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形势教育大课堂国情教育新模式
形势教育大课堂国情教育新模式
2009.01.10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以“感受新变化,迎接十七大”为主题陆续推出“形势教育大课堂”。
为了通过这一国情教育的新模式,推进中小学校德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工作,幸福路社区天问小学把开展“形势教育大课堂”活动纳入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形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做好“形势教育大课堂”收看工作。
学期之初,学校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互联网等信息传输方式,按时收看“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启动仪式及形势教育课的第一课“生活新变化”,之后,将“社会新气象”、“农村新面貌”、“科技新发展”、“国际新形象”、“未来新蓝图”的内容或组织收看,在思品课、谈话课和班队活动时间收看。
为了确保活动实效,学校能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差异,分层次、分年级、有重点地在学生中开展活动。既考虑活动的参与面,又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使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学校为了设计活动方案,专门召开大队委员会议,大队委们你一言、我一语,给大队辅导员提出不少建议,最终确定学校活动方案。方案确立后,大队委向各中队辅导员和小干部布置活动内容,对中队活动进行指导。通过自下而上,集思广益,精心设计,又通过学校、班队组织层层落实,使活动贴近学生,有良好的效果。1-6年级学生利用品德课和地方课程时间,每一个德育教育活动都确定一个主题。如一年级的教育主题是“我爱我家”,二年级的教育主题是“我是中国人”,三年级的教育主题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四年级的教育主题是“民族、民风知多少”,五年级的教育主题是“亲情树下我成长”,六年级的教育主题是“外面的世界怎么样”。
总之,“形势教育大课堂”让学生接受了深刻的形势教育,增强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逐步树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志向,并努力把远大志向化为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为创造祖国美好未来作好准备。
第二篇:形势教育大课堂总结
感受新变化迎接十七大
——马家湖中学收看《形势教育大课堂》活动总结
接教育局关于收看《形势教育大课堂》课程活动的通知后,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主抓、政教处协助的领导小组并安排组织全体师生分别于9月17日、10月8日、11月19日、12月10日、12月18日利用班会课陆续收看了《形势教育大课堂》――《生活新变化》、《社会新气象》、《农村新面貌》、《科技新发展》、《国际新气象》、《未来新蓝图》。观看后郝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组织教师和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其中在开讲的第一课《生活的新变化》中,师生们无不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欢欣鼓舞。改革开放促国家发展火车的六次大提速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粉碎外国人青藏高原不可能通火车的断言,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红红火火的好日子,我国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快速提升和给全国人民的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都极大地激发了师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尤其是收看第三课到第六课内容,师生充分感受到农村的变化、祖国科技新发展以及未来新蓝图。其中在未来新蓝图中师生通过丰富的影视资料和专家深入浅出的讲授,进一步了解了十七大报告主要内容。
在生动的《形势教育大课堂》中,师生们更全面、更系统、更直观地了解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更深入的明白了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在课后进行的讨论中,师生们纷纷表示:我们今天了解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为了为天
明天更好地建设祖国;我们一定不辱使命,努力工作、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各班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课外实践活动。具体做法是:教师召开教师讨论会3次,各班组织讨论会2次,教师写心得体会65篇,学生写观后感1500余篇,同时出板报3期,校园广播5次,学生办手抄报650张。并要求学生把《形势教育大课堂》的内容向广大家长进行广泛宣传。
全体师生表示要以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到工作学习当中去,努力“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喜迎十七大,为十七大顺利召开献上一份厚礼。
马家湖中学
2008年元月15日
第三篇:国情教育
浅谈我语文教育中的国情教育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思想意识的侵蚀,拜金主义思想正不断抬头。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正在不断淡化——面对如此情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怎能不痛心疾首呢!但是强行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是否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呢?显然是不行的,弄不好反而适得其反。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国情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增强民族自豪的精神;了解祖国的悠久文明,树立献身科学的世界观;讲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锻炼为祖国腾飞而奋斗的坚强意志;领略作者的美学价值,陶冶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才能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从而抓紧今天,展望明天,学好本领,献身科学,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担。
