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陶行知思想与教师专业成长心得
学习陶行知思想与教师专业成长心得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深深地激励着我,启发着我,让我受益匪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着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就是改造社会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邹开煌教授在讲座中围绕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从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育智慧三个方面加以阐述。让我们明白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教育认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成长之本;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成长之魂。要想成为有所作为的教师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作为一个一般校的校长我们要用理念来引领学校。学校无论大小,如果没有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就没有不断生发的源泉,就难以克服困难,也就不可能不断超越,校长一定要坚持学习和提升自身的修养,锤炼自己的教育理爱念并将自己的理念融入学校的管理、文化建设和规章制度之中,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好校长造就好学校,特别是一般校的办学水平就是由校长决定的,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决定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首要问题,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是教师应具备的四大教育素养。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从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育智慧
三个方面努力提升。教育思想决定教师知不知道“教”,教育智慧决定教师能不能够“教”,专业精神决定教师愿不愿意“教”,而专业人格决定教师“教”得多好。
陶行知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简单直白的一个“变”字,提出了培养“真善美的活人”这一主张。陶先生倡导的教育根本任务是追求真理,学做真人,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和谐发展,培养具有“康健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和改造社会的精神”,具有主体意识、独立个性、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的“活人”。
教育认识是我们对于教育根本问题的看法,它决定着我们关于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有了对教育的正确认识,您就会有愿望,有责任心有使命感,有追求的目标,有长远的理想;对教师是蜡烛、是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美誉的理解会更深,更透;您会去追崇“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追棒“棒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有了对教育的正确认识,你就不会刻意去追求理想的办学条件、优美的教学环境、优越教师待遇,一位合格的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真正把教育当成一项崇高的事业而不是一种聊以谋生的手段,才能成为冬天里的一把火,热力四射,温暖学生;才能在教育事业上孜孜不倦的有所追求;才能达到一种对事业的挚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
第二篇:学习陶行知思想心得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为了弘扬陶行知精神,响应我院“行知统一,造就良师,服务社会”的号召,我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及积极分子,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学习,并展开了专门的讨论,同学们都受益颇深。
学习了陶行知教育理论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
爱的教育是学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陶行知说:学生们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人在学习阶段心理的基本需要是人生成长的核心需求。
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学生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不仅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多给学生关照和温暖。对学习好的学生热心引导,对学习差的学生及调皮的学生也是从爱开始,进行指导帮助,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使学生们感受时代的脉搏,培育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础,善良的心和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操也是创新智慧的心理基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是这样说的,“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且说“生活决定教育”。在他看来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倡导教育和生活相结合,学校和社会相结合,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教学做合一。“爱满天下”,陶行知之博爱,是爱人类全体;而在人类全体之中,弱势群体的生命权利最缺乏保障,所以他认为弱势群体最需要爱。
作为教育家,陶先生著述丰厚,言论精妙,他的许多观点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与当前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交相辉映,堪称中国近代史的一位伟人,教育史上的一位奇人。陶行知先生竭力提倡、努力实施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一例。在陶行知先生看来,“生活教育”不仅仅是“生活”与“教育”的结合,更不是用“生活”来点缀“教育”,而是主张要使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为一体。只有当“教育”成为“生活”真实时,教育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陶行知先生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注定要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就在于作为循循善诱的教育家与作为勇往直前的社会活动家的他是完全“熔为一体”的。陶行知先生实实在在地将自己确定的教育目标,当成了他自己生活的准则——他怎样教育,也就怎样行动,他怎样生活,也就怎样
教育。即使为此就得面对刀山火海,面对死亡威胁,他也依然一如既往,绝不退缩,因为他认定只有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才是国家昌盛、民族振兴所迫切需要的。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真谛。因为理想的教育总是指向“真”“善”“美”。求“真”是教育的根本,惟有达到“真”的境界,才能继而追求“善”和“美”。“真”之于为人,就是“认真”,就是“真诚”;之于处事,就是尊重事实,尊重科学。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然而,作为教师,我常常感到教育很难达到“真”的境界,常常会因为自我素养的局限而失真。
