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有感
读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有感
我有幸亲临现场听过魏书生的讲座一天,感受颇深,他年满60,看来就像40多岁,精神矍铄,阳光焕发,他讲课从不坐下,语言干净利索,一天下来,从没见他喝一滴水,也不见他疲惫,我好生羡慕,再则他讲课时,声情并茂,加上他恰到好处的肢体和手上动作,真是使人拍手叫绝!他所讲的教学“六”步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我运用到教学中,收效颇丰。在教学闲暇之余,和我的校长谈起他,无不赞赏,临走之时,校长将肖川的《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递给我说:“你看看它吧,读后也许对你的教学有帮助。”
我手拿肖川的《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首先在封面的正中,跃入我眼帘的是:“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是总有一刻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条路是通向梦想还是通向深渊?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是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
我看着这浅显易懂,却又暗藏着无限玄机的话语,最初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当时,说实在的我还不经意此书,为了不使我的校长扫兴,只好拿走了,说是好好拜读,可回到寝室里,胡乱一丢,未曾细读。
可在放暑假的一天夜里,也许是天意,无论怎样我都不能入睡,在百无聊赖之际,我翻开了《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咋看目录,共七个章节:《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有高度的教育》、《我的教学主张》、《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文明是一种眼光》《在路上》、《心会看见》,当时我就锁定了《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我的教学主张》和《文明是一种眼光》,于是我对这三章不经意的看下去,这一看,真使我无法收拾,肖川先生质朴的语言,凝炼、舒展的言说吸引了我,许多语言让我印象深刻,当即拿起笔来,在书上画上了许多线条,如: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品味、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教育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并进而减少愚昧、迷信、贫困、暴力、犯罪、歧视、压迫、不平等、不公正等现象,从而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的功能。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家庭的文化背景,其次才是教师的素质,第三才是学校的课程与硬件设施。真正的教育是精神创生和灵魂的感召。教育信念确立的基石就是对于理想社会和理想人生的祈望„„
是呀,教育是一种文化行为,他处处体现了文化的涵养,那品味、道德、智能等等都是由文化具体展现的!它使社会文明进步,国度繁荣,使人们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它成全了人,使人成为了自己,它教会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对待别人和自己,教会了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眼前的人和事以及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肖川先生在本书中还写道“懂得尽可能多一点”“读书与成长”“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文明是一种眼光”等等,从这些题目中,我看到了作者在自己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自我的主张、思想。还看到了他晶莹剔透面对世事的良好心态!也看到了他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充满生命的情怀!
书中“心会看见,看见美好的一切 ”“是用生命和心灵创作教育的艺术”。好经典的语言!真有这样神奇吗?我不禁伏案沉思,我总觉得与现实不实际。在灯下忙碌备课、认真细致批改作业,那是常事,教师有的是辛苦,有的是清贫,有的是额上波纹,还有的是两鬓的银白,整天忙碌,何以能用心去看见美好的一切!再说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家庭都给教师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教师时常感到苦、感到累、甚至感到憋屈。种种因素凝结在一起,教师何以用心感知美好的东西。然而,肖川先生坦然地指出:“教育本身就是基于信念的行为。”是呀,教师就是凭良心做事!要不然教师怎么会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真的,教师的付出,孩子们会看见。教师的喜怒哀乐,对孩子们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所以“只有教师自己具有积极的心态,心中有阳光,才能在别人心中撒播阳光。”
“在研究中成长”肖川先生在书中还写道:“追求美好与优质,不断反思与求索,是教育永恒的目标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是一种激发;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一种境界”
——教育不能安于现状,也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更不能得过且过,我们在承担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要不断的破旧立新,大胆探索,创建新的教育局面。
——教师不能以消极的态度,怨天尤人,要多给自己学生一些肯定、尊重与赏识,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关注,多给学生一些引领,多给学生创建一些交流的平台,多给学生找寻一些合理的支点,让教师和学生在平等、和谐、友善的氛围中共同锻炼,一起研究,合力展示,一同成功,同时喜悦!