关键词:重要性 感受壮丽 悠久文明 伟大成就 民族英雄 审美情趣 注意问题
一、国情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全国中小学开始实施国家教委制订的《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规定:“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它只是通过语言形式,挖掘课文木身具有的思想意义和道德意义,用作品创造的那种情境或人物的感情去感染学生,更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情感性,它能使学生激动、惊奇,使学生欣喜流泪,能震憾学生的心灵,它能促使学生去思考生活。”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现行中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纲要强调:“通过语文教学,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求把思想教育同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联系学生实际,将思想政治素质渗透在具体的教学当中,以避免干巴巴的说教。
学科德育有各自学科的特点。而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时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人说,语文是语言的艺术,教学是对人的艺术,语文教育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的博大精深在于它的最终目的绝不仅仅是看书写字,它更应是贯穿学生全部生活中的生存能力的培养和对事物审美鉴赏能力的塑造,对学生品质、意志、修养的熏陶。融国情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开展国情教育就是教导学生认识我国国情,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祖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其实,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课文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来进行国情教育,不但在解题、交待时代背景时可以,而且在分析文章的中心时也可以。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几点建议
语文学科的教材,本身就是语言表达形式和思想政治内容完美的统一体;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是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是进行思想教育的百科全书,每一篇课文都有一颗闪光的珍珠。那么,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该怎样进行国情教育呢?我肤浅地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感受祖国的壮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语文所体现的国情教育的具体内容首先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胸怀祖,才能建设祖国。中学语文不少课文具体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江山:如描绘山水秀丽的《周庄水韵》《三峡》、《黄山记》、《观沧海》等,有撷趣生态美的《海燕》、《荷塘月色》、《春》、《南州六月荔枝丹》等,有再现园林美的《苏州园林》、《晋祠》等,有表现天象美的《看云识天气》、《海市》、《大自然的语言》等。这些作品的描绘,都是客观的自然美同主观的情感美的有机统一。黄河中翻滚着养育中华民族的乳汁,长江里洋溢着中华民族的豪情,天山景物蕴含着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勇敢,巍巍长城展示了各族人民不可摧的意志和精神。那风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那浩浩荡荡的长江,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那巍巍高耸的泰山,那“横空出世”的昆仑…“江山如此多娇”!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借助教材,饱览名胜,探幽寻美,打开学生心灵的橱窗,在祖国大自然的美景面前升起一种崇高的美感,热爱祖国的富饶土地和优美山川,激起爱国之情。
教师在上课时激情澎湃,心中装着祖国,也会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苏轼有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吧!
教师引古博今,讲得生动活泼,热烈精彩,妙趣横生,学生听得神思飞越,如痴如醉,欲罢不能,结果课堂上是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好一派活泼热烈的教学场景。
(二)、认识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们祖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果从地下挖出的“元谋人”的牙齿”算起,我国已有170万年的历史。从甲骨文算起也有近五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我国灿烂的文化。学到《活板》,让学生联想起中华民族的四大发明,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学到《祖冲之》、《张衡传》,会使学生惊叹: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准确地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的人,比欧洲要早1100多年;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测试地震高度精确,比欧洲更早1700多年。在我国建筑史上,古代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技艺精湛,而现代的《北京立交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课文表现劳动人民智慧,更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梦溪笔谈》被称作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座标”;还有我国的四大名著等等。我们应通过这些科学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树立为祖国、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理想。
