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师范大学当代文学散文诗歌戏剧
第四章 散文创作
1.两阶段:●1949至1957,由人民日报开始,许多报刊纷纷恢复或开办副刊,出现散文创
作第一次高潮,此期间报告文学等纪实性文学得到了空前发展,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作品,二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新风貌的作品。●1958至1962年,散文创作的第二次高潮,1961年“散文年”,杨朔,秦牧,刘白羽
2.抒情性散文:狭义的散文即抒情性散文,也有人称为“艺术性散文”,“美文”,它
是一种注重抒情,突出作品的艺术审美功能的散文。
3.杨朔的散文:1959年,杨朔提出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①杨朔散文善于抓住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个片段来生发联想和想象,使作品的思想得到寓大于小,寓远于近的艺术表现,具有诗的视角。②非常讲究艺术结构,“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他的散文起笔从生活入手,似乎漫不经心,行文曲径通幽,引人入胜,结尾卒章显志,浑然一体。③注意创造诗的意境。④讲究选词用字的精炼。⑤创造了那个时代歌颂的杨朔模式,“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志” 的结构
4.秦牧的散文: ①熔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②富有情趣性和幽默感。③散文语言刘丽
酣畅,简练生动。文艺随笔集《艺海拾贝》
5.刘白羽的散文:“战士式” 政治抒情散文
6.“三家村” 的散文:在六十年代初政策调整期,邓拓,吴晗,廖沫沙以吴南星的笔名
在北京《前线》杂志上开辟“三家村札记”专栏,合写《三家村札记》,“三家村”因此而得名,“三家村”杂文作者都是敢于坚持真理,勇于针砭时弊的人,他们的杂文取材丰富,主题鲜明,情感炽热,暴露“大跃进”,“浮夸风”的危害或者是对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批判,笔锋锐利,酣畅淋漓,是当代杂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高的作品。
7.邓拓:被人称为“新中国建立四十年来首屈一指的杰出的杂文家”,《燕山夜话》
8.潜流散:指的是文革时期与按照文学 规范创作的显流散文相对应的一种散文,受客观
环境的制约,它们一般以隐藏的方式进行创作且不能公开发表
9.丰子恺《缘缘堂笔记》
10.张中晓《元梦楼随笔》
11.沈从文的家书《从文家书》
第十七章 散文创作
12.第一阶段:首先出现了大量的“忆悼散文”,如巴金《怀念萧珊》,楼适夷《痛悼傅雷》,宗璞《哭悌》。第二阶段:1985-1989此期间散文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迎来世纪末的繁荣,巴金,孙犁,贾平凹《商州三录》
13.巴金《随想录》:①深刻的思想文化内容,集中体现为作家的批判精神。②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真诚的人格和真实的文格化产物③在题材内容开拓方面,充分展现了散文文体的优势
14.贾平凹《商州三录》 :在艺术上较多的继承了中国古典艺术精神,形成静虚创作观
15.叙事性散文,杨绛《干校六记》
16.议论性散文,邵燕祥的散文
17.史传性散文:季羡林《留德十年》,韦君宜《思痛录》
18.文化散文:指的是那种创作中注重作品的文化含量,往往取材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的自
然事物和人文景观,或通过一些景物人事探索历史文化精神的散文
19.余秋雨《文化苦旅》 散文集《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
者无疆》,余秋雨发挥学者兼作家的优势,以感应为情怀,以知性为学养,让灵性浸润历史人事,让领悟彰显思想意义,使他的散文闪烁着特有的魅
诗歌创作
20.1958年新民歌运动,是本时期出现的较复杂的文艺现象,这场运动始于群众的自发创作,在它的早期,确定反映了中国农民建设新农村的愿望和热情,也出现了一些内容健康,形式优美的作品,但后来它转变成了一场有组织,有领导的全民运动实际上配合与反映了当时以忽视客观规律,的“共产风”“浮夸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思潮,它的总的倾向上与“大跃进”的假大空风气是一致的,绝大多数作品在艺术上粗制滥造,毫无艺术性可言在思想内容方面更是充满了狂热,浮夸和虚伪的气息
21.新诗发展道路的讨论以毛泽东提出的“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 作为前
提和结论
22.1959-1960前后,长篇叙事诗,闻捷《复仇的火焰》 郭小川《将军三部曲》李季《杨高
传》阮章竞《漳河水》田间《赶车者》
23.60年代初,抒情篇章,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 《厦门风姿》,这一阶段大陆诗歌创
作的特点及缺陷带有为此后诗歌确定美学规范,决定艺术发展走向的性质,①颂歌作为一种诗歌美学规范,得到空前发展,诗歌表现的情感领域走向单一②抒情主人公形象发生根本性变异,诗的个性化程度削弱和模糊③诗歌形式,艺术方法有所变化,发展,从诗体形式看,这一阶段流行的主要是自由体和半自由体。从抒情方式看,以郭小川,贺敬之为代表的政治抒情诗和以李季,闻捷为代表的生活抒情诗,成为两种基本的抒情方式,影响着此后二三十年的诗歌创作
24.政治抒情诗:●特征①思想内容上墙裂的政治性,以及对诗的政治功能的强调②艺术结
构上往往表现为观念演绎形式③重视情感效应。
25.贺敬之的诗: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诗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某种具体感受的抒情
短诗《回延安》 《桂林山歌》《三门峡歌》另一类是长篇政治抒情诗,这类诗作更具其独特风格。●诗歌特征:①重视诗歌的时代性,他的诗紧紧追随时代的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步伐②富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③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作为阶级,人民,与时代这一整体代言人出现的④在诗歌形式上,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回延安》采用信天游的民歌形式,长篇抒情诗则多采用“楼梯式”
26.旧体诗词创作主要有两个诗人群体: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和学者文人的旧体诗词
27.郭小川的诗:●诗歌的三个阶段:①5.年代,《知青年公民》登上当代诗坛②六十年代,《甘蔗林-青纱帐》“新辞赋体”③十年**《团泊洼的秋天》《秋歌》●诗歌特征:①在诗歌创作中,自觉的追求着时代精神②富有深邃的哲理,是革命激情和人生思考的结晶体③在艺术上长于采用“感物咏志”的象征手法
28.新辞赋体:在自由体中融进了楚辞汉赋的某些特点,诗歌大量采用半逗律,将几个参差的短句有节奏的组合成较整齐的长句,行与行,节与节之间大体对称,对仗和韵律比较严格,抒情方式上采用铺陈渲染,反复咏叹的手法,以唤起对“青纱帐” 革命的深沉而久远的动人情感
29.生活抒情诗,以闻捷,李瑛的创作最具代表性。●闻捷的诗,《天山牧歌》 是闻捷第一
本,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诗集。
30.长篇叙事诗:李季《杨高传》 闻捷《复仇的火焰》郭小川《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
《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
31.“地下诗歌” :是指在文革中未公开发表,与公开发表的主流诗歌相对峙的,共时性
存在并产生文学影响的“另类”文学创作。
32.老一代诗人和青年一代诗人不仅是“文革”“地下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酝酿新
时期诗歌潮流的两种主流倾向-“归来者诗歌”(穆旦)和“朦胧诗”(《白洋淀》)
33.童怀周编辑的《天安门诗朝》 集中体现了天安门诗歌的创作成就
34.老诗人的隐秘创作,穆旦《智慧之歌》是目前存留的穆旦的诗作中写作年代最早的诗,具有某种原型性的意义
35.青年诗人的地下写作,食指《相信未来》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36.白洋淀诗群:伴随着1968年底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而出现的知青诗人群,它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仅仅包括在白洋淀插队的知青诗人,广义的还包括白洋淀外围的准白洋淀成员,包括同时期在其它地方插队的北京青年,留在北京的青年,后来聚集在民刊《今天》 周围的成员,他们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最有思想成果的群体。艺克《十月的孩子》《天空》,根子《三月与末日》,多多《致太阳》
37.“归来者” 诗: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多次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和文艺批判运动,湮没了一批又一批的诗人,七十年代末期,随着社会生活的有一次变化,他们才陆续回归诗坛,他们纷纷把自己由于生活道路的坎坷曲折所获得的人生感受,投射在重新归来的诗歌中。●特征①凝聚着历史沧桑感的“归来”主题②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③感伤诗情④对艺术个性和艺术独创性的重新肯定和追求,使诗歌呈现多样的风格和色彩
38.艾青《光的赞歌》 艺术特征:①从时代特征,民族和人类命运的角度观察7生活,处理
题材,是诗人艺术个性的基本出发点②从如实的微观具象层层推移到宏观象征的手法③哲理思辨的色彩④语言的朴素美,语体的散文美
39.“七月诗派” :朱汉《华南虎》《鹰的归宿》《悼念一棵枫树》
40.“朦胧诗”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进入诗坛,对传统诗歌创作方法和艺
