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时间:2019-05-13 08:2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日报社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日报社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第一篇:人民日报社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下,在千家万户的热切期盼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次会议回顾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律,对我国未来10年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会议还总结交流了教育工作经验,分析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确立了一个新起点,开创了一个新征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重要指导作用。

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世纪梦想,完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伟大跨越,取得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突破,教育公平不断推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这些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调整教育战略布局,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和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规划纲要》是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从立足国内发展需要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考虑,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明确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就要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教育,确保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推动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贯彻落实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与经

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

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动员全社会一起努力,共同担当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新教育观、成才观、用人观,支持教育改革创新,形成既生动活泼又规范有序、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自觉加强师德建设,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我们相信,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更加坚定,教育发展更加充满活力。让我们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中国新闻报刊业:由报刊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中国新闻报刊业:由报刊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出版品种日益丰富,出版能力持续增强,经营管理不断完善,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整体实力稳步提升。我国报纸总印数位居世界第一,人均拥有报纸、期刊量不断增长。

面对中央对文化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新期待,中国新闻报刊业肩负着由报刊出版大国向报刊出版强国迈进的使命,报刊业励精图治,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

导向:发挥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引导作用

“感谢社会各界的帮助,没有你们,学生们可能现在还在泥巴地里上体育课呢。大家的这份关心,不仅是对乡村教师的尊重,更是对乡村教育以及对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呵护。”面对镜头,安徽省肥东县陈集乡阳光小学校长陈万霞感慨不已。她是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2012大型公益活动选出的第一批获奖教师。

“乡村教师最平凡最美最伟大”、“乡村美、老师更美”、“我一定要带我的孩子来感受这种伟大的精神”……参观“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书画摄影展后,群众纷纷在留言簿上写下感受。

不仅仅是乡村教师,“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住坠楼女童,“最美婆婆”广州佛山拾荒阿婆陈贤妹从车下救出两岁女童,“最美司机”吴斌舍命拯救全车乘客……来自报刊媒体的一篇篇报道,捕捉到我们社会中最普通、最平凡人们身上的美德,传播着感动你我的情感与温暖。报刊自觉地承担着社会责任,对重大热点事件进行舆论引导,不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为凝聚思想共识,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报刊业积极参与重大事件的新闻宣传活动,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贡献才智。各报刊出版单位积极响应配合有关部门部署的公益宣传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公益宣传、禁毒斗争、世界航海日活动、海洋日宣传、防治慢性病等相关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联合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月”、“航海日”宣传等活动,普及有关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社会风尚,充分发挥了新闻报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整体引导作用。

改革:放飞之后天地宽

“2009年11月12日,中国文化报社成为首家整体转企改制的中央部委主管的报社,组建了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兼副社长杨胜生对那一天记得清清楚楚。

“刚刚说„转‟,大家都不乐意。但这一转,报社的采编人员把„等靠要‟思想变为了主动出击,作为主业的报纸也拓宽了报道范围,无论是报道角度的改变还是报道面的拓展都给报社带来了新的活力。”杨胜生说,报纸在信息量明显增加、内容更贴近读者的同时,2010年的发行量也较上一年增长了40%。

改革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多年的酝酿和准备。2003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山东大众报业集团等8家报刊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先行先试。2005年,中央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报刊出版体制改革开始向纵深推进。2011年,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开始全面启动。

目前,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正在稳妥推进。2011年6月,组织开始了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目前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有3271种完成了改革任务,占总数的96.5%。发展:日报总发行量居世界第一位

目前,我国日报总发行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无疑已经成为报刊业大国。

2011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42种、期刊9898种。全国期发行量超百万份的报纸有《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广州日报》等26种,期发行量超百万份的期刊有《求是》、《读者》、《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故事会》、《知音》等14种。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党报为主体、晚报都市报、行业专业报、生活服务类报纸等共同发展的报纸出版格局,为科研事业服务的学术类期刊和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综合文化类、新闻类、财经类、为行业发展服

