然还没有到年底,但是,我估计会超过11万亿。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拿六分之一的财政收入用到教育方面。”

显然,这样一笔“巨款”如何使用好、管理好,是下一步关注的焦点。“这是不得了的钱,全国人民都在盯着这笔钱怎么用,这笔钱要用在培养人身上,绝不能花在搞豪华装修,宿舍变宾馆、食堂变餐厅,扶梯甚至也雕花,走廊里挂电视,其实都没有人看。”有全国人大代表表示。

据悉,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对各省教育经费拨付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形成报告上报国务院,以便中央政府进行监督和问责;同时国家将设立专门的教育经费监管中心,以便对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监督制度化。

教育部长袁贵仁亦坦承,现在教育部最关心的事就是“如何能把钱用到刀刃上”。校车条例、营养餐护佑学生进入“安全通道”

4月5日,国务院公布《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社会广泛关注的校车安全问题被纳入法制轨道。5月23日,教育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等5个文件,强化营养餐规范管理。这是继国家启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综合治理校车事故以来针对教育民生问题出台的重大举措。

专家点评

袁桂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填补了我国历史上在校车立法方面的空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下一步,我国要在完善《校车安全条例》的同时,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校车法律体系。在抓安全的同时,要尽快解决农村学生上学远,城市因私家车送孩子上学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加快完善校车运行系统,加强对现有校车的监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必须保证营养餐成为“放心餐”,从实施情

况看,如何建好学校食堂,如何适应学生个性化的饮食习惯配餐至关重要。(光明日报记者靳晓燕整理)

中国教育十年大事记(2002——2012)

■2002年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教育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2003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农村教育发展薄弱问题。

■2004年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正式实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5年

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006年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

■2007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所确定目标如期实现。

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98%。“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惠民政策,推广到中东部地区,实现了对全国40万所农村中小学的近1.5亿名学生的全面覆盖。

■2008年

国务院决定,在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基础上,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同时进一步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

■2009年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一整套高校毕业生政策体系。

■2010年

国务院颁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学前教育的十条举措。新世纪来首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实施,绘就了国家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

■2011年

教育部与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全面实现“两基”。

■2012年

国务院召开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下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教育部等四部委下发《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公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新中国60年语文教育档案库

新中国成立60年,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腾飞的60年。就语文教育领域来说,那些影响语文教育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一大批做出卓越贡献的教育大家,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经典著作,60年语文教材的建设和变迁……都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珍藏的丰富资源,都是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铭记于心的可贵财富。请走进“新中国60周年语文教育档案库”,与我们一同见证60年中国语文教育的辉煌!(来源:语文报青春阅读版)

第二篇: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外交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外交

平等与合作

亚太国家防务官员齐聚新加坡参加安全会谈之际,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刊登文章指出:中国通过与东盟对话合作培育了一种全新的安全观念,其核心就是“平等与合作”,可以称之为“合作安全”。

文章还指出,“合作安全”的源泉就是持续的经济发展与繁荣,呼吁人们珍惜自己的经济发展成就,继续创造条件,用自己的方式处理好自己的问题。

外交家吴建民:世界也需要中国梦

11月29日,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总书记第一次提到“中国梦”,十分及时。“中国梦”中国人需要,世界也需要。

2006至2008年,我在担任外交学院院长期间,连续三年举办“中国梦与和谐世界”研讨会。世界各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革命时期,中国一批仁人志士的梦想是救亡图存,建立一个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这个梦想是他们追随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的强大动力。

今天许多中国人同样拥有梦想。30余年改革开放,中国实现大发展。很多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虽然艰辛,但他们实现了梦想,是幸福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追求金钱的文化也渗透到中国社会每一个角落。中国出现了三大危机——信仰危机、诚信危机和公信力危机。三大危机的出现,跟一部分人缺乏梦想、缺乏追求、缺乏宏大的目标密切相关。我在外交学院期间,每年开学都要对新同学讲话,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鼓励他们要有梦想、有追求。

“中国梦”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规模大。中国的崛起是13亿人在崛起,人类历史上没有13亿人国家崛起的先例。改革开放、面向世界,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提供了实现他们梦想的广阔空间。

第二,领域广。中国现代化事业是一项宏伟事业,包括各行各业。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涌现出大量杰出人士。

第三,与世界分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多少外国人来华,他们在中国找到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机会。

今天中国不少家长可能正在走入一个误区。他们的目标是要让子女要么做大官、要么发大财。中国13亿人,不可能都做大官、发大财。把千军万马都赶到羊肠小道上去,其后果只可能是悲剧,是不可取的。

我以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中国梦”。这包括“做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世界的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也包括“做事”。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即使平凡,但也很辉煌。

中国人需要“中国梦”,“中国梦”有助于解决三大危机,有助于使社会更加友善、更加和谐。

世界也需要“中国梦”。毋庸讳言,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人们的担心、忧虑和恐惧。如果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让世界了解一个个中国人的“中国梦”的真实故事,那会是很受欢迎的。普通人寻梦的故事,大家都能够理解。这样就会拉近崛起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距离。这样做,肯定会减少中国崛起的阻力,加深世界对一个真实中国的了解。

“中国梦”是世界的需要,还因为中国人做“中国梦”不是关起大门、自己做,而是与世界合作、共同做。

中国地处东亚,这个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最有活力、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正处在一个坎上,面临各种国际、国内挑战。“中国梦”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迎难而上,妥善应对一个又一个挑战,使中国发展得更好。中国发展的更好不仅是中国人的福音,也是世界的福音。

十八大之后,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希望,“中国梦”——中国需要、世界也需要的好事——做的人越来越多,越做越好。

(中国网)

周恩来外交风云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周总理肯定地说:“有!”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总理钻。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想:问“中国有没有妓女”这个问题,你周恩来一定会说“没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这里。当然周总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对比。哎呀,周总理考虑问题周密细致,同时又那么快速反应,你不佩服他也难啊!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尽管中美当时处于敌对状态,但周总理一贯的思想,还是把当权者和普通美国民众分开。在谈判桌上横眉冷对,那是一点情面也不讲的。但会场外,他可是统战高手,尽量做工作,力图潜移默化。他对普通美国民众一直是友好的,包括新闻记者在内。所以,在那个美国记者主动要和周总理握手时,周总理没有拒绝。但这个记者看来纯粹要使周总理难堪,否则不会自己主动握手,然后又懊悔不迭地拿手帕擦手。周总理在他擦手之前,也不会意识到他会这样做。当时大堂里人很多,就看你周恩来下不下得了台。所以周总理也拿出手帕擦手。请注意两人做法不同的是:记者擦完手后仍把手帕塞回裤兜,而周总理是擦完手后把手帕扔进了痰盂。周总理的意思是:你的手帕还能用,我的手帕因为擦了以后沾染了你的细胞,你这无耻小人的病菌,再也不可能洗干净使用了,所以我就把它扔到痰盂里去。

