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荣八耻学习心得-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教育周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是提出了个人如何处理好与国家、人民、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准则。很久以来,我们都提出要注意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荣辱观的提出,可以使原有的教育更加深化和具体,更有时代性。
彭林: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预示着国家的前途,因而不能等闲视之。青少年涉世未深,心灵比较单纯,识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信息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复杂,如果不很好注意,将来就会成为社会问题。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里,十分注重培养经国济世之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是要从修身做起的,而修身则要从儿童时代抓起。我国古代的儿童教育,人格教育是第一位的,让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然后才是知识教育。古代童蒙教育的成功,表现之一,是有许多优秀的教材,《礼记》中的《曲礼》、《少仪》、《内则》,《大戴礼记》中的《保傅》和《曾子事父母》,以及《颜氏家训》、《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等,都是名扬四海的童学教材。其中,朱熹对童蒙教育倾注的心血尤多,建树也最大。他认为,南宋之所以朝纲不振,是因为朝廷缺乏栋(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梁之才;而朝廷之所以缺乏栋梁之才,是因为童蒙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从国家的前途考虑,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童蒙教育。而童蒙教育的核心,是“培其根”、“固其本”,使之“正”,树立正直的品性。儿童思想单纯,身上坏习气比较少,只要引导得法,好的品行不仅与日俱增,而且根植于心田,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全社会都同步进行,那么社会风气的转变,就指日可待了。朱熹“童蒙养正”的理念非常正确,得到许多学者的响应。
童蒙教育能否“养正”,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是否培养了孩子的廉耻之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辱”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全国人民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具体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体,应该有各自的侧重点。我认为,对于青少年尤其是如此,切忌大而化之,当做口号,贴在墙上了事。青少年荣辱观的教育,要解决他们人格培养的基本问题:懂得明辨是非,懂得什么是人格和国格。这里面既有涉及国家荣誉、国民利益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有涉及个人修身、道德品质的具体问题。后一类问题,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最为现实,最容易见效,尤其要精心设计。要通过荣辱教育,在学生的心理机能中培育抵制恶言、恶行、恶事的能力,耻于做不善、不正、不诚、不敬之事,一心向善。使青少年从小懂得怎样爱惜自己的名誉,努力为家庭和祖国增光,这样就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到孩子身上。
第二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是提出了个人如何处理好与国家、人民、社会等方面关系的准则。很久以来,我们都提出要注意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荣辱观的提出,可以使原有的教育更加深化和具体,更有时代性。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行为如何,预示着国家的前途,因而不能等闲视之。青少年涉世未深,心灵比较单纯,识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信息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复杂,如果不很好注意,将来就会成为社会问题。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里,十分注重培养经国济世之才。这种人才的培养,是要从修身做起的,而修身则要从儿童时代抓起。我国古代的儿童教育,人格教育是第一位的,让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然后才是知识教育。古代童蒙教育的成功,表现之一,是有许多优秀的教材,《礼记》中的《曲礼》、《少仪》、《内则》,《大戴礼记》中的《保傅》和《曾子事父母》,以及《颜氏家训》、《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等,都是名扬四海的童学教材。其中,朱熹对童蒙教育倾注的心血尤多,建树也最大。他认为,南宋之所以朝纲不振,是因为朝廷缺乏栋梁之才;而朝廷之所以缺乏栋梁之才,是因为童蒙时代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从国家的前途考虑,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童蒙教育。而童蒙教育的核心,是“培其根”、“固其本”,使之“正”,树立正直的品性。儿童思想单纯,身上坏习气比较少,只要引导得法,好的品行不仅与日俱增,而且根植于心田,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全社会都同步进行,那么社会风气的转变,就指日可待了。朱熹“童蒙养正”的理念非常正确,得到许多学者的响应。
