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所谓教育不公平
所谓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在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都相差甚远。即使在一个城市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二是群众接受教育机会不平等。一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不能进入城市中小学就读;国家助学体系尚没有覆盖普通高中教育;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远落后于普通儿童;部分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少;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市录取分数线差距较大等等。
原因一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使教育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存在差距,从而导致区域间教育发展存在差距。二是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足。当前的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仍满足不了教育发展的需求,这就严重制约了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三是资源配置不合理。随着区域、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优质资源进一步集中,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四是教育政策不尽合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不公平,给一些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学生接受平等教育造成阻力,人为地加大了城乡、区域差距。高校招生中的“定向生”“保送生”“专升本”等,也是制造教育不公平的源头。
五是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看重。现在的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寄予孩子很大的期望,希望孩子能“上好学”,这就必然造成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与供给短缺的矛盾凸显。在深入分析这五个方面原因基础上,《七个“怎么看”》提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思路与对策:
一是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党和政府先后印发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各级政府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
二是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从2001年至今,党和政府通过采取下发文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子女就读难的问题。但有些地方仍存在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学质量低等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尽可能多地接受农民工子女就学;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在经费和师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促进其办学质量的提高;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落户条件,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三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通过采取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自助标准、落实资金保障、动员社会力量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第二篇:教育不公平思想汇报
对社会问题“教育不公平”的思考
文化是人类幸福根基所在。文化公平是人类过上真正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
回望30多年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一条以推进机会均等为主的教育公平主线越来越清晰,教育公平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价值追求。中国在用不到2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历程之后,明确把促进均衡发展作为发展义务教育的最现实课题、最重要使命。
