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教育学2
高等教育学
2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A.技术人才;B.学者;C.高级专门人才;D.研究型人才
2、不属于我国北宋时期“天下四大书院”的教学特色的是()。
A.教学与研究相结合;B.自由讲学;C.教师强调讲授法;D.自由听讲
3、老年大学的出现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A.法治化;B.终身化;C.国际化;D.民主化
4、高等教育层次不包括()。A.专科教育;B.博士后阶段;C.本科教育;D.研究生教育
5、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类型极为重要,这表明了()。
A.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B.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C.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D.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功能
6、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必须做到()。
A.追求同质化; B.避免过度综合化;C.提升研究生教育层次的水平;D.加大应用型学科门类的比重
7、教育的基本规律涉及到()。
A.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B.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C.教育与技术发展的关系;D.A和B8、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了()。
A.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B.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 C.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D.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9、下列有关教师职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职业的一种;B.一种专门职业;C.学术性职业;D.实践性专业
10、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A.终身学习;B.教研结合;C.创新实践;D.反思经验
11、决定教师学术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核心要素是()。
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C.道德水准;D.组织管理能力
12、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最低学历应是()。A.专科;B.本科;C.硕士;D.博士
13、有关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阶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终身的;B.有阶段的;C.创新的;D.以上全是
14、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学习的客体因素的是()。
A.思维力;B.学习目标;C.记忆力;D.兴趣
15、主张学习是动物和人在活动中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获得或改变行为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6、由于学习差异导致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的不同,因而要求教师在教学上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B.直观性;C.因材施教;D.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17、我国古代学者关于学习过程的五阶段论是()。
A.学、问、思、辨、行;B.学、辨、问、思、行;C.问、学、思、辨、行;D.学、问、辨、行、思
18、主张学习是个体随意志、情感对事物自由选择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B.行为主义学习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9、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
A.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B.通识教育就是厚基础教育;
C.通识教育排斥职业教育;D.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2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并不认为()。
A.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B.分工与私有制使人片面发展;
C.现代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D.生产劳动是造成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21、素质的涵义是()。
A.素质就是文化素质;B.素质就是思想道德素质;C.素质就是专业素质;
D.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又包括专业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又包括心理素质。
22、对于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关系,应当理解为()。
A.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人才类型;
B.学术型人才的劳动是高水平的,而应用型人才的劳动是低水平的;
C.学术型人才偏重于学术理论的创造,应用型人才偏重于知识的应用;
D.高校应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
23、根据工作方式和任务,可以将人才划分为()。
A.精英人才与合格人才;B.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C.通才与专才;D.杰出人才与通用人才
24、规定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和学年编制、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活动等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方案
25、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核心课程;D.活动课程
26、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
A.确定重点难点;B.选择教学方法;C.设计教学过程;D.教学反思
27、高校课程改革中,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A.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B.跨学科选课;
C.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D.加强基础,淡化专业
28、高校课程改革中,牛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A.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B.跨学科选课;
C.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D.加强基础,淡化专业
29、关于课堂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提高教学效率;B.增强教学的计划性;C.因材施教;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30、关于学分制与学年制的差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学年制重过程管理,学分制重目标管理;B.学年制的教学计划较为固定,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弹性较大;
C.学年制强调共同性,学分制强调个体性;D.学年制采用导师制,学分制则采用班主任的管理方法
31、主张教育是学生自我实现的过程,这种教育质量观是()。
A.外适质量;B.个适质量;C.内适质量;D.控制质量
32、下列哪一项不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
A.目的明确;B.内容正确;C.方法得当;D.手段先进
33、下列关于高校的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关系甚为密切;B.理论性知识需要转化为技术性知识,才能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
C.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会降低理论的价值和意义;D.实践对学校教学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34、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A.培养人才;B.科学研究;C.服务社会;D.普及教育
35、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A.培养人才;B.科学研究;C.服务社会;D.传承文化
36、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肇始于()。
A.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B.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C.高标准的教材建设;D.配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38、最早提出以“学术自由”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原则举办高等学校的人是()。
A.苏格拉底;B.费希特;C.洪堡;D.范海斯
39、高校战略规划的核心是()。
A.战略分析;B.确定战略目标;C.实施战略;D.评估战略
40、教师绩效考评的首要原则是()。
A.客观公正;B.分类考核;C.注重实效;D.科学合理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高等教育民主化表现在()。
A.入学机会均等;B.教职员工参与院校管理;C.开设选修课程;D.学生参与院校管理
2、中世纪的一些著名大学主要出现于()。
A.意大利;B.法国;C.英国;D.希腊
3、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我们()。
A.形成职业观;B.更好地理解高校;C.认识高等教育;D.形成专业发展观
4、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调节力量是()。
A.国际因素;B.市场调节;C.国家宏观调控;D.高校自主办学
5、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包括()。
A.停止高等教育大众化;B.继续逐步扩大高等教育三个层次的总体发展规模;
C.提升博士教育质量;D.培育专科教育特色
6、专业属性或标准可概括为()。
A.专门性与高深性;B.服务性与伦理性;C.教育性与组织性;D.合法性与自主性;E.他律性与发展性
7、从西方中世纪起就已存在的古老专业是()。
A.医师;B.教师;C.律师;D.牧师;E.工程师
8、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
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C.学习目标;D.学习材料
9、基本的学习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A.注意定向阶段;B.获得和保持阶段;C.练习和强化阶段;D.迁移阶段
10、对于高校培养目标的表述,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培养目标体现为一种具体的教育预期和标准;B.培养目标是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南;
C.培养目标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育人标准;D.培养目标决定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性质、形式内容和方向
11、高校培养目标的作用包括()。
A.定向作用;B.调控作用;C.评价作用;D.引领作用
12、科学主义课程思潮对大学课程带来的变化有()。
A.促使大学内容学问化;B.促进大学课程向结构化转变;C.促进大学课程以问题为导向;
D.促进大学课程更加专门化;E.促使大学课程注重经典
13、高校隐性课程的建设应着重抓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A.优化校园物质环境;B.大量开设选修课;
C.加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开发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隐性课程;
D.培养富有特色的、奋斗不息的校园精神;E.增设职业性课程或专业
A.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B.师生教学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
C.教学与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D.更加强调间接知识的学习
15、多媒体课件按功能主要可以分成()。
A.讲授模式;B.自学模式;C.讨论模式;D实验模式
16、美国学者博耶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种新的学术观,认为学术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四种形式,分别是()。
A.发现的学术;B.讨论的学术;C.综合的学术;D.应用的学术;E.教学的学术
17、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类型和方式主要有()。
A.教学性服务;B.科研性服务;C.综合性服务;D.社会性服务;
E.建立教育-科研-生产联合体和高新技术产业
18、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一般有以下形式()。
A.直线组织结构;B.职能制组织结构;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D.平衡型组织结构;E.矩阵式组织结构
19、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的核心是()。
A.按需设岗;B.公开招聘;C.平等竞争;D.择优聘用;E.合同管理
20、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有以下哪些方面的需要()。
A.生存的需要;B.生理的需要;C.爱的需要;D.获得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是我国首部高等教育法。
2、北京大学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3、1901年,书院被统一改为学堂,古代书院制度的终结标志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衰落。
4、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构成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
5、大学的科研职能源自美国哈佛大学。
6、教师专业发展主要表现为知识、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日趋成熟。()。
7、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范围。
8、大学生权益就是取得高等学校学籍的在校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以作为的方式,以及要求他人做出一定行为的方式实现一定利益的许可和保障。
9、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本,以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为宗旨,坚持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从静听、受动变为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自觉自律的活动主体。
10、高校培养目标是一成不变的。
11、改变人文教育落后状况的主要措施是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12、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应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13、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主张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核心课程,使课程与社会生活有机联系。
14、案例教学大多是结合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实习等教学方法进行的。
15、高校师生在教学关系上具有绝对独立性
16、教育研究是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
17、高校科研经费属于消费性支出。
18、高校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其学术性。
19、高校战略管理在本质上是对高校发展方向及未来环境适应性的把握。
20、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核心是按需设岗、择优聘用和合同管理。
第二篇:高等教育学2
第一章
绪论
高等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
第一节
高等教育发展简况
一、成长中的高等教育
(一)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
古巴比伦的“寺庙学校”把学问分成两级,一为初级教育,传授读写知识;二为高级教育,出读写训练外,还有文法、苏美尔文字等
古埃及也有“寺庙学校”,由精通数学、天文知识的僧侣执教,以传授知识与探讨学问并重。
雅典的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雅典大学:通常包括修辞学校、阿卡德米学园、哲学学校“吕克昂以及斯多葛派创立的学校和伊壁鸠鲁派创立的学校。
中国殷周时期,便有“右学”、辟雍、泮宫等高等次的学问传授中心。奴隶社会想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高等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教育职能不确定,专业教育性质模糊,学生年龄参差不齐。非正式的教学形式。
(二)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
