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0929充分发挥党校职能作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充分发挥党校职能作用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中共东营市委党校
市委党校按照市纪委派驻第六纪检组的工作要求,年初,召开了全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立足党校实际,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
(一)大力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工作
一是把廉政教育内容纳入主体班次教学之中,开设廉政教育课程,在学员中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学员在党校学习期间,通过听专题报告、观看廉政教育录像片,举行座谈会、讨论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大力宣传反腐倡廉形势任务,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党纪政纪法规教育,不断提高了政治理论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促使领导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广大教师还应邀到全市各部门、单位、乡镇、企业等进行党课宣讲,共讲授廉政教育党课20余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深入开展严肃换届纪律教育。我们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学习和传达以“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确保单位全体人员对“5175”的知晓率达到100%,确保了无缝隙覆盖,为换届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创新廉政教育方式,在内部网上开辟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光辉历程等党性教育视频专题,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视频资料,供广大教职工点播收看;开设廉政教育专栏,定期发布反腐倡廉格言警句、典型案例、重大活动等信息,提高了教育效果,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反腐倡廉教育机制,提高了廉政教育水平。
四是构建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以教育制度化来推进教育常态化,制定了各项廉政建设的规定、意见,把教育内容转化为纪律要求,使教育活动更具体、更有力。校委坚持半年召开一次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定期检查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分析存在的不足,学习有关反腐倡廉工作的文件和学习材料。定期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日”活动,校领导轮流为全校党员干部上党课,增强党性观念和廉政意识。今年4月份的“重温入党誓词日”,常务副校长赵福恩同志为大家做了《学风建设是事关党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主题报告。7月份的“重温入党誓词日”,全体党员赴蒙阴教育基地,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听取了教育基地教师所做的《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教育报告。
(二)深入开展“两评一树”活动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从7月20日开始,我们在全校深入开展了以“让群众评价工作、让群众评价作风、树立群众满意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两评一树”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按照活动办公室和督导组的要求,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
2施方案,进行深入宣传发动,扎实做好有关工作,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进入自查自评阶段以来,突出找准问题、理清思路、明确措施三个重点,采取网上民调、问卷调查、走访座谈、党员谈心等形式,在学员、各县区党校和全体教职工中,广泛征求了对市委党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8月26日,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找了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党校事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三)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全市召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动员会后,我校高度重视,校委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了我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相关工作,成立了市委党校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的成立,为我校开展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我校按照上级相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印发了《中共东营市委党校关于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方案对指导思想、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为各处室有序、有利开展好本单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提出了明晰的工作思路。
三是加强了全面的宣传教育。为使全校职工充分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重大意义,提高参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教育。4
第二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深入推进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面对当前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央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就政法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司法行政机关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意义,紧密结合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全面贯彻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为维护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志在中政委第十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落实三项重点工作,要解决怎么看的问题,首先要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才能使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真正成为自觉行动。
(一)深刻认识中央提出三项重点工作的时代背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而引发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成员收益不均、社会政策调整、社会管理失当等原因,导致社会矛盾凸显。特别是不少利益矛盾存在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如果处理不好,一旦激化,很容易产生群体性事件,进而诱发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面对当前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在理念、机制、方法、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很多方面、很多时候仍然处在应急、应对的被动状态。为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掌握政法工作的主动权,中央在深入调研、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
(二)深刻认识中央提出三项重点工作的战略意义。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新形势下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政法稳定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更好地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政法、司法行政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三项重点工作,既着眼于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问题,又着眼于源头治理、夯实基础,抓住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体现了抓源头、抓根本、抓基础的战略思维,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深刻认识中央提出三项重点工作的科学内涵。在三项重点工作中,社会矛盾化解是基础,社会管理创新是动力,公正廉洁执法是根本,三者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重点突出、相互影响、融为一体。实践证明,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往往是矛盾问题堆积、激化的结果;社会事业建设滞后经济发展造成社会管理薄弱环节,从而影响社会治安秩序;执法不公不廉很容易引起民怨甚至激起民愤,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因此,推进三项重点重点,就是抓住影响社会稳定的三个关键点,从基础上、源头上、根本上“三管齐下”整体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工作。
