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农村小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标题:社会调查报告
《当前农村小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农村小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农村小学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学生上学不便;教育经费短缺,教学条件得不到改善;后期配套设施落后,不具备寄宿条件;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不搞一刀切;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大管理力度,改善学校附近的治安、饮食条件;建立绿色通道,保证贫困生接受义务教育等。还有另一个值得一提的问题,就是农村教师不重视科研,教学效果不佳。
一、教育经费短缺,教学条件得不到改善
农村小学,教师、学生人数增加了,但由于经费短缺,教学条件并没有相应改善。因此很多学校的班额都在70人以上。如果按标准班编班的话,85%的学校都会校舍紧缺。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增加教育投入。2000年税改后,取消教育附加和教育集资,一事一议操作困难,向农民伸手改善办学条件不现实;农村学校公用经费极其短缺,维持学校运转尚且困难,更不用说进行大规模的校舍建设。
二、后勤配套设施滞后,达不到寄宿制条件
建设寄宿制学校是解决学生上学路途远的好办法。但现在95%的农村小学根本不具备寄宿条件。学生分散居住,学校难于管理;农村治安条件的相对落后,使学生的人身安全缺乏基本的保障;学校没有食堂,学生只能在学校附近简陋的饮食摊上就餐,营养、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地处偏僻,附近没有进餐的地方,一遇刮风下雨,走读的学生只能靠一袋方便面充饥,生活十分艰苦。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要搞好农村小学办学情况,必须采取适当对策:
一、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2000年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变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筹措的责任主要在国家。为改善办学条件,各级政府要重视教育,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在编制教育预算时,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费用单列,防止挤占、挪用;实行项目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布局调整后置换出的校舍、设施等教育资源,可以进行有偿转让,转让后的费用用来改善中心校的办学条件。
二、加大管理力度、改善学校附近的治安、饮食条件
学校暂时不具备寄宿条件的情况下,为保证学生人身安全、饮食安全,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对于提供学生寄宿的农户,派出所要加强租屋管理,消灭安全隐患;对提供饮食服务的人员,有关部门要加强卫生管理,让从业人员提供卫生证、健康证等,保障学生的饮食安全。
三、建立绿色通道,保证贫困生接受义务教育
为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安心学习,有必要建立绿色通道,加大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呼吁每个社会成员都来关心、扶助贫困生;妇联、团委等社会团体要搞好春蕾工程等,开展一对一帮困活动;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助学基金,给每个贫困生适当补助,以确保他们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国
家规定的义务教育。
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科研方面的几点建议:
一、为农村教师教育科研创造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着教师去开展各种实验研究。因此,必须为广大农村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农村教师的科研活动比单纯的教学实践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良好的环境,以保障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首先,要从农村教师的实际出发,关心他们的疾苦。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且肩负着教学与种田两副重担。要逐步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他们排忧解难。保证农村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必须的调查、实验、写作等活动的时间,从而激励农村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学校要为农村教师搞教育科研创造一定的物质条件。要有专门教育科研经费预算,规定一定的经费比例,确保教育科研经费的到位。要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使教育科研有充足的物质保证。再次,要为农村教师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组织他们参加教育实验、教改实验,促进他们迅速成长。
二、加强教育科研培训,提高科研能力
一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农村教师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它是农村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动力。有了它,农村教师就会不断发现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探究问题,自我完善,不畏困难,在教育教学研究中体会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快乐。二是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把教师业务进修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要把教育科研
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结合教师进修学校的各种干训、师训班进行教育科研培训。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教育科研培训规划,分期分批地培训教育科研人员和骨干教师。培训内容力求富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主要是课题选择、研究方案设计、研究运作、资料收集与归纳及论文写作等。同时制作录像带分发到基层学校,努力帮助教师尽快地掌握教育科研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三是充分利用学校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广泛开展教育科研的校本培训。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在科研培训中的导向、计划、组织、管理、监控、评估、激励等功能。四是教育科研机构要面向农村中小学,以各种培训班、讲座等形式,为农村中小学培训科研骨干,要把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尽快推广到农村学校,促进农村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三、加强管理,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育科研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是农村学校教育科研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为此,一要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领导。地方政府要由分管科技的县长、乡(镇)长兼管学校教科研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分管教科研工作的领导,以保证农村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除加强领导外,应考虑如何科学地设置农村中小学各处室。建议农村中小学设立教科处,以领导下层的教研组、课题组开展教科研实验,从而改变我国长期以来把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混杂于主管教学业务的教导处的局面。二要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网络。县教育部门的科研机构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建立县、乡、学校三级管理网络。要以重点中学、实验小
