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同等学历申硕教育学
2014年同等学历申硕教育学
一、选择题
略
二、名词解释
1.活动课程
2.朱子读书法
3.两难故事法
4.准试验设计法
三、简答题
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2.权威的进步主义思想内容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4.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要求
四、论述题
1.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2.春秋战国私学的历史意义
3.历史研究法结构体系
4.韦纳的归因理论,并对教师提出建议
第二篇:同等学历申硕教育学总复习文件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各部分考点大纲
教育学原理(共九章)Nothing more than diligence can predict your success。If you lie upon roses when young, you’ll lie upon thorns when old.With time and patience the leaf of the mulberry becomes satin.
二、问答
谈谈你对我国学制改革的看法。P82
9.简述你对建构注意教学模式的认识。P140
一、名词
1.公学 P249 2.学园 P249 3.“导生制”学校 P250 4.《费里法案》 P255 5.公立学校运动 P259 6.《毛雷尔拨地法》 P260 7.《教育敕语》 P263 8.《巴特勒教育法》P264 9.“八年研究”计划 P270 10.《国防教育法》P272 11.《普及科学—2061计划》 P274
二、问答
1.美国“八年研究”计划的产生原因、主要内容及特点、影响。P270-271 2.述评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 “返回基础”教育运动。P273
正迁移、负迁移 P329 10.5.简答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P340 040年考 6.创造力与人格之间的关系。P341
P384-385 1.简答心理健康者的特征。P404 2.简答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P404-406 3.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几种? P412-415 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
17、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为教育的影响只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外因。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是指社会或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8、教学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19、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所提出的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要求;社会的道德文化传统;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道德问题;青少年的道德需求及其品德心理发展的规律;德育目标;各级各类德育工作实施的具体条件。
20、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涉及到教育学研究中的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历史、一元与多元问题。理性主义教育学重视逻辑性,忽视历史性;实证主义教育学重视事实性,排斥价值性;文化教育学重视价值性与历史性,忽视事实性;实用主义教育学着眼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回避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它坚持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历史、一元与多元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统一。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的教育一般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社会性是教育这一永恒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进行,而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作为专门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使人社会化。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即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社会文化传统和人口等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最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具体表现在: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
4、终身教育: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如正规的和非正规的种种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等。终身教育既有专业性的教育,也有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教育。除传授知识技能的形式外,终身教育还与社会文化活动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5、继续教育: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既包括继续接受某个阶段的正规教育,也包括在特别领域里探索、更新和补充知识技能的活动。
回归教育:教育不要一次完成,而是根据个人的兴趣、职业、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在一生中选择最需要学习的时候接受灵活有效的教育。
6、人的发展指的是青少年躯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个方面。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发展两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的发展。
7、最近发展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关于人的发展研究中提出的著名概念。它是儿童的一种发展水平,用以说明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在成熟过程中正在进行的东西。这一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某一问题,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教育应立足于不断地将儿童“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的发展水平。
8、一般发展: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课题研究中提出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体以智力为核心的包括情感、意志、个性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在内的总体发展。在智力发展中,又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核心。
9、社区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途径和类型,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属于社会教育范畴。社区教育具有地域性、公共性、非正规性等特征。社区教育的价值在于: 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律上的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的教育机构,其中既包括以实施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又包括各种实施非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
11、教学:教学是学校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面,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基本途径。它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它既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过程。
12、教学评价:从现代教育评价的角度看,评价可理解为测评与估价两个部分。测评是进行数值的测定和计算,取得数据;估价是对这个测评结果作出价值判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和途径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师生得到及时的反馈,以便强化或矫正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和鉴别功能。四种功能,归根到底是个控制功能:“导向”是定向控制,“调节”是过程控制,“激励”是行为控制。
13、元研究:对某类研究活动本身存在问题(元问题)的研究,其目的不是为了增加某一学科领域的具体知识,而是为了反思该学科的研究行为。
三、简答题:
1、实用主义教育学、文化教育学观点述评。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人,代表性著作有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其基本观点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的增长;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资本主义精神的教育学表达,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不足之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基本观点是:(1)、教育受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方式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规格。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成为决定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d、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2)、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a、教育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b、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教育作为实现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有着自己的重要特点: a、为了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结果,教育目的制定者不能不考虑个体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b、教育目的是一个体系,以总的教育目的为核心,不论哪一层次的教育目的,都必须充分考虑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4)、现代教育目的的若干特点
a、现代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目的的制定产生直接的影响。
b、经济科学、管理科学、法律科学等方面人才的培养也开始成为现代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
c、现代社会,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此影响,在目的指向上,现代教育表现为更重视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重视个人多方面的发展需求。
d、现代社会中的教育活动,已经与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个体的全面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各国充分意识到教育目的的重要意义,教育目的的制定和实施已经走向了国家化的道路。
7、概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要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要点主要有:(1)、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2)、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涵义
a、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
b、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人的发展领域包括了两个方面: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劳动时间创造了人类才能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方面,而自由时间“就是财富本身”。自由时间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3)、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
a、市场的扩大和交往的普遍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大工业的发展使自由时间增多,从而为个人全面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c、大工业的发展使新的产业不断兴起,劳动变换加速,从而要求人必须全面发展。(4)、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个人的唯一方法。未来教育的特征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8、概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结构。
(1)、我国教育目的的两个组成部分:对培养具有何种社会价值的社会成员作出规定;对所培养的人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及其相互关系作出规定。
(2)、教育目的的两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我国教育目的的两个组成部分基本上统一地表达了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其中关于培养受教育者应具有的社会价值的规定对受教育者的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而对受教育者身心素质的规定则反映了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内容和水平。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统一地规定了我国当前历史条件下的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因此是缺一不可的。
(3)、我国教育目的的规定性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我国教育方针一直坚持的一个基本点。
b、全面发展是对受教育者素质结构的一种基本规定,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和文化的等几方面。以上几个方面都是社会主义人才素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们的发展各具特点,同时又相互联系,起着一种互动的作用。这些要素综合构成了个体的完整的素质结构。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目的规定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人类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培养人的经验的抽象和概括。五育各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9、请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对近百年来现代学制的变革进行分析。
(1)、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和单轨学制的方向发展。随着义务教育的上延,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实施,双轨学制从小学开始向上逐步并轨。
(2)、从横向学校阶段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a、把幼儿教育阶段列入学制系统;
b、小学教育已成为普通文化科学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
c、延长初中学制,成为科学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 d、高中是现代学制的产物;
e、职业教育已有移向高中后的明显趋势,当代职业教育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f、现代社会、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了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
(3)、现代学制已由学校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变为终身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a、“回归教育”、“终身教育”、“成人教育”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函授教育、业余教育等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使得新的学制形式具有开放性、不脱产性以及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等特点;
b、现代教育的施教机构的发展趋向:(1)、社会的要求
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认知方式、文化传统等对课程的发展会产生特定的作用,其中经济的发展对课程的影响起着主要的作用。
(2)、科学的发展
科学发展对课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科学发展的水平影响着课程的选择、组织及其存在形式的性质和特征,影响着课程设计者的课程观; b、科学领域中各门学科分类发展状况决定着学校课程分类的基本面貌;
c、各门科学的新发现、新发展对课程方向、内容、范围、分量、进程、结构和形式等的发展变化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3)、个人发展的需要
a、个体认识活动、价值定向活动、操作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审美活动、体力活动等六个方面的共同需要构成了个体经验的基本内容,是课程中相对稳定的因素。
b、由于个体之间在能力、兴趣、爱好和需要方面存在差异性,在设计共同需要的课程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同时,学校课程体系还应开设各种形式的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
14、简述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知识不等于认识能力,知识的多少并不标志能力发展的高低。从知识的掌握到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掌握知识多少有关,还与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用以掌握知识的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发展认识能力同样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它是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感知教学内容;理解教学内容;复习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是运用知识;但是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不等于形成了运用知识的技能;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15、简述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和特征。
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
(1)、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a、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不但影响教学模式中结构、程序和方法的确立,而且控制着教学模式运动的方向,反映出对教学目标、教学与发展、人类知识和个体认识等哲学问题的基本主张。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基本主张对教学模式的确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教学期望。它是教师对教学效果的预期和对学生行为的一般要求。教学期望应符合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期望常常是人们在设计教学模式时处理结构、安排程序、选择方法的依据。
c、支持系统。它是教学所需的物质条件,包括教室、教具、教材、教法手段、场地设备等因素。
d、程序。教学模式的程序指具体的教学步骤或阶段,它是教学情境、内容、方式等在一定时空中的优化组合。e、操作要领。只有明确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才可使模式真正具有可模仿性和操作性。(2)、教学模式的特征
a、简略性。简略性是以一定程度的抽象性为条件的,它使模式高于实践,为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服务。b、针对性。任何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或中心领域,而且有具体应用条件和范围。c、操作性。教学模式具有安排具体教学活动的指南以及限定这些活动的要求和准则。d、发展性。教学模式随着教学实践、教学观念和理论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16、简述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的意义。
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
(2)、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
(3)、德育工作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在:
a、它们共同服务于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形成; b、德育工作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 c、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17、影响德育目标制定的因素有哪些?
