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教育快乐起来——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范文

时间:2019-05-13 08:3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我们的教育快乐起来——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我们的教育快乐起来——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范文》。

第一篇:让我们的教育快乐起来——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范文

让我们快乐起来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学校:李家台学校姓名:赵小花学科:英语职称:中二

读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如同在浩瀚大海上畅游了一番,却不知其止境,让我掩卷遐想不已。这本书的内容涉及到陶先生对教育本质、治学态度、为师原则、教学理念、平民教育发展等诸多方面的见地。虽然琐细,却让我在脑海更为清晰地了解了陶行知这位伟大的教育家。

陶先生为教育付出毕生心血,他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推动平民教育运动;创办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关注幼童教育;创办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倡导科普教育;创建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开展小先生运动,实践贝尔一兰喀斯特制;创办难童教育的育才学校,开展国难教育;创办社会大学,推进民主教育。他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影响深远,在21世纪中国教育的今天依然具有灯塔效应。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对于中国教育,陶先生功勋卓著,陶先生把教育当成大事来干,当成事业来做,所以以此为“乐”、乐此不疲,以至于宋庆龄同志称之为“万世师表”。

可以说“乐于教育”才能让人“喜于受教”、“乐于授教”,“乐”就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智慧大厦的坚强根基。由此,审视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的教育真的让人“乐”之所乐了吗?

学生应当快乐成长

学校是以育人为全部使命的场所,在提升人本教育的今天,我们一直提倡让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在快乐体验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都性,以期实现其自主全面并可持续发展。

但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是我们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让学生代表做类似“监督员”一类的“职位”,进行行规监察自主管理,此风刮遍现今各个学校,于是不少学生为使黑板擦在课间擦好黑板后仍保持清洁,在黑板擦上包上一层纸;一些学生为赢得班级行规评比细微的分数优势,和监察学生拉关系、讲情面;更有甚者,“监督员”之间出现了“你扣我班分,我便扣你班分”的暗斗。

但同时学校管理者却往往忽视这些,因为由于此风大涨,学校得到了表面的好处,干净整洁了许多,并且学生行为也谨小慎微起来,有些学校的学生甚至在厕所里都要多次问候老师。

其实,引导学生自治,进行自主管理绝对不是教学生弄权,绝对不是对学生进行“人斗人”似的管理,不是教学生怎样当政客,不是教学生如何看脸色。这样的自治管理只能使学生越发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意志当成公众意志,这是绝难成为将来社会上合格的公民的。《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陶先生说得明白,学生自治是为了今后他们成为学习的参与奠定基础,有公民自治方能有共和国的共治。

那么,自主发展教育为什么变成了为自我中心教育呢?究其根源还在学校管理者身上。如果学校管理者能更多的去关注教育的过程,而不是去关注结果;如果学校管理者能不断将对教师、对班主任、对

中层干部的数据量化式结果考核转化为对他们工作的过程考核;如果学校管理者能能脱下管理者的外衣,引导教师民主共治学校、共研教学、共进发展,那么学生自主管理必将在学校民主管理氛围下真正开展起来,学生在这样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才能真正的体现天性,张扬个性,快乐成长,并在此基础上成为自我发展、终身发展、与人合作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

教师应当成为快乐的教师

让学生快乐成长必先要有一支快乐的教师队伍。而现如今,很多教师把教育的快乐理解为毕业生回到母校向他们表达问候,理解为教师节收到到一张张贺卡,他们的“乐”是建立“苦”教的基础上,不少教师在年终述职时常写到自己如何如何苦干,写到自己如何如何舍小家为大家。这诚然是真实的,但让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不免让人悲哀——这种真实反而显示了一些教师不会教。

为何不会教呢?为什么教得苦呢?这实际是对真正的治学、治教认识还不够深刻啊!虽然今天,不少学校管理者大力提倡教师要不断学习,要有源泉活水,但实际现今初级中学的教师还是把学习当成了资料的收集,把备课当成了资料的整合并提取所需的过程,好像不断的搜集资料就能拥有源泉活水。一些教师也非常注重与学生互动,以求教学相长,但这种互动无非是学生搜集掌握的旧知识对教师搜集掌握的旧知识的补充。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教会了学生“查字典”式的学习。由此来看,我们不能发现一个问题:总是面对“陈旧”,一味的去“捡”知识,怎么可能会快乐呢?“教”得很苦,“学”会

很“乐”吗?如此这般,教学只能是“学海无涯苦作舟了”,这与新课改理念难道不相悖吗?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清晰地阐释:“教育界无限枯寂的生活,那是因为当事的人,封于故步,不能自新所致。”“时常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这不但是教诲丰富,学生能多得些益处,而且时常有新的材料发表,是做先生的一件畅快事体。”

由此看来,陶先生所谓的畅快事体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性的学习,从而探索新知,求得新理,并进行知识创新的备课过程以及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知、创新学习,以实现教学相长、快乐的教学的过程。

引导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引导全体教师成为快乐的学者教师,是学校管理者的重要使命。但长期以来,一些学校管理者一直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把“苦干型”教师当成“骨干型”教师、把培养青年教师当成经验型教师养成,把课题研究当成舞文弄墨的学校门面装点,把校本培训当成思想动员„„长此以往,我们的教育真的要“苦海无涯”了。

一个学校要有一支以治学为乐、以研究为乐、以教学相长为乐的教师队伍,就必先有一个研究型的校长,他既是一位研究型的教师,又是一位研究型的管理者,既是一位严谨的实干家,又是一位乐于学术的教育家,他把学校管理当成学术团队建设,即师生学术团队的建设,他在校园内倡导求知为乐,研究为乐、创新为乐的风气,而本人又乐在其中。

