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一、填空题1、2、高长虹
3、骆驼草
4、燕知草
5、春醪集
6、闽游滴沥
7、书话
8、外“软”内“刚”
9、《骂人的艺术》
10、血泪写成的软性文章
11、延安散文
12、三家村札记
13、《缘缘堂续笔》
14、《总是难忘》
15、《随感录》
16、人性
17、《月光河》
18、蔡澜
19、后散文 20、《女人情结》
21、《静寂的延续》
二、选择题
1、④
2、①
3、①
4、②
5、③
三、名词解释
1、所谓“太白派”,指的是团结在《太白》杂志周围,以左翼作家为骨干,包括鲁迅、茅盾、陈望道、胡风、聂绀弩、曹聚仁、徐懋庸、唐弢、陈子展、夏征农等。他们支持创办了《涛声》、《新语林》、《太白》、《芒种》、《中流》等刊物,积极提倡反映现实生活斗争的“新的小品文”,促进了30年代散文写实精神的发展和深化。
2、3、学者散文是指具有较高学养和品位的学者写作的并对社会持有文明批评的抒情小品、文化小品、书斋小品和随笔等散文,港台一般称之为知性散文。
4、“都市文学”并非局限于与“乡村”对立的地域界限内的文学题材,也不只侧重于描绘外在的都市景观,而是主要表现人类在“广义的都市”下的生活情态,表现现代人文明化、都市化以后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表现它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多变性。“都市文学” 是指以当下时代为背景、以现代都市为场景,抒写都市生活,塑造都市新人,并揭示出了一定的现代都市的内在情绪和独有的精神风韵的文学写作,特别强调了都市文学的内在气质。
四、简答题
1、周作人的散文创作大体有“人事的评论” 这类注重了议论、批评的杂感,触及现实,针砭时政,战斗的锋芒包藏在“湛然和蔼”的平淡叙述中。这又是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在当时的文艺界中,很多人以满腔热情、激愤之词,写出了慷慨激昂的话语,用尖锐之词控诉一切不合理的事物。而周作人却没有因为所要表达事物的不同而改变其一贯的习文风格。依旧是那样的温文尔雅,但却在字里行间、行文之处来评时政,发感慨。
第一对于封建传统思想的批判写的淋漓酣畅又亦庄亦谐。第二在讽刺军阀暴政的文章中他所借鉴的是日本现代散文家户川秋骨的“幽默与讽刺”的写法。第三周作人这种评论的笔触同时涉及了十分广泛的社会现象。触到了社会的各个阴暗角落触到了“病态社会”的种种痼疾。第四在对愚昧落后的国民性鞭挞中由于自身的“绅士气”作怪使他对中国国民怀有很深的偏见。
2、第一种意见认为杂文的危机不在于客观,而在于作者力量单薄,“拿不出很好的货色来”;第二种意见认为当时杂文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外来阻力,而且这种阻力“往往是自某些上面下来的;三种意见以范舟为代表,认为“从危机到消亡,这是小品文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还讽刺徐懋庸希望小品文写得又快、又好、又省,“有点像梦拾黄金了”。不幸的是范舟的结论却得到了应验,在这场讨论的两个月后,反右的“龙卷风”自天而降,徐懋庸等一大批杂文家被打成“右派”。与此同时,1957年12月1日《人民日报》再度改版,第八版副刊上杂文版面明显减少,全国各地报刊的杂文专栏也大都偃旗息鼓,轰轰烈烈的杂文创作高潮趋于沉寂。
五、论述题
在“五四”散文变革的基础上,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抒情散文获得长足的进展,进入了一个潜心于创造、锤炼和完善散文艺术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何其芳、李广田、缪崇群、丽尼和陆蠡等新作家,致力于“为抒情的散文找出一个新的方向”(何其芳语),执着追求散文艺术的独创与完美,以相通的思想艺术特色体现了30年代抒情散文的一种发展趋向,改变了人们轻视散文艺术的传统偏见,影响了40年代新起的散文作者循着文艺性散文一路而努力。何其芳是这个年代脱颖而出的年轻的散文家中最有影响也是最引人瞩目的一个。他能够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学的基础上,突破陈规,对散文艺术加以开拓性的创造;在探索散文艺术的实践中,有着大胆的革新精神,勇于开辟新的道路。他试图用自己的实践对抒情散文进行大胆的改革,为它创出一条新路,使它从“身边杂事的叙述”和“个人遭遇的告白”中解脱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创作,成为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散文。何其芳对散文艺术所作的另一个重要探索,是使散文诗意化。他有意把散文和诗结合起来,在抒情散文中追求诗的意境的创造。他充分地应用了西方现代派的“移情”手法,来创造诗的意境。他将自己的感情外射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物之上,使之着上强烈的主观色彩,然后又借着对周围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描绘,把自己的内心感情抒发出来,从而使意与境得到高度和谐的统一。例如他的代表作《雨前》可以说本身就是优美的抒情诗。这些作品把抒情和写境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移情人境,借境抒情,情境交融的地步。作者立足于久旱而灰色的北国,通过对消失的鸽群、憔悴的嫩柳,干裂的大地,烦躁并传出焦急的叫声的“白色的鸭”,以及愤怒的鹰隼的描绘,渲染了暴风雨的即将到来。并不时地穿插着对“故乡(南方)的雷声和雨声”和“圆圆的绿荫”的“辽远”怀想,加强对幽凉的雨的期盼。“然而雨还是没有来”。——正表现了作者“情感的波动”。如作家说“那譬如一微笑,一挥手,纵然表达着意思但我欣赏的却是姿态”。正是这种对语言“能指”形式的着迷经营,使他不仅建构起散文意象的美丽与精致,而且扩张了散文的空灵和张力,拓展了它的意蕴空间,融合了晚唐五代诗词与外国印象派艺术之美。