九一三事件发生以后,苏联大使找到周总理,阴阳怪气地问道:“总理同志,听说最近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周总理平静地回答:“也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森林里倒了一棵树;一棵树上落下一片叶子而已。”苏联大使故作关心地说:“据权威人士推测,此事对中国的影响极为不利呀!”总理答道:“恰恰相反,一颗毒瘤在肌体上自动消失,有百利而无一害。”苏联大使有些恼怒:“总理同志,有句话我早就想说了,你们在国际上口口声声骂我们是社会帝国主义,把我们说得比厕所还臭。既是这样,那么请问:你们的林副统帅在国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什么偏要投奔我们苏联呢?”周总理冷笑道:“正因为厕所臭,苍蝇才喜欢那个地方。大使同志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又何必多此一问?”苏联大使被说得哑口无言.——林彪叛逃苏联并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这个消息传出后,国际上一些敌对分子幸灾乐祸。中苏关系当时严重恶化,苏联大使和总理见面时存心想看好戏,让周总理难堪。他见兜圈子达不到目的,就摊出所谓的“王牌”,料想周总理一定无话可说,结果周总理反戈一击,苏联大使陷入十分狼狈的境地。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也是,想和周总理较劲,门都没有。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你们中国人口众多,你知道你们中国有多少个厕所吗?”这是一个非常刁难的问题,总理是管理国家大事的,怎么可能去调查全国有多少个厕所呢?大家都在瞪大眼睛等着周总理的回答。周总理不假思索:“两个。”

这位西方记者有点纳闷:“你们中国人口周密,只有两个厕所怎么行呢?”周总理说:“我们中国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所以我们的厕所只需要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就已经足够了。”周总理就是这样轻描淡写把这西方记者打发了。

有一次欧洲的外交官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你们中国每年发行人民币的总额是多少?”这是国家机密的问题,哪个国家财务会公开向外透露呢?这分明是想让周总理出丑。如果总理说出一个真实数字是泄露国家机密,如果随便编造一个数字有损国体。众人面面相觑。周总理马上回答:“中国每年发表的人民币总额是:十八元八角八分。”总理的才思敏捷不得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的回答既不泄露国家机密,也是一个真实的数字难道不是么?以前的人民币只有“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个数字加起来总额不就刚好是18元8角8分么?

还有一次周总理出国访问时,在对方的宴会上有一道汤,从上面看不到热气上升,周总理没有留意其中的成分,舀一勺到嘴边被烫了一下,原来这汤上面是滚热的油。热油是看不到热气但温度非常高。如果没有接触很难辨认出温度的。这国家领导居然想出这么绝的手段。过一段时间这位国家领导访华时,周总理亲自出马,为他做了一道“热呼呼”点心-----油炸“冰棒”。周总理当着这外国领导的面命人拿来“热气上升”的冰棒,来到一锅滚热的油边,总理在冰棒外面涂上一层厚厚的面粉,再往油锅里一放立即捞起,这时候面粉刚好被炸成干面皮包着冰棒,冰棒既不融化又可以看到“热呼呼”的样子。总理把这“热呼呼”的冰棒递给这外国领导,这人因为曾经用热汤烫过总理,这回又看到是刚从油锅里捞上来,接过手后不敢立即吃,先拿到嘴边慢慢吹气,不管他怎么吹“热气”依然不减。过了一会他才大胆的放进嘴里咬了一口,结果被冻得打了一个哆嗦……

(网络资源)

邓小平:一根手指震惊世界

1985年6月10号,《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配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上81岁的邓小平伸出了一个手指头。看上去,那是一张再平常不过的照片,但一经发表,它瞬间震惊了世界。

这张照片拍摄于发表前的六天,1985年6月4号,中央军委扩大会。原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刘回年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裁军100万!对外界而言,这个消息非常突然。因为就在半年多前,中国刚举行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阅兵式。威武的铁流,壮美的方阵,很难让人联想到裁军二字。

在很多国际观察家看来,中国没有理由减少自己的武装力量。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两年后,高呼着“重振军威”、“将苏联推回到原有势力范围”的美国共和党保守势力的代表里根入主白宫。美苏关系再次恶化。

1983年,举世震惊的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出笼,试图利用高技术优势,建立空间武器系统。按照里根的说法,“星球大战”计划是一个可使对方进攻性武器失效的“空间绝对盾牌”。

从此,美苏新一轮军备竞赛从地球走向太空。1985年,苏联国防预算增长了12%。

当时,联邦德国《波恩评论报》载文说:大家都在谈裁军,可是迄今为止只有中国人言行一致。

巴基斯坦的《黎明报》也发表了由衷的感慨:中国单方面裁军,与其他国家一边大谈裁军,一边加紧生产武器、拼命扩充军队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1987年4月4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徐信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精简整编的任务已基本完成!裁减员额100万后,军队的总定额为300万。”

1995年,《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白皮书对百万大裁军进行了这样的评价:中国单方面大规模裁减军队员额的行动,不仅有利于促使当时的东西方两个集团减缓军备竞赛的势头,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而且有助于在世界各国间逐步建立相互信赖的气氛,改善军控与裁军的环境。中国此次裁军行动对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1995年《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白皮书。

邓小平:“我打了一张大牌!”

1982年3月26号,中国外交部的一次新闻发布会,引起了国际上不小的轰动。当时的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钱其琛只说了三句话。但就是这短短三句话,标志着一个举世瞩目的外交牌局开局了。

“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

第二天,中国外交部这份“三句话”声明,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的中央位置。外电立刻作出反应:“这一谨慎而含蓄的声明,预示着对抗了30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的确,1982年3月24号发生了中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天,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乌兹别克共和国首府塔什干发表长篇讲话。虽然他在讲话中仍对中国进行攻击,但明确表示,从未否认过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完全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表示准备就改善中苏关系问题与中方举行谈判。

到1985年10月9号,邓小平会见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时,中苏关系正常化这个敏感而复杂的牌局已经到了关键时刻。那一天,喜欢桥牌的邓小平说,“我打了一张大牌!”

而这张大牌,实在出人意料。

原来,邓小平在会谈中,突然请齐奥塞斯库给戈尔巴乔夫带个口信:“如果苏联同我们达成谅解,让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而且能办到的话,我或胡耀邦同志愿意同戈尔巴乔夫同志见面。”

一石激起千层浪。1986年7月,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作出回应:表示愿在任何时候,任何级别上,同中国认真讨论关于创造睦邻友好气氛的补充措施问题。

整个牌局开始迅速变化。不过,戈尔巴乔夫的讲话并没有谈到越南从柬埔寨撤军。

1986年9月2号,邓小平生平第一次接受电视专访,采访者华莱士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访谈节目“60分钟”的主持人。显然,邓小平没有放过继续向苏联出牌的绝佳机会。

中苏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双方的马拉松式磋商,最艰苦的时候,彼此针尖对麦芒,一度被外界称为“聋子对话”。但尽管如此,政治磋商改变了中苏之间一个时期以来,只对抗、不对话、不往来的全面僵持状况。

1987年5月26号,越南宣布开始从柬埔寨撤军,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拉开序幕。

1988年5月15号,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

一年之后,苏联又从蒙古撤军。

到1989年5月15号,戈尔巴乔夫以“苏共中央总书记”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双重身份正式访问中国的时候,影响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已经基本消除。

时隔30年,苏联最高领导人第一次踏上了中国领土。

而此时的邓小平,手里还有一张好牌。

1989年5月16号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黑压压一大片中外记者等着见证中苏领导人会见的历史性时刻。

10点整,当戈尔巴乔夫来到小平同志跟前时,有心的记者都发现,这次中苏两国领导人见面只握手,没有拥抱。有一位记者还掐着手表算了时间,两位领导人握手的时间竟然长达一分多钟。

就是在这次历史性会晤中,两位领导人同意“结束过去,开辟未来”。而“只握手,不拥抱”,这个由邓小平特别规定的动作,也标志着中苏两国从此跳出了“称兄道弟”的盟友关系,建立起“君子之交”式的伙伴关系,而这种关系成为冷战结束后国与国关系的范例。

中美入世谈判:最后五分钟的较量

1999年11月9号晚上,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率领中美入世谈判美国谈判小组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一道而来的还有一位神秘人物,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吉恩•斯珀林。如此高规格的谈判阵容,预示着中美之间13年马拉松式的入世谈判走到了最紧要关头。今天的《中国外交传奇》播出第七集《最后五分钟的较量》。

深秋的北京,寒气袭人。11月10号上午,当美国谈判小组的车队驶入外经贸部的大门时,上百名中外记者已经在那里守候多时。

龙永图,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对这次谈判颇有把握,因为中美已经就中国入世达成框架性共识。

然而,到了第二天,谈判形势突然变得扑朔迷离。美方一边扬言要回国,一边又把行李从机场取了回来。

难道7个月前的一幕又要重演吗?

