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军事大观》读后感
《现代军事大观》读后感
郭磊
在知识爆炸性发展的今天,对未来的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军事院校的教育要顺应信息时代的招换,及时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实现由传统军事教育观向现代军事教育观的转变,培养能适应新时期军事变革的新型人才。
信息社会是知识高速增长和高速传播、高速转化的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又是要求人们不断“充电”,及时更新知识的学习社会。军事院校作为军中大学,要顺应信息时代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转变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军校成为新的更高水平的军事人才源泉,成为新的战斗力增长的源泉,成为通过知识和高新技术辐射引导部队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就必须把更新观念作为重要前提,实现由传统军事教育观向现代军事教育观的转变。
一、实现由功利化教育向素质化教育转变
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界根据邓小平的重要思想,在改革开放中提出的新观念。素质教育是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注重基础素质、全面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的军事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解决我军教育基本矛盾的关键所在。目前军校教育中确实存在着文化陶冶不足,专业设置过窄和不能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等问题,但更令人忧虑的是在教育目标的确立上不恰当的功利导向。这 1
种功利化的教育价值取向,把教育目标仅看作是培养为军队服务的工具,而不是着眼于造就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进而提高整个干部队伍的素质。不适当地强调第一任职需要这种过于功利性的短视行为,必然导致偏重于技能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使人才培养过分注重传统知识和学科,忽视新学科和前沿学科,不仅影响了学员的发展潜力和后劲,而且使院校的人才培养总是滞后于部队发展需要。实现功利化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基础知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军事业务、科技文化和身体心理素质,为他们既能适应军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又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打下坚实宽广的基础。
二、实现由转承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
传统教育旨在继承前人的知识成果。教育界曾盛行的博闻强记的“仓库理论”和经史子集无所不晓的教育观,是转承性学习的典型体现和基本特征。在新知识的洪流排山倒海涌来,转承性学习的“仓库”—人的大脑已无法容纳爆炸性增殖的知识和信息时,从转承走向创新的学习的革命,便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有力地冲击着军事教育,军事领域历来是最富有的创造性的领域。在现代科技使知识的存贮和获取空前便捷,人们有可能成繁重的记忆性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面对知识爆炸的今天,创新已成为军事教育乃至知识军事发展的动力灵魂。美国教育权威人士E.L.波伊尔在论述21世纪人才素质时认为:“下一个世纪是一个所有事物都处在疾速变化中的世纪,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懂得合作精神的人,”澳大利亚未来委员
会主席说,未来的大学生必须取得三个毕业证书,一个是学术性的,一个是职业性的,另一个是证明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新军事革命的发展已经证明,创造力是军事人才最可宝贵的品格之一,科技创新是知识军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内在动因。经济、科技和军事的竞争,不仅是人才数量和结构的竞争,更是人才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过去那种在教学过程中单纯把学员当作教学对象、接受知识对象的被动学习模式应该废止,要把学员主动的学习、能动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的思维训练放在首位,使学员既成为教学客体,又成为教学主体。科学的方法论素质是决定一个人创造力的最根本素质。打破“以先圣之是为是,以哲人之非为非”的思维常规,就能实现由转承性求知向创造性思维的跨越。
三、实现由共性化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教育模式转变
个性是创造性的重要基础。注重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是素质教育和提高军事人才的必然要求。社会生产方式决定战争方式,军事人才培养模式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不同的教育模式,都打着不同时代的鲜明印记。当工业社会大批量、标准化生产逐渐被知识经济时代适应生产和技术迅速变化的多样性和选择性生产所取代时,当军队作战单位日益趋向小型化、多样化时,军事人才培养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个性化、多样化的时代。但由于历史惯性,目前军校培养人才的模式还比较单一,许多学校都实行相同或相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不少人才像是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共性多,个性少,缺乏应有的创造性。实现从单一的共性教育模式向多样化个性教育模式的转变,就要从顺应文明交替和战
争形态转换的时代高度,来认识破除千人一面教育模式的历史必然性,在承认学生生理、智力、才能、志趣和文化背景诸方面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因人施教,注重打牢基础和培养合格军人,同时鼓励发展个性和优长,使培养的军事人才既合格,又有特色。就军事教育多样化、个性化的较深层而言,要求更加重视学生情感世界的塑造,在提高学员智商的同是时,注重提高学员的“情商”,培养具有认知和控制自我情绪并能影响他人情绪,富有社会责任感、审美情趣和突出创新能力的新型军人。为达此目的,军事教育要把解决教育模式滞后于时代的问题,作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奠基工程来抓,努力创造个性化的崭新教育模式,使我军的教育机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充满生机和活力,具备应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0一0年十二月