童蒙教育能否“养正”,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是否培养了孩子的廉耻之心。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辱”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全国人民的,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具体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体,应该有各自的侧重点。我认为,对于青少年尤其是如此,切忌大而化之,当做口号,贴在墙上了事。青少年荣辱观的教育,要解决他们人格培养的基本问题:懂得明辨是非,懂得什么是人格和国格。这里面既有涉及国家荣誉、国民利益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也有涉及个人修身、道德品质的具体问题。后一类问题,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最为现实,最容易见效,尤其要精心设计。要通过荣辱教育,在学生的心理机能中培育抵制恶言、恶行、恶事的能力,耻于做不善、不正、不诚、不敬之事,一心向善。使青少年从小懂得怎样爱惜自己的名誉,努力为家庭和祖国增光,这样就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到孩子身上。
第三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 --在实践中探索校本革命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在实践中探索校本革命
本学年初,全市教育系统提出了“校本革命”思想。校本革命包含六个环节:理念革命、校长革命、师本革命、生本革命、课业革命、评价革命。
我校根据本校实际,从理念革命、师本革命、生本革命三个方面在实践工作中探索、践行校本革命,以求有所收获。
本学年4月兹有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校本革命”的通知》,向全市中小学印发了《兹有市“校本革命”行动纲领》,“校本革命”的主要内容涵盖了,理念革命、校长革命、师本革命、生本革命、科研革命、和评价革命等多个方面,从理论上到实践上为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的源泉,对当今一些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行为进行“革命”,对于引领教育科学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理念革命” 明确办学方向、打造特色学校
“理念革命”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各项工作,以先进教育理念打造新型学校,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同时也决定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强烈的规划意识和较强的教育设计能力.是品牌学校的基本标志,办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应该是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2010年2月,市教育局对我校领导班子进行了换届调整。为认真贯彻落实《兹有县教育局再次创业行动实施方案》,新班子认真分析研究学校发展的历史,分析研究了学校的优势和劣势,根据我校实际制定出《兹有县兹有学校“创办书香校园、打造特色名校”的实施方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深化课改为核心,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依法治校、特色兴校,用3-5年时间把我校建成武安一流名校。
1、把加强学校班子建设作为第一关键
领导班子树立“垂范”“服务”“责任”的意识,实施五项制度:(1)学习制度:领导班子成员每天读书学习一小时,每周写一篇工作笔记,每月读一本教育管理理论书籍,每学期写一篇工作总结或论文。(2)任课听课制度,中层领导担任主科,校长听课节数达到市局要求。(3)例会制度:领导班子成员每周五上午参加工作例会,反馈学校工作,安排下周工作。(4)例查制度:领导班子成员每周检查教师到岗、坐班、上课、作业批改等,听取教师意见,解决实际困难,(5)履职述职制度: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总结交流会,班子对履职述职情况,认真总结并述职。
2、大力开展书香校园建设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打造“书香文化校园”活动,老师学生共同参与,在操场硬化地面上用油漆画成方格,每班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书写方格,每天早晨7:30之前教师和学生在自己班指定的区域内把字写好,内容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古诗等,7:30后准时晨读,进行“经典诵读”,上课后由领导组成的检查组每个班级逐个检查并给予打分,学期末总结此项工作,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校举办了“迎端午、怀屈原”诗歌朗诵会,使同学们深深地感触到了一代诗魂的伟岸和他那深沉的爱国情愁,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注意教育;在学校举办的“迎
十一、诵经典、庆祖国”活动中,我带头诵读了《卟算子·咏梅》、《念奴娇·赤壁怀古》,现场师生深受鼓舞,纷纷上台展示。在场群众大加赞赏,这是我校大力开展诵读活动的缩影,更是一次师生深厚文化底蕴的全面呈现。为迎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师专门买来字帖进行练习,上网听诵读、广播已成为一种习惯。“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我们有信心带着孩子们一路走下去,在读写中享受幸福人生!