主要指形成与欧洲中世纪大学教育和中国汉代的太学及唐、宋的书院教育。行会组织是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管理和学术活动组织的最重要影响力量。在中国汉代的太学为高等教育从萌芽走上雏形奠定了基础。书院教育是高等教育从萌芽走向雏形的标志。中国书院为近现代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浇铸了初始模型。
(三)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
始于文艺复兴默契和资产阶段革命初期。
英国人文主义教育家哥勒16世纪初创办了圣保罗学校,成为新型文法学校的样板。
(四)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
从单一走向多样。1810年柏林大学首先突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可言统一和独立与自由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
赠地学院。提出为教育服务社会。初级学院,研究生院在美国的诞生
二、扩张中的高等教育
(一)规模化。马丁·特罗三段论。精英、大众和普及
(二)中心化
(三)综合化。科学与人文结合
(四)国际化
(五)职业化
(六)终身化
(七)多元化 第二节 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
我国汉代编撰的《礼记》、《大学》《学记》都有关大学教育的论述
一、个别研究阶段。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英国纽曼的《大学的理想》,俄国皮洛戈夫的《大学问题》,美国哈帕的《高等教育的倾向》
二、组织研究阶段。1880年法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会”。中国第一个正轨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
三、系统研究阶段。198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夏大高教所为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点,颧骨哦第一个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点。1986年7月夏大高教所又被批准为全部哦第一个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点。
第三节 认识高等教育学
二、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
(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产生和成熟
(二)高等教育的内部矛盾促使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不断升华
(三)相关学科的协同效应推动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
三、国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1984年潘懋元的《高等教育学》上下。全国第一套《高等教育学》被认为是该学科最早、影响较大的一本专著。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多学科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 案例分析法 反思批判法 体悟总结法
第二章
高等教育本质 第一节
教育与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功能:
1、高深学问选择、传递和创造
高等教育基本功能的三个明显特征: 稳定性、潜在性和表现形式多样性 第二节 国内外高等教育结构
二、我国高教育结构的历史与现状
1、层次结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
2、科类和专业结构
3、形式结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创举。
4、地区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
1、层次结构调整: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2、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
3、形式结构调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
4、地区结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 高等教育功能的使命
1、培养人才。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巴黎大学
2、发展科学。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通过研究进行教育和教学与科研统一。
3、社会服务。林肯的莫里尔法案,求实精神注入大学办学思想和实践中。赠地学院。
威斯康星大学思想: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进行科学研究,发展新知识,新科技,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高等学校的职能体系:
1、培养人才
2、发展科学
3、社会服务
4、职能的新发展。引导社会的职能、创造新职业的职能、国际合作的职能。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本体职能,发展知识是高等学校的附属职能、服务社会是其附属职能。
第五章 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
1、人的主体性 人本身的自然力,为主体所掌握并进入主体活动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对实现主体活动目的的起积极作用的情感和意志等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复杂整体,就是人的主体性。完整的主体性涵盖四个方面:道德主体性、认知主体性、审美主体性、实践主体性
2、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
1、低年级:接受性学习阶段为主阶段
2、中年级:接受性学习向发展性学习的转变期
3、、高年级:发展性学习为主阶段
第二节: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特征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1、文化素质。专业知识、教育智慧
2、心理素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个性品质
3、道德品质。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团结协作、4、能力结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组织能力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特征 教师角色即教师行为
教师角色即教师的社会地位 教师角色即对教师的期望
1、大学生增长知识和完满心灵的导师
2、大学生热爱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楷模
3、人类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现状
1、以教师为主导和中心
2、师生关系比较淡漠
3、师生关系有些异化
二、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关系理论
1、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
赫尔巴特为代表认为的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支配地位。
卢梭、杜威等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主张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并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主动过程,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是直接干预学生的学习。
2、主导——主体论与双主体论
主导——主体论即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流行的一种观点。
3、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性质
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性活动。
三、创设高等学校良好师生关系
1、教育质量的前提调动“一体两面”的积极性
1、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1、民主与平等
2、交流与理解
3、自由与宽容
第六章 高等学校教育
第一节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
一、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
1、高等学校学科分类及特征
科学是进过或经历论证的知识,规范化的知识体系
学科是根据某科学领域里研究对象和性质的差别来分门别类进行研究和学习的知识体系。
2、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 专业,广义上是指知识的专门化领域,狭义上是指与培养人的活动相联系的一种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或是一种教育尸体。专业是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1、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
相应学科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个人自身发展需要对专业设置的影响
2、专业设置的原则
超前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结构优化原则 宽口径原则 发展特色原则
二、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1、高等学校课程能更深刻、更及时第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和时代特征。
2、高等教育一直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研究,探求高深学问为主要任务
3、高等教育是在青年人接受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在心理、身体发展趋向成熟时期所接受的更高级的专业教育。
三、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1、教学计划及其修订
课程体系结构的方案,是国家为保证培养人才的规格而制定的关于学习的科目和范围的文件。教学计划规定教学科目、学科的顺序、各门科学的教学时数、学年编制与学周的安排。
修订:重点解决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问题
重点解决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整合问题
重点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问题
重点解决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问题
2、教学大纲及其编制
是一门课程的纲要结构,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科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安排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要求等。
教学大纲的编制原则:
1、符合教学计划,体现培养目标
2、符合该学科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任务
3、高度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
4、建立科学严密的体系
5、符合学生事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6、文字精炼,语言明确。
四、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1、教学内容与课程
p151 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教学的内容,安排,进程,时限,也包括大纲和教材,课程也不只是教学内容,还有对内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等。
教学内容:是学校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质之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中介,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或讲义,活动安排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及行为。
2、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应遵循的原则
适时原则 完整原则
发展学生个性原则 宽口径原则
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原则
第二节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一、教育过程的概念
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
二、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1、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
2、学习主体性逐渐增强
3、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4、教学与生产、生活联系逐步增加
二、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规律
1、教学相长规律
2、教学与科研互动规律
3、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4、、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教学过程三个典型环节:
1、备课
2、课堂教学
3、考核评定
三、高等学校教学原则及其体系
1、科学态度与人本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
2、师生互动合作与自觉制约有机统一的原则
3、科学稳定性与适时更新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4、坚持广泛开发、选择与便利有效运用有机统一的原则
5、坚持直观形象感知与逻辑实质认知有机统一的原则
6、坚持专业化、定型化、常规化、开放化、变通化、灵活化有机统一的原则
7、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突出关键环节有机统一的原则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及其特点 高扽各学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
1、又注重教法转向注重学法
2、具有很强的探索性
归纳法、推理法、演绎法等逻辑抽想法
3、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
二、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运用原则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6 1 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讲习知识方法与训练智能方法的统一
3、常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统一。
三、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举隅 高校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课堂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
2)自习与自学指导的方法,包括读书指导法,复习法,辅导等 3)现场教学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习法等,4)科研训练法。
1、发现教学法。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1)确立学生兴趣问题。2把问题分解成若干有联系的提问。3)提出可能的答案。4)搜集和组织有感资料。5)钻研和讨论这些资料。6)证实结论
2、问题教学法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2)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活动
3)提出新问题
3、研讨式教学法
第一阶段
探索阶段。1)确定研讨课题
2)查阅资料
3)从已确定的课题或问题出发进行研究,调查,实验,论证。4)撰写研究报告
第二阶段
报告讨论阶段。1)设立研讨式教学的筹备小组。2)向全班宣告专题报告和分组讨论的程序。3)进行小组专题报告和讨论。4)各小组代表向研讨全体做报告。5)教师或召集人进行总结。
4、掌握学习
5、学导式教学法
6、个性化教学
四、高等学校教学手段的发展
1、建立了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校园
2、开发了适应新教学手段的教材体系
3、构建了先进的教育网络系统
第四节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
一、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基本程序
1、教学设计的内涵
教育实践工作者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2、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预测教学结果 2)确定学生起点状态,分析学生原知识结构水平3)分析学生起点状态和掌握知识的能力结构 4)思考教学方法和手段 5)如何对教学结果评价 6)分析教材
二、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模式与内容
1、模式
1)系统分析模式 2)目标模式 3)过程模式
2、内容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三、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内涵与分类
1、教学评价的内涵
在广泛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教学活动的控制,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
2、教学评价的分类
1)按评价的对象。整体教学水平评价、专业教学质量评价、课程评价、单项评价等 2)按评价主体分。自我评价、政府评价、中介机构评价
3)按评价时间和作用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4)按评价基准分。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5)按评价的性质分。需要评价、可行性评价和配量性评价。
四、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作用 1)管理作用 2)导向作用 3)鉴定作用 4)激励作用 5)改进作用
