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培训系统的构建(xiexiebang推荐)
论我公司教育培训系统的构建
王跃平公司行政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商品竞争表现为质量之争、价格之争、服务之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品牌之争。支撑这些竞争的实质却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而体现这些特征的最终载体是人,因此,一切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而人的竞争又体现为智力创新能力的竞争,因为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才有可能使自己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技术进步领先、管理机制领先、市场营销领先和服务水平领先,也才能具备价格优势和品牌优势,从而扩大产品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最终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处于初步开拓国内照明市场的我公司,则更是如此。
当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唯有人才是企业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其他一切资源如资金、设备等,只有在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
综上说,建立具有强大创新力的人才团队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谁拥有这样的人才团队,谁就具备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遥遥领先,成为最终赢家。
既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优势,那么创新能力从何而来,该如何打造这样的人才团队?靠教育培训,这是打造具有创新力的人才团队的重要手段,因为教育培训是提高公司员工知识水平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而知识、技能是激发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有人说通过挖掘优秀人才加盟企业,可以达到建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团队,这从打造人才团队的基础上讲有一定的意义。但打造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团队、提高企业创新力并不是靠引进一两个人才就能解决的。因为通过挖掘来的优秀人才虽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这些能力只有在适应公司独特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作用。另外说一句,这里的适应一方面靠新进人才的努力交融,另外一方面还得靠公司的教育培训。
由此,通过对“教育培训—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团队—公司竞争”三者关系的论述,把公司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的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然而分析我公司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虽然通过负责我公司教育培训工作的人员的几年努力,教育培训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通过近半个月的调研分析,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公司虽然已经意识到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具体的落实力度
不够。教育培训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但公司却没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和组织机构来负责此项工作,更谈不上拥有自己的培训师资、培训场所、培训设备和培训资料。
第二,教育培训需求分析的手段存在缺陷。对公司人力资源进行教育培训首
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确定教育培训的需求,换言之,要提高创新能力和生产力,对员工进行培训,就必须要对症下药。只有明确公司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方面的迫切需要,才能使教育培训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达到公司教育培训的目的。因此,对教育培训需求的分析工作和所使用的分析手段相当重要。然而我公司对教育培训需求的分析过于简单化,所使用的分析手段仅是年度教育培训需求调查表。使用年度教育需求调查表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教育培训需求的信息,但也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因为通过年度教育培训需求调查表分析培训需求仅考虑到了主观的因素,而没有考虑到教育培训需求的客观因素,比如公司经营的现状、员工素质与岗位需要存在怎样的差距等。
第三,缺少对教育培训工作的成本核算工作。教育培训实际上也是公司的一
种投资,既然是投资就要考虑投资的收益,因此教育培训的成本核算是确定教育培训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然而我公司目前所停留的阶段还是需要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而没有一个严 1
格的成本核算程序。
第四,教育培训完后缺少一个追踪评估的程序。为达到教育培训目标,扩大
教育培训成效教育培训活动就要随时进行追踪评估,不仅要对学员的学习成效评估,而且还需对此项培训的本身进行评估,但我公司缺少这样的一个追踪评估程序了。
分析公司教育培训工作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就是没有一个教育培训系统。因此要搞好我公司教育培训工作,建立一个教育培训系统,而这个教育培训系统既符合我公司现状又有一定弹性,就极为重要,同时也是当务之急了。
那么该如何建立这样的一个教育培训系统呢?这里先谈谈我的一个教育培训系统基本框架的构思。
一、我公司教育培训系统基本框架
一、教育培训系统基本框架的理论基础
教育培训工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公司现状分析、员工能力分析、教育培训需求分析、教育培训大纲和计划制定、教育培训成本核算、师资的管理安排、培训活动开展、培训的考核与追踪评估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要分析教育培训工作的实质、梳理教育培训工作的头绪,以更好的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就需要一个理论来指导。我认为应该运用系统论的科学方法来指导教育培训工作,按照系统论的科学要求来构建和建立公司的教育培训系统。
系统的通常定义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共同特征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她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建立使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个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因此系统论的分析方法为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可以胜任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而公司教育培训工作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又相对独立的事物,因此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作为指导理论有利于更好地规范、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而建立教育培训系统就是视线教育培训工作为一个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要求,运用系统论的科学方法,来研究、规范、搞好教育培训工作。