德育目标具体指希望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的道德素质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德育目标具有历史性、社会性、价值性等特征。影响或制约德育目标制定的因素主要有:
(1)、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道德状况和道德要求;(2)、各个民族特有的道德文化;(3)、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规律;
(4)、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德育传统;
(5)、目标制定者的教育价值观和德育价值观。
18、简述我国德育工作原则。
我国德育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德育原则包括: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原则;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统一的原则;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榜样示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9、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
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形式学科(如希腊文、拉丁文、数学、逻辑等)或古典人文课程最有发展价值;教学原则、方法以学生心理官能的内在发展秩序为依据。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世纪受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与人类的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质学科(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法律)或实科课程最有价值;教学原则与方法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愉快的和有效的。
20、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基本观点
b、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建立学生集体的领导核心,组织全体学生有效地形成集体。c、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正确的集体舆论包含着巨大的教育力量。
d、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学生集体是在全体学生参加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也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才能体现出集体精神。组织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3、试评析泰勒、加涅、布鲁姆的课程目标理论。
a、在课程设计中,一定的目标往往包含着一定的手段,反之亦然。先确定目标,后确定手段,按照严格的顺序,直线式地设计课程的方式未免以偏概全。
b、这种研究把目标假设为一致的东西,根本没有考虑课程设计者的观点、思想、价值观对课程目标的影响。c、许多重要的教育效果,如理解力、鉴赏力和知识等,不能完满地转换成可测量的或可清楚地观察到的行为;教学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活动,具有它自己不断变化的目标,预先规定目标,势必降低教师或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因此,课程目标不可能具有全面的、可靠的、实在的意义。
d、人文和艺术学科的教学更珍视个人的独创性和创造力,预先规定目标,势必引起它的反应形式的格式化和艺术形式的标准化,违背这些学科的准绳。
e、在实践中,教师要完全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去做是很困难的。过分专注于课程目标会导致教师忽视那些不能严密表述的较难把握的教育目标。
四、论述题:
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试分析实现教育主导作用的条件。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1)、遗传
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以及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脑机能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
a、不同个体在遗传素质上存在客观差异。遗传素质不仅影响人的智力,也影响人的个性特征。b、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c、反对形形色色的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完全用生物学的观点分析人的发展,否定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贬低教育的巨大作用,是极其片面和有害的。
(2)、环境
环境即围绕在人们周围,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a、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明的整体水平。一般来说可以把人看作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虽然是经常的和广泛的,但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
c、反对环境决定论。人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影响。人不但能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还能主动地改造世界,人可以通过改造环境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
(3)、教育
人的发展是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实现的,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保证了人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消除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b、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活动。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特点保证了青少年发展的正确方向。
c、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需要受教育也最适宜受教育的时期。青少年时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成长有赖于正确教育的引导。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主导的。
实现教育主导作用的前提条件有:
a、人的可教育性。即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天赋素质和潜在能力。人之所以有可教育性,主要在于人具有可塑性,而人的可塑性表现为人的感觉器官和心理机能是“未特定化”的。人的“未特定化”是人的可塑性的前提,而可塑性又是人的可教育性的前提。
b、人对教育的需要性。这是因为: 人是“合群的动物”,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个体的儿童期是未成熟的时期,教育能够帮助儿
童达到成熟,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个体获得生存能力需要教育,要成为一个社会认可的人,更需要教育。不仅人类个体需要教育,人类社会亦需要教育,以维系它的延续与发展。
2、论述为什么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当前应当如何进行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指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等的集合体。学校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学校文化是具有明确教育目的的文化。
学校文化具有以下功能:
(1)、学校文化本身具有直接和巨大的教育意义,优良的学校文化可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学校文化既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要素,为学生所学习所吸纳,又可以作为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作为一种亚文化,学校文化还可以为主流文化提供新的文化要素,促进社会整体文化的变迁;(4)、不同的学校文化是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相互区别的一个表征,是“特色学校”的一个显著标志。
因此,必须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和长期的任务。当前进行良好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要高度重视学校文化的教育价值,特别是人格陶冶价值,不要仅仅把学校文化定位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上。
(2)、整理与继承优良的学校文化传统,使之在未来发扬光大。
(3)、突出学校文化的时代特征,使学校文化与时代主流文化精神趋于一致。
(4)、加强对学校文化的研究,既包括对学校文化的事实性研究,也包括对学校文化价值性分析和策略性探索,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知识基础和有效策略。
(5)、充分发挥各种文化主体的主体性,尊重他们的文化身份,激活他们的文化创造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文化的创造者。
(6)、给予学校中“文化处境不利”的人群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预防、克服文化歧视和文化伤害,使他们重获文化自尊。
3、试论述师生关系的性质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师生关系是一类内容很复杂的关系,可以从不同层次对它进行考察。师生关系具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如工作关系、人际关系、代际关系、组织关系、心理关系等等。所有这些关系处在不同的层次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共同组成了师生关系。
(1)、工作关系。良好工作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制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思想品德和人格力量等。
(2)、人际关系。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前提。良好的人际关系易于使学生模仿教师的思想行为和接受教师的暗示,有助于学生形成某种行为准则,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发挥较大的作用。
(3)、组织关系。在良好的师生组织关系中,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有人格尊严的人,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就会发挥十分显著和独特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师生关系本身既是人与人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更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力量。
(2)、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教师威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却深深扎根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
(3)、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校、班级产生温馨和谐的气氛,奋发向上的生机,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利于完善人格的形成。
4、试论述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和不足。
(罗马帝国时期昆体良最早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思想,萌芽于16世纪西欧的一些国家,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作了系统的总结。)班级授课制是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把学生按年龄、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a、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b、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的小部分,即“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
c、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班级授课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其优势在于:
a、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大面积地培养人才。b、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班级授课制把个别教学变为集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c、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3)、班级授课制也存在难以克服的、比较明显的缺点。
a、过分强调整齐划一,过于标准化、同步化、模式化,容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
b、过分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容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和交往,教学与生活脱节。
5、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德育工作中存在哪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不少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1)、德育工作中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2)、德育过程中严重的知识主义倾向;(3)、德育管理中严重的主观主义倾向;(4)、德育研究中严重的经验主义倾向;(5)、德育评价过程中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
这些问题大量、反复出现大大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思想观念上,教育者要切实认识和理解德育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真正地落实“德育为首”,要像抓智育抓升学那样抓德育;
(2)、在知识基础上,教育者要加强德育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对一些新的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的研究,从根本上克服单纯依靠上级行政指示或个别经验总结的做法,推动德育工作的科学化;
(3)、建立合理的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4)、提高广大教育者自身的道德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小环境;
(5)、在德育目标上,重视学生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德育目标的层次化、系列化;
(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
一、有关常识:
1、四书、五经: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的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结合。其学则《弟子职》是中国
教育史上
4、√《学记》:《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教育专著。《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学记》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总结出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兼顾,学习与休息兼顾)、豫时孙摩(预防不良倾向产生;善于抓住适当时机及时施教;循序渐进;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作用)、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长善救失(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等等教育教学原则,提出了问答、讲解、练习、类比等教学方法。
5、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中提出的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被称之为“三纲领”。为实现三纲领,《大学》又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具体步骤,概括为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道德观念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正心,诚意)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修身)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
6、朱子读书法: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六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循序渐进”包含有读书的“量力性原则”,“熟读精思”包括有读书的“巩固性”原则,“虚心涵泳”包含有读书的“客观性”原则,“切己体察”包含有读书的“结合实际”原则,“着紧用力”包含有读书的“积极性”原则,“居敬持志”包含有读书的“目的性”原则。可以说“朱子读书法”包含有上述这些原则的萌芽和因素。
7、京师同文馆: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并于1862年正式开学。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带有某些资本主义因素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学堂,是洋务学堂的典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它被视为中国政府自行创建的 答:唐末宋初,官学衰落,士人失学,在理学教育思潮的推动下,传统的私人讲学得到发展,为此出现了一种高于蒙学的高级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宋代的精舍和书院。书院源于唐末,兴盛于宋。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的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在宋元明清诸朝,书院逐步发展成为官学之外最主要的综合性教育研究组织形式。书院教育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填补了许多学术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
书院在组织管理上有以下特点: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学生也参与管理;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安排,重平时考核;学规严密、师生共同遵守;经费自主;重视自己的特色。
书院在教育教学上有以下特点: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入学不受地域限制;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
书院与汉代太学的区别:
a、培养目标不同。书院办学的目标是要求弟子学做人,追求封建人格之完善,官学则是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的。
b、自由讲学。每一学派大师主持的书院往往是该学派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基地。c、学生可以自由择师入学,不受籍贯的限制。
d、教学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以答疑形式进行教学。e、倡导学术争辩和学派交流,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组织。
2、述评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答:张之洞是我国清末著名的洋务派教育家,他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思想集中反映在《劝学篇》中。
所谓“中学”也叫旧学,指的是封建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在为体的中学中,他基本的主张,在于“明纲”。为了明纲,他特别强调读经的重要意义。读经的目的在于以三纲五常封建伦理道德加强学生的思想训练。所谓“西学”,张之洞归纳为“西政”和“西艺”两方面,并认为“西政之刑狱,立法最善。”关于“中学”和“西学”的关系,他强调“中学”是根本,“西学”是末节,“中学”为主,“西学”是从。只有在通“中学”的基础上,才能学“西学”。讲“西学”,必先通“中学”;而要存“中学”,又不得不讲“西学”。
“中体西用”的思想,在当时有促进改革的一面,也有阻碍教育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前进的一面。从哲学和方法论角度来看,“中体西用”思想是形而上学的。
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近代中国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1)、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关于普通教育的宗旨,他定为: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认为健全的人格必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2)、以“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为改革方针,对北京大学进行全面改革。(3)、认为教育应当独立,提出教育独立于政党与教会之外的主张。(4)、倡导“尚自然”、“展个性”,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
5、教育的起源与学校产生的基本原因。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等。
原始社会的教育处于自然形态,没有专门的组织形式,没有阶级性,没有从生产劳动和“原始礼仪”中分离出来,没有文字与书本,主要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和行动模仿进行的。
我国的学校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由于青铜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有了剩余,贫富差别、脑力劳动分工初步出现,学校产生的社会物质条件大致具备;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文字的产生为日益繁复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积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造成了产生学校的现实需要。
6、夏、商、西周官学的基本特点。
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教师都由官吏兼任,亦即“官师合一”。西周已建立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7、√汉代太学的特点。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废除了诸子各家博士,专设《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博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独尊儒术”的标志。公元前124年,丞相公孙弘奏请为五经博士设立博士弟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 宋元明清时期中央官学发展的特点:
a、加强了教育改革,重视发挥太学的地位和作用。宋代先后兴起三次著名的“兴学”活动,大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和太学的地位。
b、教育世俗化进程加快,教育对象不断扩大,入学资格逐渐放宽。
c、学校类型多样化,如宋代创设了武学和画学,元代有回回国子学,明代有四译馆,清代有俄罗斯学堂。d、教学内容不断扩大、不断扩充。除《四书》外,《五经》增至《十三经》。
e、对学生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各种戒规严格控制了学生的思想、言论、结社的自由。宋元明清时期地方官学发展的特点:
a、加强了地方教育的管理,建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管理地方官学。b、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教师的录用升迁需经过一定的考核。c、学校经费比较固定,以学田充经费。
d、学校分布地区更加广泛,开始重视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e、明清地方官学和科举制度合二为一,学校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
10、√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意义。
a、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b、宫里的司礼、司乐把原来秘藏在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民间,这就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