第二篇:《中国现代文化大观》读后感
《中国现代文化大观》读后感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大地一片荒凉,我以为中国的文化也就停止了,但是,看了《中国现代文化大观》这本书之后,感觉到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
“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觉醒的新文化劫运,他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序幕。本书着重从人文与社会、文学、音乐、戏曲、电影、美术等多个方面探讨现代文化的成长之路。
读完这本书,我有两个大的触动。其一:之前我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是书本介绍的:比如: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相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同时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在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等等.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就仅从它对文化方面的影响,我觉得五四运动真的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五四”前夜,文学领域同当时整个文化思想领域一样,充满了萎靡、没落景象。旧的文学改良运动已经偃旗息鼓,形形色色的封建文学依然充斥文艺领域。“五四”运动后,民主和科学仍然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帜,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已形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宣传介绍在“五四”后占了最显著的地位。经过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声势进一步扩大,以各种实际行动参加或支持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新的社团、报刊风起云涌。伴随着文学思想运动,艺术领域如音乐、舞蹈、戏曲、电影、美术等也相继发展起来。所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了历史的评价:“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
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其二:中国现代文化都是反映当时社会状况,抨击封建制度,宣传先进的思想,都很有说服力,反映真实的历史。给人们的大脑灌入新的东西,让死一般沉寂的中国大地又活跃起来。
“五四”运动后,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内继续上演为民生、自由的斗争。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随着每一个重大历史,现代文化一路旗帜鲜明,为新中国成立而奋斗。比如:鲁迅的两个小说集《呐喊》、《彷徨》,都是揭露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 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的生活面貌没,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最熟悉的就是《孔乙己》,讲述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封建知识分子孔乙己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摧残下的悲惨又滑稽的人生,极具讽刺意味。
我对电影的发展比较感兴趣,因为,我没有想到电影在十九世纪末期就出现了,真的太早了,而且,一个世纪里电影就发展成现在样先进,真的为这个艺术而感到赞叹!通过读这本书,我还了解了很多我不认识的作家、艺术家,中国因为有了他们,文化才得以发展。比如:舞蹈家裕容龄、黎锦晖、吴晓邦,电影编剧郑正秋演员阮玲玉等。
看了艺术家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为了中国为了艺术努力着,给中国的近代文化添砖加瓦,那么,现在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的我们,更应该珍惜他们留下来的灿烂文化,应该为了我国有这么优秀的文化而感到自豪!
第三篇:中国现代军事制度
军事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制度是指国家武装力量统帅权、指挥权的归属,国家武装力量结构,以及兵役制度。
一、武装力量统率权、指挥权的归属
(一)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领导;
军队中班有中共党员,排建有党小组,在基层连队设立党支部,在团以上单位设立党委。
在军队中设立的各级党委是军队中的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党委对所属部队的一切组织、一切部门、一切人员、一切工作实行统一领导,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除紧急情况下可以由首长临机处置外,都必须先由党委作出决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进行工作。
未经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的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插手、过问或处理军队问题,更不允许擅自调动和指挥军队。中国共产党禁止除共青团之外的其他任何党派、政治团体、政治组织在军队中建立组织和发展成员;其他组织和团体的成员如果参加军队,必须与原来的组织脱离关系;军队中,未经党组织的批准,不允许建立任何性质和形式的小团体、小组织;只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才能委派军队中的各级领导干部,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向军队委派干部。
(二)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统率机构。
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共中央委员会决定;
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与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同一机构;
国家军事委员会是并列于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最高国家机构之一。
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根据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中央军事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可连选连任。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没有任职资格的限制。
