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一)语文组傅晓雪
有幸拜肖川先生的《好教育好人生》,我的心却不能随书页的合拢而平静,我的脑海中仿佛是一片宽阔的海洋,仿佛作者在平静的心湖上投入一块石头,击起了层层涟漪,向外扩展久久不能平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一个培养人的人。我们要为受教育者提供好的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规划美好的人生。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应做到“六个学会”。
学会等待,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学会分享,教师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世界。高高在上的老师,又怎么会听到到学生的心声?自以为是的学生,又如何听得进老师真心的话语?所以说重要的是以心换心,彼此倾听。
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也许有时候学生会误解你、不理解你,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灰心丧气,打起精神,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这一切。
学会合作,作为教师,需要很好的和校长合作,和同事合作,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合作需要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特别是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而是“自主学习,互动探究”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里很重要的就是师生互动,也就是一个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的过程。这里,如果一味高高在上,如何与学生合作互动?
学会选择。民主化、个性化的教育自然需要以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的科学则性为条件。而教师不是一个被动的被选择的对象,而应该是一个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因此,教师本人必须学会选择,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积累,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能有不俗的选择能力。
学会创新,意味着教师能够不断的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别的老师总是会有很对经验和总结,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但那都是最适合他们自己的,吸取百家之长是必须的,而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是必须的。
在教育之路中会遇到很多挑战。我们学生的家庭不美满的较多,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遗忘和冷落的经历较多,他们自卑和不自信较多,这种特殊性要求我们要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发现自信,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使自己得到信心。用积极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树立成功的心态。有位名人曾说过:“什么是不容易?不容易是把每天应做的事每天都坚持做。什么是不简单?不简单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是啊,如果能按上面说的去做确实是十分难。做一件事、坚持一天很容易,坚持二天也很容易,但天天做到却很难。因为这不仅需要恒心,还需要坚韧不拨的毅力。而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这不仅要上述的两点,还要有做事认真仔细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办到这两点,就能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得到进步,得到提高。
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应有好人生的境界:明确的目标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内心生活、宽广的活动舞台,构成了他们灿烂的人生。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有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就是要使我们的教育在制度、目标、措施与方法层面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做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能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
作为新一代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资质,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好教育好人生》能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指引,她是我们成长的好帮手。在《好教育好人生》的字里行间,使我逐渐地明白:在规划好的教师人生轨迹里,我们面临的考验就是尽力地完成每一件事,尽力让每一件事都无悔,让将来面对曾经的学生能无憾。
读后感
(二)《好教育好人生》充盈着诸多感人至深的话语,其中有一句朴素而真切的话语“受过教育的人,是这样一个人:他(她)严正而又宽容,深邃而又单纯;执着而又潇洒,真诚而又练达;他(她)勤勉而又从容,刚毅而又柔情;豪放而又儒雅,平实而又不断地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这是肖川教授对于什么样的人是受过教育的人的一段解释,他清晰地告诉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这里的受教育不仅仅指上过学,获得了某个学位或某种文凭。可现实生活中我们“太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教育对学生幸福人生的奠基和对完整的人的成全”,其实这个任务需要我们全社会给予关注。
我是一名家长,同时我又庆幸我是一名教师。同许多家长一样我渴望我的孩子能成为受过好教育有好人生的人,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的做法又让我不解:公然教孩子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家长;在大街上一边声如洪钟呵斥孩子、一边吐痰的家长;逼着孩子现在吃苦上苦将来作人上人的家长,埋头苦读“我送儿子上哈佛”和“天才儿子学习经”然后在自家试验田里耕耘不息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抢时间而插队、闯红灯的家长,……他们总让我心惊肉跳。他们的做法与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初衷完全背离,有太多的父母(包括我),自己尚需成长,却被上苍和社会赋予了培育和监护孩子成长的特权。怎样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这恐怕是我们很多中国家长要补的一课。肖川教授的《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对原来我们固有的思维和做法进行了批判,也给我们今后如何更好地从事教育指明了方向。
其实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类电视中发现中外孩子在行为举止、思想品质上的巨大差异:很多外国的孩子能独立的面对世界,自信乐观,胆识过人;能独立思考。在以后的教学岁月中,我一定会把肖川教授的教育精神运用到我的教学实际中。
