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5月25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实施《柳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安排部署我市下一阶段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工作。刚才,(副)厅长对我市教育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和宝贵建议,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张副市长所做的工作报告和张剡代市长所做的讲话,都很好,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就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信心,切实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既是国计,也是民生;既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提高个人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既对培育人才、开发人力资源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也是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领域。-1-
高度重视教育,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我们建设“实力、魅力、活力、和谐”柳河,加快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
去年7月,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去年1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我省“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建成教育强省和西部人才高地”的宏伟目标。两次会议先后颁布的国家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描绘和规划了未来十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全力推进精品教育,不断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辐射力
教育公平与民生。在配置教育资源时,让优质资源集中到更加优质的学校,提升教育在区域中的影响力。同时兼顾教育公平,推进普通学校教育。
精品教育具有区域辐射力,可以打消优秀人才因为子女教育问题的顾虑,放心地到柳河工作、生活。
一定程度缓解柳河人送子女到成都和外地去上中小学的趋势。同时,吸引周边群众送子女到到柳河来。增加城市的归属感和吸引力。
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升城市品位。一方面,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不但能够循序渐进地提高市民的受教育程度,整体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有助于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一步浓郁城市的文化气息,进一步丰厚城市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教育,不但能够为发展经济提供人力资源,而且它本身就具有经济活动属性,能够为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聚集人气,并带来地方相关经济领域的发展。
教育对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而言,既是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手段。一方面,教育对个人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素质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从而实现扩大就业,增收富民,改善民生。另一方面,通过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教育,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文明风尚,增强民族凝聚力,打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思想支撑。
三、突出发展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柳河在以“工业立市”,工业比重%。在“十二五”的加快发展进程中,我们提出了“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经济特色强市”的目标,并且围绕钒钛优势产业提出了一系列宏伟的发展目标。因此,我们工业的大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型技术人才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的人力支撑……
比如钢城集团在这几年来,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就比较大,专门跑到外地大学去招人,还存在招不齐人的情况,这从侧面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同样的,我们的钒钛产业提出要达到……的规模,技能型人才缺口将达到……,这对我们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比如富士康一引进,就需要十来万工人的需求。要是没有相关的政策、特别是相关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这样的大企业也不会到这里来投资。
同时,通过职业教育引导人才流进柳河,对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些人进来后,在这里生活、消费,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全市经济结构。
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要紧紧围绕全市“6+2”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大力培养、汇集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文化引领能力,着力提升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四、加强组织领导,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团结带领全体教育工作者,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
更进一步的跨越式发展。
(一)切实加强领导,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不重视教育就是失职、抓不好教育就是不称职的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努力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的局面。党政主要领导要当好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充足的财力、更充沛的精力支持教育改革发展。
(二)切实加大投入,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要确保“三个增长”,即市、区(县)两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确保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三)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带领全体教育工作者全身心投入教育改革发展伟大实践。注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着力实施全员培训计划和名师培养工程,提升素质,优化结构,搞好团队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采取有力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教育振兴,全民有责。要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做到各司其
职、各尽其责,形成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抓好人才培养和学校管理上,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挖掘自身潜力,不断提高办学和管理水平。
(五)创新工作方法,确保改革发展目标落到实处。要抓好《市纲》的宣传和组织实施,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主体。各县区、各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提出具体行动方案,尽快见到成效。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基层创造的鲜活经验,及时加以总结推广,指导和推动全市工作。
同志们,推进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对柳河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以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市纲》的颁布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建成教育强市和区域性教育高地”,推动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
第二篇: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在2013年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5月8日)
同志们:
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的相关要求,县委于3月29日召开了组织、宣传、政法、统战及群团组织工作会。县政府也于4月8日召开了第二次政府全会,明确年内原则上不再召开部门工作会议。但是,为了我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经研究,还是决定把大家请回来,召开这一次工作会议。这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今天的这次会议是继全市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在我县成功召开后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客观总结去年以来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教育工作任务,继续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大力弘扬勤奋实干的工作作风,大力弘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大力弘扬敬业奉献的优良品格,振奋精神,再立新功,努力开创我县教育工作新局面。刚才,冯开强副局长、周仕荣局长分别对相关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补充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全县教育系统紧紧围绕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县委、县人民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凝心聚力,攻坚克
