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吴爱英在第三期全国县(市、区)司法局长培训班上强调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第三期全国县(市、区)司法局长培训班26日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开班。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吴爱英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吴爱英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把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大任务来抓,努力提高县(市、区)司法局长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促进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
吴爱英指出,今年以来,司法部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作为重大任务,精心部署安排,加强组织领导,普遍成立了推进三项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了具体意见和实施方案,加大工作措施,强化督促检查,加大信息和宣传工作力度,司法行政系统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组织有力、措施得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吴爱英指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决策。三项重点工作任务的提出,对于更好地掌握维稳工作主动权,更好地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吴爱英强调,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重要举措。三项重点工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社会矛盾化解是基础,社会管理创新是动力,公正廉洁执法是根本。三项重点工作任务的提出,准确回应了科学发展观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基本要求,深刻反映了新时期维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对于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确
保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吴爱英强调,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是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司法行政每项工作职能都与三项重点工作密切相关。三项重点工作为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抓住了三项重点工作,就抓住了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同时,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锻炼队伍,强化职能,树立形象,增强保障能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科学发展。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司法行政工作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切实把中央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吴爱英对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要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人民调解是基础。要更加注重组织建设,着重加强企(事)业单位和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更加注重拓展工作领域,在做好民间纠纷排查化解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征地拆迁、劳动争议、教育医疗、环境保护、交通事故等领域纠纷的调解。更加注重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围绕重大活动、重大任务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化解矛盾专项攻坚活动”。更加注重提高人民调解质量,不断提高矛盾纠纷的调解率、调解的成功率和调解协议的履行率。
更加注重工作创新。更加注重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要大力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是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推进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大力提高矫正质量,促进社区服刑人员改过自新,顺利回归社会。大力加强组织队伍建设,确保有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大力推进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加强保障能力建设,促进社区矫正规范运行。
要大力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管理,是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点。要在落实衔接措施上下功夫,确保不脱管、不失控。在教育管理上下功夫,完善和落实帮教责任制,教育引导刑释解教人员遵纪守法,顺利融入社会。在安置帮扶上下功夫,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解决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要大力加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全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具有专业优势和独特作用。要进一步发挥法律服务在社会矛盾化解中的专业优势,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认真做好诉讼和非诉讼业务,积极参与人民调解和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等,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促进社会管理创新,鼓励和引导律师为政府部门担任法律顾问,为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法律帮助。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预防化解涉及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进一步强化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建设和管理,加强县(市、区)司法局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活动的日常监督管理,指导督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机构大力加强自身建设。
要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紧紧围绕服务经
济社会发展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开展与三项重点工作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和执法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促进依法办事和依法有序表达利益诉求。深入推进多层次、各领域依法治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要大力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基层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三项重点工作的落实要靠基层,改革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也在基层。要持之以恒抓好司法所建设,确保2010年基本完成中西部司法所国债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所务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大力加强县(市、区)司法局建设,充分发挥县(市、区)司法局职能作用。努力提高基层保障水平,全面活跃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要大力提高公正廉洁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公正廉洁执法是根本。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打牢公正廉洁执法执业的思想基础。切实加强业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执法执业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执法执业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切实加强执法执业监督,大力推进“阳光执法”。切实加强司法行政系统党的建设,深入开展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廉洁执法执业。
吴爱英最后强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对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及时发现解决影响三项重点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要狠抓工作落实,完善和落实工作责任制,把深入推进
三项重点工作的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要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加大保障力度,保证三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要加大宣传和工作经验交流力度,及时总结和推广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要坚持统筹兼顾,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重点,促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今天的开班式由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郝赤勇主持。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大程出席了开班式。