术规范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它对已经习惯于一个延续了数十年基本不变的新诗模式的读者来说不够明了和通俗易懂,因而被批评者赠予“朦胧”之称
41.“朦胧诗” 三个阶段:①酝酿探索。可追溯到文革时某些“老红卫兵”的地下诗歌创
作,但真正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诗作则是郭路生《相信未来》。到了1972年出现的《童话诗》与“白洋淀诗派”奠定了后来“朦胧诗”基础②发展争鸣。刊物《今天》印发,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徐敬亚《崛起的诗群》③深化成熟。始作俑者开始进入冷静反思与系统借鉴的创作时期
42.“朦胧诗” 特点:①强调人的权利,价值,尊严,和人性的崇高,将文学主体提高到
一个至为重要的位置②表现出一种共同的济世态度,民族责任感和忧患意识③广泛的探求本体,人类文化的时候把古老东方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江河《太阳和它的反光》杨炼《半坡》《诺日朗》
43.北岛诗特点:①以深沉,冷峻,凝重显示自己的独特风貌②作为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我”,在他的诗中常常表现出一种决绝的否定态度,一种好不拖鞋啊的反抗精神和一种“横眉冷对”的精神状态③刻意追求属于自己的表现方式④惯用象征,隐喻
44.舒婷的诗《神女峰》 《致橡树》●艺术风格:①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出理
想与现实,主观情感与客观环境的反差与矛盾,以及由此而来的渴望与忧郁情怀,形成一种美丽而忧伤的抒情风格②追求人文主义的理想,始终寻求人的权利,价值,尊严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③长于自我情感的内省,在把握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的敏感
45.顾城的诗《黑眼睛》 《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诗全编》
46.“第三代诗” ●含义:又称“新生代”诗,“后新诗潮”等,泛指“朦胧诗”之后的青年实验性诗●特征:①平民意识和反崇高倾向②非文化倾向③全方位的绳命体验。代表诗人,韩东,于坚
47.韩东《有关大雁塔》 《山民》《你见过大海》
48.于坚《尚义街》 系列组诗
49.海子的诗,短诗《亚洲铜》 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打钟》。在海子身上,中国古
老的文化传统和面向世界的精英意识有着良好的结合,“麦地”成为一种生命蕴藏
50.“个人化” 诗歌:它常常以个人方式承担人类的命运和文学的诉求,弘扬个人话语的权力,源自个人话语又超越个人话语,它不过是拒绝普通性定义的写作实践,是相对于国家化集体化,思潮化的更重视个体感受力和想象力的话语实践
51.王家新的诗《帕斯捷尔纳克》
第五章 戏剧创作
52.历史题材剧:老舍《茶馆》,田汉《关汉卿》
53.“第四种剧本” :也就是超越和突破了工人剧本,农民剧本,部队剧本这三种模式化
剧本的另类剧本,它突破了此前为表现一定的政治观念而形成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套路和脱离生活的虚假描写,因此可以看作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创作思想和实践的一次超越,批判和否定。如果前三种剧本代表了正统,那么这些剧本就具有某些异端的性质,它也标志着戏剧文学从脱离人和社会实际的政治观念的推销回到了人性和现实主义的道路上了,可以纳入第四种剧本的有《洞箫横吹》(海默),《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新局长到来之前》(何求),《被遗忘的事情》(段承滨),《桥》(刘川),《墙》《葡萄烂了》(王少燕),《同甘共苦》(岳野),《还乡记》《人约黄昏后》(赵寻)
54.社会主义教育剧:教育青年,教育下一代的课题,因此在60年代出现了一批影响很大的具有教育青年用意的作品,京剧《红灯记》 是样板性的代表作,它表现的就是代代革命,继承先烈遗志,子子孙孙将豺狼打下去的主题
55.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
56.陈耘《年青的一代》
57.革命现代京剧:是文革中出现的艺术宠儿,是标准的革命艺术,无产阶级艺术,它们无
不阐发阶级斗争,武装夺权的主题,风格刚劲挺拔,高昂明朗,正面人物高大威严,无私无畏,充满智慧,故事叙事则往往紧张惊险,富有悬念,穿插得当,少有散软无用的场面,在音乐上完成了传统京剧和交响乐及歌剧音乐的结合,使京剧唱腔和伴奏在表现人物上达到新的高度
58.八个革命样板戏: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 交响音乐《沙家浜》,现代京
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 “样板戏”这一官方的舞台演出类作品的头衔正式颁布于1967年,出自当时最高的意识式形态杂志《红旗》
59.革命历史题材剧:①陈其通《万水千山》,“红军戏剧家”
60.老舍《茶馆》 :♡艺术特色①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②含泪带笑的幽默③单纯,个性化的语言④浓郁的京味。将人物个性刻画,民生状况的描写和历史趋向的揭示完美地融合为一体,阔大深刻的主题和丰满有趣的形象相得益彰。剧本的历史具体感和人物行为,心理的地道真切又和老舍对语言的高超运用密不可分。语言简洁,俗白,地方性又个性化,动物性强,又富于潜台词和幽默感。♡结构:①图卷式,设有贯穿始终的情节和矛盾冲突。三幕戏三个时代②小冲突③让人物带有故事④人物展览式⑤老舍的四个办法:1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2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帮助故事连续3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自己的故事,可是又与时代相关4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61.报告文学:①表现和揭露问题是报告文学的思想传统和文体特征之一②它立足于八十年
代社会转型的中国,以报告问题为价值取向③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④在文体上的贡献在于宏观性,综合性⑤推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文化心理的重铸
62.“问题报告文学” :作为一种报告文学流派是围绕着某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性的人们普
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为中心进行选材和采访的作品,它表现社会上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并试图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63.知识分子报告文学:徐迟《哥德巴赫猜想》,1978一月发表于《人民文学》,曾获全国
优秀报告文学奖
64.“探索戏剧” :名解:改革开放后开放的环境使隔绝了几十年的境外现代戏剧文化涌
入中国,使中国戏剧家深受启发和诱惑,开始了中国戏剧的新实验,即探索戏剧。探索戏剧在叙事上明显心理化,对隐秘的精神世界开掘。以现代派戏剧为主要参照,吸收中国传统戏曲特点。♡特点:①探索戏剧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创新使得舞台演出风貌大别于前,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看前者的创新更为明显,更多的表现出形式上的走出来传统和开拓,戏剧形式大大强化②在心灵的探索和思想的开拓成就并不明显,它热衷于表现心理活动的但深刻的表现却并不多见,心理活动更多的用于叙事,是作为叙事手段而出现③多数紧贴现实,甚至是对社会问题的回应,其价值观和西方现代戏剧比起来是积极的。正面的,稳定的,甚至是说教的65.探索戏剧特点: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创作,使得舞台演出风貌大别于前,主要是舞台假
定性的确立,剧本也采用非理性的结构,夸张荒诞的手法叙事,象征手法的运用突出,表现手段的大副扩展
66.高行健《野人》 艺术特点:在于它的复调性,在同一时间展开不同的画面和音响,表
现不同的场景和生活内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同时出现在舞台上,古今城乡都可以同时展现。人物和情节都有音乐化的倾向,或者说重视音乐和音响的作用,剧中使用了各种音乐主题,造成了强烈的视觉的和听觉效果?
67.话剧双峰:①杨健,陈子度,朱晓平《桑树坪纪事》 ②刘锦云《狗儿爷涅盘》
第二篇:当代文学 第五章 散文
一、十七年散文概述
(一)1949-1956年为第一阶段:通讯、报告得到了空前发展。
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
二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柳青《王家斌》、华山《童话的时代》、臧克家《毛主席向着黄河笑》,杨朔《石油城》。
缺陷: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多的概念化倾向。以歌颂为主,较少干预生活、沉潜生命人生的作品。
(二)1957-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第二阶段: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
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题材更为广泛,作品数量多,出现了风格日臻成熟的作家和艺术趋于圆熟的作品。杨朔《海市》,秦牧《花城》,刘白羽《红玛瑙集》,巴金《倾吐不尽的感情》,冰心《樱花赞》,吴伯箫《北极星》,碧野《情满青山》,方纪《挥手之间》,峻青《秋色赋》。
(三)60年代初期,出现了杂文短暂的繁荣。