系统论认为,目的性、整体性关联性、动态稳定性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要建立教育培训系统就必须要考虑到教育培训系统的目的性、整体关联性和动态稳定性,按此要求来建立我们公司的教育培训系统。
系统的目的性是指系统的建立和改造,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合乎人的目的需要,这是一个系统存在的价值与功能的问题。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也必须要考虑它的目的性,即要考虑为什么要建立和发展这样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服务于什么的,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具备何种功能。
系统的整体关联性是指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同时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具有整体功能的有机整体。因此要建立教育培训系统就要考虑在这个系统中有哪些要素,这些要素存在于怎样的位置、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各要素存在怎样的关联,从而使整个教育培训系统发挥着这样的整体功能等问题。
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是实质上指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性,既系统应该是动态的,它与外界环境保持的一定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从而能使自己得到生存和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稳定性是指系统虽然具有动态性的一面,但又有不是瞬间万变的,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建立教育培训系统就必须考虑到系统的动态性和稳定性,一方面系统有动态性,具备对
外部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发展;另一方面系统又是稳定的,能够有效的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同时也不会因人员的调动而导致教育培训工作的瘫痪。
根据系统论的要求,我构想了一个教育培训系统的基本框架。
二、我公司教育培训系统的基本框架
(一)教育培训系统的目标
公司教育培训系统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其终极目标应该是打造学习型企业。
员工整体素质是指具备岗位要求所需的一切能力,其核心是适应力和创新力。这里的适应力是指员工的能力能适应岗位的要求,这是一个员工工作的起码要求;创新力是指不仅能适应岗位的要求,而且还能在该岗位中有自己的新思路、新方法,能创造性地完成所要求的工作。因此就要针对每一部门、岗位的目的、职责和能力要求,为处于每一层次和每一岗位的员工在能力上提出具体要求,并根据此要求来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这里把打造学习型企业作为公司教育培训系统的终极目标,既是时代的选择,也是公司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其目的就是切实加大对员工全力、全员、全过程地培训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其本质内涵是“不断激发个人和组织的学习力,从而提高组织的素质”,其核心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
如果以上述目标作为我公司教育培训系统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特别是终极目标,就需要一个教育培训理念和一个完整的教育培训系统来支撑。这里先来谈谈教育培训理念。
(二)教育培训系统的理念
理念是指道理、观念和意识,要实现组织的目标就必须要使全员懂得一个共同的道理,形成一个共知的观念和意识。教育培训系统也有自己的目标,因此也要有一个全员共知共守的理念来支撑。既然我公司教育培训工作的终极目标拟将是打造学习型企业,其理念就与学习紧密联系。从系统内部看,系统关系实际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因此要打造学习型企业就要考虑企业和员工两个方面,从分析企业、员工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教育培训系统的理念,由此我提出了“企业教育化经营,员工学习化生存”的理念。
“企业教育化经营”,就是把企业一切日常工作都列为员工教育培训的内容,组织会议就是在上课,落实工作、完成任务就是实习;企业最高领导就是培训机构的负责人,部门经理就是讲师,有关的文件、职责、制度就是教材,员工拟定的计划和具体的工作就是作业。按这种思路开展工作,就可以随时检查问题,纠正错误,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完成结果的最佳水平,从而形成一个全员共学的氛围。
企业教育化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员工培训,全面提升员工个人素质,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员工个人身上,所以在提出“企业教育化经营”的同时,又提出了“员工学习化生存”的理念,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是表述对象的主题不同而已。
“员工学习化生存”就是引进人才竞争机制,阐明公司人才政策,从而给每一员工指明了奋斗的方向,要想在公司中出人头地有成就感,最大限度地体现个人能量与价值,必须积极参与公平竞争,此外别无它途。而要在竞争中拥有自己优势,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把学习与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接下来再谈谈我所设想的教育培训系统是怎样的,既构成的问题。
(三)教育培训系统的构成1、教育培训的内容
教育培训的对象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公司所处每个阶段的发展状况也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建立一个适合自身需要和公司现状的教育培训模式与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其关键也是首要的问题就要按一个科学合理的划分依据对教育培训进行分类。这里我根据培训对象在公司中所处的阶段把
教育培训的内容划分为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两类,从而使教育培训系统划分为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两个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关联的子系统。
(1)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就是新进员工在上岗前对其实施的培训,其目的是消除新进员工不安心理,完成从自身生活到公司职业生活的顺利过度,为公司培养初步合格人才。其培训内容有二,一是向新进员工灌输“企业精神”,具体包括公司的历史传统、创业精神、经营方针以及企业概况和业绩等,以培养新进员工对公司的感情和集体主义、团队合作的作风;二是向新进员工培训工作要领和工作程序,从而达到工作质量标准,完成岗位职责。
(2)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就是对已经在岗位上担任一定职责的员工实施的培训。在职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在职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适应力和创新力,以在该岗位上精益求精,更进一步。其培训的内容也有两个方面:
