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充分发挥民行检察职能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共)
充分发挥民行检察职能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在全市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摘要)徐从锋
近年来,我市民行检察部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践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全面履行民行检察监督职责,民行检察工作保持了稳步发展。办案规模逐年提升,再审改变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转变抗诉重点、督促起诉、民事和解等探索性工作亮点频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民行检察工作在发展理念、业务建设、队伍建设、改革探索和理论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民行检察工作,推动民行检察工作跨越发展,任务非常艰巨。
一、提高一个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民行检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要充分认识民行检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依法对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这是我国检察制度的重要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民行检察工作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发挥出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不能依法履行好法律赋予的民行检察职责,关系到能否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关系到能否在新形势下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关系到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民行检察工作,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淮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今年7月,市委六届二十次全会作出了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奋力争当皖北崛起排头兵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市检察机关务必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紧密结合淮北实际,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切实找准民行检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不断推出强化监督、促进发展、服务民生、维护稳定的新举措,努力为淮北“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争当皖北崛起排头兵”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三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民行检察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的需要。我们务必要坚持从检察机关的人民性出发,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出发,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不断加强和改进民行检察工作,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民行检察工作,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确保淮北长治久安的需要。加强和改进民行检察工作,依法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既是维护司法公正的过程,也是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全市检察机关一定要坚持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民行检察工作的重要载体,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把握二个定位,进一步理清民行检察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思路
民行检察监督从性质上来说,是一种公权力对另一种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其监督对象是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而不是对私权的不当干预。从法律地位上来说,是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权,处于居中监督的地位,在当事人之间保持客观、中立、公正的立场;从监督效力上来说,主要是依法启动相应的法律程序、提出相应的司法建议,促使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和纠正违法情形,体现的是程序效力,不具有最终的实体裁决权;从监督的要求上来说,是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对发生的违法情形或生效的错误裁判进行监督;从监督的基本目标来说,是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依法纠正诉讼违法和裁判不公问题,维护司法公正,维护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
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民行检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准确把握民行检察工作的法律监督属性和职能定位,以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载体,全面落实“三个强化”的总体要求,突出监督重点,强化监督措施,积极探索创新,推动民行检察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贯彻落实好上述任务和要求,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1、把现有法律规定作为立身之本。我们要紧紧依据现有的法律和制度规定,严格依法开展民行检察工作,同时要按照中央有关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从法理和立法精神出发,勇于创新,不断开拓民行检察工作新领域、新方式,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
2、把遵循监督规律作为基本保证。进一步完善民行检察监督的范围、手段和机制,关键是要准确把握民行检察监督的内在规律,保证法律监督权依法、正确行使,保证民行检察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
3、把三项重点工作作为重要载体。我们要正确认清三项重点工作与民行检察工作之间的关系,在找准结合点、切入点上下功夫,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民行检察业务,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成效来检验民行检察工作的新发展。
4、把“三个强化”作为重要抓手。我们在开展工作中要坚持以强化法律监督为根本任务,以自身监督为根本要求,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保障,切实做到民行检察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协同推进,用出色的工作业绩、突出的办案效果,树立民行检察队伍秉公执法的良好形象。
5、把坚持改革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全市检察机关既要立足当前,坚持用足用好现有法律监督手段,体现民行检察监督的职能和作用,又要着眼长远,加强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不断丰富民行检察监督手段和内涵,努力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
6、把完善工作机制作为重要保障。我们要加快民行检察规范化建设,全力构建上下协作、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各有侧重的一体化办案机制和工作格局,确保民行检察工作高效、有序运转,取得最佳的监督效果。
三、突出三个重点,进一步加大民行检察执法办案和机制创新力度
(一)坚持围绕执法办案,深入化解社会矛盾