二、把握工作主线,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贯穿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
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一条主线。落实好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始终牢牢把握这条主线,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开展各项工作。
(一)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来思考和谋划司法行政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落实好三项重点工作,首先要在谋划上下功夫。围绕三项重点工作,立足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研究确定新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增强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计划性、目标性和针对性,切实从工作指导上转变到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上来。
(二)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来部署和推进司法行政工作。“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关键在落实。要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部署和推进人民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监狱劳教、社区矫正、安置安置帮教和普法依法治理等工作,充分发挥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职能,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用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上,用在参与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上,用在推进和落实公正廉洁执法上,切实抓住基础性、源头性、根本性问题,履行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责任”。
(三)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来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职能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准确定位,正确把握三项重点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系,自觉把三项重点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推进。当前,我们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推进三项重点,必须善于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实现维稳工作新突破,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四)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来提升司法行政队伍执法服务能力和水平。能否做好三项重点工作,是当前衡量司法行政队伍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志。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必须从当前政法工作重要部署出发,把提高做好三项重点工作的能力作为重点任务,通过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服务大提升、业务大交流、创先争优等形式,切实提高司法行政队伍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加强社会管理的能力和公正廉洁执法的能力。
三、坚持改革创新,增强贯彻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强大动力
改革创新是推动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注入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一)创新工作思路落实三项重点工作。要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立足司法行政职能,突出抓好与三项重点工作相关的各项工作。要坚持“大调解”原则,把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仲裁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人民调解、诉讼调解,发挥公证职能妥善有效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利用司法鉴定职能妥善化解诉讼纷争。要坚持“大管理”原则,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相关社会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狠抓廉洁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
(二)创新体制机制落实三项重点工作。要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与深化司法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结合起来,推进、深化和完善监狱体制改革、劳教管理工作改革、社区矫正、律师工作改革、公证机构和体制改革、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人民调解工作改革、国家司法考试工作等各项改革,构建有利于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司法行政体制机制。
(三)创新工作措施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围绕推进化解社会矛盾,立足司法行政职能,从预防环节入手,创新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公证服务、律师咨询等措施,有效预防社会矛盾纠纷;从化解环节入手,创新人民调解、律师参与处理涉法信访案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律师参与诉前诉中诉后调解等措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围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创新监狱劳教机关与社会安置帮教组织衔接管控措施和刑释解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安置、帮扶帮教、科学管理等措施,创新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帮扶的新举措,有效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积极参与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围绕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创新加强司法行政队伍思想教育、业务建设、行风建设、执法服务规范、执法服务公开、执法服务监督等措施,及时解决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四、坚持统筹兼顾,增强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整体效果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三项重点工作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浑然一体的。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统筹抓好各项司法行政工作,形成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强大合力和整体效应。
(一)统筹发挥司法行政机关三大职能作用。司法行政机关担负着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三大职能,这三大职能都与三项重点工作密切相关。要注重发挥三大职能的综合优势,合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要综合运用律师担任政府企业法律顾问和办理非诉讼案件、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各类法律服务机构法律咨询、“12348”法律服务专线等职能预防社会矛盾纠纷,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律师参与处理涉法信访案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代理诉讼、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职能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要综合运用监狱、劳教、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普法依法治理等职能,做好相关社会管理工作。要综合推进司法行政机关公务员、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法律服务三支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服务水平。