全国县(市、区)司法局长360人参加了开班式。据了解,对全国县(市、区)司法局长进行全员集中培训,这在司法行政工作历史上是第一次。2009年,司法部举办了2期培训班,今年将举办6期。(
第二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深入推进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面对当前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央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就政法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司法行政机关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意义,紧密结合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全面贯彻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为维护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志在中政委第十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落实三项重点工作,要解决怎么看的问题,首先要在提高思想认识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才能使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真正成为自觉行动。
(一)深刻认识中央提出三项重点工作的时代背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而引发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成员收益不均、社会政策调整、社会管理失当等原因,导致社会矛盾凸显。特别是不少利益矛盾存在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如果处理不好,一旦激化,很容易产生群体性事件,进而诱发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面对当前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在理念、机制、方法、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很多方面、很多时候仍然处在应急、应对的被动状态。为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掌握政法工作的主动权,中央在深入调研、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
(二)深刻认识中央提出三项重点工作的战略意义。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新形势下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政法稳定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更好地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政法、司法行政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三项重点工作,既着眼于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问题,又着眼于源头治理、夯实基础,抓住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体现了抓源头、抓根本、抓基础的战略思维,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深刻认识中央提出三项重点工作的科学内涵。在三项重点工作中,社会矛盾化解是基础,社会管理创新是动力,公正廉洁执法是根本,三者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重点突出、相互影响、融为一体。实践证明,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事件往往是矛盾问题堆积、激化的结果;社会事业建设滞后经济发展造成社会管理薄弱环节,从而影响社会治安秩序;执法不公不廉很容易引起民怨甚至激起民愤,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因此,推进三项重点重点,就是抓住影响社会稳定的三个关键点,从基础上、源头上、根本上“三管齐下”整体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工作。
二、把握工作主线,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贯穿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
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一条主线。落实好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始终牢牢把握这条主线,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开展各项工作。
(一)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来思考和谋划司法行政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落实好三项重点工作,首先要在谋划上下功夫。围绕三项重点工作,立足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研究确定新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增强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计划性、目标性和针对性,切实从工作指导上转变到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上来。
(二)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来部署和推进司法行政工作。“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关键在落实。要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部署和推进人民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监狱劳教、社区矫正、安置安置帮教和普法依法治理等工作,充分发挥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职能,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用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上,用在参与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上,用在推进和落实公正廉洁执法上,切实抓住基础性、源头性、根本性问题,履行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责任”。
(三)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来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职能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准确定位,正确把握三项重点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系,自觉把三项重点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推进。当前,我们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推进三项重点,必须善于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实现维稳工作新突破,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驾护航。
(四)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来提升司法行政队伍执法服务能力和水平。能否做好三项重点工作,是当前衡量司法行政队伍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志。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必须从当前政法工作重要部署出发,把提高做好三项重点工作的能力作为重点任务,通过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服务大提升、业务大交流、创先争优等形式,切实提高司法行政队伍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加强社会管理的能力和公正廉洁执法的能力。
三、坚持改革创新,增强贯彻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强大动力
改革创新是推动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注入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一)创新工作思路落实三项重点工作。要坚持重点突破的原则,立足司法行政职能,突出抓好与三项重点工作相关的各项工作。要坚持“大调解”原则,把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仲裁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人民调解、诉讼调解,发挥公证职能妥善有效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利用司法鉴定职能妥善化解诉讼纷争。要坚持“大管理”原则,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相关社会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狠抓廉洁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
(二)创新体制机制落实三项重点工作。要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与深化司法行政体制机制改革结合起来,推进、深化和完善监狱体制改革、劳教管理工作改革、社区矫正、律师工作改革、公证机构和体制改革、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人民调解工作改革、国家司法考试工作等各项改革,构建有利于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司法行政体制机制。