务的行业专业类期刊等多品种期刊共同繁荣的期刊出版格局。

通过联合国衡量一国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千人日报拥有量的变化,可以看出这些年报刊业的不俗成绩。我国日报的千人拥有量,从2003年突破70份后,逐年持续上升。2011年,每千人拥有日报90份,人均年拥有期刊2.44册,其中北京、上海等发达省市千人日报拥有量280份左右,超过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发展的方向也更加明确。“十一五”期间,我国报刊业开始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对此,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范卫平说:“正在推进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以及报刊结构调整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将来的报纸和期刊的品种会进一步得到优化,报刊出版单位的数量会减少。”

我国期刊持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至2011年,全国期刊总印数32.9亿册,期刊定价总金额238.4亿元,期刊实现营业收入162.6亿元。

此外,随着民族文字出版基金、“东风工程”等少数民族新闻报刊重大项目建设的积极推进,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字报刊持续发展,覆盖多种民族文字和内容领域的少数民族报刊体系已基本形成。截至2011年,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达百余种,分别使用维文、藏文、蒙文、朝鲜文、哈萨克文等13种文字出版,覆盖12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报纸总数量的5%。少数民族文字期刊达到229种,办刊领域涉及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少儿读物等,为满足少数民族读者阅读需求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伴随着改革的进行,传统报刊业的产业升级也拉开了序幕,数字化探索不断深入。报刊网站、电子报刊、网络报刊等新业态发展迅速,报刊“走出去”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宣传中国主流文化,展示中国发展成就方面成绩显著。《读者》、《女友》、《新民晚报》、《广州日报》等30余种报刊成为中国报刊“走出去”的“第一梯队”。

服务:报刊业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推进

2008年1月16日,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烟峰乡铜厂埂村彝族村民拿到了中宣部免费赠阅的《人民日报》,大家传阅着报纸,一位村民说:“这份报纸的到来,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看到‟外面世界的窗。”近十年来,在农家书屋、全民阅读工程、民族文字出版基金、“东风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向西部、中部、东北部数十万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免费赠阅报纸的公益活动纷纷启动。

农家书屋工程要求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不少于30种报刊,适合农民阅读的报刊已通过农家书屋走进了84%的行政村。新疆“东风工程”已经向全区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免费赠阅报刊53种、16万余份。家住北京知春里小区的李先生清晨遛弯时都会路过阅报栏,“我习惯走到这里歇一会,看看新闻,了解一下国家大事,很方便。”每次,他的身边都会有不少与他一起读报的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建成电子阅报屏和传统阅报栏4万余个。“城乡公共阅屏(栏)”的出现,为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提供了便利。该项目作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重大工程已经纳入国家发改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2011—2015)》。

第三篇:黄坤明在参观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时强调 加快推动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黄坤明在参观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时强调 加快推动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参观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时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正确出版导向,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着力加强内容建设,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努力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黄坤明参观了国内出版单位展区和摩洛哥主宾国展区,参观了改革开放40周年精品出版物展区,与出版机构负责人就图书出版发行、国际合作、数字出版等进行交流。

黄坤明指出,出版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和价值取向,始终保持高度文化自信,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重点,努力推动我国出版业健康蓬勃发展。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出更多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群众欢迎的优秀图书,不断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要强化精品意识、坚持质量第一,以推进出版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原创能力,培育发展新型出版业态,着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好书力作。

黄坤明强调,要紧紧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落实好主题图书出版规划,精心做好重点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和推介工作,全方位反映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宝贵经验,展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画卷。要着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大力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推出更多外国读者喜爱的图书精品,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

第四篇:教育局长向教育专家迈进的“修炼”

教育局长向教育专家迈进的“修炼”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5―0017―02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已经广为社会认可,它充分体现了校长的专业素养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但对“一位好教育局长便是一方好教育”的观点,社会的认识还显得不到位。相对于校长来讲,教育局长是地方教育系统的直接管理者,无论是从管理的范围,还是从影响的面来讲,教育局长的重要性都要远远超过校长。