第五节
教学风格及其形成途径
一、教学风格及其意义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念,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
二、教学风格的基本特点 1)独特性 2)多样性 3)稳定性 4)发展性
三、教学风格的形成途径
1)学校领导更新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鼓励教师建立自己个人的教学风格 2)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每位教师应有的自觉追求。
培养乐教精神
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教学基本功提升
注意扬长避短
定向发展
把继承和发展,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
第六节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过程理论 1)自上而下的模式 2)自下而上的模式
二、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1)教学改革国家化趋势 2)学科综合化趋势增强 3)教学趋势个性化 4)教学管理活性化 5)倡导自主性学习
6)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展开 7)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
三、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人格平等意识 2)依法治教,促进教学规范化 3)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4)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5)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6)改革教学管理
第七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第一节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
1、内部意义 1)人才培养意义 2)教师队伍建设意义 3)学科建设意义 4)经费筹措意义
2、外部意义
1)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繁荣学术文化 2)服务社会
3)解决国际学术难题
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 1)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课题
2)进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 3)以基础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4)优化资源配置,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5)开展教育科研研究
第二节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与课题申报
一、高等学校科研研究的类型
1、从课题来源分
自主性研究和立项课题研究
2、从课题性质分
理论性研究。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的研究活动。
实践性研究。为了获得新的知识并服务于应用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二、高等学校科学按就课题申报 1)科研选题
1、基础研究选题主要以科学发展为导向,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选题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基础性应用研究选题以市场导向和科学发展导向相结合。
2、科研选题的方法。问题法、移植法、交叉法
3、科研选题的步骤。阅读有关项目申报通知材料,阅读文献,研究项目意向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相关因素。2)项目设计
申报项目命题。灵魂、核心、主题,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项目组成人员
合作单位选择
项目研究基础
项目立项依据
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项目意见填写
第三节
高等学校科研研究的原则与组织
1、教学与科研互促性原则
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3、以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支撑基础研究的原则
4、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
5、多层次,多模式相结合的原则
第八章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
第一节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意义
一、对办学方向的意义
二、对促进教学、科研的意义
三、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借鉴
一、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模式
1、美国都市大学
美国都市大学也称合作大学,相互作用大学,始于20世纪中期,80年代末。其基本战略是使学校与它所在的shequ 的企业界,公众及政界的领导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伙伴关系,为实现社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公正的共同目标努力。
2、专业发展学校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师培养模式。其核心是大学与基础学校之间建构性伙伴关系的建立与获得,以及在教师pei样过程中学院气氛的淡化和实践氛围的浓厚。
二、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对我国的启示
1、大学做出象牙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学术性与实用性的矛盾是服务社会过程中的首要难题
第三节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与管理
一、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
1、教学服务。是高等学校为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中最简单的一种,厦门大学潘懋元先生将教学服务定义为:教学服务,就是通过教学活动开展社会服务,面向社会传播,推广科学文化知识和新技术,不拘一格的培养各种应用性人才。
2、科研服务。指高校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为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提供直接支持,如进行基础研究的应用性开发、参加国家或地区的联合科研攻关项目或直接为企业或农村提供科技咨询等。
3、通过信息和设备资源共享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信息库”“思想库”,同时也是地区的资源中心,集中了一个地区最先进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人才资源等。
二、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
1、社会(政府)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 1)政策支持
2)法律保障和约束 3)资金鼓励
2、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1)强调校长的职业素质 2)统筹安排服务活动
3)加强服务人员的队伍建设 4)建立服务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九章
高等学校管理
第一节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
一、高等学校的内部决策与领导体制 体制是社会活动的组织方式,是指运用什么手段把构成社会活动的各要素组织起来,使其正常运行。
1、高等学校内部领导层的构成 1)高等学校的校长。
高等学校的校长通常也是学校对外的法人代表,负有对高等学校全面管理的职责。
高等学校校长的产生和任命方式,因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同而不同。
在规模较大的高等学校中,校长作为对全校工作的全面负责者,需要配社一定的助手 国际上不少大学校长的活动,重点在于学校办学资金的筹集。2)高等学校的几种决策权利机构
董事会
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
2、高等学校的几种决策模式
1)科层制模式。学校实际决策权利倾斜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2)学术团体模式。决策权利倾向于学校学术人员。3)双重组织模式
3、我国高等学校的内部领导体制
1)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演变、1950-1956年的校长负责制
1956-1961年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1961-1966年党委领导下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1971-1976年的党委“一元化”领导
1978-1985年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1985-1989年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试点
1989年至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1、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1)政府干预为主的运作体制 2)以社会力量为主的运作体制 3)以高校自主办学为主的运作体制
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1)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2)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趋势
扩大省级部门对属地高校的统筹权
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办学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3、高等学校组织结构与校内管理机制 1)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与系统特性
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从功能上划分,分为决策领导结构、职能管理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和有关附属单位。
在管理层次上,有的分为校、系两级,有的则认为校、院、系三级或校、系、教研室三级。
管理权力结构上,高校采用直线—职能制的形式。2)高等学校的系统特性
组织结构的学科性和国际性。内部分工很大程度上是与一定的科学结构相关的。
组织目标的多样性和模糊性
组织成员活动的高智力性和相对独立性
(二)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1、内部管理的中心宜放在院系一级
2、管理过程尽可能吸收教学、科研人员民主参与
3、建立适合高等学校特点的激励机制
4、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调控机制
第二节
高等学校管理系统的要素及特性
一、高等学校管理系统的要素
(一)管理主体
(二)管理客体
(三)管理方式
(四)管理目的
(五)管理环境
二、高等学校管理的特性
(一)管理组织的松散型
(二)管理权威的双重性
(三)、管理结构的多样性
(四)管理准则、规范的矛盾性和含糊性
(五)管理主客体的相对性
三、高等学校管理的目标
第三节
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与内容
一、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体系
(一)一般管理原则
1、系统原则
2、分工协作原则
3、反馈原则
4、能级原则
5、封闭原则
6、动态原则
7、激励原则、8、弹性原则
(二)学校管理原则
1、方向性原则,2、教育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效益性原则
(三)高等学校管理原则
1、入学机会均等与择优培养原则
2、学术自由与教育责任原则
3、学术自治与社会参与原则
二、高等学校管理的内容
(一)人力资源管理
(二)教学管理
(三)科研管理
(四)财力和物力资源管理
第十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高等学校的学制
高等学校的学制是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是国家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学制概述
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一)学制的建立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二)学制的建立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三)学制的建立须适应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二、国外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一)、美国高等学校学制
美国的高等教育已成了三级结构,第一级为两年制初级学院,毕业后可获得副学士学位;第二级为四年制综合大学和各种专业学院,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第三级为研究生院和高级专业教育。研究生可在不同年限和水平上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二)日本高等学校学制
1、短期大学
2、高等专门学校
3、本科大学
(三)法国高等学校学制
1、大学技术学院和高级技术员班
2、大学。综合性大学。
3、大学校。属长学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
(四)、德国高等学校学制
1、职业学院和专科大学
2、大学
(五)英国高等学校学制
三、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结构
高等学校学制结构一般是指高等学校的形式结构和层次结构。形式结构,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从层次结构上,专科、本科和研究生。
(一)全日制高等学校
1、普通高等学校(1)高等专科学校(2)大学和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
2、职业高等学校
(二)成人高等学校
第二节
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
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是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等学校在人才选拔中所拥有的权限,人才选拔的标准、形式和范围等。
(一)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
1、统一的入学考试方式
2、有大学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方式
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的相结合的方式
4、直接从中学招生,不举行考试
(二)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
1、招生手段上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的制度
2、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收费制度是指国家本着成本分担的原则,由高等教育的受益者自己承担部分培养费用,毕业生自主择业。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
3、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
扩大高校和地方招生自主权
录取时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
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通过辅之以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基金等制度,保证高校招生制度得以顺利有效地实施
二、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 计划分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方向
1、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
2、明确政府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定位
宏观调控者、市场引导着、人才需求规划者和信息服务与咨询者
3、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的主渠道作用。
合理设置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强化职业技能培养
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建立全国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5、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充分的职业准备。
第十一章
高等学校建设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一、高等学校需要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
(一)切合实际的职称结构
(二)多样动态的专业结构
(三)充满活力的年龄结构
(四)不断优化的学历结构
(五)多元互补的学源结构
(六)凝聚人心的团粒结构
二、教师聘任制和资格制度
(一)教师聘任制。按照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职称来聘任教师。所谓完全意义上的聘任制,就是要使教师和学校双方变人生依附关系为平等的合同管理。
(二)教师资格制度
1、教师资格制度的性质及其与教师聘任的关系问题。教师资格制度的本质是国家实行的一种法定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是公民获得教师岗位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知识教师聘任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具有教师资格的人能否被安排担任教师工作还要受教师编制】教师队伍年龄、学科、学科、地区分布、职务等方面结构和个人实际水平及特长等方面职业