(三)创新工作措施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围绕推进化解社会矛盾,立足司法行政职能,从预防环节入手,创新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公证服务、律师咨询等措施,有效预防社会矛盾纠纷;从化解环节入手,创新人民调解、律师参与处理涉法信访案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律师参与诉前诉中诉后调解等措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围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立足司法行政职能,创新监狱劳教机关与社会安置帮教组织衔接管控措施和刑释解教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安置、帮扶帮教、科学管理等措施,创新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帮扶的新举措,有效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积极参与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围绕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创新加强司法行政队伍思想教育、业务建设、行风建设、执法服务规范、执法服务公开、执法服务监督等措施,及时解决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四、坚持统筹兼顾,增强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整体效果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三项重点工作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浑然一体的。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统筹抓好各项司法行政工作,形成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强大合力和整体效应。
(一)统筹发挥司法行政机关三大职能作用。司法行政机关担负着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三大职能,这三大职能都与三项重点工作密切相关。要注重发挥三大职能的综合优势,合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要综合运用律师担任政府企业法律顾问和办理非诉讼案件、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各类法律服务机构法律咨询、“12348”法律服务专线等职能预防社会矛盾纠纷,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律师参与处理涉法信访案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代理诉讼、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职能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要综合运用监狱、劳教、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普法依法治理等职能,做好相关社会管理工作。要综合推进司法行政机关公务员、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法律服务三支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公正廉洁执法服务水平。
(二)统筹兼顾履行职能与基础建设的关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好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打牢履行职能的根基。一是要加强基层“阵地”建设。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任务等方面切实加强司法所和县级司法局规范化建设,协调落实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业务装备指挥标准和人民调解“三项经费”,建好司法行政机关的“前沿阵地”。二是要加强执法服务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监狱劳教机关执法工作规范、程序规范、责任规范和监督考核规范,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健全完善法律服务业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执业规范,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公信力。三是加强行政管理规范化建设。以推进机关工作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健全制度机制,细化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和目标任务,明确各岗位的具体职责和工作要求,实现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和考核监督制度化、规范化,提高机关工作效能,树立司法行政机关勤政、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三)统筹兼顾服务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落实三项重点工作,不仅要着眼于履行第一责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要着眼于推进第一要务,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既要注重化解民生领域的社会矛盾,又要注重化解转方式、调结构、城市建设、企业改制等经济领域的社会矛盾。在社会管理方面,既要注重服务社会管理事务,又要注重服务经济管理事务。在公正廉洁执法上,既要注重防止不公正、不廉洁执法服务影响社会稳定,更要注重防止不公正、不廉洁执法服务影响经济发展。
五、注重总结巩固成果,建立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长效机制。
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是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落实好三项重点工作,必须解决好长效机制问题,真正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一)注重深化“老典型”,持续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多年来,各地在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方面推出很多好经验、好做法。比如,济南先后推出刑释解教人员分类管理、平阴的“调解超市”、济阳的“三调联动”、章丘的“依法建制、依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典型经验。我们现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过去的好经验、好做法要继续坚持、深化、完善和提升,使这些经验做法继续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注重推出“新经验”,为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注入新动力。创新是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三项重点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在许多地方需要创新,需要探索新经验、推出新举措。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引导基层大胆探索,不断创出具有时代特色、符合群众期待、适应发展需求、实践效果良好的典型经验,形成新的工作动力,推动三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三)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新成果。制度建设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根本性。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不是权宜之计,是一项从基础上、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期工作,因此,要高度重视长效机制建设。在总结推广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要注重将成熟的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及时建立工作制度,巩固工作成果,长期坚持下去,形成司法行政机关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长效机制。
六、制定考核标准,用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实效来衡量和检验各项工作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司法行政工作,关键看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成效。落实好三项重点工作,必须建立科学管用的考核评价工作体系。
(一)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成效列为衡量和检验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标准,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三项重点工作落实得好不好,工作导向至关重要。要坚持把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和检查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引导各级各单位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谋划和开展工作,在全系统形成以三项工作为重点的工作导向,引导全系统自觉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二)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成效列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关键在领导,重点看领导的政绩观。