至今,我已读完这本《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它倾注了肖川先生的毕生精力,它引领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以阳光的心态不断探索。致力于本职工作,无怨无悔!
写于2012年10月8日
第二篇:读《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有感
责任
——读《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有感
对于北师大教授肖川这个名字,我早已耳熟,前几年曾读过他的随笔。所以这次在推荐的书目中选择了他的教育随笔《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渴望从中学到新的教育思想,感受一下教育真正的使命与责任。近段时间的匆忙阅读未能体会其真谛,只是简简单单的有点感思与大家一起分享。
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和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肖川认为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应该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其实是作者一段时期发表的文章的结集。全书正文共收了肖川先生的98篇文章,加上序文和跋文整整一百篇。为了阅读结构的醒目,作者又将讨论相关话题的文章集中成一个个小专题,分别是“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有高度的教育”、“我的教学主张”、“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 文明是一种眼光”、“在路上”、“心会看见”七个单元。
首先,阅读——让教师漫步精神家园
读肖川教授的文字,一开始被他的专业名词蒙住了,他太讲究用词,太讲究摘引,太讲究出处,在本书的每一篇随笔中,都有名家的经典语句运用。肖川讲,从中学至今,都有一个记录经典语句的本子,随时翻阅,几十年如一日,从未停止,学习精神令人肃然起敬。正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学习,才拥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在论证自己的 观点时,他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借古论今,运用自如,恰到好处。
直到读过三分之一,他那清澈流淌的思想才渐渐从学术丛林中穿透而出,文字如诗歌之美丽,其着笔贴近教育实践,其内容直指教育之意蕴,我开始陶醉于他广博的意念的星空。那是有灵性的人说出的话,那是含有大悲悯、大智慧的箴言,我认为读到此境是读者之幸。确实,读书越多的人越有思想,越有思想就越是要读书,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马太效应吧。
古人说:“数简隐书忘世味,开卷有益为人师。”肖川教授在《漫步教师的精神家园》一文中指出,作为一名教师,要喜欢阅读,主动而积极的去阅读。要善于阅读,把阅读当成生命的存在状态,成为自己的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阅读积淀专业素养,形成敬业精神的丰厚底蕴,而我作为一名职校生,更需要去理解老师的责任,来完成自己所要尽到的责任。肖川教授还指出:阅读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师提高自我素质、实现全面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从中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伴着 迷人的书香,让我们漫步在自由的精神家园,用思想来提升教育的品质,用智慧来润色教书人生。一名学生,更需要一本好书,一句好话来勉励自己前进!
第二,有效课堂——教师的不懈追求
肖川教授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中的《一堂课中的必要环节》一文中讲到: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经常能看到非常丰富的活动,非常的热闹。但更多的是蜻蜓点水,走过场。活动不深入,没有做实,并且对活动也缺乏必要的总结与提升。对此有一个很好的比喻是:只重挖坑,而不重掘井。故而一节课上学生的收获也就寥寥无几或者很肤浅。
课堂有效是每个老师的追求,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呢?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 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再次在教学设计时,要以生为本,从实际出发,做到备课时备学生,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最后,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说、练的机会。课堂有效、高效是教师永恒的话题和不变的追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上,使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追求高效。
第三,生命教育——教育者的自觉追求
“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地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应该成为所有教学的自觉追求。生命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这是我在读肖川教授《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中,我认为他对生命教育解读时最精彩的话语之一。
肖川教授在《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一文中,提到了班上一位姓陈的女同学,被同班同学侮辱了整整三年!这三年是怎样的黑暗与漫长!然而,在同学肆意的欺凌中,小姑娘却默默地忍受着……这样的凄苦,这样的沉默,这样的孤寂,一想起就让人心痛。
人都是有尊严的,教师应该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孩子的自尊心,永远不要当众批评孩子,那样只会将孩子永远钉在耻辱柱上。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全面、最持久、最深远的,甚至是一个眼神、一句话很可能就决定了学生一生的命运。教师最需要经常思考的是,我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我是不是不经意地带给了学生伤害……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心灵的健康与纯洁,应该慎之又慎。教育关注人的发展,“生命教育”在现代生活中是一个值得深入 探讨的问题。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渠道。作为一名教师,在所教学科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科的优势,加强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珍爱生命。
在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教育学生如何尊重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还应努力培养他们如何去欣赏生命,积极地审视生命,投入自己的激情,就会发现生命的魅力所在。
我们有责任,也有理由把人性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尤其是在当今的社 会教育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成为“训练”、“成绩”等应试东西的代名词。这正如肖川教授在书中表明: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 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读完了肖川教授的《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不禁感慨,肖川老师的教育随笔,其实是他教育人生的写照,他以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的不懈追求,用他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肩负起“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抒写他人生的教育学。
