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当代散文鉴赏
现当代散文鉴赏四
一、训练目标
1、了解散文阅读的技巧方法。
2、提升散文阅读的能力。
二、训练指导
“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大亮点,2008年19套试卷有11套对其进行了考查。纵观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作用题”的命制常从以下七个方面切入:
一、开头作用
文章讲求开头精美,即常说的“凤头”。因此,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之一,如:
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二、结尾作用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等。近几年高考命题人对此有较多关注:
例3.(2008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4.(2007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08年全国卷Ⅰ的材料是《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用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2007年全国卷Ⅰ的材料是《总想为你唱支歌》,文章写“戈壁石”的作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三、过渡作用
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如: 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 例6.(2008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根据山东卷的材料《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
四、线索作用
高考考查的行文线索主要有事物线、情感线、语句线,如:
例7.(2005年江西卷第20题)文章最后一段写了匆忙走路的人的“伤心”,文中哪些词语与之呼应?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例8.(2007年福建卷第14题)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回答此类问题,必须明白行文线索的基本作用,即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行文线索或直接或间接表现文章主旨,答题时应予以考虑。江西卷答案可拟为:“伤心”与文本中的“忧愁”“焦灼”“焦虑”“忧虑”相呼应,它们构成了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既串起了文章的材料,使文章结构紧凑,又呼应了文章主题。福建卷答案应是:落叶既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也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落叶”是本文的线索,起着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
五、人称作用
对确认人称运用(或变化)和作用的考查是高考试题命制的一种样式,如:
例9.(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例10.(2006年辽宁卷第2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回答此类问题,要了解每种人称的作用:用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用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用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据此,浙江卷“我”的作用为:“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了乌米的形象,借“我”的感触揭示了全文主旨;辽宁卷答案可拟为:作者改为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形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六、手法作用
表现手法主要指修辞手法和对比、衬托、白描、象征等表达技巧。因此,平时要让学生积累表现手法作用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从表现手法的辨认和作用两方面作答。例11.(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重庆卷文本是筱敏的《山峦》,“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是比喻修辞,结合文题、内容和试题提示“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答案拟定如下: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试题不一定以“作用”的面目出现,有时设置为表达效果或好处,有时要求对语句进行赏析,但答题时必须考虑表现手法的作用。如: 例12.(2008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
七、环境作用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不只小说中有,散文中也多有出现。小小说和散文是最受命题人青睐的两种体裁,考查自然景物便顺理成章,如: 例13.(2006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例14.(2008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从营造氛围、衬托情感、烘托形象或暗示人物命运、推动或转换情节等角度考虑。安徽卷景物特点是秀美、宁静,而秀美、宁静的景物的作用一般为:秀美的自然景物常蕴涵着人物的欢欣、喜悦,也可烘托形象的美好或伟大,还可以乐景反衬人物感伤、愁苦的情怀;宁静的自然场景可展示人物的闲适、恬静、安谧,也可烘托人物激荡的情感、涌动的遐思,有时还可以静衬动,动静相映,富有情趣。学生可据此拟定安徽卷答案。
根据宁琼卷的小说《二十年以后》的内容,第一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是:烘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为故事结局预设感伤基调,同时烘托出警察吉米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坚毅个性。第二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为:渲染两人无话可说的沉寂氛围,暗示了警察吉米内心的凄苦、矛盾,同时也为下文便衣警察的出现起到了情节转换的作用。
社会环境是小说的专利,考查小说阅读时离不开社会环境“作用”的设置,如:
例15.(2007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回答这一问题,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环境角度)概括介绍沧州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人物角度)对管营、差拨等人物形象起到了侧面刻画的作用;(情节角度)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主题角度)通过犯人之口,侧面交代沧州牢营欺压、盘剥犯人的黑暗现实。概括说来,环境描写具有以下作用: 作用一: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作用二:暗示及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作用三: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作用四: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作用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三、课堂训练 哭泣的圆明园 张晓惠
①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②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③是阴凄凄的天,是冷飕飕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永不磨灭的壁画。
④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⑤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是一片喧嚣。柳纱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园?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⑥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⑦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地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⑧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⑨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嬉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⑩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1.为什么作者“仍感到来自心底的震撼”?(4分)答:
2.文中第③段与第⑤段环境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答:
3.文章在提到作者两次去圆明园的经历时,都谈到了“流泪”这一细节,试分析两次流泪所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6分)答:
四、拓展训练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虞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输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日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日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躜躜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苦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成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1.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答: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答: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答:
3.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答:
4.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课堂训练答案 1.①作者记忆中的圆明园残酷的历史。②如今真实地面对它时所感受到的圆明园的依旧华美、依旧精致、依旧贵族。(4分)
2.第③段环境描写衬托了作者沉重的心情。第⑤段环境描写烘托了游人欢乐的场面,反衬作者悲痛的心情。(4分)
3.第一次流泪表现了作者为园明圆残酷的伤痛,为民族耻辱的历史而感到悲伤。(2分)第二次流泪表现了作者对人们精神匮乏的一种无奈,为人们不理解废墟价值的一种愤怒与悲哀。(4分)拓展训练答案
1答:不畏困难,敢于向命运抗争,用意:突出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和人的顽强意志。解析: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察对所举事例的理解。
2(1)答: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的坚强。(2)答: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比不上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难意志。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对文意的理解,须结合全文思考。
3答: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解析:本题需熟悉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达及作用。
4答:以戈壁石来代表大西北将自己对大西北的感情浓缩于对一块戈壁石的感情上,以小见大,深化主旨。解析:本题较难,需体会作者对大西北的感情并将其与对戈壁石的喜爱综合在一起。
第二篇:高二语文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现当代教文的基本线索
2.掌握中国现当代散文的鉴赏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文化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对散文审美品格 教学时数 :
总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内容讲解:
1、中国现代,当代散文的分期,大家都预习过,了解了是怎样分的呢?