我觉得,陶行知先生倡导“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和“生活教育”理论,真是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只有把教育从目标到过程都非常认真时才是卓有成效的。我深深感到,作为教师有几点必须向陶行知先生学习:
首先,教师对待学生必须公正公平。这是学生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做不到这一点,你就不可能让学生感到满意。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就更加困难。我想陶行知先生是十分强调“公平公正” 对待学生的。这可以从陶公真心实意大办“平民教育”、“孤儿教育”中得到验证。
第二,教师对待工作必须认真扎实。“认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教育就更是这样。只要教师工作稍不留意,就有学生不把学习当回事。所以如果拿教师的知识能力与他的工作态度相比,“知识”还得依靠“认真”来学习,那份“才能”还得凭他的“认真”去发挥。所以有句名言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
第三,教师对待学问必须好学上进。这是当好教师的重要条件。教师不可能个个都是学问家,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相关内容,却应该熟练系统的掌握,以便给学生最好的帮助指导,更有效地带领学生开展学习研究。除了所任教的学科知识、教材教法,还有教育学心理学,都要努力掌握。这需要在漫长地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这是当好一名教师的保证。而且更重要是,教师谦虚好学、积极进取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追求真理,学做真人”就要永远虚怀若谷,永远好学上进。即便这样,能够成“家”的依然是少数。因为成“家”,需要深厚的底蕴,需要不断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发现规律,并进行深刻的理论创造;同时,还要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带领出许许多多确实优秀的学生,并获得社会确认。
第四,教师对待教学改革要有创新精神。时代在发展在进步,教育必须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什么是创新?陶行知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概括的说就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学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样,不仅
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文明宣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及社会服务中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对老师,而且对我们这些将来要走上三尺讲台的都有重要的影响,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精神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今后,我将把所学到的行知精神赋予到我的实践活动中去,切实把行知教育思想落到实处。
第三篇:学习陶行知心得
追寻陶行知先生的足迹,做一个追梦人
吕瑾
在去南京学习之前,“陶行知”在我脑海里仅仅只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他和中国历史上无数的革命先烈一样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可是在进一步的学习了解中,我才明白这三个字,不只是代表了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代表了一种教育理念,代表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与追求。陶行知,这个顶着无数光环的仁者。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时又是坚定的民主战士和大众诗人。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颂他是“万世师表”。
陶行知先生有三句令人难忘的名言:一是“爱满天下”,二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三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实在这三句话中,使我感悟最深的是第一句“爱满天下”。当老师十年,当毕业后的学生出现在眼前时,心中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可是一个小插曲却严重地挫败了我。
一天,班里那个最让我头疼的孩子出现在我眼前,临近初三毕业的他,却选择了休学,理由是不想读书。当时我并不在意,心想:六年的时间我无数次想拯救他,想帮助他,却从未成功,自认为自己无私地为他付出了很多,对得起他。现在的路是他自己选择的,我尽力了。深夜手机响了,是他打来的,支支吾吾地说他想听听我的声音,很后悔当时没有好好听我的话,现在多想再回到教室听我上课,甚至是听我批评他。过去他总是认为我不喜欢他,讨厌他,而现在我这个他最恨的人却是真正对他好的老师,我永远是他最尊敬的老师。听到这些,我愣住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连好几天都不断地回忆过去的种种。然后陷入了无尽地后悔中,如果当时我再耐心一点,如果当时我再唠叨几句,如果当时我能多爱他一点,如果„„无数的如果涌上心头。
“热爱每一个学生” 这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名言。爱的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过去我并未体会到这一点,总认为严师出高徒,对他们严厉就是对他们好,对他们负责,过分地执着于“立竿见影”。联系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我才深刻地体会到,而应该用“爱”来感化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在生活中做学生的朋友,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身心健康。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起的是引导作用,而不是填鸭式灌输。教师应该的重视学生存在,以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智。“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赞美学生,培养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他们对挫折的容忍能力,使学生快乐成长。了解学生的感受,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学生的心得,用心地爱他们。
现代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或父母离异而无法很好关心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例子越来越多。这些孩子在心灵上会比家庭美满的孩子更需要别人的关心。我班的一个男孩父母离异后,就跟随父亲生活。可是父亲因为工作忙,时常要出差,只有将正处于幼年的他交给后母管教。后母虽然想要很好地照顾他,可是叛逆的他却不领情,什么事都故意对着干。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是一个特别粘人、懂事的孩子。班级里有什么重活、脏活,别的孩子都避之不及,他却总会乐呵呵地抢着做了。有时他会悄悄溜进办公室,站在你身后伸出肉乎乎的小拳头为你捶背,嘴里还小声地念叨:“反正没事做,闲着也是闲着。”我就在想这样的孩子,会是一个不懂事的坏孩子吗?他不断地犯错不正是想引起大人们的注意和关心吗?此后的日子里,我更加地关心他,和他谈心。告诉他爸爸工作忙,他应该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不让爸爸担心。慢慢地他的进步越来越大,不仅能按时完成作业,就连过去爱说谎的坏毛病也没再犯了。前段时间我知道后母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妹妹,就鼓励他要当个好榜样,做个听话、懂事的好哥哥。当时就发现他使劲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他把我的话听进去了,我相信他不会再调皮捣蛋,给家长惹事了,因为他已经长大了,成熟了。