当然,我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只读了一遍,对陶先生的教育智慧只是窥豹一斑,但其中的点滴却已让我受益匪浅,今后我会将此书常置案头,以便及时翻阅汲取养分,也希望通过此文,能让更多的同行走进陶行知先生的世界,点亮自己的教育智慧明灯,为教育的创新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董凌云:让我们的教育快乐起来——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让我们的教育快乐起来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上海市思源中学 董凌云

读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如同在浩瀚大海上畅游了一番,却不知其止境,让我掩卷遐想不已。这本书的内容涉及到陶先生对教育本质、治学态度、为师原则、教学理念、平民教育发展等诸多方面的见地。虽然琐细,却让我在脑海更为清晰地了解了陶行知这位伟大的教育家。

陶先生为教育付出毕生心血,他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推动平民教育运动;创办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关注幼童教育;创办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倡导科普教育;创建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开展小先生运动,实践贝尔一兰喀斯特制;创办难童教育的育才学校,开展国难教育;创办社会大学,推进民主教育。他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影响深远,在21世纪中国教育的今天依然具有灯塔效应。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对于中国教育,陶先生功勋卓著,陶先生把教育当成大事来干,当成事业来做,所以以此为“乐”、乐此不疲,以至于宋庆龄同志称之为“万世师表”。

可以说“乐于教育”才能让人“喜于受教”、“乐于授教”,“乐”就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智慧大厦的坚强根基。由此,审视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的教育真的让人“乐”之所乐了吗?

学生应当快乐成长

学校是以育人为全部使命的场所,在提升人本教育的今天,我们一直提倡让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在快乐体验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都性,以期实现其自主全面并可持续发展。

但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最常见的、最普遍的是我们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让学生代表做类似“监督员”一类的“职位”,进行行规监察自主管理,此风刮遍现今各个学校,于是不少学生为使黑板擦在课间擦好黑板后仍保持清洁,在黑板擦上包上一层纸;一些学生为赢得班级行规评比细微的分数优势,和监察学生拉关系、讲情面;更有甚者,“监督员”之间出现了“你扣我班分,我便扣你班分”的暗斗。

但同时学校管理者却往往忽视这些,因为由于此风大涨,学校得到了表面的好处,干净整洁了许多,并且学生行为也谨小慎微起来,有些学校的学生甚至在厕所里都要多次问候老师。

其实,引导学生自治,进行自主管理绝对不是教学生弄权,绝对不是对学生进行“人斗人”似的管理,不是教学生怎样当政客,不是教学生如何看脸色。这样的自治管理只能使学生越发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意志当成公众意志,这是绝难成为将来社会上合格的公民的。《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陶先生说得明白,学生自治是为了今后他们成为公民参与国家共治奠定基础,有公民自治方能有共和国的共治。

那么,自主发展教育为什么变成了为自我中心教育呢?究其根源还在学校管理者身上。如果学校管理者能更多的去关注教育的过程,而不是去关注结果;如果学校管理者能不断将对教师、对班主任、对中层干部的数据量化式结果考核转化为对他们工作的过程考核;如果学校管理者能能脱下管理者的外衣,引导教师民主共治学校、共研教学、共进发展,那么学生自主管理必将在学校民主管理氛围下真正开展起来,学生在这样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才能真正的体现天性,张扬个性,快乐成长,并在此基础上成为自我发展、终身发展、与人合作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

教师应当成为快乐的教师

让学生快乐成长必先要有一支快乐的教师队伍。而现如今,很多教师把教育的快乐理解为毕业生回到母校向他们表达问候,理解为教师节收到到一张张贺卡,他们的“乐”是建立“苦”教的基础上,不少教师在年终述职时常写到自己如何如何苦干,写到自己如何如何舍小家为大家。这诚然是真实的,但让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不免让人悲哀——这种真实反而显示了一些教师不会教。

为何不会教呢?为什么教得苦呢?这实际是对真正的治学、治教认识还不够深刻啊!虽然今天,不少学校管理者大力提倡教师要不断学习,要有源泉活水,但实际现今初级中学的教师还是把学习当成了资料的收集,把备课当成了资料的整合并提取所需的过程,好像不断的搜集资料就能拥有源泉活水。一些教师也非常注重与学生互动,以求教学相长,但这种互动无非是学生搜集掌握的旧知识对教师搜集掌握的旧知识的补充。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教会了学生“查字典”式的学习。由此来看,我们不能发现一个问题:总是面对“陈旧”,一味的去“捡”知识,怎么可能会快乐呢?“教”得很苦,“学”会很“乐”吗?如此这般,教学只能是“学海无涯苦作舟了”,这与新课改理念难道不相悖吗?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清晰地阐释:“教育界无限枯寂的生活,那是因为当事的人,封于故步,不能自新所致。”“时常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这不但是教诲丰富,学生能多得些益处,而且时常有新的材料发表,是做先生的一件畅快事体。”

由此看来,陶先生所谓的畅快事体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性的学习,从而探索新知,求得新理,并进行知识创新的备课过程以及引导学生去发现新知、创新学习,以实现教学相长、快乐的教学的过程。

引导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引导全体教师成为快乐的学者教师,是学校管理者的重要使命。但长期以来,一些学校管理者一直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把“苦干型”教师当成“骨干型”教师、把培养青年教师当成经验型教师养成,把课题研究当成舞文弄墨的学校门面装点,把校本培训当成思想动员……长此以往,我们的教育真的要“苦海无涯”了。

一个学校要有一支以治学为乐、以研究为乐、以教学相长为乐的教师队伍,就必先有一个研究型的校长,他既是一位研究型的教师,又是一位研究型的管理者,既是一位严谨的实干家,又是一位乐于学术的教育家,他把学校管理当成学术团队建设,即师生学术团队的建设,他在校园内倡导求知为乐,研究为乐、创新为乐的风气,而本人

又乐在其中。

如果我们的学校管理者都能以成为这样的人为己任的话,那么教育创新发展将不再是一种上级教育部门的行政要求,它将成为学校发展中自身的主体需求,在各个学校追求这种需求的满足中,杨浦教育的灿烂未来必将如期而至。

校长应当成为快乐的校长

不错,快乐的教师团体的形成需要有快乐的学校管理者,需要学校管理者以服务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乐的心态开展工作。那么我们现今的学校管理者要成为快乐型的管理者存在着哪些阻碍呢?在一些学校中,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往往是以“愁上心头”状态的开展工作的,原因是什么呢?

