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部分
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教育制度总是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争议,从古代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开始中国就成为了考试大国。我们不得不去看清中国面临的教育问题以及想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从农村来说,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而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因此,正视当前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大力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新世纪我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线合理我们就开始面临了一些问题。
第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发现,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往往与父母的打工年限有关,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第二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第三学校债务。教育部提供的数据,中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欠债高达500多亿元,债务形式主要是施工队垫款、银行贷款以及向教师和社会借款等。第四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城市教师的超编和农村教师的缺编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在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的教育更是关键。还有一点就是教育资源不均衡
第一 招生公平性问题。省市之间分数的差距,名人降分录取,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招生丑闻事件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如何保证学校招生的公平性?
第二 提高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东中部教育水平高,西部教育水平低。西部教育水平低主要反映在当地经济发展影响教育
第三 择校制度。择校作为教育供需双方选择的制度安排,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由于户籍和区域管理,中国的择校存在较大的问题
教育内容上面也有很大的缺陷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乏影响文化传承。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伟大民族,怎能以外语挤压母语的地位?如果我们无视这些问题的严重后果,那么谁来传承古老的中华文明,又怎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灾害与安全教育的提倡。在我国,在整个防灾减灾工作的链环中,有关灾害的教育环节还十分薄弱,缺口很大,由此也导致公众的灾害意识还相当薄弱.3.心理教育。随着就业、升学等社会压力的增加,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能否进行心理的自我调剂?大学校园的跳楼事件层出不穷,反映出学校心理教育的缺失。
学校教育
1.应试教育的优劣的讨论。我们的教育是前紧后松,中小学时玩命学,到了大学正是学知识长本事的时候却放松了。教育的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千万学生过独木桥,都要上大本,其结果是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而那些既要有知识又要有一定动手能力的人才却十分缺乏。
2.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当代教育体制改革有几大特点:延续性和继承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综合性和开放性,自主性和互动性,在改革过程中,哪些内容应当保留,哪些内容又值得提倡,一直是社会争论不休的话题。
3.素质教育改革。从某种意义讲,学生的压力更多地来源于家长。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却希望孩子处处争第一。教育体制改革的效果不佳。
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2.农村家庭教育观念薄弱,目前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是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农村家庭教育普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有的家庭虽然也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但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教育体系
1.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薪资、地位、自由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
2.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将于年底如期完成,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的覆盖率可达98%。
3.在职教育。教育改革的呼声近来越来越高,但人们关心的领域大多是全日制教育,对在职教育、成人教育等关注较少。而在职教育恰恰是管理最为混乱,最不规范,最需要改革的一块。在职教育出现了许多严重问题,必须整顿和规范。教师培养
1.教师师德问题。“范跑跑”事件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人权问题之间的关系成为论述焦点,道德的底线在哪里?
2.2.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教师专业素质直接关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教师专业能力更新速度,系统性都是一位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
第二部分
第二篇: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重要一部分的盲特殊教育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正由建校办班提高入学率的数量增长型向提高教学质量的质量效益型转轨。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盲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盲校,作为对视觉障碍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盲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盲生在盲校就读的人数将逐渐减少,但基于我国的国情,盲校还将在盲特殊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能否认清目前盲校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解决好盲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盲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现将当前影响盲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及盲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如下分析,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问题一:生源缺乏且不稳定
这是目前大多数盲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视力障碍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少。这正显示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但对目前盲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生源的减少和不稳定正严重影响着师资的稳定和素质的提高,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学校的发展。
措施之一:加强视觉障碍儿童的统计工作,提高视力障碍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就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相当数量的视觉障碍儿童还没有走进学校的大门。