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
二、武装力量的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御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主要担负防卫作战任务,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预备役部队平时按照规定进行训练,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战时根据国家发布的动员令转为现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维护社会秩序。
民兵在军事机关的指挥下,担负战备勤务、防卫作战任务,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三、军事领导指挥体制
在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设有总部、军种、兵种、军区等领导机关;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设有总队机关。
(一)人民解放军的领导指挥体制
人民解放军实行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体制。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既是中央军委的工作机关,又是全军军事、政治、后勤、技术装备工作的领导机关。基本任务是:保障中央军委关于作战和建军的战略决策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实现。
1、人民解放军的总部机关
(1)总参谋部
总参谋部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军事工作机关,是全国武装力量军事工作的领导机关,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建设和组织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设有作战部、情报部、通信部、军训部、军务部、兵种部等。主要任务是:拟订和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计划和动员计划,指挥和实施各军种、战区的作战行动;拟订和组织实施人民武装力量建设计划,掌握军队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装备计划和行政管理事务。
(2)总政治部
总政治部是管理全军党的工作,组织政治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设有组织部、干部部、宣传部、保卫部、文化部、联络 部、军事法庭、军事检察院和解放军报社等,辖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
总政治部的基本任务是: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决议和指示,确定全军政治工作的方针任务,并指导下级机关执行,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赋予军队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机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政治部负责管理军队中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军队中党的组织体制和机构,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作出规定。
(3)总后勤部
总后勤部是负责军队物资、卫生、技术、运输等方面供给的机关。
设有司令部、政治部、财务部、军需部、卫生部、军械部、车船部、油料部、基建营房部、军事交通部、军需生产部等;辖有20多个部队、院校、物资供应和科研等各类性质的直属单位。
总后勤部的基本任务是:计划和实施全军后勤工作,制定并监督贯彻后勤工作条令与规章制度,组织全军后勤教育训练和科学研究。
(4)总装备部
总装备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军的武器装备建设工作,设有政治部、科技委员会、综合计划、军兵种装备、陆军装备科研订购、通用装备保障、电子信息基础、装备技术合作等部门。
2、军种、军区领导机关
(1)军种领导机关
海军、空军领导机关是中央军委领导管理海、空军的业务部门和海、空部队的领导机关。基本任务:遵照中央军委关于海空建设和作战的方针原则,领导部队建设和战备工作。
海军领导机关
编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修理部,各战备海区设舰队。
航空兵部单设。
空军领导机关
空军领导机关编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航空工程部。
各军区设空军机关,受军区和空军双重领导。
(2)军区领导机关
军区是按战略区域设立的军队组织。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联勤部等领导机关,并下辖一定数量的部队。
军区主要负责辖区内诸军、兵种部队合同作战的指挥和所属部队的军事训练、政治工作、行政管理、后勤技术保障,领导辖区内的民兵、兵役、动员工作和战场建设。
军区按照所辖军事区域的大小,分为大军区,省、自治区军区,军分区和人民武装部。
大军区
大军区直属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下辖一定数量的部队、省军区(也称小军区)和军事院校。
目前有:沈阳、北京、济南、兰州、成都、广州、南京7个军区。
省军区
省军区受军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共党委的双重领导。负责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军事工作,主要是领导预备役、民兵、兵役和动员工作,有的担负边防、海防任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设立省军区、卫戍区和警备区。
全国共有27个省军区,1个卫戍区(北京),3个警备区(天津、上海、重庆)。
军分区
军分区是在地级行政区域内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属省军区领导,受省军区和中共地(省辖市、自治州、盟)委署的双重领导,负责所在地区的军事工作,主要是民兵、兵役和动员工作。
人民武装部
在县(旗)、大城市的区、部分县级市设人民武装部。
人民武装部属于地方建制,实行地方和军队双重领导。
少数边疆地区的人民武装部属军队建制,由现役军人组成。
(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领导指挥体制
1、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领导指挥关系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隶属于国家公安系统。受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双重领导。
各级武警内卫部队受当地政府和上级武警领导机关领导。