学为龙头、辐射全县中小学。要建立区域性教育科研网,加强校际交流,组织课题联合攻关,加大教育成果推广力度,促进区域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还可以借助因特网进行校际、国内乃至国际间学术与信息交流,共同开展课题实验与研究。三要重视发挥评价的作用。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学校用人等工作中要把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评依据、用人依据。对积极参与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教师及时给予表彰、奖励。由于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而不可避免的会有困难、挫折、甚至失败。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激励的作用,促进广大农村教师不断排除各种干扰,始终保持旺盛的热情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以机制促教育科研。
第二篇:浅析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1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2 2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2 2.1农村社会保障层次低,农民参保意识淡薄„„„„„„„„„„„„„„„„„2 2.2、开发岗位,营造创业的优良环境„„„„„„„„„„„„„„„„„4 2.3、落实政策,促进就业再就业„„„„„„„„„„„„„„„„„„4 3存在的问题„„„„„„„„„„„„„„„„„„„„„„„„„„„„5 3.1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的难度仍然很大„„„„„„„„„„„„„„„„5 3.2安置就业的途径、门路拓展不够„„„„„„„„„„„„„„„„„„5 3.3就业的引导服务体系还不尽健全„„„„„„„„„„„„„„„„„„„„5 3.4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5 3.5 再就业成果还不够巩固„„„„„„„„„„„„„„„„„„„„5 3.6 劳动者自身学历、技能偏低制约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 3.7就业和再就业资金短缺„„„„„„„„„„„„„„„„„„„„„„„5 3.8再就业培训设施差,培训工作难度较大„„„„„„„„„„„„„„„5 4对策建议„„„„„„„„„„„„„„„„„„„„„„„„„„„„6 4.1.加强劳动保障工作队伍的建设„„„„„„„„„„„„„„„„„„6 4.2.加强对中小型服务企业的服务,坚持在经济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4.3.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6 4.4.要进一步切合实际,努力拓展就业的途径和门路„„„„„„„„„„„„„6 4.5.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不断增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7 4.6.建立政府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7 5小结„„„„„„„„„„„„„„„„„„„„„„„„„„„„„„7 6参考文献„„„„„„„„„„„„„„„„„„„„„„„„„„„„„„8 致 谢„„„„„„„„„„„„„„„„„„„„„„„„„„„„„„„„„8
浅析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提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 问题 对策
1、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发挥社会保障“调节器”和“稳定器”的作用,我国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保障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新农保参保人数从2010年的3326万人增加到2012年底的4837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2566个县(市、区)开展开来,2012年底,新农合参合率为98.1%,新农保、新农合基本实现全覆盖;2012年底,全国有农村低保对象2814.9万户、5344.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8.8万人,增长了0.7%。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农村低保资金718.0亿元,比上年增长7.5%,2012年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2067.8元/人、年,比上年提高349.4元,增长20.3%;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29.2万户,545.6万人,分别比上年下降0.2%和1.0%。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农村五保供养资金1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1%。2012年全年累计救助贫困农村居民5974.2万人次,累计医疗补助优抚对象404.5万人次,人均补助水平663元,各级财政共支出优抚医疗补助资金26.8亿元。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社会保障层次低,农民参保意识淡薄
2.1.1目前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仍然很低,难以保障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按照调整后的标准(年收入低于2300元)来衡量,中国仍有1.28亿万贫困人口,虽然我国农村最低生活标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相比,增长缓慢;和城镇低保相比,农村不到城镇的一半。
2.1.2广大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刚刚起步,农民的参保意识淡薄。虽然2012年底,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但是很多群众不是自愿投保,他们并没有认识到参加社会保险的重要性,造成社会保险收缴难。
2.2农村社会保障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就目前政府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金额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看,我国只有10%左右。并且我国10%的财政投入绝大部分给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所享受到的份额极小。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都采取由农民个人和国家补贴缴费的方式。近年来,由于农民的收入增长较慢,在收入没有多少增加的情况下,许多农民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支出都难以维持,更不用说为将来的养老储蓄资金。因此,常常在一些地方出现收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困难,参保率低的现象发生。农村社会保障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无法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大大削弱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保障功能。
2.3管理不够科学与规范