三、确立三大理念: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的前提 确立教师为本的办学观,坚定教师的主体地位 立海纳百川的师聘观,广延国内外名师 确立中西交融的师培观,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第二节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
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师资建设联系起来构成了高等学校建设的中心问题。学科建设抓哟是从科学和学术意义上说的,专业建设是从教学学意义上说的。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结构,单门课程建设。
一、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一)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二)学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直接影响
(三)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学校学科发展的水平
二、学科、专业建设方略
(一)合理规划,确立学科建设的定位和目标
(二)理顺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
(三)重视学术梯队建设
(四)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
三、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容及其评价
(一)课程建设的内容
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重视课程管理
(二)课程建设的评价
课程建设评价的过程(自由评、院系评、校评和整改)
课程建设评价指标。课程改革、教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效果、教学职责 课程建设评价的原则
课程建设评价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硬件与软件建设的不同特性;学生参与课程建设评价问题;校际之间差距)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学基础建设
一、高等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一)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二)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三)共享也是一种建设
二、高等学校教学、试验装备建设、(一)合理规划是教学、试验装备建设的基础
(二)强化项目管理是教学、时间装备建设的关键
(三)建立灵活的投资机制是教学,试验装备建设的保障
(四)健全管理制度是教学、试验装备建设的保障
三、高等学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一)教育、实习基地的功能
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造新能力的练兵场
学生职业道德和个性品质的养成所
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
(三)教育、实习基地的建立与管理
第四节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涵义及意义、是指高校校园区域中,由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形成过程。
物质文化层
观念文化层
制度文化层、方式文化层
二、校园文化的意义
1、校园文化辐射社会精神文明
2、校园文化养成大学生素质
3、校园文化奠基教育现代化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及功能
1、认同与超越
2、交融与批判
3、吸收与辐射
4、教育与自我教育
5、对外的独特性与对内的一致性
校园文化的功能:
1、导向目标;
2、启迪智慧;
3、塑造人格;
4、规范行为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途径
(一)共创校园精神
(二)发展智能结构
(三)培养健全人格
(四)丰富业余生活
第十二章
高等教育发展
第一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
一、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是指高等教育应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其他系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各部分要按合理的比例均衡发展,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
(一)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与适度规模
(二)高等教育结构多样化,多层次,低重心
(三)学科和课程结构日益综合化
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对高等教育的指导意义
(二)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等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它是否遵循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即高等教育的内外部规律。
1、高等教育的超前性。首先成立广泛参与的规划机构,其次,正确的预测是高等教育规划超前的基础;再次,正确处理预见性与可行性的关系,预见性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遵循高教发展的客观规律。
2、高等教育的整体性。高等教育功能的整体性是指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彼此独立,各具特殊效用,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高等教育功能的整合效应。
3、高等教育的全面性。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观
(一)高等教育质量与发展密切相连
(二)高等教育质量衡量标准
(三)质量关与发展观
第二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
高等教育大中哈uyouyige世界公认的数量指标,就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道道15%---50%。马丁·特罗总结发达国家大众化进程的规律。15%以内为精英阶段
15%--50%以内为大众阶段 50%以上为普及阶段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和方式
1、办学主体多元化
2、高教结构多样化
3、专业设置多样化
4、民办高教规范化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1、活动方法
2、能力方法
3、精神气质方法
4、过程方法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1、国际化的教育概念
2、国家化的培养目标
3、国际化的课程内容
4、人员的国际交流
5、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6、国际化的教育评估
三、高等教育现代化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要以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为动力,以社会文化的全部最新成就武装高等教育各个层面,从而使教育自身具备适应和促进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能动力量。
(一)高等教育实体的现代化
1、高等教育思想现代化
2、高等教育制度现代化
3、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现代化
4、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
(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1、对自己本质真正占有
2、具有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精神
3、具备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创造精神
(三)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1、传统文化限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2、现实国情制约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第三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
一、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发展
19(一)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举措
1、首要的是确保高等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
2、重点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3、重点发展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
二、国家创新体系与高等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本职能主要是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每一个部分,就其运转来说都离不开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参与。
当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条件,创新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实干,敢于承担风险,乐于交流以及对环境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等品质。
高水平的高等学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还以其多学科的融合,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的便利、良好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环境等特殊的又是。
三、思想观念转变与高等教育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宏观层次的高等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整个高等教育所持的系统看法。
微观层次的高等教育观念是人们对高等教育中某个主要部分或缓解所持的看法。
高等教育是遗传适应和制度创新相融合的产物。
第三篇: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一种专业教育,即按专业类别培养人才的活动,是学术性与职业性教育的有机结合的教育。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研究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现象,研究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学要研究的基本规律:
1)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2)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律; 3)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规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从一般性来说,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教育科学;从特殊性来说,其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5 高等教育的体制结构:
1)按办学主体、所有权和经费来源:公立高等院校、民办高等院校和公立民办二元制的高等院校;
2)按行政管理隶属关系: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其他部委直属高校、省级政府部门所属高校和中心城市所属高校。
形式结构:按学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层次结构:专科、本科、研究生。6 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
1)促进个人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 2)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功能; 3)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7 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政治功能:
1)使受教育者政治化;
2)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才; 3)促进政治的民族化。经济功能:
1)高等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生产发展提供专门人才的支持; 2)作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重要更直接; 3)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文化功能: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结构的制约因素:社会经济、产业、技术结构的基础作用;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的根本制约;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客观影响。高等学校的只能: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11 教育目的: 反映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落实,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13 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 1)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 2)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具有客观性。14 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具有导向作用; 2)调控作用; 3)评价作用; 4)激励作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1)旧式分工和私有制使人的发展片面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必要条件。16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内涵:
1)第一层次是指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可以通过智育、德育和美育等不同渠道来促进个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以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个性; 2)第二层是指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3)第三层次是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全面发展,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具体地、历史地把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高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社会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即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为社会或国家服务的人才。该观点强调人是社会产物,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人。这种高教目的观所关心的是个体社会化,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政治品质的发展。(孔子、柏拉图等)
个人本位论: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即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需要服务。该观点所关心的是个人价值,即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健全人格形成和个体生活幸福。(老子、蔡元培、梁启超、卢梭、斯宾塞、罗伯特·赫钦斯等)通才教育:通常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又称为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
特征: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专才教育:是以培养在某一学科领域有很深造诣、有特殊技能的人才为目的的教育。
特征:1)人才主要是通过分科进行培养,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2)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偏重应用;3)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区别在于两种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育目的具有不同的特征;联系在于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尤其在学科发展既要高度分化又要高度综合的今天更是如此。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制约因素及现实选择: 因素:
1)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
4)社会人才选拔制度、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程度和制度选择等。现实选择:必须走两者相结合的道路。1)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2)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的形成需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高度结合; 3)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由现有国情决定的。英才教育:受教育人数小于15%,在于培养治国的精英。
大众教育:人数在15%-50%,除了培养未来的国家管理者外,主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