武警边防部队、消防部队和警卫部队,归公安部门领导。
武警水电部队、黄金部队和交通部队,业务上分别归公安部和国土资源部、国家冶金管理总局、交通部领导。
武警森林部队实行林业部门和公安部门双重领导以林业部门为主、中央和地方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边防、消防、警卫、水电、黄金、交通和森林武警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工作,均接受武警总部的指导,编制序列与内卫部队大体相同。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自己的服装式样、识别标志和军衔等级,其内务制度、纪律要求、队列基础训练和政治思想工作等则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关条令、条例和规定。
2、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总部机关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领导机关是武警总部。
总部编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
3、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地方机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武警总队,地区(地级市、州、盟)设支队,县(旗、县级市)设中队或大队、站、所。有的总队还编有直属支队,按支队、大队、中队、排、班的序列编制。
四、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
中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一)义务兵和志愿兵制度
公民有义务服兵役。
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在22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根据军队需要,可以按照上述规定征集女性公民服现役。
义务兵在部队服役,是为国家尽义务。
国家对义务兵家属实行优待政策。
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2年。
义务兵服现役期满,可以改为志愿兵。
(二)民兵和预备役制度
民兵是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预备役是公民在军队外所服的兵役。
义务兵和志愿兵退出现役时,符合预备役条件的,由部队确定服士兵预备役;经过考核,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服军官预备役。28岁以下的退出现役的士兵和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以及参加军事训练的人员,编为基干民兵;其余18岁至35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编为普通民兵。
(三)军事训练制度
未服过现役的基干民兵,18-20岁间,应参加30-40天军训;专业技术民兵训练时间按照实际需要适当延长。预备役士兵的军事训练,在民兵组织中进行,或者单独进行。
预备役军官在服预备役期间,应当参加3-6个月军事训练。
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
五、国防部
国防部是国务院的军事工作部门。它的基本职能是:统一管理全国武装力量的建设工作,如人民武装力量的征集、编制、装备、训练、军事科研以及军人衔级、薪给等。
国防部的工作由解放军总部机关分别办理。
第四篇:军事书籍读后感
体会战争中的艺术
——《西方战争艺术》读后感
《西方战争艺术》并非传统的战争史,其目的是对史有所载的大多数西方战争中所存在的某些 作战可变因素的变化,进行介绍性的和某种高层次的追溯和解释。这些构成了本着作的主题,因此 它比一般叙事史更侧重解释。本书对大多数重要战役和会战都给予了应有的注意,只是所用文字较少,而只侧重于所做解释的论据方面。但无论如何,这本书都是一部经典。
本书是美国着名军事历史学家阿彻·琼斯所着。作者从2500年前古希腊长予、弓箭作战,一直 写到现代的坦克、飞机、导弹战,记述、评析了有史以来西方陆战、海战和空战的所有主要事件。它不像一般军事历史着作那样仅重视史实的描述,而是更注重不同国家、地区以及 不同历史时期各类重大军事行动的战略、战役和战术的比较研究。本书重视对基本作战样式的研究,以其观点而论,自公元前4世纪以来,武器装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作战方法的某些方面则变化甚微,无非是选择“作战战略”或“后勤战略”而已。古代的长矛战与当今的担克战,古代的弓箭作战与今天的导弹战也毫无区别,只是工艺技术让战争更加激烈。本书还吸收了克劳塞维茨、约米尼、富勒 等西方军事大师的思想,而且还吸收了毛泽东的游击战思想。是当今美国体系最完整、内容最 丰富、理论性最强、最有代表性的军事历史巨着之一。
让我感悟到:首先,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战争是充满着艰难险阻的活动,当一个人接触到程度不同的危险时,只具有普通的勇气是不够的。要在各种困难的条件下泰然自若,就必须具备巨大的、百折不挠的、天生的勇气、强烈的荣誉心或久经危险的习惯。
其次,战争是充满劳累的领域。在战争中,劳累是暗中束缚人的智力活动和消磨人的心理状态的许多因素之一。要想不被劳累所压倒,就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为此,指挥官应要求军队和部下,在战争中自觉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
其三,战争是充满不确实的领域。在战争中,一切行动所追求的只是可能的结果,战争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3/4好像隐蔽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确实的。人们对隐藏着的敌情,只能根据不多的材料进行推测,同时也很难每时每刻都确切地了解自己的情况,从而增加了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的困难。
其四,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领域。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那样,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有这样广阔的活动地盘。偶然性会增加各种情况的不确实性,并扰乱战争事件的进程。由于偶然性的不断出现,就会不断发生预期计划与战争实际不符的情况,它直接影响到作战计划的实施。
第五篇:现代军事与局部战争作业
现代军事与局部战争
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军事战争领域,科学技术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知道,科学技术始终是世界军事发展和变革的动力。在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在全球持续发展,在军事领域也引发了新的军事革命。21世纪武器装备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身化、立体化、无人化等。信息战武器、电子战武器、隐身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将成为军事大国21世纪占优势的主导武器装备。由此可见,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力量。
