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Jyc-kn_j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_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0911011036 教育学 季佳 在阅读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观看过相关专家学者的评论之 后,我产生了一些思考。纲要涉及了方方面面,包括全国性宏观方面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也针对教师待遇、学校转型等问题具体提出了解决意见和方案,幅度跨越了学前教育到继续 教育,评论精确。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基,一个国家的发展好坏与否,关键就在于教育是否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并且更好地为中国提供丰富、优质的人才资源。纲要是教育发展 的里程碑,我们应当在纲要的引领下,坚定地将教育发展下去。200911011039 马思腾 从亲身体验及耳闻眼见来看,中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向全民征求意见无疑是一种 好的办法。今天听到的教育研究工作者谈论的一些问题就十分精彩,“教育”是一个大的话 题,从宏观层面来看,“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考试让考试机构做,教育让学校做,公平性让社会做,这无疑是对教育职责的绝妙分工,使责任更加具体。我想只有对教育有更深 入的,崔我国国家现状有明确的认识,才能更好更全面地为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更多的 贡献。相信奋战在一线的教师,辛勤采蜜的学生也会为教育的改革提出建议。看了今天的视 频,我相信这次教改会为我们带来希望。200911012906 学前教育 我是一名以学前教育为专业的本科生,这次纲要出来以后实话说我非常激动,因为它 首次将学前教育独立地提出来,说明了政府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的老百姓开始重视学前阶段的 教育,重视作为一个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的时期,并且明确地提出了许多可以付诸实际行动 的措施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从质量上看我觉得这次规划纲要向前迈进了很大一步。另外,尤其值得重视的是这次纲要制定的全民性,让广大民众也积极为纲要献谋献策,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更贴合民心,因为广大人民都根据自己的切身利益作出反映和建议,因 此它也更具有真实性。但唯一我不能明白的是现在大学生出去找工作往往与自己的花四年时间钻研的专业毫 无关系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纲要中却没提出切实措施,我想,是不是该多做别的什么呢? 200911013908 特殊教育 周文秀 我觉得最新出台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在新的时期、新的背景下为满足人们的教育 需求而设置的。教育是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关于教育的问题也一直
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妥善的处理好这些问题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更能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打下坚实的基 础。“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句话促使我们更应该关注科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今年的新 政策不同于往常,则在于它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200911011001 教育学 黄璐欢 作为以高考中走过来的一员,作为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其实一直都对我们的教育现状
挺关心的。确实,在新中国 60 年的历程中,我们去的了许多辉煌的成绩。但现在,也存在 一些制约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教育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事件,教育是关乎国民 素质的基石,教育与新世纪中华民族的复兴密不可分。非常高兴这次《纲要》的出台看到了 教育事业的成绩与不足,从国家层面广纳意见来进行长期战略规划,给予了教育应有的及时 的重视,其提供的一些改革思路我希望能够在 将来的十年中逐渐开始应用,具体地应用到 教育实践中去。因为现实在急切地召唤我们去改变、创新、构建人力资源强国。其中我最关 心的当属高等教育了,关于教育内容向社会需要的贴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教育去行政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问题,我会继续关注,也期待着《纲要》的成文、实施、生效。贾彦琪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 人才,而塑造人才的主要方式便是教育,值此之际,我国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纲要” 首先表明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同时也针对当前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针政 策,确实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不得不承认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教育较其他先进的发 达国家来说确实不容乐观。比如说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农村与城市间尚有很大悬殊,还有 高校的招生方式单一,使得素质教育的设想仍然被束之高阁,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难以消除,还有一点就是高校办学特色不鲜明,千篇一律,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今天所急需的创 新型人才的培养,而本纲领就以上三个问题将着力点定位在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均衡化及高 校办学特色上,对我国教育现状的改编不失为有力一笔。其实对于教育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专家学者甚至于政府也对此发表过不少言论,但都没有收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理论还是理 论,现实也还是现实,希望这次《纲要》能够对我国教育状况的改善做出实际的贡献。200911011021 郑秀慧 我觉得高校适当扩招是有必要的,虽然扩招会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更加严峻,但我们 不能因此就扼制更