措施之二:发展、完善盲校的办学职能。目前,盲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身体健康的视障适龄儿童,而有视觉障碍的多重残疾儿童则基本被拒之于学校的大门之外。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有受教育的权力,这也是政府、社会、家长、学校的责任和义务;从国际盲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来看,对多重残疾儿童的教育是盲校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这也将成为我国盲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几所大盲校,如上海盲校、青岛盲校等,也开始意识到对多重残疾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进行多重残疾儿童教育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此外,盲校还应该加强盲童的学前教育,加强对视觉障碍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工作(包括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如教学资料的配备、师资培训、学生的个别辅导等,甚至还可以为高等教育中的特殊教育提供某些方面的教育资源。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盲校的教育资源,同时还可以为盲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当然,这项工作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各有关方面的相互协作。
措施之三:改革盲生入学就读的管理体制。目前,盲生与正常适龄儿童的教育同属于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使视觉障碍适龄儿童能接受教育,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如各地区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办盲校等。这充分说明政府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视的,对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使盲校的建设没有根据盲生的数量和实际进行科学的论证,不仅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和投资,造成人力物力极大的浪费,而且许多盲校建成之后,由于生源不足,管理跟不上,师资队伍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的盲生为了到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的盲校就读,还不得不交纳数量不菲的借读费,给本来就困难的家庭带来更大的困难。而接受盲生借读的学校和地区,接收的借读生越多,资金投入越大,资金的缺口越大。因此,必须在全国(至少在全省范围内)对盲校的建设、资金的投入、盲生的入学就读等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集中有限的资金建设几所高质量的盲校,使视觉障碍儿童能受到较高质量的学校教育(盲生绝大多数住校,随着交通越来越方便,住在本地、外地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影响不大,因此集中有限资金建几所高质量的盲校供盲生入学就读是可行的)。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盲校的生源问题,而且可以缓解盲校办学资金的缺乏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问题二:资金不足
虽然盲校的在校生并不是很多,但由于大多数学生住校且家庭比较困难,办学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是比较大的。资金不足,不仅造成学校建设投资不足,影响学校长期稳定的发展,而且造成教育教学设备的缺乏,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措施之一:争取政策、政府的大力支持,增加资金的投入。特殊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各级政府对残疾人事业是非常重视的,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投资也是比较大的,盲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当然,如何用好有限的资金,把好事办成好事是个值得很好研究的问题。
措施之二: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们对残疾人群体的状况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帮助,特殊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因此盲校的办学必须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当然,对资金提供者在学校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对资金的取得、管理、使用等,都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我们不妨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盲校的董事会支持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某些办学管理体制,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部分资金的缺乏问题,也可以使校长集中精力把学校办好。
措施之三: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提高办学的综合效益。比如:办好残疾人工厂、商店、按摩医院等,使盲人能自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这也是盲人的根本出路。
问题三: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盲校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几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自身努力下,盲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教师中仍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教学基本功水平和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教师队伍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措施之一: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必须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如师德报告会、演讲会等,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在全体教师中弘扬爱岗敬业、人道奉献的精神,发扬爱生的优良传统。
措施之二:要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水平。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和途径,促教师教学基本功水平的提高,如开展教师“三字一话”、“盲文应用”(包括盲文打字机的使用等)教学基本功比武,开展教师优秀教学案、自制教具展评,进行教师教学基本功达标活动等。
措施之三,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首先,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科培训,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其次,应根据盲特殊教育的规律、特点和教师队伍的实际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对盲特殊教育规律的认识、对盲生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措施之四:要加强开门办学,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使教师掌握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用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念武装自己,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优秀的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如经常组织教师到普通中小学校、其他特殊教育学校、外地盲校参观学习等。问题四:教育改革的力度不够。