但是,近10年的“均衡发展”之路,我们走得并不平坦。有探索也有困惑,有思考也有分歧,甚至有人得出“教育均衡在我国目前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伪命题”的结论。得出这样的结论固然未必科学,却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在厘清概念中统一思想,在总结实践中达成共识。记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曾播放过一个系列记录片《沉重的翅膀》,记录了广西都安县高三学生蓝景娜、卢良才两人的高考经历。两人都是学校的尖子生,成绩十分优异,家人对他们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而另一方面,蓝景娜的父亲身患重病,家里负债很多,卢良才的父母都是农村普通的农民,月收入不过几百元,这种现实让他们的家庭又对他们的高考抱有恐惧的心理,一旦金榜题名,意味着每年至少一万元的开销,这是他们所负担不起的。
可恨可悲的是,这个故事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它正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各个地方!千千万万本该生而平等的学生正煎熬着教育资源不均
衡分配所带来的不公平待遇。
我们还看到,当一些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开着名车、吃着海鲜、穿着名牌时,还有一些学生就咸菜吃着馒头、穿着褴褛,为每个学期的助学贷款、奖学金争得起劲;当一些学生在县城、山区的高中校园里,起早贪黑、挑灯夜战苦读时,一些大城市的学生却悠闲地劳逸结合、享受生活着;当一些高校拿着国家高额的教育经费为国外培养着一批批的“优秀”学子时,更多的高校却没有经费引进师资、修建校舍、改善环境。一些城市投入千万甚至数亿元建设“标志性学校”或“示范性学校”,而在一些乡村学校,有不少孩子却在危房里上课;有的城市学校建设超标准运动场、健身房等超出当地生活水准的豪华设施,而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却买不起必需的文具,教师得不到必要的教学材料;一些大城市的教师有着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晋级通道,而在一些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严重,流传着“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顺口溜;
以上各种社会现象都显示着教育的不公平: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值得注意的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可能在重点学校就读,毕业后,成为高收入阶层。而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可能始终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如果这种状况持续,教育就发挥了一个不公平社会结构再生产
作用,即教育不公平的“自我复制”,如果政府不积极采取措施改变现状,可想而知,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究中国教育不均衡之原因,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我以为,首先,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目前我国教育不公的现状与我国对教育投入的不足有直接关系。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与本国GDP比值约为6.2%,发展中国家约为4.0%,而我国近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率,与发展中国家的投入力度相比有很大差距。其次,“精英教育”导致教育不公平。“精英教育”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所谓重点学校投入多,使之形成设施好、师资强、升学率高、吸引力大、优质生源足的良性循环;而地方院校则投入少,使之形成设施差、师资弱、升学率低、缺乏吸引力小、生源短缺的恶性循环。再者,教育产业化思想导致教育不公平。教育不公的现象依然存在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正确指导思想还没有在相当一部分人中形成,教育产业化的思路还有不小的市场。
当代的中国,要建设和谐社会,就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做到这几个统筹,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支柱,而教育公平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而在当前这个教育公平严重缺失的环境下,空谈和谐社会无疑是可笑的,甚至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现有的很多突发事件和群众的呼声可以看出,社会对这种现状的容忍度已经很低,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矛盾。
值得庆幸的是,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教育不公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制定出一些解决之道。追求教育均衡,我们一直在路上··
第三篇:探讨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
探讨中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
(演讲稿)
学院
计算机学院
班级
软件1103
学号
1111611028
姓名
陈蕾
2012.11.1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探讨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首先容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我国现阶段教育现状与发展公平吗?