1、加大办理民行申诉案件力度,畅通民行申诉渠道。办理民行申诉案件是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进行法律监督的主要途径。一要畅通申诉渠道。要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宣传民行检察的职能、地位和工作程序。大力推行“亲民检察”和“民生检察”,落实便民利民措施,通过下访巡访、深入厂矿社区宣传、设立民行检察工作联系点、加强与司法所、律师事务所联系等方式,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申诉难的问题。二要调整办案重点。全市检察机关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思想统一到崔伟检察长讲话精神上来,迅速转变办案观念和执法理念,切实把办案重点从一审抗诉转到二审抗诉上来。三要建立一体化办案机制。市级院要把主要精力放到不服二审生效裁判申诉的受理、审查和提请抗诉上来,同时注意加快办案进度,提高提抗案件质量。特别要认清基层院在化解社会矛盾、发现和移送职务犯罪、探索创新、机制改革等方面的重大责任,同时要通过建立二审申诉案件基层院接访受理和初步审查机制以及上下级一体化办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院在办理二审抗诉案件方面的职能作用。四要正确处理好结构调整与保持办案规模之间的关系。我们既要立足当前,积极受理和审查各类符合要求的民行申诉案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保持我市办案总量相对稳定,不出现大幅下滑,实现民行检察工作争先进位;又要着眼长远,着力办理二审抗诉案件,努力提高二审抗诉案件的比例,实现办案结构调整的平稳过渡。五要注重释法说理。对于审查后作出不立案、不提请抗诉、不抗诉等决定的申诉案件,不能简单地一推了之,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法、理、情统一于执法办案中,有针对性地做好释法说理、利弊分析、思想教育、情绪疏导和心理安抚等工作,引导当事人化解积怨,纠正认识上的偏差,消除思想上的抵触情绪,促使当事人主动服判息诉。
2、深入推进民行申诉案件调处工作,构建检调对接机制。要坚持调解优先,积极探索检调对接的方式,加强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配合,主动融入“大调节”格局。对案件审查阶段当事人有和解意愿且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要努力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并注意引导当事人做好与法院执行程序的衔接。对已提出抗诉的案件,也可与法院沟通起动再审程序或者配合法院调解和解。
3、积极探索申诉风险评估预警机制,防止社会矛盾激化。要把风险告知和风险评估预警作为办理案件的重要环节,对各类民行申诉案件进行认真地梳理、分析和研判,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可能引发新的矛盾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科学合理地制定预案,切实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引导当事人正确看待民行检察监督权,认识到可能出现的法律后果并做出理性选择,最大限度地防止缠诉现象。
(二)坚持延伸检察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1、加强对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突出民行检察参与社会治理的监督属性。全市检察机关要认真研究总结行政诉讼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行政诉讼监督能力和水平。要高度重视办理行政申诉案件,着力纠正行政诉讼中有案不立、有法不依等问题。对裁判确有错误的,要配合法院和有关部门尽可能先采取协调处理方式,促进问题依法及时解决。
2、构建多元化的监督方式,突出民行检察工作解决社会管理问题的针对性。在办理申诉案件中发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严重影响或侵害单位、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应当根据行为主体、行为过错程度、纠错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针对具体问题在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等多种监督方式中进行选择适用。此外,还应在监督之外主动支持、配合和帮助行政机关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3、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和衔接,突出民行检察与社会大局的契合性。我们在办案中,要站在大局的高度,注意分析民行申诉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环境资源等热点难点类案件为切入点,挖掘具有普遍性、倾向性、全局性的社会管理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在加强对行政执法监督的基础上,帮助行政执法部门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促进其建立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模式和机制。
(三)坚持强化法律监督,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1、要通过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我们要准确把握民行检察工作的法律监督属性、职能定位,健全制度规范,细化工作流程,明确执法条件,强化办案责任。民行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应当注重案件审查与法制宣传和说理的有机结合,尊重当事人的主体性,完善对申诉案件审查程序、审查依据以及申诉风险的告知制度和解释工作。
2、要通过办理抗诉案件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抗诉是法律明确赋予检察机关对于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实施监督的主要手段,具有直接启动人民法院再审程序的效力,我们必须充分运用抗诉手段监督纠正确有错误的裁判,并加强抗诉案件的后续跟踪监督。同时要注意抗诉与再审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建议书等其他监督手段的综合运用和有效衔接,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充分发挥各种监督手段的整体效能。尤其要加大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力度,及时掌握法院审理和采纳情况,对于未能有效启动再审程序、符合抗诉条件的再审检察建议案件,应及时提请上级检察机关抗诉,增强监督效果。
3、要通过转变监督理念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一要积极开展对民事执行和调解活动的检察监督。把群众反映强烈、确有问题的民事执行裁定、执行行为以及虚假调解、恶意调解、双方串通损害国家或第三方利益的调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调解案件作为监督重点,积极运用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等方式开展监督。二要积极探索对民行诉讼活动中违法行为的调查和更换办案人工作。三要注重发现和移送民事、行政司法不公背后的违法犯罪线索。
四、抓好四个保障,进一步推动民行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和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民行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两级院党组要加强对民行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经常听取汇报,理清发展思路,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民行部门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市院民行处要加强民行工作的个案指导、分类指导和宏观指导,认真解决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增强业务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基层好的经验做法,协调解决基层办案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加强队伍建设,为民行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要合理配置内部人力资源,既要注意把具有较强民商、行政法律功底的人员调配到民行检察岗位,又要适当招录民商法、行政法等专业法律人才,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三)加强能力培养,为民行工作提供有力的执法保障。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活动,加强对干警的职业道德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执法公正、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民行检察队伍。努力培养一批具有精深理论功底、丰富办案经验的专家型人才,切实以专业化建设带动执法办案水平不断提高。