第二篇: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现,当代散文”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现代散文”,是指由“五四”到“建国”这30年间的散文创作;“当代散文”,则是指开国后直至今天的散文创作。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由“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当代散文,在“十七年”期间,由于“颂”的抒情基调的确立,同时也由于写作“主体”的被置换(“自我”被“工农兵新人”所置换),散文好像是有“得”有“失”,但实际在个性和艺术表现上都呈现来了严重滑坡的趋势。“新时期”在“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精神滋润下,散文在静悄悄中“魂兮归来”,真正实现了和现代散文的精神衔接。“九十年代”散文,更以新的探索态势,开拓着新世纪“中华散文”再度复兴的前程!
现,当代散文研究,由于“范畴论”(即回答“什么是散文”)解决不力,致使文体过于宽泛,审美特点难以概括—由于在一些很基本的问题上缺乏共识,自然也影响到对散文的欣赏,评论;同时,文学也最多“例外”,任何一种“规律”的概括都很难包举所有的文学现象,因此,以下所谈,仅供大家学习,思索时参考。一,以“我”为主。
在散文里,“我”(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及其重要的地位。达夫所说“‘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据此他提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得强”。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其实,叶圣陶早在1923年就借一篇短文,对散文的表现“自我”,“个性”提出了严格要求。他说:“我要求你们的工作完全表现你们自己,不仅是一种意见,一个主张要是你们自己的,便是细到像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像落叶的一声叹息,也要让我得出是你们的而不是旁的人的。”
至于像“倘没有作者这人的神情浮动着,就无聊”,以及“特质是个人的,一切都是从个人的主观发出来的……(正如蒙田所说)‘我所描写的自己’”等经典性论述,都强化了这一点。
完全可以这样说: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
在建国前即著有多本散文,建国后更把主要的精力转向散文创作的老作家巴金,在总结他自己写散文的“经验”时说道:“我自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他在“十七年”主体置换之时仍能这样“说真话”,很不容易!70年代末期,夜至诚在《假如我是一个作家》中更大声疾呼:要“有我”要“找到自己”!这已成为新时期复苏散文的伟大艺术宣言!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荷塘月色》等,就是以“我”为主的散文名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真实的“自我”个性,特别是其思想感情,内心波动,情绪变化,心理体验等,都被表现得具象而生动,使“我”成为全文“表现”的主角。除了上述“我”作为全文“主角”这种情况外,像《阿长与山海经》《背影》等散文,都有“我”较深介入的问题,还有像徐迟《黄山记》(游记),汪曾祺《胡同文化》(随笔)等,也还有个一切皆“着我之色”的问题—不管情况如何,“无我”绝不可取!所谓“散文笔调”,其实正是以“我”为主角,以第一人称娓娓“告白”的亲切口吻所写出的叙述文字。有“我”是其灵魂!因此,欣赏散文,看其是否真的写出了鲜明的自我和个性,是很要紧的。
二,因“实”出“虚”。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
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我)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关照,感应,并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映。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个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市,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为饰。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这种“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作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迸发,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即写“虚”。