2.3.1无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呈现出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分散局面,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条块之间既无统一的管理机构,也无统一的管理办法。管理体制的不顺造成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虽然不多,但具体制定政策、掌握政策和执行政策的部门机构却不少。从表面上看,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由多个部门负责,似乎易形成合力并共同解决问题,但实际上,由于这些部门所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决策及管理上的摩擦和矛盾。
2.3.2保险基金存在风险。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水平的低下,还集中地表现在保险基金的管理上。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以保证基金上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但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在大多数地方是征缴、管理与使用三权集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控监督,致使基金的使用及保值增值等面临诸多风险。
2.4缺乏必要的法制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有力的法律法规来支撑。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状况看,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立法层次低,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层级无序。我国政府虽然在1998年开始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10年合并成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年颁布《社会保险法》,但迄今还没有一部专门涉及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基本法律,在国务院已经制定的条例中,也极少有属于规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规。虽然我国过去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方面形成了一些法规、条例和规章,但多是单项的,功能单一,缺乏力度,没有形成有机的法规体系,而且地方不同,内容亦有所不同。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尚未立法,更没有形成法律体系,这使得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基本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境地。
3、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它对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由经济因素的制约引起的。因此,从宏观上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国家补贴能力和个人缴费能力,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这是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出路。
3.2要加强立法工作,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是关系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完善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目前社会保障在农村进展不力,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保障立法滞后。要建立起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立法步伐。首先,全国人大应尽早颁布《农村社会保障法》,就农村社会保障应遵循的原则、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形式、管理体制、资金来源与发放、保障项目的标准、社会保障的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并规范农村社会保障执行者的职责和参保者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使用、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管理应提出具体的要求,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制度化、法律化。其次,抓好单项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建设,如农村社会保险法、农民社会救济法等。
3.3要完善已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3.3.1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让我们对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了更
加深刻的领会和把握。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能进一步明确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农村的发展方向,增强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责任感。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制定不同地区和不同对象的分层次标准和比例。对东南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中央财政拨款可以减少款项,而对中西部经济落后的地区,中央财政的拨款和补助应该相应增大。然后再针对该地区的不同的农民对象,设定不同的补助标准。
3.3.2要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新农合是惠民政策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农合制度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它的进一步推进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当务之急就是要不断更新和加强制度的完善,只有如此才能把它的优越性发挥到最大程度。比如,针对资金短缺问题,就要通过多方筹集医疗救助资金,加大财政对医疗的投入力度,调动更多的人群开拓多元筹资渠道,积极参与到新农合的过程当中。建立重大疾病的保障体系,让每个需要帮助的农民能够有病能医,从根本上减少农民的生活负担和经济压力。
3.3.3是要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民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安全线”保障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应当解决好相关的两个问题:第一,科学确定保障线标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物价等因素相适应确定可行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既要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又要防止因保障标准过高而形成养懒汉的倾向。第二,正确界定保障对象。界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要以通过最大劳动努力仍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线为衡量标准。应该在全面掌握贫困家庭的成员结构、收入水平、生活费支出、致贫原因等的基础上,结合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确定,分类别、分情况制定出保障对象的条件与范围,严格按审批程序进行。
3.3.4是要完善困难户住房救助制度。住房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完善农村低收入户住房的救助制度,首先要统筹残疾人的危房改造,孤寡老人和灾民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以及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难等工作,有步骤地解决农村低收入户住房难的问题。