就在7个月前,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美。两国的入世谈判到了最后关头,克林顿总统突然变卦。

而显然,七个月之后的北京会谈,让龙永图和巴尔舍夫斯基,这两个谈判桌上的老对手,再次体会到了对方高超的谈判技巧。

11月14号,谈判进入第五天,外经贸部的谈判大楼里风云变幻,悬念重重,谁也不知道结局会是怎样。

到了晚上7点钟,整个美国代表团居然全部消失,声称第二天就要走!

然而,就在最后关头,龙永图接到了朱镕基总理亲自打来的电话:今天一定要签,不能让美国人跑了!

事实上,巴尔舍夫斯基已经把谈判的协议文本全部备齐,对上飞机的事再也只字不提。

谈判桌上,朱镕基总理直奔主题。他对美方代表说,我不是来跟你谈判的,我就是来做决策的。最后七个问题同意两个,这是我们最大的让步!

小妥协换来对方的大妥协,五分钟后,美国同意了中方的意见。

1999年11月15号,经过六天六夜的艰苦谈判,中美终于在北京签署中国入世双边协议。

2001年11月10号,中国被正式接纳为世贸组织成员。

2001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为2662亿美元,2007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180亿美元,在世界排名从2001年的第六位跃居第二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成就

杨洁篪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使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也使中国外交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们顺应形势,开拓进取,把握机遇,化解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发展。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盛况空前,标志着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发展时期,外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

(一)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东西方“冷战”逐步接近尾声,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抓住机遇,及时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调整,打开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首先,科学判断形势,从根本上调整外交战略。邓小平同志对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作出新的科学判断,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世界大战并非不可避免和迫在眉睫。这为我们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对外政策的一系列重大调整提供了条件。

第二,提出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改善和发展同各主要大国的关系。调整联合一切力量制衡苏联的“一条线”战略,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稳步发展。逐步缓和同苏联的关系,于1989年5月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同日本、西欧及东欧国家的务实合作有了长足发展。

第三,妥善处理同邻国的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和发展。调整对东南亚国家的政策,注意严格区分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使我国同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关系有了很大改善。提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五点方针,同印度恢复高级互访和边界谈判。

第四,推动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提出“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经济合作四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经济合作,使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有了更深厚的经济基础。

第五,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作用,扩大国际影响。积极参与柬埔寨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为缓和东南亚地区紧张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阿富汗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六,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98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按“一国两制”原则收回香港。经过艰苦谈判,中国政府于1984年12月和1987年4月,分别与英国和葡萄牙政府就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签署联合声明。

(二)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进入新旧格局交替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外交思想,我国外交工作取得新的成就。

第一,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顶住国际压力,打破西方“制裁”。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发生政治**后,西方国家对我采取“制裁”措施,我坚持原则、顶住压力、多做工作。1989年底,日本率先恢复对华政府援助。从1990年底起,我国同西欧国家逐步恢复高层互访。1993年,江泽民主席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会晤,结束了1989年6月以来中美没有元首会晤的不正常局面。

第二,推动同各大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新型合作关系,构筑有利的大国关系框架。1996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世代友好”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997年,中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表明两国愿共同积极寻求发展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性而非对抗性的关系。1998年,中国与欧盟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与日本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第三,发展睦邻友好,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继与印尼复交、与新加坡和文莱建交、与越南和老挝关系正常化后,1997年中国与东盟确定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在与朝鲜保持传统友好关系的同时,实现同韩国关系正常化。在中亚继与中亚五国建交后,又与俄罗斯共同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我还与绝大多数陆上邻国解决了边界问题。

第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2000年,中国和非洲国家共同倡议成立“中非合作论坛”。我国同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等发展中国家组织加强了联系和协调。

第五,广泛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全面参与多边外交各领域的活动,并开始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00年9月,江泽民主席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倡议举行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领导人首次会晤。我国成功承办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第六,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多次挫败台湾当局“重返联合国”图谋,挫败世界卫生大会涉台提案。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多次挫败西方国家的反华提案。妥善处理了我国驻南斯拉夫使馆遭袭和我国军机被撞事件。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截至2007年12月28日,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如下(按洲际、建交时间排列):

「亚洲」

1949.10.06朝鲜

1949.10.16蒙古

1950.01.18越南

1950.04.01印度

1950.04.13印度尼西亚

1950.06.08缅甸

1951.05.21巴基斯坦

1955.01.20阿富汗

1955.08.01尼泊尔

1956.08.01叙利亚

1956.09.24也门

1957.02.07斯里兰卡

1958.07.19柬埔寨

1958.08.25伊拉克

1961.04.25老挝

1971.03.22科威特

1971.08.04土耳其

1971.08.16伊朗

1971.11.09黎巴嫩

1971.12.14塞浦路斯

1972.09.29日本

1972.10.14马尔代夫

1974.05.31马来西亚

1975.06.09菲律宾

1975.07.01泰国 1975.10.04孟加拉国 1977.04.07约旦 1978.05.25阿曼

1984.11.01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988.07.09卡塔尔 1988.11.20巴勒斯坦 1989.04.18巴林

1990.07.21沙特阿拉伯 1990.10.03新加坡 1991.09.30文莱

1992.01.02乌兹别克斯坦 1992.01.03哈萨克斯坦 1992.01.04塔吉克斯坦 1992.01.05吉尔吉斯斯坦 1992.01.06土库曼斯坦 1992.01.24以色列 1992.04.02阿塞拜疆 1992.04.06亚美尼亚 1992.06.09格鲁吉亚 1992.08.24韩国 2002.05.20东帝汶 「非洲」

1956.05.30埃及 1958.11.01摩洛哥

1958.12.20阿尔及利亚 1959.02.04苏丹 1959.10.04几内亚 1960.07.05加纳 1960.10.25马里 1960.12.14索马里

1961.02.20刚果(金)1962.10.18乌干达 1963.12.14肯尼亚 1963.12.21布隆迪 1964.01.10突尼斯

1964.02.22刚果(布)1964.04.26坦桑尼亚 1964.09.29中非 1964.10.29赞比亚 1964.11.12贝宁

1965.07.19毛里塔尼亚 1970.10.15赤道几内亚 1970.11.24埃塞俄比亚

1971.02.10尼日利亚 1971.03.26喀麦隆 1971.07.29塞拉利昂 1971.11.12卢旺达 1971.12.07塞内加尔 1972.04.15毛里求斯 1972.09.19多哥

1972.11.06马达加斯加 1972.11.28乍得

1974.03.15几内亚比绍 1974.04.20加蓬 1974.07.20尼日尔 1975.01.06博茨瓦纳 1975.06.25莫桑比克 1975.11.13科摩罗 1976.04.25佛得角 1976.06.30塞舌尔 1977.02.17利比里亚 1978.08.09利比亚 1979.01.08吉布提 1980.04.18津巴布韦 1983.01.12安哥拉 1983.03.02科特迪瓦 1983.04.30莱索托