c、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孔子起到了开辟道路的作用。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11、√怎样评价近代新式学堂和教会教育。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到19世纪末,新式学堂仍属于开创时期,其特点是:学校尚无完备的教育计划、更无完备的学制;重视西文、西艺学习,忽视引进西方的政治及科学教育;师资设备缺乏,难达成现代学校的目标;受旧教育影响,仍未脱离封建“治术”教育的窠臼;派遣军事学校优等生出国学习,开创了留学教育的先河。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在华办学进行教育渗透的特权。早期的教会教育主要是为了传教,培养一批中国人为传教助手,从而扩展其教会势力。后期教会教育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进行赤裸裸的文化侵略,培植反动势力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12、√试析中国近代壬寅癸卯、壬子癸丑及壬戌学制的成败优劣。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政府颁布的 充、相辅相成的。孟子着重论证了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的合理性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可能性,荀子则力图说明树立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必要性。
b、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孟子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的道德教育。荀子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种治术人才,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等。
c、关于教学的主张: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求”;孟子强调“思”,荀子重视“学”;孟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闻、见、知、行”等环节。
14、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a、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
b、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具有以下特点:
a、学术自由,表现在: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拥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欢迎游学,来去自由;学术论辩,相互争鸣及吸取。
b、待遇优厚,包括给予“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及优厚的物质待遇。历史意义:
a、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b、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c、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
d、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
15、√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1)、最突出点就在于他作《师说》,提倡尊师重道。
a、教师的任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讲授儒家六艺经传与古文,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三项基本任务。
b、提出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c、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关于识别与培养人才:他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他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才,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用识马的道理表明识别人才的重要。为了培养人才,满足封建国家的需要,他要求整顿国学。
(3)、关于学习方法:他认为学业的精通在于勤勉,还提出在博学的基础上求精通,并主张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16、√试比较朱熹、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2)、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二者的异同点:
(1)、王守仁和朱熹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即理”。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本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
(2)、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17、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5)、设立师范学堂,发展师范教育,培养急需师资。(6)、提倡“西学”,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认为“以治西学为当务之急”。
21、√简述李大钊、杨贤江、徐特立的教育思想。李大钊的主要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本质及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他认为包括教育在内的上层建筑,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动而变动。教育是一种工具,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社会彻底改造不能只靠教育,强调精神改造与物质改造结合起来,肯定了教育在社会改造过程中的作用。
(2)、提倡真正的劳苦大众的教育,认为教育必须为提高工农大众的阶级觉悟和战斗能力服务。
(3)、论青年教育:要求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导青年要有坚强的意志,教育青年到工农中去,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杨贤江的主要教育思想:
(1)、批判超政治的教育观,科学阐述教育的本质:“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是以社会的经济阶段为基础的”。
(2)、教育与经济、政治关系:教育以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为基础,随经济发展而变化。同时,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影响和促进作用。教育一方面为政治所决定,另一方面教育又积极影响政治。
徐特立的主要教育思想:
(1)、论教育作用和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他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新人的目标。
(2)、论教育的科学化、民族化和大众化: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与新教育。科学化、民族化和大众化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3)、论自然科学教育:重视自然科学教育及其对发展生产的作用,认为“生产是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就是科学的内容”。
(4)、论教师:教师工作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它对国家人材的培养,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后代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
22、√黄炎培教育思想的特色。
(1)、关于职业与教育:主张采取发展人类生活智能与服务精神的途径,使教育者能为己治生,为群服务,达到“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认为职业是社会生存所必需的分工的产物,教育是保持和发展各行各业的条件。
(2)、大职业教育主义:提倡职业教育,同时分一部分精神来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办职业学校,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与联络。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职业教育在学校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正统的和整个的。办学体制应政府统制,双管齐下,学习制度应专科一贯,学习互进。实施全面职业教育。
23、√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特色。
(1)、论幼儿教育:他重视儿童教育,研究总结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去教养儿童。认为家庭对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影响极大。
(2)、论活教育:活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将活教育课程分为五类: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活教育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参考。
四、论述题:
1、√试比较中国古代私学和官学的不同。
答:私学与官学是我国古代的两种重要教育制度。官学早在夏商西周时期即存在。汉代官学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私学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兴盛于两汉,孔子起到开辟道路的作用。私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重含义:一指私家学术派别,探讨学术,多数侧重于对社会、政治问题的研究;二为教育团体,讲学授徒,而这二者的活动是紧密结合的。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与官学截然不同:
比较一致,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完全屈从于科举的要求,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4)、科举制的流弊主要有:国家只重科举考试,忽视学校教育;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表面公平,实际录取标准仍以权势门 又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一个复杂的情感上的体验和行为上的实践。
3、费里教育法案:1881---1882年期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颁布了两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被称为《费里法案》。法案的要点有:提出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原则;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的年龄;免除幼儿园、小学及师范学校的学费;废除教会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等。《费里法案》为这一时期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方向,促进了法国义务教育的普及。
4、莫里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由美国国会于1862年颁布的教育法令,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以每位议员拨三万英亩土地的标准,向各州拨赠土地,各州应将赠地的收入用于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莫里尔法案颁布后,美国大多数州创办了农工学院或在原有的大学内附设农工学院。农工学院的出现,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也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传统。
5、巴特勒教育法:也称《1944年教育法》,由英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提出。其主要内容有: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法案还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等要求。
《巴特勒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对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简答题:
1、外国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包括哪些内容,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从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看,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是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教育。
(1)、通常,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苏美尔文化教育是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苏美尔时期,出现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关,由于学校用的教材是泥板书,故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分为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两级。
(2)、古埃及的学校教育较为发达,学校种类主要有宫廷学校、僧侣学校(或寺庙学校)、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古代埃及的学校主要为统治阶级所独占,一般平民不能问津,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教育还轻视劳动。
(3)、古代印度的教育:古印度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种姓制度,即把人按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等级。B.C8世纪以后,印度出现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教师称为“古儒”。儿童入学后即迁入古儒家,学习年限为12年,主要内容为《吠陀》经。B.C 6世纪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婆罗门教育”。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学习《吠陀》经。B.C5世纪左右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佛教教育”。佛教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学习内容为佛教经典。佛教的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机构。
(4)、古希伯来人的早期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教育以培养宗教信仰为目的。后期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教育内容主要为《圣经》。宗教教育占有重要地位。
2、试比较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1)、斯巴达教育具有浓厚军事色彩,完全为国家控制,主要为公共教育。
(2)、教育过程:出生后进行严格体检,7岁前接受家庭教育;7---18岁,开始军营生活,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和道德灌输;18---20岁,接受军事训练团教育;20---30岁,接受实践训练,30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3)、重视女子教育。雅典教育的特点:
(1)、重视教育,包括公共教育和私人教育。
(2)、教育过程:出生后进行体检,7岁前在家由父母养育;7---13岁,女孩接受家庭教育,男孩进入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13---15岁,继续在文法、弦琴学校学习或进入体操学校接受体育训练;15---16岁,大多数人开始就业,少数贵族子弟进入国家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18---20岁,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到20岁,经过一定仪式,授予公民称号。
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的制度化程度要高一些。
3、苏格拉底法的基本特征。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进行讲学中形成了独特的师生之间对话的方法,一般称为“苏
格拉底法”。它主要由讥讽(不断提出质疑)、助产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苏格拉底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种方法不同于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受教育者具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必须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因此,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教育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4、简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对西方教育理论和制度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柏拉图的主要教育著作《理想国》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发展的一大里程碑。他的教育观点主要有:
(1)、最早提出了教育的重大政治意义,强调应当由国家来组织完整教育体系,以实现其奴隶制的理想国。理想国的最终教育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和政治家---哲学王。
(2)、提倡德、智、体的和谐发展,强调公共学前教育和女子教育,倡导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四艺”)学科。
(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具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如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男女教育平等,注重早期教育等,但也过分强调一致性,轻视变革,忽视个性发展等问题。
5、试分析柏拉图的国家化教育思想。
国家化教育思想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理想国家的建立和稳定依赖于教育,依赖于国家对每个公民的教育。他主张教育由国家负责,国家应当为公民举办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国家的教育应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教育是建立理想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为此,教育从内容到形式应受到国家的严密控制。
6、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观点主要见于《政治学》和《伦理学》两部著作中。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1)、教育适应自然。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主要依据他的“灵魂说”中的人性论思想。他将人的灵魂分为植物、动物、理性灵魂三部分。前两者属于人的非理性灵魂。在三部分灵魂当中,植物灵魂对于动物灵魂、非理性灵魂对理性灵魂都是低级对高级的关系。“灵魂说”为其提供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基础。首先,人身上动物性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其次,人具有理性,教育应当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促进人的理性的发展,发展人的理性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共和早期的罗马教育主要特征是农民---军人教育,教育形式主要是家庭教育。共和后期的罗马教育存在两种平行的学校系统:一种是以希腊语、希腊文学的教学为主的希腊式学校;另一种是拉丁语学校,包括初等(读、写、算私立小学)、中等教育(文法学校)、高等教育(修辞学校、雄辩术学校,主要目的是培养雄辩家)三个阶段。
帝国时期罗马教育进行了改革。在教育目的上,把培养雄辩家改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公民和官吏。在学校管理上,对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把部分私立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以利于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在对教师的管理上,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对教师的控制,把教师由原来的私人聘用改为由国家委派。
9、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对罗马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左右被罗马帝国统治的巴勒斯坦。基督教的产生是当时的被征服人民在罗马帝国的强大压迫下,在宗教领域寻找安慰和解脱的一种手段。早期的基督教宣称平等、博爱、患难与共、救世主,促使其在各地传播开来。公元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国教。
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对教育产生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基督教教育上。早期的基督教学校主要有初级教义学校和高级教义学校。前者主要是对成人入教者进行一些教义、教规的教育;后者主要是对年轻的基督教学者提供深入研究基督教理论的教育。此外,教会也创办了一些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学校,如堂区学校和唱歌学校等。
10、评价昆体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张。
昆体良是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修辞学家和教育家,他对罗马的教育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写出了《雄辩术原理》一书。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主要有:
(1)、关于教育目的,他提出教育应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认为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
(2)、在人的发展和教育过程中,他认为学校教育要优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可以为儿童提供多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养成儿童适应公共生活、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
(3)、关于学前教育,他提出许多重要的观点。如注意幼儿道德教育,重视儿童说话能力训练,认为幼年期的学习是在为青年期的学习打好基础。
(4)、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见解:他主张教育者要认真了解学生天赋、倾向和才能,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A、在教学上,昆体良最早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思想,他认为分班教学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B、在课程的设置上,他认为专业教育应当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为此,他提出了包括文法、修辞、音乐、几何、天文学、辩证法等在内的学科计划。
C、在教学方法上,他强调要经常利用提问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休息,使学习和休息交替进行。
(5)、在教师问题上,他强调教师应德才兼备、宽严相济、因材施教、以身作则等等。
11、中世纪西欧早期教会学校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点。
从公元5世纪末到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之前的这段历史一般称为中世纪。而其中又可以11---12世纪为界,在此之前称中世纪早期,之后称为中世纪晚期。
中世纪早期,基督教教会的学校主要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三种形式。修道院是中世纪最典型、最主要的教会教育机构。早期的修道院学校主要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知识学习的内容一般为简章的读、写、算,以后“七艺”成为主要的课程,学习年限大约为8年。修道院学校由教士担任教师,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的口授和学生的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纪律严格,体罚盛行。主教学校设在主教的所在地,条件比较好,水平较高,但数量有限。堂区学校设在教堂所在的城区和村落,条件较差,是教会面向世俗群众的普通学校。到中世纪晚期,堂区学校得到较快发展,成为西欧中世纪最普遍的学校教育形式。
