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08:0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

第一篇:初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

初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

初中研训部王慧娟 为了进一步落实《抚顺市中小学关于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指导意见》([抚教院发(2006)42号]),提高我们教学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结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制定《初中历史学科开展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供全市历史教师参考。

一、校本教研的目标

所谓校本教研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的教学研究活动。其基本目标是:建立和健全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合作、资源共享的教研组织,探索以示范校为龙头的“联片教研”形式,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校本教研评估办法和管理机制。因此,校本教研的着眼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放在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自我提升上。

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方向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各学校依托自身的资源,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历史学科的校本教研的内容和方向,参考内容如下:第一,在历史课堂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的研究;第三,教材教法的研究;第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第五,关于活动课的方式方法的研究;第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七,正确的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将教学实际中存在的其它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内容,展开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

三、实施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1.承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创建合作交流的共同体

集体备课是集教师群体的智慧和经验,共同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满足同伴之间互助、交流、合作、资源共享的需要,是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形式。

目前集体备课制度在我市各学校都已经建立起来。各备课组在学校教研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出备课组计划,每次集体备课前,要确定主持人、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认真设计本课的教学流程,并对课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手段、教法、学法等方面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其他成员充分参与讨论和研究、集思广益,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形成统一统一教案,供大家使用,主持人要做好研讨记录;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备课,结合个人的理解、经验、语言特色等内涵,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设计和行动,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2.以课例为载体,推动教师的教学反思与行为跟进

各学校听评课制度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名目繁多的课例。在听课时,要认真做好记录,并随时对课堂某一环节以及全部的课堂教学进行评析;听课后,大家共同对此课进行研讨,先由上课教师介绍本课设计思路,评价课堂中的成功做法、存在不足和困惑以及要努力方向,然后由听课教师针对情境创设、教学亮点、课堂评价、学生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内容进行交流讨论,探讨其成功做法和存在不足,使教师在听评课中,反思教学的成败,从中获得启示。

但我们必须注意,反思后的行为跟进。在反思中,发现了自己或他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定要提出具体的改进办法,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付诸实施,然后再反思,再改进,如此反复,这样才能起到教学反思的作用,真正积累起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3.立足课堂教学,开展“问题”研究

课堂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场所,也是教学实践的基地,教师立足课堂教学,抓住课堂教学中实实在在的问题,展开研讨。这些问题不怕小,切忌大而空,如,体验式教学法如何应用?哪些课、哪些内容适合使用体验式教学法?怎样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等类

似的问题都可作为研究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树立一种“问题”意识,随时捕捉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大家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列入教研组的研讨计划。在每次教研活动前,教研组长根据学期初的计划,提出一个教研主题,教师事前做好准备、人人参与、共同研讨,使问题最终得到共同解决,使校本教研能够持续关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与解决。

4.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构建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在学科教研组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以他们为龙头, 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组织集体攻关,开展一些课题研究,它可以是省市级的研究课题,也可以是教学中存在的、短期内又无法解决的问题,经整理分析,作为教研组活动的研究专题,去寻找理论论证和实践探索。在研究中大家共同参与,并将研究结果、实验过程详细记录下来,再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使教师在参予与合作中,提高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5.建立学科教研网,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针对一些较小的或偏远地区的学校没有独立的教研组的情况,可通过两种途径来缓解:一是开展校际间的联合。以片区为单位将这些学校连成教研网,教师可通过参加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相互提高;二是充分利用学院和各县区师校的教学网络上的资源,也可将教师自己的教学论文、优秀教案、课件上传到教研网上,使教师都能享有网络上的教学、教研资源。

6.借助教研部门的专业引领,有的放矢地开展校本教研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各级教研部门的教研人员来学校讲座、参与校本教研,为教师提供专业咨询和切实有效的技术支持,帮助学校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跟进式指导,以便合理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

三、历史学科在实施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校本培训,为校本教研提供理论支撑

在实施校本教研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准备不足,缺乏新课程理

念的支撑,出现仅凭经验和肤浅的认识做校本教研的现象,使校本教研停留在浅层次的听课、评课、经验总结上,缺乏对某个问题研究的持续关注和思考。

因此在各级教研部门培训的基础上,历史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的计划,定期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学习,以提高理论水平;有计划地开展业务学习、钻研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弄清教学研究的定位;开展如集体备课、观摩研讨、经验交流等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校本教研要体现主体性、实践性和协作性的原则