3.4要加大宣传的力度
很多农民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措施的具体操作,还比较模糊,政府应该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下乡知识讲座、农民培训等,印发一些宣传手册、宣传标语,或者利用当地媒体广播等进行宣传,让农民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和认识一些关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关知识。
3.5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监管体系,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
3.5.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首先,宏观管理上要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范,消除各自管理、条块分割的状态,具体要整合人社、民政、卫生部门职责,将农村社会保障统一管理,并负责制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规划、收支标准、实施办法,指导地方组织实施具体保障项目,监督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管理和发放。其次,各级政府还要针对不同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不同的管理内容和重点,并尽量保证管理程序的规范化。
3.5.2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要有专门机构对社会保障基金保管、调拨、投资营运进行全程监控,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
4、小结
继续完善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减少贫富差距的有力措施。农村社会保障对扩大内需,促进农民消费、解决“三农”问题,以及促进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大力宣传,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
5、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年报,2012 [2].民政部年报,2012 [3].陈蒙蒙《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经济学研究》,2006 [4].余利民《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特区经济》,2006 [5].秦小红《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当代财经》,2005 [6].刘书鹤.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人口研究,2001 [7].徐元善,孙台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2010
第三篇:当前农村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存在问题与对策
当前农村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存在问题与对策
农业发展的潜力在科技,希望也在科技。如何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把现有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及时有效地推广开来,使之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现代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全面了解我县的科技兴农情况,近日,我们深入基层,先后到我县9个乡镇、192个行政村,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察看和进村入户走访等形式,重点对科技兴农情况及科技兴农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技兴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加快了科技兴农步伐,以新技术引进推广、试验示范、良种繁育和科技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兴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60余个,新技术30余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业先进适用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日趋增强。
从调查的情况看,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科技意识日趋增强,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空前高涨。柳杜乡柳杜村绿佳葡萄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从2006年开始,引进种植400亩“雪田宝1号” 田瓜新品种,采用甜瓜无
公害生产新技术,通过技术培训指导,每年生产160万公斤无公害甜瓜,通过包装加工推向市场,提高了农民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徐沟镇北郜村走访时,该村农户王利俊介绍说,2008年种植农业局提供的玉米新品种“先玉335”种子发芽率高、纯度好,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科学追肥,亩产达到了1400-1500斤,比一般地块增产近100公斤。村民们都看到了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纷纷表示在今年要选择良种,并与良法配套种植。集义乡每年都要聘请蔬菜专家到乡里讲授几次蔬菜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知识,每次自发前来听课的人数都在二、三百人以上,有时会议室里座不下,就干脆站在走廊上听。近年来,围绕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我县每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00期,参训人数近3万人次,使全县3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得到了技术培训,掌握了1-2项致富技术。
(二)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初见成效。
就日光温室蔬菜基地来说,已初步形成规模。集义乡集义村几年来发展日光温室辣椒基地2万亩,水肥一体化示范园108亩。蔬菜种植面积6000亩,共521栋,占地1200余亩,主要作物为黄瓜、西红柿、西葫芦等,采用一棚一池滴灌施肥模式,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安装、操作,配套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等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实现了“三提高四节约”。“三提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产量,提高了农民收入。每亩增产蔬菜1500斤以上,增收1800元。“四节约”:即节水、节肥、节药节工。亩节约投资800元,亩节本增效达2600元。日光温室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大大促进
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步伐。