一是基础理论培训:此项内容所针对的培训对象是全体员工,职在提高员工的知识文化水平,培养员工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是岗位技能培训:此项内容所针对的培训对象是在岗位上担任一定职责的员工个人,职在使员工技能达到岗位职能要求。
2、教育培训的工作程序
要使教育培训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科学的工作程序。由于教育培训的内容不一样,所使用的工作程序也不尽相同。这里就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两个子系统分别论述。
(1)岗前培训工作程序
岗前培训的工作程序我已拟制了《横店得邦电子有限公司新员工培训制度》,详细内容可参照此(附后)。这里特别提出的一点是必须将此项培训的结果作为新进员工今后定职、定岗及晋升的重要依据。
(2)在职培训工作程序
①基础理论培训工作程序
第一步,根据员工自身需求(发放《年度员工基础理论培训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获知)、公司需要和外部环境要求进行分析,并作一次培训需求确定;
第二步,根据一次确定的培训需求,开展调研,并作二次培训需求确定;
第三步,根据二次确定的培训需求,进行培训成本核算,作最终培训需求确定,并分析公司培训能力,作出选择内部培训或外送培训的决定;
第四步,进行课程设置,教材选定与教学手段分析;
第五步,组织培训实施和考核;
第六步,对培训效果进行追踪评估,评估应分学员学习效果和培训效果两个方面进行,并作评估报告。学员学习效果评估报告连同考核成绩记入员工培训档案以作为日后培训、转岗的依据,培训效果评估报告应作为下次基础理论培训的参考依据。
②岗位技能培训工作程序
第一步,根据员工自评(发放《年度员工岗位技能及培训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获知)、上级考核(主要是技能考核和绩效考核)和外部环境要求进行分析,并作一次培训需求确定;
第二步,根据一次确定的培训需求,开展调研,并作二次培训需求确定;
第三步,根据二次确定的培训需求,进行培训成本核算,作最终培训需求确定,并作出选择内部培训或外送培训的决定;
第四步,进行课程设置,教材选定与教学手段分析;
第五步,组织培训实施和考核;
第六步,对培训效果进行追踪评估。
3、教育培训的体系
在确定了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工作程序后,就需要一个专门的体系来支撑教育培训系统。教育培训体系应由制度体系和网络体系两个方面构成。
(1)制度体系
培训制度是明确教育培训系统各要素位置、作用,规范教育培训程序的保证,因此要搞好教育培训工作必须要建立一套符合公司状况的管理制度。这里我试就人才政策、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和评估制度四个方面进行制度分析。
①人才政策
在本文前面已经论述了人才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因此公司采用怎样的人才政策直接决定着人才在公司中的发展方向和价值的实现程度,同时也决定着教育培训工作的方向。那么该采用怎样的人才政策呢?首先我认为要以“以人为本”作为公司的基本人才观。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赌注押在我们所选择的人身上。”从中足以看出通用公司对人的重视程度。我公司虽然提出了“企业的支柱靠人才”的经营理念,但还需在管理体制上、分配方式上、对待员工态度上以及员工基本生活和工作条件上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态度。
其次在用人观上应采取“三公”的原则,成功的企业往往有一个相似的特点,即内部用人机制的“三公”原则。所谓“三公”,就是“公平、公正、公开”,在公司内部营造平等的用人环境,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价值评价体系,职务调整方面解决做到任人唯贤,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采用这样的用人政策,最容易激发员工的正义性和积极性,对于员工个人来说,能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潜能的最大发挥;对于企业来讲,产生了良性循环,因而能够实现综合效果的最大化。
②培训制度
培训制度应包括培训的目的、培训需求的分析方法、培训内容的分析方法、培训管理办法等内容。
③考核制度
培训考核制度应包括考核的目的、针对不同培训的考核方法、考核的程序以及考核的效用等内容。
④追踪评估制度
追踪评估制度应包括追踪评估的目的、针对不同培训的追踪评估办法、追踪评估的程序及追踪评估的效用等内容。
(2)网络体系
培训网络应建立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网络。内部网络的硬件方面应当具备专门的培训场所和培训器材,软件方面要有专门的教育培训管理队伍、师资队伍和人才储备库。外部网络包括大专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外部兄弟企业,外部网络实际上是内部网络的延伸,该网络的建立有利于我公司获取培训信息和开展培训交流、学习。
4、教育培训的部门设置和职责划分
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化,教育培训体系的建立,最终还是要有专门的教育培训部门来落实和实现,这就涉及到一个部门设置和职责划分的问题。这里我拟就了一个部门设置和职责划分,具体如下:
(1)教务:负责教育培训的管理和师资队伍、人才储备库的建设,具体职责有:
①负责培训需求的研究 ;
②负责培训研究;
③负责培训计划、培训大纲的制定;
④负责课程设计、教材编写;
⑤负责师资的管理安排 ;
⑥负责学员管理和人才储备库的建设;
⑦负责培训成本的核算 ;
⑧负责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⑨负责教学考核;
⑩负责教学效果的追踪评估。
(2)教材:负责教学资料的收集、管理、印发。
(3)教具:负责教学场所、教学器材的管理、安排。
关于建立人才储备库,有利于集中、规范管理公司现有人才,对人才自身的发展、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及公司整体战略的实现都有一定的意义。但具体该怎样建立人才储备库、进入人才储备库的资格和标准是什么以及怎样管理人才储备库使其发挥应有作用,我的考虑还不成熟,这里专门提出,希望大家能共同探讨。
二、怎样建立教育培训系统
教育培训系统基本框架的构思还是一个相对容易的工作,关键同时也是最难的是怎样使我们的教育培训系统设想得到实现,即怎样建立教育培训系统,应该采取怎样的建立程序。因为这既要考虑到教育培训系统设想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到公司的现状。这里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第一,要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思维。一条腿负责教育培训系统的整体构想,一条腿负责教育培训系统的建立实践,从而在整体构想指导下去做教育系统的建立实践,在具体的实践中去验证整体构想使之成型。
第二,在对待过去教育培训经验问题上,要采取谨慎的态度。任何事物都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部分组成,完全否定过去会造成教育培训工作的中断从而不能有序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另外,建立教育培训系统对我公司来讲又是一个全新的工作,缺少研究和解决方法。因此我主张采用“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之前,现在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的方式来谨慎、务实地进行教育培训系统的建立工作。
第三,加大公司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力度,舆论先导,使全体员工都意识到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建立教育培训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和艰难的工程,但相信,只有大家能够真正重视起来,真正做起来,教育培训系统一定能够建立得起来,教育培训工作一定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团队复制培训系统构建方案
团队复制培训系统构建方案
一、目的