近几年来,盲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过时的课程计划、陈旧的教材、单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办学效益不高等。这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且严重脱离盲生的实际。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学校的发展,影响盲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解决呢?必须依靠加大改革力度,向改革要质量,在改革中求发展。
措施之一:要转变教育观念。就目前来说,盲校的办学是比较封闭的,干部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改革的意识远落后于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这严重影响着学校改革工作的开展和顺利进行,影响着学校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彻底解决。因此,必须加大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力度,宣传教育改革的形势,使干部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改意识,为教育改革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措施之二:调动全体干部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的积极性。教育改革不仅是哪个人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要改革,处于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最了解教育教学的实际,最了解学生的实际。因此,要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请教师们为盲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出谋献策,并积极承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这样,可以增加教师对教育改革的理解,消除教师对教育改革的抵触心理,而且可以获得教师对教育改革的大力支持,使教育改革在全体干部教师的共同参与下取得实际的效果。
措施之三:提高干部教师的教改能力。教育改革是一项艰苦、艰巨的工程,不是想改就改。改革必须依据教育规律而进行。因此,首先要学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使干部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改革的科学性。其次要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时代感,提高实效性,如引进先进的、适合盲生使用的教材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第三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盲生理解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解自己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受益者,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改革工作。
问题五:科研兴教的意识不强、能力不高。
盲特殊教育,是教育科学中一门年轻的学科。视觉障碍对学生的感知觉有什么影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盲特殊教育的规律是什么?有许多问题有待去研究和探索。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不解决这些问题,就谈不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盲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向教育科研要质量。
措施之一:要经常组织干部教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提高干部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措施之二:要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育科研功能,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使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的实践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措施之三: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使教育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第三篇:当前中国教育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中国教育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教育经过这几十 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取得了一些成就的,民众受教育机会已比10年前、20年前、30年前大大增加了。2007年,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并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补助寄宿生活费。2008年春开始,政府还决定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然而,当前的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没有素质教育。虽然我们国家在很早以前就说要推行素质教育,但由于我国考试评价机制没有先行改革,很多中小学校为了在中考、高考中取得好的升学率、上线率而紧抓住应试教育不放。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的学校教师,依然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甚至地方政府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而中国的学生从小就被强迫着去学习很多东西,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学的。只是努力地盲目地学,仅仅是为了考出个好成绩,上个好学校,以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表扬,还有同学的羡慕。就这样,慢慢地在学生的意识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误的学习意识——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虚荣而努力。最后就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下降。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和财政投入不足问题。中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公办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平衡,即使在中央财政逐年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因地方财政支持能力不相同,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状况继续呈现很大的差距。有资料显示,贫富地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和普通高校在教育经费保障上高低相差分别为12.5倍、11.6倍、8.9倍、7.2倍和10.3倍。这是经费配置上的差异,除此以外,学校师资力量配置和教育教学硬件资源配置上存在的差距更大。有些地方的学校因财政投入不足,不能自主专心办学,教师质量不高,又不能安心于教学,导致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在总体上都不高。又因为教育体系结构不合理,各级各类教育彼此分割,不能互通,普通学校和普通课程偏多,职业教育萎缩,毕业生就业能力差,大批失业。失业则又引起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三、中国的教育是极为刻板的,因为在中国教育首先意味着对权威的顺从,通过一味添压式的传统学习方法,令广大学子苦不勘言。而中国的学生只是一味地听从老师,认为老师所说的就是对的;只敢去想老师教过的知识,老师没教过的知识,那是从来不敢想的,如果你自己有了什么新的想法,一定想在试卷上显摆一下,马上就会被打上一个红红的大叉。