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对此,我,一个见习教师,很有感触。
一、“慢”而不“怠慢”。我会经常遇到有一部分属于“问题学生”,他们在学习上基础较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我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作为教师,我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对此,我反复思虑着如何将他们引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果对这部分学生“怠慢”,就意味着放弃他们,后果不堪设想;相反我认真思考,改变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维。
二、“慢”需要感悟。我们老师在我们的教学中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作为老师,尤其如我们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师,对待孩子,我们要有耐心,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即使我们心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我们要脚踏实地,善于发现,做好观察记录,捕捉更多的瞬间。
三、“慢”需要等待。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教育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立竿见影’的背后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为,所有反教育的行为都立竿见影。”我以此作为一剂清醒剂,并时时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对待“问题”学生,要宽容,要等待,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简单粗暴。在具体做法上,以自己的热情和真心感染他们,以欣赏他们的优点为出发点,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为基础,拿起表扬的武器,营建“赞美文化”。告诉他们“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的道理,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向上”、“向善”的精神。
四、“慢”需要永恒的责任。一个人在校期间只是他人生的一个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他走下去。作为一个教育一线的教师,我非常喜欢“慢教育”这个词。教育并不是立杆见影的工作。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学生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陪着学生长成参天大树,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第二篇:《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教育是慢的艺术
——《和优秀的教师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
三坊 三组 杨柳雪镇实验小学 李小惠
夏季悄悄来临,向晚的微风吹来,小区里开始寂静下来。年轻的妈妈带着蹒跚学步的孩子,一对对夫妇相伴而行,好一首美妙的小夜曲。在蹒跚学步的孩子旁边,我停下了脚步。只见年轻的妈妈放开学步的孩子,在几步之遥处停下来,拍着双手,面带微笑望着颤巍巍的孩子说:“宝宝,过来!”孩子面露惧色,双腿发颤,双手打开,试着迈开脚步,却又难以挪动。年轻的妈妈没有上去搀扶,依然在原处微笑着、等待着、鼓励着孩子勇敢尝试。孩子几次努力之后,终于大胆地挪动脚步,扑向妈妈的怀抱。年轻的妈妈一下把孩子搂进怀里,在孩子粉嫩的脸蛋上留下一个甜甜的吻,尽情地享受着孩子的成长。从孩子迈开第一个脚步的时候,成长就开始了,教育也就开始了。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孩子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教育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请多点耐心,给点时间,等待孩子的成长。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却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冒进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今天,我写下这
个发生在我和我的学生之间微不足道的故事,希望对我们做教师的有一点启发与思考,希望我们能用最大的耐心去呵护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
我现在担任四一班的班主任,因为学校合并的原因,班上新来了七个同学,其中有个文静、内向、不善言辞的小女孩儿叫李雯惠。这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只是课堂上不太积极回答问题,似乎不太敢说话,平时也不爱说话。有一次,我们临时调了一节微机课,几位同学和她都没有带鞋套。于是,我就让他们到邻班去借。有好多同学都借到了,而她却站在原地不动。我说:“李雯惠,你怎么不去借鞋套呢?”我等着她开口,但她如同一尊泥塑的雕像一动也不动,面红耳赤,嘴巴紧闭,额头渗着汗珠,眼圈红红的。我本想批他一顿,可当我看见她此时慢腾腾地挪动身子,弓着背,低着头,好像刚做了错事被批评一样。她已经“痛苦”(恐惧的样子)地极想退出大家的视线。我轻轻地走到她身边,摸摸她的头说:“咱让别的同学帮帮你,好吧!”她点了点头。后来,我悄悄地问了她,她说:“我在那个班里没有好朋友!”听了她的话,我这才恍然大悟:对一个平时不善言辞的孩子来说,向他人借鞋套或许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慢慢来吧!否则,会把孩子吓着的!教育就是一种慢的艺术,让我来静静地等待孩子的成长吧!后来,在课堂上,在班级活动中,我常常鼓励她,只要她在课堂上举手,我就叫她回答问题。与此同时,我和其他老师约定,上课不再逼她说话,对她多关注,多鼓励。我从李肖萌同学入手(她是班里上课最积极回答问题,最擅长交际又有领导力的同学),我让李肖萌同学跟她同位,课下带着她和别的同学玩。渐渐地,我发现课上李雯惠开始举手回答问题了,课下,她和大家一起蹦蹦跳跳地做游戏。为了培养班中孩子们在众人面前大大方方发言的能力,我经常搞一些活动,给孩子们录像。我发现李雯惠同学虽然有些腼腆,但她非常喜欢上镜头。于是,我就特地给她录制了一段,没想到的是,她竟然表现得比其他孩子还要大方。看到李雯惠的成长变化,我又一次感受到了静听花开的声音——看着孩子们健康茁壮的成长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日子就这样悄悄地过了两个学期,李雯惠的学习成绩和其它方面表现得都越来越棒了!只是上课回答问题还是偶尔会脸红,声音小一点,其它都挺好。
蝴蝶破茧而出需要经过痛苦的挣扎,好心的人拿起剪子把茧剪破,蝴蝶却会因此丧了性命。蝴蝶只有经历过痛苦的挣扎,把翅膀练强壮,再破茧而出才能飞起来。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它需要经过阵痛,需要我们的耐心等待。我们做教师的要学会等待,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