《北京晚报》开辟以“燕山夜话”为题的杂文专栏,由邓拓主持,其后,《前线》杂志和《人民日报》先后开设了“三家村札记”(邓拓、吴晗、廖沫沙主持)和“长短录”专栏(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撰稿)。这些杂文针砭时弊、尖锐活泼、坚持真理、旗帜鲜明,敢于触及社会中的一些矛盾,与歌颂性的散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例如 邓拓《一个鸡蛋的家当》 一、十七年散文概述
小结:十七年时期的散文由于受到“左”的文艺理论和“左”的僵化观念的影响,作家基于统一的思想表现模式,限制了散文创作题材和体裁的多样化,主要体现为豪言壮语式的歌颂,缺少真情的抒写,整体艺术成就不高。
二、杨朔的散文
杨朔(1913-1968),山东蓬莱人。1937年参加革命,从事革命文艺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抗美援朝期间,他曾赴朝鲜前线,著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抗美援朝结束后,杨朔主要从事外事工作,同时致力于散文的创作。文革中杨朔遭到林彪、“四人帮”迫害,服安眠药自杀。代表作有《荔枝蜜》《雪浪花》《香山红叶》《茶花赋》《海市》等散文名篇。
杨朔散文的特征:
1)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
2)注重诗境的创造。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在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
3)结构精巧。常常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采取寓大于小、寓远于近的艺术表现方法。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4)语言精美,音韵和谐,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
局限:散文思想内容过于时代化;刻意追求诗境,惯用象征、比附,艺术表现有雷同倾向(见景——入境——抒情——升华——点题);缺少对生活的真情实感。
三、秦牧的散文
秦牧: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以散文著称于文坛。《古战场春晓》《土地》《潮汐和船》《花城》《社稷坛抒情》等散文是他的代表作。
秦牧散文特点:
1)散文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
2)散文题材广泛、融知识性、思想性、抒情性于一体。谈古论今、旁证博引,显示出深厚的生活和知识根底。如《土地》。十七年间,秦牧提出了散文题材与表现形式多样化,散文知识化、艺术化等主张。
3)散文真正具有“形散而神不散”,表达方式没有固定格式,潇洒自然,语言流畅讲究,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妙,思路开阔,感情自然流露。
4)语言流丽酣畅、凝练生动,具有“林中漫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风格。
不足:过于强调知识性,有冗杂拖沓之感;强调哲理,表现出说教气。
四、刘白羽的散文
刘白羽(1916-2005、8):当代著名作家,北京通州人。在散文、报告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都有所成就。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出版的散文集有《红玛瑙集》《秋窗偶记》《冬日草》《平明小札》《刘白羽散文选》。他的散文基调是歌颂光明、歌颂英雄的人民,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风格激越、刚健,闪耀着时代的光彩。刘白羽散文的特点:
1.歌颂时代英雄,反映时代风貌,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2.善于使用对照手法制造波澜,结构错落有致。
3.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刘白羽散文 的基本特色。
4.雄浑豪放,壮怀激烈是他的 的基本风格。
不足:太多的豪言壮语和 政治议论
五、其他作家
(一)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河南郑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延安抗大。1920年3月6日生于河南省郑州的一个贫苦家庭。童年时在郑州城东门外一座破庙改成的免费贫民小学就读,在那里受到一位年青女教师的熏陶和影响,喜爱上了文学。他长期生活在部队中的颇负盛名的优秀作家。诗歌、报告文学、小说、散文、杂文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洋溢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并擅长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语言朴实优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二)吴伯箫(1906.3.13-1982.8.10)原名吴熙成,山东莱芜人。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同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处女作《白天与黑夜》。1931年大学毕业。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著作 《烟尘集》、《北极星》等。
他的散文不论是怀念延安生活,还是倾述对社会主义的热爱,都宣扬了继承革命传统,促人积极向上的主题。吴伯箫散文的特色之一,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内涵。如《记一辆纺车》中,从“农村用的手摇纺车”引伸出“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的延安精神。吴伯箫一般不即兴成文,而是积累了一段时间的感情之后,再回过头来,追述从前的经历。因此,他的散文在平淡的叙述下蕴藏着深厚的情感,象他亲身经历的延安生活,是15年之后才写成散文的。这样写成的作品,经过一番回味、洗炼之后,浮光掠影变得清晰明确,片面感受便汇成了完整的印象。《菜园小记》吴伯箫.mp3
(三)“三家村”杂文 邓拓、吴晗、廖沫沙
以吴南星为笔名发表大量鉴古知今、匡时救弊的杂文,1966年4月16日,《北京日报》刊登关于《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批判材料,1966年5月被极左势力定为“三家村反党集团”,遭到残酷迫害。邓自杀,吴被迫害致死,廖被关押流放。1979年初平反。杂文题材广泛,文化哲学底蕴深厚,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勇气。缺憾是艺术形式较为单一,审美特征不够鲜明,政论居多。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福建闽侯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三家村”被打成“反党集团”,成为文化大革命的最早牺牲品。5月18日,邓拓含冤自尽,成了“四人帮”大兴文字狱的第一个牺牲者。他的杂文重史识、史论,抓住现实,旁征博引,含蓄委婉,可谓雅俗共赏。表现了捍卫真理,刚正不阿的精神。如《一个鸡蛋的家当》、《生命的三分之一》
吴晗(1909——1969),浙江义乌吴店苦竹塘人1909年8月21日出生,原名吴春晗,字辰伯。历史学家、革命者、民盟领导人。任北京市副市长(1949年11月至“文化大革命”前)期间,为首都文教事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吴晗被揪斗、毒打,并被“四人帮”投入监狱,1969年10月10日被迫害致死。他的文章史料详实,阐述严密,大多弘扬民族传统找到美德,以促进新时代的道德建设。如《论民族英雄》
廖沫沙(1907-1990)原名廖家权,笔名繁星。湖南长沙人。著名的杂文作家,老革命家。文革期间,连续遭受批斗,1968年开始在狱中整整被关了8年,后又被送到江西一个林场劳动3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以平反。著有杂文集《分阴集》、《三家村札记》(合作)、《长短录》(合作)、《纸上谈兵录》、《廖沫沙杂文集》、《馀烬集》,故事新编《鹿马传》等。他的文章灵活地穿梭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借助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分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辨证唯物论。如《开卷有益和坐井观天》 预习:
要求《茶馆》作品选要熟读。
第三篇:40年代戏剧、散文
40年代戏剧、散文
第一节40年代戏剧概述 戏剧组织
一、中国剧作者协会
1937年7月15日成立,中国剧作者协会(原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这是中国文艺界第一个抗日统一战线组织。
主要活动:
1、创作《保卫卢沟桥》,作为抗战以来第一个宣传鼓动的抗战剧,拉开了抗战戏剧大幕。
2、淞沪会战爆发后,与上海剧团联谊社联合发起组织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成立了十三支救亡演剧队伍,投入抗敌宣传。
二、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
1937年12月13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
重庆雾季演剧活动和上海孤岛戏剧成为抗战时期中国两个戏剧活动中心,迎来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这里没有剧种流派之分,也没有阶级阶层之分,抗战洪流把他们挟裹在一起,只是为着同一个信念。
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8年初,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响应着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号召,新兴的中国话剧艺术“从锦绣丛中走向了十字街头,从上海深入内地,从都市到了农村,从社会表层渐向社会里层。