(二)统筹兼顾履行职能与基础建设的关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好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打牢履行职能的根基。一是要加强基层“阵地”建设。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任务等方面切实加强司法所和县级司法局规范化建设,协调落实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业务装备指挥标准和人民调解“三项经费”,建好司法行政机关的“前沿阵地”。二是要加强执法服务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监狱劳教机关执法工作规范、程序规范、责任规范和监督考核规范,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健全完善法律服务业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执业规范,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公信力。三是加强行政管理规范化建设。以推进机关工作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健全制度机制,细化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和目标任务,明确各岗位的具体职责和工作要求,实现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和考核监督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机关工作效能,树立司法行政机关勤政、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三)统筹兼顾服务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不仅要着眼于履行第一责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要着眼于推进第一要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既要注重化解民生领域的社会矛盾,又要注重化解转方式、调结构、城市建设、企业改制等经济领域的社会矛盾。在社会管理方面,既要注重服务社会管理事务,又要注重服务经济管理事务。在公正廉洁执法上,既要注重防止不公正、不廉洁执法服务影响社会稳定,更要注重防止不公正、不廉洁执法服务影响经济发展。
五、注重总结巩固成果,建立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长效机制。
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是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落实好三项重点工作,必须解决好长效机制问题,真正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一)注重深化“老典型”,持续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多年来,各地在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方面推出很多好经验、好做法。比如,济南先后推出刑释解教人员分类管理、平阴的“调解超市”、济阳的“三调联动”、章丘的“依法建制、依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典型经验。我们现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过去的好经验、好做法要继续坚持、深化、完善和提升,使这些经验做法继续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注重推出“新经验”,为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注入新动力。创新是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三项重点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在许多地方需要创新,需要探索新经验、推出新举措。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引导基层大胆探索,不断创出具有时代特色、符合群众期待、适应发展需求、实践效果良好的典型经验,形成新的工作动力,推动三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三)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新成果。制度建设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根本性。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不是权宜之计,是一项从基础上、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期工作,因此,要高度重视长效机制建设。在总结推广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注重将成熟的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及时建立工作制度,巩固工作成果,长期坚持下去,形成司法行政机关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长效机制。
六、制定考核标准,用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实效来衡量和检验各项工作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关键看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成效。落实好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建立科学管用的考核评价工作体系。
(一)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成效列为衡量和检验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标准,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三项重点工作落实得好不好,工作导向至关重要。要坚持把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和检查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引导各级各单位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谋划和开展工作,在全系统形成以三项工作为重点的工作导向,引导全系统自觉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二)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成效列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关键在领导,重点看领导的政绩观。要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纳入司法行政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范围,与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业务工作目标考核等一并进行考核,在全系统树立“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重要政绩”的新观念,推动全系统自觉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三)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成效列为领导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树立正确的激励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对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成效显着的予以表彰,对措施不力、成效不大的予以批评,在全系统形成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激励机制,激励全系统自觉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第三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强调,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关键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两个责任”的提出,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作为基层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我认为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求,履行尽责,做到守土有责。
一、充分认识落实监督责任是纪检机关的法定职责 纪律检查机关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和执行党的纪律的职能部门,落实监督责任是纪委必须担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党章》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三项主要任务和五项经常性工作,都涉及到对执行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处理。《党内监督条例》指出:“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不管具体任务怎样改变、工作范围如何确定,从法律授权、机构设置和工作要求来看,落实监督责任都是各级纪检机关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
纪律检查机关要深刻认识落实监督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不能以监督责任替代主体责任,也不能单方面强调主体责任而推卸、弱化监督责任。目前,一些纪律检查机关大包大揽、主次不分、职能泛化、力量分散、聚力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纪律检查机关职能的充分发挥。强调纪委负监督责任,就是要明确职能定位,聚焦主业主责,把主要力量放到对遵纪不够、执纪不严、违反纪律等现象的监督和案件查处上来;把工作重心放在对“四风”问题的监督、执纪和曝光上来;把主要精力用到督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上来;把预防重点放在强化领导干部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上来,逐步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温床,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二、认真落实纪委监督责任
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就是各级纪委要按照党章规定认真履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聚焦主业,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严肃查处各类腐败问题。