(三)、讲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启发学生立志做新一代的建设者
现在有的学生,学习劲头不足。究其原因,也许复杂多样,但没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无论如何也应算是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没有追求,没有为理想而奋斗的意志、品质,必然会混天度日,碌碌无为地生活着。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理想,定目标,使他们立志做新一代的建设者。
中学语文教材里,歌颂祖国蒸蒸日上、繁荣富强的的篇目随册可见。在杨朔的散文中,就有托茶花的美丽姿质,言祖国欣欣向荣面貌的《茶花斌》;有借浪冲击礁石的雄伟气势,坚韧毅力,抒发劳动人民同心协力创建人民江山的《雪浪花》;有借蜜蜂酿蜜的可贵精神,赞美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勤奋不息的高贵品质的《荔枝蜜》;有借真假海市的对立,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变化的《海市》等等。这些无不说明祖国在前进,中华在腾飞,社会主义好。学习这些课文,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美,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才能出现。启发学生立志做新一代美化生活的主人,从而锻炼自己为祖国腾飞而奋斗的坚强意志。
我想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还应注意一下祖国的重大时事,引导学生认识目前在台湾有人想搞“台独”,在西藏有人想搞“藏独”,在新疆有人想搞“疆独”,这是分列祖国破坏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表现,我们应警惕这种逆潮流而动的危险倾向,坚决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的独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如此等等,我想,这就是寓国情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了,学生在接受国情教育的过程中既深化了对祖国的理解,也提高了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
(四)、学习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增强民族自豪的精神
悠悠岁月,源远流长,沧海桑田,人杰地灵,一大批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科学巨匠竞相涌现。他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铸成了中华民族的精魂,他们的光辉业绩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是后代景仰的楷模、学习的典范。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木兰诗》、《三元里抗英》、《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歌顷了为保卫祖国而战斗的英雄人物;《谭嗣同》、《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等,歌颂了为祖国富强坚持改革与斗争,不借损身的志士仁人;《晏子使楚》、《唐雏不辱使命》等,歌颂了为维护祖国尊严,不计个人安危,表现了坚贞不屈节操的民族精英,《“两弹”元勋邓稼先》、《张衡传》、《钱学森——中国人的骄傲》等,歌颂了为科学技术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屈原列传》、《鲁迅的精神》等,歌颂了在中国文坛上叱咤风云的文学家,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谱,爱国篇,正气歌。正是这些英雄人物活跃在广阔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从各个不同侧面表现了我们民族的崇高道德境界和伟大的情神气质,从而汇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领略到报效祖国的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从而自然地产生一种愿与英雄同行的豪情,与金瓯共存的壮志。
(五)、领略作者的美学价值,陶冶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如别具情趣的泰山,雄伟奇秀的长江三峡,香山的红叶,桂林的山水一展现了赏心悦目的自然美,苏州园林、晋祠三绝,古朴幽雅的紫金城,雄伟壮观的人民大会堂,表现了不同时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工艺美;华山抢险的紧张场面,横渡长江的钟山风雨,体现出催人奋进的社会美,在刑场上举行婚礼陈铁军、周文雍,为人民鞠躬尽萃的焦裕禄,再现了感人肺腑的人物美,《大堰河》的母子情,《背影》的父子情,《王贵与李香香》的夫妻情,《樱花赞》的友谊情,表现了深沉浑厚的人情美,《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百合花》中的新媳妇,体现了中国妇女特有的阴柔之美,壮别易水的荆柯,横眉冷对干夫指的鲁讯,体现了男性的阳刚之美,格调昂扬的《白杨礼赞》抒发了崇高之美;叱咤风云的《雷电颂》迸发出悲壮之美;《连升三级》表现出滑稽的喜剧美;《祝福》、《窦娥冤》表现出深沉的悲剧美。真可谓“春城无处不飞花,文章处处皆有美”。语文教师用美的观点统领、处理、分析教材,从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入手,通过语言文字的表现,引导学生去发现自然美,认识人物美,领略社会美,体会人情美,欣赏艺术美,就会使他们在色彩斑烂的美的世界里,采集到一颗颗美的珠玑,使学生在该激昂时,昂奋动情,该悲壮时,为之动容;该委婉时,使其感怀,从而陶冶心灵,净化思想,让美的心灵从中铸造,让美的行为在此萌发。