因为有爱才会有责任感、有爱才会有奉献精神、有爱才会有求知的欲望、有爱才会有信心„„有爱就能让奇迹成为可能!只有对我们的事业充满希望,我们才能真正用“爱”来对待我们的学生,对待我们的事业。努力加强我们的专业知识修养,着力于个人的身心修养,珍惜我们的事业,坚守工作岗位,默默耕耘,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借用南京陶研所徐志辉所长赠我的一句话:“在理想教育的追寻之路上,做一个追梦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追寻陶行知先生的足迹,做一个追梦人!
第四篇:学习陶行知心得
服务精神为人师表爱满天下
——陶行知教我做老师
陶行知先生是教育的先模,多少教师是踩着陶行知先生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陶行知先生可谓是每个老师的老师,在老师的金玉良言中,我读懂了应该怎样做老师。
首先是服务精神,“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金钱主义,最是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教师应
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师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金钱所买得来。教师的服务精神是建立在自觉、自愿、自动的基础之上。金钱是买不到,别人也强迫不了的。金钱主义是教师的大敌。陶行知先生一直都警示教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从陶行知先生的一番言论中我深刻感悟到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得的舒适和安逸,作为教师就要努力淡薄名利,淡化物欲,以平平常常的心态上班,踏踏实实的心态干事。
“各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这是我学到的第二句话,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认为教师是一个为学生服务的职业,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恭德慎行,为世师范”。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年,我带领学生去秋游,在旅游途中我把自己零食的包装袋及垃圾都收在自己的手中,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把垃圾提在手里准备随时扔进垃圾筒,没想到这一切都被学生看在眼里。回到学校后,在学生的日记中我看到好多学生都对这件事情深有感触,对他们的教育意义远远高出平时在课堂中的喋喋不休。
作为教师,遇事应以道德规范为准绳,合乎规范的事就做,违背规范的事不干,处处以身作则,事事做学生表率。还要努力做到“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按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弘扬敬业、奉献精神,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了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首先致力于培养为人师表的品德。有人说过,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要有火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的这句名言,经过两千多年的时间的考验,仍放射着哲理的光辉,引导着激励着我们深思。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这是陶先生教给我的第三句话,教师是平凡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要拥有一颗责任心,人生一世,没有人能逃脱这样那样的责任,本文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www.xiexiebang.com不管是对工作、对家庭,还是对社会。只有富于责任心的人,时时处处尽责的人,才不愧为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工作是人安身立命、实现自我价值之所。古人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说法,现在的人也爱说“在其位、谋其政、做其事、尽其责”,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是一名工作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每个人的岗位不尽相同,所负责任有大小之别,但要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精益求精,却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因素,那就是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了责任心方能敬业,自觉把岗位职责、分内之事铭记于心,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及早谋划、未雨绸缪;有了责任心方能尽职,一心扑在工作上,有没有人看到都是一样去做,做到不因事大而难为、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多而忘为、不因事杂而错为;有了责任心方能进取,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原地踏步,而是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奋力拼搏。学生就是教师的事业,学生的成功就是教师的成功,每个学生都是具有个性的个体,不是冰冷的零件,所以教师要多加几钱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以微火炖制才能出好味。教师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是以精神振奋精神,以人格感染人格的事业,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更是集中概括了陶行知先生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拥有爱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是做一个好教师的前提。陶先生说我要有一句话奉劝办学的同志,这句话就是“待学生如亲子弟”,一直以来,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
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
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
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俗话说:教师的活儿是良心的活儿,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们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皮格马利翁能用真情使石头变成少女,我们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上帝,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我们面对的全体学生。
就这样,陶行知先生的人格力量和教育思想陪伴着我一路走来,伴随着我在教育道路上的成长,我相信有了陶先生的指导,我将向着陶先生描述的教师最高境界出发并到达!