第二篇:《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读《好教育,好人生》有感
刘政
高尔基先生曾说过: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当细细品味这句话的时候,感触颇深。在我看来,书籍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一种资源,是前人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人们能够不断发展、进步的桥梁。
我们的生活是有局限性的,我们不可能把人世间的酸甜苦辣都尝个遍,更不可能对所有领域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最终得出科学的理论,毕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样一来,书籍对于我们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站在教师岗位的人来说。殊不知,一位教师的成长需要时间的沉淀,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另一个途径来丰富我们的理论知识,那就阅读书籍,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吸收前人的理论精华,进而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从而帮助自己更好、更快的成长。
这个暑假对于我来说是忙碌而又充实的,在完成暑假任务的同时,也掏出不少时间细细品读了《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作为新教师的我,相比之下,无论是从教学经验还是方法理论都不如其他教师。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学习不仅是教师丰厚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的重要途径;而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找到了作为年轻教师的成长策略:
一是大量阅读,仔细咀嚼。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 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要求的。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世界进行交往的过程,一个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品味,培养教师的读书人的气质。现在大多的教师的阅读量太少,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工作量太大,心理压力太大,没有时间也没有心境去阅读。但缺乏阅读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是深人探索,自觉反思。在实际工作中,你总会发现一些问题, 一些现象,你可以有意识地去做一些探索;自觉地实践一些先进的教育 思想,并不断地自我反思。要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及时捕捉你所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有价值的现象和表达。古人讲,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万丈高楼平地起。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及时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我们就获得了成长。“教师成长的策略”可以说是我个人经验的一个总结,这个总结不是一天形成的,它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也远未完结。
第四,团趴合作,真诚交流。一个学校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的精诚合作,互相真诚的分享和交流,对于彼此的成长, 有着十分重要的、巨大的价值。真诚的交流所导致的思想的碰撞和交锋,会使得我们对问题认识更加全面和深人,会使一些主题和思想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根。通过在团队的分享和交流,我们的认识深化了,我们的内心丰富了。有分享和交流的内在需要,是教育力量的重要源泉,这也是教育的倦怠感产生的真正根源。
广泛阅读,仔细咀嚼;深入探索,自觉反思;及时总结,着力提升;团队合作,真诚交流;有了前进的明灯,加上日后自己的践行,相信可以为自己的精彩教育买下伏笔。
第三篇:《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教师的六个学会》中写到:广大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正如现在,我感到教学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学生很多东西都掌握得不如人意。学生管理也同样让我发愁。很多调皮的学生,一次次的谈话,有一次次的犯错。这是、时,我们需要的就是“等待”二字。
学会分享,意味着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世界。高高在上的老师,又怎么会听到到学生的心声?自以为是的学生,又如何听得进老师真心的话语?所以说重要的是以心换心,彼此倾听。
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也许有时候学生会误解你、不理解你,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灰心丧气,打起精神,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这一切。
学会合作,作为教师,需要很好的和校长合作,和同事合作,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合作需要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己及人的胸怀。特别是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模式,而是“自主学习,互动探究”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里很重要的就是师生互动,也就是一个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的过程。这里,如果一味高高在上,如何与学生合作互动?
学会选择。民主化、个性化的教育自然需要以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的科学则性为条件。而教师不是一个被动的被选择的对象,而应该是一个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因此,教师本人必须学会选择,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选择教育的时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积累,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能有不俗的选择能力。
学会创新,意味着教师能够不断的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别的老师总是会有很对经验和总结,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但那都是最适合他们自己的,吸取百家之长是必须的,而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是必须的。
六个学会,为我们制订了六个目标,接下来看的,就是我们自身的努力了。应当用这句话来结语: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第四篇: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立教育之本扬人生之帆