(六)、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写作
通过一系列的作文活动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熏陶
例如:在庆国庆60周年来临之际,学校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制作反映“家庭大变化、家乡大变化、祖国大变化”的展板,我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内部动机,使学生切实从中受到教育。抓住契机,让学生配合图片,搜集资料写作文,并向学生表明:写好了将作为展板内容在全校展出。学生知道写好了有用,内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在情感的激励下,他们满怀信心的去查找资料,请教老师,请教家长,了解社会六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要我写’为”我要写”,”要我做”为”我要做”。用稚嫩生动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对共和国六十年沧桑巨变的认识,表达对祖**亲的热爱。有一位同学在一篇日记中写道:爷爷告诉我,中国60年的变化是巨大的,爸爸说,家乡十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我相信他们的话,因为我家这几年的变化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还有的同学在“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时谈感受说:“我虽然没有经历过祖国60年的变化,但我能从爷爷谈起1960年和谈起今天的不同表情中,体会到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同学们,为了将来能够在对我们的孩子们谈起中国下一个60年时,也能无比自豪。”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写文章,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通过写作文,激起了对祖国变化的赞叹和对祖**亲的热爱。
刚接到新班级时我都会在理想教育上大做文章。在作文活动中举行各种理想教育的活动,如阅览名人传记;和师长口头交流我长大了想干什么;办一份以“我的理想”为主题的手抄报;举办“我的理想”演讲比赛„„再汇总自己的所有资料写一篇以“理想”为话题的作文。
在语文教学进行国情教育时,我觉得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文道统一,体现语文教学的原则。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课。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既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语文学科反映政治倾向或感情色彩、思想教育和语文训练的原则,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本质,反映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的根本要求。语文训练中,在讲清文章语言文字、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必须讲清文章的思想内容,以文悟道。反过来,只有深刻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的妙处,才能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二是形象突现,扬起学生的感情风帆。形象感知是学生入境入情的先导,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感情,主要不能光靠说教,更要靠感染;不能光讲道理,更要靠熏陶;不能光靠灌输,更要靠潜移默化;不能光靠逻辑力量,更要靠形象诱导。前面列举的课文中许多艺术形象是思想教育的好教材,象一面旗帜,引导学生前进;象一只只战鼓,激发学生奋发。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情感等心理功能,让学生全方位地进行感知,将形象感染立体化,使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拨动他们的心弦,激起心灵深处的进取。
第四篇:国情教育讲话稿
国情教育讲话稿
倭肯中心小学卜静东
我们拥有一个伟大而强大的母亲,那便是中国。“我们都有权利爱国,而且爱国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光荣。”这是革命前辈徐特立老爷爷说的一句话。的确,爱国是光荣的,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之魂,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就和血肉一般,密不可分。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祖国灿烂光明繁荣的未来,让我们牢记朱德爷爷的爱国诗句:“锦绣河山收拾了,万民尽做主人翁。”
爱国的感情在一切感情之上,它是一种纽带,是一种号令。如果人们没有爱国感情,这个国家也就不存在了;不讲爱国,国家将一盘散沙;没有爱国主义,也就不可能抵御外国侵略者,一击就破。
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意味着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召唤。我们还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几代中华儿女们,为我们伟大祖国争气。他们在各种场合,特别是在外国人面前表现出了中国人的骨气。因为这些各行各业的中国人都有一颗热爱祖国、为祖国争气的火热的心。著名的建筑工程师杨嗣信不使用进口的材料,他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都是中国人,都要争口气,所以要自己研制材料。”掌握了世界各国语言的苏阿芒,他百折不挠地学习世界语言,成为了受人尊敬和敬佩的世界语言专家。还有轰动全世界的徒步旅行家潘德明,他前后共用了七年的时间走过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环球旅行家。我们能够从前人的事迹中看出来,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他们具有中国人的志气,他们都是有骨气的。
历代的中华儿女都具有中国人的骨气。他们都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小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是我们青少年的心声,不是吗?