写“虚”,又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主“理”,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渊,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杂文,随笔等走的即是此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关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以情感的明净,深沉动人—艺术散文走的即是此路。
杂文和随笔是及其亲近的两姐妹:其区别仅为:在“取材”上,杂文“硬”些,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之论,战斗色彩强烈;而随笔则“软”些,多为逸闻旧事,风华雪月之谈,“文化”意蕴深厚。在“笔调”上,杂文十分“犀利”,善“取类型”,“画眼睛”,且常以“寸铁杀人”,仅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被誉为“美文”或讥为“小摆设”。在“语言”色彩上,杂文辛辣,擅长“讽刺”,读之使人解气;而随笔惬意,推崇“幽默”,读之使人解颐。总之,
第三篇:福师《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在线作业二
16年秋福师《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 7 道试题,共 14 分。)
1.鲁迅杂文的内容,可以用广泛、持久、冷峻、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来概括。所谓广泛,是____。
A.从广袤性、广度上讲,鲁迅杂文的内容包罗万象,他的笔锋对准了千奇百怪的病态社会的方方面面。
B.从时间上讲,指其持久性和韧战精神。
C.从感情态度上讲,指其冷峻无情、尖锐泼辣,大憎表示大爱。
D.指其观察、分析问题深刻,逻辑上无可辩驳,而且挖到历史的根脉、现实的底蕴、人的灵魂深处。
2.新生代散文由夸饰性的高强度的热抒情,向着不动声色极力节制的冷抒情过渡。()的散文尽量隐去主体的虚浮和矫饰,主体情绪完全呈收敛状,从而呈现一种类似于“零度写作”的状态。A.庞培 B.苇岸 C.钟鸣 D.曹晓冬
3.()是鲁迅用诗的激情和诗的形象来展现自我内心世界的丰富、复杂、尖锐、深刻的矛盾和斗争,其中容纳着一个天才诗人、杰出思想家和倔强的革命斗士的高远幽深的哲学思想王国。A.《呐喊》 B.《彷徨》 C.《野草》
4.鲁迅杂文的内容,可以用广泛、持久、冷峻、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来概括。所谓广泛,是()
A.从广袤性、广度上讲,鲁迅杂文的内容包罗万象,他的笔锋对准了千奇百怪的病态社会的方方面面。
B.从时间上讲,指其持久性和韧战精神。
C.从感情态度上讲,指其冷峻无情、尖锐泼辣,大憎表示大爱。D.指其观察、分析问题深刻,逻辑上无可辩驳,而且挖到历史的根脉、现实的底蕴、人的灵魂深处。
5.()的散文率性纵笔,才情毕露,以率真坦露、自然畅达见长。其笔锋挟带着激情,能够将各种句式、语汇和语气融为一体,创造了被朱自清称为“比前一期的欧化文离口语要近些”的“风靡一时”的“创造体”白话文。A.沈从文 B.冰心 C.郁达夫 D.何其芳
6.____较早地将视线立足于“现在进行时”,她以当时最具现代意味的发散式思维和五彩碎片般任意自如的文体运行方式,透露了散文文体“现代化”的最初信息。A.曹明华 B.巴金 C.杨绛 D.陈白尘
7.()是台湾年轻一代女散文家的代表。A.张晓风 B.简媜 C.张秀亚 D.琦君
二、多选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1.梁遇春留下了二十几种翻译作品(包括三本英国小品文选)和两本随笔集()。A.《缘缘堂随笔》 B.《春醪集》 C.《泪与笑》 D.《车厢社会》
2.澳门散文风格多样,粗略划分,以下____比较引人注目。A.反映澳门风土人情、富有澳门地方色彩的散文小品 B.感世忧时、针砭时弊的杂文 C.侧重抒发自我情趣的散文
D.注重散文艺术形式上的实验和创新的探索性散文
3.鲁迅是中国现代散文最重要的奠基人,他的散文创作,包括()A.抒怀述志的散文诗 B.纪事怀人的记叙散文 C.社会批评 D.文明批评的杂文
4.鲁迅的随笔名篇有()A.《灯下漫笔》 B.《春末闲谈》 C.《乌篷船》 D.《看镜有感》
5.下列选项中属于何其芳的作品的是()A.《画梦录》 B.《刻意集》 C.《日出》 D.《谷》
6.真正为沈从文赢得声誉的散文作品是()。A.《湘行散记》 B.《湘西》 C.《月下》 D.《到北海去》 7.冰心作品的内容主要包括()A.母爱 B.童真 C.自然 D.父爱
8.梁遇春留下了二十几种翻译作品(包括三本英国小品文选)和两本随笔集____。A.《缘缘堂随笔》 B.《春醪集》 C.《泪与笑》 D.《车厢社会》
9.郁达夫早期的许多散文,如果套用他的文章题目,可以称之为零余者的感伤之歌,与他早期小说同调。名篇如()A.《还乡记》 B.《一个人在途上》 C.《还乡后记》 D.《感伤的行旅》
10.柯灵写于1940年的()等几篇杂文,也很有特色,可以说是“立体风土画”和有的放矢的现实评论的融合。A.《从“目莲戏”说起》 B.《关于土地》 C.《关于拳教师》 D.《关于女吊》
11.林燿德著有散文集____。A.《一座城市的身世》 B.《迷宫零件》 C.《钢铁蝴蝶》 D.《都市大画》
12.刘白羽的代表作()等,都写得诗意盎然。A.《日出》 B.《灯火》 C.《长江三日》 D.《樱花漫记》
13.张秀亚五十年代的散文集有____。A.《三色堇》 B.《牧羊女》 C.《凡妮的手册》 D.《爱琳的日记》