要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纳入司法行政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范围,与科学发展观综合考核、业务工作目标考核等一并进行考核,在全系统树立“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重要政绩”的新观念,推动全系统自觉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三)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成效列为领导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树立正确的激励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对落实三项重点工作成效显着的予以表彰,对措施不力、成效不大的予以批评,在全系统形成落实三项重点工作的激励机制,激励全系统自觉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第三篇: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梁山县人民检察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积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发展进步,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三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2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公布后,院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党组会、中层干部会和全院干警会,采取“三从三看”的方法,引导全院干警充分认识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即从国际国内形势看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性;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看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必要性;从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期待看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紧迫性。大家深刻认识到,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既为检察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又为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抓住了“三项重点工作”,就抓住了检察工作的根本,抓住了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从而大大增强了做好三项重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院党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和制定了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具体措施,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实施,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好表率。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三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了解和督促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编发各种信息、简报,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努力营造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三个延伸”,营造优良发展环境
我院针对检察环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探索延伸“一体化”思维模式,将“三个延伸”贯穿三项重点工作的全过程:
一是延伸检察触角,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我院坚持把化解社会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将化解矛盾作为根本性任务来抓,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采用“法”“情”并用,不简单就案办案。积极拓宽调解渠道,将单一的调解向综合调解延伸,扩大调解范畴。实行民行案件、轻伤害案件调解优先的原则,疑难复杂案件矛盾纠纷化解彻底地满足诉求合理,采取社区调解员跟踪对接,当事人双方签订承诺的方式,大大节约了诉讼成本,提高了办案效率。通过在乡镇、社区设立检察服务联络室,直接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司法服务,改变检察机关关门办案的形象,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和感情,增强群众对检察机关检察人员的信任,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和法律疑惑。特别是运用好调解的方法,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建立检察执法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机制,将一些特定刑事案件委托专业调解组织介入处理,拓宽轻微刑事案件非对抗处理的渠道。
二是延伸检察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我院将检察工作融入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中去谋划思考,树立维稳促发展的大局意识,建立科学风险研判机制。出台多项服务举措,多渠道收集风险研判信息。从办理的各类自侦案件中发现影响经济发展、危害社会稳定、侵害人民权益的现象、问题和不利因素,及时梳理,制定详细的前瞻性预警计划和排查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对重点领域、行业建立检察工作站,设立检察联络员,及时掌握一线情况。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检察长巡回接访,特殊人群帮教管理,青少年维权工作等,将
民生司法延伸到检察工作的每个环节。
三是延伸检察监督范围,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我院围绕推进公正廉洁执法细化执法标准和执法管理监督,做好自身和外部两个监督。一是自觉接受人大、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报送简报、情况反映,发放征求意见函等,邀请人大代表视察评议公诉庭审活动。二是拓展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对不服逮捕决定、不起诉和撤案的三类职务犯罪案件纳入监督程序。邀请人民监督员同步监督职务犯罪案件办理,监督办案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搜查、违法扣押冻结、诱供、刑讯逼供及侮辱人格等情形,增强了办案工作的透明度。尝试人民监督员监督涉检信访案件和普通刑事案件。三是创新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用制度规范办案行为,打牢案件质量基础,用规则约束干警行为,廉洁自律,文明执法。创新由纪检人员监督案件刑事和解全过程,防止因不当和解产生新的违法办案问题。创新纪检人员对重大自侦案件进行同步监督,对案件办理全程进行实时监督机制。创新侦查讯问律师在场制度,邀请犯罪嫌疑人代理律师旁听侦查终结综合讯问。四是实施案件质量月考评,季分析制。对于自侦案件、不捕不诉等六类案件由纪检人员监督必查。五是扩大检务公开,扩大听证范围,改进听证方式。公开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依据、制度,公开检察人员管理情况,公开办案流程,公开质疑渠道。六是改革检察法律文书的结构内容,答复式、终结性文书要增强说理性,必要时可以公开部分内部文书。注意给予当事人充分的说理机会,争取社会力量的理解支持,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施三个延伸,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社会管理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优良的环境。
三、健全完善“三项重点工作”机制,全力抓好落实
针对目前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院将着力健全完善“三项重点工作”机制,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
(一)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一是完善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工作机制。在坚持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认真落实依法从宽处理的政策。二是探索建立检调对接机制。坚持调解优先,树立调解也是执法的观念,对轻微刑事案件的附带民事部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涉检信访案件能调则调,尽量使用非诉讼和非强制性手段解决社会矛盾。三是建立健全刑事和解机制。对符合条件和标准的案件,积极促成矛盾双方达成和解,对矛盾消除的轻微刑事案件,落实从宽政策,依法适用不批捕、不起诉等非罪、非监禁处理办法,尽最大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四是落实办案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把化解矛盾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主动延伸工作触角,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要认真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排查化解。五是健全涉检信访化解机制。要下大力气化解涉检信访积案,以开展“信访到我这里停止”活动为载体,健全落实首办责任制和领导接访、下访、巡访等制度,综合采取依法处理、教育疏导、救助救济等措施,努力化解涉检信访。
(二)着力在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中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积极参与对重点地区的综合治理。二是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三是积极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
(三)着力提高检察机关的公信力,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一是加强和改进院机关党的建设。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建设为重点,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为龙头,以法律监督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用党的建设成效带动检察队伍建设,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二是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整合、细化检察业务工作流程,制定统一的执法工作规范,形成权责明确、行为