在书中,肖川教授指出,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是“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我想,老师们行走在新课程的征程上,选择以读书的方式润色教书,胸怀一种古典的心情,以一份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从容地沉静地研读教育名著,在专家的引领下,在自我反思中,在同事的相互切磋中,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才有可能因这肥沃 的土壤的滋润与孕育,而真正地从我的心底萌发、生长。我想,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去品读一些名家的优秀作品,去思考,去理解,努力将这些精神食量打造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争取做一名称职的、合格的、光荣的人民教师。
孔娉
日
2012年3月16
第三篇: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是肖川教授的一本教育随笔集。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总是有一刻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条路是通向梦想还是通向深渊?”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的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作者在凝练、舒展的言说中表达了细密之思的风格,不禁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触摸到教育的时代主题。读肖川的教育随笔,你会感叹道:有一种美,叫教育!人是万物之灵,人不仅具有可教育性,而且有对教育的需要性。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教育使一个生而软弱无助的个体逐渐成长为自立,自强,自尊,自重,自信,自助的个体,因此,教育为任何社会中健
全的个体所必须。
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则构成生命教育的目标。
学校的教育应该是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教育的真正内涵,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构机建的统一。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激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和个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和灵魂的感召。教育源于生活,并从生活中获得向前发
展的动力。
生命教育应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为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第二个层次应当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第三个层次是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应当涵盖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
一个真正的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深刻的,不只关注其今天,更要关注其明天,不只关注其智力,更
关注其情感;不只关注其基石,更关注其创造。
教学是学校教育服务于学生成长的主要的途径和最中心的工作。教育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全。教师必须创造丰富的课堂,带给学生广博深厚的文化浸染。教学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以问题引导教学的进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而进行学习。
我想应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主动地、快乐地生活。让他们在我们教育中,受到的关注,得到是关怀,哪怕是我们班中的任何一名暂困生,都应当成为我们教师心中关注着的所有。所有的学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永不言弃。让他们平等地、自由地生活、学习。没有强制、没有苛严,也没有功利,更没有压抑。
崇尚兴趣,热衷读书,关注生活,思考当下。
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还应该让学生理智的生活。正如肖教授所言,儿童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我想通过我们教育,要让孩子能够正确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在现实与幻想的冲突中,思考生活,思想学习。
“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地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应该成为所有教学的自觉追求。生命教育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这是我在读肖川教授《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这书中,认为他对生命教育解读时最精彩的话语之一。
在新教材的教育的理念中,学校领导反复强调要提高课堂效益。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可以提高课堂效益呢?其中的一个方面那就是生命的课堂。在课堂上把“感悟亲情”、“善待生命”作为最重要的话题和学生讨论,努力让学生学会感动,让学生学出意义,让学生有思想,让学生学得快乐。把生命教育融入到教育之中。作为一名有追求的教师,我们该如何用生命的角度来看待教育,来看待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再思考:教育不仅仅是人与人之
间的对话,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真情的互动,灵魂的对话,当然也是对人生的诠释。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的学生不再是盲从,也不再是遵从,他们更多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存。
作为学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体,是一个个对世界充满新奇感的心灵世界。我们有责任,也有使命把人性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教育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成为“作业训练”、“成绩提高”等应试东西的代名词。这正如肖教授在书中表明的“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肖教授指出:生命教育应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为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第二个层次应当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第三个层次是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应当涵盖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
读了肖教授对生命教育的三重解读,我思忖着,如何在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在校园中激昂起生命的欢歌呢?