普及高等教育:大于50%。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1)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要求与体现;是推进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的需要。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发展速度要适当;要以内涵为主来提高规模效益;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发展终身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
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应是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是当今世界各国高教发展的普遍趋势;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是符合我国实际的选择。教学工作、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活动构成了高等学校德育、智育、体育工作的基本的实施途径。24 高校教师的作用:
1)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 2)是科技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实现者; 3)是知识、技术应用的重要参与者; 4)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25 高等学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1)共同特点:无私性、示范性、迟效性和长效性;
2)特殊性:劳动的专业性、劳动对象的高层次性、劳动的时空延续性。26 高等学校教师的任务: 1)教书育人; 2)科学研究; 3)服务社会。高等学校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2)扎实的知识和广博的文化修养; 3)懂得教育科学,掌握教育规律; 4)精湛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遵循教师成长规律:
1)高校教师成长适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转型的规律; 2)高校教师成长适应高等教育变化发展的规律;
3)高校教师成长应符合成长的阶段性和个性的差异性。29 提高高校教师个体素质的原则:
1)组织培养和自我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2)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统一的原则; 3)提倡奉献和给予回报相统一的原则。30 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原则: 1)相对稳定和绝对流动相结合的原则; 2)规范控制与搞活教师资源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3)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相统一的原则。31 如何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
1)加大政府的政策体制保障力度; 2)完善教师培训机构;
3)加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训练; 4)建立健全教师资格制度; 5)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制度。32 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 1)敏锐的时代精神感受能力;
2)以群体方式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3)要求民主和改革的呼声强烈; 4)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1)高校师生间的教育关系:是高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2)高校师生间的人格关系:是指高校学生虽然是尚未成熟的一代,但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其与高校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3)高校师生间的心理关系:主要包括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4)高校师生间的道德关系。
5)高校师生间的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定的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34 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
1)高校师生在教育关系层面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2)高校师生人格和心理关系建立在平等和民主的基础上; 3)高校师生情感关系具有互动性。35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中的不良方面: 1)师生关系工作化;
2)师生相互信任程度降低; 3)师生的交往伦理倾斜。36 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 1)师生交往要以平等为基础;
2)加强理解和沟通,拓展双方交往渠道; 3)重新审视教师的权威; 4)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专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某种职业的劳动特点和职业特征。狭义是指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础单位。38 专业构成要素: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育主体。
专业培养目标是指各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科特点而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规格的特殊要求。
专业特色是指所办专业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41 专业划分所要遵循的原则: 1)以学科为基础的原则; 2)职业适应性原则; 3)独特性原则; 4)层次性原则; 42 专业设置的原则:
1)宏观上,必须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专业点的设置必须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和人才需求。
2)微观上,符合专业划分的原则;有比较可靠的人才需求预测,毕业生有比较稳定的去向;具有比较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或潜在的社会效应;具有必要的师资力量和基本的办学设施、办学环境。43 专业内涵建设包括: 1)专业培养目标建设;
2)专业课程体系、内容、方法建设; 3)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4)专业设施建设; 5)专业管理的建设。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是指为实现高教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和结果,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的一切条件和一切活动的总和。45 构建良好的课程结构要处理好哪几种比例关系:
1)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跨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 2)理论性课程与操作性课程之间的关系;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 4)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46 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1)共识性和探索性的统一; 2)学科性和职业性的统一; 3)体系性和协调性的统一; 4)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5)学术性和可读性的统一。
高等学校教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设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发展智力和体魄,树立科学世界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个性品格的专业性、探索性、过渡性的高层次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高等学校教学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管理。49 高等学校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 2)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50 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
1)提高文化素养,促进理论深化,改善知识结构; 2)提高智力体质,培养实际能力,增长创新才能; 3)培养科学观念,陶冶品德和美感,促进个性发展。51 高等学校教学原则及其制定的依据: 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3)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5)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原则; 6)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依据:
1)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规律; 2)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目标; 3)高等学校的特点; 4)先进的教学经验。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
1)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逐渐增强; 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逐步增强;
3)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具有很强的过渡性; 4)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学科发展、职业要求紧密结合,体现了很强的专业性。
高等学校的教学环节: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学材料、理解教学材料、巩固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经验、教学效果测评。
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点: 1)信息由师生共同控制;
2)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逐步增强; 3)科研方法的训练逐步增加; 4)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56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内容: 1)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
2)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 3)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管理; 4)教学质量管理。
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构成要素:评价目的、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的标准、评价方式方法。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基本素质、教学状态、科学研究、工作业绩、特色项目或特殊贡献。
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平时检查、学期或学年总结性的考查与考试、毕业设计的审查和毕业论文的答辩。
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客观、公正、科学、统一。61 高等学校科研的意义:
1)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2)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3)是发展学科的坚实基础;
4)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62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
1)承担国家重大的科学技术研究课题;
2)承担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的研究重任; 3)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有机结合; 4)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63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特点:
1)齐全的学科门类为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研究以及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提供的条件; 2)高校人才集中、机构灵活、投资少,见效快;
3)高校科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4)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发达的信息系统,使高校能快速掌握和集中各类有关科技发展动向和经济建设中科技需求方面的信息;
5)合理的高校科研布局,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64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 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性的原则;
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3)研究组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4)不同层次的科研规模与组织方式相统一的原则; 5)自定选题与课题组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6)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主要内容:研究教学内容和研究教学方法。66 教育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1)理论联系实际;
2)注重理论研究的层次性; 3)加强综合研究。
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途径: 1)结合专业课的教学进行科研指导; 2)师生合作进行科研指导; 3)结合社会实践进行科研指导;
4)结合学生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科研指导; 5)建立相应的优惠政策、奖励制度。
教育改革:是一种特定的教育价值取向与实现的过程,教育主体通过对传统和现实教育不同层面和程度的反思、改组、扬弃和超越,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的需要,促进教育向着合理和进步的方向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变革的过程。
教育发展:是整个教育系统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在总体上从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不断生成、变化和更新的过程。70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因:
1)经济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动因:1经济发展状况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2经济改革为高等教育与发展提供了可能——经济的多元化为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人才规格提出了要求;经济改革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示范。
2)政治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直接原因:1政治体制对高等教育改与发展的决定作用——政治体制决定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政治体制决定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式(政治体制影响高等教育的投资方式;立法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政策引导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方向。
3)文化因素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催化动因:1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2文化差异导致教育政策的差异;3外来文化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71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高等教育国际化;
2)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思想的现代化;高等教育内容的现代化;高等教育方法的现代化);
3)高等教育多样化(体制多样化;类型多样化;标准多样化); 4)高等教育大众化; 5)高等教育终身化。
第四篇:高等教育学上传
高等教育学
一论述
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高等教育普及化 进入20世纪后期,大众化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而少数发达国家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或超过了50%。
二、高等教育多样化1.高等院校的层次多样化2.高等院校的规模多样化3.教学组织的多样化4.教育资金来源的多样化5.学生成份的多样化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现已被广泛地接受,并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运作:
1、建立跨国家、跨地区的国际组织开展合作。