14.朱自清在《闻一多全集》的序中,把他的一生划分为三个阶段()。A.“诗人”时期 B.“学者”时期 C.“斗士”时期 D.“革命者”时期
15.鲁迅是中国现代散文最重要的奠基人,他的散文创作,包括____。A.抒怀述志的散文诗 B.纪事怀人的记叙散文 C.社会批评 D.文明批评的杂文
16.张中行的(),以独特的格调被人称为“当代的《世说新语》”。A.《负暄琐话》 B.《负暄续话》 C.《负暄三话》 D.《顺生论》
17.下列作品中属于李广田的作品的是____。A.《画廊集》 B.《银狐集》 C.《雀衰记》 D.《画梦录》
18.冰心在旅美留学期间,写有____。A.《笑》 B.《寄小读者》 C.《往事(二)》 D.《山中杂记》
三、判断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钱钟书杂文的知识性和思辨性突出表现在他的议论有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A.错误 B.正确
2.曹明华的散文,极其细腻而真实地描写了八十年代女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毫无遮掩地袒露了女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微妙的心理活动。A.错误 B.正确
3.周作人的“亦报随笔”朴实自然,语言俗白、纯净而有韵味,没有了三四十年代《夜读抄》、《书房一角》 “掉书袋” 的沉闷。A.错误 B.正确
4.“新生代”作家这个称谓,最早起于散文领域。()A.错误 B.正确 5.中国现代随笔创作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蔚为风行,造就了一种娓语漫谈、亲切自然的“谈话风”文体,对中国现代语体散文的成熟起了重大的推进作用。()A.错误 B.正确
6.1913年9月,郁达夫赴日本留学,1921年7月与郭沫若等人组织“文学研究会”,同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在现代文坛引起巨大的震动。A.错误 B.正确
7.王任叔的杂文,观察敏锐,思想深刻,体式丰富,格调多样,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A.错误 B.正确
8.在中国现代散文开创期,人们把散文称之为小品文,或小品散文,其中包括议论性杂文和记叙抒情性散文。A.错误 B.正确
9.学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一个主要门类,有许多散文家本身就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学有专长的大学者。A.错误 B.正确
10.余秋雨是年轻一代学者散文的代表。1988年,《收获》杂志以专栏的形式开始连载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系列散文。A.错误 B.正确
满分:2 分
11.半个世纪以来,台湾地区的散文与中国大陆当代散文一样,发展起伏不定。A.错误 B.正确
12.《羞女山》是叶梦的成名作,也是新时期“女性散文”的一篇扛鼎之作。在这篇散文里,叶梦将“羞女”比作人类始祖女娲,自豪于女性的生命力和“拥抱苍天,纵览宇宙的气魄与超凡脱俗的气质”。()A.错误 B.正确
13.夏衍还有一些杂文通过对象征性事物的描写来抒情和说理,这类杂文形神兼备,清新蕴藉。如刊登于《野草》创刊号上的《旧家的火葬》。A.错误 B.正确
14.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勃兴,外国散文的介绍,现代报刊的创办,适应除旧布新的时代需要,中国散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空前未有、焕然一新的“质变”,开始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A.错误 B.正确
15.聂绀弩是一位文史专家,有较渊博的历史和文学知识,他的杂文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学术性,常从古代的历史典籍、笔记小说中取材,即便是那些直接批评现实的杂文,他也常常引用史料。()A.错误 B.正确
16.曹明华的散文,极其细腻而真实地描写了八十年代女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毫无遮掩地袒露了女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微妙的心理活动。()A.错误 B.正确
17.“新生代”作家这个称谓,最早起于散文领域。A.错误 B.正确
18.季羡林在《我眼中的张中行》一文中说“中行先生学富五车,腹笥丰盈。他负暄闲坐,冷眼静观大千世界的众生相,谈禅论佛,评儒论道,信手拈来,皆成文章。” A.错误 B.正确
19.与上海“孤岛”和国统区散文交汇构成战时散文发展主流而又具有独特风貌的是解放区“人民文艺运动”所产生的新型散文。A.错误 B.正确
20.台湾早期散文出现软硬两种主要倾向。“软性散文”即是有强烈反共意识的“战斗散文”,“用阳刚的文体来歌颂战士的英勇事迹、赞美英雄的伟大精神、宣誓效忠国家的耿耿忠心”,“文章中不乏口号式的宣言”。A.错误 B.正确
21.六十年代初期,散文界兴起“诗化”散文的创作热潮,这是对散文审美性回归的努力。杨朔最早致力于“诗化”散文的创作。()A.错误 B.正确
22.唐敏的代表作 《总是难忘》,像一支温馨而沉重的 “少女奏鸣曲”,展示了一群20世纪60年代初中女生天真烂漫的生活。A.错误 B.正确
23.李敖的杂文内容极其广泛,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无所不谈。表面上行文轻松随便,甚至语涉不经,而实际上却往往离不开针砭时弊,揭露黑暗,抨击畸形道德和丑恶人性。A.错误 B.正确