首先我想应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主动地、快乐地生活。让他们在我们教育中,受到关注,得到关怀,哪怕是我们班中的任何一名暂困生,都应当成为我们教师心中关注的对象。所有的学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永不言弃。让他们平等地、自由地生活、学习。没有强制、没有苛严,也没有功利,更没有压抑,但要有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崇尚兴趣,热衷读书,关注生活,思考教育现状。
其次在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还应该教会学生理智的生活控制。正如肖教授所言,儿童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我想通过我们的教育,要让孩子能够正确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在现实与幻想的冲突中,思考生活和学习。
再次,在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更应该让学生创造性地生活,让我们的学生富有灵气。我们要为孩子们创设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体验场所,让孩子们不断地去改变、去尝试、去思考。要让他们有一种不满足于现状的感想,力争上游,积极进取,作为教师要努力地去创造新的环境,创设新的机遇,从而提升自身的生命教育质量。
通过学习,我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内心世界迸射出了无穷热情。我期待着,通过对生命教育的实践,让学生变得越来越可爱,我自己也越来越受学生的喜爱;让我的教育变得更富魅力,让学生变得更具活力。
人是万物之灵,人不仅具有可教育性,而且有对教育的需要性。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教育能使一个生而软弱无助的个体逐渐成长的自立、自强、自尊、自重、自信、自助的个体,因此,教育为任何社会中健全的个体所必须。每个人都需要接受完整的教育。
“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激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和个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和灵魂的感召。”我觉得还有思维的碰撞、信息的交流。教育源于生活,并从生活中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对象都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这样的教育才有根可溯,才会蓬勃发展,有个灿烂的明天。
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只关注其今天,更要关注其明天;不只关注其智力,更要关注其情感;不只关注其基石,更要关注其创造。学生的幸福才是教育的目的。
让孩子们在我们的教育中受到的是关注,得到的是关怀,哪怕是我们班的任何一名暂困生。所有的学生,老师都要一视同仁,永不放弃。让每一个孩子平等、自由地生活、学习。没有强制、没有苛严、没有压抑,没有被鄙视的目光,没有被嘲笑的话语。看到他们的进步,表扬他们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微小的。相信他们明天一定会进步,就算明天不能后天一定能。其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好只是评价学生的某一个方便,我们更可以让他们热爱生活、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让每一个学生崇尚兴趣,热衷读书,关注生活。
“儿童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我们要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在磨练中成长,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快乐生活,快乐学习。
第四篇: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一本好书,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那一个个文字记录的人和事,更是那字里行间透出的深意;一本好书,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目光所企及的白纸黑字,更是脑海中无穷的回味与思索。《生命与使命同行》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告诉了我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师道,坚定了我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的信念。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国家的发展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为了国家的教育事业,无数的仁人志士奋斗在教育的前线,坚持不懈,任劳任怨,用一颗仁爱之心谱写教育界的生命赞歌。于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说:“我深感肩上挑着千斤重担,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她没有懈怠,她用一身的正气,平静的坚守和不变的衷肠,彰显了中国教师应有的灵魂与脊梁。她那穿越了一切功名,厉害和得失的师德师魂,那在砥砺与觉醒中不断超越的理想之路,是多么震人心弦,叫人难以忘怀。