校本教研是教师群体的共同活动,但在一些学校,校本教研成为个别骨干教师或年轻教师的“专利”,缺少合作研究的意识;有的教师将校本教研当作额外的负担,缺乏积极性;还有的脱离教学实际大搞形式主义。所以我们必须要避免这种倾向,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认真地引导教师发现教学中的具体而真实的问题,从实际的教学问题着手,形成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助、合作的群体性的合作研究氛围。

3.校本教研要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校本教研体现的是以校为本的理念,各学校要把教研重心放到教学工作的具体情境中,立足课堂教学,把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切实为学校的发展创造条件。

校本教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应该以转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构建学习化的协作组织,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开发立体的教学资源,推动务实的校本教研,真正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让我们共同努力。

第二篇:初中英语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意见

初中英语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意见

为了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引领教师增强课程意识,促进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学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县英语学科校本教学研究的现状,对我校初中英语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学科校本教研的目标和任务

校本教研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其目的就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1.实现校本教学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

2.校本教学研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

3.加强对新课程实施教学研究工作。

二、学科校本教研的要求

学科教学研究是在学校校长及教务处和各教研组带领下基于学校实际和教师教学实践由本学科全体教师合作制定教研制度,教研计划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规则。

1.根据学校自身学科师资水平在充分学习和研讨的基础上,确定适合本校的教研思路或学科校本教研计划,以规范学科教师的教学基本行为。

2.学科应有校本教研制度,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校本教研,使校本教研通过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课题研究制度、汇报交流制度等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得以发展和提高。

3.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学科教师应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合作研究、分享经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4.做好课程开发、资源建设、学业评价的研究。研究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开发教材,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其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不断发展。

5.定期到校交流和研讨,带动整个学科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注重教学研究以新课程为导向,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开展研究。不断改进方式和方法,灵活运用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篇:抚顺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意见

抚顺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教研员:金光华二○○七年一月四日

根据《关于抚顺市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的指导意见》(抚教院发[2006]42号)文件精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提高教学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我市校本教研的现状,现对我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以学校为重要研究基地,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学用结合,总结提升教学经验。用最快捷的途径,最有效的方式,把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尽快建立一支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

二、教研内容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研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内容(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课程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2、教材研究。主要包括教材编写的思路及特点、知识结构、素质教育的实施、使用要领等方面内容。

3、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主要包括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4、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研究。主要包括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调控、指导、实施、评价的策略,以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策略等。

5、新课程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主要包括新课程背景下,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内容及实施方式、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及实施方式等。

6、初中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主要包括初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学习与行为习惯、学习方式与认知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研究。

7、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主要包括校本课程建设的目标与内容、开发与设置、实施与管理,以及校本课程评价内容与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8、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的研究。主要包括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网络与课程资源的整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三、实施策略

1、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核心。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通过不断反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到教学研究的切入点,并通过校本教研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每个教研组每学期应编写一册问题集以及问题的方法记录。

教师的教学反思应有一定的程序,既要进行教学前反思,又要进行教学中反思,还要进行教学后反思;在反思内容上,不仅反思教学结果,还要反思教学过程,不仅反思教学行为,还要反思教学理念,不仅反思教学内容,还要反思教学策略,不仅反思自己的教,还要反思学生的学;在反思形式上,要做到个体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口头反思与书面反思相结合,改进计划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2、同伴互助,提升经验。

同伴互助是教师之间探讨和切磋教学的有效方式,是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和教学改革深化的有力保证。

信息技术教研组要有计划地组织互助式研讨活动,可以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教育论坛、学术沙龙、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交流展示、课题研究等,发挥骨干教师的个人优势,促进教师之间互助合作,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教研组教研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集体备课。一般方式为“分单元(或分章节或分模块)备课——集体研讨——个人修订——教后反思”。

(2)观摩研讨教学活动。可以采用的方式为 “讲——说——评”系列研讨,“同课多上”(多位教师上同一节课)等系列研讨活动。

(3)青年教师培养活动。活动形式有 “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等,主要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4)教学开放活动。活动形式可以采用“课改开放周”、“课堂开放日”等,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科间、校际间的联研联动。

(5)创建教研信息平台。通过网络、校园网、校刊等为广大教师学习、交流、展示搭建教研信息平台,总结与推广教学经验。

3、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关键和支撑,是教师发展提高的便捷之路。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切实加强理论学习。要制定理论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必读课程篇目,定期进行理论研讨,切实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并在日常教学中自觉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学校可以积极开展理论学习水平测试,并把测试成绩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之中。学校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办法,主动聘请各级专业人员到校讲学,通过举办专家报告、现场指导、个案分析等多种方式,对教师提供专业指导;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让他们接受高层次的系统培训;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帮助他们总结提升教学经验,推广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4、案例研究。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注重案例的积累,加强对典型教育教学案例的分析和研讨。借助典型案例的全面剖析,促进教学实践反思,领悟教育教学理论,提升实践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课题带动。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要按照“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围绕课改实践的需要,认真分析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教研中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且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并转化为科研课题,以科研课题推动校本教研深入开展,实现教研与科研的一体化。学校教导处、教科研室要协同开展,不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校本教研的科研含量,提高教研科研的实效性。