24.比起其他文学体裁,散文是最自由的。题材、主题、形式、写法、规模等等,几乎没有什么限制。()A.错误 B.正确
25.《语丝》时期是周作人杂文创作生涯中最有光彩的阶段,他的杂文取材广泛,思想激进,战斗性强。A.错误 B.正确
第四篇: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现当代教文的基本线索
2.掌握中国现当代散文的鉴赏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文化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对散文审美品格 教学时数 :
总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内容讲解:
1、中国现代,当代散文的分期,大家都预习过,了解了是怎样分的呢?
明确:
①现代:1919(五四)—1949“现代文学三十年”
②当代:1949—至今,其中又有“十七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之分。
“十七年”:写作主体由“自我”置换为“工农兵新人”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78—现在。创作、表现主体多文化。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为标志。郁达夫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文学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当中国现代文学兴起之时,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特别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国的散文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对接。同时,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奉诸了“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助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大变革时期。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明确:因为社会处在大变革时期,各派各家
纷纷著书立说,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散文的定义
①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说: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其实,就是“人的文学”。
②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
散文是一中“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表现情趣的艺术。
3.如何进行散文的鉴赏
前面,我给大家说到了中国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散文的定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散文进行鉴赏呢?
明确:①以“我”为主。
在散文里,“我”即真实而独特的“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这个“我”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呢?请看:
郁达夫说:“‘个人’的发现”,其实指的就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同时他也指出:“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叶圣陶也借一篇短文对散文的表现“自我”,“个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说到:
“我要求你们的工作完全表现你们自己,不仅是一种意见,一个主张,要是你们自己的,便是细到像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像落叶一声叹息,也要让我认得出是你们的而不是旁边人的”。这里,意思就是说散文中没有作者这个人的神情浮动,就没有意义可言。以及“特质是个人的,一切都从个人的主观发出来”而不是别人的“自我”展现。蒙田说:“我所描写的是我自己。”就是“自我”这个意思。
金:“我自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人的说法,一言蔽之,散文就是展现“自我”,而又“超越自我”的一种文学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叶至诚在《假如我是一个作家》里疾呼:要“有我”,要“找到自己”,这就成为新时期复苏散文的伟大艺术宣言。从此,我国的散文开始进入了全面、多元化的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创作主体,表现主体,题材等都呈现了多元化。
然而,讲到这里,什么是散文笔调呢?