现今体制中,学校作为教育系统条块管理中的“块”,校长无疑就是“块”上的针眼,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千条线,往往都要穿在校长这个眼针上,各种各样的会议,各种各样的检查,往往使校长陷于事务堆中而无法自拔,校长也由一校之长,变成了教育系统中的行政官员。可是,校长如果变成了一个彻底的行政官员,他(她)就势必会远离课堂,远离他(她)的师生,学校教育从校长一头由教育事业沦为教育工作也将在所难免。

陶行知先生在《整个的校长》一文中讲过:“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但如今的一些校长,千线穿身,几乎没有时间用整个心去做整个的校长。

改变这种现状,让校长等学校管理者成为真正的整个的管理者,需要上级教育部门为学校亮起绿灯,需要我们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立足学校办学实际,创新管理机制。在此,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建议上级教育管理部门整合各条线资源,避免政出多门导致校长等学校管理者精力过多分散,避免多重检查而检查标准不一导致学校疲于应付。二是建议上级管理部门转变管理方式,转自上而下管理为自上而下服务,转要你学校“做什么”为学校需要我“服务什么”?相信这样必将促使校长等管理者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使之成为专业化、研究型的校长,成为以学生乐而乐、以教师乐而乐,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为乐的快乐的事业型校长。

当然,我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只读了一遍,对陶先生的教育智慧只是窥豹一斑,但其中的点滴却已让我受益匪浅,今后我会将此书常置案头,以便及时翻阅汲取养分,也希望通过此文,能让更多的同行走进陶行知先生的世界,点亮自己的教育智慧明灯,为杨浦教育的创新发展,为中国的科教兴国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坚信:爱可以创造奇迹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临浦三小沈加蓉

在美国跟着杜威学习多年,回国后放弃高官厚禄毅然跑到乡下办学,将毕生精力致力于祖国教育事业的陶行知先生,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爱满天下”。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着爱的教育,让我既敬佩,又汗颜。先生有一句名言:“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的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看完先生教育名篇,令我感想颇多,先生对爱的教育的执着实在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体会1:十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先生的话告诉我:师生之间应该确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他说:“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人,我们都应该称他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也要学生做我的朋友。”先生非常尊重孩子,他把“小孩子”当作“小小研究生”,推崇为“小先生”,强调要尊重儿童的人格,理解儿童的心理,相信儿童的能力。对于孩子,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者,特别需要的不是批评与否定,而是别人的尊重和理解。

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

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体会2:非常欣赏学生的闪光点

先生的话告诉我:“我的教鞭下有瓦特,我的冷眼里有牛顿,我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千万不要把学生看死,不能把他看成坏孩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他不会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身为教师的我们也要努力挖掘他,把他塑造成一个有用的人。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人至少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智能、听觉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智能弱项。因此我们的教育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我们教育关注的不是哪个学生更聪明,而是一个学生哪些方面更聪明。教育者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发光点”,然后赏识学生的“发光点”,使之成发“发光面”。

成人需要赏识,孩子则更需要赏识。赏识不仅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可是现在,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孩子们心灵深处这种渴望得到赏识的美好愿望,似乎被遗忘了。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内心世界都潜伏着积极向上的要求,自我完善的愿望。用赏识教育的理念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付出爱心,激励他们把内在的潜能发挥出来,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自主探讨,学会学习,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最好的证明。

尊敬的老师,请把我们的学生,不管是优秀的,还是暂时不太优秀的,都当作天使一样呵护吧!把他们培植在爱的土壤上,呼吸着民主、平等的空气,再以尊重和赏识作灌溉,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定会在校园里尽情地绽放!体会3:懂得向学生表达自己的爱

“教育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然而,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往往一片爱心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可

与接受,其原因是我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当。那爱该如何表达呢?看完先生的教育名篇后,我更会这样去行动:

一、每天早上微笑进教室,并向学生亲切问好

一个人早上的心情,也许会影响到整个一天的精神状态。积极的精神状态有利于事情的顺利开展,而消极的精神状态则会抑制大脑的兴奋,从而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因此,早上给学生一个微笑,其积极作用不可忽视。

二、多给学生微笑、关切、鼓励、肯定的眼神

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关切、鼓励或肯定的眼神,对他们来说都是咖啡中的糖果,是不小的收获。我们不能忽视眼神的作用,因为对学生来说,是否有眼神的投射,意味着自己是否受到老师的关注,投射的次数多少,意味着关注程度的高低。

三、尽量采用积极的语言,避免使用消极的语言

要坚信再顽皮的学生心都是肉长的,都有被感化的一天。关键在于我们的付出能否持之以恒,我们的方式是否得当。许多问题学生之所以不能被感化,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缺少了解与足够的耐心。我们不能因为他们重蹈错误就大发雷霆之怒,这样很容易让我们情绪失控而说出一些伤害孩子自尊的话来。学生在表扬与批评的话语之间,对于后者往往记忆更为持久。

四、及时表扬学生,为孩子的进步或成功而高兴

当学生在学习或者其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或者成功,一定要及时表扬,不要忽略了孩子的哪怕是一小点进步。否则学生会有一种被忽略的感觉,认为自己努力与不努力一个样,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五、当学生表现得好,奖给学生一份意外的惊喜

我们可以设置一张张小小的给家长的表扬通知单。学生的作业质量较高的情况下,或者在校的行为表现突出的情况下,夹在他们的作业本里。这样,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个惊喜。孩子在家里和学校得到双重表扬,我想,孩子没有比这一天更快乐的了。

体会4:把学生看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先生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先生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园丁的梦境,常常是花的芳香,叶的浓荫,教师的梦境,常常是雅甜的笑脸,朗朗的书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陶行知先生为了使大众掌握文化知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没有流芳百世,没有权力财富,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耕耘,有的只是清贫与艰辛。

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冬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

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让我们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坚定自己心中“以爱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写最为壮丽的诗篇,奏响一曲激昂的人生凯歌!