12、中世纪早期世俗教育的主要形式。
中世纪早期世俗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宫廷教育和骑士教育两种形式。宫廷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辩证法即“七艺”,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问答法。骑士教育是这一时期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骑士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骑士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礼文教育、侍从教育三个阶段。
13、试述中世纪拜占廷的教育和阿拉伯的教育的基本特征。
中世纪拜占廷的世俗教育比较发达,主要有初等教育(由私人办理,学习《荷马史诗》)、中等教育(文法学校,学习文法和古典作品)、高等教育(重视法律和医学教育。最有影响的是君士坦丁堡大学,以培养官吏为主)和宫廷教育(培养未来皇帝)。中世纪拜占廷的教会学校主要有两种:修道院学校和主教学校。修道院学校设在修道院中,主
要进行经书的收集整理;主教学校是培养神职人员的学校,主要教学内容为神学,有七艺、哲学和古典文学等世俗学科。
阿拉伯教育以伊斯兰教为中心,具有强烈的世俗性。主要有以下形式:(1)、昆它布,一种简陋的初级教育场所。
(2)、宫廷学校和府邸教育,一种对王子们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主要学习诗歌、宗教、文法、文学等内容。(3)、学馆,学者在家讲学的场所,讲授内容相当于中等程度的教育。
(4)、清真寺,教徒做礼拜的圣地,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既有普通教育,又有高等教育。讲授课程主要有神学、哲学、史学、文学、法学、数学、天文学等,讲授的主要形式是“教学环”。
(5)、图书馆和大学:阿拉伯各国图书馆非常发达,不仅藏书,还进行知识教育,相当于大学。
14、试分析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征及意义。中世纪大学,中世纪的高等教育机构。11世纪中期开始在欧洲出现,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是意大利的萨来诺大学。中世纪大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从组织上看,大学最初是由进行知识交易的人自行组合而成的团体,后来逐步成为由教师和学生组合的团体。从组织结构上,学生一般有“同乡会”,教师一般有“教授会”,负责维护自己的权利。
(2)、中世纪大学享有许多特权。如大学内部自治、迁校自由、免除赋税与兵役义务、审订教师资格、大学教授享有参政权等。
(3)、按领导管理体制不同,可以分成“学生大学”和“先生大学”两种类型。前者多由学生主管校务,后者多由教师管理校务。
(4)、大学课程主要有文科、法学、神学和医学等,并初步形成学位制度。(5)、中世纪大学在入学时间和学习期限上没有十分严格的规定。
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和发展,促进欧洲文化交流和城市发展,打破封建闭塞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作了准备。
15、经院哲学的产生及其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
经院哲学是西欧封建社会中的统治思想和官方哲学,源于2世纪的教父哲学,真正形成于11---12世纪的中世纪。经院哲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以“经院”(即教会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二是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理,是基督教神学理论化、专业化的产物。
经院哲学论争对中世纪西欧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它客观上促进了古典学术和文化的传播;力图使理性与信仰协调一致,在宗教的形式下孕育着理性的精神,给理性一定的合法地位;提出了理性训练的教育目标和方法;经院哲学内部不同派别的争论,促进了大学的自由探讨,有利于大学的发展。
16、试评析英国近代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特点。(1)、英国教育领导体制发展的特点
19世纪以前,政府对教育很少干预,国民教育的权力主要集中在教会手中。
19世纪初英国开始施行国家直接管理教育的一系列措施。1833年,国会通过了“教育补助金”法,这是英国教育从作为宗教教派活动或民间活动向教育国家化发展的转折点,也是英国建立国民教育制度和国家直接把握教育领导权的开端。以后,英国又成立了专门负责教育拨款分配和使用的枢密院教育委员会,后又改组为教育局。随着英国教育领导体制逐步实现国家化,至20世纪初英国确立了由国家统一领导与地方分权同时并存的教育领导体制。
(2)、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特点
英国的初等教育一直由国教教会管理,教会初等教育具有慈善性质。17世纪后期,英国社会贫困现象突出,教会、民间团体和私人纷纷开办慈善学校,推动了慈善教育的发展。慈善学校不收学费,课程主要是基督教教义,学生毕业不能升入中等学校。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法案规定: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地方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在缺少学校的地方设置公立学校;对5---12岁的儿童实行强迫初等教育;学校里的普通教育与宗教分离。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从此,英国出现了公、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
(3)、英国中等教育演进的特点
产业革命以前,中等学校仍是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文法学校和公学。文法学校和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教育,属于中等教育性质。公学强调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等均高于文法学校。文法学校和公学修业年限一般为5年,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和上层社会礼仪的培养,同时还进行体育和军事训练。
产业革命以后,原有的中等教育已不能满足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改革文法学校和公学成为英国中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措施有:改革宗教教学,削减古典科目,增加实科课程等等。
(4)、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
17世纪至18世纪末,英国高等教育仍然通过中世纪建立的古典大学进行。
19世纪初,产业革命对大学提出新的要求。1828年,伦敦大学学院成立,拉开了新大学运动的序幕。学院以自然科学学科为主,不进行宗教教学。
新大学运动促进了各地方大学的诞生与发展。这些学院的共同特点是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教育面向中产阶级。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开展,也使得英国出现了大学推广运动。从此,英国大学在加强与社会联系,扩大受教育对象,推进课程改革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17、试比较分析法国近代和美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特征。法国近代教育制度的特点:
(1)、对法国近代早期教育影响较大的是新教教派胡格诺派和冉森派的教育活动。胡格诺派十分重视教育,建立的初级学校实行强迫教育;中等学校称为学院或基础学校,主要教古典语言和法语。冉森派创办了“小学校”和“大学校”,前者一般指初级学校;后者属于中等学校。冉森派强调法语教学,重视判断能力的培养和读写技能的训练,主张采用实物教学。
(2)、1684年,天主教神父拉.萨尔建立“基督教学校兄弟会”,成为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在1618---1746年间,由耶稣会创办的学院成为法国中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耶稣会学院重视古典人文学科的学习,古典语言、哲学和神学成为主要教学内容。
(3)、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对法国和欧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众多教育方案出台,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对教育改革的基本主张,其主要内容有:建立国家教育制度;主张教育平等,实行普及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主张实现世俗化和科学化;男女平等教育等。
(4)、拿破仑时期,通过颁布实施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法令,逐步确立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这种教育体制的主要特点是: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全国的教育实行学区化管理;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拿破仑建立的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对法国国民教育的管理与法国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5)、《基佐法案》与《费里法案》对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及义务教育的普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法国中等教育变化频繁,其课程设置的变化趋势一直是:重视和维护古典主义传统,为中央集权国家庞大的官僚机构培养文职官员服务;同时,适应国际资本竞争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不断增设相应的教学科目,并提高它在教学中的地位和所占比重。
与法国近代教育制度相区别的是,美国近代确立的教育分权制。美国的历史发展及其政体形式,决定美国教育领导权的形式与欧洲大陆不同,一直都没有形成国家统一的教育领导权限,而实行一种典型的地方分权。州教育委员会作为一州的教育决策机关,依照州教育法来确定本州的教育政策,监督一州的教育实施。在州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分设学区,作为地方教育行政机关。1868年,美国始设教育总署。但是,美国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并不领导各州的实际教育。美国宪法不规定教育问题,中央对全国教育无领导权,其教育领导一直实行分权的形式,这在全世界也是最典型的。
18、简述洪堡德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809---1810年间,普鲁士内务部文教总管洪堡德依据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制订了包括学制、课程、教法、考试、学校管理和师资在内的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有:
(1)、在初等教育改革上,他认为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理性,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宗教情感,为进一步的学习作准备。
(2)、在中等教育改革上,洪堡德编制了教学计划,以拉丁文、希腊文、德文和数学为主课,重视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教学。
(3)、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上,洪堡德提出了学术自由的原则、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1810年,洪堡德在同事的帮助下创建了柏林大学,采用了新的办学思路和计划,对欧美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洪堡德教育改革,推动了这一时期德国教育的发展,也对以后德国教育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19世纪德国教
育改革为许多国家教育发展提供了模式。
19、评析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产生及其历史意义。
公立学校运动是美国19世纪30年代掀起的一次重要的普及义务教育的运动。贺拉斯.曼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这一时期也被美国人自称为教育史上的“教育觉醒时代”。
公立学校运动主要是指依靠公共税收维持,由公共教育机关管理,面向所有公众的免费的义务教育运动。19世纪上半期,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进行主要是在小学;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主要是在中学。美国公立学校运动,奠定了美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基础,促进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开展,同时也相应促进了美国师范学校的发展。
20、近代俄国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
(1)、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开办初级俄语学校、计算学校等普通学校;创建实科性质的学校,特别是有关军事技术的专门学校;为了培养本国的高级人才,建立科学院并附设大学与文科中学。1755年,在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的倡导下,创办了莫斯科大学。
(2)、1786年颁布的《国民学校章程》,是俄国历史上发布最早的有关国民教育的正式法令,对俄国近代教育、特别是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1804年颁布了《大学附属学校章程》,规定大学不仅有教学和科研的权利,还有管理本学区各级普通学校的权力;大学下属的学校有堂区学校、县立中学和文科中学三种类型。
(4)、19世纪60年代,俄国自上而下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沙皇政府先后颁布一系列法规进行学制改革。如1860年颁布的《国民教育部女子学校章程》,1863年颁布的《俄罗斯帝国大学章程》,1864年颁布的《初等国民学校章程》和《文科中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等等。
21、试评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1868年,日本建立了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执政的天皇明治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史称“明治维新”,其中也包括对教育的改革。主要内容有:
(1)、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1871年,日本在中央设立文部省,主管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2)、1872年颁布《学制令》,在确立教育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规定全国实行中央集权式的大学区制。
(3)、1879年颁布《教育令》,废除大学区的教育管理体制,改为美国式的地方分权制。1880年,《教育令》修改,强化了日本传统的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
明治维新自上而下进行,带有很大的不彻底性,使得日本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
22、试分析英国二战后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944年,英国政府通过了《巴特勒教育法》,这一法案是英国战后教育改革的总的指导文件和法律基础。(1)、综合中学运动:20世纪60---70年代,英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主要在中等教育方面。《巴特勒教育法》实施后,英国形成了由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组成的中等教育结构,但各种中学质量、标准差异较大。英国工党执政后,政府按照综合中学的模式积极改组中等教育结构,综合中学得到迅速发展。到1975年,综合中学已经成为英国中等教育的主要类型。
(2)、进入80年代,英国的教育改革更为频繁,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和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上。1981---1983年,英国连续发表了十多份高等教育的调查报告,称为《雷沃休姆报告》。1988年,英国通过了教育大臣贝克提交的教育改革法案,称为《1988年教育改革法》。其主要内容有: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三类课程;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摆脱选择”政策;赋予家长为子女自由择校的权利;规定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还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经费预算作出了新的规定。该法案被看作是英国教育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教育改革法案,强化了英国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
23、试评析法国二战后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统一学校运动 1919年,法国“新大学同志会”在批判双轨制教育的斗争中提出了建立统一学校的主张,要求建立统一的学校,以实现教育的民主化。统一学校运动的开展,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2)、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
1947年,提交教育改革法案,主要内容有:提出战后教育改革的6项基本原则,包括社会公正、学科价值平等、方向指导和职业指导等;实施6---18岁的免费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后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设想;对教育中注意学
生的特点、采取小组教学、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和责任感等提出了要求。
(3)、戴高乐的教育改革
戴高乐执政期间,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主要有1959年1月的《教育改革法》(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为6---16岁,主要通过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两个阶段来完成)、1959年12月的《国家与私立学校关系法》(调节国家与宗教团体及个人在办教育问题上的矛盾,采取签订“契约”形式,对私立学校给予一定的资助并进行控制)、1968年的《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确立法国高等教育“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多科性结构”的办学原则)。
(4)、哈比改革
1975年,法国议会通过《法国学校体制现代化建议》(又称《哈比法案》或《哈比改革》),其重点是加强法国的职业教育。但为加强职业教育,又对法国普通中小学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在教育管理体制上,规定学校成立各种组织,参与学校的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内容上,强调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增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教学方法上,实行“三分制教学法”,即把教学内容分为工具课程、启蒙课程和体育课程三个部分。《哈比法案》代表了法国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但由于要求较高,难于在教育实践中实施。
24、试评价二战后联邦德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征。(1)、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制定了波恩《基本法》,确定联邦的教育事业由各州自行管理。(2)、1959年,联邦德国进行了教育改革,公布《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总纲计划》主要探讨如何改进普通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等问题,没有涉及高等教育。在初等教育上,建议所有儿童均接受四年制的基础学校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的促进阶段教育。在中等教育上,建议设置三种中学: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高级中学,分别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
(3)、1964年,联邦德国各州州长在汉堡签订了《关于统一学校教育事业的修正协定》。《汉堡协定》规定联邦各州所有儿童应接受9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应是全日制学校教育,保障了联邦德国教育的稳步发展。
(4)、1970年,德国《教育结构计划》教育改革方案出台。该计划把学前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系统,把基础学校的入学年龄由6岁提前到5岁。指出整个教育系统应由初步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构成。在完全中学高年级实行必修课和选修课制度。同时,要求按不同层次组织师范教育。《教育结构计划》反映了联邦德国对早期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视。
25、分析20世纪前期美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1)、1917年,美国通过了以史密斯和休士联合提出的职业教育提案,史称《史密斯---休士法》。主要内容有:由联邦政府拨款补助各州大力发展大学程度以下的职业教育;联邦政府与各州合作,提供工业、农业、商业和家政等方面科目的师资训练;在公立学校设立职业科,把传统的专为升学服务的中学改为兼具升学和就业的综合中学。该法案的颁布,对美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1918年,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是民主观念的原则;中等教育的目标可概括为健康、掌握基本的方法、高尚的家庭成员、职业、公民资格、适宜地使用闲暇、道德品格7项;改组学制,建立一个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相衔接的学校系统。其中,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各为6年,中等教育在包容所有课程的综合中学进行。《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在美国教育史上是一份有影响的报告,它不仅肯定了美国的6-3-3学制和综合中学的地位,而且也提出了中学是面向所有学生并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3)、1930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了“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研究与中学的关系问题。委员会制订了一项为期8年的大规模的高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计划。即“八年研究”计划。当时在200所中学中选出30所中学,故实验也称“三十校实验”。该实验的主要特点有:参与实验的学校面广,有代表性;实验研究以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实验学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实验主要围绕教育目的、教育管理、课程和方法等问题展开,揭示了中等教育的许多问题,对美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6、《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美国教育发展的影响。1958年,美国国会颁布《国防教育法》。其主要内容有: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以后,《国防教育法》的内容又不断得到修正。《国防教育法》旨在改变美国教育水平的落后状况,使美国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它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27、试析美国80年代教育改革的动向。80年代是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年代。
(1)、80年代初期,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1983年,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调查委员会提出题为《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建议加强中学五门“新基础课”的教学,中学必须开设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课程;提高教育标准和要求;改进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训练标准、地位和待遇;各级政府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领导和实施。
(2)、80年代中后期,美国教育为面向21世纪提出了改革的新设想。1985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提出著名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该计划包括总报告和五个专题报告。总的指导思想是教育改革应以学科课程改革为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思维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
(3)、80年代后期,布什总统推行了新的教育政策。其主要内容是提高学术水平,奖励学生努力学习,鼓励教师热心工作;兴办新型学校,促进学校体系更新;关注困难儿童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等。