答案可想而知,当今社会教育不公平现象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这在我看来也必须成为焦点,因为教育问题是一个国家兴盛的关键,也是中国能否在世界中拥有自己的声音的必然问题。
曾经看过一个名叫《大国崛起》的纪录片,它主要记录500年来9个世界性大国的起伏跌宕.其中最令我感到震惊的是这些国家在遭受毁灭后短期内就能恢复过来,并且还取得超前的成绩..其实没有别的,就是:他们将教育放在了国家建设的第一位,将人才的培养放在了第一位。
以德国为例,一个历史上四分五裂的国家,被称为“欧洲的战场”.这样一个苦难的国家,终于在俾斯麦的"铁血"手段下获得了统一.国家刚刚统一,教育就被摆在了各项事业的首位.刚刚建立起来的国家很贫穷,还要支付对法国的赔款.但是德国孩子读书不需要交学费,不读却要受到处罚.当时的国王还把自己的宫殿拿来做大学校舍.德国如此的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使德国在统一后不到几十年里国家的实力就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而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恰恰是这样的例子。
正是由于对教育问题的重视才造就了德国与日本的强盛与发达,这也恰恰证明了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反观现阶段的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比比皆是,而这也是使民众将目光聚焦于此的原因,正圆了那句话,群众的眼光是雪亮了。
而这种不公平现象或者说是差异大多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
第一方面: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比如,城市居民,尤其是大城市的居民,享有的教育资源(如教育经费、教学条件和师资等)和教育机会明显多于农村居民;再比如,各地大学数量的不同和高考招生的名额限制,以及现行高校招生制度客观上倾向于城市等原因,最终导致城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巨大差距。近两年有关高考录取率的报道表明,我国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报考青年的录取率已经高达70%以上,而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省份高考录取率还在50%以下。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录取比例上,还表现在录取层次上,农村学生考上本科与重点院校的比例要远远低于城市学生。这也意味着农村毕业生要想争得良好的社会待遇和享受较好的文化生活,是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第二方面: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近年来,东部地区9省(市)全部通过“两基”验收;中部地区13省(市)中92.4%的县市实现“两基”;而西部地区9省(市)中实现“两基”的县市仅有71.7%。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下,各地区基础教育投入的大部分资金是由本地区财政承担所以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同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密切相关。西部和东部拥有的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贫困地区脱贫要依靠教育,可当地高校资源多数贫乏,学生考大学难是个不争的事实。部分高校虽名义上是全国招生,但实际上本地考生已超过70%。
而造成这些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有如下几点:
(一)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一些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产生与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有关,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未能明确意识到义务教育不是非公共产品,也不是准公共产品,而是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全部承担,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不应让老百姓分担其成本。政府未能尽到应有的职责,未能很好地贯彻有关法律法规的精神,让老百姓埋了不应该埋的“单”。同时,政府对仅有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二)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因为政府对教育投资不足教育经费投入有限,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需要寻找补偿的渠道。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经过努力,近年来虽有较大改观,但情况仍不乐观。尽管1993 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国家的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在20世纪末要达到4%,但1998年仅为2.25%,1999年也只有2.79%,甚至到了2008年,还只有3.48%,仍未达到规定的4%的指标。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进而阻碍着实现教育公平的历史进程。