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阻止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人数少,确 实某种程度就业压力会减小,但确实在消减国民整体竞争水平的前提下的。就业更多依靠自 己的能力,而非人数优势。大学扩招,在上大学也不一定有好前途的情况下,学生会转而考 虑其他途径,也许上大学并不适合所有人,反而会扼杀某些学生,上大学知识学习的一种途 径,并不是唯一的,它是一种服务方式而非囚禁学生的牢笼。我希望中小学就可以开设一些涉及各个行业的课程,让学生从小就了解各行各业,也 不至于导致在选专业就业时感到迷茫。中小学应该涉及更多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国民素质的 提高不只是以“文化知识”为标准的。学前教育 徐欢 教育关乎民生,所以人们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倾入了极大的精 力。全民的参与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决心。‘ 《纲要》提出了总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并系统地介绍了从“学前教育义、义务教 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个阶段的目标和方针。具有很大的突破,特 别是职业教育的提出更体现了政府对现阶段社会基础的考虑,强调每个人都应受到教育,学 到一种技术。而学前教育的提出也是一个亮点,不过在投资方面,似乎存在某种问题。“学 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课时没有具体的规定,政府到底投入多少呢?1%,50%。而“普通高中实行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 经费为辅的体制”则有民孤儿的规定,财政投入至少要大于 50%。
200911011022 林飏 “教育关乎民生”,我们每个人都要通过教育来丰富自己,从而走上一条幸福的人生之 路。因此教育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大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教育更是成为人们聚焦 的重心。也正因如此,此次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 心,引起人们的深切关注与讨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教 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旨在实现更高水平的普 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体制等。其 中,要实现公平教育,以及建立新的高考招生制度,让我十分欣赏,专家说“要在大学和学 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像谈恋爱的关系,就是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我更是十分认同。总之,这份《纲要》有助于我国加快教育建设,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200911011033 教育学 宣晓彬 个人觉
得,国家之所以会有这种活动,必有其原因。一是因为国家的决策机构认识到 了当前教育制度的弊端,在不断要求素质教育的呼声下,当前这种以考试成绩为主来衡量学 生等级的制度被人不断诟病。二是因为这个问题十分难以解决,因为以科举制度为基础而发 展而来的应试教育,相对于素质教育来说,更为公平。虽然素质教育被大家充分认识到了其 优点所在,但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这种制度对教师的素质,或是说师德的要求更为高,而 且在这种制度下,在没有解决官权不平等问题下,必将会为官僚子女提供更大的优势。其三,我国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这样做更容易彰显民权,也在一定程度上有集思广益的效果。200911011030 教育学 殷秋宏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这次两会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整整 二十二章,足以可见国家对如今教育问题的重视。通过阅读纲要和观看教育专家对纲要的解读,我认识到这次教材纲要最突出的是驾驭 的公平公正与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以和两个问题为基础,纲要从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 障措施等方面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各方面的发展做了大概的部署。我觉得纲要里的内容已经很全面,但重要的不是写规划,而是怎样落实,怎样保障工 作顺利进行。因此国家应该再相继出台一些强制性的法律条例。从我受教育的经历,我还有一些问题,一个是高考方面,我认为应该增加招生次数,给考生更多的机会,还应该更重视学生特长方面的招生。第二个是地方学生流失问题,也许 在某些县城还是很严重的,这样使得县城中学教育体系、风气几乎崩溃,所以这方面是否也 加一些规定。200911013901 特殊教育 覃巧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我们必须始终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观看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我 的感触很深。其中有一点让我记忆尤为深刻,他们说我们不仅要在有形的学校中学习,在无 形的学校中我们也不能忘了继续深造。可是在北京师范大学这样一个完美的有形学校中,我 却没有充分利用好学校提供的资源,没有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有点可悲啊。也许我真的 该重新树立自己的志向和成才观,不能浪费了大学这一美好时光。作为未来的一个教育工作 者,我真的该反思反思自己的行为了。要不然就对不起那一群群可爱的孩子了。200911011010 教育学 赵莹
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难看出,国家是真心想把教育搞好,在整个文本上是下足了功夫的
,其中包含了很多美好的理想与信念,不乏振奋人心之处。问 题在于很多点上似乎并不现实,过于理想化而缺少对具体方法与措施的论述。目前我只研究 到一半,明显觉得这份纲要用 10 年期限一定是不够的。《纲要》中揭示了许多现实问题,但 仍有很多只停留在揭示问题的阶段。这些问题的确是突出而极难解决的,这一点我们这些身 处问题中的普通百姓感触很深,我们所需要看到的是国家切实地拿出一套具体方案,而不是 只是在强调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标,我们需要知道 how 而非 what.200911012902 学前教育 王雅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充分考虑到了百姓的 需求,强调均衡、公平、特色。由以前无硬性的无年限的教育纲要,而发展成为了年限确定,并由群众执行监督方面的规范化,突出了国家长期教育的一个目标,更符合国家的全面改革 的需要。学前教育单独作为一个模块而提出,充分证明了国家重视儿童、重视下一代,并把普 及学前教育作为重点的,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 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符合国家的政策,更加重视 0-3 岁的婴幼儿教育。史和佳 对于这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讨论的太多了。不仅是《纲要》 需要讨论,更重要的是我们现行的教育需要讨论。只取一点试着讨论下吧。