28、试分析二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及内容。
(1)、1947年,为了改革教育,日本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教育基本法》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和平的公民及社会的建设者;全体国民接受9年义务教育;尊重学术自由,培养国民的理智;公立学校禁止宗教教育;教育机会均等,男女同校;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等。《学校教育法》是《教育基本法》的具体化。其主要内容有: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采取6—3—3—4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高中以实施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将原来的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成为单—类型的大学等。
《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颁布,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日本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2)、进入70年代,日本又进行了多次教育改革,197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的咨询报告,主要涉及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在中小学教育上,日本提出了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国家和教育者的责任的3个基本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制订的10项具体措施。在高等教育方面,报告提出了5个方面的要求和12项具体措施。70年代,日本还颁布了《关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计划的标准》、《小学初中教学大纲》、《高中教学大纲》等法规。
(3)、80年代,日本的教育改革更加具体和深入。1984年,日本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年,日本文部省成立了“教育改革推进本部”,二者成为推进日本80年代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临时教育审议会”1987年的咨询报告最有权威性,提出教育改革应重视个性的原则、国际化的原则、信息化的原则和向终身教育体制过渡的原则。“临时教育审议会”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其中主要有完善终身教育体制;改革中小学教育体制,强调按照灵活、多样、柔性化的观点改革学制;加强道德教育和体育;推进高等教育和师资培训等内容。
29、试评述20年代至30年代苏联普通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20年代,苏联开始了对教育和教学的调整和改革。在教育方面,苏联主要注重对学制的调整。1920年底,俄共召开关于国民教育问题的 1958年12月24日,苏联通过了《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全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法律》。其主要内容有:强调培养学生走向生活;将普及教育的年限由7年延长为8年;将原来的10年制延长为11年,延长的一年加到不完全中学阶段,成为8年制学校,是普通教育的 表人物为法国的拉夏洛泰、德国的费希特。其基本观点为:教育权归属于民族国家而不是教会,国家应当承担起教育民众的责任,进行教育立法;教育是造成民族国家的利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国民;由国家建立国民教育制度。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对近代欧美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普及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足之处是使教育过分地依赖于某一时期的国家政权,成为一些反动政权的附属工具。
34、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基本主张及其影响。
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是由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于1800年在《方法》一文中率先提出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基本主张:将新的教学机制建立在符合人类本性的永恒规律的基础上;把教育提高到科学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教育教学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征,调动儿童主动地学习;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要心理学化。
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成为人的和谐发展理论、要素教育论、简化教学方法和初等教育各科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使教育家开始自觉地把教育教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形成了欧洲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35、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基本主张:认为教育是受社会、社会关系制约,并为社会服务的,资本主义教育的实质,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教育与社会生产密切联系,教育是劳动力和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人的发展受教育的影响,同时人又是活动的主体对教育产生重要的作用;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强调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批判和继承了历史上进步的教育思想遗产,科学地阐述了一系列重大的教育问题,形成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教育思想的独特的教育观;奠定了无产阶级教育的理论基础,为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正确地进行教育方面的斗争和取得政权后建设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
36、欧洲新教育思潮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基本主张及影响。
(1)、欧洲新教育思潮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欧洲“新教育运动”而出现的教育思潮。最初由英国教育家雷迪创办乡村寄宿学校开始,引起了各国的响应,许多教育家进行实验并提出了重要的思想。1899年,成立了“国际新学校局”。1921年,成立了“新教育联谊会”,出版自己的杂志。1922年,提出了“七项原则”,总结了新教育的基本主张,形成了较为广泛的欧洲新教育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有爱伦·凯、德可乐利、蒙台梭利、凯兴斯坦纳等。
(2)、教育基本主张
爱伦·凯在《儿童的世纪》中提出,“20世纪将成为儿童的世纪”。强调教育者要了解儿童,保护儿童,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学校。
德可乐利主张学校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有刺激的环境;他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教育的要求,创立了“德可乐利教学法”;他还提出了以“兴趣为中心”的课程论思想。
蒙台梭利重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创立了适合儿童发展的“儿童之家”;她重视儿童心理的发展,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吸收力、敏感期和阶段性,教育者应当关注儿童的发展特点;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里得到自由的发展,在儿童的自由发展中要处理好自由、纪律和工作的关系。
凯兴斯坦纳主要提出了“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理论。“公民教育”理论主要强调公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个人的完善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目的,为此,他提出了“国家公民”应具有的三项品质:即关于国家的任务的知识;具有为国家服务的能力;具有热爱国家,为国家效力的品质。
(4)、欧洲新教育思潮促使人们对西方教育传统进行全面反思,推动了人们对教育现象的再认识;许多新教育家通过创办新型的学校,为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对20世纪各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7、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主张及影响。(与实用主义教育学观点区别P5)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而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在20世纪前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30年代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分支---改造主义教育思潮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威和克伯屈。
教育基本主张:关于什么是教育,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以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关于教育目的,提出生长就是教育目的的思想;在课程论方面,提出以“做中学”为中心的活动性和经验性的课程论思想;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在道德教育方面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克伯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学习理论方面。他认为有机体是通过活动来学习的,学习的结果是获得一种新的行为方式。他提出了“设计教学法”,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不仅对美国,也对欧洲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成为美国20世纪前期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不仅影响了美国,也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影响;克伯屈的教育思想也成为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重要的内容之一,他被称为“设计教学法之父”。改造主义教育把社会改造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弥补了进步主义教育上的不足,对美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8、新传统教育流派的发展和派别、基本主张及影响。
(1)、新传统教育流派是20世纪30年代作为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是具有传统教育特色的新的教育思潮,主要有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和新托马斯主义教育三大流派。这些教育思想流派在20世纪30年代产生后,在50年代又得到一定的发展,成为西方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2)、基本主张
要素主义教育激烈批判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认为进步主义教育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下降;主张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强调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永恒主义教育强调人的永恒本质和教育的永恒、性质不变;教育的目的是引出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古典学科应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提倡通过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主张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教育应从属于教会。
(3)、要素主义教育对美国的学校教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对西欧和苏联也有一定的影响。永恒主义教育的影响主要局限于大学和上层知识界中的少数人。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欧美国家的一些天主教的学校里。
39、当代教育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主张及影响。
(1)、当代教育思潮是指20世纪50---70年代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些教育思潮。主要有存在主义教育、新行为主义教育、结构主义教育、分析教育哲学、终身教育和人本化教育等。这些教育思潮,有的是在20世纪初期产生,有的是在二战后产生,也有的是在60—70年代产生,但都对当代社会和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教育基本主张
存在主义教育强调教育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创造”;品格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上提倡学生“自由选择”;反对团体教学的统一化和标准化,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师生之间应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代表人物有海德格尔等。
新行为主义教育强调一切教育和教学主要是为了塑造人的行为;主张程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教学机器;教育研究应以教和学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代表人物有斯金纳等。
结构主义教育强调教育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注重教授各学科的基本结构;重视儿童的早期学习;提倡“发现学习法”;教师是教学中的主要辅导者。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布鲁纳等。
分析教育哲学主张把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一切教育研究中它有三个分支:一支是受逻辑实证论的影响,强调教育的实际状况应反映在一定的“手段---目的”逻辑模式中;一支是受语义分析学的影响,强调把教育概念的语言应用作为分析的对象;还有一支是对二者的综合,强调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的结合。在分析方法上提出了两个方法:一个是举出反例子,二是解决先决问题。代表人物主要有彼得斯等。
终身教育在本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70年代产生广泛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朗格郎。终身教育强调教育是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及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终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养成学习的习惯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终身教育的模式。
人本化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强调课程的“一体化”、“人本化”和“情感化”;强调学校教育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等。
(3)、影响
不再局限于传统派教育和现代派教育的争论,而是从更多样的角度和更宽泛的领域对人的发展、人的存在、教育和科技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思考,对当代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0、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代表人物、基本主张及影响。(1)、形成和发展
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姬等人在苏联建立之前,就已为其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础。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克鲁普斯卡姬、马卡连柯等人又对社会主义苏联早期教育思想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充分的论述。重要的贡献。主要代表人物有列宁、克鲁普斯卡姬、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等。
(2)、教育基本主张
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前批判了旧沙俄的文教政策,提出了无产阶级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工农群众获得教育权。指出了无产阶级学校民主化的主要特征是实现普及教育、实现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文化教育政策;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服务;论述了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学习问题。还对教师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克鲁普斯卡姬在十月革命前就通过《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一书,奠定了苏联建立国民教育的理论基础。十月革命后,克鲁普斯卡姬研究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问题、儿童与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问题;重视学前儿童的教育。
马卡连柯主张要以辩证的观点看待教育,认为学校不是孤立于社会的,人是被整个社会教育着的;在教育的目的上,主张把社会需要和个性发展的需要结合在一起;创立了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提出了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前景教育等原则;强调劳动教育应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注重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
凯洛夫是20世纪40—50年代前苏联教育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由他主编的《教育学》中。他在《教育学》中论述了教育学的三个思想渊源;论述了教育的起源和教育的社会性质与社会作用,并以历史事实说明了教育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在教育目的与任务上,他提出了共产主义教育的思想和政治方向;在教学论上,他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提出了教学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的区别和特点;提出了教学的6个环节和5条指导教学的基本原则;强调班级授课制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他还对德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德育的原则和方法等进行了论述。
赞科夫主要是通过他的“教育与发展关系问题”实验来发展苏联的教育理论的。通过实验,他提出了教学过程中一般发展问题,强调一般发展既不同于特殊发展,也不同于智力发展,一般发展主要是儿童个性的发展;通过实验,他提出了5项教学论体系的新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在学习时高速度前进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班上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是重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就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实施和谐的教育,即把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个人的自我表现结合起来,使二者达到一种平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还应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观点出发进行教育。
(3)、影响
前苏联早期的教育思想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早期阶段教育理论的基础,规定了前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内容;中后期的教育思想比较广泛地研究了前苏联的各种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原则和思想,对前苏联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前苏联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出现的失误和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有关常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3、柯尔柏格在人的社会性发展中,提出道德发展理论。他提出每个人的道德都是随年龄、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这种发展遵循三水平六阶段的普遍性顺序原则。意义在于发现了人类道德发展的两大规律:由他律到自律和循序渐进,并且提出道德教育必须配合儿童心理的发展。理论不足之处在于强调的是道德认知,而不是道德行为,因而不能作为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根据。
4、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继而将其中的认知学习分为六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其中,每一类学习都建立在前一类所获得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之上。
5、一般认为动作技能包含三种成分:动作或动作组;体能(主要有耐力、力量、韧性、敏捷性);认知能力(如视觉、痛觉、触觉、动觉等多种知觉能力)。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自动化阶段。
6、教学设计包含内容: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形式;教学环境的设置。
7、课堂评定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态度、学业成就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判断和决策,并且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的过程。课堂评定为教学提供大量的信息,它的功能主要有:它是有效教学的依据;它是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它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方式;它是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它是教育评价的依据。课堂评定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传统评定模式、动态评定模式和课程本位评定模式。课堂评定的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两种:测验的评定模式、非测验的评定模式。
二、名词解释:
1、发展危机:艾里克森在人的社会性发展理论中提出发展危机的概念。他认为,个体发展是一个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由于个体的自我需求与社会规范之间存在冲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不同性质的心理困难,即为发展危机。教育应当培养个体应对危机且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2、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引起的;只有当个体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了行为上的变化,才能认为学习发生了;只有当行为的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3、概念:指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观念的符号。概念是观念的、抽象的,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但存在于个别的事例中。概念具有以下特征:概念是对多个同类事物共同特征的概括;概念将大量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单位,大大简化了人的思维过程;概念是用词来表达的;概念是有层次的,它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系统。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是由定义特征和概念规则有机组合而形成的。