为了更好促进和保证中国教育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首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才全面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不能培养处适合时代发展的全方位人才,我们必须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只有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的人才,才能造就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其次,政府应更加重视教育,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促使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但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较高层次和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不足,教育经费增长跟不上规模快速增长和质量提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市场、区位和政策等原因,造成了教育资源不合理的配置,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教育经费紧缺和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已成为制约中国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影响社会公平和谐的突出问题。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同时发挥多种积极性,开发和疏通多种渠道筹集社会资金,无疑是克服教育发展经费瓶颈的根本途径。
第四篇: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4年,据工商局数据显示,全市中小微企业455家,其中规模企业221家。中小微企业就业人数为38178人;总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比重96.51%;税收占全市工业比重79.09%。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资难,融资贵。
中小企业融资难: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于内源融资,企业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分别占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35%和30%;由于中小企业贷款获得抵押物难,尤其是初创企业;申请无抵押物的信用贷款难;寻求第三方担保难;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条件相对苛刻等原因导致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外源性融资渠道不畅。
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成本高,银行贷款利息10-15%,社会融资更高。银行贷款的成本构成:基准借款利率+咨询费+担保费+过桥资金费,成本高的达到贷款额度20%左右。民间借贷成本构成:接近银行同期基准借款利率的4倍+变相咨询费,一般达到24%甚至更高。
二、传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多数中小企业自身没有研发能力,也难以从外部获取。另外,国家没有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来源的体系。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基础差、底子薄、抗风险能力低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产品单一,技术水平较低,大多数企业没有研发能力、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即使有自主品牌的也大多靠贴牌生产,没有定价权和议价能力,没有市场主导权,无法形成市场垄断和技术垄断。这些大大小小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
三、企业劳动用工问题制约了企业扩大再生产。劳动用工存在用不起、找不到、留不住等问题。一是随着工资标准的上调,企业普遍反映负担重,用工用不起;二是企业由于招收普工难,一线工人不足,有些企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或无力完成订单生产任务;三是部分城乡求职人员技能单一或根本没有技能和技术,文化水平不高,限制了企业招工的选择范围;四是企业职工在就业上有了更多选择余地,对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的期望值升高,同工不同酬也加大了职工的流动概率,加大了企业在职职工的流动性,减弱了企业凝聚力,导致企业留不住有技能的职工。
四、扶持政策难落实,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近年来,国家、省、市都出台了多项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红头文件,已制定了一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我市也制定了“**市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而事实却是中小微企业的困境始终没有得到缓解,很多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如财政部、工业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2011]181号)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预留本部门政府采购预留总额的30%以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落实到位。另外,也有企业反映减免税费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帮助扶持中小企业突破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质是要改进整体经济环境,以政府为主体、多部门协调配合才能真正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
一、提供金融支持,解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问题。
1、各承贷银行要对符合产业政策要求、市场前景较好、资金周转暂时出现困难的工业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不压贷、不抽贷,努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2、积极支持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健全间接融资服务,完善配套措施,政府为担保机构提供一定财政补贴。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和担保基金的作用,为市内信誉良好、发展潜力大、抵押物不足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同时引进更多的担保公司,为我市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3、完善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绩效考核体系,适度放宽中小企业呆账核销条件,特别是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处臵政策,为金融机构减压助力。
4、支持和鼓励企业股权融资,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对成功融资及新上市的企业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二、创建优质的中小企业,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速企业转型升级。
1、将中小企业列入政府服务的重点,政府应积极主动的为有需要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技术创新服务、创业服务、管理咨询服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市场开拓服务、人才培训服务及其他服务。
2、要构建创新平台,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来源。通过发挥商会、工商联等民间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用好社会各类创新资源,为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开展产业联盟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提高创新速度和效率。
3、完善公益性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应用能力。政府应与大中型企业或重点院校联系,形成长期公益讲座或企业巡诊模式,为本地中小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提供有力环境。
三、识别人才、挖掘人才、留住人才。
1、全方位招募招聘人才。组织大型招聘和专场人才招聘相结合、线下招聘和网络招聘相结合、市内招聘和市外招聘相结合,以及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各类招聘活动,解决企业人才和用工需求。