加强员工培训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员工培训可以提高组织运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员工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加强员工培训有利于协调人与事之间的矛盾。我们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共的培训更为重要。
二、培训机构领导小组的组建及权责分配:
生产副总梁世仁为组长,行政部经理吴代银为副组长。其他部门主管为组员。
组长负责全面培训工作的调研、实施工作、培训改进工作。副组长负责培训的组织、策划安排、后勤保障工作。
组员负责本门所需培训调研、培训效果调查及向组长汇报工作。
三、培训需求调查:
培训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就我公司来说培训应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技能培训。一种是思想状态培训。在培训当中一定要遵循以下三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的原则;2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3、专业技能培训与组织文化培训兼顾的原则。总的来说我们需要服装行业专业的技能培训和组织文化培训。具体调查实施细则如下:
专业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基本的制定
专业技能培训侧重于提高组织运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专业技能培训,在我公司就是针对服装行业的所有流程的培训。让所有参入该流程的人员指导自己做什么,怎么才能做得更好,怎么才能做得更快。这就需要岗位说明书制定详细。我们现在的管理是经验管理。我们各个岗位的的管理人员都不乏非常优秀的管理人员,其经验独到,方式特别,但效果非常之好,公司根据其业绩往往将其上调制更高的岗位。这样新的岗位不适应,老的能力没发挥。是一大损失。我建议专业技能培训,最好是在固有岗位上作出突出成绩的员工或管理,将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方式工写成工作流程。对一些书面表达能力差的,可派员协助。(每道工序,每个岗位、至少4—7人写。在原来工作岗位中工作突出现已经换岗位的科协原来的岗位。(为加强参入力度,可奖励入选定稿的创作人。)制定工作方法教科书。写好之后,由部门领导集体审核,保证所有流程衔接紧凑。最后由梁总负责定稿。完稿之后,这就是我们技能培训的的大纲。所有技能培训都以之为依据。
培训需求的考量
所有新员工入职之前都要接受培训内容的培训。
员工工作调动之前要先进行培训。
在实际生产中出现问题的员工要及时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所有新入职员工按部门按组别分批,分地点进行自己工作岗位的培训。全员培训合格上岗。内容到教科书里找。
员工在工作调动之前接受新岗位培训。内容直接到教科书里找。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员工及时进行本岗位培训。培训师的选择
这类培训师以参入编写受训人章节的人为主。自己写自己讲。课前准备:
场地 :教室(展厅,甚至一楼餐厅)注:在年初不忙的季节全员培训,分工序,分岗位培训可能需要大量的场地。有行政部负责统一安排,调度。缝制车间小组现场,裁剪车间现场后整车间现场,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场地选择。
备课审查:讲课人提前一天将备课内容交到培训领导小组审查。查漏补缺。及时提醒。
材料准备: 例如缝制车间有些培训课程需要裁剪车间事先准备好裁片,仓库事先准备好拉链等等,主要培训受众多少进行准备。
培训考核:考核分两个步骤:
1、对受训人进行考核。不合格继续培训,或降低岗位受训。直至合格上岗。
2、对培训人进行考核,利用调查表进行调查。并且受训人的合格率多少也纳入考核范围。
组织文化培训
培训内容的制定:
组织文化的培训侧重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协调人与事之间的矛盾这一方面。在企业中起润滑作用的。公司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条例的培训,让员工知道在这家公司什么是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由行政部编写及收集其他部门一些管理条例。组织文化的培训不像技能培训,有固定的需求,最主要的内容选择原则是有需就是。
培训需求的考量:
1、根据平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需要哪些培训。
2、调查员工的培训需求,3、确定公司企业文化方向,通过培训引导员工向企业文化靠拢。
4、员工关系管理所需的培训诸如沟通、交流等。
各单位、各小组通过以上的考量找到自己所需求的培训,填写培训需求表格。交到培训领导小组。由培训领导小组负责甄选配选课题。
培训方式选择:
培训方式有两种:一为传统的培训。一为视频培训。培训领导小组可根据所需的内容进行选择。传统培训也有两种方式可选择:
1、内部培训,2、外派培训。(由培训领导小组向董事长申请)视频培训的视频由行政部负责。
培训师的选择:
对需求课程难度比较大的,可外聘培训师(由培训领导小组向董事长申请)。一般内部训练,选择课题,由专人负责专门课题。课前准备:
场地:公司的培训场地已经非常好了。如果人数多了,可选择附近酒店里举办。课前审查:(这个主要是针对内部培训)
1、教案(培训人的课程流程,以及PPT等,事先由培训领导小组审查,查漏补缺。)
2、试讲。授课人做好所有准备工作之后,先试讲。听众为培训领导小组成员及少量课程对象,然后评估,查漏补缺。直至试讲成功,方可推出。
3、时将评估标准:讲的是否否和主题(即所需求)。语言是否容易接受。观点是否积极有意义。对现实工作的意义大不大。课程互动是否充分。。。
培训考核:考核分两个步骤:
1、对受训人进行考核问卷调查。100分制调查题。受查人80分以上合格。不合格复训。
2、对培训人进行考核,利用调查表进行调查。并且受训人的合格率多少也纳入考核范围。
第三篇: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我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地位。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关键词:社会发展规律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开始形成,为了适应这个布局,我们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来源
(一)中国传统和谐思想
人类始终向往着和平和发展,在我国历史上就有着很多和谐思想的产生。从孔子的“以和为贵”到孟子描述的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一片安宁祥和的社会现状看来,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追求由来已久。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
致,增大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的理想,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小康社会”指一种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和讲究礼仪的社会,而更高级的社会则是一种公有共享、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
(二)西方和谐思想