原理: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间某种关系的表述,也就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言语的说明。因此,原理学习是建立在概念学习的基础上的。原理学习有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两种方式。
4、动机: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指引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动机在人的行为活动中有三大功能: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对行为起着始动作用。指向功能,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一目标,对行为起着导向作用。维持功能,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段时间,对行为起着续动作用。
5、驱力: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是一种内部刺激。多用来表明属于原始性的或生理的动机。如:饥饿、性等。
需要:是人体组织系统中的一种缺乏、不平衡状态。有时用来表示形成驱力的原因(如由渴产生的驱力),有时用来表示各种不同的动机(如生理需要、成就需要、亲和需要等)。
6、好奇、习惯:好奇是指促使个体对新奇的事物去观察、探索、摆弄、询问,从而获得对环境中各种事物了解的一种原始性的内在冲动。习惯是指习得性的行为反应或习得性的动机。
7、态度、兴趣:态度是指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致性与持久性的倾向。兴趣有两种涵义:一是指个体对某人或事物所表现的选择性注意的倾向;兴趣与动机大同小异,两者都可视为引起个体行为的内在原因。
8、意志、价值观:意志是指个人对自愿选定的自认为有价值的目标全力以赴的内在心理过程。价值观是指个人自认(或社会公认)正当、并据以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符合某种标准就判为有价值,不合标准则判为无价值。个人的价值观可用于对人和事物等各方面的判断。
9、诱因:指能够激发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凡是使个体趋向或接近的刺激,并能由接近而获得满足的,称为正诱因;凡是使个体逃离或躲避的刺激,并能由逃避获得满足的,就是负诱因。
10、群体:指两个人以上为了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群体具有以下特点:群体成员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群体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群体成员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即群体心理)。
11、从众: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由自主地遵从群体中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现象。从众有助于群体形成一致意见和行为,有利于形成一种风气和凝聚力,并且可以通过群体来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从众容易排斥不同意见,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12、去个性化:指个体有时在群体意识的影响下,失去或削弱了自我导向的功能和责任感,个性状态相对丧失。
13、群体极化效应:指个体参与群体讨论时,由于受群体气氛的影响,出现支持极端化决策的心理倾向。具体说有冒险偏移和谨慎偏移两种情况。
14、社会助长和社会阻抑:群体心理效能的两种表现形式。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活动增质增量的倾向,也就是个体因他人在场而增强了行为的水平。反之,群体对个体的活动不产生促进作用,在某些条件下,反而出现阻抑作用,也就是群体情境使个体活动减质减量即为社会阻抑。社会助长与以下因素有关:活动任务的难度;
优势行为参与的程度;竞赛动机。
三、简答题:
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1)、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同化即主体利用已有认知结构将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中;顺应即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或解释刺激,其认知结构受到刺激影响而发生改变。
(2)、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感觉运动图式来和外界取得平衡。(思维萌芽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感觉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表象式形象思维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凭借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体运算。(初步的逻辑思维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能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对命题进行逻辑推演。(抽象逻辑思维阶段)(3)、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四个: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1)、贡献:确认儿童智力成长的内发性和主动性;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普遍性;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成长速度不一。
(2)、教育参考价值:按照儿童思维方式实施知识教学;遵循儿童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针对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
(3)、缺陷:独重知识认知而忽视社会性行为;发展先于学习的论点较少教育价值;各年龄实际发展水平与理论不符。
(与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皮亚杰倾向于将发展看作是儿童本身自然的成长,不太重视社会与教育因素的功能;而维果斯基则是特别强调文化社会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力倡教育促进作用,重视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潜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实际发展水平之内。)
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解决指对问题形成一个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问题解决具有以下特点:所遇到的问题是新问题;问题解决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即根据当前问题要求对已掌握概念原理进行重新转换或组合;问题解决形成解决问题的原理或规则,并成为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问题解决是更为高级的一种学习形式。
(2)、问题解决过程受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两类:问题情境和学生个体的心理因素。问题情境因素包括:
a、情境刺激的特点,即刺激呈现的方式。
b、定势影响。当定势与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致时,就会促进问题的解决;不一致时,就会阻碍问题的解决。c、酝酿效应。当人们反复探索问题而仍没有结束时,暂时将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再去研究时,问题就能较快地得到解决。
学生个体的心理因素有:
a、有关的知识背景。具备相关的知识背景能促进对问题的表征和解答。b、智力水平与认知特点。
c、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个体的动机、兴趣、意志力、勤奋、创造精神等品质都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
3、试述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相互关系。
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最主要的地位。
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是构成技能系统的两个子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
(1)、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属于实际操作活动范畴,其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智力技能的对象是头脑中的映象,不是客体本身,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
(2)、活动的结构不同。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所以其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而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可以高度简略、高度简缩,甚至察觉不到它的进行。
(3)、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联结,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
确的思维方法。
两者的联系体现在: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同时,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运动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
4、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达到熟练操作,而熟练操作具有以下特征:(1)、意义调控减弱,动作自动化;(2)、能利用细微的线索;(3)、动觉反馈作用加强;
(4)、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
(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5、智力技能的主要理论有哪些?智力技能形成的特点是什么? 智力技能的主要理论有以下三种:(1)、加里培林的阶段形成理论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活动是外部的物质活动的反映,是外部物质活动向反映方面---知觉、表象和概念方面转化的结果。这种转化是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实现的: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2)、冯忠良的智力形成阶段理论
冯忠良在加里培林“内化”学说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结构定向”教学实验,提出了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即智力技能形成经历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阶段。
(3)、产生式系统的理论
智力技能实质上是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去解决问题。智力技能的学习本质上是掌握一套程序,亦即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产生式系统。
智力技能形成的特点:
(1)、智力技能的对象脱离了支持物。智力技能形成后,内部语言成为智力技能活动的工具,而无需借助直观和明显的支持物进行操作。
(2)、智力技能的进程压缩。智力技能形成的初期,智力活动的展开是全面、完整和详尽的,最后则高度压缩,已达到自动化。
(3)、智力技能应用的高效率。智力技能一旦形成,学习者就能利用它快速而高效地解决问题。智力技能的培养:
(1)、智力技能形成的关键是把所学知识与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式知识。(2)、通过练习,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
(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有利于减少学生思维的盲目性。
(4)、科学地进行练习,促使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有效地转化。必须注意以下三点: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练习形式应多样化,注意举一反三;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
6、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满足缺失性动机。培养以求知需要为基础的学习动机,首先必须满足学生的生理、安全、归属、爱以及自尊等缺失性需要。
(2)、了解学习的性质。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只有让学生确切了解学习活动的性质,他才会按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去学习。
(3)、及时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反馈可用来提高具有动机价值的未来行为。
(4)、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动机在性质上是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因此,必须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5)、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热爱,都是先经过学会而后才喜欢的,这说明学习动机只能在教学活动中培养。
7、试述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的关系。
学习策略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控制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以便更好地存储和提取信息。学习策略是一种过程性知识,它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包括信息流程中所有环节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而对信息加工的控制过程则控制着信息的流程,监视和指导认知过程的进行,属于元认知策略,它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8、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有哪些?
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三种。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精细加工策略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即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组织策略是将学习材料划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
9、简述策略教学的原则。策略教学的原则包括:
(1)、特定性。学习策略一定要适合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
(2)、生成性。即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产生某种新的东西。(3)、有效的控制。教给学生何时、何地与为何使用策略。
(4)、个人效能感。策略训练课程必须包括动机训练,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
10、试述有效教学的方法与形式。
有效教学就是高质量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方法主要有:
(1)、指导教学。指导教学是针对结构良好的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由教师控制教学目标,选择符合学生水平的教材,控制教学进度,按照一定的教学程序进行。
(2)、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针对非结构化的思想、观点的形成而采取的教学方法,它是针对新信息的学习,主要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发现学习的基本标准是学习者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是否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为了进一步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群体在学习中的作用,并增强学生的合作和利他行为的一种教学方法。
(4)、自我调节学习。自我调节学习认为学生是一个自我指导、自我激励的学习者,因而往往采取开放学习、开放教室,通常让学生到真实生活情境中进行真实性学习。
11.有效教学的形式主要有:
(1)、全班教学(大组教学)。一种传统的、经济而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即教师按照全班学生的平均水平进行教学,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这种教学形式使教师能有效地指导和管理大量的学生。
(2)、小组教学。小组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学业、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同质的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学习。小组教学各组学生水平相当,有利学生适应教学。
(3)、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指按学生个人的水平和速度进行教学的方法。教师根据对学生的不断评价进行进一步的教学。主要有四种形式: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学习、独立学习。
12、试述课堂学习管理的涵义、功能及影响。
(1)、课堂学习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现代课堂学习管理强调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争取成就的行为,创设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行为的教学环境,预防问题行为的出现。
(2)、课堂学习管理具有以下功能:维持功能,即为教学活动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维持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使教学活动能顺利地进行;促进功能,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其自觉性,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3)、影响课堂学习管理的因素主要有:
a、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对教师课堂学习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
b、学生的定型期望。教师应当时刻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尽量使自己的行为方式、管理方式等与学生的期望相一致、相协调,以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更和谐,从而取得更好的课堂学习管理的效果。
c、班集体的特点。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因此对待不同性质、规模的班集体,应采取不同的课堂学习管理的模式。
13、简述课堂气氛的概念、类型及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1)、课堂气氛,也叫课堂心理气氛或课堂心理气候,是教学情境中的心理成分。课堂气氛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由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形成的。它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相反,则降低学习效果。
(2)、课堂气氛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如知觉、注意、思维、情绪、意志以及定势等状态。依据这些心理状态综合表现的不同特点,将课堂气氛划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3)、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a、教师的课堂运作能力。教师要实现良好的课堂运作,必须具备以下六方面的能力:洞悉;兼顾;把握分段教学环节的顺利过渡;使全班学生始终参与学习活动;创设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责罚学生避免微波效应。
b、教师的移情。同理心或移情可将教师和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c、教师的期望。教师的高期望对学生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预效应,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并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
d、教师的焦虑。只有维持中等焦虑水平,才有利于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的充分发挥。
14、解释课堂纪律的涵义、功能、类型以及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策略。
课堂纪律是指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与控制。课堂纪律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1)、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社会化,它使学生了解在各种场合受赞同或默许的行为准则,懂得个人行为所依据的价值标准。
(2)、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使学生在遵守社会规范和要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自信、自我控制、忍受挫折等人格品质。
(3)、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接受道德规范,并形成道德义务感,使学生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上课时情绪稳定,使学生的行为有所遵循,不至于因对自己行为的迷惑、担心而产生焦虑。
课堂纪律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自律)。
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策略有:
(1)、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
(2)、适时运用非语言线索,控制课堂内学生不正当行为的产生,同时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3)、有选择地强化学生正当行为,抑制其不正当行为。
(4)、通过赞扬其他学生,使行为不当的学生感知并加以控制。(5)、正确运用有限度的惩罚,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15、如何理解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课堂中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具体来讲,是指那些直接指向环境和他人的不良行为,直接妨碍教学或学习过程的行为,以及某些适应不良的行为。
正确对待课堂学习中的问题行为,可以从以下途径加以调控: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协调同伴关系;与家长合作。
16、学校群体的功能是什么,它对学生成长有哪些作用?(1)、学校群体与其它群体一样,具有以下一般功能:
a、生产性功能。即群体为实现特定的组织目标,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功能。学校群体的生产功能主要指教育教学任务的实现以及学生的培养质量等。
b、维持性功能(组织功能或凝聚功能)。群体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组织大多数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发挥群体作用。
(2)、学校群体与其它群体有区别,其心理功能主要体现在:
a、归属功能:指学校群体能使学生或教师产生一种成为团体中的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的需要体验。b、认同功能:指学校群体能使学生或教师对一些重要的、原则的事情或问题,同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
c、支持功能:指学校群体中学生或教师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方式以及个体所取得的成就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使其获得一种支持的力量,增强其信心,推动个体进步。
d、塑造功能:指学校群体对于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要求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起着重要作用。(3)、班级群体作为学校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
a、班级群体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媒介。班级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首先是通过教师的影响实现的,其次,班
级中的同学关系对学生的社会化有着直接的影响。
b、班级群体是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途径。班级群体为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c、班级群体是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和学习风气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17、试述学校竞争与合作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应当如何管理?