作品:《好一计鞭子》《保卫卢沟桥》《台儿庄》《八百壮士》《咋们要反攻》《打鬼子去》等。
随着抗日运动的深入,这些组织不断扩大和发展,创作内容不断丰富。戏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对抗日宣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抗战初期各种短剧流行,短剧的形式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打破了舞台和观众之间的墙,使观众参与到戏剧中来,在演员和观众之间、观众和观众之间,都产生了心灵的感应和情感的交流。这正是戏剧的政治教化功能和宣泄功能的统一。
剧作家
一、阳翰笙(1902——1993)四川高县人
抗战时期历史剧《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还有《草莽英雄》等。
二、阿英(1900——1977)安徽芜湖人
1、上海孤岛时期历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被称为“南明史剧”,轰动孤岛文坛
2、《洪宣娇》试图以太平天国革命“成长与毁灭”的过程来隐喻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行径。
3、还有现实题材剧《五姊妹》神话传说剧《牛郎织女》
三、杨村彬(1911——1989)北京人
代表作《清宫外史》三部曲:《光绪亲政记》《光绪变政记》《光绪归政记》
四、姚克(1905——1991)福建厦门人
代表作《清宫怨》
这些剧作家从历史中选材,借古讽今。俗话说“读史使人明志”,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对现实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加上剧作家的艺术加工,唤起人们对现实相似境遇的认知,帮助人们反思现实,明确前方的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剧作家通过剧中人物呼吁抗日救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三、陈白尘(1908——1994)江苏淮阴人,擅长讽刺喜剧
1、“亭子间”剧作《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开始舍弃早年罗曼蒂克情调而逐步走上革命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2、抗战期间的《魔窟》《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其中《乱世男女》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3、抗战胜利前后,以《岁寒图》《升官图》为标志,陈白尘的喜剧创作出现了一个艺术高峰,他将笑的艺术打磨地更加成熟、削刻得更为尖锐。
五、杨绛(1911——)江苏无锡人
风俗戏剧创作颇具特色,如《称心如意》《弄假成真》。其剧作于上海孤岛时期另筑起来一道“含泪的喜剧”风景。面对世事参差和愚谬,杨绛给给予更多的却是原宥和理解,取的是“微笑否定”的喜剧态度。
在戏剧创作中,讽刺喜剧尤其令人瞩目,这一时期,出现的喜剧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政治批判性极其强烈的讽刺暴露喜剧,以宣泄情感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反动统治本身越来越暴露出自身的腐朽,所以这一时期剧作家对他们的态度,只能是一种辛辣的嘲讽,而不可能再夹杂其他的审美情感。另外一种喜剧形式是世态喜剧,这种喜剧形式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四、吴祖光(1917——2003)原籍江苏武进县
1、最早以《凤凰城》引人注目
2、《正气歌》《风雪夜归人》《牛郎织女》《林冲夜奔》《少年游》这些剧作中孕育着一个个淡雅隽永,清新灵动的戏剧寓言。
六、夏衍
1、继《上海屋檐下》之后,有《一年间》《心防》《愁城记》《水乡吟》《法西斯细菌》等。
2、规避惊涛骇浪式的宏大场景,代以平凡的生活画卷,刻画知识分子的人生心态,透过日常生活来表现时代精神。
七、田汉
1、以抗日、民主两大时代主题写了《秋声赋》《风雨归舟》《黄金时代》《丽人行》《朝鲜风雨》等剧作。
2、多场式、多线索、开放化、报告员串联等戏剧手法,是田汉对话剧形式的创新。
八、于伶(1907——1997)江苏宜兴人
《汉奸的子孙》《在关内过年》《夜光杯》《女子公寓》《花溅泪》《夜上海》《长夜行》等。
九、老舍
《残雾》《国家至上》《张自忠》《面子问题》《大地龙蛇》《归去来兮》《谁先到了重庆》《桃李春风》等。
40年代戏剧创作热点:历史剧(借古讽今)、讽刺喜剧(揭露现实黑暗)、街头剧(走近百姓生活)等,40年代特殊的历史环境是这些戏剧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二节、郭沫若的历史剧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身处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就像在庞大的集中营里”。从1941年12月至1943年春,先后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六部大型历史剧。
郭沫若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题材,借古讽今。他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精神巧妙结合起来,以对历史人物的再创造来表达他对那个时代的忧愤。
主题:
1.反侵略、反投降、反分裂、反独裁,彰扬历代志士仁人为国家和名族的利益而英勇斗争,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是郭沫若历史剧的共同主题。
《屈原》中塑造的屈原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在含冤莫白的情况下,他置个人安危荣辱于度外,仍然关心着祖国的命运与前途。他的爱国精神和反抗精神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反专制、反迫害、反投降、要求自由民主的共同心声。
《棠棣之花》批判了“兄弟阋墙,引狼入室”的分裂投降行径,歌颂了聂氏姊弟的爱国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突出了“主张集合反对分裂”的政治主题。
2.“人的尊严”,“把人当成人”,由仁义观念而产生的“杀生成仁,舍身取义”的人生精神和悲剧精神,是郭沫若历史剧贯穿始终的重要主题。
《虎符》中现代人文主义精神以新的内涵焕发出时代色彩。其中反复张扬着“把人当成人”这一仁义思想,如姬也因具有这一思想被作者看做时代先驱者。
《高渐离》歌颂了对于专制暴虐统治者的坚毅勇敢、不折不饶的反抗精神,显示其为正义而斗争的惊人意志与“杀生成仁”的悲壮人生。特点:
1、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但不拘泥于历史,这是他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本色。他认为剧作家可以推翻历史的成案,对于既成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而具体地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代。
在《屈原》中根据主要人物来虚构次要人物,以烘托主要人物。如婵娟这个人可以认为屈原赋词象征的,她是道义美的化身。她的作用是烘托主人公屈原,鞭挞变节之徒。而宋玉是一个“没有骨气的无耻文人”,他追名逐利,趋炎附势,卖身求荣,品行恶劣,是个毫无血性的小人。两个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以此讴歌了爱国精神和高尚品行,批判了自私自利、卖国求荣的无耻行径,反应了作者对现实的价值取向。
2.他的戏剧也是悲壮、激越、优美的抒情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的史剧构思有浪漫主义诗句的特征,剧诗人与剧中人融为一体。
《屈原》中的雷电颂是从屈原胸中发出的反抗黑暗的战歌,追求光明的颂歌。称这是屈原与郭沫若这两位浪漫主义诗人会心的合奏曲,一点也不为过。
在《孔雀胆》这部凄婉动人的爱情悲剧中,郭沫若则直接寓托着个人的一段感情哀思。剧中明确指出了导致爱情悲剧的妥协主义的危害,实际内涵是表现了政治上妥协主义所造成的悲剧。
3.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史剧都是英雄悲剧,郭沫若的悲剧人物都是“杀生成仁,舍身取义”的英雄人物和志士仁人。他的浪漫主义史剧传承了古典悲剧美学传统,悲剧冲突庄重严肃,格调高昂悲壮,富有悲剧崇高感。与曹禺刻画平凡人物的精神悲剧不同,郭沫若的悲剧精神是崇高悲剧。
郭沫若是40年代历史戏剧创作的代表,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的剧中既有严肃的史实依据,又有浪漫主义的想象。既有爱情的哀思,又有英雄的崇高精神。他通过歌颂这些杀生成仁,舍身取义的英雄人物,凸显出人的尊严。那是抗战时期对五四人文精神的另一种阐释。既然人的生命权利和自由精神圣神不可侵犯,所以我们要向肆意践踏我们生命的日本法西斯主义作斗争。历史和现实在郭沫若的剧中重叠,通过描写英雄悲剧,展现崇高之美,讴歌爱国主义,激励志士仁人为中国的未来而奋斗。
第三节、40年代散文概述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迅速反映时代面影的散文次文体,在抗战初期异常发达,甚至一跃而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主流。
报告文学最初兴盛于国统区,大多集中描写前方将士的浴血奋战和敌人的凶残横暴。如七月派作家丘东平的《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曹白的《呼吸》,范长江的《西线风云》,白朗的《我们十四个》,萧乾的《血肉筑成的滇缅路》等。
在中共抗日根据地,报告文学的创作也渐发展。如丁玲的《彭德怀速写》,沙汀的《我所见的H将军》,卞之琳的《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周立波的《晋察冀边区印象记》,何其芳的《星火集》中所收的近十篇报告等。