而在西方,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蕴含社会和谐的思想。西方的和谐思想也源远流长。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对立和谐观”,认为自然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从苏格拉底开始,“和谐”被引入政治和社会领域。柏拉图阐述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提出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应各司其职、互不干扰、都有节制,这就是“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权应该由中等阶层来掌握,这样就能很好地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16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出现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突出、政治秩序混乱和社会生活极不和谐等现象。这种混乱的社会状态使一些思想家提出反对资本主义、向往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傅立叶把他们设计的理想制度称为“和谐制度”。在马克思主义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全世界都知道》提出过“和谐制度”必将取代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空想社会学者也曾提出过“新和谐”一词。而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美好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思想的正确途径。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人类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都一直追求的一种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狭义的。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则是广义的。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
从社会学角度界定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良性运
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同时,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属性。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众通过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既然社会和谐是一种属性,它会渗透或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胡总书记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应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发展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活力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社会主体的活力,表现为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二是作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直接构成要素和资源的活力,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改善,新的知识、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创造等;三是社会生产、生活的方式和机制所具有的活力,能够实现社会系统的自我延续、自我调控、自我更新并发挥其功能。这三个层面不可分割、互为前提,统一构成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公平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二、一些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把发展放在首位,打破旧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出现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应当把这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尤其要消除产生分配不公的不合理的甚至是非法的因素。一方面,应当继续鼓励人们走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的路子;另一方面,应当坚决防止那些利用种种非法手段搞歪门邪道的人。同时,还要加强社会调控,让那些能力和条件较差的群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
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公民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和谐社会问题的关键。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我们能有今天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得益于改革开放;创造中国更美好的未来,仍然要靠改革开放。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改革开放、开拓创新中实现和谐。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建立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关系以及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稳定就没有和谐。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总之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在党的带领下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前进,党和政府应该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应以积极热情,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作出贡献。
第四篇: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发展观的基础上,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明确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并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高度,从而使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三位一体的总体格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格局,这无疑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又一次大的飞跃。
在21世纪初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趋势、顺应人民群众根本要求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战略性举措。
从国内情况来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综合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同时应当看到,在我国由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这一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阶层分化十分迅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许多社会问题开始显现,如弱势群体问题、地区发展平衡问题、收入差距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新情况新问题可谓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大量的矛盾甚至会集中出现,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潜在威胁。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时期往往是多事之秋。可以说,中国的发展面临关键的临界点,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一临界点,将决定着中国社会能否进入一个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在这一特殊时期,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就必须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保持和提升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