第四篇: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

作为教师,早就熟知陶老先生的大名,不过却是第一次拜读他老人家的文章,领会他的经典教育理论。

细细品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仿佛在听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语重心长地讲述他的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以及他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使我不禁为自己在教育理念和行为上的落后和愚昧无知而汗颜。

因此我由刚开始的好奇应付阅读,到及时记录阅读中引发的真切感想,再到对难以理解的地方能一遍两遍地反复阅读。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乏,认识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陶老先生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他对教育现象的深刻剖析,对教育理论的透彻研究,对今天的素质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更是为我们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就如一盏明灯,始终照亮在我们的心田。

下面谈一谈我对读书的几点体会:

一、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论,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

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不正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吗。

二、关于”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这一观点为我们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方向。教学并非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果我们仍采用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不是所谓的培养能力了,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方式,由笼养式的”喂养“”喂饱“,变为想尽千方百计的让学生主动”觅食“。

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学“,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就调动不起来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常说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体现出这个”导“ 字来。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不应该把解决问题的现成的方法直接给学生,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如同教师要给学生一根竹竿,使学生顺杆而上自己动脑,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寻找最佳结果。为避免学生盲目性,教师应精心设计好教学流程,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能够触类旁通。由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的目的,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老师在教会学生不断学习的同时,要做到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 。这也正符合了陶行知先生关于”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的道理。教书如做学问一样,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才会不断创新。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他们是一个整体的,”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生活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给了我无限的启发和思索。”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教师自身应该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钻研符合学生口味的教材内容,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的完成素质教育的目的。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令人耳目一新,也使我深深的认识到,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多学教育理论、业务知识,储备知识,边教边学,多向前辈学习,积累经验,多和学生相处,寻找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途径,真正的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落实到行动中。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2

陶行知先生的文章,曾经也拜读过。

这回,看完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对我这个才从学校毕业,又来到学校的师范生来说,好像又上了一场课。从学校毕业之后,我就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先生”,年轻总是经验不足的,所以在踏上工作岗位的这些日子以来,我依然虚心求教于年长者。对于教学生,我还是觉得自己不行。而校长给我们这次机会,学习这些文章,无形中也给了我们鼓励。我们从书中,就可以看出了校长的良苦用心。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而我从中学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写出的。我想,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老师,也跟我有一样的体会。但是现在,我主要想对陶行知先生关于“师范生”的一些文章,发表一点自己的想法。是的,师范学院的学生,就是要学会改变,在学校里面一直学习的,就是怎样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先生”。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习的,都是教书的方法,都是怎样教别人学习的方法。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我们应该先去研究一些学习的方法,先研究一下,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好的学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中《师范生的第一变——变孙悟空》就是这样告诉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样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培养出来许多好学生。可是为什么是变成孙悟空呢?文章中,陶行知先生指出,孙悟空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它是抱着一种目的去拜师的。这无形之中就是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做一个好学生,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在老师的心目中,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好学生。校长就经常跟我们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先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的,我们要根据他的目的,他的性格,来研究对他应该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老师,对于这点都把握得很好,值得我去学习,他们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很细心,去研究他们的`思想,不仅做他们的师长,更重要的是去做他们的朋友。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对学生爱护有加,他们的这些精神,值得我这个初生之犊好好学习。

陶行知先生的《师范生的第二变——变孩子》一文,正是告诉我,要想真正管理好一个班级,就要融入这个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一样,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就像林丽敏老师那样,她所教的班级,三年来,没有一个学生掉队,没有一个学生离开。这样的老师,不正是和同学们融入一体,把每一个同学都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记得有次改卷,正好和林老师一组,她一边改卷,一边还在想着该给学生讲些什么,还想着学了这么久了,考了这么久了,再给学生们做什么练习,他们只会更累更辛苦。她正是一个知道如何“变成孩子”的老师。

这些天来,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就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徘徊,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他的思想,在我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将会是一份永远无法用尽的财富。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3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下面我对读书的几点体会如下: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二、所谓“教学”即教生学

所谓“学生”意要于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

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这里所指的实际出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天赋才能和各年龄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还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教学内容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产物

“人”是否真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试教育表现出一大“弊端”,即教育的片面性。片面性是指应试教育偏重于“生学准备”的教育,“考什么,教什么”。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出一个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应体现出全面性。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个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4

近期我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这本书是陶行知论述教育主张的演讲稿、发言稿、书信、发表的文章的集子。说实话,我们都知道陶行知的名字,但并不真正了解陶行知其人其教育思想,之所以买这本书,和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样,是冲著名气去的。都说,做教师的应该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而全国教师用书发行协作会理事长张圣华在为《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作的序里说:“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读陶行知,不去积极实践陶行知,那几乎还没有触及到中国教育的实质,如盲人摸象,又如沙地建楼,岂不误人误国?”看到这句话,我吓得暗拍胸口:幸亏我终于要看了。下面,就把我对陶行知的教育主张的领会总结一下:

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是陶行知的教育观点。我认为这主要阐明了一种课程观:生活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内容和范围。他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脱离实践经验的知识是伪知识。但如今我们的.教育教学脱离生活已越来越远,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一旦“实践”,成绩就要下来,那怎么行?从教育部门领导,到学校领导,到老师,扩至家长,莫不在“成绩”中摸爬滚打——我们这是怎么了?明知是不行的,却像是在做一个噩梦,就是醒不过来。

今天,我和我的小姑子在一起聊天,聊起了教育,她一个“外行人”,居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来:“学那些死知识有什么用啊?孩子背啊、写啊、练啊,到了社会上有多少用得上?有多少上学成绩不好的学生,进入社会边实践边学,干得更好。”我一边听着,一边汗颜,我一个教育人,干了二十多年了,还把持不住走正确的教育之路,怎不汗颜?