第五篇: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高效课堂教育系统,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的评价系统。这些新理论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与陶行知先生倡导学生的“六大解放”多么一致啊!陶老倡导的“六大解放”是:
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四、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
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他的时间,要让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合作能力与创造能力,以此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国家建设的需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主张“智育注重自学”“学非问不明”。当年陶老的论述与成功实践,对今天的高效课堂改革,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着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自主学习理念的形成
自主学习即预习。学习的诱因是自我需要,本应该让学生充分自主,主动求索,自发进取,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将学习变成了高压灌输。其结果是教育中的所有行为都变成了外在努力,而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追求。要想让学生乐学,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当着重改善课堂教学的模式,结合陶行知教育理论,来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生成质疑,把不懂得找出来,准备对学与群学。陶老的“教学做事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这些话的核心是强调“做中学”。它具有多
重含义:一是突出实践是认识的先导,只有做了,才可能有学习收获;二是学习要有情境,有个体体验;三是教学要根据“做的体验”进行反馈、调整和总结;四是教学要针对所要完成的任务,遵循工作逻辑主线,按照“做——学——教”的顺序实施教学。这些都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首先给学生这节课的预习任务,让他们根据任务一步步地去完成。他们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用红笔划下来,以便与学习伙伴进行讨论解决。其次我强调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监督组员的预习情况,甚至是检查和辅导。最后我把各组中预习发现的问题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集思广益,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时我总是不停地追问,适时点拨,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例如我在让学生预习单词的读法时,让他们根据五个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找规律,自己读出的正确读音,学生记忆深刻,有成就感,学习有兴趣。发现问题说明他们深入预习了,找到办法时告诉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的源泉,是一切创新的根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多使用一些“想一想”、“试一试”“为什么”这样启发性的教学用语,通过教师的引导,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比如在学习英语表示颜色的单词时,我让学生自己制作不同颜色的卡片,课余时间让他们两人结对子练习,告诉他们看到物品时主动用英语说出他们的颜色,变被动的死记硬背为轻松的自主学习,让自主学习成为习惯。完善教学内容,营造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
完善教学内容并不是违背课本知识纲领而向学生讲述更多的课外知识,而是将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分析与整理,形成更具体、更适于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容。将存在相互联系性的单元集中讲解,增加知识间的联系性。而且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这种思想,将中心转移为学生,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的时候,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启发学生利用已学习的分析方法来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购物这个话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如在班级设置一个购物角,把学生已经学过的物品如,sweaterblouseshirtjacketpantstrousersshoescapetc.摆放在那里,第2页 让学生结对去购物角实地购物,营造一个生生互动的轻松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实际交流中学会购物的交际用语。学生自己乐意去学的知识接受得快,记忆深刻。
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得到有效发展。而多数教学课堂仍然是教师“一手遮天”,遏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多数教师认为,如果课堂氛围过于轻松,很容易造成场面失控的情况,所以教学实践中要把握住“轻松”的度,教师要做到收放自如。这样,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就会敞开心扉,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才会积极地主动学习。陶行知先生因此说道,“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想要营造轻松的课堂,不仅要实现课堂上的平等,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自主就是就让学生既要做自己的主人,更要做班级的主人、学校的主人;自主就是让学生既要做学习的主人,更要做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理想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取决学生”的改革,他的出发点是相信学生。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课堂上提升成绩的同时提高能力,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发展,赢得尊重的同时拥有尊严。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和表现,把赏识教育带给每个学生,绝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和掌声。