无锡市新城中学程慧
内容提要: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关乎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好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接受好的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扬起学生美好人生之帆。
关键词:好教育好人生立足之本终极目标
为了让广大教师过一个更有意义的暑假,让广大教师在休息之余能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今年暑假学校领导精心为我们每一位老师挑选了专业书籍。也正因为如此,我有幸拜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随笔《好教育,好人生》,从中感触良多。
其实,刚拿到肖川先生的著作时我并不是太看好这本书,因为关于肖川先生我在读他的著作之先并不熟悉,只知晓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当时对这本书我心里的感受也无非是一个稳坐大学象牙塔里的教授对于中国的教育发表的一些自己概念中的想法而已,教育实践与教育理想脱节的现象在今天的教育学界已成为一种非常严重的现象,这样的书籍对于我的教育人生帮助也无非是空洞而无力的。然而看完作者简介,我就不得不以非常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本书,这源于肖川先生是一个完美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先行者,他的教育随笔完全是站立在他的实践基础之上的。我必须由衷的有理由去 相信他的文章对于我的教育教学、对于我的人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事实证明也确是如此,在拜读先生教育随笔之后,我开始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和今后的人生发展重新审视和思考,对我的教育教学进行深刻剖析和反思,同时对今后自己工作的目标也做着美好的憧憬和规划。
好教育是好人生的立足之本。肖川先生认为好教育应该包括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重视人类核心价值的浸染,重视理智训练,重视充分和得体的自我表达。好教育也包括学习内容是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学习的内在需要的,是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的,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的方向的。好教育还包括教育过程中始终充满礼貌、尊严、秩序、温暖的热情。相对于好的教育而言,有两种不同的情况,那就是“无教育”和“坏教育”。当今社会的发展已明确告诉我们,我们正在极大限度的杜绝“无教育”的现象,我们的孩子再也不会因为没有教育而显得专横跋扈、缺乏理性或盲目丧失自己的道德底线,九年义务教育给予了每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机会,每一个孩子也都拥有了获得美好人生的机会。然而,“坏教育”(病态教育)却常常充当着孩子们好人生的侩子手。“坏教育”把孩子们当成了一个个的机器,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无不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是“听话”的孩子,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说教”或是对教科书的“宣传”,甚至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也必须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埋没,思想被禁锢,也就成为了教师心中“好学生”。然而,作为个体的人,学生的学习需求,人格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全都被忽略了,这样的教育更何谈让孩子拥有好人生。回顾我短暂的教育人生,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又何尝不存在着“坏教育”的种种影子,我的学生在无形中就被迫接受了我的“坏教育”,他们的学习需求何尝不受到压制,他们的人格发展何尝不受到限制,他们的思想又何尝没有被禁锢呢?我就是他们人生发展途中的大绊脚石啊。现在的我倍感庆幸,庆幸自己及时认识到自己教育过程的弊病,庆幸自己这么快就找到自己今后工作的重心,那就是我的教育教学的重心都必须要围绕着学生的好人生来进行,育人者应该先育己,教师必须把握教育人生,实现自我超越。“教育的目的是要创造出让学生成就自我,超越自我的生活,让学生在教育的摇篮中获得、精神的丰富,生命的充实、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育、品格的崇高。”好的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的教育。正如朱小曼教授所指出的: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彻底人性化的事业。好教育重视并珍视人的需要、自由与尊严,尊重个性、差异、多样性与自主性,拒斥强制,压抑或灌输。“好教育是把人当‘人’的教育,是富于道义伦理精神,予‘人’以高度关切的真正人性化的教育,是具有高度亲和力、富于人情味的教育。”好教育为好人生的实现提供着充足条件,好教育不愧为好人生的立足之本。
好人生是好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肖川先生的理想里,胡适的人生、林语堂的人生、梁实秋的人生、钱钟书的人生,都是好人生极致的代表。他们的人生具有着宽阔而又有所坚守的,丰富而又清纯的,富有而又淡泊的,有情趣和有境界的共同特点,“明确的目标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内心生活、宽广的活动舞台,构成了他们灿烂的人生。”然而,他们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他们的好人
生对于我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要想拥有自己的好人生,我们想要知道的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切实的途径可以获得之。肖川先生认为作为一个普通人,“同样可以拥有好人生:掌握好谋生的技能,衣食无忧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并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所有这些拥有好人生的条件都是可以通过好教育来获得的,因为人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离开了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人,教育就什么都不是”。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掌握好谋生的技能,还是衣食无忧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是学会尊重和善待他们,都离不开教育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好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怀学生的人格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尊重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并教导学生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的教育有助于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并积极地树立尊重生命和珍视生命的生命价值观,从而让学生最终拥有好人生。“教书育人”,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更重要的交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学会做人,尊重他人并获得他人的尊重。