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是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首要职责。纪律检查机关要协助党委建立健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坚持履行监督责任必须对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负责,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开展执纪监督工作,协助党委制定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及时进行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和责任追究,确保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督促检查部门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是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协助同级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解,落实承办单位和责任人,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穿到日常工作中来。认真开展督促指导,指导各部门单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细化县委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具体办法,夯实工作任务,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开展执纪监督和严肃查处腐败案件是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专门职责。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成果,加大明察暗访、问责处理、通报曝光、整改落实力度,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人事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认真开展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党员干部的组织意识和纪律观念。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贪污贿赂、权钱交易、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处司法执法人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以案谋私案件,严肃查处乡镇、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和基层村干部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处群体性事件、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克服零办案,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三、切实转变监督工作方式方法
按照中央对纪律检查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聚焦主责主业,转变工作作风,创新监督理念,转变监督方式。
牵头抓总,在职能作用体现中落实监督。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查办案件是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责主业,义不容辞。纪律检查机关要集中主要精力,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畅通各种举报渠道,认真受理各种来信来访,严肃查处违规违纪案件,及时发现和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
组织协调,在协同作用发挥中落实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需要多个部门单位协同完成的,尤其是案件查办工作,纪委要做好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做到牵头不包办、监督不替代、协调不越位,形成工作合力。
督促指导,在对各乡镇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检查指导中落实监督。纪委应当充分发挥专门机关优势,对各乡镇、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支持和帮助各乡镇、部门单位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执纪问责,在对服务和监管部门督查问责中落实监督。对各部门的业务监管责任,纪委不能包办和替代,应当把首次监督权交还主责部门,纪委主要通过“再监督”,及时发现各行业主管部门履职履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执纪问责,以促使各部门履行法定职责。
四、以实际举措推动监督责任的落实
加快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工作进程,创新监督机制,深化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是推动纪委落实监督责任的实际举措和现实要求。
加快推进“三转”工作进程。“三转”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使然,是纪检机关履行好监督职责的必然选择。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把不该管的工作还给主责部门;要深化机构改革,把更多力量调配到主责主业上来;要改进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把工作重心、工作力量转到执纪监督问责上来。
创新完善监督机制。落实监督责任、转变纪委职能,要在推进纪检监察机构改革的同时,因地制宜设置工作机构、配置工作力量、提高专业化水平,使工作力量集中化的同时提升集约化程度;要在退出“一线监督”、“全程监督”的同时,建立健全对职能部门履行监督职责情况进行再监督的工作机制,完善监督结果报送审查和再调查机制,切实把监督的重点放在“问题”上,把监督的效应体现在“问责”上,通过加大纪律兑现切实强化震慑。“两个责任”的提出,是在现行双重领导体制内从工作机制上解决问题的创新举措既坚持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又保证了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
加强执纪监督队伍建设。要认真落实“两个全覆盖”要求,深入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理顺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责关系,科学配置人员力量,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干部队伍,为全面落实监督责任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第四篇: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梁山县人民检察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积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发展进步,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三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2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公布后,院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党组会、中层干部会和全院干警会,采取“三从三看”的方法,引导全院干警充分认识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即从国际国内形势看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性;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看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必要性;从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期待看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紧迫性。大家深刻认识到,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既为检察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又为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抓住了“三项重点工作”,就抓住了检察工作的根本,抓住了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从而大大增强了做好三项重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院党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和制定了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具体措施,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实施,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好表率。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三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了解和督促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编发各种信息、简报,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努力营造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三个延伸”,营造优良发展环境
我院针对检察环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探索延伸“一体化”思维模式,将“三个延伸”贯穿三项重点工作的全过程:
一是延伸检察触角,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我院坚持把化解社会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将化解矛盾作为根本性任务来抓,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采用“法”“情”并用,不简单就案办案。积极拓宽调解渠道,将单一的调解向综合调解延伸,扩大调解范畴。实行民行案件、轻伤害案件调解优先的原则,疑难复杂案件矛盾纠纷化解彻底地满足诉求合理,采取社区调解员跟踪对接,当事人双方签订承诺的方式,大大节约了诉讼成本,提高了办案效率。通过在乡镇、社区设立检察服务联络室,直接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司法服务,改变检察机关关门办案的形象,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和感情,增强群众对检察机关检察人员的信任,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和法律疑惑。特别是运用好调解的方法,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建立检察执法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机制,将一些特定刑事案件委托专业调解组织介入处理,拓宽轻微刑事案件非对抗处理的渠道。