由于军事力量是一个国家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应用到军事战争领域的科学技术自然是这个国家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这便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并且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军事高科技(也称为军用高科技)。即已经应用或即将应用于军事领域中,并对现代军事和现代战争产生重大影响的高新科学技术群。军事高技术是当代高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认为,当代高技术主要体现为军事高技术和产生于军事高技术。并且在高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军事高技术往往是起带头作用。但同时也要知道,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主要为经济建设及商业应用为目的的高技术,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
高技术与一般技术相比,有七大特点:
1、高智力。高技术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它的发展必须依靠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依靠富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体现了高智力的特性。比如半导体集成电路,从成本上讲,原料及能源仅占其总成本的2%,而其余98%都是其智力含量。
2、高投资。高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较长的研制周期,因而研制过程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据统计,目前,一般高技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占其产品销售额的比例高达10-30%,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投资又比研究开发投资高出5-20倍,形成高技术产业后的设备更新投资还会越来越大。比如制造集成电路的设备,十年之中关键设备就更新了三代,每更新一代,设备投资就要增加一个数量级。
3、高竞争。高技术的时效性决定了谁先掌握技术、谁先开发出产品并抢先投放市场或用于战场,谁就
能获得优势,占据主动。为此,世界军事强国和大国都制定了高技术发展计划,试图在世界高技术发展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4、高风险。高技术竞争的失败,对企业而言,就意味着投资的失败;对国家而言,意味着国家利益将要受到损害。此外,高技术研究本身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甚至要以生命作为代价。以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例,40多年来,航天技术取得了神话般的巨大成就,但其风险也高得惊人。1961年3月23日,苏联的邦达连科就成为为航天事业献身的第一人。另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数据分析:目前正在组装的国际空间站,在组装过程中,发生至少一次重大失误的可能性为73.6%。
5、高效益。高技术产品是高附加值产品,其形态是知识的物化形式,所以其价值远远超过所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的价值。实践证明,高技术成果一旦转化为市场化的产品,就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一旦得到实际应用,就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比如航天技术,其投资效益比高达1:14,充分体现了高效益的特点。
6、高渗透。高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技术辐射性或渗透性,隐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不仅可以用于新兴产业的创立,而且可以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成为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政治、外交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发展变化的驱动力。
7、高速度。高技术产业是目前发达国家经济中最活跃也是增长最快的经济部门。美国经济在“911”事件前已连续十多年呈现高增长、低通胀趋势,而且美国GNP占世界总值的比例也由90年代初24.2%增加到2000年的30%。这些都是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技术产业带来的结果。高技术产业的成功不仅表现在产值、产量的发展高速度上,而且还突出表现在产品性能更新的高速度,比如计算机芯片的处理速度,30多年来,几乎每18个月就翻一番。现在普遍使用的高性能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已可达每秒十几万亿次,微机处理速度也已可达每秒10亿次。
与之相似的,军事高技术也可以归纳出以下十个主要特点:一是综合性。各项军事高技术都是由多种技术组成的,是一个技术群。二是渗透性。军事高技术的运用不仅遍及整个军事领域,其本身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技术辐射性或渗透性,隐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还会迅速转为并用。三是创新性。军事高技术的科研成果具有生命周期短、创新性快的特点,同时还可在军事领域中支援其他各种创新活动。四是增效性。军事高技术会使武器装备的效能大大提高,使部队的作战能力大大增强。五是时效性。军事高技术发展很快,其阶段性成果只有及时应用与
推广,才能发挥其军事效益。六是智能型。军事高技术能提高武器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技术。七是竞争性。各国军队为了走精兵高效之路,都竞相开发军事高技术。八是风险性;军事高技术是前沿技术,要进行超前研究,其结果是难以预料到的,带有一定的风险性,有时可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九是知识性。军事高技术是以各种技术知识为基础的,其发展离不开掌握各种知识的高技术人才。十是战略性。发展军事高技术属于国家战略决策范畴,直接关系到本国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