竞争与合作是人际关系中两种相对的基本形态。学校群体不仅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学校竞争与合作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竞争,一方面能激起学生自尊心,使其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思维敏锐、学习效率高;另一方面竞争只有少数人获胜,大多数人以失败告终,使学生产生自我贬低,对学习丧失信心。合作,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信心,产生安全感,积极投入工作和学习;另一方面容易造成责任分散,使学生产生依赖他人、坐享其成的思想和行为。
(2)、对学习能力的影响:在竞争情境中学生有较强的动机,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同时,学生为了保持“ c、家庭气氛:在“和睦”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子女,其品德状况比“平常”气氛下长大的好,而“平常”的又比“紧张”的好。
d、家庭的人口结构:分居或离婚等破裂的家庭结构给儿童与青少年带来过分紧张的生活气氛和感情冲突,致使他们在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易于向不良的方向发展。
e、家长对子女的态度:母亲如果采取保护的、非干涉性的、合理的、民主的和宽大的态度,儿童与青少年就会富有积极性,态度友好和情绪稳定。反之,子女变得适应能力差,依赖性强,精神不稳定和富有反抗性。
(2)、学校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
a、受教育程度与道德发展的关系:受正规教育的多寡,影响一个人最终将达到什么样的道德发展水平。b、道德教学对儿童道德发展的作用:按学生小组道德讨论的形式,以两难道德故事为教材进行道德教学,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道德教材的兴趣,加深他们对道德问题的理解很有帮助,对于促进儿童道德行为的成熟也有一定的效果。
c、道德训练的作用:短期道德训练能明显地改变儿童原有的道德判断定向,促进道德判断的成熟,也可以用来发展或纠正儿童的一些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3)、个性对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
a、个性倾向性,包括道德动机、道德理想、人生观和自我意识等因素在内,在品德发展上起动力系统的作用。道德动机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唤起道德行为;反映品德发展的水平;处理各种道德情境;自我调节道德动机的模式。
道德理想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是组成道德动机系统的核心因素,它制约着一个人,特别是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人生观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人生观的形成和品德的发展具有一致性;人生观是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品德的基本思想前提;人生观是品德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给予品德发展以思想倾向性,给予品德发展以行为出发点,给予品德发展以习惯。
自我意识在品德发展中的作用:自我意识是品德发展中的监控结构;它能提高品德发展的策略性;促使中小学生作出适当的道德评价。
b、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个方面。
认知能力是品德发展的基础;认知能力在品德发展上的作用表现出两极性,要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提高认识水平是提高品德修养水平或矫正不良品德行为习惯,改变错误观念的突破口。
气质直接影响着品德结构、品德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平衡性和指向性;气质是遗传素质影响个体品德发展的中介;气质在社会活动中形成个体的品德心理特征;气质是成功的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依据;气质类型特征也是个体施教的依据。
良好的性格无疑赋予中小学生的品德以良好的、经常的、稳固的特征,相反,不良性格也给中小学生的不良品德以经常的、稳固的特征,甚至导致违法犯罪;一个人的性格可以表现他的品德;性格特征可以发挥道德动机的作用;性格培养可以巩固已形成的品德心理特征,也可以改造或矫正不良品德。
20、简要分析教育测验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1)、测验具有诊断和预测两项基本功能。从这两种功能出发,教育测验对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有四方面的作用:作为科学地选拔人才的工具;为因材施教提供科学的依据;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诊断;为学校教育教学咨询、心理健康咨询、职业指导等方面提供参考或指导。
(2)、教育测验的局限性在于测验的信度与效度。信度与效度是衡量测验好坏的重要指标,而每个测验的难度与区分度直接影响测验的信度与效度。信度反映的是测验的可靠性,信度的高低说明测验对各种误差控制的强弱程度;效度反映的是测验的有效性即正确性;难度反映的是测验的难易程度;区分度反映的是测验的鉴别程度。
21、请对主要的学习理论进行介绍和评价。
(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学习观。条件反射,即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结合使得条件刺激也能引起由无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2)、华生的行为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出生时具有的几种反射以外,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即S—R联结)而形成。极端行为主义观点,对于倡导心理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具有积极意义,理论不足之处在于他对外在客观的过分强调忽视了人类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
(3)、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的学习观。学习即S—R联结渐进、尝试错误直至问题解决达到最后成功的过程,又称试误说;提出三个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桑代克是动物心理学研究的先驱,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建构了学习心理学中最早也最系统的学习理论。桑代克也是将传统哲学教育心理学转化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 程的基本模式。
(1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维特罗克提出学习的生成过程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主动选择和注意的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认知灵活性理论认为建构包含两个涵义: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组和重建。
建构主义学习观积极之处在于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而认为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人的建构,不存在对事物的惟一正确的理解,则过于强调了真理的相对性,又是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
22、什么是学习的迁移?简要介绍学习迁移的理论。
(1)、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学生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态度、策略和方法等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所发生的影响。
(2)、学习迁移的主要理论有: a、形式训练说
理论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它主张迁移要经过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才能产生。认为心智是由许多不同的官能组成的整体,每一官能作为独立的实体,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迁移就是心智的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某些学科可能具有训练某一或某些官能的特殊价值。因此,教育的目的在于训练和改进心理的官能,而学习内容不甚重要,重要的是所学习的东西的难度和训练价值。
b、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
只有当两种训练机能具有相同的要素时,一种机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机能的习得。并且,两种情境相同的因素越多,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同要素说对当时的教育界起过积极作用,使学校脱离了形式训练说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开始重视应用学科,教学内容也开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但相同要素说事实上是从联结主义的观点出发,未能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内在训练的观点,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
c、概括说:两种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d、关系说:认为迁移的发生不在于有多少共同因素或掌握了多少原则,而在于能否突然发现两种学习情境中的要素之间或原理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体对关系的“顿悟”是获得迁移的真正本质。
e、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说:认为当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学习发生影响时,就产生了迁移。迁移的发生不仅是由于前后两种学习在刺激和反应方面的相似程度,还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
f、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在总结配对联想学习中的大量实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迁移的三维模式。只适用于机械学习。
23、简述教师的社会作用。
教师的劳动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教师对于个体的成长,对于人类文明的延续、进步和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社会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
(2)、教师是价值引导的实践者。一个社会与民族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培养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劳动。
(3)、教师在参与社会生活与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才能为社会服务,是先进思想的创造者与宣传者。
24、如何理解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
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教书育人、行政管理、心理导向、自我定向四个方面。其中教书育人和行政管理的角色,乃是教师的本职角色。
(1)、教书育人的角色
a、教师是人类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一要“博”,即给学生以丰富的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二要“深”,即给学生以规律性的知识,引导学生钻研;三要“新”,即给学生以带有时代感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知识。
b、教师是言传身教的教育者。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还必须对他们进行品德方面的教育,这种教育
主要是通过言传和身教来实现的。
(2)、行政管理的角色:
a、教师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教师从集体中选拔学生干部,培养积极分子,正确分配集体的职务,形成以积极分子为核心的班级、团队和学习小组等。
b、教师是课堂纪律的管理者。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必须督促全体学生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评价学生某种行为的正确或错误,并实施奖励或惩罚。
(3)、心理导向的角色:
a、教师是人际关系的协调者。教师要处理师生关系、与其他教师的关系、与学校管理者的关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等等。在处理这些关系时,教师应与各方面加强沟通,善于交往,促进相互了解。
b、教师是心理卫生工作者。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健康地生活;另一方面,在学生遭受心理挫折后,教师又要设法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气氛,并及时提供帮助、咨询和诊断,治疗学生的心理创伤。
(4)、自我定向的角色:
a、教师是孜孜不倦的学习者。作为教师,必须学习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知识。b、教师是学生家长的代理者。教师往往具有家长特点,常常要以家长的代理者对待学生。教师的职业成分主要有三种成分:设计成分、组织成分和交往成分。
(1)、设计成分:包括对学期工作的设计、对一节课的设计、对课外活动的设计和对个别教育的设计。
(2)、一般地说,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包括三个方面:组织自己的讲授,使自己的讲授具有准确性、条理性、系统性;组织好自己的课堂行为;组织好学生的活动。
(3)、教师的交往成分主要包含教师与学生、家长、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师的关系,其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
a、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了解和研究学生;信任和尊重学生;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b、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往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端正与学生家长联系的动机;尊重学生家长;帮助学生家长;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合作。
17、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教师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教师要干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强烈而持久的事业心、责任感,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这就是师德,其核心是对学生的热爱。
(2)、教师的知识水平
a、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有效履行教师职责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掌握扎实可靠的专业知识,课堂讲授追求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思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广博的文化修养。教师应力求开拓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加接触学生的机会,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c、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亦即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关于教与学的知识;关于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现代教师必须系统地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教育理论知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3)、教师的教育观念 a、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判断。包括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
b、教师控制点。指教师将学生的好与坏的学业表现归为外部的或内部的原因的倾向。倾向于内归因的教师会更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
c、对学生的控制。如极端家长制、民主制。优秀的教师会趋向于和学生建立民主友好的关系。d、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教师职业的众多冲突是引发教师压力与紧张的根源。教师应当明确自己所处的角色,减少受他人期望的影响,与同事愉快合作,减轻工作压力和紧张感。
(4)、教师的能力结构 a、教学监控能力。即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能力之一,是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具体而言,教师要具备处理教材、改造教材等课程开发的能力;良好的语言
表达能力;课堂的有效组织与管理能力;合理评估自己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能力;等等。
b、组织管理能力。现代学校具有严密的组织性。为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需具有多方面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确立符合实际的活动的预期目标,拟订周密的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性。
c、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要加强学术研究,以保持对教学的热情;同时还要研究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
(5)、教师的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式。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是否有效;课堂上的所有活动是否围绕教学任务进行;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
综上所述,五种教师素质成分并不是简单的平列关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教师素质系统的复杂结构,而且这种结构是不断变化的、动态的结构。
论述题:
(一)、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与智力、人格有何关系?你认为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从本质上讲,创造是最终产生新颖的产品的活动过程,是问题解决的最高形式。创造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前者是指科学家和其他发明创造者最终创造对人类而言是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活动;后者则是对个体而言,创造的产品是新颖的,对社会而言是已知的,只具有个人意义而不具有社会意义。智力指的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知活动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
2、智力与创造力两者的区别在于智力能使人们有效地进行认知活动,而创造力的功能在于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产品。因此,创造力是一种更高水平的能力。创造力与智力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长期研究表明,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独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具体来说,低智力的人不可能有高的创造力,高智力的人可能有高的创造力,也可能有低的创造力;低创造力的人其智力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力的人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力。也就是说,高智商虽然不是高创造力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并且,这种非线性关系还揭示,创造力具有一般的智力测验无法测出的智慧品质,正是由于这些特殊品质的参与,才实现了单纯智力无法完成的创造。
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非常密切。高创造力的人具有一些有利于其创造力发展和创造性完成任务的人格特点。推孟通过长期追踪研究发现,高创造力者具有以下人格特点:有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自信而有进取心;谨慎;好胜心强。
3、创造力的培养
(1)、影响创造力培养因素
a、改变不利于创造力培养的教育观念。如过分追求成功,以同龄人的行为为楷模,禁止学生提问,权威式教育等。
b、提高教师的素质。日本学者恩田彰提出,有利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师具有以下特征:本身具有创造力;有强烈的求知欲;努力形成具有高创造性的班集体;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具有与学生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创设良好学习环境;注重对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渴望。
(2)、创造力的培养措施
a、创设有利环境,保障学生心理安全;
b、提高教师素质,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保护儿童好奇心,克服学生怕犯错误的紧张恐惧心理,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善于对学生创造活动过程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创造渴望;
c、设置创造性课程,采用全新教学方法,集体讨论,广开思路,重视在语文、数学等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d、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掌握类比推理、远距离联想、多中心注意等创造性思维策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二)、试评析主要的学习动机理论及对教育教学的意义。
1、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
基本观点:行为是由驱力所推动的,而驱力则由生理上的需要而产生。满足个体需要可以强化个体保留行为。同时,这种理论在性质上是外控的,主张动机作用的发生是直接的,属于强调外在动机的学派。
第三篇:同等学历申硕成功的经验
同等学历申硕成功的经验
同等学力申硕成功必须要经过重重的磨难才能成功,其实同等学力申硕是在职研究生中最简单的一种,但是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成功的,需要付出才会有收获,第九学期的老师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同等学力申硕成功必经的几个考验。第一:同等学历申硕需要学习
学习是考生成功的前提,硕士教育课程的具体学习内容安排由各院校自己决定,考生要想获得硕士学位,学习是首要环节,一般的学习时间是两年,在这个学习期间,各学校老师会在业余时间为考生讲解主要课程,学生要修够学校要求的学分,在所有课程结束后,学校会组织针对此次学习的课程考试。
第二:同等学历申硕需要考试
那些修够学分的考生,课程班学习的考试成绩要达到学校的要求才能参加同等学力申硕考试这次国家统考,此次考试重点考察考生对外语知识和专业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考生要准备好相关的同等学力资料,如课程班学习的考试成绩、业绩等相关资料,关于这次考试的合格分数线,一般学校的要求是60分。第三:同等学历申硕需要论文
考生必须在通过了所有考试的一年内提交论文申请,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后一道门槛,考生一定要注意时间问题,在考试通过后要及时要学校的老师联系,询问论文相关事宜,只要考生好好准备,论文很容易就会通过。
同等学力申硕成功必须要经过以上三个考验,付出了一定的努力才会成功,经历风雨才会见彩虹,希望大家都能申硕成功。第九学期致力于在职研研究生,自考,成人教育提供最专业的咨询与辅导,如果有相关的问题可以咨询第九学期的在线老师,他们会为你答疑解惑。
第四篇:同等学历申硕的考试试题是都一样的吗?