明确:所谓散文笔调,指的是以“我”为主角,以第一人称娓娓告白的亲切口吻写出的叙述文字。即是说散文要反映真实的,客观存在的“我”的灵魂。因此,欣赏散文,看其是否真的写出了鲜明的“自我”的个性,是最关键的。
举例:《纪念刘和珍》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②因“实”出“虚”
既然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那么,什么是“实”?明确:“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事物。作者在对客观存在的一切加以描写,寄托自己的情,并通过事物展现活生生的“自我”的灵魂,即散文的神,这就产生出了“虚”。在写作散文的过程中呢?表达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娇情伪饰。就是要写出真实而动人的情感,让你的读者忠实与你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而写“虚”要注意那两个方面呢?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并明确杂文和随笔的区别与联系又是什么?请大家在书上画出。
举例:《泪珠与珍珠》“离愁思乡”、《故都的秋》“眷恋”等。
所以散文的欣赏就是在体验“实”的基础上,因“实”出“虚”。
③即小见大
散文的写作,题材广泛。所谓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入微,皆可入文。说的就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入文,成文。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这就是以小见大。这就为我们论证了“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的散文特征。
其实,只有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林秋、季羡林等人,也持“即小见大”的观点。总之,留心生活,留心身边感人的琐事,抓住一点,升华开去,引向深入,赋予深情、以情动人,以真情感人。
④注意“情致”和“文”的结合
散文在各种文体中,偏于阳春白雪,是一种高雅而精粹的表现艺术。篇幅不长,但立意深,多见识,有真情,有趣味,文字表达有个性,富于文采,在民族语言中最隽美,最值得玩味。
散文有自己的情致,那么,情致指什么呢?明确:情致是情趣、性情、趣味和风味的结合体。它和所写的内容有自然联系,但它并非内容本身,而是透过全部内容所表现,散发出的那种气韵、味道、笔致。如《背影》写父子亲情:事少,话不多,只以儿子的视角三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潸然,动人心弦,激荡着读者沉重的心。《我与地坛》感悟生命的坚韧恒久,情致表现为探询、深思等,表现出了悠长而丰韵的情致。
所以,在欣赏散文时,眼界宜宽。而我们在写作时,遣词造句,要注意文情一致,整齐参差,回环往复,达到文与情的和谐统一。⑤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散文。
散文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题材,情感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例如《记》表现了“我”的爱憎分明;《故都的秋》表现的又是一种眷恋之情;而《道士塔》表现的则是一种悲情。即悲剧类,因为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深感悲剧所产生的振憾力量。《泪珠与珍珠》则表现了别离之苦,思念故土之情,这无不都对我们情感的升华,起到了良好的“净化”作用。所以,除了前面介绍的四点之外,我们对散文的欣赏还需带有审美的品格。
第五篇:现当代散文欣赏
现当代散文欣赏
中国的文学、文化博大精深,徜徉其中,时时都会感到它的丰美和璀璨;深入其中,则会在学识、修养,乃至气质上得到熏陶、冶炼和熔铸。
一、什么是现当代散文 现、当代散文,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现代散文,是指由“五四”到建国这30年间的散文创作;当代散文,则是指开国后至今天的散文创作。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
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成“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由“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地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中国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当代散文,在“十七年”(1949-1966)期间,由于“颂”的抒情基调的确立,同时,也由于写作“主体”的被置换(“自我”被“工农兵新人”所置换),散文似乎是有“得”有“失”,但实际在个性和艺术表现上都呈现了严重滑坡的趋势。新时期,在“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精神滋润下,散文在静悄悄中“魂兮归来”,真正实现了和现代散文的精神衔接。90年代散文,更以新的探索态势,开拓着新世纪“中华散文”伟大复兴的前程!