以理念革命为突破口,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把子弟学校打造成学习型、快乐型、和谐型校园,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和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师本革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专业发展
师本革命。不当教书匠,争做教育家。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方法、专业发展、师表形象等方面进行革命,解决教师中存在的师德缺失、教育能力不高、教学方法陈旧、专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树立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知耻自律、大爱无疆的师表形象。
1、修师德、练师能、塑造教师新形象。以“ 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为主线,促进教师为学、为人、为师的有机统一。深入开展“十心立师德、十气修师表”活动,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2、培养典型,优化群体,展示教师整体风貌。借市局“三名工程”的东风,开展我校名班主任、名教师评选,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年终表彰制度。
3、抓教育科研,深化新课改。一是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根据教师在课改实践中的实际需 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探索校本活动的有效形式,努力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通过教学观摩、实录分析,案例交流评选、专家讲座等活动,为教师投身课改创造条件。二是进一步增强研究意识。教师从自身教育教学需要出发,教学问题入手,研究自己需要的课题;体验亲历的实验;珍惜、运用、发展自己提炼的成果。强化教科研的群体合作,着力进行个案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三是落实长效工作制度,本学期我们在全校开展了“六个一”活动:领导班子成员每天听一节课、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课、每个教师一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每个教师一周撰写一篇有价值的反思笔记、每个教师每学期发表一篇市级以上论文或取得相应成果、每个教师每周至少摘抄一篇质量较高的教改信息。四是大力开展课堂观察、主题教研活动,请专家对教师进行“有效观课议课”的培训,学校领导明确分工,每人负责一个教研组,深入课堂,参与教研活动,强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年轻教师籍利,利用节假日到市教研室请教专家,一节课在不同的三个班上,结合在教研组议课后的建议,不断的完善,精益求精,她说:“第一节课的遗憾要在第二节课上弥补。”骨干教师郝巨英,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把参加培训的心得运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在她执教的《确定起跑线》的一课中,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合作探究,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动手动脑参与、构建高效课堂的新理念,我校真正掀起了一股“比、学、赶、帮、超”的教改浪潮。我们相信,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教师正逐渐向“专家型”教师过渡,向名师靠拢,实现子弟学校成为市一流名校的目标将指日可待。
4、培训学习求实效。学校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学校教研组的建设上。这样,不仅能保证教师开展各项教学研究、探讨,还能使教师的自身教学素养有所提高,从而也使学校的总体教学质量有望攀升。近两年来,我们一如继往抓好校本培训。培训的主要形成有集体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学观摩等。学校教师孟润锁、郝金娥分别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真正让每位教师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激励每个学生,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学校各教研组能坚持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并以实践课为主要内容。
6、教学质量求提高。课堂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全体教师能立足课堂,深入研究,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这一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生本革命”抓好养成教育
生本革命。当好文明古都小使者,争作兹有复兴后备军。从学生的的生活、学习等习惯入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对学生养成教育抓好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也会自然在我们教师汗水的滋润下,慢慢地提高的,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养成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1、制定校规,规范养成教育。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规,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让学生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2、三教合一,保障养成教育。
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因此在开展养成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建立 “三结合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三教合一。
3、开展评价活动,落实养成教育。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 辛勤的耕耘就会结出累累硕果。因此,评价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校成立了“小小督察队”对每个班级的课前一支歌情况,两操情况,课间情况进行督察,做到天天有总结,周周有评比,树立典型,以奖励为主,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 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 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
子弟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来之不易,我校承载着时代的重托,今后,我们将不折不扣把“颂读经典”“书写汉字”构建书香校园工作抓实抓好。在理念革命、师本革命、生本革命三个方面的实践工作中努力探索、提高、创新,认真践行校本革命,以求更高的收获。子弟学校正紧扣时代的鼓点,扬帆驶向新的征程。
第四篇:八荣八耻学习心得
八荣八耻学习心得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正是对人与社会道德缺失的关注与修复。“八荣八耻”,荣耻相对,不仅明确荣辱的时代内容,更重要的是肯定了耻辱感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条件下的道德价值,因而重建了民族与国家腾飞的道德基础。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在各地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个为荣、八个为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是非善恶的道德标准,明确了什么行为是社会应该倡导的,什么行为是社会应当摒弃的。这对于涤清社会风气、重树社会纲纪、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极为重要的。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是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指南。其内容不仅针对时弊,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而且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立场。近三十年来,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的巨大进步。社会进步不仅体现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体现在社会的开放度以及人的观念的更新。但是观念的开放与更新也带来了价值观的多元碰撞和价值评判的困难,以致出现了价值迷惘和寡廉鲜耻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道德相对主义在一定范围内的泛滥降低了社会道德的权威性,同时也降低了社会成员的道德感。其典型表现是,一些年轻人追崇各种“明星”却没有荣耀感,各种腐败(政治腐败、学术腐败、考场作弊等)的当事人常常只有后悔却没有羞耻感,而存在于社会中的“该耻不耻,不耻却耻”
使我们社会蒙上道德污垢。这就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一个日益开放、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应倡导什么样的道德风气,应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导向?过去理论界和学术界也曾提出过多种社会价值导向的设计方案,但有的价值导向过于单一,无法覆盖社会各个领域;有的道德标准偏重崇高德性,难以公共大众化。“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从个人或团体与国家的关系、从公职人员与民众的关系、从个人或团体对待科学的态度、从个人对待劳动的态度、从个人与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关系、从个人的诚信义利观、从个人或团
体与法纪的关系,以及个人的苦乐态度上全面提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及其评价标准,这就克服了道德标准单
一、偏高的不足之处,但又吸纳了以往道德导向方案中的合理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将扫涤道德相对主义的阴魅,在多元的价值观中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追求,引导社会各阶层人员在各种不同的道德关系中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古人之所以重视“耻辱”的道德意义,在于“有耻”是人内在的道德底线,是人之为人的标志。一个人也许可以缺乏智慧,也可能无大作为,但不能无耻,无耻就如同孟子所说是“非人也”。试想,一个人连人之为人的东西都不在乎了,那是十分危险的,就可能无所顾忌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同时“有耻”也是建立其他德性的良心基础,正如陆九渊所言:“耻存则心存,耻忘则心忘”。正因如此,古代的道德教育十分重视以羞耻心为基础进德修业,特别强调一个人“知耻”良心的培养。
通过对“八荣八耻”的学习和理解,作为一名党员明确了“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我要从我做起,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
道德建设。在学生面前做出表率,教师更应该要求自己具有高于一般人的水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言行一致更为重要!