从国际环境变化趋势来看,和平和发展将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总体上国际社会也并非一片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少数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单边主义行径使得局部地区冲突不断。另外南北贫富差距问题、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恐怖主义问题、贩毒问题等诸多国际问题还十分严重。中国置身于这样一个国际背景之中,必须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努力为自身营建一格和谐有利的外部环境,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条件,这是我们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社会要和谐、人民要幸福,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便成为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理念,这一理念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也符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完善了党执政能力建设体系。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包含掌控市场经济能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能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能力、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等在内的综合体系
,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要不断提高党在管理国家过程中的各种能力,每一种能力都具有独立性,但只有各种能力协调运用、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执政能力的完美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广泛而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综合运用各种能力、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础上,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则同样是一个重要能力,这一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能力。这一能力建设的提出,完善了党执政能力建设体系,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成熟。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了一个更具号召力和亲和力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党带领人民确立了不同的奋斗目标,有远期目标也有近期目标、有经济目标也有政治、文化目标,这些目标对于鼓舞全党斗志、激励人民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我们党正在带领人民朝着我们所确定的各个既定目标前进,不同的目标对于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目标体现了小康社会的根本特征,既是我们为之奋斗的长远目标,也是现阶段人民要求实现的社会状态,更加有利于将全国人民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标准。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不仅具有宏观意义,也具有微观意义。在微观意义方面,它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标准,这一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人民利益”标准的科学再现,更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标准的应有之意。以此作为衡量领导干部的政绩标准,将使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更加自觉地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这个伟大工程的过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抓住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之核心,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带领全国人民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共同理想。
一要充分调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一主体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可以说,一切能够对和谐社会构建起积极作用的人、团体、阶层、阶级都可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主体的成员,党自身建设的成败,对于能否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这个伟大的工程,只靠执政党是万万不行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家园,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每一个阶层都有为这个家园的和谐美好贡献力量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不同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动员一切积极力量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而共同奋斗。
 
;在发挥不同主体成员作用的过程中,执政党要有掌握整合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能力。既要注重效率,也要兼顾公平,力求使所有社会阶层的人们能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各得其所”,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和谐相处于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具体讲,就是既要维护全局的利益,又要照顾局部的利益;既要保持保护发达地区的利益,又要照顾比较落后的地区的利益;既要保护优势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又要扶持比较困难的企业获得生机;既要保护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们的利益,又要关心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民、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利益。需要指出的是,党还要提高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大力扶植和培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利的主体。在现阶段,这些主体主要是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社会组织,特别是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团组织,我们要支持和培育这些组织的发展和成长,并善于发挥这些社会组织在实现社会的和谐方面的作用。