依笔者之见,通过教育获得的最大教益是人之为人的生命意义,是人对自身生命的理解、真是和对他人生命的关注与尊重,收获教益的人,是足以显现人的生命意义的人。好教育既然是一种特殊的有意识的生命存在,人并不会满足于现实世界追求,而是在不停地寻求着对于已有本我的无限超越,追求自身有限性的不断突破,从而对于人单调乏味的生命活动在永恒的企求总富于其以价值和意义。而教育在促进人的自身超越,提升人的精神和价值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教育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就是要帮助人强化健康的生命意识,确立正确的生命观,就是要关注人的生命情感和心灵活动,重视人的终极关怀。语文学科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学生去拥有每个人孜孜以求的好人生,在我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语文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我可不想让我的学生对自己的母语丧失兴趣和爱好,那将是我们民族的悲哀。我还可以利用语文课去教导学生去认识人生、理解生命、关注他人,最终来提升自己,让他们用语文来作为自己实现好人生的展台。教育以人为起点,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但教育最终必须要回到它的终点,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必须担负着让学生在获得好教育而最终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生命价值。因为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生活在世界上,生命于人只有一次,人的生命存在是一切的基础,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人生目
标的达成,于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好人生必然也必须是好教育的终极目标。好教育是好人生的立足之本,好人生是好教育的终极目标,读肖川先生的著作,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好教育与好人生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好教育对人的整体性的关注,最根本的是对人的人文精神,价值世界的关注。不仅要关注人的认知世界,才智水平,更要关注的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人思想情感。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常常忽略的,我们的眼光太多的投入在学生的知识水平,他们的成绩,而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却很少或不愿去触及。殊不知,好教育的人文关怀,是关注作为人安身立命之本的人文精神,是关注人的成长潜能,塑造人文理想,成全人性通达并求达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充盈于丰裕的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我的教学工作与每一个学生的好人生不可分割,让他们接受好教育,最终获取好人生将是我的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我将立足于教育之本,立足于好教育,来扬起学生的人生之帆,让他们拥有美好的人生。
第五篇:《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2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滨海县通榆中学
朱祥
今天我读了《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理解了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人生?尽管我们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解释和看法,但是我认为好的教育包括重视健康的人格培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重视智能的训练,重视充分和得到的自我表达,好教育也能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学习的内在需求,好教育始终充满礼貌、尊严、秩序、温暖和热情。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充满支持和鼓励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会更加愿意挑战有难度的任务,并尝试各种各样的学习策略,我们校长李旭在学期结束会上强调指出,在课堂上我们老师就应该和学生共同分享学习的激情,我们这样校园环境能育好人,这能够令人陶醉,到小石路上走一走,在凉亭里做一做会有意想不到效果,会想得很多,没有烦恼,看看蓝蓝的调控,享受这新鲜的空气,心旷神怡,他说,好的教育必然内含着某种心灵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这是好教育把人引向卓越和高贵的根本所在。他的观点和肖川不谋而合。
好人生是我们每一个人孜孜以求的,那什么是好人生呢?肖川说,好人生是宽阔而又是所坚守的,丰富而又清纯,明确目标的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丰富的内心生活、宽广的活动舞台,构成他们灿烂的人生,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拥有好的人生,掌握某人技能,衣食无忧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并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好人生如茗茶,淡雅纯净;好人生如佳酿,醇厚悠长,没有受过好的教育 的人,或许很讲江湖义气,但是他们有可能是沆瀣一气,他们之间也极有可能反目成仇;他们也有可能有许多钱,但是,他们往往会挥霍铺张,而不是简单地生和,大家有事会看到路上有人骑电瓶车,三轮车,开轿车就像开飞机,在人面前大摆他怎么这么能干,他们就不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是小康社会了,还有多少人会看你开什么车,手里拿着什么手机,或者你有多少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们拥有基本的生活费用就能生活,你有高楼大厦千万间,睡觉只要一张床,你有黄金千千万一天只要三顿饭。有些人弄了许多钱就觉得不得了啦,没什么,每人会看到起你们,只有纪检部门会看得起你们,会为民除害,人是要有高的素质,那么高的素质就要从小培养,长期培养,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健全的家庭和看书多的老师,时刻影响着,当然,我也希望每个人都发出正能量,我们社会就会有动力,心里时刻有为别人服务的思想,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们人类的潜能中,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向上向善的力量,一种是堕落邪恶的力量,建设和破坏两种本能,好的教育就要求我们下一代向善向上,对学生来说,他们处于生活愉快的时刻,学习效果会更好。,健康的人格形成也有保障,没有一艘船能比得上一本书,没有一匹骏马比得上一首诗,一本书能让一个一个人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一首诗能把人带向远方,真是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我们教师不仅仅创造学生的好人生,而且要让他们自我发展,不要禁锢他们,不要打框框,真正幸福的人是过着值得尊敬和真正人的生活的人,是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很富有的人。
2015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