第五篇:八荣八耻学习心得
八荣八耻学习心得
3月4日,锦涛主席在看望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荣”指光荣或荣誉,“辱”指耻辱。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应当成为每个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例如,热爱祖国,我们就要从热爱家庭、班级、学校、家乡和环境做起;服务人民,我们要从服务父母、老师、同学和长辈做起;崇高科学,要从刻苦努力学习、发奋成才做起;辛勤劳动,要从主动做家务事,积极打扫班级、学校清洁卫生做起;团结互助,要从学会合作,学会相处、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做起;诚实守信,要从不撒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说话算数做起;遵纪守法,要从守校纪班规做起;艰苦奋斗,要从勤俭节约、不同他人攀比、珍惜每一分钱、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做起。“八荣八耻”的根本是什么呢?我常常想,当一个人以“八荣八耻”为镜子的时候,就明白自己更多一些;当一个终身以“八荣八耻”为镜的时候,他就能与世界上最
伟大的人们比肩齐高。
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项羽,从耻为亡国奴的文天祥,到拒绝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在中华历史上演绎了大数可歌可泣的事迹。
周恩来,他一生服务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美国说他抵三个师,在新中国诞生后,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国。
李四光,当外国专家定论中国没有石油时,他自信地说:“科学证明中国有储量丰富的石油。”
焦裕禄,将灾难中的兰考人民紧紧团结起来,与风沙盐碱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诚实守信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雷锋,一双袜子补了又补,却寄钱救济战友的家人。……
这一批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闪烁着一个个平凡而光辉的名字,每一个姓名都代表一段感人的故事。他们公而忘私,助人为乐,敬老尚贤,无么奉献,张扬着道德的大旗,耸立着一座座人格的丰碑。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古人云:“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灭。这些鲜明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根本就是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贡献的人。反之,那些遗臭万年的八耻类人物将会永远被人民和时代唾弃,踩在脚下。
学习了这“八荣八耻”,我深切地感受到奋进的中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而且要向世界展示我们崭新的精神面貌。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应当从我做起,从心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思想上积极追求上进,明辨是非;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节约水电,不攀比;在工作岗位上热心为同学服务,大胆创新;在行动上坚决反对有损民族形象的丑恶行为,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八荣八耻”作为心灵的准则和行动的指南,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新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荣辱观心得体会——从“发展观”到“荣辱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两会讨论中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引起了会场内外的强烈反响。如果说,按照“五个统筹”,坚持
以人为
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那么,“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就是现代公民应当树立的正确价值观。
荣辱观是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一个人如何看待荣与辱,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荣”即光荣或荣誉,“辱”即耻辱。荣辱观可以说也是中华传统伦理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道德范畴,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管仲的一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更每每为后世道及。此外,诸如“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著名格言,也都包含着强烈的荣辱意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下,都有各自不同的荣辱观;在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新型荣辱观显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总书记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今天我们耳闻目睹的不少社会不良现象,实质上都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实践版本。瞧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坑蒙拐骗之徒的卑劣伎俩,不都是受到颠倒了的荣辱观的支配吗?现在,“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恰似一面镜子,每一个当代公民都应当勇敢地站在它的面前,照一照,看一看,想一想。如果你的行为光荣的,那么你
就应该继续,哪怕你觉得会吃亏、会遭到误解,也该继续;反之,如果你的行为是可耻的,那么就应该停止,哪怕你觉得你的行为会给你个人、家庭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利益,也该停止。
总书记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历史意义同样不言而喻。那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该怎样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体,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发展了,构成社会的人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二者既不是包含关系,也不是主次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并列的两个方面,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有了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纲领,“转轨”在今年就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人的发展呢?同样需要新的发展观,一句话,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早已成为各地制订“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在今年这个实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横空出世,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又指明了方向。从科学发展观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