解放区涌现出了一批报告文学的新近作家。周而复代表作《诺尔曼.白求恩断片》,黄钢的《开麦拉前的汪精卫》,刘白羽《环形东北》《时代的印象》等。
杂文
一、特点:
1.杂文创作向全国扩展。2.作者队伍迅速壮大 3.杂文数量大大增加
4.在风格流派上更趋多样化
二、两个重要的杂文流派:鲁迅风和野草
小品散文多样风致
这一时期新进的散文作者并不多,多是已成名的作家在写散文,运笔更加圆熟,有更多样的风致,如靳以的《红烛》;缪崇群的《夏虫集》、《石屏随笔》、《眷眷草》;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何其芳的《星火集》、《星火集续编》;巴金《梦与醉》、《龙.虎.狗》;李广田的《灌木集》;冯至的《山水》;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沈从文的《湘西》;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王了一(王力)的《龙虫并雕斋琐语》;张爱玲的《流言》;丰子恺的《率真集》;叶圣陶的《未厌居习作》等,各有其独特风格和阅读魅力。
第四篇: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747]
考试科目名称: 中国史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古代史
约120分
中国近代史
约90分
中国现代史
约90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分析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史实,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中国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考试内容: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 史前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的人类
(二)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
(三)古史传说:五帝传说,禅让制 第二章 夏商西周
(一)夏朝与夏文化的探究 1.夏朝的建立 2.夏朝的社会制度 3.夏文化,“二里头文化”
(二)商朝及其考古发现 1.商朝的建立与政治经济制度 2.青铜文化与甲骨文
(三)西周的盛衰
1.西周的建立:武王伐纣和周公东征
2.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分封制,宗法制度,井田制 3.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和平王东迁 4.甲骨文和金文 第三章 春秋战国
(一)春秋时期
1.王室衰微与大国争霸:春秋五霸
2.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井田制的解体,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二)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
1.各国封建政权的建立与变法运动: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商鞅等变法 2.各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三)春秋战国的思想与文化:诸子百家 第四章 秦汉
(一)秦帝国的建立及其历史影响 1.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形成 3.秦末农民战争:陈涉首义和楚汉之争
(二)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1.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2.汉武帝的统治与西汉的强盛
3.西汉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和亲,对匈奴的战争,张骞通西域等 4.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三)东汉的政治
1.绿林赤眉起义和东汉的建立 2.东汉的社会经济:豪强地主田庄 3.东汉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4.东汉后期的腐朽统治和黄巾起义:外戚宦官专权,党锢之祸,黄巾起义
(四)两汉文化:经学、史学等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
(一)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短暂统一
(二)东晋南朝的政治与经济: 1.士族与门阀政治
2.南朝政权的更替和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
(三)北朝经济的缓慢发展与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四)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第六章 隋唐五代
(一)隋朝的统一与覆灭
(二)唐朝前期政治
1.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2.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
3.隋及唐前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经济
(三)安史之乱与中晚唐政局: 1.安史之乱
2.中晚唐的财政改革与社会经济:两税法 3.唐末农民战争
(四)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五)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隋唐时期佛教的发展,唐代的崇道
(六)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周世宗改革 第七章 宋、辽、西夏、金、元
(一)宋朝建立与专制集权的加强
(二)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与王安石变法
(三)辽、西夏、金的建立及其制度
(四)宋、辽、西夏、金的关系
(五)元朝的统一及其影响 1.蒙古族的发展和蒙古国的建立 2.蒙古灭西夏和金 3.四大汗国的建立
4.元朝的政治:不平等的民族政策等
(六)宋元的社会经济
(七)宋元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
(八)宋元的思想、文化与科技:程朱理学等
(九)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第八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
(一)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二)明中后期的政治和社会危机 1.宦官干政和内阁倾轧 2.张居正改革 3.后期的社会危机 4.明末农民战争
(三)清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1.明清鼎革与清初的社会矛盾 2.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康乾盛世及其社会问题
(四)明清国家制度
(五)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代中后期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六)明清对外关系与贸易
(七)明清思想、文化和科技:“陆王心学”,乾嘉考据之学等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第一章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中西的接触与冲突;鸦片贸易;虎门销烟
(二)鸦片战争的经过 战争的三个阶段;《南京条约》及其内容
(三)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1.首批中外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其内容、危害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虎门条约》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3.经世致用思潮
主要代表人物、著述及思想主张
第二章 太平天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酝酿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原因;洪秀全早期的活动和思想
(二)太平天国前期的军事胜利
金田起义;永安分封;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响应太平天国的反清起义;
(三)太平天国前期的制度和政策
圣库制度;男女分馆制度;《天朝田亩制度》;乡官制度;太平天国前期制度和政策的评价
(四)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政策与措施 厘金制度;湘军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 1.战前英法美等国的修约活动 2.战争的借口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六)辛酉政变及其以后的清朝政局 1.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的缘起、过程与影响 2.政策与制度的变化
“借师助剿”;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南洋大臣;北洋大臣;同文馆
(七)太平天国的后期 1.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起因、过程与影响 2.后期的政治、经济
李秀成;陈玉成;洪仁玕;《资政新篇》的内容与评价 3.后期的军事斗争