记得多年前,我去东北师大附小参观。大家都知道,附小的校长熊梅是留日的教育学博士,很早就提出并开始实践开放教育。当时的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且不说,那些丰富的课外活动(陶行知是反对这样说的,他认为教育没有什么课内课外,但我没有更好的词)就只一样,我就觉得熊梅的办学理念绝对是正确的。附小的厕所是在楼内的,一点味儿都没有,每到下课,你就可以看到有拎着拖布、水桶的学生来来回回,清洁厕所,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声音,做得是那么自然、那么熟练。把各种活动、自治纳入教育范围,学生锻炼出的是能力,获得的是经验,自立自理,这样的孩子什么干不好呢?陶行知在“我之学校观”一文中说:“一天之内,从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人之身,从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校之内,从厨房到厕所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因为既以生活为学校的中心,那么各种事物都要含有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给他创办的育才学校定的教育目标是“二十三常能”,分“初级十六常能”、“高级七常能”。初级十六常能有(相当于中学毕业吧):会当书记(管卷宗、写社交信、做会议记录等);会说国语(讲解、演说);会参加开会(发言、提议、选举、做主席等);会应对进退(招待宾客,引导参观、招待茶饭、送信接洽等);会做小先生;会管账目;会管图书;会查字典;会烧饭菜(小锅饭、小锅面、小锅菜十味以上,并会做泡菜、咸菜、糖果、果子酱、腊肉等);会洗补衣服;会种园(小学生每人至少种菜半分;中学生至少种一分);会布置(装饰、陈列、粉刷、洒扫);会修理;会游泳;会急救;会唱歌。高级七常能有(相当于高中毕业吧):会开汽车;会打字;会速记;会接电;会担任翻译;会临时演讲;会领导工作。他是反对教育培养出书呆子和官僚绅士的,他认为中国近代屈辱史都是因为统治者“愚民”,是教育不发达造成的,教育专培养无用的读书人——书呆子。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呢?学习好就行,什么生活自理,什么纪律自治,什么“知行合一”,都可以不管,高分低能且不说,有分无能是大多数。这样下去,我们国家是不是在几十年后还要再重演屈辱史?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倡导在教学方法上要“教学做合一”,意思是:教师教得法子要依着学的法子,事怎样做,学生就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比如说学游泳,就要在游泳池里边实践边学边教。他认为“做”是核心,惟有“做”,才能产生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钥匙”,是学习人类社会经验的基础,“接知如接枝”,果树嫁接,须有母根,没有母根,便如沙上建楼,学生学习知识也一样,没有自己的直接经验,便消化不了人类的间接经验。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多“体验”,注重“个人的直接经验”,就是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不正是陶行知观点的映现吗?

陶行知说的“做”,就是“在劳力上劳心”,一边做一边想怎样能做好,再由具体而一般,由片段到系统,探寻规律,上升为理论,所以他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果。只有这样学,才是真正的学,才能成为有用的人。他还提出“做”的两个要素:一是做必须用器官,做事用手,学就要用手,教就要用手,做事用眼,学就用眼,教就用眼,或者是几种器官合用;二是做要用工具,除了书本外,显微镜、望远镜、锄头、斧头等等,做什么事就要用什么工具。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学习方式的改革,变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要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倡导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把这些勾连在一起,觉得真正懂得了“所以然”——我这是寻根之读啊。

陶行知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本书序的作者张圣华对此有精彩的议论,我摘录如下:教学做合一,这些观点似乎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但推行起来非常艰难,为什么?因为教学生学远难于简单的灌输教法,需费大力气学习、思考,要花费数倍的精力去备课。因为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课堂上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太费劲了。所以说:新课程改革,尤其是新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如果我们当老师的备课“不费劲”,很可能我们就不能成功。

我读这本书所获得的并不仅是教学法,我深深震撼于陶行知先生在那个民族危亡、战乱频仍的时代,仍有一颗火热的以教育救国之心和全身心付出的躬身实践之行。他创办育才学校、晓庄师范,他发起“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四万万同胞有一人不受教育皆是我辈之责任”、“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所以董必武说:“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人”。正像本书序的作者张圣华说的,这才是陶行知精神的本源,没有这些精神,所有的教学法都是苍白的。我在20xx年的工作室研修总结里分析自己的问题是“逐于技而忽略人”,是的,必须有一颗对教育的责任心,必须心里装着学生,才能让我们的“技”更好地服务于人。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5

说实在话,在读《陶行知教育名篇》之前我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教学研究可以说是不很了解,对陶行知先生本人的故事和教育思想的精髓更是模糊的,片面的,在认真地读了这本书以后,其中《生活即教育》对我启发最大。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生活的需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与教育紧紧联系起来的思想,给了我无限的启发和思索。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让他们从生活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去学习。而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即来源于生活,由生活产生,文字、书本不能喧宾夺主,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生活即教育”则主张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而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正如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新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的本质功能。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无论是光明的一面还是阴暗的.一面,让孩子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心去触摸、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6