中国研教网官网:www.xiexiebang.com
同等学历申硕的考试试题是都一样的吗?
报考过同等学力申硕的在职研究生们应该都知道五月同等学力申硕的考试试题只有两类,一门是专业课,另外一门是外语,只要是两份课程及分别达到50分以上即为通过。但是对于还没有参加过考试的同学来讲怎么复习就没有经验了,想做真题试题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统一进行考试的。今天研教网就给这些小伙伴们解释一下,同等学历申硕的考试试题是都一样的吗?
对于专业课而言,由于专业的差异性,所以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今天主要说一下同等学力申硕考式中的英语试题,在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中,英语是全国统一进行考试的,所以试卷与题目类型是一样的,但是有差异的是在英语考试中是分A卷B卷来进行考试的,也就是在考试之间随机进行抽取,所以虽然是统一进行考试但是试卷试题并不一定是一样的,但是其题型与难度类别相差不大,只要是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认真复习通过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同等学力申硕的考试试题虽然不一样但是其题型与分值是一样的,所以多做一些真题对于提升考试成绩还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来说英语题型有会话技能、词汇、阅读理解、综合填空四部分,词汇共20-30题,阅读理解共25-30题,综合填空共10-15题。翻译和英语写作是所占分数较大的两部分,翻译的考试题型包含汉译英5个题,短文长度为100-120字。英文写作则要求考生写不少于150个词的短文。
需要注意的是考试的大纲内容会在考试之前就进行公布,这样报考的同学可以结合题型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只要是平时认真学习,多读多练,通过同等学力申硕难度并不大。
中国研教网是目前国内领先的在职教育门户网站,专业的在职研究生招生搜索引擎,权
中国研教网官网:www.xiexiebang.com
威的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发布平台,免费为全国各院校提供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发布、在线咨询、网上报名等一站式服务。
汇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名校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专业涵盖金融学、企业管、经济学、国际贸易、物流管理、IT类计算机应用与管理、会计学、外语、传播学、人力资源等,我们始终秉承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真实、负责、可靠、全面的原则,全心全意为广大在职研究生朋友提供服务!
中国研教网网贯穿在职研究生招生宣传、招生咨询、考试提醒、在校报名、生源调剂、开课通知等整个工作流程,实现了在职研究生服务一体化。
为学员提供专业的报前咨询服务,为学员分析最适合的学校与专业,为各个在职研招生单位提供精准有效的广告投放服务。
第五篇: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复习试题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复习试题
教育学原理(共九章)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形式教育论P13
2.实质教育论P13
3.教育学P18
二、问答
1.谈谈你对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思潮的认识。P13
2.试分析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积极意义和理论缺陷。
3.述评实用注意教育学观点。P15-16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狭义)P22
2.现代教育P28
二、问答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P29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现代化 P37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P39
P14
3.人的发展 P40
4.最近发展区 P39
5.一般发展 P41
6.社区教育 P51
二、问答
1.如何理解教育优先发展? P32
2.教育的文化功能。P36
3.教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P37-38
4.教育民主化的含义。P38
5.教育主体性的含义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含义。
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P45-46
7.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两个前提。P46-47
8.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P48-49
9.学校、家庭、社区形成合力的意义。P52
10.学校教育的局限性。P50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教育目的 P55
二、问答
1.建国以后我过历次教育目的的表述的基本点。
2.如何理解和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 P68-70
P38 P66-67 第五章
一、名词
1.教育制度 P71 2.双轨学制 P76
二、问答
谈谈你对我国学制改革的看法。P82 第六章
一、名词
1.教师 P 82
2.教师教育P91
3.学校文化(校园文化)P102
4.教师文化P103
5.学生文化P103
6.学校观念文化P103
7.学校事故P107
二、问答
1.教师为什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P84
2.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 P87
3.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需求。P88-90
4.教师教育改革涉及哪些内容?P91
5.学生的特点(学生观)。P91-92
6.如何培养学生集体?P93-94
7.现代学校的危机有哪些? P100-101
8.学校文化(校园文化)的功能。P102-103
9.如何建设理想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P104 第七章
一、名词
1.课程 P112 2.课程计划 P120 3.课程标准 P120
4.活动课程 P128 5.综合课程 P129
二、问答
1.当代课程设计发展呈现代化什么趋势? P113-114
2.如何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P115
3.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优缺点。P128-129
4.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突出成就何在? P129
5.新世纪课程改革呈现哪些发展趋势?P129 第八章
一、名词
1.教学 P131
2、教学模式 P135
3.教学评价 P138
4.静态评价 P139
5.动态评价 P139
二、问答
1.教学过程的特点。P131
2.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任务。P132-133
3.简述当代主要的教学理论。P133-134
4.述评布鲁纳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P134-135
5.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P136
6.世界各国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P139
7.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P139-140
8.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容。P140
9.简述你对建构注意教学模式的认识。P140 第九章
一、名词
1.德育(广义、狭义)P141
2.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 P146
3.前景教育P149
4.平行教育影响 P149
5.道德两难发 P152
二、问答
1.现当代学校德育的新特点。P143
2.怎样才能正确、合理、有效地发挥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的功能? P147
3.论述马卡连柯的集体注意教育思想。P149
4.述评马卡连柯的道德教育思想。P152
5.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发展的一般趋势。P152
6.我国当前德育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P153-154
中外教育史(共五章)
第一章
一、名词
1.教学 P175 2.察举 P182 3.及门弟子 著录弟子 P178
二、问答
1.汉代太学的特点 P171 2.唐代儒学与专科学校的特点。P172-173 3.宋元明清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的特点。P174-176 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极其意义。P176-178 5.书院的起源及其在组织管理和教学上的特点。P180-182 6.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用、流弊及对教育的影响。第二章
一、名词
1.朱子读书发 P211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P216
二、问答
1.孔子的教学思想。P196 2.孔子关于教学的论述。P197 3.孟子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P198 4.《学记》关于教育学原则与方法的论述。P202 5.张之洞关于 “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P216-217 6.试分析蔡元培的教育思想。P220 7.陶行知 “生活教育” 的内容。P223-224 8.陈鹤琴 “活教育”思想的内容。P225-226
第三章外国古代教育
一、名词
1.苏格拉底法 P232 2.文雅教育 P235
二、问答
P183-187 1.述评苏格拉底的 “智德统一论”。P231-232 2.什么叫苏格拉底法,基本特征是什么? P232 3.亚里斯多德的文雅教育思想述评。P235 4.经院哲学对中世纪西欧教育的影响。P247
第四章
一、名词
1.公学 P249 2.学园 P249 3.“导生制”学校 P250 4.《费里法案》 P255 5.公立学校运动 P259 6.《毛雷尔拨地法》 P260 7.《教育敕语》 P263 8.《巴特勒教育法》P264 9.“八年研究”计划 P270 10.《国防教育法》P272 11.《普及科学—2061计划》 P274
二、问答
1.美国“八年研究”计划的产生原因、主要内容及特点、影响。P270-271 2.述评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 “返回基础”教育运动。P273 第五章
一、名词 终身教育 P293
二、问答
1.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和影响。P282-283 2.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基本主张及影响。P284 3.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基本主张及影响。P287-288 4.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发展、基本主张及影响。P290-291 5.述评前苏联的 “合作教育学”思想。P295
教育心理学(共13章)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
1.教育心理学 P308 2.质的研究 P313+457 3.行动研究 P314 506 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
一、名词 1.同化与顺应 P315 2.最近发展区 P317 3.“发展危机”P319
二、问答
1.述评维果茨基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最近发展区)P317 2.述评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P319
第三章 学习及学习的理论(重点章节之一)
一、名词 1.学习P320 2.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 P324 3.观察学习P324 3.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 P325 5.潜伏学习P326 6.内在强化 P326 7.有意义学习P327 8.学习迁移 P329 9.特殊迁移、非特殊迁移;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正迁移、负迁移 P329 10.定势 P333
二、1.简述桑代克的(三个)学习定律。P323 2.述评布鲁纳的认知发展说。P326-327 3.述评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P327 4.述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P327 03年考
5.述评桑代克的迁移理论(相同要素说)。P330 04年考 6.述评贾德的迁移理论(概括说)。P331 7.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P332
第四章 学习动机(重点章节之一)
一、名词 1.概括形成与概念同化 P336 2.创造力 P340
二、问答
1.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解决的理论有哪些? P337-338 2.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怎样的? P339 03年考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P339-340 4.什么是创造力? 你认为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P340-342 5.简答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P340 040年考 6.创造力与人格之间的关系。P341
第五章 学习动机
一、名词 1.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P344 2.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P344 3.正强化与负强化 P345 4.成就动机 5.成就目标 P346 6.自我效能感 P348 7.替代性强化 P348
二、问答
1.简答动机的相关概念。P342-344 2.理解各种动机理论及其对教育教学的意义。P345-348 3.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P348-349
第六章 学习策略
一、名词 1.学习策略P350 2.PQ4R方法 P355 3.元认知 P353
二、问答
1.简答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有哪些? P352 2.简答主要的学习策略。P355-356
第七章 教学心理
一、名词 1.有效教学 P359 2.教学质量 P359 3.学习方式 P363+364
二、问答 1.教学设计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356-359 2.简答有效教学的QAIT模式。P359 3有效教学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特征? P360 4.有效教学的方法和形式分别有哪些? P360-362 5.因材施教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P364
第八章 课堂学习管理
一、名词 1.课堂学习管理 P366 2.课堂气氛 P368
二、问答
1.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P366 2.影响课堂学习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P367-368 3.教师领导方式与课堂气氛的关系。P369 4.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P369 5.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策略。P376-377
第九章 学校群体心理
一、名词 1.社会助长(作用)P381 2.社会阻抑(作用)P381 3.去个性化 P383 4.群体极化效应 P383
二、问答
1.什么叫社会助长和社会阻抑?它们给教学什么启发?P381 2.试述学校中的竞争与合作对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生自我情绪体验的影响。P384-385 3.如何管理(引导)学校中的竞争与合作? P385-386
第十章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名词 榜样学习(即观察学习)P401或324
二、问答
1.一个完整的品德心理结构是怎样的?它们给我们什么启发? P391-392 2.论述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P393 3.论述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P397-399 4.简述品德教育的方法与技术。P403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
一、名词
1.心理健康 P403 03年考 2.心理健康评估 P407 3.人格障碍 P413
二、问答
1.简答心理健康者的特征。P404 2.简答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P404-406 3.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几种? P412-415
第十二章 教育教学的测量与评定
一、名词 1.教育评定 P424 2.课堂评定 P424
第十三章 教师心理
一、名词 1.教学效能感 P433 2.教师控制点 P433 3.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P434
二、问答
1.论述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P432-434 2.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P439-44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共4章)
第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
一、名词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P454 2.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 P455 3.内在信度与外在信度 P455 4.基础研究 P456 5.应用研究 P456 6.描述研究 P456
二、问答
1.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趋势。P463-466 2.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P455 3.简答教育科学研究的四种研究水平。P455
第二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一、名词
1.课题论证 P472 2.样本 P478 3.取样 P478 4.系统随机取样 P480 5.分层岁机抽样
二、问答
1.好的研究课题应具有哪些特点?P470-471 2.简答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P471
第三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重点章)
二、名词
1.历史研究法 P484 04年考2.比较研究 P487 3.调查研究法 P490 4.教育实验研究法 P501 5.测验调查法 P498 03年考
三、问答
1.运用历史研究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P486-487 2.运用比较研究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03年考 3.简答设计问卷问题的基本要求。P493 4.访谈的艺术。P495-496 5.准实验设计的、类型。P505 6.简答教育实验的主要功能。P502 7.质的研究设计的组成部分。P513-514
第四章 教育科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表述
一、名词 元分析 P517
二、问答
1.简答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要求。P521 2.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内容及评价指导体系的基本要求。P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