在“第一部分总体战略”中提到一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这句话自然是 针对目前教育资源极不平衡的现状而来,但这一整个段落中,只提到要想贫困区转移资源,这似乎少了什么。先要问,是先“教育公平”后“社会公平”呢,还是“社会公平”了“教 育就公平” 了?其实何止教育不公平,不公平的事儿多的去了,最重要的还是分配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没有投入,任何目标都实现不了。而 GDP 的 4%又够不够?这些资金 又被如何使用?除了资金,人才资源又是什么状况?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如何? 一个“教育公平”,涉及到的方面实在太多了,一触动它,整个社会都要改动姿态。也 许说它是“基础”并不过分,但如何做到这点还需深思。同样道理使用于这份《纲要》里的每一个字,即《纲要》只是纲要,更多地是每一个 教育工作者,每一位社会成员将如何将它导向我们真正想要的教育。这是我们看《纲要》的 终点,其实也是起点。200911011007 教育学 王璐环 看完这次视频,我了解了整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内容,我们 应找到成才观,挖掘潜能与志向,从而与
第二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应试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改革事在必行。对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广泛征集各界人士意见,最终于2010年6月2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次学习《规划纲要》,使我对中国教育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改纲要指出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纲要提出: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考试改革方案。指导考试改革试点。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指出,要强调主体多元,方式多样,形成更加公开、公正、透明的人才选拔平台,面向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打开多扇门窗,让不同的人有多重选择,给有创新专长的学生以更多选择机会。
纲要提出,逐步实施高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高考(论坛)招生舞弊事件和高考加分混乱现象,纲要提出,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公开招生章程和政策、招生程序和结果。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强化考试安全责任,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坚决防范和严查考试招生舞弊。
高校招生制度指挥着人才培养方式,所培养的人才都将成为社会的设计和建设者!因此,高校招生制度是我国教育体制中最关键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影响教育质量,还对社会各层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教改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改革以高考为代表的人才评价制度势在必行。纲要提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三、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纲要提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是城镇化加速过程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政府推进教育公平面临的巨大挑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说,这项政策对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都是一个暖心的信息。要落实好这项政策,还需制定相关措施,鼓励城乡中小学降低入学门槛,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
2009年,全国997.1万名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中,已有4/5在公办学校就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问题,纲要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努力消除辍学现象。
通过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是要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今后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三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之一
昨天看了谈松华老师的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的视频,深刻的体会到了教育不仅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也是对人才的培养,从学前到中小学,到高中,以及大学,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这套纲要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计划,需要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到地方区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近年来,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培养怎样人的重大问题,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纲要》提出了:
1.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2.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3.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纲要》还从整体上提出了未来10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部署,并且分阶段对人生中受教育的方面提出了实际的问题,可以看到,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在教育方面的发展还是很滞后的。
1.从学前教育来看,由于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学前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尽管有的地区有些民办的幼儿园,但是他们教授给幼儿的东西确是很有限的。
2.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基本普及,但对于入学而言,还有很多弊病。诸如报考招生问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课外辅导班问题等等。很多年以前就在提倡的减负,为什么时时不能推行?每年的高考为何还会出现众多的蓝印户口?