三河之役;安庆保卫战;天京保卫战 4.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第三章 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1.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赫德与中国海关;蒲安臣使团 2.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深入 3.自然经济结构的逐步解体
(二)洋务派与晚清政治派别
洋务派的产生及其思想主张;不同的洋务集团;洋务派与清流派、顽固派之间的关系
(三)创建军事工业与新式海陆军 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及其特点;洋务派编练新式海陆军
(四)近代民用企业的产生 1.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因,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洋务民用企业及其特点 2.商办企业 商办企业的出现及其特点
(五)兴办文化教育事业 创办近代新式学校;派遣留美、留欧学生;翻译西书
(六)新阶级的出现和思想文化的演变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及其评价
(七)洋务运动的历史评价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四、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
1、新疆危机
左宗棠收复新疆;《伊犁条约》
2、美、日侵犯台湾
3、英俄进窥西藏 马嘉理事件、《烟台条约》
(二)中法战争
1、法国侵越与黑旗军的援越抗法 刘永福;黑旗军
2、中法战争的经过
战争的三个阶段;马尾海战;冯子材与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的签订及其内容
3、中法战争结局与影响
中国不败而败的原因;中法战争的影响
(三)中日甲午战争
1、战前的中国和日本
战前日本对华侵略政策;战前的中日关系
2、甲午战争的经过
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与人物;《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危害
3、战后的反割台斗争 台湾民主国;反割台的代表人物及其活动
4、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中国失败的原因,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影响
五、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一)民族危机的加重
列强强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二)戊戌维新
1、维新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公车上书;各地的维新变法运动;重要的维新变法团体、学堂与报刊
2、康、梁等人的维新变法思想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代表作品及其维新变法思想
3、维新派与顽固守旧的思想论战
论战的缘起、内容与评价;张之洞的《劝学篇》;中体西用
4、百日维新与戊戌政变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
5、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 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
(三)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义和团兴起的原因;义和团在各地的发展;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清政府对待义和团政策的变化过程
2、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击;《辛丑条约》签订及其内容、危害
4、义和团运动时期南方的重要政治事件 “东南互保”;惠州起义;自立军起事
5、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
六、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一)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列强侵略的加深;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二)清末新政 1、1901—1905年间的新政改革 新政的内容及其影响
2、预备立宪时期的新政改革
预备立宪与新政改革;立宪派与预备立宪运动;“铁路干线国有”政策与保路风潮
3、清末新政的影响及其失败的原因 新政的历史影响;失败原因
(三)20世纪初的反帝爱国运动 拒俄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
(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1、孙中山和兴中会的创立
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思想与活动;兴中会
2、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与革命团体的建立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及代表作;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
(五)同盟会的成立与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同盟会领导和影响下的武装起义
(六)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武昌起义和全国响应;南京临时政府及其评价;帝国主义的破坏与袁世凯窃取政权;“宋案”与二次革命
(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
(八)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思潮与文化 国粹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文化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七、北洋军阀的统治与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趋向
(一)袁世凯的专制统治及其覆灭
1、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民国初年袁世凯破坏民主政治的活动
2、民初的反袁斗争 白朗起义;中华革命党
3、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 筹安会;洪宪帝制;护国运动
(二)军阀割据与护法运动
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府院之争;张勋复辟;段祺瑞的独裁;护法运动
(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二十一条”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沙俄对西北边疆的侵略;英国对西藏的侵略
(四)民国初年的社会经济 农村的社会经济;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中国现代史
第一章 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前夕的中国
1.北洋军阀的统治。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强 2.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壮大 3.《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4.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二)五四爱国运动
1.山东问题和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五四运动的经过 3.五四运动的意义
(三)马列主义的广泛传播 1.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
2.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争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现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华盛顿会议与中国
2.直皖战争和“武力统一”、“联省自治”政策 3.中华民族经济的衰退
4.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和农民运动兴起 1.香港海员罢工 2.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3.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4.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5.浙江、广东、湖南等地农民运动的兴起
(四)中国共产党关于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 1.孙中山与北伐
2.共产国际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文化思想 1.马列主义宣传教育的开展 2.文学革命的发展 3.反对封建复古派
4.“科学和人生观”的论战 第三章
国共合作的形成
(一)国民党“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二)广东革命运动的发展 1.黄埔军校的建立 2.广州农讲所 3.沙面罢工 3.平定商团叛乱