共投入资金9046万元,新建、改扩建校舍53450平方米,排除D级危房26566平方米,加固改造C级危房7662平方米,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四是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全县在编在职教师已达1853人;教师专业培训和骨干教师培养取得明显成效,一批优秀干部、教师脱颖而出。
纵观近几年全县教育发展,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说:县委、县人民政府重视和重抓教育的决心是坚定的;全县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教育是重视、关心和支持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是为人师表、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全县教育事业总体是不断进步和平稳健康发展的,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县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坚实基础。所以,我们要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再添砖瓦,再立新功。
二、正视问题,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地认识当前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差距,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义务教育成果巩固提高难,控辍保学依然严峻。2012—2013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表明,小学辍学率为0.98%,比上学年上升0.49%;初中辍学率为2.90%,比上学年上
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既是全县教育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也是我们把握新机遇,迎难而上的一年,我们只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发挥优势,化挑战为机遇,负重奋起,变压力为动力,才能如期实现各项既定目标,才能不负镇康人民的厚望与重托。今年,我县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县委、县人民政府安排部署的重点工作,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转变作风,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全县教育局事业协调、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镇康桥头堡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紧扣这一工作思路,年内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项目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大家知道,项目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事关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牛鼻子。
1.积极争取项目。我们教育部门要抢抓机遇,发扬“跑、争、拼、抢”精神,继续努力向上申报项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拓宽筹资渠道上狠下功夫,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育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实施好在建项目。对于目前在建的及即将实施的项目,我们必须把这些项目落实好、推进好,不辜负上级党委、政府对我
毛入园率达58%以上。二是要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通过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城乡教师互派交流制度等途径,逐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臵,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教育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措施,扎实做好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工作,防止学生未完成学业外出打工,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使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82%以上。三是要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推动县一中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加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培训;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县一中办学水平,力争进入省一级三等完中行列。四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要切实抓好专业教育招生宣传,完善工作措施,力争完成今年400人的招生任务;完善“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政策保障,推动职业教育扩大规模、提高办学质量;鼓励和支持学校采取“股份合作”、“公办民助”、“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吸纳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推动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要积极参与全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努力构建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职教体系,并充分利用农村成技校资源,结合当地产业项目,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五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民族教育发展步伐。要继续坚持民
要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把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职前培训、资格准入和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评价的重要内容,并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形成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要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严格教师学习培训和考核反馈制度,重点依托国培计划,全面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和校本研训,职业学校要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注重工作落实,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一是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要本着有利于普及和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加快高中教育发展步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国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办学新模式,重点发展民办学前教育,努力构建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二是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行校长公选、教职工全员聘用、绩效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推行校长职级制,同时要做到以教师为本,破除论资排辈的陋习,把有能力、有魄力、有闯劲的年轻教师推上重要工作岗位去锻炼,不断增强教师队伍活力。三是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认真总结完善,强化示范推广,形成一批具有我县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同时,抓好教育“桥头堡”建设,依托职教中心,以华文教育、教育心理学等为内容,举办
职能部门的沟通对接,切实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抓好学校校舍、食品、卫生、交通、消防等安全工作。同时,各级各类学校要定期开展校园安全工作大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消除,严防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县教育的平安与稳定(插:4.23班龙完小学生意外摔伤导致死亡事故,反映出来我们的部分老师安全意识淡薄……,此事后续处理工作一定要慎重稳妥,一定要尽快处理妥当)。二要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机制,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向管理要安全,向制度要安全,向教育要安全,向责任要安全,向投入要安全,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同志们,新的一年孕育着新的希望,让我们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优良的工作作风,更加实干的工作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教育工作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开创我县教育工作新局面。