(四)加强基础建设,为民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一要继续夯实基础,不断加强机制建设。要下大力量夯实基础工作,着力完善管案、管人、管执法、管业务考核的制度机制。二要加强理论研讨和工作总结,不断提升民行水平。面对社会生活和司法实践中不断发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民行部门要重视加强理论研讨,形成业务指导意见,更为有效地执行法律、落实政策、强化监督。三要主动接受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争取各方面支持。两级院要严格执行重要工作、重要部署、重大情况、重要案件报告制度,积极争取党委、人大支持。要主动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协调,正确处理与法院的关系,既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也要依法监督、规范监督,积极营造与法院的和谐关系。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听取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的意见和建议,在接受监督中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
第二篇: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梁山县人民检察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积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发展进步,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三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今年2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公布后,院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党组会、中层干部会和全院干警会,采取“三从三看”的方法,引导全院干警充分认识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即从国际国内形势看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性;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看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必要性;从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期待看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紧迫性。大家深刻认识到,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从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既为检察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又为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抓住了“三项重点工作”,就抓住了检察工作的根本,抓住了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从而大大增强了做好三项重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院党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和制定了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具体措施,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实施,为广大党员、干部作好表率。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对三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了解和督促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编发各种信息、简报,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努力营造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三个延伸”,营造优良发展环境
我院针对检察环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探索延伸“一体化”思维模式,将“三个延伸”贯穿三项重点工作的全过程:
一是延伸检察触角,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我院坚持把化解社会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将化解矛盾作为根本性任务来抓,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采用“法”“情”并用,不简单就案办案。积极拓宽调解渠道,将单一的调解向综合调解延伸,扩大调解范畴。实行民行案件、轻伤害案件调解优先的原则,疑难复杂案件矛盾纠纷化解彻底地满足诉求合理,采取社区调解员跟踪对接,当事人双方签订承诺的方式,大大节约了诉讼成本,提高了办案效率。通过在乡镇、社区设立检察服务联络室,直接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司法服务,改变检察机关关门办案的形象,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和感情,增强群众对检察机关检察人员的信任,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和法律疑惑。特别是运用好调解的方法,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建立检察执法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机制,将一些特定刑事案件委托专业调解组织介入处理,拓宽轻微刑事案件非对抗处理的渠道。
二是延伸检察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我院将检察工作融入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中去谋划思考,树立维稳促发展的大局意识,建立科学风险研判机制。出台多项服务举措,多渠道收集风险研判信息。从办理的各类自侦案件中发现影响经济发展、危害社会稳定、侵害人民权益的现象、问题和不利因素,及时梳理,制定详细的前瞻性预警计划和排查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对重点领域、行业建立检察工作站,设立检察联络员,及时掌握一线情况。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检察长巡回接访,特殊人群帮教管理,青少年维权工作等,将
民生司法延伸到检察工作的每个环节。
三是延伸检察监督范围,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我院围绕推进公正廉洁执法细化执法标准和执法管理监督,做好自身和外部两个监督。一是自觉接受人大、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定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报送简报、情况反映,发放征求意见函等,邀请人大代表视察评议公诉庭审活动。二是拓展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对不服逮捕决定、不起诉和撤案的三类职务犯罪案件纳入监督程序。邀请人民监督员同步监督职务犯罪案件办理,监督办案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搜查、违法扣押冻结、诱供、刑讯逼供及侮辱人格等情形,增强了办案工作的透明度。尝试人民监督员监督涉检信访案件和普通刑事案件。三是创新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用制度规范办案行为,打牢案件质量基础,用规则约束干警行为,廉洁自律,文明执法。创新由纪检人员监督案件刑事和解全过程,防止因不当和解产生新的违法办案问题。创新纪检人员对重大自侦案件进行同步监督,对案件办理全程进行实时监督机制。创新侦查讯问律师在场制度,邀请犯罪嫌疑人代理律师旁听侦查终结综合讯问。四是实施案件质量月考评,季分析制。对于自侦案件、不捕不诉等六类案件由纪检人员监督必查。五是扩大检务公开,扩大听证范围,改进听证方式。公开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依据、制度,公开检察人员管理情况,公开办案流程,公开质疑渠道。六是改革检察法律文书的结构内容,答复式、终结性文书要增强说理性,必要时可以公开部分内部文书。注意给予当事人充分的说理机会,争取社会力量的理解支持,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施三个延伸,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社会管理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优良的环境。
三、健全完善“三项重点工作”机制,全力抓好落实