第三篇: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朋友,你有没有面对学生课堂中随意转身找同学说笑而生气?有没有面对学生马虎的应付作业而无奈?有没有面对学生出格的行为而心情十分糟糕甚至发火?课间曾思考到底教育到底需要什么修养?教育需要什么艺术?无意间翻阅了张文质先生主编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当我一看到“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本书名时,一下就被吸引了。
这本书的所说的教育的“慢”与当下时代的“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下讲究是效率、高效率、更高的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好最多的事,在这样的氛围下读张老师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别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张老师认为,教育一定是“慢”的教育,对此他有精辟的论述:“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有时候我们简直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也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做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地保护和帮助他。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经常,我们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长:他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他需要你对他这个具体的人而给予的帮助,即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一种临场智慧)。” 我想,如果不是对教育有过深入研究、实践与思考的人,是不可能把教育看得如此透彻。他说“教育是一种相互寻找与发现”,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学会“等待”,等待学生的成长,因为每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不同和具有不同的特色,在学生的所想、所忧、所喜、所做中我们要做的是张老师所说的“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不断地培养作为一位教师的重要的品质“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我们要少一份“严厉、急躁”,少一份“不宽容”,多一份“温情的理解”,多一份智慧的等待。在“互相的寻找”与“共同的成长”中积极的互动,推进是彼此的肯定与期待,那是相互的欣赏与愉悦,更是共同的提高与成长。
在书中张老师所说的“慢”,是指用人性的教育,针对不同的具体的人,要有足够的耐心、细致和充分的教育意识。这种教育,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理想的教育,但我想作为教师,我们明白有时虽“不能至”,但可以“心向往之”。我们要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自己的“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悠闲,幽雅,细节”这些教育情怀。
作为学生,在学校习得的知识是可以忘记的,也是会忘记,但是当他把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都忘了的时候,留下的就是教育(爱因斯坦语),这也是我所理解的我们学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教育理念。我多么希望学生在回首自己早年学习生活的时候,能够面带微笑,心中仍就怀有那份温暖,仍就留存那份纯真与美好。
第四篇:《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读《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感
泉州九中 刘晓燕
“遇上好老师不仅是孩子的福分,甚至也是一个家族的福分,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福分,我们一生都会有很好的方向感和一种可以汲取的最后转化成为自我提醒,自我督促的力量,我们的生命会始终围浸在人性的光泽之中。” ……品读着张文质先生的字字句句,对于“生命的关注”越发让我意识其重要性,它列举的种种案例:学生轻视生命,学生自卑极端,都是缺失“人文关怀”所至,读着读着,我不禁联想起我们的学生,我的的教学,还有一些没想过或没想清的问题。虽然还是有很多问题解决,但是还是有一点收获的。
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首先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教育是慢的艺术。平时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我们要脚踏实地,善于发现,做好观察记录,捕捉更多的瞬间。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积累经验,构建自己的认识平台。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
任何事物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循序才能渐进。张文质先生说到慢是一种教育的艺术,我觉得值得讨论。我觉得慢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战略战术。网络上盛传着一堂美国的数学课,看过之后,真是感慨万千,浪费一堂课只学一丁点内容。不过,我总算明白了真正的数学是怎样的,而国内的算术又是如何的。
张文质先生书中提到“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我们缺乏一种悠闲的心态,缺乏闲心”。不知从何时起,我常常被超负荷的日常教学工作弄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有闲余时间去思考,去关注学生的发展,做教育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有言论说幼儿园学小学的,小学学中学的,中学学高中的,高中学大学的,大学却在学幼儿园的。
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学困生,他们之所以出现目前的这种现象,是由于很多不良的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不愿意去学习,有的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为老师,可以先不要责怪他们,应该满腔热情的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和他们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感情教育工作,多夸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正确对待孩子,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的目的,建立信心,这样才能逐渐的赶上去。但更多的时候,在对待这些孩子的态度上,我们很多教师和家长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要知道:儿童接受教育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将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一切均需在潜移默化间进行。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甚至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抓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那孩子也许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