第三篇: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刘善桥(2011年5月6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大力建设教育强市,为推进黄冈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黄冈是一块尊师重教的热土。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黄冈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孕育了一批名震环宇的科学巨匠、文化大师,走出了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哲学家、艺术家,被誉为“名人之乡”、“教育之乡”。改革开放以来,黄冈教育誉满全球,创造了“黄冈秘笈”等教育神话,名校名师不断涌现,黄冈中学被誉为全国普通中学的一面旗帜。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过去的五年,黄冈教育再铸辉煌,已成为宣传黄冈、推介黄冈最靓丽的名片。过去的五年,全市教育发展水平、整体办学水平、师德水准、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推出了大别山师魂、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汪金权等一大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师德典型,基础教育质量一直名列全省前列,黄冈已成为发掘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梦工厂”。黄冈教育的长足发展,凝聚着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见证着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未来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推进教育大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大力推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省教育厅历来重视黄冈,黄厅长今天又亲临大会指导,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带来了省教育厅对黄冈的关心和厚爱。下面,我就推进全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大方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根本战略、第一战略。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教育优先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教育优先发展上来。
(一)要在思想认识上升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育优先发展,首先来自思想认识的升华。从地位和作用来讲,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性,可以用“三个迫切需要”来界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保障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黄冈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
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讲,教育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这个“重要内容”和“根本途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地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二是坚持育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全民综合素质,为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三是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公共服务产品;四是坚持依法治教,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核心在创新、关键在科技、基础在教育。如果说经济代表今天的实力、科技寄托明天的希望,那么,教育则肩负着引领未来发展的重任。实践证明,教育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文化传承之道、社会文明之源、经济发展之基,对促进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决定性作用。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教育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就保障改善民生来讲,教育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改变家庭命运、实现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桥梁。教育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一个孩子的未来。对一个家庭来讲,教育是他们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最根本的民生。如果教育问题没有解决好,就会影响个人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对社会来讲,公平享受教育资源,是促进全面发展、缩小社会差别的重要手段,如果教育问题没有解决好,就会影响社会稳定。之所以教育一直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关键就在这两个方面。因此,教育既是国计,更是民生,而且是最大的民生。最大的民生问题就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拿出最过硬的举措来解决。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教育就是保公平、抓教育就是促和谐的理念,把教育优先发展作为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任务抓好抓实。
就推进黄冈跨越式发展来讲,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推进黄冈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人。列宁有一句名言:“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度里,是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大厦的。”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人才赢家通吃”的时代、“资本追逐知本”的时代,市场竞争看似拼产业、拼科技、拼环境,实则是拼人才、拼智力、拼软实力,归根到底是拼教育。美英之间的比拼,美国赢在教育。1913年美国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英国,经济总量也在当年超过了英国。二战后的日本振兴之路,也是靠科技教育支撑起来的。世界银行的一次权威调查表明,人才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84%,远远高出土地、矿产、工厂等资源资本的贡献率。当前,我市正面临着重大机遇叠加期、优势区位叠加期和利好政策叠加期,推进跨越式发展,最可依赖的资源是人力资源,最大的优势是教育大市。如何变人力资源优势为人才资源优势、变教育大市为教育强市?这是我们急需研究、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要跳出教育研究教育问题,着眼于黄冈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来研究教育问题。如果我们在教育问题上目光短浅,就会犯战略性错误,就会对黄冈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要在“优先”二字上发力。教育优先发展,核心在“优先”二字上。应当充分肯定各地各部门在对待教育事业上体现了优先发展的原则,但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学校布局不合理、校园设施不配套、经费投入不足、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不充分、优秀教师外流、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说明我市教育的基本矛盾仍然是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无法满足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更好教育的需求。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在教育优先发展上再发力,把“优先”二字真正落到实处。
要把“优先”二字体现在责任上,坚持强化责任抓教育。要把教育优先发展纳入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三个优先”、“三个倾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领导力量向教育倾斜、领导精力向教育倾斜、有限财力向教育倾斜。要把这“三个优先”、“三个倾斜”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
要把“优先”二字体现在感情上,坚持带着感情抓教育。在座的各位都是教育的受益者,更要自觉地担负起教育优先发展的神圣使命,当好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要经常深入到学校、老师、学生之中,面对面、零距离地了解真实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以“三万”活动为载体,对教育问题进行一次系统梳理,重点解决好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学校反映强烈、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
要把“优先”二字体现在教者从优上,坚持保障有力抓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承文明的使者,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灯光下最辛苦的职业。在三尺讲台上,教师拿起的是粉笔,书写的是智慧,传授的是知识,传递的是爱心,成就的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希望,是用智慧和汗水、责任和爱心来浇灌学生、书写人生、奉献社会的高素质群体。越是最崇高、最辛苦的职业,越是高素质的群体,越要敬重、越要关爱。要坚持保障教者从优的方针,确保教师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从优,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从优。要按照省定编制标准,科学核定、及时落实教师编制,不断健全教师补充机制,尤其要解决好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要实行倾斜政策,特别是在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上加大改善的力度,使他们安居乐业,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对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贡献突出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和奖励,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关爱教师、服务教师的良好氛围。
二、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问题
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努力实现在全省率先建成教育强市的目标。