明确:
①现代:1919(五四)—1949“现代文学三十年”
②当代:1949—至今,其中又有“十七年”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之分。
“十七年”:写作主体由“自我”置换为“工农兵新人”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78—现在。创作、表现主体多文化。
中国现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为标志。郁达夫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文学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当中国现代文学兴起之时,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特别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国的散文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对接。同时,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奉诸了“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助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大变革时期。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明确:因为社会处在大变革时期,各派各家
纷纷著书立说,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散文的定义
①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说: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其实,就是“人的文学”。
②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
散文是一中“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表现情趣的艺术。
3.如何进行散文的鉴赏
前面,我给大家说到了中国现当代散文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散文的定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散文进行鉴赏呢?
明确:①以“我”为主。
在散文里,“我”即真实而独特的“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这个“我”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呢?请看:
郁达夫说:“‘个人’的发现”,其实指的就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同时他也指出:“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叶圣陶也借一篇短文对散文的表现“自我”,“个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说到:
“我要求你们的工作完全表现你们自己,不仅是一种意见,一个主张,要是你们自己的,便是细到像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像落叶一声叹息,也要让我认得出是你们的而不是旁边人的”。这里,意思就是说散文中没有作者这个人的神情浮动,就没有意义可言。以及“特质是个人的,一切都从个人的主观发出来”而不是别人的“自我”展现。蒙田说:“我所描写的是我自己。”就是“自我”这个意思。
金:“我自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
我们了解了这么多人的说法,一言蔽之,散文就是展现“自我”,而又“超越自我”的一种文学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叶至诚在《假如我是一个作家》里疾呼:要“有我”,要“找到自己”,这就成为新时期复苏散文的伟大艺术宣言。从此,我国的散文开始进入了全面、多元化的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创作主体,表现主体,题材等都呈现了多元化。
然而,讲到这里,什么是散文笔调呢?
明确:所谓散文笔调,指的是以“我”为主角,以第一人称娓娓告白的亲切口吻写出的叙述文字。即是说散文要反映真实的,客观存在的“我”的灵魂。因此,欣赏散文,看其是否真的写出了鲜明的“自我”的个性,是最关键的。
举例:《纪念刘和珍》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②因“实”出“虚”
既然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那么,什么是“实”?明确:“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事物。作者在对客观存在的一切加以描写,寄托自己的情,并通过事物展现活生生的“自我”的灵魂,即散文的神,这就产生出了“虚”。在写作散文的过程中呢?表达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娇情伪饰。就是要写出真实而动人的情感,让你的读者忠实与你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而写“虚”要注意那两个方面呢?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并明确杂文和随笔的区别与联系又是什么?请大家在书上画出。
举例:《泪珠与珍珠》“离愁思乡”、《故都的秋》“眷恋”等。
所以散文的欣赏就是在体验“实”的基础上,因“实”出“虚”。
③即小见大