2、企业、劳动者需要调整,政府应致力于提升劳动者素质。通过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开展免费订单培训和职业技能对口培训,按有关政策给予培训补助,切实提升企业管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水平。
3、通过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制定培训企业家计划。对有需求的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协助员工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长远发展目标。四是为优秀的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我市对部分企业法人发放了“金卡”,在部分问题如子女就业、交通通行等问题上提供了优惠待遇,但还是有一定的局限,对企业的优秀员工也应提供多方面的优惠待遇和帮助。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梳理现有政策,取消“过桥”资金,推出“中长期”贷款及政府贴息政策,以低于市场利率向中小企业提供专项扶持基金,如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资金、名牌产品奖励资金、企业技改贴息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等,以推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最大限速发挥财税政策撬动社会资金投向中小企业的杠杆作用。
2、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技改,降低用工成本。对于技改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装备智能化、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企业要给予支持鼓励;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减免部分税费,按照企业实际安排劳动力人数给予财政补贴,适时降低企业和职工“五险一金”比例,以缓解由于用工成本的上升带来的困难。
3、政府要抓大扶小,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发展龙头企业的同时,要培育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市工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的作用,为我市培育壮大更多企业,做大县域经济这个“蛋糕”奠定基础。
4、加大专项督查力度,着力解决政策“不落地”问题。打通政策贯彻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发挥政策效应。
第五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问题及对策思考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管理需要而产生的,是对政府的公共支出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价的行为。在我国,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和收支矛盾的越来越突出,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已成为当前财政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预算绩效考评体系”的要求和财政部统一部署,我国从2001年开始先后在湖北、湖南、河北、福建等地进行了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小规模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此项工作起步较晚,且缺乏系统性研究,仍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财政改革的客观需要。本文拟对我国财政开展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面临主要问题
(一)未形成财政支出讲效益的制度环境。
从国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发展实际看,这项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立法的支持,而且要制度化、经常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已经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和体系。1993年美国第103届国会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 Act, GPRA),通过设定政府财政支出的绩效目标,比较绩效目标和实施成果,进行绩效评价,提高联邦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责任心。英国政府也于1997年颁布了《支出综合审查》,要求政府部门每年与财政部签订《公共服务协议》,以确定绩效目标。在财政结束后,进行的绩效评价,向议会提交《秋季绩效评价报告》。目前,绩效评价制度已经成为英国政府最重要的公共管理制度之一。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由于起步较晚,仍处于试点摸索阶段,整个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仍是一遍空白,财政支出要讲效益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保证。
(二)未形成财政支出讲效益的监督环境。
对财政支出的监督一般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人大、审计和财政部门自身。目前财政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财政支出审查的内容仍只注重于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核,未转向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的评价;二是对财政支出审查的范围仅限于财政支出本身以及延伸的单位财务,未扩展到以政府财政支出为纽带的政府部门整体经济活动的综合评价;三是对财政支出审查的目标仍仅限于“鉴证”形式,通过查找财政、财务存在问题,规范财政管理,未转变为发现管理中存在问题,找出原因,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益,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四是对财政支出审查的方式仍是提供审计式的“鉴证和报告”的事后审查,未转变为事前确定目标,事中和事后评价的方式。
(三)未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纳入整个绩效预算管理的过程中。
绩效预算管理全面引入绩效管理思想,以成果为导向,将追求最大绩效作为预算管理的根本目标,将实现既定绩效目标作为预算管理的根本要求,将财政资源配置的最终成果作为衡量管理活动的根本标准,并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各项管理活动中。预算分配着眼于资源配置后能够取得的绩效,从源头上控制没有绩效和低绩效的项目。预算执行着眼于减少成本,提高效率。为此,绩效预算编制、执行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应作为一个整体,相辅相成,撇开绩效预算编制和执行谈绩效预算评价如无源之水。
(四)未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评价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组织开展这项工作,必须建立规范统一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和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纳入财政绩效管理的制度范畴。目前,我国开展的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西方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设有专门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机构,作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执行主体;二是缺乏满足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支出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评价需要,科学、规范、合理的方法、指标体系以及标准体系;三是评价层次和重点不清;四是评价结果缺乏约束力。
二、对策分析
(一)合理划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层次。