更有中国乡村版的女教师王生英,她30年如一日,用全部的心血和力量,保证山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一次选择,让她视教育为一生的使命;一句承诺,让她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一种责任,让她把学校搬进了自己家里;一种境界,让她把奉献当做永远的追求。正如她自己所言:这是很有意义的。在雪域高原上,有普琼这样的奉献者绽放美丽的教育人生。在这生命禁区的禁区里,他依稀用自己的毅力与责任,浇灌出教育的灿烂果实。他坚持,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教育;他奉献,为了“一个都不能少”。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在美丽的热不杰错旁,这位34岁的藏族汉子,用平凡和坚守描绘着美丽的教育人生。在中国教育的这片园地里,像于漪,王生英,普琼这样一心为学生,一生为教育的先行者,数不胜数,他们或许微渺,但他们的精神却照耀着整个中华大地。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真正的中国师道——生命与使命同行。
曾今以为,进了大学就可以“高枕无忧”,人生也没什么动力了;曾今以为,进了大学就是“虚无缥缈”,生活就是灯红酒绿。记得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现在终于明白,我没有颓废,我只是不甘于沉寂。终于知晓,我应脚踏实地,舍弃那云端生活。人生,我愿老时能唱一句:一醉经年,我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第五篇:责任与使命
责任与使命
——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花的责任是散发芬芳,鸟的责任是飞扬歌声,树的责任是营造绿荫。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所应该承担的责任。给人责任,也就给了信任和真诚,有了责任,也就成就了尊严和使命。
十年前,我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带着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走到了讲台这一方天地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已悄然逝去,曾经的我默默的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成就,我要用心来对待我的工作,用自己的方式诠释我对教育的理解,也就是带着这种信念和决心,几年来我对工作可谓是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对待任何工作我都充满着热情,学校给予的各种机会我都牢牢把握。无数个白天黑夜,我远离了喧嚣人群,多少个宁静的夜晚,我安于寂寞,笔耕不辍。有时,为了备好一堂课,我认真钻研教材好几遍;有时,为了准备一篇论文,我翻阅大量书籍,不断学习新知,提升教育理念;有时,为了写好一则报道,对简单的几十个字我反复琢磨,细细推敲;也有时,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紧急任务,我加班加点直到雄鸡报晓;更有时为了辅导学生的比赛放弃无数个中午和休息日,只为完成我自己的使命。
还依稀记得去年的那次学校英语歌咏歌谣比赛,那是我第一次辅导学生比赛。学校没有给我任何压力。然而,出于对职业的这份责任心,我给了自己压力,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就开始张罗。于是几乎所有的空余时间,我都在苦思冥想,构思、选曲、选人每一个细节
我都力求做到最完美。三年级的孩子懂的英语实在是太少,我没法将歌词复印给他们自己去背,只能对着20个孩子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教。当时我一星期18节的英语课再加上4节兴趣小组,让我的喉咙一次次的超负荷运转,记得最厉害的一次,喉咙痛的厉害,完全发不出声音了。但是让我最困惑的不是这个,而是没有时间给我们排练,因为正碰上学校艺术节,那些学生都非常的吃香,每天中午想要召集齐这群孩子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很多次都要我一个个教室的去找人,等别的组都训练完了我们再抓紧时间排练一会儿。还记得五一节我特地提早三天从老家回来,20个电话,20个孩子,忙碌在假期和双休日。本不会唱歌的我却让她们一句一句跟着我唱,直到熟练为止,更不善于跳舞的我却要自创队型,自编动作,一遍一遍地教,一个一个动作细扣。为了找到一首伴奏带,我跑遍了各大书店,为了给学生买到更适合表演的衣服,我几次一个人跑到市场。奇怪的是我一点也不感觉到累,反倒觉得和这群孩子一起排练的日子很幸福,只有在那个时候我才能觉得这群孩子是属于我的,我喜欢那种感觉。当看到孩子们精彩的表演时,我流泪了,那是激动的泪水,是汗水付出后发自内心的欣慰。
这就是我,一个普通的小学英语老师,我没有力量去改变什么,但我希望能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我会不厌其烦的跟学生强调英语的重要性,只是真心的希望他们能为初中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我也会花上两天的时间,记住所教班级学生的名字,只是希望能更快的了解他们;我还会一次次向领导提出建议,以期用我微弱的力量来
改变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因为这是我——一个平凡的小学英语教师的使命。
责任与使命——是你成熟的标志和跨进成功大门的门票,责任是永生的动力,持续的激情。三尺讲台啊,如果只为一时的冲动,谁会走向你?如果只为一时的好奇,谁会留恋你?对你的虔诚,注定我要在你那三尺方的天地,作永生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