散文的写作,题材广泛。所谓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入微,皆可入文。说的就是任何事物都可以入文,成文。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这就是以小见大。这就为我们论证了“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的散文特征。
其实,只有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林秋、季羡林等人,也持“即小见大”的观点。总之,留心生活,留心身边感人的琐事,抓住一点,升华开去,引向深入,赋予深情、以情动人,以真情感人。
④注意“情致”和“文”的结合
散文在各种文体中,偏于阳春白雪,是一种高雅而精粹的表现艺术。篇幅不长,但立意深,多见识,有真情,有趣味,文字表达有个性,富于文采,在民族语言中最隽美,最值得玩味。
散文有自己的情致,那么,情致指什么呢?明确:情致是情趣、性情、趣味和风味的结合体。它和所写的内容有自然联系,但它并非内容本身,而是透过全部内容所表现,散发出的那种气韵、味道、笔致。如《背影》写父子亲情:事少,话不多,只以儿子的视角三写父亲背影在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潸然,动人心弦,激荡着读者沉重的心。《我与地坛》感悟生命的坚韧恒久,情致表现为探询、深思等,表现出了悠长而丰韵的情致。
所以,在欣赏散文时,眼界宜宽。而我们在写作时,遣词造句,要注意文情一致,整齐参差,回环往复,达到文与情的和谐统一。⑤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散文。
散文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题材,情感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例如《记》表现了“我”的爱憎分明;《故都的秋》表现的又是一种眷恋之情;而《道士塔》表现的则是一种悲情。即悲剧类,因为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深感悲剧所产生的振憾力量。《泪珠与珍珠》则表现了别离之苦,思念故土之情,这无不都对我们情感的升华,起到了良好的“净化”作用。所以,除了前面介绍的四点之外,我们对散文的欣赏还需带有审美的品格。
第三篇:中国现当代散文阅读鉴赏(一)——准备
散文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散文包括诗歌、骈文之外的一切文体;我们所说的散文概念应当是狭义的概念,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按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为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写意、议论随笔等四大类别。写人叙事类散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写人叙事以抒情写意的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抒情写意类散文是以抒情为主要表现手段,辅之以描写、记叙和议论,重在作者主观情感抒发的散文;议论随笔类散文是指用来表现作者思维成果、显示出一种理趣与哲思的散文。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内容散、章法散、笔法散;而“神不散”,则是说题旨鲜明,意蕴通达。不论内容怎样“散”,总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不管结构笔法如何散,总有内在韵味、情趣笼罩着全篇,或清新、或隽永、或华美、或古朴,情趣虽各异,归旨却为一。
[一]
现代散文创作同现代诗歌小说创作一样,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直接成果:在反对封建道德、崇尚个性自由、追求民主科学等新思潮的推动下,现代白话散文很快破土而出。最早也最著名的是《新青年》杂志开辟的《随感录》专栏,接连发表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等人挥洒自如、大小由之的文章,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而且开日后杂文创作之先河,影响极为深远。稍后,与重在议论的《随感录》不同,抒情散文作为现代散文的主干开始产生,五四以来第一批散文家不时有佳作问世。
经过新一代散文家的不懈努力,渐渐确定了散文的文体观:第一,与范围广泛的古代散文不同,现代散文发展成为“与诗歌、小说、戏剧并举而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第二,长期以来重在“载道”即代圣贤“立言”的“古文”,终于为个人抒情言志的现代散文所代替。
五四时期的不少散文作家具有锐意创新的精神。鲁迅不仅是小说大家,也堪称散文创作的多面手,他的《野草》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散文诗集,篇幅不多但分量极重。论想象之奇特、意境之深邃、手法之新颖,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而其作品所展示的那种孤独而偏要奋进、悲凉仍不放弃抗争的心境,更是令人咀嚼不尽。《朝花夕拾》是鲁迅中年时所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冷静的叙述中渗透着睿智的思考,活泼的场景里寄寓着无限的感慨,抒情的笔墨里不乏机智的嘲讽,某些当时不甚了了的事件开始具有了触目惊心的时代意义;而作者笔下极具个性的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人物,也带着深刻的时代印记耸立在我国现代文学的长廊里。周作人取法英国随笔和明末公安派小品,形成了冲淡平和、庄谐杂出的风格,创作了《喝茶》《苦雨》等一批融知识、哲理、趣味于一体的生活小品,对以后的小品文创作影响颇大。朱自清的《背影》等怀人忆旧的散文,返璞归真、不事雕琢,“富于至性深情”;《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写景散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十分精细,对形状、声音、色彩的感觉尤为敏锐,几乎到了毫厘必辨、一丝不苟的境地,而行文又极为活泼流畅,朗朗上口。冰心的《寄小读者》《往事》用清丽典雅的文笔,不倦地赞颂着纯洁的母爱和童心,地域、环境不同而主题一贯,感慨、联想万端而基调不变。究其实,这些温婉的文字同样体现了五四精神的一个侧面——跟蔑视妇女儿童的封建卫道士进行抗争。