(一)以实现“三个提升”为目标,统筹推进各类教育竞相发展。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造就更多引领未来发展的杰出人才,是建设教育强市的根本任务。要围绕实现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升、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大幅度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着力构建三大体系: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体系、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科学规划、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布局,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在缩小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区域差距上狠下功夫,力争用5到8年时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要大力推进高中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全面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化。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统筹教育、劳动、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的职教资源,推进职业教育集约集成发展;坚持“以用立业”,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建设一批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和精品课程,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造就一大批各类紧缺人才。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加强幼儿园建设,着力解决好“入园难”的问题。要大力发展特殊教育,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要进一步创新载体,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着力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二)以落实“第一投入”为抓手,推进教育投入多元化。建设教育强市,投入是基础、是保障。今天的幼苗就是明天的大树,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人才。鸿忠书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教育的投入是硬投入,是第一投入。各地各部门要以落实“第一投入”为抓手,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全面形成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当前,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十二五”时期,国家和省里对教育的投入将会超过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我们要抢抓机遇,争项目、增投入。要认真理解“第一投入”的真正含义,把教育支出作为财政支出重点予以优先保障,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逐步提高”,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不低于省定标准,确保教育“两费”及时足额到位,不能挪用截留。要进一步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方式、多渠道增加教育发展资金。要在保住保好义务教育底线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扩大教育资源的政策,用存量保公平,以增量换资本,走吸引民资、利用外资的新路子,推进教育投入多元化。特别是非义务教育,要实行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办学体制,鼓励优质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同时,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办学、出资办学,积极支持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
(三)以建设教育示范城为载体,做大做强市区教育。要高昂市区龙头,整合市区教育资源,着力建设教育示范城。市区现有大中小学校70所、幼儿园17所,在校生超过15万人。其中,省级基础教育示范学校3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6所、省级示范性职校3所。建设教育示范城有基础、有条件。要坚持市区一体,突出特色,大力推进市区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竞相发展。要坚持“新建、撤并、迁建、扩建、改建”五法并举,推进市区基础教育布局合理化、建设标准化、师资均衡化、质量一体化、管理规范化,把市区所有中小学在全市率先办成超标准化、优质化学校。要举全市之力,办好黄冈中学,使百年黄高的品牌叫得更响、擦得更亮。要着力推进市区高等教育发展。高校是城市的眼睛,是拉动人流、物流的载体,是聚集人才、凝聚人气的平台。目前,我市仅有普通高校四所、成人电大一所,与教育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要抢抓建设大别山试验区的机遇,支持黄冈师院创办综合性大学,支持黄冈职院、鄂东职院、科技职院、黄冈电大扩规提档,不断探索与全国著名高校联合办校的新路子,鼓励发展民办高校,着力营造各类高校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实施职业教育“319”工程,整合职教资源,加快建设黄冈职教园,打造市区教育新亮点。
(四)以创优环境为重点,形成支持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最广、基础性最强、与千家万户联系最紧密,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建设教育强市,是全党的事、全社会的事,个个部门有责、人人有责。要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步伐。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只要有利于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事,要一路绿灯。要从严查处把手伸向学校、伸向学生的乱收费行为。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对教育多一份支持、对学校多一份关心、对老师多一份尊重、对学生多一份爱心,在全市形成人人重视教育、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三、关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问题
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安全成长、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的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一)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质量是教育的灵魂、学校的生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话题。要高举素质教育这面旗帜,精心铸造素质教育的“黄冈秘笈”,向素质教育要质量、要人才,使黄冈素质教育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要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把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水准的根本标尺,把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德树人、以德立人、以德育人,大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要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要为教师松绑、为学生减压,不能片面追求排名次、片面追求升学率,变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学海无涯“乐”作舟。要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为学生创造充分享受自由的发展空间。要把培养健康的身体素质、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把学生培养成既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又有社会责任感的接班人。要坚持开放办教育、开门办学校,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创新办学理念,拓宽办学视野,提升教育质量。
(二)大力加强校风和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育形象。人民群众对教育满不满意,首先看校风。校风是学校风气的简称,是师生的思想、道德、纪律、作风以及治学态度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是教风、学风、班风、作风的总和,是学校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良好的校风对于培养师生的责任感、成就感、荣誉感,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要大力加强校风建设,以一流的校风,成就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教师、一流的人才。加强校风建设,要从师德师风抓起,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韩愈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什么道、授什么业、解什么惑?这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重点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传做人之道、治学之道、成才之道,授强国之业、创新之业、科学发展之业,解求学之惑、人生之惑、成长之惑,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吸收、转化、创新、运用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要大力开展向优秀教师汪金权学习活动,造就一大批爱岗敬业、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要坚持教育家办学的理念,大力加强校长队伍建设。要以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为载体,走人才强教之路,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名校、名师、名校长,进一步提升黄冈教育品牌的影响力。
(三)大力推进教育公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要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推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来抓,重点解决好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差距,着力解决好贫困地区、边远山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育质量低以及城镇“择校热”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县内教师调配流动机制,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实施城乡信息联网,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促进教育公平上取得新突破。要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体系和服务体系,保障残疾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要完善高校、职校、高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提高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辍学。