二、现当代散文特点
1、以“我”为主
在散文里,“我”(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郁达夫说:“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可以这样说:散文,是一种最适合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
巴金,在总结他自己写散文的“经验”时说道:“我自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就是以“我”为主的散文名篇——作者真实“自我”的个性,特别是其思想感情、内心波动、情绪变化、心理体验等,都被表现得具象而生动,使“我”成为全文“表现”的主角;此外,而《背影》等散文,“我”虽非主角但有很深的介入,是一个重要人物;鲁迅的《“友邦惊诧”论》(杂文)、汪曾祺的《胡同文化》(随笔)等,也还有个一切皆“着我之色”的问题——不管情况如何,“无我”是断不可取的!所谓“散文笔调”,其实正是以“我”为主角、以第一人称娓娓“告白”的亲切口吻所写出的叙述文字。有“我”是其灵魂!因此,欣赏散文,看其是否真的写出了鲜明的自我个性,是很要紧的。2、因“实”出“虚”
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
所谓“实”,指的是显示生活中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我)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映。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样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个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
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伪饰。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这种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
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作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进发,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即是写“虚”。
写“虚”,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杂文、随笔等走的即是此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以情感的明净、深沉动人——艺术散文走的即是此路。
杂文和随笔是极其亲近的两姊妹:它们都是说理性散文,重哲理,崇个性,富理趣,有文采等,二者都是共同的。其区别仅为:在取材上,杂文“硬”些,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之论,战斗色彩强烈;而随笔则“软”些,多为逸闻旧事、风花雪月之谈,文化意蕴深厚;在笔调上,杂文十分犀利,善“取类型”“画眼睛”,且常以“寸铁杀人”,仅以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被誉为“投枪、匕首”,而随笔则“软”些,较为闲适,常取即兴的“絮语”笔调,随心而谈,无所拘碍,见个性、浮神情,从容不迫,温文尔雅,不失“绅士”风度,被尊为“美文”或讥为“小摆设”;在语言色彩上,杂文辛辣,擅长讽刺,读之使人解气,而随笔惬意,推崇幽默,读之使人解颐。总之,二者的共同性大于差别性。也可以这样说:杂文是硬性的随笔;而随笔则是软性的杂文。杂文业已独立,随笔亦应随之。
从“情感—性灵—心灵—生命体验”这些不同层面,散文已超越了“实”生活而进入了写“虚”的精神内宇宙。
情感层面,即俗所谓“七情”⑾:喜、怒、哀、乐、爱、恶、欲。它们是“主体”在现实生活中因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情感或情绪反映。这些情感或情绪,源于天生,不学而能,最贵自然;另外,它和人、事、物、景等实生活紧密勾连。在这个层面作者做的是情感运动。《背影》就是这种典型的“抒情”散文。至于生命体验层面,不像以上几层有内在的递进关系,它只是抽出来予以强调而已。但生命意识与自我意识密切相连,因此,散文中的这种独特的生命体验,也就和作者生命的独特性息息相关。它可遇而不可求。这类散文之所以不能高产,其原因也正在这里。在这个层面作者所做的是生命运动。《我与地坛》即是一篇很优秀的“生命体验”散文。
欣赏散文既要看到它是一种实、虚结合的艺术:虚,不离实(外物)的铺垫,实,有待虚(精神)的上升,有实无虚,缺乏精神的含金量,犹如趴在地上的写作,而有虚无实,缺少心灵寄植的根基,使人读后如堕五里雾中,又恰似悬在半空的写作;更要看到内(从情感到心灵都是内宇宙)或虚(从情感到精神都是超越生活的),才真正是触发作家作意的激活点,思想、精神的闪光点,散文作品的魅力所在!3、即“小”见“大”
散文写作,题材广泛,所谓宇宙之大,蝇头之微,皆可入文,即指此意;但从写作实际来看,多数篇什却具有“即小见大”的特点。
郁达夫似乎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⑿他于此借引了两句西谚。很明显:在这里,“一粒沙”“半瓣花”,都确实小得不能再小了;但写了这“小”,却能从中“见世界”“说人情”,看出“大”来,这不是地道的“即小见大”吗? 但郁达夫又确实不是在“取材虽小,所见甚大”这一本意上诠释它的。他只是借这熟谚,较机智地论证了“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这现代散文的第三个特点而已。
季羡林于“新时期”所写的《世界散文精华•序》⒂中,专门谈到“身边琐事问题”,且语出惊人:
“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到近现代,最能感动人的散文往往写的都是身边琐事。即以本书而论,入选的中国散文中有《陈情表》《兰亭集序》《桃花源记》《别赋》《三峡》《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祭十二郎文》《陋室铭》《钴坶潭西小丘记》《醉翁亭记》《秋声赋》《前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等等宋以前的散文名篇,哪一篇不是真挚动人,感人肺腑? 又哪一篇写的不是身边琐事或个人的一点即兴的感触? 我们只能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只有真实地写真实的身边 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在这一点上,外国的散文也同中国一样。”
季老在这里所说的“身边琐事”或“个人感触”,指的都是取材的“小”;而它“真挚动人”“感人肺腑”即作用的“大”,却是内里相通、全然一致的。在季老看来,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作为散文写作成功的一条规律,它无例外地都是“即小见大”!