二要大力完善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
完善有效的制度体系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我们主要应创新和完善两种制度体系,一种是社会管理制度体系,另一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构建这两类制度体系所要遵循的共同原则。
就社会管理体系而言,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完善社会管理系体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是构建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的前提,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对社会管理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改。社会管理体系,既包括经济管理体系、也包括政治管理体系和文化管理体系。它不仅指政府主导的管理体系,而且包括大量的社会自治性管理体系,如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团、行业组织,社会救助和慈善组
织等等。不同社会管理体系的完善要依靠政策、法律法规作用,通过合适的政策和法律引导和规范社会管理体系自身的发展,通过法律来确定不同管理组织在整个社会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就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而言,这一体系由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体系、社会预警体系、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司法机关和群众性治安管理体系构成。任何社会中都会存在一些矛盾,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解决这些矛盾和将不和谐的声音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的职责。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体系是保持社会安定、维护社会和谐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根据法律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完善这一体系建设工作。
三要积极营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
从国内环境来讲,这里的环境主要指与制度环境相区别的“软环境”,即整个社会的道德、文化、习俗环境,我们可以统称为人文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向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意识,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敬业奉献、诚信负责、扶贫济困的精神,积极倡导和睦相助、友爱向善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在全社会营造生动活泼、文明高雅的文化氛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最终通过道德意识的积淀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形成全社会、全民族高度认同的积极向上的民风民俗。人文环境的营造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
从国际环境来讲,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交往日趋紧密,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不受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社会的和谐同样离不开世界社会的和谐,我们要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努力为自身营造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需要。
第五篇: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文题目:学生姓名:李西安学生学号:院系专业:数学系所在年级:指导教师:孟文静完成时间: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01008092
信息与计算科学 2010级
2012-03-14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内容摘要: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和谐”成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和社会整体性的理念,建立完整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急迫任务。因此,从更深层次的理论上把握“和谐社会”的要点也随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民主法治、社会团结、社会稳定、小康社会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有多种不同类型。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 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主要是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 对和谐社会的论述归纳出来的。
从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上来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狭义的。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则是广义的。正因为这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
从社会学角度界定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 展的社会。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同时,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属性。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也就是说,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产力的社会;一个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 极分化,人们能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发展的社会;一个人民群 众通过己的辛勤劳动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既然社会和谐是一种属性,它会渗透或体现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其他类型和谐社会的区别,最集中地体现在其特征上。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特点。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社会。这些特点包括:一是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逐步改善;二是社会各阶层人们互相尊重,平等友爱,融洽和谐;三是实行和谐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协调各方利益;四是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素质大大提高,社会充满活力。五是改革择时有序,法制逐步健全,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社会管理规范有序。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为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