(四)大力创建平安校园,让学生安全成长、快乐成长。学校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成长、快乐成长是学生成才的基础,是学校的重要责任。安全无小事,责任沉甸甸。要时刻把学校安全放在心上,时刻绷紧学校安全这根弦,以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学生健康成长为基本目标,大力创建平安校园。要加大危房改造建设力度,决不让一个师生在危房中生活学习。要加强学校安保设施建设,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安全漏洞。要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建设,进一步严格执行中小学粮油集中配送制度。要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建设,净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严厉打击黑网吧。要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师生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让教师在安全的环境下施教,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春天播种希望,教育成就未来。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教育强市,办人民满意教育,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团结带领广大教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黄冈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第四篇: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定稿]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今天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目的在于贯彻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农村教育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解放思想搞改革,真抓实干发展教育事业,重点研究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村教育问题,使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不仅能够办大教育,而且能够办好教育,切实为加速推进“三个转变”、实现“三大目标”、加快实现**发展新跨越提供可靠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会上,***同志传达了省上会议的精神,***同志、***同志对今后的教育工作作了很好的部署和要求。下面,我着重强调三个问题。
一、解放思想,积极促进民办教育
(一)充分认识发展民办教育的重大意义。XX年9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为发展民办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职业教育的典型和经验说明,发展教育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选择,尤其是民办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一致,适应市场能力强,学生毕业好就业,政府少花钱少操心,既在经济上投资回报率高,又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社会效益好。我们要坚持在政府加强义务教育的同时,把民办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放手让那些既有教育家办学思想又有企业家运作能力的投资者参与我市教育事业,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以产业化的方式推进我市民办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发展民办教育,当务之急是要着力解决思想观念问题,消除对民办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和偏见。现在社会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比如有了公办学校,再办民办学校没有必要的“多余论”;民办学校冲击了公办学校的“冲击论”;民办教育质量难以保证的“怀疑论”等。此外,有的地方存在着一些对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的歧视性政策,民办学校申办难、运转难,一些地方民办学校师生不能享有与公办学校师生同等的地位和权利,一些地方对民办教育管理存在错位、越位或缺位现象。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虽然解决教育经费不足问题是发展民办教育的重要因素,但我们决不是仅仅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解决政府钱多钱少的权宜之计。因为,发展民办教育的目的不仅于此,民办教育的作用也不仅于此。教育要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服务,要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和市场接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一个多元化的经济体制,必然要求形成多元化的教育体制与其相适应。要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不仅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动态性也越来越强,其特征是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而大一统的、单一的计划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抹杀了教育的丰富性、多样性,无法敏锐地反映市场的需求,缺乏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压力和活力,无法满足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民办教育的发展为各种类型的教育创造了一个更具竞争性的环境。民办学校之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的竞争,增强了民办学校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了公办学校的全面改革,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全省民办教育和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组织与会者参观的**外国语学校就是民间资本投入普通教育领域的一个成功的例子。这所学校1999年才开办,XX年就被评为**市重点中学,XX年被评为**省校风示范学校,同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13所享有保送资格的外语学校之一(是我省的唯一一所)。XX—XX年,该校三届高考上线率均达100%。去年,**市高考的文科、理科状元桂冠均被该校学生摘去。今年又有12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并有13名学生被保送到北大、清华、复旦等重点大学。可以说,**外国语学校的异军突起,有效打破了**市长期以来只有四、七、九等几所公办高中名校的传统格局,使广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也使传统的重点中学增强了竞争的压力和动力,这对我们的办学思路应有很大的触动和启发。近年来,我市的**市机电工程学校等4所民办股份制学校,以灵活的运行机制、全新的办学理念,为促进我市职教职业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子。目前这4所学校的招生规模已达3000人,校园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设备设施总值250多万,充实了我市职业教育总量。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民办教育同公办教育一样,都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学校应与公办学校“并存、并容、并重”,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实现形式在教育领域的体现。相比之下,我市民办教育起步晚、规模小、质量弱,与**、**相比差距都很大,高中阶段民办教育相当薄弱,急需大力加强。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意识,抢抓机遇,创造机遇,真抓实干,加快民办教育的发展,进而促进职业教育、农村教育的发展。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更新观念,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抓紧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加
大宣传力度,营造环境,把法律中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采取公办民助和全部民办等多种形式办学,切实、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民办教育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二)为民办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发展民办教育,当前要重点抓好四个环境建设。一是政策环境。要着力消除体制性障碍,重点在土地使用、税收、用水用电、师生待遇等方面做到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在招生、收费、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二是法治环境。要全面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尽快制定我市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范性文件。坚持依法行政,切实保障民办学校举办者、校长、教职工、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三是政务环境。要着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民办教育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四是舆论环境。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发展民办教育的方针政策,宣传民办教育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民办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
二、狠抓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实现人才资源变人才资本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发展好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土地、资金、人才资本的集聚、投入、转变和增值,才能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是:使我市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明显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职业教育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促进职业教育与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建立适应我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