1993.05.24厄立特里亚 1990.03.22纳米比亚 1998.01.01南非 2007.12.28马拉维 「欧洲」

1949.10.02前苏联 1949.10.04保加利亚 1949.10.05罗马尼亚 1949.10.06捷克 1949.10.06斯洛伐克 1949.10.06匈牙利 1949.10.07波兰

1949.11.23阿尔巴尼亚 1950.05.09瑞典 1950.05.11丹麦

1950.09.14列支敦士登 1950.09.14瑞士 1950.10.28芬兰 1954.10.05挪威

1955.01.02塞尔维亚①

1964.01.27法国 1970.11.06意大利 1971.05.06圣马力诺 1971.05.28奥地利 1971.10.25比利时 1971.12.08冰岛 1972.01.31马耳他 1972.03.13英国 1972.05.18荷兰 1972.06.05希腊 1972.10.11德国 1972.11.16卢森堡 1973.03.09西班牙 1979.02.08葡萄牙 1979.06.22爱尔兰 1991.09.11爱沙尼亚 1991.09.12拉脱维亚 1991.09.14立陶宛 1991.12.27俄罗斯 1992.01.04乌克兰 1992.01.20白俄罗斯 1992.01.30摩尔多瓦 1992.05.12斯洛文尼亚 1992.05.13克罗地亚 1993.10.12马其顿 1994.06.29安道尔 1995.01.16摩纳哥

1995.04.03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2006.07.06黑山 「美洲」

1960.09.28古巴 1970.10.13加拿大 1970.12.15智利 1971.11.02秘鲁 1972.02.14墨西哥 1972.02.19阿根廷 1972.06.27圭亚那 1972.11.21牙买加

1974.06.20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974.06.28委内瑞拉 1974.08.15巴西 1976.05.28苏里南 1977.05.30巴巴多斯 1979.01.01美国

1980.01.02厄瓜多尔

1980.02.07哥伦比亚

1983.01.01安提瓜和巴布达

1985.07.09玻利维亚

1985.10.01格林纳达

1988.02.03乌拉圭

1997.05.23巴哈马

2004.03.23多米尼克

2007.06.01哥斯达黎加

「大洋洲及太平洋岛屿」

1972.12.21澳大利亚

1972.12.22新西兰

1975.11.05斐济

1975.11.06萨摩亚

1976.10.12巴布亚新几内亚

1982.03.26瓦努阿图

1989.09.11密克罗尼西亚

1997.07.25库克群岛

1998.11.02汤加

2007.12.12纽埃

注:①.1955年01月02日,我国与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后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建交。1992年04月27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宣布成立。2003年02月0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将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06月0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2006年06月05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来源:语文报青春阅读版)

第三篇: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航天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航天

约会“天宫”,神九缔造中国梦

从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的美丽传说,到屈原“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层层追问,从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的跃跃欲试,到苏东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惆怅彷徨,我们的古人一直都对天宇、太空有着不凡的憧憬和梦想。

2012年6月18日,搭载着3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牵手”,让我们做了数千年的太空梦,又往前跨越了一大步。

凭着勇攀高峰的创新勇气,中国航天接连取得一个个历史性突破,“神舟”飞天、漫步太空、入住“天宫”……中华民族心头的千年梦想写在太空。圆梦“天宫”,中国首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这是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后第三个依靠本国力量实施载人对接的国家,标志着中华民族在叩开空间站时代大门之后,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后,天宫一号还要作为太空实验室开展开展科学实验、技术试验等活动,为人类认识世界作贡献。中国航天技术每一步跨越发展,获益的必将是人类全球。

我国“九五”期间国产卫星飞行成功率达100%

新华网北京2月7日电(记者李斌)“九五”期间,我国空间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共研制和发射了11颗不同类型的卫星和1艘“神舟”号试验飞船,发射成功率和飞行成功率均达100%。据悉,其中,有6颗卫星及1艘试验飞船都是首次发射即获得试验成功,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徐福祥研究员在中国工程院日前举行的第6次工程科技论坛上透露了这一消息,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空间技术的成就与展望”。

据悉,截至去年底,我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48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4个卫星系列,2个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返回式卫星回收成功率达9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同类卫星的国际水平。

徐福祥说,“自1968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至今的32年,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共计48颗,平均每年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1.5颗,而„十五‟期间,我国将研制和发射近30颗各类卫星,平均每年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近5颗,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卫星工程发展的美好前景。”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空间技术的主要研制单位,也是我国“卫星的摇篮”。

(新华网)

载人航天:中国人的“太空舞步”

“神舟”飞天,太空漫步,入住“天宫”……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随着神舟飞船的每一次升空一一成真。回首中国载人航天的辉煌历程,恰似一场华美的太空舞蹈,背后却凝结着无数航天人的辛勤汗水。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承载着“飞天梦”进入太空,开启了中国“太空舞步”的序曲;2003年10月,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飞入太空并成功返回,中国“表演者”首次亮相太空舞台;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首次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2008年9月,航天员翟志刚离开飞船进入太空行走19分35秒,在浩瀚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此后,从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成功对接,到2012年神舟九号实现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入住“天宫”,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向在轨航天器运送人员和物资能力的国家。

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到多人,从一天到多天,从首次进入太空到出舱行走再到交会对接、访问在轨飞行器……中国人的“太空舞步”越跳越远,精彩连连。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九号,中国载人航天接连取得历史性突破,靠着勇攀高峰的创新勇气,中华民族正把一个个梦想的伟大跨越,标记在浩瀚太空之上。

(新华网)

从“神一”到“神八”:十二载神舟飞天路

新华网甘肃酒泉11月1日电(记者王经国黎云田兆运)神舟飞船的每一次飞行,都是一次进步,一次突破: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到多人,从一天到多天,从首次进入太空到出舱行走再到交会对接……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叠加,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标志。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凭借着不懈努力和勇敢气魄,一次次把国家的崭新高度标记在太空。

不管时光如何流逝,中国载人航天中的那些难忘的画面和声音永远不会消退。

神舟一号:中国飞船揭开神秘面纱

〔事件回放〕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

经过21小时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成功着陆!

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考核了飞船重要的5项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技术、调姿和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热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

中国第一艘神舟号无人飞船的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

〔声音〕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我们的飞船比美、苏晚40年才发射,但飞船技术水平要和他们现在的相当,要体现技术进步,不能照抄,要迎头赶上。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

神舟二号:第一艘正样飞船全新亮相

〔事件回放〕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神舟二号飞船成功发射。虽然也是无人飞船,但这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它的各项技术状态和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飞行期间,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取得了大量数据。

〔声音〕时任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神舟二号飞船飞行试验实现了留轨技术。飞船在弥补神舟一号设计不足方面的基础上,对工程总体和各系统从发射到运行、返回、留轨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考核,并且进一步检验了总体技术方案和各系统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和匹配性。

神舟三号:搭载“特殊乘客”

〔事件回放〕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成功发射的神舟三号飞船上,搭载了一个特殊乘客——“模拟人”。这套拟人载荷系统可以模拟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的多种重要生理参数:脉搏、心跳、呼吸、饮食、排泄等等,并随时受到地面指挥中心的监控。