针对目前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院将着力健全完善“三项重点工作”机制,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
(一)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一是完善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工作机制。在坚持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认真落实依法从宽处理的政策。二是探索建立检调对接机制。坚持调解优先,树立调解也是执法的观念,对轻微刑事案件的附带民事部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涉检信访案件能调则调,尽量使用非诉讼和非强制性手段解决社会矛盾。三是建立健全刑事和解机制。对符合条件和标准的案件,积极促成矛盾双方达成和解,对矛盾消除的轻微刑事案件,落实从宽政策,依法适用不批捕、不起诉等非罪、非监禁处理办法,尽最大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四是落实办案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把化解矛盾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主动延伸工作触角,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要认真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排查化解。五是健全涉检信访化解机制。要下大力气化解涉检信访积案,以开展“信访到我这里停止”活动为载体,健全落实首办责任制和领导接访、下访、巡访等制度,综合采取依法处理、教育疏导、救助救济等措施,努力化解涉检信访。
(二)着力在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中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积极参与对重点地区的综合治理。二是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三是积极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
(三)着力提高检察机关的公信力,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一是加强和改进院机关党的建设。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建设为重点,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为龙头,以法律监督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用党的建设成效带动检察队伍建设,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二是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整合、细化检察业务工作流程,制定统一的执法工作规范,形成权责明确、行为
规范、监督有效的执法工作机制。三是加快推进检察信息化建设。建立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评机制,实现对执法办案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督。四是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树立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的观念,大力推行“阳光检务”,增强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五是健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维护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六是完善执法考评机制。建立检察人员执法业绩档案制度,把执法档案作为检察人员绩效考评、调整岗位、晋职晋级和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重要依据,促进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第三篇:检察院如何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是检察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服务××县“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要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要破除本位主义和安于现状及
单纯业务三大思想藩篱,更新执法观念,切实把思想凝聚到服务“三个发展”的新要求上来
二要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监督措施,努力增强服务“三个发 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为实现“三个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
依法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为实现“三个发展”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加大诉讼监督力度,为实现“三个发展”创造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
三要立足法律监督,增强履职本领,努力提升服务“三个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要进一步提高把握大局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处置社会复杂矛盾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
第四篇: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吴爱英在第三期全国县(市、区)司法局长培训班上强调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第三期全国县(市、区)司法局长培训班26日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开班。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吴爱英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吴爱英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把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大任务来抓,努力提高县(市、区)司法局长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促进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发展。
吴爱英指出,今年以来,司法部和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作为重大任务,精心部署安排,加强组织领导,普遍成立了推进三项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了具体意见和实施方案,加大工作措施,强化督促检查,加大信息和宣传工作力度,司法行政系统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组织有力、措施得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吴爱英指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决策。三项重点工作任务的提出,对于更好地掌握维稳工作主动权,更好地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吴爱英强调,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重要举措。三项重点工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社会矛盾化解是基础,社会管理创新是动力,公正廉洁执法是根本。三项重点工作任务的提出,准确回应了科学发展观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基本要求,深刻反映了新时期维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对于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确