新文学第一代散文作家中还有郭沫若、郁达夫、叶圣陶、许地山、茅盾、俞平伯等人,他们各以富有艺术个性的作品,为现代散文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总体来看,不管散文家的创作道路怎样不同、风格如何殊异,凡是成功之作,都渗透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性精神,都符合启蒙思想家向新文学提出的一个共同原则:“立诚”“写实”(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立诚”,要求展示自己内心时不掩饰;“写实”,要求表现现实时不虚假。回顾五四前夕至20年代前期的散文创作,除了勇于创新开拓以外,就要数“立诚”“写实”最可贵了。正是这两个特点为以后散文的发展繁荣带了一个好头。
从2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散文创作进入了成长期、收获期。第一批散文作家多数笔耕不辍;此外,又有不少受到新文化运动熏陶的作家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著名的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梁实秋、梁遇春、李广田、吴伯箫、何其芳、柯灵、陆蠡等。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生长发育,到了20年代中期以后,现代散文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除狭义的“美文”即抒情散文以外,杂文随笔、游记小品、通讯特写、书简日记、散文诗、回忆录等,应有尽有。以鲁迅为核心的杂文创作,作为军阀压迫和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的对立面,长期发挥着“匕首”“投枪”的作用,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后才转入低潮。与此相反,反映抗日战争的报告文学此时异军突起,许多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抒情散文是兼具叙事和抒情两种因素而又以抒情为依归的散文样式,曾经广泛地被称作“小品文”。现代散文中抒情散文取得的成就最大,拥有一大群风格、个性各异的作者。如徐志摩长期留学英美,深受英国文学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他的《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散文不仅描写异域风光,连行文也富丽华美,风流潇洒,充满了英国浪漫主义气息。梁遇春(《春醪集》等)常常在连番的比喻和俏皮的笑语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从中不难看出英国散文家兰姆的影子。周作人是又一种类型的作家,他凭着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技巧,继续关在“苦雨斋”里写着有关古董风俗、花鸟虫鱼之类的小品文,俨然是一位置身于都市中的“隐士”、洒脱从容的“名士”。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更多的散文家还是扎根于华夏本土,他们在借鉴外国文学的同时,更着重汲取中华文学艺术的宝贵传统,其中成就卓著的有巴金、老舍、丰子恺、沈从文、李广田、吴伯箫、何其芳、萧红等人。他们关心世态,探索人生,心忧祖国的前途,情系亲友的安危,而对劳动大众和弱势群体则无一例外地流露出由衷的同情。就语言风格而论,或缜密,或委婉,或遒劲,或质朴,虽然不尽相同,但总是深得汉语语言艺术之精髓,比起白话文运动初期的“白话散文”来,要成熟多了。至于像叶圣陶那样注意提炼口语、力求畅达洗练,老舍那样善于在散文中运用生动活泼的北京话,更是让人有洗尽铅华、返璞归真之感。
游记在30年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写得最好的当推郁达夫、沈从文。郁达夫博学多才,游历甚广,他不仅对山水风光的观察精细入微,而且熟悉当地历史掌故、人物事件,加上他又爱即兴赋诗,借酒浇愁,所以一旦发而为文,便使人文和风光合为一体,诗词和散文相互生辉,分外绰约多姿。其代表作有《屐痕处处》《钓台的春昼》等。沈从文的风格又迥异于郁达夫,他笔有藏锋,不让感情任意外露,对景物描写既绘声绘色,又讲究简明节制,富有独特的隽永空灵之美。他还常常深情地穿插一些湘西底层人民的生活片断,读来俨然一幅幅传神的湘西风情画。其代表作有《湘行散记》等。
“七七事变”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残酷的战争要求突出文学的功利价值,反映在散文创作上,不少作家不再醉心于表现“身边琐事”的自我抒情,而是努力把反映大众斗争生活作为自己的使命,报告文学得到蓬勃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从切身感受写起的文质并茂的抒情散文,如郭沫若的《由日本回来了》、老舍的《我的母亲》、巴金的《废园外》、茅盾的《白杨礼赞》、施蛰存的《驮马》等。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幽默散文。如梁实秋的《雅舍小品》、王了一的《龙虫并雕斋琐语》和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作者面临窘境而不气馁,遭受困难而仍从容不迫,这正是作者在精神上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是作者博学广闻、奇思妙想的学者风度的表现。钱钟书的风格又与梁、王二人不同,他的幽默散文以汪洋恣肆、犀利机智见长,常常从人们见惯不惊的现象出发,然后层层逼近,多方设喻,终于得出了超凡脱俗的精湛见解,使读者豁然开朗。