(三)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国民会议运动
(四)中共第四次代表大会、五卅运动 1.中共“四大” 2.五卅运动 3.省港大罢工
(五)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广州国民政府的建立 1.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战争 2.广州国民政府的建立
(六)革命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1.对戴季陶主义和国家主义派的批判 2.反对西山会议派,国民党“二大”的召开 3.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4.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第四章
北伐战争
(一)北伐前夕国内政治军事形势 1.北洋军阀各派的割据与暂时的合作 2.北洋军阀各派的联合“反赤”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1.先遣队入湘作战和国民政府誓师北伐 2.两湖战场告捷,进军东南五省 3.武汉国民政府的第二次北伐
(三)武汉、九江英租界的收回,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1.收回武汉、九江英租界 2.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四)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 1.农民运动的深入发展
2.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第五章
武汉国民政府
(一)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对内对外政策 1.迁都之争和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 2.武汉国民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
(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加紧干涉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三)武汉地区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 1.武汉政府讨蒋和工农运动的高涨 2.反革命势力对武汉的包围 3.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四)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 1.夏斗寅叛变和马日事变 2.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
3.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及其教训
(五)对甲寅派、现代评论派的批判
第六章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红色政权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国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南昌起义
2.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 3.广州起义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 1.国民党新军阀的暂时统一 2.南京政府的内政与外交
(三)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 1.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 .
(四)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中共在国统区的斗争
1.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2.中共在国统区的斗争
(五)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反军事“围剿”的胜利
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2.中共中央“九月来信”和古田会议 3.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
4.各革命根据地反军事“围剿”的胜利
5.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出现
(六)国统区文化教育战线上的斗争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2.教育战线上的斗争 3.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
第七章
抗日反蒋
(一)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2.一二八事变和《淞沪停战协定》 3.帝国主义各国对日本侵华的态度
4.中共的抗日主张,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二)日本扶植的“满洲国”及其殖民统治,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1.日本扶植的“满洲国”及其殖民统治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三)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和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1.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建立
2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3.土地革命的深入
4.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四)国民党的分化、法西斯化和官僚买办化 1.国民党的分化、分裂和动摇 2.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日益法西斯化 3.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4.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
(五)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发展、遵义会议、二万五千里长征 1.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发展 2.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长征开始 3.遵义会议
4.反对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路线,红军长征的胜利
(六)国统区的文化“围剿”和反“围剿”
1.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 2.文艺思想战线上的反“围剿”斗争 3.三十年代初期左翼文化的成就
第八章
西安事变
(一)一二九运动、瓦窑堡会议 1.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的加深
2.日本对华北经济侵略的加紧及其与英美矛盾的扩大 3.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同亲日派的分化
4.一二九运动
5.瓦窑堡会议
(二)西安事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1.红军东征回师,中共逼蒋抗日方针的确定 2.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3.西安事变
4国民党的五届三中全会 5.中共全国代表会议
(三)红军主力长征后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第九章
全民族奋起抗战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七七”卢沟桥事变 2.“八一三”上海抗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4.各国对中日战争的态度
(二)洛川会议和敌后游击战
1.洛川会议
2.华北敌后游击战的初步展开 3.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4.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5.共产党人论持久战
6.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和反对党内新投降主义的斗争
(三)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战场
1.华北各地和南京的失陷 2.徐州会战
3.武汉、广州的失守
(四)国民党的内外政策
1.国民政府对内政策 2.国民党对日妥协活动
第十章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一)日本侵华政策的新变化 1.日寇的“以华制华”政策
2.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敌
(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1.华北军民的反“扫荡”斗争 2.大江南北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 3.东江和琼崖的游击战 4.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
(三)击退逆流和百团大战的胜利 1.远东慕尼黑阴谋.