3.除此之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欠缺的,否则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了。
中国的教育在改革中更显示出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与现代生活与国际接轨的勇气。我们一定要切记:强国必先强教。虽然中国教育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仍会是光明的。
第四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通过近段时间的进一步学习,加上自己的自学自悟,对教育现代化有了初步认识,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有了初步的了解。《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有必要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发展规划纲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作为教师学习之余应该认识到四个坚持的重要意义: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二、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三、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工作;
四、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序言》中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看过之后,倍受鼓舞。鼓舞之余,还要冷静面对。拿我们大荔教育来说,这些年在全体大荔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城乡共同体、名优教师共同体创建等等举措,大荔教育正行走在教育现代化的征途上。但在欣喜之余,我更想说的是更要注意细节,有助于落实。
拿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来说,《纲要》中明确说明要完善初中就近免试入学的具体办法。而“划片、就近、免试”入学,我们实际上已经运行了不少年了。这一制度对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是公平的,但对对口初中相对弱的小学来说就不一样了。很多家长跑关系、托门路让孩子去城里学校上学!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家长舍近求远?是什么原因让家长宁愿多掏钱也不愿免费入学?初中教育仅仅是义务教育中的一环,但这种基础教育都每每让我们的家长绞尽脑汁,跑中学、托关系、找熟人,哪里还有公平可言?“择校之风越刮越猛,学生负担越来越重”。这种越来越重,不仅体现在课业负担上,有时也体现在经济负担上。
那么是我们农村中学的领导、老师不努力?据我了解,农村在初中招生这块花了相当大的力气,每年都进行校情宣传,教学质量不错,那为什么家长就不去呢?一般的学生乃至学困生,即使没录取,家长也无所谓,挤破头都要到其他名校去,我告诉他们别让孩子太累,他们告诉我说“关键阶段不能让孩子掉队”,听了让人哑然失笑。
如果找找原因,我认为无非有三:
一、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纲要》中说,要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在这方面,我们县局拿出了许多举措。但就每一所学校来说,是否都能做到位呢?
二、名师流动不到位。家长之所以要到名校就读,还是冲着这些学校的高升学率、冲着这些学校的名师,那么名师能否按期流动呢?《纲要》在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一节里强调: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那么这一机制何时真正地有效地实行呢?
三、均衡发展还需努力。《纲要》中说,均衡发展是业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农村学校城市化、城市学校优质化、城乡教育均衡化、大荔教育现代化”,就是对均衡发展的一种远景期待。真正从宏观上构建 “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 的模式,我们的孩子才真正不必择校,他们才能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进步。当然这还需很长的一段时间去探索、去构建。
总之,《纲要》的学习,带来思考许多。《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和发展任务,对我国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纲要》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树立新的科学质量观,我国教育必将跨入更加注重质量的发展新阶段。在此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学校要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彰显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领会《纲要》精神;要积极发挥《纲要》对谋划学校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抓住机遇,谋划发展,最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户家中心校 2012年4月
第五篇: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精选范文: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共2篇)通过学习与讨论,我想谈谈减负与教改的关系。《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不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改,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共2篇)]篇一: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与讨论,我想谈谈减负与教改的关系。《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不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改,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共2篇)]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篇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之一
李娜
怀着十分期待的心情,我拜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看到关于教师发展的提议,我感到了国家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进一步重视,对于当前教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但是关于教师资格证书认定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
首先,提出了提高教师素质的具体措施。国家继续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强调教师的专业地位,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同时,对于提升教师素质提出了培养途径,如在实践中成长、提高业务水平、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并且特别强调将是的建设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
其次,更加重视对教师评价的多元性。《纲要》强调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对于城镇和农村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而非过去的统一化管理,忽视各方面因素对教师评价的影响。
新的教育发展纲要的出台,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教育纲要指出,要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增加大学生数量,进而提高全民的教育素质。无疑,这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长期发展是有益的,但同时这也[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共2篇)]不禁引起大家的思考:大学生就业如此之难,新一轮的扩张是否会使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在我看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笼统的可以归为两点:
而今,为了构建学习型社会,全民更加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想,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是一个阶段的事,而是整个阶段的事。我们现在所受的大学教育也正是人生中学习、教育的一个阶段。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200911011023 教育学 黄欢
通过观看短片,我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此次的规划纲要较之以往有阶段性变化,尤其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在专家解读规划时,我感受到教育改革真的是一件与我们切身相关的事。大学成本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对于刚跨入大学门槛的我们来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从“规划”的内容拟定来预测,中国的大学生将进一步增多,这要求我们要转变成才观,关注自身能力的增长而非以毕业证书作为要求社会认可和保障就业的金砖。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前程的光明。压力和挑战将更大,但这还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和趋势。中国的教育在改革中更显示出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与现代生活与国际接轨的勇气。
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仍会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