保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吴爱英强调,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是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司法行政每项工作职能都与三项重点工作密切相关。三项重点工作为司法行政工作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抓住了三项重点工作,就抓住了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同时,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锻炼队伍,强化职能,树立形象,增强保障能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科学发展。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司法行政工作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切实把中央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吴爱英对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要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人民调解是基础。要更加注重组织建设,着重加强企(事)业单位和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人民调解员队伍。更加注重拓展工作领域,在做好民间纠纷排查化解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征地拆迁、劳动争议、教育医疗、环境保护、交通事故等领域纠纷的调解。更加注重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围绕重大活动、重大任务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化解矛盾专项攻坚活动”。更加注重提高人民调解质量,不断提高矛盾纠纷的调解率、调解的成功率和调解协议的履行率。
更加注重工作创新。更加注重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要大力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是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推进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大力提高矫正质量,促进社区服刑人员改过自新,顺利回归社会。大力加强组织队伍建设,确保有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大力推进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加强保障能力建设,促进社区矫正规范运行。
要大力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管理,是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点。要在落实衔接措施上下功夫,确保不脱管、不失控。在教育管理上下功夫,完善和落实帮教责任制,教育引导刑释解教人员遵纪守法,顺利融入社会。在安置帮扶上下功夫,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解决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要大力加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全面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具有专业优势和独特作用。要进一步发挥法律服务在社会矛盾化解中的专业优势,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认真做好诉讼和非诉讼业务,积极参与人民调解和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等,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促进社会管理创新,鼓励和引导律师为政府部门担任法律顾问,为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法律帮助。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预防化解涉及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进一步强化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建设和管理,加强县(市、区)司法局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活动的日常监督管理,指导督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机构大力加强自身建设。
要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紧紧围绕服务经
济社会发展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开展与三项重点工作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和执法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促进依法办事和依法有序表达利益诉求。深入推进多层次、各领域依法治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要大力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建设。基层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基础。三项重点工作的落实要靠基层,改革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也在基层。要持之以恒抓好司法所建设,确保2010年基本完成中西部司法所国债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加强司法所组织机构、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所务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大力加强县(市、区)司法局建设,充分发挥县(市、区)司法局职能作用。努力提高基层保障水平,全面活跃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要大力提高公正廉洁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公正廉洁执法是根本。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打牢公正廉洁执法执业的思想基础。切实加强业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执法执业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执法执业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切实加强执法执业监督,大力推进“阳光执法”。切实加强司法行政系统党的建设,深入开展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廉洁执法执业。
吴爱英最后强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切实加强对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及时发现解决影响三项重点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要狠抓工作落实,完善和落实工作责任制,把深入推进
三项重点工作的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要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加大保障力度,保证三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要加大宣传和工作经验交流力度,及时总结和推广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要坚持统筹兼顾,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重点,促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今天的开班式由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郝赤勇主持。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赵大程出席了开班式。
全国县(市、区)司法局长360人参加了开班式。据了解,对全国县(市、区)司法局长进行全员集中培训,这在司法行政工作历史上是第一次。2009年,司法部举办了2期培训班,今年将举办6期。(
第五篇: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小编推荐)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把法治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因此,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应进一步深入履行法定职能,不断加强对行政诉讼活动和民事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秩序。
一、发挥化解矛盾作用,营造和谐的社会秩序环境