4、“情致”与“文” 散文在各种文体中,偏于“阳春白雪”一类,是一种高雅而精粹的表现(非再现)艺术。一般说,它篇幅不长,但立意深,多见识,有真情,饶趣味,特别是其文字表现,有个性、富文采,是民族语言中最为隽美的部分。
一篇好的散文,总能写出一种独有的情致来。所谓情致,也就是情趣(性情、志趣)和风味。它和所写的内容自然有关,但它并非内容本身,而是透过全部内容所表现、散发出的那种气韵、味道或笔致。这当然和作家的气质、性情即风格有关。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散文就是一种“情趣”的艺术。
散文的情致和作家的风格密切相关。比如,现代作家冰心散文风格的柔美隽丽(“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指早期),朱自清的绵密醇厚,叶圣陶的清淡平实,徐志摩的繁复浓艳(“浓得化不开”),以及当代作家巴金散文风格的热情坦诚(“把心交给读者”),孙犁的真中见美,睿智幽默,汪曾祺的融奇崛于平淡,周涛的气势磅礴,飞扬跋扈等,就整体精神和神韵把捉而言,都是大体不错的。了解了这些,对具体作品的欣赏当大有助益。
正如文如其人而人各不同一样,散文的风格也绝不能整齐划一。阳刚固好,阴柔亦佳;朴素、自然固清新可喜,富丽、明艳亦光彩照人。欣赏散文,眼界宜宽。
“文”即文采,是汉语散文写作或鉴赏中一个重要概念。俗所赞“情文并茂”,就表明了情与文在散文中的至高地位。
在汉语散文写作中,“文”指的是:在谴词造语时,要注意文字表情的整齐之美、参差之美和回环之美;要讲究文字达意的形象美、色彩美和声音美,力争做到简、雅、达,使写出的散文能观之悦目,读之上口,抑扬顿挫,文采斐然。
三、散文的新形式:
什么是电视散文呢?很肤浅地下个定义便是,电视散文是一门建立在文字之上,以画面为载体,以音乐为辅助,诉诸人类情感的电视抒情艺术。它是借助电视这个大众传播媒介写景、状物、抒情的,它具有较多的直感性,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而文字散文是以文字为传播媒介的,文字本身所带来的多义性及个人对散文中意境的感悟程度不同都将大大影响散文意境的传达。电视散文既是对文字散文的二次创作,也是对文字散文的平面化和单义化的注解,尤其是那些叙事散文。电视散文借助画面与画面之中的人物来完成叙事。
四、如何欣赏散文
1、重视朗读 2、广泛阅读
附表:1 合作经营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工程合作经营事宜,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以资信守:
一、合伙宗旨:共同合作、合法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二、合作经营项目: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建设工程。
三、合作经营地点:山西省保德县。
四、出资金额方式:期限垫付。
1、甲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乙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主要用于补足前任合伙人撤资款项)。
2、合同签订之日乙方向甲方交付100万元投资款,剩余100万元乙方须在2012年3月31日前全额到位。3、2012年3月31日前应付前任合伙人撤资的17万利息,双方各承担8.5万元。
4、乙方垫付2012年2月开工前期全部费用。(回款前)
五、股份划分:甲方 %、乙方 %。作为确定盈余分配和债务承担的基础。
六、合作期间甲乙双方的出资为双方共有资产,不得随意请求分割。
七、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原则上不得中途退撤,任何一方在不给合作事务造成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可以退出,但须经双方协商认可。
八、甲乙双方的分工、权力与义务:
1、甲方为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全面负责合作业务的日常经营与管理,重点负责商务活动及工程的回款工作。费用不得超过工程总额的10%。
2、乙方负责合作项目的生产,施工、安全工作。
3、以甲方公司的名义,在保德县与当地银行开设账户,双方各留印鉴、共同管理。乙方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工作,对于涉及财务、账目以及借款、还款、日常投资等资金使用事项在超过 元额度(元以下的应各自记账留存凭证定期对账),应许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方可进行。同时,甲乙双方都有对财务账目的监督权利。
九、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
合作双方共同经营,共同合作、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十、合作任一方违反本协议导致合作损失的,应当对另一方承担。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一式 2 份,甲乙方各执一份,经甲乙方签字画押后生效。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