四、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以及世界各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减少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鼓励人们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富裕起来的同时,利用财政、税收、保障、福利和救助等工具进行社会整合和社会调节,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这是加强社会团结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当前,应特别注重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扭转财力过分向上集中的态势,加强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基层财政的困难
目前中国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而县乡两级财政供养的人员却约占全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的70%。中央财政收入和省级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4年分税制以来翻了一番还多。据测算,全国乡级财政要支付的乡公务人员工资、村干部补贴、公共品维护和建设、办公费、困难户补助、债务利息等约2500亿元,而乡镇能够合法获得的财政收入还不到1000亿元,所以只能依靠所谓“创收”和巧立名目向下面收费来维持政权运转,结果造成基层干群关系的紧张。现在穷乡镇和富乡镇财政收入有“天壤之别”,负债运营的乡镇财政估计占全国乡镇的2/3。相当多乡镇困难的财政不得不依靠“财政空转”(用贷款上缴县级财政)、“买税”(花钱挖其他地方的税源)和“垫税”(用个人或乡镇名义借款垫税)过日子,即便如此很多乡镇还经常拖欠工资。而中央和省级机关周边宾馆,常常住满“跑钱”、要项目的地方政府派出人员。据专家估计,县以下(含县)的基层债务总额目前已超过8000亿元。因此,控制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支出、缓解基层财政的紧张局面,是目前调节基层干群关系的必要措施。
2、继续加强反腐败、反贿赂的力度
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要逐步扭转国家财政供给的党政机关、人民团 3
体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之间工资差异甚大的局面,实行透明的和可监测的“阳光工资”,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同一级别的工资可根据物价和消费水平进行调整。国家和地方财政要保证政权正常运转的支出,不允许国家全额财政供给的部门进行所谓的“创收”和进行工资外的收入分配,严格“收支两条线”。国家公务人员要实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并建立公务人员的就职、离职和换岗的财产检查制度。
3、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税收执法力度打击非法致富
建立根据收入水平的增长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基线的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目前所得税征收与家庭消费脱钩的状况,建立普遍的个人所得税申报制度。增加税务征收力量,提高税务管理和监督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偷税、漏税、避税行为高发领域的监管力度。
4、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
要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继续加强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20年余年的状况,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争取把农村目前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5、促进城市化,改变就业结构龄人口
抓住中国目前劳动年龄人口社会抚养系数较低、人口年龄结构“中间大(劳动年龄人口)两头小(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的人口机遇”期”(DemographicWindowofOpportunity),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利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比较优势,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型,力争在未来15年把农业富余劳动力再转移出1亿人左右,把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从目前30%左右提高50%左右,把城市化率从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
6、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 把“以人为本、投资于人”作为提高人口素质和建立“人力资源大国”的国家战略选择;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把高等学历的人口比例从目前的约8%提高到2010年的12%;提高医疗保健和健康水平,把人口的服务医生比例从目前的1.6%提高到2010年的2.0%;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7、建立全民的节约型社会
要逐步扭转中国人均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生产和生活都要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力减少空气、水源、土壤等方面的环境污染,争取达到资源、能源消耗速率和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长”。
各种新的发展机遇和影响因素表明,中国很有可能打破10%的平均经济增长率难以超过20年的以往规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周期。在未来的15年,只要我们能够保证社会秩序和政治体制的稳定与不断完善,不出大的波折,中国就会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新成就,为国际发展经验作为特殊的贡献。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中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又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的指导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浪潮已经波及全球。当今世界,和平是发展的主流。人类的文明在不断取代邪恶与战争,人们向往民主自由、和睦相处,反对战争建立一个和谐世界已经是世界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社会主义和谐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积极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