教育局长作为地方教育的最高行政长官,其承担的角色也是多重的。首先是执行者角色,承担着对国家宏观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任务;其次是管理者角色,承担着地方教育的管理职责;最后是领导者角色,承担着本区域内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重任。教育局长的领导力如何,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教育的发展。在当前“以县统筹管理为主”的教育体制下,教育局长如何通过提升自身的领导力,扮演好上述三个角色,推动地方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是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根据有关学者研究,所谓领导力是包括组织力、动员力、调控力、执行力、判断力(洞察力)、形象力、感召力等诸要素在内的动态系统,它是以实现领导效能最大化为目标的领导行为的能力和效力。基于以上认识,教育局长作为地方教育直接负责的最高领导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的“修炼”,实现领导力的提升。

提升政治领导力

执行者的角色要求教育局长必须熟悉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并能在工作中贯彻好执行好,也就是说,教育局长要具备政治领导力。教育局长作为国家公务员,必须树立政治意识,增强政治领导力。一位教育局长如果不讲政治,不具备政治领导力,就容易犯方向性错误。因此,政治领导力是教育局长作为国家公务员实行国家教育行政管理的首要能力。

拥有政治家的追求是教育局长提升政治领导力的要求之一。对于教育局长来说,尽管不能都成为政治家,但是政治家的理念和情怀却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局长需要准确把握国家教育发展宏观方向,落实国家人才培养要求,明晰国家教育发展形势。为此,教育局长一方面需要主动学习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和各种法律法规,做到明方向、把大局,另一方面也需要自觉树立在法制框架下履职的意识,即依法治教意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教育局长执行国家教育政策,要清晰地知道该怎样作为才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在哪些领域作为才是政策允许的。相对于有从政经历的教育局长,没有从政背景的教育局长更加迫切需要提升政治领导力。此外,对于教育局而言,提升政治领导力还体现在对下属的要求上。教育局长不光自己要讲政治,还要带动区域内其他教育工作者讲政治,既要自己践行政治要求,也要带动其他教育工作者紧跟执行。

夯实行政领导力

行政领导力是教育局长把握地方教育发展趋势,对地方教育事业进行行政管理的能力。教育局长肩负着辖区内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重任,是辖区教育改革发展的设计师和指挥官。教育事业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事业,它的发展与其他行业密切相关,需要各方面大力支持。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教育局长要做好学校设置、教育布局、课程改革、学校安全、教育经费筹措、人事安排、资源配置、义务教育普及提高、素质教育推进等各项工作。

当前,由于国情所致,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还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多方争取筹措教育资金,加大教育投入是教育局长行政能力的体现;由于编制所限,师资配置不能全部到位,教育局长同编办等各种部门协调,增加教师编制,让地方教育引入更多人才得以实现是教育局长行政领导力的体现:结合地方发展实际,谋划好地方学校布局规划,并争取多方资源,筹建到位,是教育局长行政领导力的体现;多措并举,将校长思想统一于教育局各项决策的落实上,形成当地教育发展的合力,也是教育局长行政领导力的体现。教育局长的行政领导力体现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提升行政领导力,需要教育局长拥有较高的行政素质。即一方面能够提出合理的区域教育发展目标,通过适当的方式,赢得各界充分认可,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局长多方协调,统筹资源,为教育目标的达成提供足够的政策和物质保障。要实现上述目标,教育局长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沟通、协调、统筹、规划、组织等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肩负起促进地方教育发展的责任。

培养教育领导力

教育领导力是指教育局长能够充分理解教育的内涵,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并不断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升当地教育水平的能力。同其他岗位不同,教育涉及的学生、教师包括教育自身的发展都有其规律,教育局长在领导当地教育发展时必须了解和顺应这些规律,否则就会影响甚至制约教育的发展。从这一点来讲,相对于其他岗位而言,教育局长更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领导力。

教育局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教育领导力。一是提升前瞻力。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它不能脱离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局长要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变化,提前预测未来一段时期人才培养要求,做好人才培养长远规划。二是提升引领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对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都提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要求。作为一个区域教育事业的掌舵者,教育局长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和专业的教育素养,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自身在教育工作者心目中的地位,才能增强他们的主动追随感。三是提升人文力。人是教育的核心要素。教育的发展需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需要真正发挥区域内校长的主动性,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局长的人文关怀。提升人文力。要求教育局长真正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尊重学生、尊重教师、尊重校长,赢得教育工作者的认同感,激发他们为教育发展主动作为的精神,进而增强教育发展的动力。四是提升思想力。教育局长肩负着一个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任,应该有着自己的教育追求和教育思想,这既是更好引领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需求。