(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应用步伐加快。近年来,我县围绕发展高效农业,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先后引进推广葡萄新品种:红地球、乌黑白鸡心、早黑宝、维多利亚等良种,先玉335、农大84、大丰26等玉米良种。先后推广了果树、蔬菜保护地栽培、果品套袋、节水农业等新技术;推广了生物有机肥、豆粕有机肥、土壤改良肥、生物菌肥;在种植大棚瓜菜的基础上,发展大棚葡萄、杏、油桃等;在集义乡集义村示范了水肥一体化管灌技术。全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率达85%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的科技兴农工作在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干部群众对科技兴农工作的认识不足,科技意识不强,科技素质较低;农业高科技含量低,先进实用技术和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还不太大,科技成果转化率还较低,有点无面的状况还比较突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乡镇对科技兴农工作不够重视,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不够,农业高科技人才缺乏,不能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分析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条:
一是对科技兴农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有些乡镇,科技兴农工作仍然被放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的位臵上,缺乏抓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还不很深刻。科技推广人员参
与单位的临时性工作多,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业务工作时间少;甚至有的科技骨干,被派下去包村、包片,与其自身的工作职能出现“错位”。二是科技推广网络不健全。乡镇农科站人员严重不足,甚至有一人兼多职的现象,且待遇较低;部分村也无负责科技推广的村干部。造成“上边有嘴、下边无腿”,很多事情不好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兴农工作的开展。
四是农业科技工作人员和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在全县农业科技人员中,年龄普遍偏高,知识结构老化,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出现了断层。有的乡镇,农技人员长期得不到集中培训,更没有外出考察的机会,信息闭塞,视野不开阔,科技素质与专业要求相差甚远。一些农民科技素质低,接受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慢。
三、对科技兴农的建议与对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不仅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而且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促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从而进一步加快科技兴农步伐。为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教育培训,夯实科技兴农的基础
农民是科技兴农的主体。发展现代化的农业,必须首先要造就现代化的农民。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加快科技兴农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突出搞好三个结合。一是科普宣传要与科技示范相结合。在充分利用图书、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大力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建议在县里每年选拔10个科技进步典型、培养10名科技致富标兵,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提高科普宣传的质量,引导群众学科技、用科技,形成重视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致富的良好风气。二是科技活动要与农技服务相结合。在进一步搞好科技下乡活动的同时,各级农技人员还要定期深入农村,进村入户面对面地开展科技服务,指导群众生产。除实施好国家、省农业项目外,还要在全县集中开展1-3次活动,使群众及时学习掌握农业科技的最新成果。三是技术培训要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发挥好县农业技术培训学校、乡镇电教中心、农民科技书屋及职业学校等培训基地的作用,在举办各种技术讲座、培训班的基础上,把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放在首位,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使80%的青壮年农民能够熟练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
(二)加快科技推广,把握科技兴农的方向
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产生巨大的效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前提,也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是突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对小麦丰产方、玉米丰产方、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名优水果示范园、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等,要制定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实行统一挂牌命名,在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力争把这些基地建成高效农业的展示园,优良种苗、先进技术的示范园和带动引导群众科技致富的样板园,进一步促进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的优化升级。
二是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搞好示范村、示范户建设。要开展争创科技示范乡镇、科技示范村、示范户活动。三是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建议加强乡镇农科站力量,各村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同时,积极鼓励发展各种民营科技企业,兴办各类民间农业科技服务、研究组织。通过健全队伍,理顺关系,上下贯通,逐步建立起“官民”合一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
(三)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兴农的后劲
一是要完善科技投入机制。通过向上级业务部门争取、地方财政倾斜、金融部门支持等多种形式,初步建立起以政府投资为导向、金融贷款为后盾、农民投资为主体、引进外资和社会筹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二是要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扶持。加快荒地滩涂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产业基地县建设等。聘请有关专家,搞好咨询论证,切实搞好项目实施规划,积极探索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最佳组合方案,走出一条科技兴农的新路子。
三是要鼓励群众增加科技投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等新型农村基层组织,并适当给予经济补贴,调动群众科技投入的积极性。
第四篇: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
问题及其对策
——宜宾市屏山县屏边彝族乡 蒋义斌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村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和风险防控机制,是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工作实践的一个新飞跃,标志着我国反腐倡廉进入了新的阶段。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此就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一些对策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近年来,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干部廉洁从政、依法履行职责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对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近年来,农村党员、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屡禁不止。有的贪污挪用集体资金、土地征用补偿款、私分集体公款等;有的在救灾救济物资和资金的分配上,不按规定程序,搞“一言堂”优亲厚友;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在村务活动中,特别是村集体经济动作中,搞“暗箱操作”,以权谋私。如在村集体土地、山林、海滩涂的发包,不向社会公开招标,而是搞“暗箱操作”,搞内部承包,压低价格,从中谋取私利或好处。