(三)社会的不公平。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育阶段,市场经济的不规范拉开了人们的差距,不仅是绝对的差距,而且相对差距也在拉大。首先是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所引发的社会不公,也带来了教育不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地方农民的收入增幅较小,导致他们无法承担子女最基本的教育费用,不得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迫使子女辍学。
使教育公平不是一句空话,但是如何才能将公平落到实处?那我们接下来谈一谈如何采取措施使教育达到公平。
(一)招生录取制度应最大限度实行信息的完全公开化。以完全杜绝权力和金钱对招生工作的腐蚀。
(二)支持和关注环境不利以及弱势群体的教育。
(三)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改变无视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的“大一统”模式,消除整齐划一带来的弊端,实现教育发展的地方化和多样化。
(四)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出,努力平均或向西部和中部倾斜教育资源,不要出现差者更差的现象。
教育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每个人也应拥有平等受教的权利。所以,我们要努力保障国人受教育的权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杜绝教育腐败现象的发生。为营造和谐公平的教育环境而不懈努力。
第四篇:教育不公平现象及解决策略
教育不公平现象及解决策略
摘要:义务阶段区分重点和非重点的学校,在当下社会确实存在这样的事情。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将进一步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本文将浅析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以及解决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教育公平;现象;;对策建议
一、含义 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公平相对容易做到,但教育质量的公平,即让人人受到较高质量的教育,则不易做到。
二、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当下有教育不公平的情况存在,我认为其背后有着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事实。就以江苏为例,苏北的经济水平落后于苏南地区,显而易见的是苏北的教育也远不及苏南地区。从以下几点可以看出:
1、师资水平差距悬殊。教师都愿意到条件好的学校去任教;当然,不排除有内部力量控制着教师资源的流动,使得人才往经济发达的地方流去;师范生也更愿意报考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很少的学生愿意到农村去。
2、学校的硬件设备。例如暑假去贵州支教,那里的小学设备不齐全,全校只有一个教室有多媒体,学校没有操场,只有一块可以容下几百人的水泥地。而在南京,每一个教室都配备了投影仪,课桌椅都很好。从自己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学校在硬件设备上的差距。
3、拼爹妈,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长就会不惜一切代价,买学区房,通过人际关系,走后门,送礼等手段把孩子往重点学校送。从以上3种不公平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同时也可以知道这些是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的。
三、解决策略
当前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基本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过尽量加快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逐步逼近教育公平。在解决教育的公平问题上,并没有绝对的目标,只有相对接近的目标。教育中的绝对公平必然意味着一点压力也没有,这必然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的任务并不是消灭教育不公平,而是要通过合理的操作区控制教育中的不公平的过程和结果;要在教育总体发展的前提下,在人民的教育水平共同提高的前提下,让教育不公平问题“处于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
建议:
1、政府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为全体中国公民提供无差别的教育资源。
2、以改变办学条件、配置优秀师资等手段弥补薄弱地区、薄弱教育差距,例如鼓励师范生到苏北地区就业;
3、、合理配置师资,切实解决城乡、区域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的问题、是目前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又一关键因素,问题的解决一靠政策,二靠资金。如师资轮换,不要是人才固定在一个地方。
4、禁止通过走后门择校,要求就近入学
5、以新的公平观进行升学制度改革,转变社会用人观念,回归教育本质,将教育作为完善人格的需要,重视多元成才、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拓展。