[二]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进程并未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笔直平坦。文学包括散文创作也只得载沉载浮,曲折前行。
综观建国后17年的散文创作,无不受着“颂歌”和“战歌”这一主旋律的深刻影响,不过各个时期的散文样式又各有侧重。建国初期是通讯特写和报告文学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表现抗美援朝和经济建设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如魏巍的《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杂文也曾活跃了一段时间,如邓拓、吴晗、廖沫沙的《三家村札记》,但终因不合“颂歌”的标准而偃旗息鼓。这一时期的作品由于不敢触及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矛盾,缺乏对内心世界和人生真谛的深入探求,加上艺术手法不够多样化,因此总体上显得深度不足。相比较而言,17年间还是抒情散文的成绩最大。建国后17年抒情散文的优秀作品有巴金亲切自然的《从镰仓带回的照片》,冰心真挚隽永的《樱花赞》,杨朔诗意盎然的《茶花赋》《荔枝蜜》,刘白羽激越高亢的《日出》《长江三日》,秦牧谈天说地的《土地》《潮汐和船》,吴伯箫朴实醇厚的《记一辆纺车》《歌声》,徐迟绮丽空灵的《黄山记》,菡子委婉细腻的《黄山小记》,翦伯赞充实活泼的《内蒙访古》,曹靖华绘声绘色的《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等等,可谓流光溢彩。其中许多散文佳作多半出现于文艺政策较为宽松的60年代前期。
在众多的名家高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朔、刘白羽、秦牧三人。这三人都能敏锐地捕捉现实生活中的闪光点,反复体察它们对自己心灵的触发和感受,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散文艺术最宝贵的抒情特性。他们三人的艺术探索虽然目的相同,途径却有差异。杨朔让散文向诗歌靠拢,把散文“拿着当诗一样写”(《东风第一枝·小跋》)。他常常精心选择一个中心意象,巧加铺垫,由实而虚,逐步展示其象征意蕴,然后在结尾处出人意料地揭示主题,戛然而止,显得曲折有姿,晶莹剔透。刘白羽让散文向政论靠拢,他观察日出、江河等景观时细致入微,描写时尽情挥洒,然后在关键之处升腾起理想的火花,让历史和现实交织起来,抒发无穷的赞颂和感叹之情,读来颇有几分雄辩的政论家的色彩。秦牧善于从知识宝库中汲取养料,同时又借鉴了“杂文”的手法,围绕中心,说古道今,旁征博引,夹叙夹议,融哲理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具有娓娓动听的艺术效果。
近年来,有观点认为,由于杨朔、刘白羽过于“诗化”,过于追求“意境”和“形散神不散”的结构模式,作品难免显得做作,夸张、渲染得过了头。但散文的天地是无限宽广的,既可以热情地颂“美”,也可以冷峻地写“丑”,既可以精致巧妙,“形散神不散”,也可以“散”得自然从容,等等。
[三]
随着1978年以后政治环境的改变,散文创作也随着其他文学类别日趋繁荣。
最先涌现的是一大批悼念散文。许多作家和非作家纷纷执笔撰文,缅怀悼念老一辈革命家,控诉“四人帮”迫害革命者的血腥行径。尽管悼念散文以珍贵的史料价值取胜,但也有不少文质俱佳之作,如《一封终于发出的信》(陶斯亮)、《痛悼傅雷》(楼适夷)、《刑场归来》(公刘)等,读后无不令人怦然心动,潸然泪下。
作家们没有长期地停留于对民族伤痕的哀悼,而是很快转入了反思和追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巴金的散文创作。八十余岁高龄的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对“文革”的性质、危害以及产生的根源作了深切的反思:“我们已经吃够了谎言的亏,现在到了多讲真话的时候了。”(《人到中年》)哀悼亡妻的长文《怀念萧珊》,把深切的反省、痛苦的内疚、真挚的怀念交织起来,更是感人至深。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以巴金为代表的《随想录》开启了新时期散文创作的新局面。
新时期的散文创作增加了不少新人。所谓“新人”,并非简单的“年轻人”的同义词。具体说来,包含了如下不同类型的作家:第一类是被平反以后复出归来的老作家,如萧乾、黄裳、吴祖光、邵燕祥等;第二类是各方面的学者、艺术家,如季羡林、金克木、张中行、周汝昌、吴冠中等;第三类才是散文新人,如贾平凹、梁衡、余秋雨、史铁生、赵丽宏等。
新时期散文的最大特点是个性的充分张扬和文体的多元化发展。以散文的具体样式而论,由于改革开放的迅速进展,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众多矛盾,报告文学空前繁荣,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很有“轰动效应”,如80年代初期的《哥德巴赫猜想》(徐迟)、《大雁情》(黄宗英)、《船长》(柯岩)等。由于拨乱反正对大量历史事件和人物作出了新的历史评价,加上我国向来有“以史为鉴”的宝贵传统,遂使回忆录和人物传记蓬勃发展,给了读者崭新的启示和强烈的震撼。而传统上的抒情散文、游记、随笔等散文形式更是如同雨后春笋,生机勃勃。随笔类散文的成就尤为突出,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更是佳作迭出,绚烂至极。这类散文继承了五四时期“小品文”的传统而又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内容不再是纯粹的身边琐事,而是琐事不琐,言在此而意在彼,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由近及远眺望人间的窗子;表达方式不再是一味的絮语和闲话,而是综合运用了叙事、摘录、议论、抒情等因素,显得格外活泼多姿。