2、思想腐化,道德堕落。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文化的渗透、蔓延,不断向农村各个领域扩张,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和政治觉悟不高农村基层干部受到了腐蚀,致使精神空虚,道德沉沦,“涉黄”、“涉赌”的现象时有发生。基层干部参与赌博的现象呈蔓延趋势,而且赌博的形式多种多样。
3、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有些农村基层干部无视群众疾苦,贪图享乐,公款吃喝现象依然存在,把大量的村级集体资金浪费在餐桌上,有的借“开展工作需要”向有关人员送“红包”、送礼为名,壮大自己的腰包,虚列、虚增开支、虚报冒领、报销费用等。
4、作风霸道、欺压群众。一些基层农村干部不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自恃为村里“土皇帝”,地位高,开口骂人、动手打人时有发生,严重伤害 了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破坏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主要表现在:在处理与村民有关的各种事务时,不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执行,而是带着感情色彩处理问题,有的甚至出现了严重欺压群众的现象,如宅基地审批、涉农资金的补贴、农村低保等问题。在村务管理中,有些村干部想的不是把村级集体的财产管理好,促进集体财产的发展,而是考虑自己用钱怎样不受约束、牵制、监督。在用人上利用职务之便安插亲信朋友,大搞宗族化、亲属化,导致群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二)原因分析
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素质不高、意识淡薄。当前农村基层干部年龄普遍较大,主要是年青人大部分外出务工。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低,综合素质不高,宗族观念严重,封建主义思想蔓延,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存在不少“法盲”、“纪盲”干部。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不能与时俱进,对村民自治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民主管理意识差,有的村干部甚至成为一村一族的“土皇帝”,造成村务不公开,运作不透明、管理不民主,我行我素,为所欲为,出现无政府主义。
2、教育不实、流于形式。一是党风廉政教育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抓党风廉政教育搞形式,走过场,没达到应的目的和效果,加之农村基层干部生 活待遇低,教育、管理难度大,对农村基层干部存在重用轻教、重用轻管的现象较为突出。二是一些基层单位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没有针对性,抓党纪条规的学习力度不够;三是一些单位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形式单一,有的局限于开开会,读读文件,效果不明显;四是抓先进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不够。
3、制度不全、落实不力。当前部分农村基层的党风廉政制度规定、村民自治制度等不健全,不落实。有的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形同虚设。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不按规定操作程序办事,让一部分人钻了空子,帐目不全、帐务不清、“白条”入帐的问题十分突出。
4、监督不力、惩治不严。一些基层单位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留于形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一签订就算完事,党内监督各项制度执行不够有力,纪检、审计、公安、检察等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没有很好发挥。有的地方对群众反映的村干部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查处不力。认为只要村干部能完成工作任务,不出事,就是好干部,而且在问题已经比较严重时还麻木不仁,甚至包着、护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造成惩治不严,致使问题越积超多,引起群众越级上访,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坚持教育、预防、惩治三者 的紧密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才能达到肃贪倡廉,消 除腐败的目的。
(一)强化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强化对农村基层干部 的教育,筑牢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
1、加强反腐倡廉教育。要广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花大力气抓好农村党风廉政文化建设工程,努力营造“廉洁可敬,腐败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加强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大力宣传农村党员、干部的正面典型,把农村干部的廉洁奉公,勤政廉政的光辉事迹大力加以弘扬。以感染农村基层干部,自觉提高自身廉洁自律意识,牢固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努力树立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形象。二是要加强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通过开展违纪违法村干部现身说法等活动,使农村党员干部从腐败分子身上汲取教训,自觉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自觉用党纪国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加强民主法制教育。通过普法教育,利用民主法制知识培训、法制讲座、法制宣传栏等形式,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民主法制教育,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带头学法、守法,严格依法办事。另一方面,要加强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教育。提高干部的政策观念和按方针政策办事、运用方针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注重制度落实。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用制度管人,注重制度的落实,达到真正的目的。
1、健全村务管理和公开制度。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实现重大村务由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民主决策,促进村务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坚持“四议两公开”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坚持每月向村民张榜公示村级政务、财务和重大事务,真实、全面地向村民公布全村的重大信息,给村民一个明白。
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会计、出纳和实物保管人员分设制度。村级财务收支必须坚持“收支两条线”和“六有”原则,即:有正规发票,有经办人签字,有用途说明,有财务人员审查,有主管领导审批,大额支出应有村民理财小组的审核意见并报上一级审批,杜绝违规操作。