(一)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逐步建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新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促进我市职业教育大发展。12月15日,市委常委会决定,成立**市民办教育暨职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发文件,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和加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和省上的要求,市(地)级政府在新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承担着主要的统筹责任。一是要统筹规划。政府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统筹规划和指导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建设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二是要统筹政策。政府要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研究制定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职业教育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三是要统筹办学。政府要合理调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结构,发挥和保护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引导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四是要统筹资源。要通过政府强有力的统筹,打破部门和学校类型的界限,整合教育资源,防止低水平重复办学和资源浪费。要与我市创建全省丘陵经济示范区结合,对现有公办职业学校采取合资合作、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一校一策实行改革。要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调整职业学校的布局和专业设置,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二)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要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促进我市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职教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统筹协调,重点办好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业学校;二是各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以及各企业,都要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和责任,加强对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三是要实行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加强校
企合作,开展订单培训,积极作好培训后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企业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应面向社会开展教育和培训,使更多的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一技之长;四是要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支持和鼓励所有国办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通过“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股份制”等途径,嫁接改造成为公民合办或完全民办的学校。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市外、省外、国外组织和个人依照法律,到我市举办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当前,我市有些职业学校办得很好,很有特色,但也有的职业学校办学困难,难以为继。我认为重要原因是学校办学脱离了市场需求,形式单一,专业设置不合理,教育教学方法落后。今后我们必须坚持市场导向,突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尽快地将职业学校推向市场。一是端正办学思想,树立全新的办学理念,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职业道德、文化基础、职业能力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要克服单纯学历教育的弊端,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职业学校要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短期培训相结合,职前教育与
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培训中心。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育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为学生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三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设置专业和课程。要把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四是要大力提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农村的协作联合,加强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农村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利用其设施、设备等条件开展校外实践。改革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建立职业学校与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的机制,形成职业学校学生良好的进出渠道。(四)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要实施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促进我市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今后,凡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从事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要建立起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育培训制度,学历文凭与职业能力并重的用人制度,严格执行劳动者就业前或上岗前接受必要职业教育的制度。劳动社会保障、人事、工商管理等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查处违反就业准入制度的人和事。
三、保障投入,切实加强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教育发展的总目标是:在巩固“两基”成果基础上,努力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促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这为我们明确了农村教育工作的努力方向。结合我市实际,今后我们要着重在三个方面切实加强农村教育。
(一)保障投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我市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一些地方教育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低,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两基”成果的巩固与提高工作仍是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各地要保持和发扬当年实现“两基”达标的精神,“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师资力量,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基础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各地要以中央的精神为准,统一政策、细化措施和要求,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切实履行各级政府的责任,切实做到“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促发展”。乡镇教办撤销后,乡镇长及协管人员必须依法履行当地教育的管理职责,抓好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做好学校管理工作。要及时明确乡镇中心校校长管理教育教学业务的职责,建立新的工作机制,决不能因为撤销了乡镇教办而使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和质量出现滑坡。要全面推进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近几年来,我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共排除中小学危房39万多平方米,竣工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我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投入不足,致使中小学长期存在的危房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以致目前全市还有21万多平方米的危房,其中d级危房16万多平方米。大量存在着的中小学危房,不仅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而且也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按照“xxxx”重要思想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千方百计地消除中小学危房,让广大农民的子女都能够在安全的教室里上课,在比较好的校园环境里学习,让人民群众对自己的子女在学校学习和生活能够放心、能够满意。