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的!陶行知则将“教学相长”作为他“教学合一”的重要原则之一,贯穿在他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他说:“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的教训”。从广义的角度看“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他经常将自己的诗交给小朋友改;他办安徽公学、晓庄师范,育才学校都是贯彻这一原则,主张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他的“小先生制”、“即知即传”等思想,无不与“教学相长”有渊源关系。“因教施教”则是他常常运用的原则。他说:“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他并以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作比喻,说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法。朱熹曾经提出,教人之法要根据“为学之方”,意思就是“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陶行知也借其意而用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不能做到乐学,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教师固然能用强硬的手段甚至用填鸭式的方法逼学生学,但这样只会造成学生厌学,对掌握知识,提高成绩没有任何帮助。同时教师自己也会不快乐,整天为了学生而苦恼,脸上总是紧绷的,没有了亲切的笑容,或许回到家,还会将这种不愉快转移到家人身上。但是如果老是稍微改变教学的方法,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而不是单纯地使用枯燥的文字来教学,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学分层次,便适应了班级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至于顾此失彼,有利于全班学生的发展。学生学得快乐,教学教得也轻松,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和师生互动的活动,其乐无穷。教师不单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快乐。如果把教师当成职业来做,当然也有做得很好的,但这背后很可能就是怨言、辛劳。如果把教师当作快乐的来源,一切都将不一样。然而如何才能爱上教师,拥有快乐呢?教学合一就是关键。总之,教学合一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迫切要做的,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7

这几天一有空,我就翻开陶行知教育名篇的书,认真地读起来。同时也为自己虽身为教师却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了解甚少而深感不安。读了先生的一些言论和几则小故事,让我油然生出许多感动:先生不求功利,身先士卒,用一生的行动饯行“追求真理做真人。”为国人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毛泽东称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对这儿的“伟大”两字的理解是:平凡中见伟大。称陶先生为平民教育家更合适,更让人感到亲切,也符合先生之秉性。读了几篇文章后,我更感到先生的文风朴实,言词恳切,说明道理。我在心里默默说道:先生您说的对,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

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大众教育和生活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倡教育民主平等,认为教育是快乐之事,教育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这些教育思想在西方社会已饯行整一个世纪,而我们呢陶行知在七十多年前就提出这些观点,我们现在还只是津津乐道,在民主的幌子下,拉皮拉锯,把教育做的越来越累人,越来越只有貌似的快乐。想想真可怕,不知陶先生在天之灵是如何看待现今的教育。

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平实不浮躁,才能成为“仁”尊重与需求才能分享“爱”,现在我们却要这个嘈杂与功利的.社会中追求“仁”和“爱”扪心自问,我做到了吗是不是有种力不从心的气短正如大家经常表白的那样——“不是我不努力,不是我不肯爱,而是……”“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谁不想拥有。如果没有爱的能力,大家都会感到失败,会有很大的挫折感。所以大家都理解,当做的不够好时,不是我不努力。

在读陶行知先生的文章中,让我最感动的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的一生正是这十二个字的写照,这时多么高的境界啊。我会继续努力,站好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岗,因为先生是我的榜样。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8

曾经看过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今年寒假,我阅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感受颇深,感觉最深的是陶行知先生的“真”:《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的“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我们教育界同志,应当有一个总反省,总忏悔,总自新”。《师范教育之彻底改革》中的“我所说的话,好象是责人,其实是责已,我也是师范教育罪案中之一人,纵有孙悟空的本领也是脱不掉的,如今只有戴罪立功。”读完这些脑海中马上出现了他的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是这样提倡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他的率真,勇敢由衷深深佩服。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现象的深刻剖析,对教育现象的透彻研究,对教育发展方向的正确指引,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人民教育家为人民教育事业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更是为我们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就如一盏明灯,始终照亮在我们的心田。先生的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粗略的学习不能体会其思想的精髓,下面是我读书的一点点的心得。

首先,关于“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一观点为我们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方向。它告诉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规律,主动对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积极思考,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能力,要教会学生不断学习的精神以及刻苦努力的态度。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就如拿到了一把金矿的钥,只要你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不怕困苦的态度,配合上行之有效的采掘方法,你就可以在这座金矿里挖掘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而这笔财富,对于一个学生的一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又有意义呀!想必到了那时,学生一定会心存感激。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9

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如果仅靠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因此,在教学中,只有不断的读书学习,才能具备新时期的教师素质。书本是无言的老师,在我认真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之后,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有了以下体会和收获。

一、有爱才会有教育

陶行知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使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且感觉到爱学生就应让学生健康成长,免受伤害,为此每节课之前我都认真检查场地和器材,消除安全隐患;教学中对某些有危险的动作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每节课都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我认为热爱学生,就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这种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的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还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确实做到了学生的“亲人、朋友和导师”这三个角色。

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习陶行知,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

二、学会欣赏学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有的`学生看死了,把他们看成坏孩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他不会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个有用的人材。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欣赏优秀学生的同时应对差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例如:有些较胖的学生也许跑的不快但他可能力量很大;有些体弱的学生体育成绩不好但是他锻炼的态度端正;还有些同学打篮球不行,他可能乒乓球、羽毛球打的好;特别是一些学习差的调皮学生,因平常受的批评多、表扬少,作为体育教师则更应善于发现他们闪光的地方。他们好动,课堂上思想放得快,在体育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技术动作掌握较快、较好。应抓住机遇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已聪明才智的机会。培养他们为集体多流一滴汗、多献一份力量而顽强拼搏的荣誉感,培养他们成为体育尖子和对本班集体荣誉的责任感,再把这种逐步培养而形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转移到学习上去,使他们各个方面不断进步。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保持浓厚的体育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去发现,去欣赏。只有欣赏你的学生才能树立他们自信,才能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喜学、乐学于你的课程。

读完这本书我不断地提醒自己学会爱;学会把每个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欣赏学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学会向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学会把学生看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工作,才不会抱怨自己付出得太多,因为你会发现:在付出爱的同时,我们也在收获着爱!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0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晚会上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读后不由深思。孔子说“每日三省吾身”,陶行知老先生提出“每天四问”,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人要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才能防微杜渐,在反思中才能不断进步。

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我们不只是为了教学生学习知识,更是为了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人应该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我们更应该加强师德修养,处处做学生的楷模。“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个教师,要想教学生求真,做真人,那么自己先要求真,学做真人,求真的'知识,求真的本领,有真的道德。