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细微变化、小小的进步,把基础知识的展示留给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使他们觉得自己被鼓励、被承认、被欣赏,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三、教师要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1938年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作演讲。他从皮包里抓出一只大公鸡,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接着,用左手按住鸡头逼它吃米,鸡只叫不吃。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吃。当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上,大公鸡就吃米了。陶先生用这个深入浅出的“强逼鸡吃米”案例批评了生活中那种:“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的现象,同时,又启发学生要“自动地学习。”学习同公鸡吃米一样,是自觉自动的行为。老师按住头,把知识硬灌给学生、硬喂给学生,是学不成的。多年来,在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下,许多学生“全然依赖”老师。一旦离开老师,没了参考书、练习册,便不知怎样学习。然而,学生最大的能力,莫过于学会自己学习。陶先生几十年前的教诲,对广大教师改进教学方
第3页 法,引导学生自主、自动、自由地学习,有着深刻的启迪。
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就是要少一点依赖性,多一点独立性,做学习的主人。笔者以为,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自习的习惯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做好了,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充分说明了习惯的重要。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有:做事有主见,学习讲方法;珍惜时间,擅长统筹安排;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会对学群学,善于交流合作;自觉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主动选择学习策略,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等等。有无主见和独立性则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自主性强弱的标志。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实事求是地自定学习目标,自订学习进度和计划。会思考,不盲从,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克服困难,独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学会自主地支配和利用时间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实施新课改后,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还了同学们一片自己拥有的时空。面对忽然增多了的时间和空间,怎样做到象陶老教导的那样,学会利用“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教师要积极引导,把学习的自由和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把属于自己的时空很好利用起来。
自动地学习建立在自觉随地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学会自动地学习,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随时随地的自动地学习活知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只要留心观察,用心领悟,时时处处都可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本领。上课固然是学习,听报告、与人交流、做家务也是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游山玩水,投身大社会、大自然的怀抱更能学到很多很多的活知识。第二,要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地学习新知识。陶先生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偶一停留,就要落伍!所以必须及时学习。”随着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将导致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习将交替贯穿于一个人的毕生。要教育学生千万不能把学习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和教科书里,要学会从电脑网络、电子信箱、广电报刊等传媒中及时捕捉信息,寻求新的知识。不会及时学习新知识的人,迟早将成为“现代文盲”而被淘汰。
自由地学习就是灵活地、愉快地学习,它体现了学习的最高水准和最佳状态。
第4页 怎样做到自由地学习?首要的一条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陶先生历来主张学习要有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时,就会虽苦犹乐,轻松、自由地学习,并在自由地学习中充分发展个性特长,弥补欠缺,进而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其次,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才能做到自由地学习。现在,有些学生学得很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把目标定得太高,经过努力仍无法实现,加上家庭、学校和社会舆论的种种压力,于是就产生自卑感,意志消沉,情绪焦虑。古往今来,学海中难免有失败,成长中总会有烦恼。得失、进退是常事,始终第一则不太可能。要教育学生承认差异,有自知之明。学会在挫折中磨炼意志,在烦恼时自我解脱,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在知识的大海中找准自己的航向。
陶行知先生关于自主学习的教育理论可谓博大精深,只有进行长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才能领会到其中的精髓。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要不断钻研陶先生的教育理论精华,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5页
【行知杯论文】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姓名: 杨 艳 春
作者单位:太和县马集乡中心校
联系方式: ***
时 间:二0一三年九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