2、建立国家间、地区间、不同国家高等院校间教学科研项目的国际合作及援助计划。
3、建立信息网把各个高等院校连接起来。
4、进一步推动学生和学者的国际交流。
四、高等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的特点。
五、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 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析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质量管和质量标准;树立发展的、多样化的质量观,就是我们确立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出发点。
中国古代没有近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却有发达的大学教育。西周的“五学之制”是中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
太学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正式设立大学的开端,是中国高等教育由萌芽走向雏形的表征。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1.教育目的上凸现人伦教化2.教育体制上实行官私并存3.教育管理上注重名师掌权4.课程内容上突出儒学为尊5.教学方法上崇尚自学讨论
自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建立到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阶段。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政府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开始起步的标志。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完整意义上的大学,也是第一所由政府投资创办的国立大学,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对北大进行了全面改造。蔡元培改革北大的主要举措是实行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学、五育并举、倚重研究。
壬戌学制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改革,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现代发展阶段。
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明确地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所谓大学理念,乃指人们观念上对大学的理性认识、思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系统的教育观念。
从其内涵构成上看,大学理念包括大学思想、大学信念、大学观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目标等成份。其中,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核心。
大学精神既是大学校园文化深层结构的内核,又是大学优良传统的浓缩或象征。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精髓和灵魂。
一般认为,最早系统而专门探讨大学理念的人是19世纪英国高等教育学家纽曼。纽曼的《大学理念》是专门论述大学理念的第一本系统学术著作。
1876年,霍普金斯大学宣告创立,这是美国第一所研究性大学。
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及其时代建构: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学术自由理念、大学自治理念、教授治校理念、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念。
1.学术自由理念 学术自由理念是最古老的大学理念。学术自由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研究自由;二是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自由。学术自由是大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学术自由的丧失就是大学精神的萎靡。要建构大学的学术自由理念,应当使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形成保护学术自由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当使大学形成珍视学术自由、维护学术尊严的良好风尚;应当使教师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学术人格。
西方世界,最早的学术自由理念源于苏格拉底。
2.大学自治理念 大学自治理念是西方大学最具传统特色的理念。大学自治既是维护学术自由的手段,又是确保大学独立性的根本保障。大学自治包含丰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制定大学自身的组织条例和管理规定的权利、支配大学经费的权利、自主招生权利、自主招聘教师的权利、自主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权利等方面。要建构大学自治理念,应当强化自主办学的观念;应当正确处理大学自主与政府干预的关系;应当切实增强高校自身自主办学的能力;应当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自觉接受国家和社会的监督。
3.教授治校理念 教授治校理念是大学自治理念的逻辑延伸。教授治校理念是依靠教师办学观念的集中体现。教授治校理念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校长的任用、教师的聘任、人事的任免、学术的规划、课程的改革、学校的发展战略等,都应充分听取教授的合理化建议。要建构并实施教授治校理念,应当牢固树立依靠教师办学的观念;应当改革目前学术权利削弱、行政权力增长的陈旧习俗;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打造名师。
最早确立教授治校理念的是1150年正式成立的巴黎大学。4.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念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大学职能得以具体展现的基本途径,也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理念具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大学教师必须在科研活动中理解学科内容及其精髓,以便有效地进行教学;二是科研活动本身具有引导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功能。建构并实施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大学理念,应当引导教师把科学研究有机的引入教学过程之;应当去除教学与研究相互割裂的习惯;应当引导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进行科研活动;应当循序渐进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伦理规范与人性要求的教学与科研评价机制;应当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路径;应当立足于教师现实的职业生活,构建外部激励与内源发展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应当坚持制度规范与自由发展的统一。
我国首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之现代大学理念的是蔡元培先生。高等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培养精英高级专门人才 最基本的层次。培养一般高级专门人才
总体上说,20世纪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属于精英诉求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1.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弱化了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2.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3.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4.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诱发了高等教育市场化观念
全球化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同时面临两项使命: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与合作。
当前,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最突出的现实问题是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的关系问题。所谓教育目的,对教育过程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或素质的预期结果的规定。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核心问题。
高等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具体培养目标的总的规定。
所谓高等教育目的是指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何种高级专门人才的素质、规格和质量要求的预期规定。
高等教育目的的实践价值:1.高等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高等教育目的的调控作用3.高等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4.高等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所谓个人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就是主张高等教育应以个人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而制定教育目的、建构教育活动的教育目的理论。
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可以概括为: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2.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3.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促进人性的完善,而非造就公民
所谓社会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就是主张高等教育应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而制定教育目的、建构教育活动的教育目的理论。社会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可以概括为: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2.教育的目的除了促进社会发展而外,没有其他更高的目的3.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造就公民,而非培育人性 公允地说,我国高等教育目的观仍然是以社会本位论为主导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辩证综合观
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既都有自身的理论价值,又都有各自的理论局限。
用个人本位论取替社会本位论,或者用社会本位论贬低个人本位论,都是片面的二元论,都无助于制定正确的高等教育目的。
所谓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指一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精神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为中心的具有人本主义情怀的教育目的观。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理论基础预制了其核心观点,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核心官邸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追求永恒化的教育目的2.追求理想化的教育目的3.追求人性化的教育目的 所谓科学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指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功利主义为指向的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主张。由科学主义的这些理论基础出发,我们可以把科学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1.重视教育目的社会适应性2.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功利性3.重视学校的科学技术教育 所谓科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指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高等教育目的观。科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代表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科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具有其自身的基本精神或核心观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科学精神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基础2.人文精神是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指向
如果说科学教育旨在使人学会做事,那么,人文教育就旨在使人学会做人。全面发展趋向的教育目的观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具有四个方面的内涵:1.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人的素质的完整的发展2.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人的素质的和谐的发展3.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人的素质的多方面的发展4.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人的自由的发展
任何统一化、模式化的所谓“全面发展”只能导致全面平庸。
不能把高等教育等同于职业训练,因为教育不仅传授知识,还孕育一个完整的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目得经历了从培养“劳动者”、培养“人才”、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公民”的转变过程。
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心要旨。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是培养“人”的教育,而非培养“人力”或某种工具的教育。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应当坚持的基本立场。高等教育应培养既具有专业素质又具有文化素质,既具有个人涵养又具有公民素养、既具有职业品质又具有道德品质的新型创造型人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应然追求:
一、高等教育目的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培养人视为高等教育活动的终极追。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目的,就应把学生看作是目的而非手段,把学生素质的提高视为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目的,就要把学生视为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把激发学生具体而多样的发展需求与潜力视为教育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剔除一切规约化、模式化的取向。
二、高等教育必须反对单纯的知识教育,加强智能的教育。高等教育是造就完整的人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精神成长与整全素养的全面教育,断非片面的专业教育,亦非狭隘的职业教育。
三、高等教育必须反对单纯的就业取向的目的观,树立全面发展的目的观。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过度职业化倾向,会使高等教育丧失应有的人文精神、超越精神,陷入急功近利的泥淖,从而使高等教育有以存在的价值和理想渐渐衰退。高等教育若不祛除文凭与就业之间的机械联系,其办学效益和吸引力就不会得以实质性改善。高等教育是给人以全面智慧援助与精神支持的教育,而非单纯的就业准备教育。总而言之,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把培养人作为自身的最高目的,立足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树立全面人才观,引导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多方面生动活泼发展、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
高等教育的功能就是回答高等教育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所能够起到的作用。而高等学校的职能则是高等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
高等教育对人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发展。高等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社会的发展。
目前教育民主化已成为全球教育系统演变的一个基本趋势,这一趋势包括了两个方面:教育平等与教育参与。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今天常说的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就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印证后的高等学校最有生命力的职能。
1810年,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指导建立柏林大学,柏林大学把培养学者和学术发展看成自身的目的,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可学的职能。