6、研训一体。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把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边培训、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策略,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不断反思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领悟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7、以点代面。

充分利用兼职教研员和学科中心组的作用,发挥中心组成员的教学经验和组织能力,以校本基地校为研究基地,研究指导、总结经验,并以基地校为辐射点,带动一个地区教学研究的实施,发挥基地校的带动作用。

四、具体要求

1、切实加强教研组组长的领导。

“搞好搞不好,关键在领导”,信息技术教研组长必须真正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重任,全体信息技术教师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把信息技术校本教研作为促进学校发展、促进师生发展的必由之路,围绕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变革、教学方法的改造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开展具体而深入的教学研究,把校本教研作为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靠教研出效率,靠教研出质量。

由校本基地校学科教师及邻近学校的学科教师、兼职教研员、中心组成员组成5人以上的教研组,确定一名学科中心组成员为该教研组组长,负责该片校本教研。

2、健全学校教研活动制度。

确立每周一次“教研日”制度,保证每周有半天教研活动时间,形式可以为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分析、问题会诊、成果展示、教学沙龙等。做到有计划,有过程记录,有总结。

3、完善学校校本教研的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教师在学习、培训、教研活动等方面的教研行为,形成校本教研有效运行机制,促使校本教研工作经常化、规范化。要把校本教研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专项督导项目,定期检查教师的读书笔记、教学教研笔记、教研活动等,督促教师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4、加大校本教研的投入。

学校应该保证校本教研工作的经费和设备设施投入,购买校本教研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料,为教师读书学习、教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要开放学校网络机房,让教师能够及时在网上查阅、浏览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料,丰富教师的信息储备。要根据教研工作和教师发展的需要,积极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5、制定教师专业成长规划。

学校应改革和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和办法,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评价,在重视横向比较的同时应充分地考虑教师的自我纵向发展。学校要建立教师个人教研档案。主要记录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所承担的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笔记、论文或实验报告原稿、研究课教案、课题调查记录、相关学生活动情况和获奖证书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6、做好校本教研的总结提高工作。

认真做好校本教研的经验总结工作,将取得的经验实施到实际教学中,并进行推广,推动该片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推动全市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第四篇:第二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意见

第二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意见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生命。为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更好地发挥教学研究工作的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学校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校本教研的理念: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二、校本教研的任务:

在先进教育理念与千变万化教育实践之间沟通桥梁,使先进理论转化为生动实践并产生积极成果。把教师从单纯的课程被动执行者角色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创生者。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三、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自定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培训计划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并形成研究性论文。

2、同伴互助:,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己见;以教师产生的问题

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名刊及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将专家、教研员请进学校,引进他们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4、学校为教师开展教研提供硬环境,充分利用宽待网、图书馆,为教师学习、收集理论资料提供滚动性条件。

五、教研活动的设计

1、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弧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地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教师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研究开展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互通有无,互相促进。

六、教研活动的管理

1、教导处组织教研组制定学期教研计划,并由教导处审核。

2、教研组做好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和教研活动总结。

3、教研实行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结果制度。

4、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教研并实行考勤。

5、下教研组行政人员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协助教研组长做好管理工作。

6、各教研组活动情况应及时汇总反馈。

七、校本教研的奖励。

1、每学年评选“优秀教研组”,并给予表扬奖励。

2、对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3、与教师个人评优评先挂钩。

第五篇: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为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落实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要求,保证我市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依据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结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特制定本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一、更新课程理念

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教学民主(学生主体)理念、多元评价理念、教即“导”的理念(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督促者)、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终身学习(教育)理念、开放的教学理念、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共进理念。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是同学的伙伴,“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新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更新教材观念

教师要更新教材观念,突破传统的“历史教材即历史知识仓库”的陈旧观念。“教材即传授知识技能的事实,它是位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中介媒介”。历史教材只是历史教学中教师授课的素材,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学习和自主处理的素材。引导学生明确教科书只是一种工具或资料,而非学习目标和最终归属。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教教材,而是要使用教材进行教学。

三、树立新课堂观

1.由“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注重三维的历史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课堂成为真正的“生命课堂”。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活动来获取知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2.教材“开放”。寻求多种教学方式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历史教材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教学功能。