规范、监督有效的执法工作机制。三是加快推进检察信息化建设。建立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评机制,实现对执法办案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督。四是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树立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的观念,大力推行“阳光检务”,增强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五是健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维护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六是完善执法考评机制。建立检察人员执法业绩档案制度,把执法档案作为检察人员绩效考评、调整岗位、晋职晋级和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重要依据,促进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第四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 认真做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
司法部出台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意见要求发布时间:
2015-03-17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司法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出台《司法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作用,认真做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意见》共7个方面37条。
《意见》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司法行政机关是为国家法治建设和司法活动提供服务和保障的部门,在推进依法治国中承担着重要职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准确把握司法行政机关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和基本任务,切实增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要明确司法行政机关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司法行政工作重要指示,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以法治为引领,切实做好司法行政机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要准确把握司法行政机关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队伍、指导工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制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保障人民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基本法治观念,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适应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深入推进司法行政改革。
《意见》要求,要深入推进司法行政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制度。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司法行政机关推进依法治国工作全过程,按照中央的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司法行政改革,大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创新,用改革破解难题,以创新推动发展。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体系,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要求,健全完善执行矫治体系、法治宣传体系、法律服务体系、司法行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司法行政法律制度,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机关履职能力和水平。深化监狱制度改革,深化狱务公开,健全监狱执法办案责任制,加强罪犯人权保障,继续深化监狱体制改革。健全社区矫正制度,推动制定社区矫正法,建立健全监狱刑罚执行和社区矫正相互衔接、统一协调的刑罚执行体系,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加强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设,加强社区矫正经费保障、场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深化律师制度改革,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完善律师执业保障和执业权利救济机制,推动落实律师行业发展扶持保障政策,完善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依法规范律师与司法人员的接触、交往行为,健全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加快培养涉外律师人才。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完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体制。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推动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完善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建立完善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相衔接的运行机制。完善司法协助体制,健全完善被判刑人移管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在上合组织司法部长会议机制下的法律和司法行政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意见》强调,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努力服务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努力推进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推进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着力建设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服务优良、运行有序的法律服务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提供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法律服务。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司法部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法律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律师法律服务业,认真做好刑事案件辩护代理和民商事、行政案件代理工作,探索律师代理申诉制度,推动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法律服务。
大力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推出专项服务措施,健全便民服务机制,加强法律援助质量管理,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公证法律服务业,积极拓展公证服务领域,提升公证服务质量。发展和规范基层法律服务,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制度建设,规范基层法律服务执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意见》强调,要认真做好刑罚执行、戒毒管理等工作,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力加强监狱工作。全面加强监狱管理,健全完善安全稳定长效机制,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坚持把教育改造罪犯作为中心任务,创新教育改造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改造质量;完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执行变更程序和工作机制;加强监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监狱布局调整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切实抓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治和社会适应性帮扶,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切实做好戒毒工作,坚持以提高教育戒治质量为中心,健全完善教育戒治考评机制,切实加强戒毒医疗、教育矫治和康复训练,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对接平台和衔接配合机制。大力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县(市、区)司法局建设,大力加强司法所建设,积极推动市、县司法业务用房建设。
《意见》要求,要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突出宣传宪法,系统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推动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进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推进完善学法用法制度,推进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大力推广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和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等做法。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积极推动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积极推动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建立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考评指导标准和评估机制。扎实推进依法治理,着力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等法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提高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意见》强调,要深入推进完善立法严格执法诚信执业,确保司法行政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大力加强司法行政法制建设,积极推进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立法和《监狱法》、《律师法》修改工作,积极推进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立法,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配套规章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刑罚执行和戒毒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规范监狱执法,严格提请减刑假释、呈报暂予监外执行各环节的条件和程序,确保监狱执法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内运行;切实规范社区矫正执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切实规范戒毒执法,大力推进戒毒工作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戒毒工作执法规范化水平。切实提高法律服务规范执业水平,进一步健全执业标准和工作规范体系,切实加强法律服务机构内部管理和建设,不断提高执业规范化水平。大力加强执法执业监督,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业活动监管,大力推进司法行政政务公开、狱所务公开、执业信息公开,健全完善执法执业公开、公示制度,大力推进信息化在执法执业中的应用,不断提高执法执业水平。