二是延伸检察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我院将检察工作融入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中去谋划思考,树立维稳促发展的大局意识,建立科学风险研判机制。出台多项服务举措,多渠道收集风险研判信息。从办理的各类自侦案件中发现影响经济发展、危害社会稳定、侵害人民权益的现象、问题和不利因素,及时梳理,制定详细的前瞻性预警计划和排查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对重点领域、行业建立检察工作站,设立检察联络员,及时掌握一线情况。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检察长巡回接访,特殊人群帮教管理,青少年维权工作等,将
民生司法延伸到检察工作的每个环节。
三是延伸检察监督范围,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我院围绕推进公正廉洁执法细化执法标准和执法管理监督,做好自身和外部两个监督。一是自觉接受人大、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报送简报、情况反映,发放征求意见函等,邀请人大代表视察评议公诉庭审活动。二是拓展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对不服逮捕决定、不起诉和撤案的三类职务犯罪案件纳入监督程序。邀请人民监督员同步监督职务犯罪案件办理,监督办案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搜查、违法扣押冻结、诱供、刑讯逼供及侮辱人格等情形,增强了办案工作的透明度。尝试人民监督员监督涉检信访案件和普通刑事案件。三是创新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用制度规范办案行为,打牢案件质量基础,用规则约束干警行为,廉洁自律,文明执法。创新由纪检人员监督案件刑事和解全过程,防止因不当和解产生新的违法办案问题。创新纪检人员对重大自侦案件进行同步监督,对案件办理全程进行实时监督机制。创新侦查讯问律师在场制度,邀请犯罪嫌疑人代理律师旁听侦查终结综合讯问。四是实施案件质量月考评,季分析制。对于自侦案件、不捕不诉等六类案件由纪检人员监督必查。五是扩大检务公开,扩大听证范围,改进听证方式。公开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依据、制度,公开检察人员管理情况,公开办案流程,公开质疑渠道。六是改革检察法律文书的结构内容,答复式、终结性文书要增强说理性,必要时可以公开部分内部文书。注意给予当事人充分的说理机会,争取社会力量的理解支持,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施三个延伸,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社会管理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优良的环境。
三、健全完善“三项重点工作”机制,全力抓好落实
针对目前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院将着力健全完善“三项重点工作”机制,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
(一)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一是完善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工作机制。在坚持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认真落实依法从宽处理的政策。二是探索建立检调对接机制。坚持调解优先,树立调解也是执法的观念,对轻微刑事案件的附带民事部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涉检信访案件能调则调,尽量使用非诉讼和非强制性手段解决社会矛盾。三是建立健全刑事和解机制。对符合条件和标准的案件,积极促成矛盾双方达成和解,对矛盾消除的轻微刑事案件,落实从宽政策,依法适用不批捕、不起诉等非罪、非监禁处理办法,尽最大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四是落实办案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把化解矛盾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主动延伸工作触角,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要认真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排查化解。五是健全涉检信访化解机制。要下大力气化解涉检信访积案,以开展“信访到我这里停止”活动为载体,健全落实首办责任制和领导接访、下访、巡访等制度,综合采取依法处理、教育疏导、救助救济等措施,努力化解涉检信访。
(二)着力在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中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积极参与对重点地区的综合治理。二是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三是积极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
(三)着力提高检察机关的公信力,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一是加强和改进院机关党的建设。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建设为重点,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为龙头,以法律监督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用党的建设成效带动检察队伍建设,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二是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整合、细化检察业务工作流程,制定统一的执法工作规范,形成权责明确、行为
规范、监督有效的执法工作机制。三是加快推进检察信息化建设。建立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评机制,实现对执法办案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督。四是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树立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的观念,大力推行“阳光检务”,增强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五是健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维护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六是完善执法考评机制。建立检察人员执法业绩档案制度,把执法档案作为检察人员绩效考评、调整岗位、晋职晋级和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重要依据,促进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第五篇: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积极推进民主管理
学校重视教代会工作,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认真落实校务公开,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多次被评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一、机构健全、领导重视
学校党政领导十分重视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工作。教代会组织和各项制度健全,分工明确。成立了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校务公开、职工福利和师资建设等几个专门工作小组;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执行小组;同时成立了由工会主席和教代会代表组成的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具体负责校务公开监督工作。
二、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1.学校领导和教师代表广泛征求、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增强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做好每学年一次的提案建议征集活动,对每一项提案认真研究及时答复,落实好教师的各项权益。
2.落实教代会职能,严格教代会程序,每学期定期召开的1次教代会,学期初讨论审议校长和各处室计划、规划,学期末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情况进行评议,各项议案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后,才成文发布,公开实施。学校重要决策,如:方案、推先、评优、后备干部培养以及制度出台等都及时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公开实施,如职评方案每年在职评后及时征求意见建议,进行整理 和修改,报请教代会审议通过,形成新的方案,避免了临时修改,针对人的问题。
3.认真做好提案工作。教师代表深入到教师、家长和学生中,积极征求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如刘炳刚等多位老师的好点子被局工会评为“金点子”,很多建议被学校采纳,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工作。
三、多渠道、多形式实行校务公开
我校不断地拓宽校务公开渠道和形式。设置对校内、校外两个校务公开栏,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橱窗等公开校务;通过学生家长会、全体教师会议等形式公开校务;以各种通知、通报、文件、公告等形式公开校务。
通过各种形式及时把学校的重大决策、规章制度、职工福利、职称评审、推优评优、工作考核、民主评议、财务收费以及其他关乎教师和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公开公示。如每学期面向全体教师做财务分析报告,让全体教师了解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通过各项公开切实维护好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校务公开监督组认真履行职责,对校务公开的真实性和程序上的规范性进行监督,保证校务公开健康有序地开展。教代会的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的重大事项决策更加民主和科学,促进了各项工作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