3.教材运作中的师生角色。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是开放的。教师可以突破历史教材限制,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教材、开发教材。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师是历史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学生是学习历史教材活动的主人。

四、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要适应新课程标准,进行方式、方法上的转变。在实际的教学中,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转变中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坚持开放性原则,注重学生团结协作。要面向全体学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爱,增强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创设合作环境,使学生参与互动,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他们的创造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形

成集体观念,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交往与情感的发展。

2.增强趣味性原则,体现学生的积极性。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体现课堂教学的能动性,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主演转为导演,把学生放在学习的核心位置上。

4.以“授之以渔”为关键,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仅仅做到“授人以渔”还不够,还要授之以渔场,也就是说要给学生留有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只有给学生留有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实就是在想的过程中,在从“想不出”到“想出来”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越是对遇到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学生的思维活动越是积极,一旦问题解决,他们的思维也就得到了令人惊喜的发展。

历史课的学法指导,应遵循科学、实用、有序的原则;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训练。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自学、理解、接受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并多与社会现实中的热点相联系,做到持之以恒,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5.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知识需要记忆,但更需要的是理解和融会贯通。历史教学的关键并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好教材和社会生活素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发掘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6.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国家的命运,要以时政背景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注意联系社会热点、焦点知识,要史论结合,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在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多媒体的运用要有,引导学生联想想像也要有。

教师要上好历史课,除了必须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能外,还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在教学资源和资料的寻找、开发、制作、使用等方面狠下功夫,尤其要加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是,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什么都直观了,语言文字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学生就无法由美妙的文字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更无法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神奇魅力。所以,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追求质量而

不是数量,应该追求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不是束缚学生的思维,应该追求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而不是形式的变换。

2.鼓励赞扬要有,评价导向也要有。

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更好的改进教学。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观点,我们应该给予赞扬与鼓励,也要有明确态度,让学生明辨是非,做细致入微的引导,深刻到位的点拨,甚至一针见血的指正和批评。

3.小组活动要有,读书的时间也要有。

小组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但是作为历史学科的特点,学生更需要用静静的阅读来深入课文,获得较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4.学生讨论要有,老师指导也要有。

讨论是多向信息的交流活动,在提倡开放性教学的今天,讨论法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但学生讨论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拿来讨论的问题应该是有价值意义的。二是讨论不能信马由缰,老师在学生讨论的时候,不能袖手旁观,教师必须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讨论中,在必要的时候加以指导。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给学生设置一定的讨论的问题,如果有些问题学生讨论起来难度很大,或者说学生无法解决,教师还是应该给予适当的点拨与指导的。

六、各年级具体问题及教学进度 七年级:

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尽快使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集体、新的学习目标、新的学习内容、新的学习方式、依托历史学科特点,创设历史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改变学习方式、养成左图右史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走近历史、感受历史、以线串珠形成完成教学。

上学期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任务。下学期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

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平等善待各类学生,抓好查漏补缺,学会科学记忆历史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后果、影响、作用等的方法,初步建立知识体系框架,注意学习能力的培养,适当延伸、迁移,让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历史。抓好单元内综合过关练习,注意克服负面积累,防止两极分析,争取不让每位学生掉队。

上学期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任务。下学期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

既要进行世界现代史的学习,又要有计划地、富有实效地复习好中国近现代中和中国古代史的有关内容,备战中招。要强干弱枝,重点掌握主干基础知识。感悟历史、升华知识。有针对性进行补救。领悟解题的方法和规律,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和规范答题的能力,同时,认真筛选考前信息,精选、精练、精讲、精评,做好考前指导。

上学期完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教学任务。下学期完成《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

以及考前复习内容。

七、附各类课型课堂教学策略

下载初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历史学科校本教研实施指导意见(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初中历史学科教研计划

    2013年初中历史学科教研计划寿光市教科研中心 一、 指导思想 2013年度,初中教研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行动纲领,以不断提高“......

    2013年初中历史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2013年初中历史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2012年初中历史学科教研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从学科实际和特点出发,以进修学校和初中室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

    新建+校本教研简要框架式指导意见

    涞水县校本教研简要框架式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

    中学数学学科校本教研计划

    中学数学学科校本教研计划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学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校结合学......

    体育学科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体育学科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平岗镇中心小学 2011-07-14 本学期学校体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

    政治学科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政治学科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曹小娟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坚持“让每位学生成才,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充分体现民主、平......

    艺术学科校本教研制度

    皋山完小艺术学科校本教研制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课改为导向,改进和加强学校教研工作,建立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课改中面临各......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基本的学科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实现教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