《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为司法行政机关推进依法治国提供组织和人才保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科学理论武装,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切实加强司法行政系统党的建设,严格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从严管理干部。推进司法行政干警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抓住领导班子这个关键,把专业化建设作为司法行政队伍核心战斗力来抓,创新教育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干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坚持把律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律师从业的基本要求,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律师队伍业务素质,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发展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队伍,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司法行政系统法治人才培养,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司法行政法治人才和后备力量。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意见》最后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要始终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领导,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司法行政工作的正确方向。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系统思维,自觉把司法行政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推动司法行政改革发展。司法行政机关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司法行政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工作氛围。
(责任编辑:奚天宝)
第五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认真做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 认真做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2011年03月05日 09:54 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吴爱英指出,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根本目的、基本任务、重点工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对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吴爱英强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认真组织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学习重要讲话,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要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取得的重大成绩、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理解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理解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总要求,深刻理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和重点工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吴爱英指出,司法行政各项职能与社会管理密切相关,司法行政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次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为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要认真做好对特殊人群的教育管理和帮扶工作。切实做好罪犯劳教(戒毒)人员监管改造工作,认真贯彻监狱劳教工作方针和监管工作“首要标准”,坚持把教育改造作为监狱劳教工作的中心任务,切实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大力加强监所管理工作,确保监所持续安全稳定。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控、服务管理和教育帮扶,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积极推进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大力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扶工作,建立适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努力提高矫正质量和效果。
要扎实做好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以学习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为契机,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依法加强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着重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把人民调解工作向容易引发人民内部矛盾的领域延伸。认真开展经常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努力使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进一步深化人民调解专项活动,在全国开展“争当人民调解能手”活动,不断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努力提高人民调解质量和效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要认真做好群众工作。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服务为民贯彻到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深入开展群众观点再教育,教育引导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满腔热情地服务群众。积极推动法律服务向基层、向乡村、向边远地区延伸,广泛开展专项法律服务活动,为群众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提供法律服务。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要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认真总结和发扬“五五”普法成效和经验,扎实做好“六五”普法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教育,维护宪法权威。加强对社会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宣传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公正廉洁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继续深化“法律六进”活动,积极创新法制宣传教育载体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渗透力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要切实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和队伍管理。提高司法行政工作和队伍管理水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健全完善司法行政体制机制,加强执法、管理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确保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依法、有序推进。要切实加强司法行政队伍管理,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吴爱英最后强调,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措施,加强调查研究,加强督促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司法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陈训秋,副部长、党组成员张苏军、郝赤勇、赵大程,中纪委驻司法部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韩亨林,政治部主任、党组成员张彦珍出席会议。司法部机关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