杨绛的《干校六记》一书写自己随丈夫“下放”干校的种种遭遇,所用的几乎全是叙述的语气,对外界的一事一物之微,内心的一喜一惊之状的描绘,都显得具体逼真,历历在目。孙犁写了不少寓至情于平淡的佳作,在对往事旧人的回忆中,流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痛切感慨和饱经忧患的“残破”意识。
从思想感情的表达和语言行文的风格来看,杨绛、孙犁等老作家所继承和发扬的是五四时期“立诚”“写实”的宝贵传统,是以朱自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主流,而又显得更加详尽绵密(如杨绛),苍劲淡泊(如孙犁)。
梁衡的散文追求“大气”。他爱写历史人物和山水游记,且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他的《大无大有周恩来》《觅渡,觅渡,渡何处?》《把栏杆拍遍》等,体现了强烈的现代理性和忧患意识。贾平凹的《商州初录》系列散文,多角度多侧面地描绘了陕南商州一带的历史传统、地理形胜、风尚变化,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余秋雨是年轻一代学者文化散文的代表。1992年,《文化苦旅》由知识出版社结集出版后,一时风行海内外。随后,他的《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散文集,掀起了“余秋雨散文热”。余秋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在博大的文化视野和强健的文化精神下,瞩目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兴衰荣辱和古代知识分子人格命运的变迁,其文上溯五四散文的理性精神和启蒙传统,在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理性精神的回归”中,“卓尔不群,后来居上”(楼肇明语)。
[四]
台湾散文作家多半来自大陆或为迁居台湾同胞的后代。其中如林语堂、台静农、梁实秋、苏雪林等人,赴台前即已卓然成家;稍微年轻的也在大陆接受过古典文学的熏陶,吮吸过新文化运动的乳汁,如琦君师承夏承焘,余光中心仪朱光潜。更年轻的张晓风、三毛、席慕蓉等随亲属赴台时尚属少不更事,但他们的故乡之情却一直不能忘怀。
台湾的优秀散文可谓目不暇接,大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抒情言志、状物写景之作分量最重,佳构最多,其中尤以思乡怀旧的作品最为刻骨铭心。“心悬两地”(指北平、台湾)的林海音忘不了北平的四合院,长期辗转于长江以南的余光中录下了江南连绵不断的“冷雨”,琦君“想念的是故乡矮墙外碧绿的稻田,与庭院中雅淡的木樨花香”(《琦君自选集》)。总之,离乡愈久,思念愈切,此中苦楚非外人所能知,一旦发而为文,自然真挚幽怨,别具一番风致。第二,台湾散文家多半学历较高,视野较宽,对于经济起飞后人情冷漠、生态破坏的一面感受尤深,王鼎钧、琦君等人在这方面均有佳作问世。还有的远涉重洋,如余光中、陈之藩、三毛等,以中华学人绘异域风光,也留下了一些可圈可点之作。第三,有些作家鉴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心的浮躁,便有意识地借鉴西方的意识流手法,一改从容道来的传统文风,特意加快了行文的节奏,增强了语言的密度。余光中参观纽约帝国大厦的《登楼记》,便是一篇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的代表作。
香港散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代表作家有董桥、梁锡华等人。
第四篇:现当代文学鉴赏
《围城》读后感
——人生的一面镜子
一、内容概述
全书以讽刺为基调,以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线,表现了人们在婚姻恋爱、教育、生活、事业等种种“围城”中的困境。作者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讽刺了知识分子,刻画了一大批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深刻地反映了人性中的欺诈、虚伪与懦弱,揭示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展示了最为丰富的知识界众生相。
二、人物形象分析
这里我只讲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两个人物:方鸿渐、唐晓芙
(1)方鸿渐
在这本书中,作者赋予《围城》战争为时代背景的同时,却又让它远离战争,方鸿渐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某些知识分子的缩影。他失性颓废,被环境人物压迫得失性却不自知,他不合时宜地茫无是从,无归宿就象一位无家可归的流浪者。之前感情受挫折,事业没前途,和家人亲戚有矛盾,想到上海是待不下去了却不知该怎么办,于是投靠赵新楣;而他结婚以后反而成了另一个战场;和孙柔嘉吵架,孙柔嘉看不起他,他不得不投靠赵新楣。他的优柔寡断,全无主见在这里有了很清晰的体现。实际上,方鸿渐称得上是一个悲剧人物,在许多人骂他不是个好东西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同情。他的一生尽被偶然性操纵:如去欧洲留学,应三闾大学聘,甚至结婚也是突发事件。婚姻、家庭、事业都是一堵堵墙,逼得他艰于呼吸视听——“围城”的双重意味在他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普通的小知识分子,一方面在狭小的“城”内举步维艰;另一方面自身又活脱脱是一座被围困的城!