第五篇:所谓
1、所谓“媒体”在计算机领域内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
2、感觉媒体: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语音、音乐、各种图像、动画、文本等。
3、表示媒体: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借助于此种媒体,便能更有效的存储或传送感觉媒体。如语言编码、电报码等。
4、显示媒体:用于通信中使电信号和感觉媒体之间产生转换用的媒体。如输入、输出设施,键盘、鼠标器、显示器、打印机等。
5、存储媒体:用于存放某种媒体的媒体如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
6、传输媒体:用于传输某些媒体的媒体,如电话线、电缆、光纤等。
7、多媒体技术的特性:①集成性:集成性不仅指多媒体系统的设备集成,而且也包括多媒体的信息集成和表现集成。②交互性:多媒体技术的特色之一,就是与使用者进行交互性沟通,这也是它和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③非循序性:使用者对非循序的信息存取需求要比对循序行存取大的多。④非纸张输出形式:多媒体系统应运有别于传统的出版模式。⑤实时性;⑥数字化。
8、多媒体系统的内容组成:①多媒体操作系统;②多媒体硬件系统;③媒体处理系统工具;④用户应运软件。
9、多媒体关键技术: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②数据压缩技术;③光存储技术; ④音频技术:主要包括音频数字化、语音处理、合成及识别等方面;⑤视频技术:主要包括视频信号数字化和视频编码两个方面;⑥图形图像技术;(图形一般指计算机绘制的画面,如直线、园、圆弧、矩形、任意曲线和图表等;图像指的是有输入设备捕捉实际场景画面所产生的数字图像;)⑦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⑧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超文本是一种新颖的文本信息管理技术,也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结构的数据库技术。它提供的方法是建立各种媒体信息之间的网状链接结构,这种结构由节点组成。)⑨虚拟技术;(所谓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的一个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等的感觉世界)。
1、多媒体技术的美学,就是指研究各种媒体(如文字、图形、声音或动画等)在融入一个完整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后,能给用户带来的艺术效果和美的感受的科学。
2、多媒体信息的主要类型有: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
3、信息量与数据量的关系:信息量=数据量+数据冗余
4、多媒体数据中存在的数据冗余主要有:A、空间冗余:这是图像数据中经常存在的一种冗余。B、时间冗余:这是序列图像(电视图像、运动图像)和语音数据中所经常包含的冗余。
5、数据压缩处理一般有两个过程组成:一是编码过程,即将原始数据经过编码进行压缩,以便于存储与运输;二是解码过程,即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还原为可以使用的数据。
6、常用的压缩编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损压缩法,也称冗余压缩法或熵编码;另一类是有损压缩法,也称熵压缩法。
7、无损压缩法去掉或减少了数据中的冗余,因此,无损压缩是可逆转的。
8、有损压缩法压缩了熵,会减少信息量。这种压缩法是不可逆的。
9、衡量一种数据压缩技术好坏的指标综合起来就是:一是压缩比要大;二是实现压缩的算法要简单,压缩、解压速度快;三是恢复效果要好。
10、数据压缩编码标准:A、音频压缩技术标准(MPEG)B、静止图像压缩编码标准(JPEG){JPEG的原理是不重建原始画面,而是丢掉那些未被注意的颜色,生成与原始画面类似的图像} C、数字声像压缩标准(MPEG-1)D、通用视频图像压缩编码标准(MPEG-2)E、低比特率音视频压缩编码标准(MPEG-4)F、视频会议压缩编码标准(H.261)
11、彩色可用亮度(指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色调(指当人眼看到一种或多种波长的光时所产生的彩色感觉)和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即掺入白光的程度)来描述,称为彩色的三要素。
12、通常把色调和饱和度通称为色度,即亮度表示某彩色光的明亮程度,而色度则表示颜色的类别与深浅程度。
13、自然界常见的各种颜色光,都可由红(R)、绿(G)、蓝(B)3种颜色光按不同比例相配而成。
14、称黄、品红和青色为相加二次色。品红和黄色分别是红、绿、蓝3种颜色的补色。
15、彩色空间:RGB彩色空间、YUV彩色空间、HSI彩色空间(H表色度、S表饱和度I表强度)
16、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分辨率、颜色深度、图像大小。
17、准备图形图像素材:使用扫描仪扫入图像、数码相机拍摄、摄像机拍摄,通过视频采集卡捕获、绘图软件、网络下载、购买光盘。
18、绘图方法(步骤):A、指定前景色。B、在工具箱中选择一种绘图工具 C、在选项工具栏中,单击画笔选框右边的反向箭头,从打开的面板中选取画笔的样式(粗细)、融合模式(模式用于控制绘画对图像中现有像素的影响方式)、不透明度(或压力)等。
19、Photoshop的图像编辑操作包括选取图像区域(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选择”菜单)、擦除、移动、编辑和裁切图像等。