与前两艘飞船相比,神舟三号飞船具备了航天员逃逸和应急救生功能,并对降落伞系统进行了大的改进和完善,确保在回收过程中能够安全着陆。

〔声音〕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这艘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四号:经受严峻考验

〔事件回放〕神舟四号飞船是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试验涉及测控与通信、飞船和火箭、发射场、主着陆场和备用着陆场、航天员、陆地和海上应急救生等系统。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共设计了8种救生模式,以确保在不同阶段若出现意外都能保证航天员安全返回。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四号飞船在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声音〕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这次发射是在严寒的条件下使飞船顺利升空,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奇迹。这一切证明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进入成熟期。

神舟五号: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

〔事件回放〕2003年10月15日注定要载入历史的名册。这一天,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也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当杨利伟经过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返回陆地后,着陆场沸腾了,所有的人都在欢呼。杨利伟迈出舱门面对欢呼的人群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祖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一天。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声音〕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我们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为和平利用空间做出的重大贡献。

神舟六号:一个筋斗351公里

〔事件回放〕这是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中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飞行中,费俊龙上演了经典的一幕:他半蹲在地上,用双手撑住船舱地上的两个固定物,然后突然向前,完成了中国人在太空的第一个前滚翻。接着,费俊龙又翻了三个筋斗。以神舟六号每秒7.8公里的速度计算,费俊龙的一个筋斗“翻”了大约351公里。可能连费俊龙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违规”的动作永久留在人们的记忆。以神舟六号任务的完成为标志,中国已经跨入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计划。

〔声音〕时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两名航天员从返回舱出来到轨道舱进行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的操作,这实际上是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在太空中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事件回放〕又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像一个从水中慢慢上浮的潜水员,航天员翟志刚头先脚后,出现在太空中。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进入太空。

“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这一刻,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的足迹。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同飞过9165公里。

实现太空行走,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航天大国,都是历史性的一步。这一刻,无疑是历史性的!

〔声音〕航天员翟志刚: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航天员刘伯明:还记得我出发前说过的一句话——相信中国的航天员是最棒的!

航天员景海鹏:感谢祖国,感谢全国各族人民的关爱!

神舟八号/天宫一号:相约在太空

〔事件回放〕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随后飞船将与9月29日成功发射的天宫一号实施交会对接。

这将是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的关键。在轨飞行两年的天宫一号还将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实施交会对接。这将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

〔声音〕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我们已经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和空间出舱技术,一旦掌握交会对接技术,就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技术和能力,为开展更大规模的航天活动提供了可能性。

神舟系列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其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首发,2011年11月初“神州八号”发射升空,12年间,神舟系列飞船共发射了8次。在这12年里中国无数科研人员为此而奋斗不息。(来源:语文报青春阅读版)

第四篇: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生活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生活

记忆中的春节

影像志

【导读】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老百姓把家中好吃的、好喝的都摆在桌上、展在眼前。所以,只要看看老百姓在春节的生活变化,就能看出整个中国的国情变化来。下面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见证•影像志”栏目中一个纪录片的文字版节选。透过尘封的历史,我们可以从百姓过春节的角度,感受到建国后不同时期中国变革的面貌,感受到我们富强中国梦想逐步实现的过程。这个记录也让我们充满期待:我们的下一个春节,会怎么过呢?

1962年

1962年2月4日,农历大年三十。

作家老舍在《北京晚报》上发表散文《立春大吉》:“今天既是阴历年的除夕,又是立春!咱们人人都有双份儿喜气!立春不过是个节气,我们却把春装在心里,天天是春,终年是春,春色无边!”

除夕前不久,北京市民发现,政府恢复了鸡蛋的供应,同时开始发放暂停半年之久的肉票。

1974年

1974年1月23日,农历甲寅年正月初一。

北京的最高气温为摄氏二度。这一天的报纸影讯上,除了记录片、科教片之外,还有四部故事片,有于洋主演的《火红的年代》,李丽华、石挥主演的《艳阳天》,鲁速主演的《战洪图》和李仁堂主演的《青松岭》。

1986年

1986年2月9日,农历丙寅年春节。

这一年,副产品价格体制开放,物资供应繁荣。此时,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得到广泛推行。到1986年底,全国百分之九十九点八的农户实现了分田到户,农村的温饱问题已经初步解决。

1998年

1998年1月27日,农历戊寅年除夕。

上海一家饭店将做好的年夜饭,亲自送到居民家中。

在《春节喜事》一书中关于“上海人怎样过年”的调查显示,1998年,将年夜饭定在饭店的有百分之二十三点零一,仍有六成多的人在家中吃年夜饭。

(选自新星出版社《读库》1001期)

中国改革30年:从衣食住行看生活变化

中国服装30年变奏曲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它的变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

20世纪70年代:一个大变革的年代

“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泽东像章,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色解放鞋。这一年代也是中国服饰文化变化最为剧烈的一个时期。“文革”的结束,使人们对美的天然热爱和追求迅速苏醒,所以在70年代后期出现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

四个兜当时人民解放军军装的一种特殊标志,只有排级以上的军官上衣才有四个兜,而一般的战士军服只有上面的两个兜,在军装成为最时髦的服装时代,“四个兜”显得尤为珍贵。

小白鞋白帆布运动鞋的别称,估计不少30岁以上的人对这三个字怀有强烈的怀旧情结,具有同等怀念价值的东西还有与小白鞋相匹配的白鞋粉。的确良“文革”时期极少数可以被称为“料子”的化纤纺织品,主要用于制作衬衫。

20世纪80年代:色彩缤纷的时代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服饰发展的春天与中国人时尚观念的复苏开始于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1978年。人们看到大喇叭裤、蝙蝠衫,还有健美裤和连衣裙。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中国,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80年代。

健美裤流行了相当长的时间。一般以黑色为主,带有很大的弹性。后来脚蹬裤的材料变得多种多样,不过基本的特点都没有变:贴身,高弹力,且透风。

20世纪90年代: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1998年,某时尚杂志上有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大意是:假如昨天在米兰或巴黎的发布会上的一种时装款式今天出现在北京或上海一位女性的身上,你千万不要奇怪。90年代,中国服装至少在高端人群中已经实现了与世界的同步。奢侈、豪华、昂贵不再是用来批判西方生活方式的专用词,而成为人们理直气壮地追求的生活目标,对名牌的崇拜成为高尚品位的表现。

21世纪:个性才是王道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人对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体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21世纪,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和商业主流在全世界受到瞩目和尊重。

餐桌上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从老百姓日益丰盛的“菜篮子”里,从普通家庭的餐桌上,不难寻找出答案:中国人民饮食文化的发展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一样让我们惊喜。

20世纪50~70年代:“饿”

家乡有这样的顺口溜,“低指标,瓜菜代,吃得饱,饿得快,肿了大腿,肿脑袋”,“南瓜北瓜,天天吃它,无油少盐,稀稀呱呱”。在那个物质严重缺乏的时代,“那时候就一个感觉:饿!”“你知道吗?那时买东西光有钱还不行,还要票,什么布票、粮票、油票……”这个时代的符号很相似: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家具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对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吃得像个人样。

20世纪80年代:从温饱走向小康

这个时代,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桌上“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80年代后期,粗粮食品逐渐从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同时,外国的快餐如麦当劳、肯德基也进入中国市场。人们依稀可以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已经到来。

20世纪90年代:饕餮时代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大长,一年在餐桌上甚至能吃掉上千亿元人民币。鲍鱼、海参、翅肚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肆都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肿瘤、糖尿病、肥胖症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减肥。