2.宪政运动和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3.国共摩擦的真相 4.外战中的内战
5.百团大战
(四)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建设
1.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2.根据地的文化教育 3根据地的科学技术
(六)文化思想战线上的斗争
1.在国统区开展对国民党摧残文化事业的斗争
2.在沦陷区与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奴化政策进行的斗争 3.在国统区两种文艺思想的斗争
第十一章
延安的励精图治和重庆的祸国政策
(一)皖南事变
1.皖南事变的发生
2.围绕皖南事交所进行的斗争
3.中共建立华中局
4.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二)重庆的腐败和祸国
1.抗战中期的国民党战场
2“曲线救国”
3.国民党在经济上的垄断与掠夺
(三)解放区的励精图治 1.日寇对解放区的疯狂进攻
2.解放区的各项政策
3.整风运动 4.大生产运动
(四)反“扫荡”斗争的胜利
(五)解放区的恢复和发展
1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 2.制止内战的再爆发.
(六)解放区文化战线上的新成就 1.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文艺界的新面貌
2.解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3.解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十二章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解放区战场的攻势 1.解放区的局部反攻 2.中共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二)重庆的危机
1.豫湘桂战役的大溃败 2.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
(三)中国的两种命运
1.中共七大
2.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3.抗战胜利前夕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
(四)中美中苏关系 1.史迪威和中国
2.赫尔利的扶蒋反共政策
3;雅尔塔协定
(五)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
3.日本无条件投降
第十三章
重庆谈判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
1.抗战胜利后的时局
2.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
(二)争取实现和平与民主
1.重庆谈判和上党、邯郸之战
2.民主党派的成立及其政治主张
3.停战协定的签订 4.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三)解放区和国统区的鲜明对照
1.解放区的练兵运动和土地改革的实行
2.“东北问题”真相和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3.国民党二中全会及其破坏政协的暴行
4.国统区人民的反内战运动 第十四章
全面内战的爆发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
1.国共力量的对比
2.谈判与内战 3.马歇尔的“调停”真相和“中美商约”
(二)解放区自卫战争的胜利发展
1.粉碎蒋介石进攻的方针
2.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
3.国共和谈的破裂
4.国民党对陕北、山东的进攻被粉碎
(三)少数民族的斗争
(四)国统区的危机
1.经济危机和教育危机
2.蒋记“国大”的召开
3.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高涨和台湾人民的二二八起义
第十五章
国民党统治的总崩溃
(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制
2.挺进江淮河汉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3.华东、西北、东北及华北战场的反攻作战
(二)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2.整党运动和新式整军运动
3.中共十二月会议 4.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三)解放区的建设
1.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 2.解放区的经济建设 3.解放区的文化教育事业
(四)国民党的“行宪国大”和民主运动进一步高涨 1.国民党政府的“动员戡乱令” 2.魏德迈在中国的“调查” 3.国民党的“行宪国大”
4.“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5.国统区民主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6.民主党派响应中共关于召开新政协会议的号召
(五)战略决战
1.济南战役和国统区经济的崩溃 2.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第十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二)南京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1.蒋介石的“引退”和李宗仁的“新政” 2.北平和平谈判
3.京沪解放和国民党政府南逃 4.解放中南和湖南和平解放 5.西南战役和解放大西南 6.沿海岛屿的解放和西藏和平解决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美国援蒋的失败和“白皮书”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共同纲领》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当代史
第一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二)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
1.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全国进军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2.各级人民民主政权与国营经济的建立
(三)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
1.抗美援朝战争
2.土地制度改革
3.镇压反革命运动
4.“三反”,“五反”运动
5.社会改革
(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1.“一边倒”外交政策
2.毛泽东访苏
(五)国民经济的恢复
1.全国财经工作的统一
2.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与基本经验 第二章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三)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改造
2.手工业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四)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与成果 3.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4.文化思想领域的批判与肃反斗争
第三章 中共“八大”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
(一)中共“八大”的召开 1.召开前的国内外形势 2.“八大”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二)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1.背景
2.主要内容和意义
(三)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1.整风运动
2.反右斗争的经过和影响
第四章
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一)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二)“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运动
2.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庐山会议和“反右倾”运动
1.庐山会议
2.“反右倾”运动 第五章
国民经济的困难局面与调整
(一)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1.“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 2.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
(二)国民经济的调整
1.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大兴调查之风与各方面工业条例的制定 3.七干人大会
第六章
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
(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1.召开的背景和会议内容
2.影响
(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
1.社教运动的方针政策 2.过程和影响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
(四)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 第七章
中苏论战
(一)起因
(二)论战的大体过程
(三)经验教训
三、主要参考书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姜义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三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1994年(此后多次重印)
苑书义等著《中国近代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第五篇:湖南师范大学简介
湖南师范大学介绍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现有5个校区,占地168公顷,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学校现有24个学院(含独立学院树达学院和设在俄罗斯喀山大学的孔子学院),3个教学部,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覆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6个“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7个“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18个“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71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和历史学两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等1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心);拥有蛋白质组学与发育生物学、化学生物学与中药分析、量子结构与调控3个省部共建实验室,拥有蛋白质化学与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多倍体繁殖与育种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0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科研团队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121人才工程”人选、“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65人;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18人;学校先后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积极引进人才、智力和资金,开展科研合作。学校图书馆藏书320万册,其中线装古籍20余万册,中外期刊4700余种。学校设有出版社,主办12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5种。
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20多万人,培养了一大批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校友遍布海内外。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近3万人,已形成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格局。面向未来,湖南师范大学秉承“仁、爱、精、勤”的优良传统,遵循立足湖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注重内涵、强化特色、跻身一流的基本发展理念,朝着具有教师教育特色、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综合型大学的目标奋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