(2)唐晓芙
唐晓芙是《围城》中被描写得最迷人美丽的女性。书中写道“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她出身在书香门弟,父亲是个法律顾问。与苏文纨是表姐妹的关系。两人的出身的不同,家境的不同,也造就了两人性格上的差异。
她善良、乖巧,同时也有着傲气的一面。与方鸿渐分手后,她本想给对方一个解释的机会,却未曾开口,宁愿忍痛成疾。假如她对爱情多一些坚持,少一些傲气,结局也不会是落得不幸收场。“女人不傻,绝不因为男人的浪费摆阔而对他有好的印象——可是,你放心,女人全是傻的,恰好是男人希望的那样傻,不多,不少。”这样的话只有唐晓夫才说得出。
三、语言艺术特点
(1)比喻的应用巧妙
《围城》中比喻的喻体融入科学、哲学、历史、宗教、艺术、民俗、掌故等诸方面的知识,阅读此书,像进入一个繁茂的花园,今人目不暇接。作者以非凡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把喻体和本体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围城》闪着智慧的火花。如作者把方鸿渐与苏文纨的情谊喻为数学上的“两条平等的直线”,准确而又生动;鲍小姐的“赤身露体”喻为哲学上的“真理”讽刺辛辣,力透纸背。再有“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中的砂砾或如出骨鱼片里示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逼真得如感同身受,那一份体会,共鸣于心。
(2)幽默与严肃相融合钱钟书夹叙夹议的语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幽默,叙述的语言无处不在,洞察一切,构成一种万花筒式的幽默形式,但幽默中能体现出现实的严肃性。再有 “现代人有两个流行的信仰。第一:女子无貌便是德,所以漂亮的女人准比不上丑女人那样有思想,有品节;第二:男子无口才,就是表示有道德,所以哑巴是天下最诚朴的人。也许上够了演讲和宣传的当,现代人矫枉过正,以为只有不说话的人开口准说真话,害得新官上任,训话时个个都说:‘为政不在多言,’恨不能只指嘴,指心,三、两个手势了事。”这里的内容绝对不是真理,却是传统的沉淀,直到今天人们也经常如此认为。钱钟书将这两方面结合,经过“幽默处理”,显得有趣味,不枯燥。
(3)讽刺入木三分
《围城》将诙谐藏于庄重之中的一种产生的冷讽的艺术效果更是让人印像深刻。如写方鸿渐不愿与赵辛楣争风吃醋而自动退让时,作者突显一笔:“方鸿渐也许像这几天报纸上战事消息所说:‘保持实力,作战略上的的撤退’。”讽刺方鸿渐的同时,也顺便讽刺了当时不战而退的无能政府,节节败退而又打肿脸充胖子的可笑嘴脸。就算是描写雨后鞋子沾满泥浆时,作者也不忘用:“四个人脱下鞋子来,上面的泥就抵得贪官刮的地皮。”又捎带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官吏的贪婪。
四、总结
说<<围城>>是一本小说,倒不如说是一本充满睿智的书更适合.小说一般都是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但是不是所有的小说都能给人启迪,能让读者省视自己的灵魂.<<围城>>就具有这样一种功能,它像一面镜子,照镜的人不是人,是一个个赤裸的灵魂,映出人性的种种美和丑!光停留在反映人生百态,也不失为一部好作品,但还不算是智慧的书。智慧的书,作者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人生,穿透种种表象,直达人性和灵魂的深处,并能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展示,给人启迪。
作为学生,婚姻并不是我应当去讨论的话题。《围城》无疑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实的生活。每个人从懂事的那天起就开始追逐自己认为理想的爱情,当追到的时候又在为爱情寻找一个理想的婚姻,而真正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其实生活已经教给我们一个规律:婚姻是随机的!结婚就像围城,有的人想进去,进去的人想出来!当爱情被岁月侵蚀,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时的爱情已经升华为亲情了。
作者以《围城》做书名,也许想告诉我们:不仅婚姻像围城,人生、生活、职业等等更像围城。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兜圈子,重复的做同一件事情:找个笼子把自己关起来,过了不久却发现那边的风景比这边更好,于是出了这个笼子进了那个笼子。就这样不断的重复并乐此不疲。
如果没有《围城》对中国文学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和损失!