21世纪:吃出健康

人们开始呼应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重视。蔬菜要吃新鲜的,粮食要吃该年的,鸡鸭要吃一秒种之前的,鱼肉要吃欢蹦乱跳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的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二十一世纪的初期,“清醒而及时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房屋的变迁

从60年代的平房,70年代的筒子楼,80年代的单元楼,90年代的二室一厅、三室一厅到跨入新世纪的小高层、复式住宅、跃层、别墅,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的变化深刻地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居者忧其屋

“住房靠国家,分房靠等级”,在“福利分房”时代流行着这样一句口号。房子面积分配的大小要根据家里人口的数量。一般是一家三四口人,甚至老少三代一起吃、住、生活。

20世纪八十年代:居者有其屋

“没赶上分配,也没赶上分房”,倒是赶上了改革:1980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中国房改的思路。1998年,朱镕基总理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一整套想法,房改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人们在哭、笑、怒、骂之余现实起来,房屋、楼价上升到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层面。至此,新的住房时代开始了。

21世纪:居者优其屋

21世纪,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在追求宽敞的同时,还在追求着居住环境的各种配套设施,要住得舒服,住得开心。

我们在靠它们代步

1978年前后:时髦代步工具——自行车

20世纪80年代初:公交车开始全国普及 80、90年代,公交车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电车也给城市居民带来了便捷。电动三轮车于上世纪80年代出现,后火爆城乡,但由于安全性差等因素,90年代末退出历史舞台。但坐上电动三轮车那种摇摇晃晃的感觉,至今让人们难以忘怀。20世纪90年代:交通工具多元化

飞机走进国人视野。80年代末90年代初,飞机还是个新鲜事物,线路和航班次数都很少。如果那时候有谁能坐上飞机去趟外地,肯定会吸引无数羡慕的眼光。当时飞机票的价格很贵,据说在1988年去日本,来回机票至少要6.5万日元。

远洋客轮让人们在惊涛骇浪欣赏旅途的风景,虽然许多人会遇到晕船反应的问题,但这种经历很难忘。

中巴,90年代在城乡流行。几乎是随喊随停,价格便宜,上下方便。

21世纪:海陆地全面立体覆盖,地球正在变小

国际航班把你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城市公交开始注重环保节能,空调公交车投放使用;公交IC卡开始普及;地铁成为最便捷的“地下公交车”;城市轻轨,缓解了重庆、武汉、上海等大都市的交通压力;磁悬浮正在多个城市建设;过江、地下隧道在全国多座城市开通。

国产自主品牌:开中国自己的车。中国汽车工业正在高速发展,但中国汽车工业生产的轿车却是以组装外国品牌的产品为主。以吉利和奇瑞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企业希望获得平等对待,投身自主研发,创造中国汽车产业的希望。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

高铁承载着中国梦想一路前行

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在即,它给中国人带来的欢欣显然比“世界最长”这简单的四个字更加丰富具体:沿线站点城市正纷纷将各种“同城”概念作为发展机遇;旅行社争着推出新线路,让游客体验“上午在广州喝完早茶,傍晚到北京吃上烤鸭”;而更多人则在憧憬,一个月后的春运,自己买张回家的火车票不会再那么费劲,路上花的时间不到之前的二分之一……

作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新的里程碑,京广高铁历史性地改变了中国南北之间的距离感,把2298公里的地面交通缩短到了8个小时。此时此刻再回望过去,特别是回望百年前老京广线——京汉铁路、粤汉铁路借着洋债、修修停停的辛酸经历,回望那段火车只能靠轮渡一节节慢腾腾运过长江的艰难日子,足以令人感慨万千。

铁路的巨变,是中国建设日新月异的缩影。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的空前繁荣,宏大的中国高铁网络纵横成形、越织越密,促成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出行方式的革命,更在有力地整合中国既有经济版图,让人才、物资、产业在城市群里头更加充分地流动起来。换句话说,高铁,让时空意义上的中国变小变紧凑了,让我们每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半径变大变自由了。

高铁对中国现代化的拉动是难以估量的,对中国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同样是难以估量的,中国有理由为高铁发展领跑世界骄傲。长期以来,国内围绕高铁的争论不少,有人拨拉着运营成本的算盘,认定高铁是烧钱、是“大跃进”,多少年都收不回本,还有人揪住动车事故、票价偏高等不放,似乎只有取消高铁甚至干脆重回绿皮车时代才是正途。但如果他们亲身经历每条高铁新线开通之时火热的售票场面,如果他们亲身感受“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痛苦,他们就无法否认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中国需要面向未来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需要一个最先进的铁路运输网络。

力所能及发展铁路特别是高铁,不是一两个人拍脑门子的决定,而是中国国情的选择,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刚性需求。交通不便总是与贫穷落后共生,对于起步太晚,而又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能源相对短缺、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悬殊的中国来说,不可能照搬他国经验成为一个汽车轮子上或者飞机翅膀上的国家,更多、更快地跑在高科技的火车轮子上是一种必然。搞高铁的投入当然很大,风险当然也有,但这些在广袤大地上不断延伸的轨道、这些风驰电掣的新式列车,是真真正正的“实业”,这笔财富的长远价值,绝不是眼下的利益计算所能衡量的。

必须看到,即便今天,中国铁路依然在以世界铁路6%的里程,完成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力依然卡着中国发展的咽喉,距离“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还相当遥远。铁路建设总体上不是搞得太多太快,而是尚显不足。经过之前的挫折和纠错,我们相信,中国高铁会更安全、更稳当,“世界一流”的成色会更足。

中国在继续往前走,这是大势所趋,而高速铁路将承载着中国梦想一路前行。祝愿京广高铁运营顺利,也希望高铁给中国人带来的欢欣多一些、再多一些。(来源:中国网)

第五篇: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军事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军事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承载的梦想

2012年9月25日,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

航母的战略地位

航空母舰不仅是一种实战能力很强的武器装备,也是一种慑止战争最有效的武器。主要原因是以航母为核心组成的战斗群声势浩大,具有很大的威慑力。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航母就是一个象征,就像鸟巢、长城、金字塔一样,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得有这个。一个大国走向强国,总要有一个象征性的东西,航母就是政治上的一个象征。从这个角度来讲,航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武器。

特写

吾辈梦想终成真

张峥圆了自己的舰长梦。

这一年,43岁的张峥从军委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海军军旗,一脸庄重。那一刻,他说自己感到“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他的面前,是浩瀚的大洋。

当张峥从大连舰院毕业时,绝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的舰长。

如今,张峥的梦想终于变为了现实。和张峥梦想成真的还有海军少将张召忠。

当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加入中国人民海军序列时,海军少将张召忠想起了他第一次见到航母时的情景。

那是1985年,张召忠33岁,广东中山市拆船公司从澳大利亚购买了一艘2万吨级的墨尔本号航母,消息传到北京,张召忠满怀激动前往中山,在上面考察了一两个月。他为那一艘退役航母所震撼,“当时的理想就是要把研究航母作为自己一生的职责,在自己的服役期内一定要看到中国航母走向深蓝。”张召忠说。

28年过去了,张召忠撰写了上百万字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对世界航空母舰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而中国海军,也在他的服役期内有了第一艘航母。

(选自《看天下》2012年第27期)