“耐心”是个多好的词啊!这是我听到的最美的评价!其实,我和她一样在千头万绪的教育事件中也会有心烦的时候,但是当我们想到孩子就是在耐心等待的过程中成长的,心态就会平和了许多,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让我们一起把教育现场当成生命现场去实践,一起用书中的四句话共勉:“要把教育当作一件事来做;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一件事也不一定能做好;重要的是尽力去做,而且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做一件就是一件。”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张老师还提出了一个我们常忽视的问题:教师心态问题。想想自己十几年来的心态,教学成熟了些,但对孩子的热情,对教育的向往,慢慢减退了些。听周围的声音,在作业堆里,烦燥多了些,面对后进生,抱怨多了些。由此,我们教师的心情,阴沉的较多,怎样阳光地面对孩子,面对工作,在张文质先生看来至关重要,缺失的话,甚是可怕,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的同感也越发强烈。看看我们周围不少成功的老师,都是阳光地面对孩子。每次春游,她总会“玩”在孩子群中,每次活动,都是积极参与,用心组织。算得上实足的“阳光老师”,因此得到了学生的真心真爱。“教育是慢的艺术”,让我们慢慢尝试浸润人性关怀,让我们怀揣着美好的教育理想,共做阳光师生,我们的校园定能更亮丽。
第五篇:《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推荐)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
常熟海虞中学黄葵
张文质先生在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些非常好的教育观点:“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自然有自然的法则,而教育也有教育的规律,教育是慢的艺术,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等等。
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确实存在着贪多求快、急功近利的现象,这是每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每个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会遇到并经历的事情。就我所教授的初中数学内容而言,新《课标》、新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对图形的操作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新教材中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感知图形、操作图形的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这部分内容常被压缩得所剩无几,空出大量的时间用来做大量的演绎推理的练习,对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极为不利。但是我们不能被课程进度、考核分数所羁绊,更不能为了个人的名声和利益而在学生身上施加压力。教育不同于其它的行业,它关系到人的成长、关系到人的幸福、关系到人的生命的意义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因此,张文质先生提出的生命化教育,即“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是我们所有战斗在一线的教师们特别要吸收的教育理念,并且“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
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按照先慢、后快这个规律进行的。例如人类的发展:从古猿进化到古人类经历了几百万年,从古人类到现代人类经历了几万年,而现代人类的历史只有几千年。再如科技的发展:在18世纪的工业化大革命之前,农耕时代统治了人类几千年,近代科技的发展不过一两百年的时间,近几十年更是以加速度的形势在向前飞奔。对于个人而言,无论是在身体还是在思想方面,其发展也都是遵循这一规律,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应该顺应这一规律才能起到良好的、有效的、真正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是熟知“拔苗助长”的含义的,那么是否想到,如果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贪多求快,不正是做了“拔苗助长”这件蠢事吗?教育是一种“慢活”“细活”,是生命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的“润物细无声”,正反映了教育的变化过程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积淀,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
这前面阶段的“慢”是为了能够在培养良好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快”,也就是为了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目的,或者说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境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许多教育专家也都在呼吁要杜绝填鸭式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形成的过程。这诸多表达方式都与“教育是慢的艺术”表示的是同一理念,张文质先生说出了真相,道出了真理。
诚然,要想使教育能够慢下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教学的进度、个人的耐心程度、同行之间的分数对比、以及领导的敦促等等,都容易使我们的速度变快。教育改革走到今天,许多教育者都在为了培养孩子的终身能力而努力着,但现在有许多学校开展的活动是丰富多彩,可活动效果却是微乎其微。我想这和众多的倡导各种各样活动的教育专家是否在教育第一线工作过有一定的关系。许多学者提出的观点、理念是非常美好的,但也是非常理想化,教育是需要慢工出细活的,但是当教育碰上了教学,美好的理想的真理就会被现实挤到一边。但我们还是应该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情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