众所周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一定程度上,健康就是财富,健康就是幸福,健康就是责任。对于教师来讲,我们的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而且关系到学生和家庭,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身体健康也是教师的一种素质。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每天应该要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第一’。没有了身体,一切都完了!”一项调查显示,相当多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患有不同程度职业病的教师竟然达到三分之一,我们经常看到某某老师带病坚持工作以致倒在讲台上的报道。究其原因,其一是老师没有科学地安排工作,没有安排专门时间来锻炼身体;其二是许多老师健康意识较差,有病能拖则拖,没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还经常熬夜工作。陶行知先生指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并提出帮助学问进步的五字要诀——“一”(专一)、“集”(搜集)、“钻”(分析)、“韧”(坚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名教师要想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仅仅靠已有的知识储备,积累的教学经验是远远不能适应课改后的教学要求的,必须不断补充营养,及时探索新知,有所取,有所弃,既博选众家,又在重点环节有所专攻,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头脑中的理论在实际教学中得以应用,再由实际的案例上升为理论。如果我们把“一”、“集”、“钻”、“剖”、“韧”这5个字好好地融会贯通,我们的教师专业成长一定会提速。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紧的有三点:“一是要站岗位,二是要敏捷正确,三是要做好为止。”在本岗位上努力,把本岗位的职务做得好,这是尽责任的第一步,因此人人都要有站岗位的教育。站牢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教育自己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教育着自己进步。工作只有敏捷而正确才有效力。工作怎样做能够做得敏捷正确呢?这就是靠熟练和精细。粗心大意,是最易弄错弄坏事情的。有些人做事,有起头无煞尾,做东丢西,做西丢东,我们做事要按照计划,依限完成,就必须毅力坚持,一直到做好为止。

著名教育家叶澜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反思实际是对本质的追问,通过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反思,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臻完美。

每日四问,时时反思,鞭策我们时刻保持上进之心,拥有好学之心,固守责任之心,坚定向善之心,才可以见到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进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1

在一次学校业务学习会上对“陶行知先生及他的教育思想了解有多少”的问卷调查中,我惊异地发现,虽在师范院校曾听过老师的讲课,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竟然只依稀记得除了他的几句诸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名言外,其他就浑然不知了。正如作者在《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中“序二”所写:“大面积的中小学教师只知陶公其人,未知陶公其说,更别说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了,继而有所发展了。”此作者更指出:“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可见陶公在中国教育界的影响之深远。

身为教师却对陶行知知之甚少,怀着愧疚的心情,利用假期我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就如听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语重心长地娓娓道来。由此当我了解到陶公的“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等这些他所创立的独特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为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所折服。尤其是他八十多年前就提出并研究的“做中学”等教育学说,对于我们今天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四块糖果”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教育界一直传为佳话,也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学习和仿效的范本。在这个故事里,陶行知先生对“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并没有采用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洞说教,也没有一味简单生硬地指责数落,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转化学生的预期目的。教育效果令人称奇,究其所在,便是一个“爱”字,试想,倘若当时陶先生怒气冲冲,不分青红皂白,将这位学生一顿劈头盖脸地责骂,后果可想而知,效果将适得其反。“爱的教育”在这个小小的故事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像陶先生遇到的类似打架的学生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一定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始终把“爱的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记得我班原有一名调皮学生,上课做作业时总以肚子痛要上厕所为借口出去遛一圈,我没有横加指责,粗暴对待,相反,却对他关怀备至,倾注真心,又是端水,又是细心询问病情和征求是否需要上医院,学生看到教师为他来回忙碌,几番下来,心存不安,继而改之。由此可见,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当你面对那些“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千万告诫自己:一定要冷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如果我们都能像陶先生那样,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一块可雕琢的`璞玉或是深埋沙砾中的金子,把“指责,批评,抱怨”,努力换成“启发,赏识,激励”,那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片充满生机,充满真诚和爱意的美好天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啊!仅仅十二字,正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爱的教育的诠释。教师这个职业,需要的也就是这种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当我再次捧读这位教育大家的教育名篇,仿佛看到了这位朴实的老人,正缓缓向我走来,他的这句教育名言,时刻鼓舞着我,它催我奋起,激我向上。因为陶行知先生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2

前段时间里我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感觉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 ”、“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强调“教学相长”,并且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就已经是很好的完成了“教书”的任务了,但是看到陶行知先生这一句“教学做合一”,我才恍然感觉到,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得太简单了,当然,首先是在思想上就考虑得不够深入和全面。而事实上,学习是离不开实践的,所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师”。像这样的古训我们有很多,但是在现代教学中都已经被排斥在了建造优美的教室以外,透明的玻璃窗虽然不足以阻挡外面的风景,但是对于教学与做的关系而言,斩断的力度和程度都已经足够大了。于是,我们的学生能流利地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食堂的浪费仍然屡禁不止;我们的学生能痛快地答对英语的选择题,但面对外教却张嘴困难。面对这些情况,身为一名教师,我实在不敢再说,教学互动是成功的。相反我看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少是充当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桥梁,而且,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孩童的创造力”更是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行是知之始也是陶行知先生很重视的一点。初看起来这与教学做合一有重合之处,细想来则不尽然,“教学做合一”是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对“做”提出的要求,而“行是知之始”则是在思想上奠定了“行”在学习中的地位。 “行”对于教学很重要,而这种“行”绝不仅仅是“教学中的实践”那么简单,在现代教学中,我们已经太习惯于教导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作业”了,而学生认真听讲和作业的代价往往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的能力的缺失。当然,并不是说要“行”就要放弃听讲和作业,只是要明确这三者应该被提升到相当的高度上,而不应该是现在这样的只重听讲和作业而忽略对生活的观察和学习。