海军阅兵中国向深蓝色海洋出发

昨天下午,随着胡锦涛主席检阅多国海军的活动顺利完成,历史记录了三个“第一”: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检阅多国部队,包括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在内的14国海军参加阅兵式,规模之大乃中国海军史之最;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向世界较全面地展示自行制造的海上武器装备,曾引起外界猜测的核潜艇公开亮相;这更是中国第一次向世界宣示将走向深蓝色海洋,中国军队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场海上大阅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和军力,表明过去一百多年来“有海无防”的历史基本结束。多国海军前来接受中国领导人的检阅,既是为了海洋的和平而加强交流合作,更是对中国重要性的认同和尊重。对力量强大的西方国家来说,他们还不会习惯于向弱国低头,更愿意和强者握手。

让多国海军聚会青岛,也打开了让外界了解中国和了解中国海军的视窗。这不仅促进各国海军的交流,创造了共商维护海洋安全的机会,也显示了中国的自信和中国海军维护国家海疆及世界海洋安全的自信。在过去,中国海军给世界的印象是,只在离大陆较近的浅蓝色海域活动。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海军建设才从近岸防御转向近海防御。

而今,随着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现在决意向深蓝色海洋出发,去捍卫疆域,去维护正义和公道。去年12月中国海军首次远航印度洋,赴万里之外的亚丁湾护航,是历史性的进步。现在的海上大阅兵,则是向世界说明,中国海军能够担负保卫国家海上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世界海洋和平的重任。

可以说,这次海上阅兵是中国海军乃至中国军队思维重大变化的象征。在过去,中国的军备发展,包括海军装备,对外界来说都很神秘,保密色彩较强不仅是封闭思维的表象,也给“中国威胁论”等不实之词创造了想像空间。而这次阅兵,中国外界猜测的核潜艇展现在世界面前,以开放的态度与各国同行交流。中国已经开始学会大方地展示自己的态度和要求,这当然是不断自我开放的结果。开放,使得和平战略思想更加饱满;开放,使得“中国威胁论”少了发酵的催化剂;开放,使得一些国家减少了对中国发展前程的担忧,推促海上各种力量加强合作,把军队视为维和力量,而不是战争机器。

在以往的世界海洋史上,海军的发展都是为了控制海洋,以武力征服世界,用坚船利炮解决地区争端和双边及多边矛盾。中国海军的发展则是防御性和维和性的,而不是进攻式和侵略式的,如同胡锦涛主席所言,“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不搞军事扩张和军备竞赛,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因此,中国海军在尚未到达世界最强地位时,就敢于敞开胸襟面对外界的探视,其中所表达的新思想是:我们并不太过追求强大,但要有维护和平的能力。(中国网)

中国军舰赴索马里护航大事记

中新网12月26日电今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将于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并参照有关国家做法,中国海军舰艇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航经该海域中国船舶、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以下为重要事件回顾。

11月13日中国渔船被索马里海盗劫持

13日晚,一艘中国渔船在肯尼亚沿海海域被索马里海盗劫持。这是索马里及其周边地区近来发生的又一起中国船员遭劫持事件。9月17日,一艘中国香港货轮在索马里附近海域遭劫持,船上共有25名船员,其中24人是中国公民。随后几天,一艘希腊货船在索马里附近海域被海盗劫持,船上19人中有一名中国船员。

11月15日中国外交部提醒中方船只切勿进入、靠近索马里海域

15日,中国外交部网站发布消息,再次提醒中方船只切勿进入、靠近索马里附近海域。据悉,中国政府早已明令禁止本国船员、船只进入索马里附近海域。外交部领事司已多次发出安全提醒(最近两次分别是9月12日和9月18日)。

12月4日金一南少将称解放军应出动海军打击索马里海盗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少将表示,中国海军应出动打击索马里海盗。金一南少将称若中国海军出动,人民海军获得的不仅仅是打击海盗经验,而是执行远洋准作战任务能力。中国海军的出动也有助于恢复世界航运信心。

12月16日中国考虑近期派遣军舰赴索马里海域参加护航活动

16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安理会索马里海盗问题部长级会议上表示,中国正积极考虑近期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参加护航活动。何亚非在安理会通过有关决议后发言说,中国欢迎国际社会就打击索马里海盗开展有效合作,支持有关国家根据国际法和安理会决议派军舰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努力。中国正积极考虑近期派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参加护航活动。

12月17日索马里官方欢迎中国派军舰赴该国海域为船只护航

索马里外长与过渡议会议长谢赫阿丹·马多贝分别表态,表示欢迎中国政府向索马里附近海域派遣军舰参加护航活动,并感谢中国对索马里和平进程的支持。马多贝说,索马里和中国历史上就有着非常好的关系,如果中国向索马里附近海域派遣军舰打击海盗活动,必将进一步增进两国的友好关系。

12月17日30中国船员勇斗索马里海盗在援军帮助下击退海盗

17日,一艘中国船只在索马里亚丁湾遭遇海盗袭击,但船上中国船员奋勇抵抗5小时,并向国际海事局求助,最终在赶来驰援的外国军舰和武装直升机帮助下击退海盗。

12月18日媒体曝3艘中国军舰将赴索马里海域维护国际海运安全

据媒体报道称,中国将向索马里海域派出由两艘驱逐舰和一艘大型补给舰组成的舰队,执行维护国际海运安全的任务。这支舰队将在西方的圣诞节之后从海南三亚出发,第一阶段的任务期大致为3个月。

12月18日外交部谈中方派军舰索马里护航:正积极筹备部署

1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正在积极考虑近期派军舰赴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参加有关护航活动,目前正在进行积极筹备和相应部署。

12月20日中国决定派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

20日,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宣布,中国政府决定派海军舰艇近期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并参照有关国家做法,中国政府决定派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主要任务是保护航经该海域中国船舶、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中国舰艇将严格按照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和相关国际法执行护航任务,也愿与有关国家的护航舰艇开展合作,必要时参与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12月21日专家谈中国军舰打击海盗解读域外护航因何合法

针对中国将派海军舰艇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的决定,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公法博士李居迁表示这是合法的。李居迁介绍说,各国打击海盗要获得“双授权”,此次中国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护航也不例外,是获得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和索马里政府的许可后进行的。李居迁说:“中国军舰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是为了保护包括中国商船在内船舶„无害通过‟亚丁湾,免受海盗袭击,因此是合法的。”

12月22日中国三艘军舰26日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

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宣布,中国政府决定派海军舰艇近期前往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同一天,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胡昌明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将于12月26日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据悉,此次中国护航舰艇编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

12月23日中国军舰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准备就绪

23日,中国国防部在北京就中国海军编队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举行新闻发布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黄雪平大校、总参作战部海军作战局局长马鲁平海军大校和海军副参谋长肖新年海军少将在会上表示,目前,海军护航编队已经做好了出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2月24日联合国欢迎中国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护航

2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业遂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联合国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克罗地亚常驻联合国代表尤里察对中国政府派军舰前往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的决定表示欢迎。他们对此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这是对安理会工作的有力支持。

12月26日中国海军启程执行护航任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将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12月28日中国护航编队驶离南海

2008年12月28日,经过两天两夜的航行,护航编队驶离南海,踏上穿越马六甲海峡、走向大洋的征程。当日上午9时30分,编队官兵在中国最南端曾母暗沙附近海区,举行了“走向大洋”宣誓仪式。

12月29日中国护航编队驶入马六甲海峡

12月29日早晨,“武汉”号、“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先后驶入新加坡海峡,上午10时多,护航编队驶入马六甲海峡。