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首先是在美国产生的。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首先,培养专门人才是大学产生之日起就具有的职能,这一职能和高等学校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无论大学如何发展,这一职能永远不会消失。因此,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工作的中心,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培养专门人才这一使命来开展。其次,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是永恒的,但培养专门人才职能的内涵事发展变化的。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发展科学的职能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既是培养科学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科技、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主要源泉。其次,科学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水平。再次,科学研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1.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从广义上讲,都是为社会服务,但高等学校还不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2.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社会的客观需要。3.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总之,现代高校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建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
所谓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其实是专业教育的口径之争,是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争。西方传统的大学教育的观念源于古希腊的人文教育。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种模式。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按照美国马丁·特罗的提法: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15%~50%时,属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由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大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模式,主要依靠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另一种是日本模式,主要依靠私立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1.发展速度要适度2.以内涵发展为主要提高规模效益3.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4.发展终身教育
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
人文教育也包括四个方面: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思维教育、人文方法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可以说19世纪中叶以前教育基本是人文教育或者说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正确认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正确认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对高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世界高等教育的选择应该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所谓整合,通俗的说,就是通过交融性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浑然一体的关系。因此,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也不是教育的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它们在高层次上的结合。1.之所以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因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各自有其合理的内核与现实价值,也各有其自身局限性。2.之所以能够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因为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具有内在的关联,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而这有整合的基础。首先,科学蕴含着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价值。其次,人文以科学为基础。3.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或缺,科学教育要以人文教育为指导,人文教育要以科学教育来奠基,二者相互依存。4.实现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其一,强化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整合的教育观念。其二,建立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其三,教师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实施者,因此,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于一体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言行中自然彰显的人文与科学精神。从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他先后经历了原始教育平等、教育特权、现代教育平等三个阶段。它的表现主要是:1.就学权力平等2.教育条件平等3.教育过程平等4.教育结果平等 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平等:
学制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在于:1.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2.社会的政治制度3.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
高等学校系统一般是指由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两大子系统构成。
综观世界各国普通高等学校学制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三个基本层次:高等专科学校、大学或专门学院、研究生院。学位是评价个人学术水平的一种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学术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准。
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一些西欧的中世纪大学。美国大学目前实行准学士、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建立与民国时期,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学位授予法》,这是中国现代学位制度的开端。
世界各国的招生制度为两种,即证书制和高考制。
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1.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2.高考制度的改革将从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则出发,增加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的比重,逐渐建立更加灵活的为考生、家长和社会普遍接受的招生考试制度。3.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与此相适应的是我国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环。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1.建立就业新机制,完善就业管理体制2.调整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实行学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3.拓宽到基层就业渠道,解决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阻碍4.取消不合理收费和限制,延长毕业生择业时间5.规范就业市场秩序,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进一步加强6.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体系。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指不同要求和程度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主要表现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是指按学习形式的不同而划分出的不同类型和样式结构,一般情况下包括全日制高等教育与非全日制高等教育两类。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有两种基本模式,一体化模式与多样化模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本质上讲,体现了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政府和高校以及高校各管理层次、管理单元间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
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划分为三种模式:1.中央集权性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以法国尤为典型。2.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又称分权制。美国是该模式的典型。3.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简称“结合型管理体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运行机制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以政府干预为主的运作方式,以法国为代表。2.以社会力量为主的运作方式,以美国为代表。3.以高校自主办学为主的运作方式,以英国为代表。未来若干年内,我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建立和完善“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体制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趋势是:
1.为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转换政府职能,实行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属地高校的统筹权。
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放的关键是首先要转变政府的职能,实现中央政府由过去的统一集中管理,向以规划、立法、财政资助、评估、监督和信息服务等为手段的宏观调控过渡。今后,随着地方权力的扩大,地方将被允许在中央大的政策框架下,有针对性的制定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在目前阶段,扩大地方政府权力的基本方向,就是要淡化高校的单一隶属关系,改革条块分割的现行办学体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属地高校的统筹作用。
2.建立起一个社会广泛参与办学的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
社会的广泛参与是许多市场经济国家高等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的一个主要特征。社会参与不仅是高等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而且也是调动社会力量办学,减轻政府财政困难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应实现政府高等教育决策活动的民主化。其次,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此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更新大学由国家办的观念,形成新的办学体制。3.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政府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权力的下放,最终必须具体落实为办学者的权力,实现办学者权力和责任的统一。所谓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就是指高校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它在不受其他组织或个人非法干扰和阻碍的前提下,依法行使教育决策、教育活动组织的权利。
在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并使之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必须从政府管理、社会民主参与和高校自主办学三个维度来综合考虑,全面规划和设计。西方一些学者通将西方各国的高校权力结构划分为三种模式欧洲大陆模式、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与行政权力相比,美国高校内由教授执掌的学术权力要显得脆弱的多。
高校的领导体制主要反映的是高等学校举办者、办学者二者间的权力和职责关系、党政和行政部门间关系以及高校行政管理系统和学术系统间关系等一些基本的关系范畴,它是高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1989年至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领导体制,突出了以下特点:1.实行党委领导,明确了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的关系2.校长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3.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有效地克服了多年来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倾向
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增强教学的计划性、科学性,沟通教与学之间的联系,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原则:
1.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学术管理是指对高等教育中学术事物与活动的管理,它通过组织和协调全体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行为,合理调配和使用各种教育资源,调动学术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学术水平,以实现高校的功能。2.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3.权力与权威相结合的原则 4.分权与集权相统一的原则
5.教学管理与科研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6.统一管理与学术自由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教学计划管理是一种旨在通过对教学工作进行设计、筹划和安排以实现教学总目标的管理,也是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对教学领域中全部工作进行设计、组织、指挥、监督、控制和创新的过程。
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通常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学制规定,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周数分配,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学识安排等。
一旦确立了高校课程管理的内容主要为课程编制,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的制定者、课程编制的内容及过程进行管理。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任务:高校科研服务于教学2.高校科研服务于人才培养3.高校科研服务于社会 高校科研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管理、机构与队伍管理、经费管理、项目管理、档案管理等。
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原则:1.公平合理原则2.形成特色原则3.协调性原则4.以人为本原则5.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与推广原则
教育评价按平价基准分类:1.相对评价2.绝对评价3.个体内差异评价 教育评价按平价功能分类:1.诊断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3.总结性评价
高等教育评价是根据高等教育的目的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高等教育工作中的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和效绩,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
校内评价体系包括受教育者基于接受教育后的感受所作的评价,受教育者家长的评价和高等教育提供者进行的自我评价。
社会评价体系包括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有关部门。
高等学校的综合评估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合格评估;二是水平评估。
课程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教育目标、教学条件、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效果。