3、健全村财乡管制度。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确保其有健全的组织、稳定的人员、完善的管理和充足的经费。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与村民理财小组的联络,定期对村重大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核对,以便双方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实施有效的监管。
(四)强化监督,加强干部管理
反腐倡廉,监督是关键,加强监督制约,确保农村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是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环节。
1、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度。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乡镇范围内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为村范围内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生腐败问题,应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要把执行廉政纪律的情况向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述职,接受监督。
2、真正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要创造条件,完善工作机制和体制,规范运作程序,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小组、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村纪检小组的职能,对村级政务、财务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督,以保障村民行使法律赋予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加强群众监督。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乡镇要在各村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方便群众进行检举或提意见。要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为广大群众实施信访监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加强审计监督。把村级财务列入审计监督范围,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对重点开发项目、土地征用补偿收入、惠农资金等要列为重点检查内容。
(四)严查案件,严肃党纪国法
坚决查处各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对查出的涉案人员,查出一个严肃处理一个,绝不姑息迁就,有力地惩治和威慑腐败分子,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 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发挥案件查处在基层党员、干部中的震慑教育作用,提高基层干部按章办事、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严肃党纪国法。
第五篇:当前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
当前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全国人口总数的大部分。近期,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今年1月,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提出要“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现就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探讨如下:
一、当前农村消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农民消防意识淡薄。
目前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还比较低,对应有的消防法规知识和消防应急常识了解甚少。消防“四进”工作仅仅还停留在点上,没有人力、物力去解决面上面的问题。提到消防工作上也仅仅知道可以用水来灭火,许多农民没有接触过灭火器等常见的灭火工具,甚至“119”报警电话都不清楚。一但家用的液化气瓶发生火灾,只能等待消防队来扑救,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灾害损失。
(二)、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低
农村建筑受传统影响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多为三级耐火建筑,经济状况落后地区甚至还保留着四级耐火建筑。加之有农家小院内四处堆放有木质杂物或生活取暖使用的木柴。由于农村建设大多缺乏统一规划,基本上仍延续旧宅基地,家家相连,没有足够的防火间距。“火烧连营”就有可能在农村经常发生。
(三)、安全用火用电常识缺乏
农村火源较多,诸如用木柴生火做饭、取暖,小孩玩火,节日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等。有一些地方烧香拜佛现象也存在,也是造成农村火灾的隐患。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家用电器逐步走进了农家。农村家用电器线路普遍没有经过正式电工安装,无保险丝,电线老化,乱接乱拉等现象严重。
(四)、发生火灾消防扑救困难
农村因分布广远离城市,一但发生火灾,消防队到现场时间迟,甚至消防队还在赶赴火场的路上,火已烧完了。加上部分农村山高寨深,交通不便,水源不足,消防队根本无法到达,消防装备无法派上用场,只能靠人力去拼。特别是在青壮年外出务工期间,老弱病残,妇女儿童更是成为火灾的牺牲品。
二、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对策:
(一)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
强化镇级政府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解决本地突出的消防问题,同时要求在农业收获季节和火灾多发期对各村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基层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单位要真正把消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不能仅仅局限于挂横幅、贴标语、签订责任状等形式层面上。
(二)强化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职能
根据《消防法》和《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等有关规定,大力改进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赋予基层派出所更多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能,投入更多的警力推动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向农村个私企业及村、组、户延伸,加大农村消防管理力度,减少失控漏管。
(三)加强农村消防宣传教育
消防部门定期派人对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乡镇专兼职防火员进行消防培训,使之成为农村消防培训宣传教员,由他们去培训村和村企业的防火员,最后由村和村企业的防火员对企业和村民实施培训教育。通过层层培训,使消防宣传真正覆盖全市广大农村地区。
(四)成立群众自救组织
消防部门及基层派出所应当积极号召并组织青壮年农民,进行火灾扑救常识培训,并组织建立农民消防队,配备简单常用的灭火装备,以保证火灾初起时能及时扑救。
(五)推行燃料、电气线路改造
由于农村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很多住户还在使用山上砍柴作为燃料。并且农村电力部门对农户的用电要求还不规范,乱拉乱接情况还十分突出,给火灾留了后门。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用火、用电的监管力度,保证农户的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