第五篇: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鉴赏“四步走”
诗歌难以解读,首先是由于它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其次是由于它经常打破语法规律的语言和含蓄朦胧的涵义。基于这两点原因,学生读诗歌往往读不出诗意,领悟不到内涵,鉴赏无从谈起,最终导致学生对诗歌是“爱并畏惧着”。学生应如何进行现当代诗歌鉴赏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
一、咀嚼涵咏,品味语言之美
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现代诗人很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领悟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课堂上教师要做好重音、停顿、变调等朗读技巧的引导,并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诵读,使学生真正读出诗歌的美。例如朗读《再别康桥》时,就要注意节奏与节拍: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满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朗读《错误》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句时,要重读“美丽”、“错误”、“不是”、“过客”,并以沉缓、深情的语调读出意犹未尽、回味悠长的效果。再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每小节末尾的“祖国啊”,每句的读法都不能相同,应该由深沉忧虑到逐渐昂扬铿锵,充满希望与信心。
二、把握旨趣,品味情感之美
诗的第一要素是感情,无情即无诗。鉴赏现当代诗歌必须首先知人论世,找准文眼。诗眼往往是诗歌中集中表达作者情感、理趣的词句。抓住了诗眼,就抓住了诗的灵魂。例如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标题中的“爱”字就是诗眼。诗中“嘶哑”地叫着的“鸟”是诗人的化身,是全中国人民的化身。他们夜以继日地、拼尽气力呐喊,喉咙嘶哑了仍然歌唱,这不正是对土地强烈、执著、深沉的爱吗?诗人甘愿为自己无比眷恋的土地献身,“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不正是诗人“爱”的宣言吗?再如穆旦的《赞美》,“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了多次,就是诗眼。
三、透析形神,品味意象之美
诗是形象的艺术。“即使在一首短诗中,第一位重要的是形象(高尔基语)”,艾青笔下的那一块“礁石”,臧克家笔下的那一匹“老马”,曾卓笔下的那一棵“悬崖边的树”,都以其生动感人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般说来,意象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独创的出现于某一场合的象征形象,一类是含有历史文化积淀并为社会所普遍接受、广泛使用的象征形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具体意象中体会其隐性意义,洞察诗人的独特情怀。例如舒婷的《致橡树》以橡树和木棉象征阳刚与阴柔的具体形象,又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哲理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再如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中“土地”是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间无比温柔的黎明”则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赞美》中的“农夫”是千万中国人民的缩影,甚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四、物意契合,品味意境之美
所谓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景物的完美融合。只有进入诗歌意境,才能切实领悟诗意,获得美感。体会意境的方法就是根据诗句中描写的景物通过想象再现画面,解读诗人独具的匠心。例如《再别康桥》第五节末作者写道“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而在第六节开头“但我不能放歌”,情感由极度的快乐骤然转为伤感、无奈。而这出人意料的过渡,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离别的伤感。“悄悄是离别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是诗人的离情感染了夏虫、缠裹了笙箫,还是康桥的夏虫、笙箫有了灵性,自甘沉默?诗人因别离康桥而不舍,康桥因诗人的别离而沉默。
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审美情趣的最好媒介。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鉴赏现当代诗歌,必然有助于对其他文学样式更深切的理解。解剖诗歌,把准诗歌的情感脉搏,触摸诗歌鲜活的灵魂,让诗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尽情绽放。
献给贝多芬 郑敏
人们都在痛苦里哀诉 唯有你在痛苦里生长 在一切的冲突矛盾中从不忘 将充满希望的主题灿烂导出 你的热情像天边滚来的雷响 你的声音像海底喷出的巨浪 你的心在黑暗里也看得见善良 在苦痛的洪流里永不迷失方向 随着躯体的聋黯你乃像 一座幽闭在硬壳里的火山 在不可见的深处热流旋转 于是自辽远的朦胧降临 你心中 神的宏亮的言语 霎那间千万声音合唱圣曲
1、你从“痛苦”“矛盾”“黑暗”“聋黯”等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2、请从作者运用到的写作手法上来赏析本诗。
红叶 沙白 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噢,秋天!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
1、如何理解“绿色”和“热血”的用意。
2、品味并学习作者通过自然界的一个镜头,以小见大,以小喻大的技巧。
也许
——答一位读者的寂寞
舒婷 也许我们的心事 总是没有读者 也许路开始已错 结果还是错
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 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也许燃尽生命烛照黑暗 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 也许泪水留尽 土地更加肥沃 也许我们歌唱太阳 也被太阳歌唱着 也许肩上越是沉重 信念越是巍峨 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 对个人的不幸只好沉默 也许为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 我们没有其它选择
1、赏析诗人在诗歌中运用的写作技巧。
2、品味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