要切实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减轻农民负担,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从经费和政策上都要对教育事业给予全力支持和保障,要真正做到“三个增长”,要严格执行省政府制定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要保证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的资金多数用于农村教育并足额落实到学校,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有所提高。要将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所需经费纳入政府经常性预算。要认真清理核实农村中小学教育欠债,摸清债务来源和使用情况,并尽力偿还。举办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农村“普九”债务主体是政府,县、乡两级政府要全部承担“普九”债务,不能因为债务问题而影响农村中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要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倾斜,各级财政新增教育经费要主要用于农村教育,财政再紧张也要确保教育投入。中小学收取的学杂费只能全部用于公用经费开支,各级财政不得统筹和变相统筹学杂费,不得
统筹中小学预算外收入。任何单位对学校经费的检查都不得以收费和罚款为目的,重在教育和规范管理,要真心实意地去爱护学校、帮助学校,为教育创造一个宽松而有序的环境和秩序。(二)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农村教育改革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在办学体制、运行机制、教育结构和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推进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要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二是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尽职尽责,把义务教育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幼儿教育,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要加快创建示范性校(园)的步伐,竭尽全力创建成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示范性高中和幼儿园,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三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要着眼于建立能进能出、富有活力的教师管理制度,依法执行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任期制,积极试行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鼓励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通过定向招生等方式培养乡村教师,切实解决乡镇学校缺少合格教师的问题。四是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综合改革。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合作机制,有效整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和科技推广网络。
(三)加强领导,确保农村教育健康发展。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确保农村教育健康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对一个地方的党政领导来说,重不重视教育,是衡量其是否有远见的重要标志。各级党政领导要站在实践“xxxx”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把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做到领导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
要完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
教育,市、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部门要定点帮扶学校的工作制度和措施,经常深入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民办学校、职业学校,了解实际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要制定具体方案,建立领导联系和部门帮扶教育工作的考评制度,建立对市级部门和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机制,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和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目标考核中要有教育工作内容,且应有较大的权重。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教育改革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支持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村教育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同志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从现在做起,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满感情地去抓教育,举全市之力,把教育扎扎实实地搞上去。否则就有可能丧失机遇,甚至会贻误现代化大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教育上去了,就会大有希望。我们相信,有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尽职尽责,有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有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定能够在我市得到落实,把我市教育事业做大做强做优的任务一定能够完成,我们一定能够成功地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巨大作用一定能够更加深远地体现出来。
第五篇: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郑州市)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2010年的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的工作。2010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全市教育战线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和发展需要的教育的进程中,工作扎实,成效显著。教育体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教育资源拓展取得重要成果,队伍建设机制不断完善,教学质量和内涵管理不断加强、教育关爱力度进一步深化,各级各类教育的整体实力、发展规模和社会效益明显提升,发展活力、后劲和前景形势喜人,令人鼓舞。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政府对重视和支持教育工作,为教育发展付出辛勤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幸福同志代表市教育局做工作总结和部署,我完全同意。会上印发的《郑州市教育局2011年工作要点》,切合实际,重点突出,措施明晰,各地、各学校要抓好落实。下面,就进一步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审时度势,优化环境服务郑州都市区建设
根据全市“十二五”城市发展规划和市委九届二十次全会二次会议精神要求,我市将在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形成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使郑州真正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在
这项进程中,教育事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搭建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加强宜居教育城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各级各类事业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为郑州都市区乃至中原经济区建设付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一是要促进教育资源配套建设与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同步协调。根据《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到2020年,郑州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将达到450万人,我市目前市区人口约340万人,到2020年将增加约100万人,这中间新增受教育人口将占很大比例,这就为我们现有的教育资源容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我们要坚持每年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学,并争取列入当年市“十大实事”。通过在市区特别是人口聚居区、新开发城区等教育资源不足地区,每年新增一批中小学学位,逐年降低平均班额,5年内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努力消除大班额。要完善住宅小区和新开发区配套建设中小学的各项机制,凡是新建的居住小区,必须按照规定配套建设中小学校,房地产开发单位要根据所开发建筑面积,承担小区配套学校建设任务或捐建学校。
二是要加快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快位于中牟产业园区的郑州职教园区筹建,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为依托整合5所职业学校资源,建设面向高新技术、现代物流、旅游、动漫等第三产业,服务于郑州新区发展的职业教育园区。要大力促进扩能建园,尽快启动龙湖宜居教育园区和上街宜居、宜学、宜企教育园区的规划建设。
三是要加大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强化人力资源保障。从今年起,全市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要建立定期走访服务企业机制和教师挂钩联系企业制度;要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和产品集群发展,优化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实现产业对口专业全覆盖率,基本满足产业用工需求;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高订单式培养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市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倾斜。
四是要大力开展教育的对外交流和开放,提升城市教育的视野和品位。要建设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一流教育,就必须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扩大教育对外交流的规模与层次。要积极鼓励更多学校开展双语教学试点,鼓励招聘外籍教师并推出更多语种教学,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品牌教育和特色教育之路,更好地满足全市外籍人士和高层次人才子女的入学需求。培养人才。