二填空选择
高等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活动——高等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它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对高等教育的特点可用“高”与“专”两个字来概括。相对于中等教育而言,它在层次上高,在性质上属于专业教育。
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具有学术性、专业性的特点。
1984年,潘懋元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确定研究问题一般要坚持三个原则:价值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 按照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校庆日为标志计算,它成立于1088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大学。学生几乎完全控制了博洛尼亚大学的管理。
与博洛尼亚大学不同,巴黎大学则是典型的教师型大学。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讲授、辩论和大量的练习为主。学位原来的意思是“任教执照”,大学毕业经考试合格,可获“硕士”、“博士”或“教授”学位。
从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来看,中世纪大学具有高度自治性、国际性、民主性、职业性的特征。
从17世纪出现了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可分为两大类型:独立学院和专门学院。洪堡的大学理念的内容主要包括:1.大学的相对独立性与学术自由2.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统一
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就是美国社区学院的出现、威斯康星大学和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社区学院充分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中社区学院的地区性、开放性、流动性和实用性特征。体现威斯康星大学模式与威斯康星思想的主要内容表现在两个方面: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
第五篇:高等教育学
第一章绪论
一、高等教育: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
二、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研究高等教育规律为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的高级人才为直接目的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并阐述高等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及发展趋势等诸方面的理论问题。
三、中外高等教育发展概述。、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1)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
(2)高等教育为社会生产科学技术
五、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1)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自身修养的需要
(2)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
(3)研究高等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与学识修养的需要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功能与结构
一、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概念。
高等教育的结构是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高等教育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
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体制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 微观结构包括:高等学校课程结构、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
二、高等教育的功能
(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丰富和深化个人知识、提高个人能力、培养完整人格、加强个人素质以及改变个人地位。
(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三、高等学校的职能
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社会服务
四、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高等教育结构决定高等教育功能
(2)高等教育功能反作用于高等教育结构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
一、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和作用
三个类型: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
三个作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评价作用
二、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社会需要、个体内在需要
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四、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论
(1)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的必要性
(2)加强通识教育的紧迫性
五、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处理的基本关系
(1)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关系
(2)精英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关系
(3)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关系
(4)高标准与可行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的关系
第四章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一、高等学校教师的作用和任务
作用:
(1)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2)高级人才的培养者
(3)科技文化创新的实现者
(4)文明建设的推动者
任务:
(1)教书育人,完成教学任务
(2)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3)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
二、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养
(1)坚定的政治方向
(2)高尚的道德情操
(3)合理的知识结构
(4)优秀的教学能力
(5)出色的科研能力
三、高等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
生理特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其他系统
心理特点:自我意识的发展、认识活动的发展、情感特征的发展、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高等学校师生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入手。
学校方面:
(1)树立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
(2)为师生交流创造平台
(3)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
(4)完善扶贫帮困制度
教师方面: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提高自我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3)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
(4)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
学生方面:
(1)尊重教师
(2)以学为本
(3)培养和谐人际关系
第五章高等学校管理
一、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指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它既含宏观的政府、社会与高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也含微观里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二、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类型
外部体制: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型
内部体制:
(1)高等学校内部决策层的构成校长、决策机构(董事会、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学术评议会)
(2)高等学校的决策模式
科层制模式、学术团体模式、双重组织模式
三、管理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区别
管理目标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目标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制定、执行、控制目标来进行领导和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管理目标是通过管理手段达到的一种管理目的或结果。通过科学地、合理地、适宜地运用目标管理理论的相关原则和理念对各组织进行管理,进而实现组织管理目标。
四、高等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
(1)教学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材建设、教学手段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制定的建立健全。
(2)科研管理:科研规划、科研机构和队伍管理、科研资源管理、科研成果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教职工聘用、调配交流、奖惩任免、培训考核、工资福利、职级晋级、离休退休、退职,以及高等学校学生的思想管理、日常管理等
(4)财力和物力管理:财务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学校土地房屋、校园环境、实验仪器、图书资料和物资设备等方面的管理
第六章高等学校制度
一、高等学校学制:即高等学校教育制度,它规定着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1)初级学院或短期大学(2年、课程比中学稍深稍广、毕业后能适应本地区就业或转入本科高年级学习,美国称社区学院,日本称短期大学)
(2)大学和专门学院(大学一般4-5年,也有3、6年,独立专门学院相当于大学本科教育)
(3)研究生院(高等教育系统的最后层次)
三、我国高等学校学制概况
(1)全日制高等学校
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职业高等学校
(2)成人高等学校
广播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函授学院和普通高等学校附设的函授部、教育学院和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夜大学
四、高等学校学位制度:国家或授权高等学校根据毕业生的学历及实际学术水平,授予他们一定的学位称号,以表明其知识能力的等级制度
第七章高等学校教学
一、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设置
学科是按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或研究领域,是高等学校专业性质分类的基本标准之一。专业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学科是一个知识范畴,专业是一个教学范畴。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主要是由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及自身的学科发展水平来决定。
学科设置的影响因素:
(1)学科自身的发展(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学科的发展潜力)
(2)高校学科发展与布局的整体性
(3)社会因素
专业设置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之间的关系
(2)专业设置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3)专业设置与国家和民族特色之间的关系
二、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是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而创设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特点:专业性、前沿性、探究性
课程设置发展趋势:综合化、多样化、职业化、国际化、人文化
三、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学计划也称课程计划或培养计划,它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体现了社会对某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阐述某门课程内容的教学材料,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
四、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2)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4)教学与科研相结合(5)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相结合(6)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五、高等学校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学测量是根据某种规则或标准将教学现象予以数量化的活动。
教学测量——考试——试卷编制、施测、评分
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定量或定性等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师教学活动评价(综合量表评价法、分析法、调查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平时检查、学期或学年总结性考察考试、毕业论文的审查答辩)
第八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1)提高教师素质水平的基本途径
(2)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手段
(3)对建立新专业、发展新学科起着重要作用
(4)高校参与社会建设服务的主要渠道
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搜集、获取事实资料,分析处理事实结果)
(3)总结阶段(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成果推广)
三、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产业化
途径:
(1)高校科研成果在企业中的推广应用和服务
(2)高校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业界广泛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
(3)通过技术入股、参股的方式创办高科技产业
(4)高校与企业共同兴办科学园区
第九章高等教育全球化
一、高等教育全球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相关理念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跨国性的相互影响,以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全球性自由流动。
二、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
(1)面向全球化的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加深
(2)培养全球性人才的观念成为各国共识
(3)高等教育全球化与地方化共同发展
(4)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合作日益密切
(5)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手段全球化内容增加
(6)高等教育全球化过程中失衡现象有所缓解
三、高等教育全球化人才培养
(1)留学生培养
(2)合作办学
(3)远程教育
第十章高等教育热点问题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1)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尊重主体的教育理念
(3)完美人性的教育假设
(4)遵循自然的教育法则
二、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实践
(1)教学方法的改进
(2)师生关系的改善
(3)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并重
(4)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
(5)国际理解教育与民族传统教育的融合(6)教师人文主义素养的提高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1)发展规模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渡阶段特点(教育观念提升、课程设置改进、办学形式多样)
(3)应注意的问题(平衡好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的关系、平衡好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平衡好各层次院校之间的关系)
四、高等学校的人事管理与教师流动
人事管理原则(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柔性开放、科学激励)
流动主要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