虽然,我们现在还不可能干出什么事业来,表现出我们对祖国的爱,不过,往往大事业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积攒起来的,所以要从小事做起,等我们长大了,成了“顶梁柱”,我们就一定是一个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有骨气的中国人。
倭肯中心小学黄丽萍
今天的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综合国力飞速发展,中国不但站起来了,更富起来了。中国能在联合国上占有一席之地,每位国人都为之骄傲和自豪。历史发展至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成为现代战争和世界不稳定的根源。形形色色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没有一次不是由于霸权主义发动、挑拨,或是参与的。我国承诺在世界上永远不称霸,不欺侮任何国家,也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欺侮任何小国、弱国。战争看似离开了我们,其实并不遥远,我们不能夜郎自大,坐以待毙,“居安思危,忘战必危”,世界并不安宁,并不太平,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依然虎视眈眈。“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作为新时代的学子,我们应该继往开来,顺应时代要求,走高科技强国之路,使自己的脉搏与国家的发展和-谐一致,为了祖国和人民,时刻准备奔赴“疆潮,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抵御侵略,为国争光,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最终只能是正义战胜邪-恶.只要每一位国人都把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作为自己的忠诚事业.每位学子刻苦学习.成为祖国事业的继承人.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我坚信.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富强.台湾的回归.指日可待.我们不愿重蹈战争的覆辙.让我们建筑起国防的铜墙铁壁.远离战火硝烟.捧着鲜花迎接欣欣向荣的明天。
倭肯中心小学戴英华
大家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无数个世界之最,可是,你知道这最中之最是什么吗?对,那就是人口。
启示一:中国人口增长处于减速阶段,人口的生育率和增长率都已很低,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数据表明,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
根据全国人口调查统计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就已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进入低生育率时代。
考虑到80后、90后严酷竞争的生存环境以及令人咋舌的孩子抚养成本,所以他们的理想子女数也已经达到很低的水平。
人口流动也是降低生育率的重要机制。根据六普数据,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表明,全国流动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14,显著地低于非流动人口的1.43。
核心家庭数据也可以佐证超低生育率。中国的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平均每户家庭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但从长远看,超低生育率弊远大于利。几乎在所有遭遇很低生育率挑战的国家,无论人口总量如何,低生育率维系时间越长,年轻人口短缺的后果越严重,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越小。美国华裔人口学者王丰教授等对中国人口负增长惯性的初步测算表明,假定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为1.6,并将其延续30年后,再提高至世代更替水平,那么中国未来的人口负增长将持续49年,减少人口数达2.2亿。人口变动周期长、惯性大,需要提前防范。
启示二:中国人口的结构失衡问题加剧,独子老龄化和可婚人口性别比失调构成重大问题。
在人口学特征上,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比其他国家更为脆弱、也更为严峻,这就是“独子老龄化”,而不是“少子老龄化”。独子老龄化会进一步演化为老年高龄化、老年空巢化、老年病残花,挑战巨大。
同时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加剧。出生性别比是118.0 6,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116.86还提高了1.2个百分点。说明刚性重男轻女的观念因素,狭小生育选择的政策因素和通过B超等技术选择性别的市场因素都没有从根本上和大范围地得到改变和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将演变为男性可婚人口过剩危机。有学者估计1983年到2010年,中国已经出生的男婴比女婴多出了4100万,今后还将增加。政府要从政策上真正站到男女平等、性别公正的立场上。
第五篇:国情教育总结
国情教育活动总结
为了使国防教育具有知识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我校在国防教育宣传月期间,结合国庆节等节假日开展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利用消防支队这一教育资源,与共建单位紧密配合,突出国防精神、历史常识、兵器常识等内容,开展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1、听一次国防教育主题报告。请消防支队的警官为全校师生作国防教育讲座,介绍现代军史、兵器以及为了革命事业而流血牺牲的英雄人物。全校师生认真听取了讲座,进一步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并对国防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举办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爱国人物和事件”专题讲座。
2、阅读一份国防教育报刊。为了使国防教育更具有实效,全校各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举行了不同形式的国防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杂志《军事史林》。老师和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理解国防军事知识。以讲故事、知识竞答、知识宣讲、介绍名人、军事小论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踊跃发表各自的阅读见解,抒发了对人民解放军的崇敬之情,也增长了许多国防知识。
3、利用宣传栏、黑板报、读报栏,广泛张贴国防教育知识,创设较好的学习氛围。
4、学唱一首爱国歌曲。红领巾广播站专门开设了国防教育栏目,以每周一歌的形式教唱革命歌曲《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北京的金山上》、《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十送红军》等。并介绍相关的知识,使同学们增长了许多知识,激发了他们对国防、双拥工作的关注,增强了爱国热情。
5、观看一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通过生动的画面,宏大的气势,帮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军队、热爱人民解放军,牢固树立“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强烈意识。