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也是陶行知先生很重视的一点。他曾说 “大凡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又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要学生学会学习,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但是这句话虽然已经说了很多年了,究竟该如何“授人渔”呢?我认为当有三点值得注意:一为教师自己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否则水尽源竭,当何往之?陶行知先生也说“好学是传染的……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二为耐心亲切的态度。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关系的好坏松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播效果的好坏。教师和善耐心,学生自然乐于接受,反之则逆反之心易出,如此一来,教师纵有五车之学八斗之才,只怕也难在那三尺讲台上站稳脚跟吧。三为灵活的教学手段。注意力难集中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主要障碍,尤其是小学生,好动难止,那么教师就要格外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眼球,否则上述两点都将成为无根之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从书上学到的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以真正的创新理念去开拓自己的新天地。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3

近一阶段,有幸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通过学习这位伟大教育家的名篇论著,让我感受到了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它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对读本书的几点体会记录如下:

一、生活即教育,教育无小事

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生活的需要。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与教育紧紧联系起来的思想,给了我无限的启发和思索。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让他们从生活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去学习。而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即来源于生活,由生活产生,文字、书本不能喧宾夺主,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生活即教育”则主张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的场所。这就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和场所,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的概念。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定义为“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正如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新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对每个学生个体而言,生活世界是第一位的,知识世界是从生活世界分化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无论是光明的一面还是阴暗的一面,让孩子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心去触摸、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只有将整个社会变成学校,教育的对象才更丰富,教育的意义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每天四问,每天快乐

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他要求大家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并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每日四问,把我们平时看似不经意的许多坏习惯都问了出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那么,如何筑起人格的长城呢?陶行知认为,首先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性。要树立为博学而学习、为独立而学习、为民主而学习、为和平而学习、为科学创造而学习精神。其次,要修身养性,具有“大丈夫”的气概。所谓“大丈夫”的人格,就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还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生利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躯,去做那摇不动的基础,即为建立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基础而奋斗不息:第三,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行知曾亲自为育才学校学生制订的“育才十二要”,即育才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每个学生自觉遵守。这十二要的具体内容就是:“一、要诚实无欺。二、要谦和有礼。三、要自觉纪律。四、要手脑并用。五、要整洁卫生。六、要正确敏捷。七、要力求进步。八、要负责做事。九、要自助助人。十、要勇于为公。十一、要坚韧沉着。十二、要有始有终”。总而言之,陶行知认为,道德教育对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是做人的根本”,因此,一定要加强道德教育。

总之,陶行知博大的教育理论,精髓的教育思想,需要我们从教育教学实际入手,慢慢地去咀嚼,去感悟,去提高。我相信,在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之路会走得更好。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4

这次,我有幸拿到了《陶行知教育名篇》。原先想自己工作了将近,教育理论已经学了不少。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又会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呢?带着这种想法,我阅读了此书。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所谓学无止境啊!

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其中感触较深的是:

1、生活教育思想是贯穿在陶行知所有的教育思想之中的。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给生活以教育,对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而开展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终身的。我觉得学习陶行知思想时,重要的是把陶行知思想当前教育改革结合起来,更好的掌握教育规律,更贴近生活,以便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为学生服务,作为一个普通教师,能够有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现在与今后需要什么,给予每个学生他需要的教学与教育,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每项本职工作,服务于自己所教的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能学有所得,这就是我在读了这本书以后对教师工作进一步的理解。

2、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教学的重心要为学生今后的现实生活做准备中,现实生活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普通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以此为标准,以此为准则,实施自己的教学工作。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没有让“教”、“学”围绕着“做“这个中心。因此往往事倍功半。读了此书后,我真正明确了,为了学生今后更好的生活,我们要尽可能给予他今后需要的知识,做人的道理,让他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也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所学习所要做的也是丰富多彩的。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5

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所以在读书的同时,我还认真做了笔记,做到学有所得。下面我对读本书的几点体会记录如下: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辟了同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生活教育”学说是从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富有时代特色,受到进步教师和劳苦群众的欢迎,引起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直到今天,陶行知所创立的“生活教育”仍很中肯、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这一方面说明陶行知视野的宽广,研究问题的深入,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变之难!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也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二、所谓“教学”即教生学;所谓“学生”意要于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

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这里所指的实际出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天赋才能和各年龄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还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

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教学内容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产物:“人”是否真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试教育表现出一大“弊端”,即教育的片面性。片面性是指应试教育偏重于“生学准备”的教育,“考什么,教什么”。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出一个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应体现出全面性。

第五篇: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中心小学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中学教师,我深深地感觉到教育感化一个孩子真的很难,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暑假期间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作品《陶行知教育名篇》,让我获益匪浅。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和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

另外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现代教育。

下载让我们的教育快乐起来——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我们的教育快乐起来——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如果仅靠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关于陶行知先生,以前,我只知道他是我国上世纪著名的教育家,他的独特的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到今天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然而,对于他的教育思想和......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盐城中学政治组朱芹 在工作闲暇之余翻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该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

    读《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鸭园中心校刘丽艳 这几天一有空,我就翻开陶行知教育名篇的书,认真地读起来.同时也为自己虽身为教师却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了解甚少而深感不安.读了先......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教师:徐晓伟 青岛市黄岛区珠江路小学从2013年入职以来,在其他教师的帮助下,自己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我在音乐教学中的经验日益增加,但翻阅了《陶行知教育......

    《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合集)

    《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贵阳市城西小学曾烨 以前,我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教学研究可以说是不很了解,对陶行知先生本人的故事和教育思想的精髓更是模糊的,片面的,在认真地读......

    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心得 上师范时,学校就赫然挂着“学中做,做中学,知行统一”的标语。这段时间又学习了很多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故事,让我感到陶先生真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教育家......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3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关于陶行知本人,我知道他很有名气,是杜威的弟子,关于他的教育思想,我只知道他提出过什么“生活即教育”这么一个标题,除此以外,我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