12月30日中国护航编队进入印度洋

12月30日下午,护航编队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并顺利完成首次海上综合补给。

2009年1月1日中国护航编队在印度洋上迎来新年

1月1日,护航编队全体官兵和随舰人员,在印度洋上迎来2009年元旦,此时舰上时间已与北京时间有约3个小时时差。本网记者搭乘的“海口”舰上举行了“喜迎新年,建功大洋”升国旗仪式。

1月2日中国护航编队驶入阿拉伯海

1月2日晚,护航编队已驶入阿拉伯海,舰上第三次调时,调后舰上比北京时间晚3小时。

(中新网)

中国赴南苏丹工兵分队表现出色受各方广泛赞誉

李永利马晓芸赵鹏

中新网南苏丹瓦乌7月23日电(夏阿龙张东杰余健兵)“非常感谢中国工兵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特别是帮助南苏丹人民重建他们的家园!”近日,中国赴南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陆续收到十几封像这样的感谢信和表彰证书,高度赞扬中国工兵为南苏丹和平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每一封感谢信都表达了联南苏团、当地政府和驻地友军对中国工兵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折射出中国工兵为南苏丹人民所做出的贡献。其中驻地苏人解第5师师长安德拉多米尼克少将在感谢信中说:“我代表苏人解第5师官兵及我本人感谢中国工兵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包括维修位于格林提主检查站和办公室之间的小桥以及苏人解菜地平整工作。非常感谢贵单位对非洲这个新生国家所做的帮助”;瓦乌县县长约翰皮特在信中写到:“我谨代表瓦乌县民事权力机构和普通民众,对中国工兵在修理道路等工作中向我们提供的帮助表示万分感谢。你们的帮助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们县的发展,你们为瓦乌县和平建设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技术和知识,我们从中受益匪浅”;天主教护士学校校长斯尼哈约瑟夫也写到:“全体天主教护士学校老师和我非常感谢中国工兵帮助我们建设操场和排水系统。正是上个月你们的辛勤劳动,才有今天我们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场所,你们夜以继日的工作使得工程及时、高质量地完成,非常感谢中国工兵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特别是帮助南苏丹人民重建他们的家园”。

为表彰中国工兵所完成的出色任务,西加扎勒河州联南苏团瓦乌基地工程处主管查理斯特为该大队颁发了表彰证书。

自1月份部署到任务区以来,在6个月时间内,中国赴南苏丹维和工程兵大队先后完成了120余项工程任务,累计出动人员6580多人次、各类工程机械3700余台次,拉运土方3.4万立方米,平整场地45万平方米,修筑道路12.8公里,吊装物资360余吨。

(中新网)

解放军首个数字化装甲器材仓库60年安全无事故

北京军区装备部某仓库,作为我军第一个数字化装甲器材仓库,有一块让人称羡的“金字招牌”——建库60年保持安全无事故。

60年,整整一甲子。他们的安全工作究竟靠啥“法宝”?该仓库政委代伟一语中的:用科学理念铸牢安全“长城”。

安全制度:落实执行“一个标准”

前不久,上级工作组到该仓库检查工作。他们刚准备走进库室,耳畔就响起哨兵的声音:“首长同志,请先戴上安全帽,关闭手机!”

在仓库,落实各种安全制度,是一条铁律——没有职务高低之分,没有新老生熟之别,落实执行只有一个标准。

保勤队士官王正印深有感触地说:“刚到仓库,认为这种做法有点„小题大做‟,后来在工作实践中才明白其重要性。”

今年初一次入库作业,小王吃完午饭顾不上休息,就和战友们回到库室继续作业。但是,他刚上车,就被战友们硬生生地拽了下来,要求进行安全检查。小王不服气地抱怨:“早上刚检查过,车况良好,有什么可检查的?”可当检查到液压油管时,他顿时惊出冷汗:一道裂痕隐约可见,如果继续作业,一旦油管爆裂,货箱就可能从高处坠落,直接危及人员和器材的安全。

正是凭着这种近乎苛刻的严谨制度,使仓库在一系列高危作业中成功规避了各类事故,创造了60年安全无事故的纪录。

大到条令条例,小到机工具操作规程,他们都是高标准严落实。这些年,他们及时建章立制防患未然,先后出台“重点部位安全责任制”“安全工作分层管理制”“安全工作奖惩规定”等制度,确保了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安全“铁壁”:技防加人防“双保险”

“5号通风口防水隔板锈蚀渗水,请更换。”今年7月9日,暴雨袭来,该仓库战备值班室警报响起。值班员通过红外探头精确定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作为我军第一个数字化仓库,该仓库早在10多年前,就率先建起计算机网络监控中心,对库区环境、重点目标等实施全方位监控。近年来,该仓库又先后引进车辆出入和动态监控、枪支离位报警、门禁系统等新型安全防护手段,用高科技打造出一张“安全防护网”。

在重视运用高科技的同时,该仓库也始终不丢老传统,一以贯之严格执行值班干部夜间巡库查哨、安全工作日报告等制度,积极探索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路子,用传统手段消除技术监控“死角”,为安全工作加上“双保险”。

他们把官兵安全防范能力作为一项基本素质,纳入日常军事、业务训练之中培养磨砺。目前,仓库所有分队都具备24小时应急处突能力,每名官兵能熟记各类库室和机工具安全操作规程,为安全作业、安全防范提供了坚实支撑。

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安全没有节假日、预防没有星期天”“时时紧绷安全弦、人人都是安全员”……漫步该仓库营区,从办公区到作业区,从士兵宿舍楼到训练场,官兵自己编写的安全格言随处可见,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基于这一认识,历届仓库党委把构建安全文化作为提升安全工作主动性实效性的基础工程,通过教育引导、活动牵引、实践感悟等形式,让安全意识根植官兵头脑。

记者翻开仓库政治教育计划,每月一次安全教育,内容新颖。从党委班子成员到普通一兵,轮流登台讲安全理论、谈安全法规、教安全常识、传安全经验……

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广泛开展“我为仓库安全献一计”“安全歌曲大家唱”等活动;将安全常识印成扑克牌,让官兵在工作学习间隙、休息娱乐之余,时时处处受到教育启迪,自觉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养成安全习惯。(来源:语文报青春阅读版)

下载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教育[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教育[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科技5篇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科技 2013年郑哲敏王小谟获最高科技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农业5则范文

    "我的中国梦"主题作文写作素材之发展奋进篇 农业 农业措施和成就 取消农业税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这个问题,国家从2000年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6年最终在全国......

    中国梦作文素材(精选多篇)

    1、莫言,80年代30几岁就已志得意满,他的作品《红高粱》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获得包括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在内的无数奖项。然而他却没有因此而飘飘然,相反他以更大的耐心去挖掘身边的......

    《中国梦_我的梦》作文素材

    《中国梦,我的梦》作文素材 【有关梦想的名言警句】 1、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卡波特 2、人类因梦想而永生;失去梦想,生与死无异。[美]詹姆斯〃迪恩 3......

    我的中国梦作文素材

    我的中国梦作文素材 我的中国梦作文素材一 在列强的陪练下,中国人民的梦越发的清晰明了,中国人民的心逐渐强大。不能和无法忘却的是那十年的艰苦奋斗,那十年中的每一天都饱受着......

    《中国梦_我的梦》作文素材

    《中国梦,我的梦》作文素材 有关梦想的名言警句 1、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卡波特 2、人类因梦想而永生;失去梦想,生与死无异。[美]詹姆斯〃迪恩 3、没......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

    “我的中国梦”主题班会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同学们:看到了今天这个班会活动题目,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是呀,节约要从你我做起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 2015年4月7日各班以各种形式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