二、要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城市教育软实力 优质教育资源更是优良投资环境、发展环境、人居环境和就业创业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有助于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人才引进、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为进一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市委书记连维良同志审时度势,提出了优质教育资源倍增的理念,按照连书记指示,我们也拿出了两年内实现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倍增的实施计划。根据测算,郑州市区目前共有小学、初中和高中优质学位15500个,按照倍增项目计划安排,到2012年,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将实现45810个学位的增量,项目各级财政总投资概算21.54亿元。整体来看,倍增项目工程任务艰巨,投资量大,但前景可观,这是郑州人民的福祉,我们要坚定信心,将此项工程列为2011年教育事业发展的1号工程,将这件实事办好。
一是要把握原则,统筹推进。我们要根据连维良书记提出的“存量挖潜、扩能建园、产事并举、借力发展、创新体制、提高质量”的工作原则,分省属学校、市属学校及各区学校三个层次,以优质学校扩建挖潜、优质学校跨区域发展、优质学校托管薄弱学校以及其他形式的资源整合四种倍增模式同步推进,力争在两年内取得突破。
二是要注重质量,提升内涵。优质教育资源倍增的重点在学位的倍增,难点在质量的提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项目学校要将创新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探索学校高效运行的新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实现项目学校内涵质量与资源规模的同步提升。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达标课、优质课、示范课活动,推动以内涵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实质性联合。教育教学研究部门及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原项目学校及新增教学资源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监测及督导。
三、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彰显教育民生的普惠性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人民群众对于教育公平的期盼远远高过其它领域。下一阶段,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要制
定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规划,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市区,要深入推进学区内涵化建设,并向郊区延伸,在搭建实体化运作平台的基础上,着力推进课程计划、教学进度、教研活动、考试和评价、校本培训的统一。在农村,要促进好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捆绑发展,健全完善城乡学校间教师、校长定期合理流动机制。在郊区,要实施城郊教育并城计划,三年内城郊学校被城区学校托管比例要达到50%以上。
二是要高度重视加强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目前我市教育事业的短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今后,我们要将学前教育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城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要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的行政许可、执法制度,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健全幼儿园等级评审机制。要加强民办幼儿园政策保障,对办学规范、质量合格、低收费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市政府将出台政策给予补贴和奖励。各县(市)区要按照市政府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政府购买服务专项计划,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园也要给予一定比例的生均公用经费补贴和编制奖励。
三是要解决好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坚持政府负责、公办为主,充分吸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在郑外商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为在郑外商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加强特殊学校建设,适龄
残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达到普通儿童的水平。
四、要搭建平台,构筑人才成长立交桥
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进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要实现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继续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我们郑州市的课程改革工作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在很多方面具备自身的特色。今年,仍要以构建道德课堂为主线,培育和推广一批先进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继续擦亮郑州课改品牌。要巩固和提升学校优质化工程的成果,推出一批样本学校,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要开发运用好班班通一期工程,实施配备好班班通工程二期工程,为课堂教学带来教学手段的新革命,助推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是要拓宽多样化成才的渠道。要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办学多样性发展,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学科、专业、课程,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努力形成多渠道升学、多样化成才的普通高中办学模式。要建设一批标准化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验室和普通高中专题创新实验室,着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三是要建立灵活开放的教育体系。打通校际学段间壁垒,完善普职互通、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对接的现代教育体系,鼓励更多学校与海外优质教
育资源开展双语教学试点,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使学生全面成长。
五、切实抓好工作的统筹推进和落实
前段时间我们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对今后三到五年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并出台了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2011年是贯彻“十二五”规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起步和开局之年,统筹安排和落实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确保教育投入到位。能否确保教育投入到位,是衡量各级政府是否重视教育、是否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标准。近几年,市财政连年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今年还要大幅度增加,重点解决中小学规划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装备、教师专业发展等制约和影响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等各项任务。教育、人事、编制部门要紧密配合,认真研究解决部分学校的教师编制紧缺问题,探索建立教师录用、聘任弹性管理制度,依法明晰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地位和待遇,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是要着力推进改革试点。对事关全局的重大教育政策和改革举措,要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搞好试点,不同区域改革的进度和重点要有所区别,不强求一个进度、一种模式,不要一哄而上、竞相攀
比。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结合起来。要在全面推行之前,选择不同地区进行试点,取得成熟经验后再整体推进。要注重发现典型、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局。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实践经验中汲取营养。对在实践中涌现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只要是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都应当给予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
三是要确保人民群众满意。我市教育工作今年确定了28项工作,每项工作都涉及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服务的各个方面,从小处着手,代表性强,受惠面广,社会效益突出,具备很强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很好,很有意义。我们要坚持执政为民,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着眼于关注和解决与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热点和焦点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愿望和诉求,力争把教育惠民的实事当年办好、当年见效、当年受益,使教育改革发展的业绩和成果最大程度地回馈社会,同时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同志们,新的一年,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美好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我们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求真务实,齐心协力,努力开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为富民强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