随着民众法制观念、依法维权意识的逐步增强,通过法律途径合理解决民间的民事、经济等各类纠纷,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群众的选择。与之相适应,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公正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民事案件处理情况影响社会稳定。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分配不均衡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各种矛盾隐患、不稳定因素增多,已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如果处置不当,小范围、个体性的普通纠纷一旦被激化,就可能演化成大面积的群体性矛盾,造成十分消极的社会影响,甚至会在相当区域内形成严重的社会秩序混乱和社会动荡,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民转刑”案件大幅增加,既充分说明了民事案件处理效果不佳对社会治安秩序的消极影响,也充
分说明了正确的民行案件处理结果对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二)民行检察工作具有化解民事纠纷的积极作用。民事行政检察部门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密切、对人民群众诉求感触最深的一线部门。民事审判活动检察的基本作用和本质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依法运用法律监督手段,矫正民事裁判的错误,化解社会纠纷,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随着检察机关执法力度的增大和社会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把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或裁定结果不满意、不理解、不接受的案件,到人民检察院申诉,寄希望于通过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作用,获得依法、正确的处理和解决。
(三)民行检察部门应积极探索解决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有效途径。必须认识到,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受理的案件都是诉讼一方或双方对人民法院裁判结果不满意的案件,大都十分棘手。因此,人民检察院民行检察干警应坚持“人民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注意倾听群众呼声,想群众所难、解群众所困。在处理程序上,鼓励群众通过民事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对于法院裁判没有错误的,耐心解释有关法律规定,使当事人接受;对于法院判决确有错误的,坚决依法提出抗诉或检察建议,解决损害公正执法、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在处理结果上,通过运用司法手段积极调解矛盾纠纷,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切实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息诉罢访、有效避免矛盾激化,营造友爱互助、和平相处的人文社会秩序环境。
二、发挥职能优势作用,营造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建立健康有序、平等竞争的法律规范体系和公平诚信、充满活力的、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民行检察部门理应发挥职能作用,为营造这种和谐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监督。经济领域犯罪,如偷税抗税、欺骗讹诈、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走私贩卖等,既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又常常会给国家或市场经济主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法院对这类案件的判决,绝大部分都包括经济处罚部分。对于这类案件,民行检察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加强了解、掌握规律、强化监督,通过必要、合理、有效的法律手段介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活动,保护国家和合法经营的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净化市场经济环境。
(二)要发挥维权优势,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保护国家和集体的经济利益,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检察机关通过法律途径保护国有资产,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以来,我市民行检察部门协助地方财政、民政等部门在保护财政周转金、民政专项资金等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今后,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一步发挥其维护国有资产产权的作用,拓宽保护领域,完善保护方法,通过公益诉讼等形式,保护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经济主体的利益,保障国家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法治环境。
三、发挥打击腐败作用,营造和谐的司法执法环境司法工作人员因贪赃枉法而产生的司法不公,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信心。民行检察部门必须立足本职、拓宽思路、强化手段、铲除腐败,营造和谐的法治环境。
(一)要转变民行监督工作重心,严厉打击审判人员职务犯罪行为。审判人员在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中的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违法犯罪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诉讼当事人的直接利益,而且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危害极大。查办审判人员职务犯罪,是民行监督职能的必要延伸,是强化监督效果的必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司法环境的必然要求。以前,民行检察工作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对民事行政案件的审查,判断是否需要提出抗诉,以纠正法院错误的判决或裁定,而往往疏于发现错误裁判中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和问题。为此,高检院赋予了民行检察部门侦查权,加大了对审判环节司法不公的查处力度,符合民行检察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抓住了民行检察工作的关键。同时,对民行检察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工作中,民行检察干警要注意充分发挥熟悉民行案件诉讼规律的优势,切实增强自侦办案意识,深入分析错误民事行政裁判产生的原因,挖掘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线索;针对被调查对象法律知识丰富、反侦查能力强的特点,明确侦查方向和侦查思路,制定严密的初查、侦查方案,采取果断、有效的手段,迅速固定证据。去年10月,衡水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民行检察侦查一体化机制的作用,集中优势侦查力量,上下联动,立案查处了审判人员涉嫌枉法裁判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强化服务大局观念,主动为反腐败工作提供民事法律支持。当前职务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犯罪嫌疑人常常以民事行为掩盖职务行为、以“形式合法”掩盖违法故意,对抗刑事侦查、公诉、审判工作,逃避法律的惩罚,对反腐败效果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民行检察干警应充分发挥自身对熟悉民事法律规定、知识面广、处理民事案件经验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知识互补作用、以己所长补其所短,积极为侦查部门提供法律帮助。通过对证据的性质、作用依法进行合理性的分析,以客观证据判断犯罪
嫌疑人的行为目的、提高刑事证据的证明力,去伪存真、准确揭露犯罪分子的真实意图,为打击职务犯罪提供必要的证据支持和高质量的服务。另外,检察机关自侦办案中的赃款赃物,是证明犯罪的有效证据;对涉案款物及时追缴,是挽回国家经济损失的需要,同时也是许多案件查处过程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民行检察部门应当根据民事法律有关规定,积极探索以公益诉讼活动代表国家追缴赃款赃物、固定刑事侦查证据的有效途径,增强反腐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