6、通过纪念日,举办演讲会、报告会、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树立建设强大祖国的思想。
7、利用中队活动,板报等进行国防教育知识,创设较好的学习氛围。
8、开展唱支山歌给党听合唱比赛。学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进行演讲比赛,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学校的比赛,学校评出一、二、三等奖。
9、积极宣传《国防法》、《兵役法》等法律知识,在学校各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系列参观(烈士陵园)远足活动
10、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对学生进行有国必有防、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育。
11、社会实践类。各班都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我校园,美化校园”。
国防教育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让学生构建一定国防教育的基本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书中的事例让学生讲、让学生演。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他们进行资料搜集和课题研究的成果。利用课件,让学生看一些真实的影像,发挥事例教学的直观、生动的优势。注意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国防教育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树立国防教育意识。我们把“小组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解释、答题、自主学会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最后小组进行集体整合完成任务。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自主的发挥,从而形成连贯而完整的教学过程,产生有价值的思想观念。
总之,通过一系列国防教育主题活动,我校师生的国防意识增强了,增长了许多国防知识,培养了对国防建设和双拥工作的关注,进一步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初步树立起长大建设祖国,保家卫国的信心,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2012-2013学国情教育活动总结
沙坪街道第一小学
国防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是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国防教育的知识知之甚少,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对小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国防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载体,它拉近了学生与爱国的距离,使学生能感受到爱国主义就在身边,而不再是空泛的,使爱国主义更具生活化与生命力.为了使国防教育具有知识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我校在国防教育宣传月期间,结合国庆节等节假日开展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利用消防支队这一教育资源,与共建单位紧密配合,突出国防精神、历史常识、兵器常识等内容,开展国防教育主题活动。
1、利用宣传栏、黑板报、读报栏,广泛张贴国防教育知识,创设较好的学习氛围。
2、阅读一份国防教育报刊。为了使国防教育更具有实效,全校各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举行了不同形式的国防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杂志《军事史林》。老师和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理解国防军事知识。以讲故事、知识竞答、知识宣讲、介绍名人、军事小论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踊跃发表各自的阅读见解,抒发了对人民解放军的崇敬之情,也增长了许多国防知识。
3、听一次国防教育主题报告。请消防支队的警官为全校师生作国防教育讲座,介绍现代军史、兵器以及为了革命事业而流血牺牲的英雄人物。全校师生认真听取了讲座,进一步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并对国防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举办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爱国人物和事件”专题讲座。
4、学唱一首爱国歌曲。红领巾广播站专门开设了国防教育栏目,以每周一歌的形式教唱革命歌曲《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北京的金山上》、《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十送红军》等。并介绍相关的知识,使同学们增长了许多知识,激发了他们对国防、双拥工作的关注,增强了爱国热情。
5、通过纪念日,举办演讲会、报告会、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树立建设强大祖国的思想。
6、积极宣传《国防法》、《兵役法》《反邪教》等法律知识,在学校各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系列参观(烈士陵园)远足活动
7、充分利用中队活动,板报等进行国防教育知识,创设较好的学习氛围。
8、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结合国内外重大时事,对学生进行有国必有防、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育。
10、社会实践类。我校组织四、五年级的同学,走上街头打扫卫生,“铲除牛皮癣”,厉行节约、从我做起;参与爱心募捐活动等,学生在亲自的实践中,体验劳动的甘苦、幸福的不易、环境的重要,从而沟通与祖国、与人民的感情,帮助青少年学生克服埋怨、偏激、冒进等思想情绪,引导他们勤奋学习,将来更好地投身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与此同时,还利用班会、队会、晨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国与成才的关系,将爱国与成才完美地结合在人生成长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把爱国、报国作为成才的目的和方向。科学家巴斯德讲过:“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成才是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愿望,但成才的方向和目的却因人而异。我国当代青少年成才的目的和方向的质的要求应该是爱国报国、振兴中华。同时,教育学生认识到只有立志成才,才能爱国、报国。当代国际竞争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因此,要使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大力发展以科技为第一的社会生产力。因此,青少年学生只有成才,即成长为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有用人才,才能够报效我们的祖国。
总之,通过一系列国防教育主题活动,我校师生的国防意识增强了,增长了许多国防知识,培养了对国防建设和双拥工作的关注,进一步认识到国防的重要性,初步树立起长大建设祖国,保家卫国的信心,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