根据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评价主体和客体不同,可以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分为四个层次: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及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评价主体通常是财政部门、审计部门、项目实施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单位),评价对象是财政支出项目的效益;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通常是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主管部门,评价对象是主管部门所属二级和基层预算单位的财政支出效益;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通常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府、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评价对象是一级预算单位的财政支出效益;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的主体通常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计部门等,评价对象是财政支出的整体效益。
(二)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不仅仅是各国政府自身对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要求,更是国家对高效政府的制度约束和手段。西方国家通过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的法律地位,来不断推动财政预算管理上的两个转变:即预算拨款由传统的按收入拨款转为按绩效拨款,从过去对预算的重过程管理转变为重结果管理。在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建设近乎空白,中央和地方均处于分散探索阶段,极大影响了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整体成效。为此,我国首先要加快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步伐,在《预算法》、《审计法》等法律中增加绩效管理的要求,加强对财政支出管理的约束力,强化进行支出绩效评价手段,为今后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奠定必要的法律基础;其次,统一制定有关制度,明确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则、工作程序、组织方式及结果应用等,并对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等。
(三)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并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过程中。
绩效预算管理从程序上可分为制定战略规划、编制绩效计划、编制绩效预算、执行绩效预算、开展绩效评价和编制绩效评价报告等五个步骤。
战略规划是立足于长远和宏观而制定的中长期计划,一般以五年或十年为战略规划期。绩效预算管理中的战略规划包括政府战略规划(即目前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部门
战略规划。部门战略规划是政府各职能部门根据法定职责、国家产业政策、政府战略规划,所研究制定的包括部门工作和重大项目在内的中长期工作计划,是政府战略规划的细化和具体化,一般包括部门发展整体目标、部门发展战略目标与预期成果、战略行动计划、相关影响因素、绩效评价报告等内容。
绩效计划是战略规划的实施计划,不仅包括政府和部门内所有财政预算资源,也包括目前未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各类资金或资源,是一个综合使用各类可支配资源所形成的绩效计划。绩效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阐明绩效目标,详细阐明为达到已定绩效目标所需要的工作程序、项目、技术、人力资源、信息和其他资源等情况,建立用于衡量预算项目成本、服务水平及产出和成果目标的绩效指标体系,提供预算项目决策分析及执行结果评价的绩效评价方法,说明实现预期目标的责任和奖惩措施。
绩效预算是绩效计划的财政预算表现形式,反映财政性资源预算安排的绩效情况,包括部门预算支出整体绩效和各个预算项目绩效情况。部门绩效预算一般包括发下具体内容:部门整体预算绩效目标、部门预算安排背景分析、部门预算项目绩效。
绩效预算执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政府、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等各个绩效管理主体,根据人代会批准的预算和政府批准的绩效计划,层层签订绩效目标协议书,明确各方责权。协议书中列明绩效管理项目,以及项目的投入、预算拨款、预期产出指标和成果指标、主体责权等内容,作为财政拨款和考核评价的依据;二是按绩效完成情况拨付预算资金,即既要提交预算资金使用计划和拨款申请表,同时还要提交项目当前进度情况。对于难以按进度完成的,部门要说明详细原因,经财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拨款;三是建立绩效预算管理执行反馈制度。
绩效评价报告是根据绩效评价情况撰写的报告,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财政支出综合评价(形成政府绩效报告)、部门(单位)绩效评价(形成部门或单位绩效报告)以及项目绩效评价(形成项目绩效报告)。
绩效评价作为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前面步骤效果的检验。因此,前面几个步骤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绩效评价的结果。但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结果的应用也有利于前面几个步骤工作的改进。
(四)协调人大、审计、财政以及主管部门(单位)等绩效预算监督部门的关系,形成全方位的绩效预算监督机制。
一是要做好人大、审计、财政部门以及主管部门(单位)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职责和业务分工的划分等制度建设,以从多个方面强化和推进对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避免重复评价;二是要形成主管部门(单位)对财政、财政对人大的绩效预决算报告制度,落实全面绩效预算管理思想;三是人大和审计机关对政府财政收支预决算的审查(计)要从合规、合理、合法性审查(计)向绩效结果审查(计)重心转移。
(五)积极探索,分步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考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且刚刚起步,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制度的建立和完
善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应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本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方针来进行。一是在评价层次上,先以项目绩效评价为主,再推广到其他层次的绩效评价。项目绩效评价是其他层次绩效评价的基础;二是在评价组织实施上,先以财政部门为主,部门(单位)配合,再过渡到人大、审计、财政以及部门(单位)各自分工负责立体式的绩效评价模式;三是在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建立上,先推行部门(单位)自评或考评为主,财政部门重点考评,财政协调部门(单位)共同制定评价体系,待评价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方法以及相关评价制度完善后,再过渡到以审计、财政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为主的评价方式。
(六)做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配套改革。
一是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信息库(最好作为项目库管理软件的一项子功能),便于监测项目预算周期的完成过程,收集、查询项目资料,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分析计算历史标准值;二是科学合理地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这是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体系和有效组织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三是硬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约束力。不同的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机关和实施单位,对评价工作结果的运用目的、范围、程序、权限等做出具体规定,增加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形成政府讲绩效、有绩效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