当前,面对教育发展新形势、新常态、新挑战和新要求,教育局长通过“锤炼”政治领导力,夯实行政领导力,提升教育领导力,方能从容把握地方教育发展大局,提出合理发展目标,凝聚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发展合力,更好地引领地方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刘斌]

第五篇:从文化强国梦到教育强国梦——文化强国梦心得体会

从文化强国梦到教育强国梦

——文化强国梦心得体会

温建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明确了中国要成为文化强国的发展方向。

文化强国,何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呢?美国是当今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

美国的文化影响是通过“三片”即土豆片(麦当劳等快餐)、影视片(好莱坞等)和电子芯片(网络、手机等)等物质文化表现的。它是美国文化的物质象征。“三片”的影响力主要依赖的是创新力、物质力和无所不在的网络力。

美国的文化影响是通过美国先进的教育体系表现的。美国的大学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无论是喜欢美国还是讨厌美国,都不妨碍各国大量的政、经、文、军各界的精英把自己的人才和子女送到美国求学。

美国文化最大的最具影响力的还是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美国在全世界宣扬美国和西方世界的民主、人权、自由、基督教精神,把它们作为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加以或软或硬地推销或强制实行。在美国的物质文化文明和美国的教育中,都渗透了美国的民主人权自由的观念。例如在全世界无处不在的的美国大片,大多数都表现了这样的精神;美国哈佛大学听课人数最多的是关于正义公正的课堂。

所以,文化强国首先就是要把文化的相关产业做大做强,要有一流的教育、出版、媒体、电影、动漫、艺术等。其次是借助先进和强大的、能够覆盖全世界的文化艺术的网络,为全世界生产更多更新更为各国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产品。当然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是以其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影响力而称强的。

那对于我们技工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中国梦!文化强国梦!教育强国梦!是啊,通过教育来文化强国,再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正是我们技工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吗?

对于我们技工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要做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们实现文化强国梦,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技工院校是培养千千万万技工人才的地方,是国家各行各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集训地,我们首先要担负起教育的社会责任。教育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作用。世界银行教育局局长阿克利卢·哈比特曾经说过:“每个国家必须确定优先要办的事情,每个国家必须在资源有限的时候作出艰难的选择。但是,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地达到任何一个目的,都取决于本国公民的受教育程度。”所以,每一个教育人,从老师到父母,从校长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都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们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我们是在奠定一个国家的基石,我们是在塑造一个民族的未来。

其次,我们这些从事技工教育工作的人,要具有奉献的精神。获得中国好教育“烛光奖”的顾明远老师在获奖感言中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师的育人在细微处,学生的成长在活动中。”爱与奉献的确是教育的真谛。当然,教育不仅仅是奉献。教学相长,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与学生一起成长,应该能够充分享受日常教育生活带给他的感动与喜悦,应该能够通过阅读提升自

己,通过写作反思自己,通过教学锤炼自己,成长为真正的教育家。教师有了专业上的成长和成就,就有职业的尊严,就能在奉献中收获,就能创造动人的教育故事。

另外,我们要重视以人为本,就是更加人性化。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不会用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把本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人变成了扁平化单向度的人,我们不会用分数、考试,用升学率、就业率等冷冰冰的指标,代替了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我们技工院校要让学生从这些框框里跳脱出来,让学生感受不一般的教育,能从实际训练中掌握知识,从生活中感悟做人的道理,能发挥其创造性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是一个国家最独特最重要的财富,是一个民族最稳定最持续的力量。个人或国家的真正强大,是灵魂谦恭而傲然屹立,进退自如且无需设防。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好的教育,必然是同时令世界美好、国家强盛、民族强大、个人幸福的教育。

教育强国梦,文化强国梦,中国梦。

下载人民日报社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日报社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