当代高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而且种类也是形形色色。就其分类方法而言,也不尽相同。从宏观层次上来分,目前军事高技术主要可划分为以下六大领域:一是军事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卫星通信和激光、光纤通信技术等。二是军用新材料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材料、能源材料、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技术等。三是军用新能源技术,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能技术等。四是军用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等。五是军用海洋开发技术,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提铀、海底采矿以及海底工程建设技术等。六是军事航天技术,主要包括航天器的制造、发射和测控技术、航天遥感(空间侦察、监视)、空间通信以及空间工业技术等。另外的,如果从军事高技术与武器装备的关系出发,军事高技术也可以由此可分为两类技术,一是支撑武器装备发展的基础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性能推进与动力技术、仿真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二是直接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精确制导技术、信息战技术、指挥控制系统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核化生武器技术、型概念武器技术等。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已经涌现了军事高科技发展的浪潮。而在其发展过程中给人印象特别深刻的当数80年代初美国提出并开始实施的“战略防御倡议”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将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1983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冷战后期宣布了举世震惊的战略防御计划,并在1985年1月4日由美国政府立项开发。其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外太空洲际战略导弹和航天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
盟国发动的核打击。其技术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署高能定向武器(如微波、激光、高能粒子束、电磁动能武器等)或常规打击武器,在敌方战略导弹来袭的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的拦截。在战略防御方面,它是一个以宇宙空间为主要基地,由全球监视、预警与识别系统、拦截系统以及指挥、控制和通讯系统组成的多层次太空防御计划。在高技术方面,它是一个包括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组成的高技术群。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来带动一大批高技术群的发展。虽然后来由于系统计划的费用昂贵和技术难度大再加上后来的苏联解体,美国与20世纪90年代宣布中止了该计划,但是给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浪潮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991年初,在波斯湾地区爆发了二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让军事高技术登上了战争舞台。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战争特征的革命性变化,主要是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打击方式已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是在破坏力相对降低的基础上突出打击的精确性;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军事高技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比如精确制导武器的精准打击还有全球定位系统的使用使得盟军单位得以在不被敌人发现的情况下穿越沙漠。机载警报和控制系统以及卫星通信系统也非常重要。之后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军事高技术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及所取得的惊人作战效果,更加使各国认识到未来战争将是高技术战争;如不掌握高技术手段将难以在高技术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包括激光、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代影响战争和军队发展的各种新技术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高技术,是未来对武器装备水平以及军事力量结构的发展起第一位推动作用的技术。
我国的“863”计划也是在高技术发展浪潮的背景下制定并实施的。但是早在50年代中期我国的军事高技术已经开始发展起来了,我国先后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各种战术导弹和战略导弹、核潜艇等高技术武器装备,并拥有运载火箭和军用卫星的制造与发射能力。据伦敦国际战略问题研究所估计,8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每年用于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的军事科研经费累计达800亿美元以
上,由此可见当时大部分国家都已经掀起了军事高技术发展的浪潮。
总而言之,军事高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正在引发一次新的军事革命,它在给各国带来更强的作战能力的同时,它也给世界带来了更大的威胁,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军事高科技及由它而引发出来的高技术武器装备,不能让它成为破坏人类和平的夙敌,要应用得当。同时面对这一世界潮流,我军也必须有所作为,提高我军的总体知识水平。江泽民早就号召全军学习高科技知识。军事高科技对现代军事战争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大大缩短了战争的时间,提高了作战效率,再者作战空域也空前扩大,甚至把作战空间拓展到太空中。在军事装备上,军事高科技不但提高了装备的性能,武器的精确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而且武器装备不断向体积小、多功能发展。高科技下的军事武器装备打击程度更高,毁灭性程度更大。在作战能力不断加强的同时,有可能引发战争的几率更大,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是高科技引发了某些战争。因此,我们要客观对待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军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尽量避免战争的爆发。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