20、通道是用来存放颜色信息的。颜色通道的数量取决于图像的颜色模式,如RGB格式有3个默认通道:红色通道、绿色通道和蓝色通道;CMKY格式有4个默认通道:青色通道、洋红色通道、黄色通道和黑色通道。
21、在进行图像编辑时,单独创建的新通道都称为Alpha通道。Alpha通道中存储的并不是图像的色彩,而是用于存储和修改所选定的区域,可以将选区存储为8位灰度图像。
一个图像最多可以包含24个通道,其中包括所有的颜色通道和Alpha通道。第5章
1、光盘存储器的特点:1)存储密度高。2)非接触读写方式。3)信息保存时间长。4)盘面抗污染能力强。5)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2、光盘存储器的分类:CD-DA:数字化的音乐节目。CD-G:静止图像和音乐节目。CD-V:模拟的电视图像和数字化的声音。CD-ROM:数字化的文本、图形、声音和图像等。CD-1:数字化的文本、图形、声音、图像(静止的)和动画等。CD-IFMV:数字化的电影和电视等节目。
3、光盘性质分三大类:(1).只读型(CD-ROM)(2).一次写光盘系统(CD-WORM)(3).可重写型(可擦除以前的数据)。
4、CD盘主要由保护层、反射激光的铝反层、刻槽和聚碳酸酯衬垫层组成。铝反射层是银白色的,所以又称“银盘”。
5、CD的外径为120mm,质量为14~18g。激光唱盘分3个区:导入区、导出区和声音数据记录区。
6、DVD-ROM驱动器所使用的激光波长为635mm和650mm。
7、DVD-ROM:采用了与DVD-视频相同的基本技术,它包容计算机文件格式,可用于播放电影和存储海量数据。
8、DVD-R:用于制作DVD,目前有两种版本。与CD-R一样,每张DVD-R光碟只能写一次。DVD-R兼容大多数DVD驱动器和播放器。DVD-R(A)用于专业制作,而DVD-R(G)用于一般消费者制作DVD。DVD-R(A)媒质不能在DVD-R(G)刻录机中使用,但是这两个版本都支持大多数DVD播放器和驱动器。
9、DVD-RW:是一种与DVD-R相似的可擦写DVD光碟。DVD-RW光碟可以被反复擦写多达1000次,并且支持大多数DVD播放器和驱动器。
10、DVD-RAM:使DVD成为一种虚拟硬盘,从而变成一种移动存储媒介。它支持随机读写访问,并且可以被擦写10万次以上。但是DVD-RAM与大多数机顶盒DVD不兼容。
11、DVD+RW:是一种基于CD-RW技术的可擦写格式。DVD+RW驱动器可以读取DVD-RW和CD,一般也能读取DVD-R和DVD-RW,但是不能读写DVD-RAM光碟。DVD+RW驱动器还可以写CD-R和CD-RW。DVD+R是只能写一次的DVD+RW,它的兼容性与DVD-R相似。第六章
1.声音:由空气中分子振动产生,是可随时间变化的连续信号。2.声音信号的两个基本参数:频率和幅度。
3.信号的频率:信号每秒钟变化的次数,用hz表示。频率小于20hz的信号为亚信号或次音信号,频率范围为20hz~20khz的信号为音频信号,频率范围为300~3000hz的信号为话音信号,高于20khz的信号为超音频信号或超声波信号。4.声音三要素:音调(频率),音强,音色
5.模拟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信号。6.数字音频存储量=采样频率x量化位数÷8 7.声音质量的5等级:(由高到低)电话、调幅广播(am)、调频广播(fm)、光盘(cd)和数字录音带(dat)的声音。
8.MIDI是音乐数字接口的缩写,不是声音信号,是一种国际标准。9.MIDI标准的优点:生成的文件较小,容易编辑,可以作为背景音乐。
10.语音信号与处理:语音输出,可再生的语音播放,时间域的声音连接,频率域的声音连接,语音合成,语音输入与识别 11.声音文件格式(1)WAV文件
WAV文件也称为波形文件,是Windows所使用的标准数字音频,文件的扩展名是WAV。它是对实际声音进行采样所得到的数据。缺点是文件太大,不适合长时间记录声音。可用一些声音工具软件对其进行处理。
(2)MP3文件
MP3的全称是MPEG-1 Layer3音频文件。MPEG-1是活动影音压缩标准,其中的声音部分称为MPEG-1音频层,它根据压缩质量和编码复杂度划分为3层,即Layer1、Layer2和Layer3,分别对应MP1、MP2和MP3这3种声音文件。MP1和MP2的压缩率分别为4:1和6:1-8:1,而MP3的压缩率则为10:1-12:1。MP3对音频信号采用的是有损压缩方式,为了降低失真度,MP3采取了“感官编码技术”使压缩后的文件在回放时能达到比较接近音源的声音效果。因此在网络上广泛传播。(3)VOC文件
VOC文件也是一种数字声音文件,主要用于DOS 程序,特别是游戏中,VOC文件与波形文件相似,可以方便地互相转换。(4)MIDI文件
MIDI音频是计算机产生声音的一种方式,MIDI格式的主要限制是它缺乏重现真实自然声音的能力,只能记录标准所规定的有限种乐器的组合。(5)CMF文件
CMF文件是随声卡一起诞生的一种数字声音文件。(6)MOD文件
MOD文件并不像波形文件和MIDI文件那样是PC机上使用的标准文件,它主要由一些业余音乐爱好者通过网络和BBS所支持,所以PC机上用于播放MOD音乐的软件多数是分享软件和自由软件。(7)WMA文件
WMA的全称是Windows Media Audio,是微软力推的一种音频格式。WMA格式是以减少数据流量但保持音质的方法来达到更高的压缩率目的,其压缩率一般可以达到1:18,生成的文件大小只有相应MP3文件的一半。
12.声卡:主要工作是把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信号,然后送到喇叭上发出声音,另一方面,声卡也可以对计算机上的各种音频进行“混音”
13.声卡主要根据其数据采样量位数来确定其分类,通常分为8位,16位,32位等,位数越大,其量化精度越高,音质越好
14.获取声音素材的方法:购买声效库光盘,录制WAVE声音,录制MIDI音乐 第八章:
1、视觉将会对这个光像的感觉维持一个有限的时间(约1∕20~1∕10S),叫做视觉暂留特性。
2、动态图像的主要特征:①动态图像具有时间连续性,适合于表示事件的“过程”,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强、更生动、更自然的表现力。由于画面是一帧帧地显示的,属于离散时基媒体类型。②动态图像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更换画面因此要求更强的实时性。③动态图像的数据量更大,必须采用合适的压缩方法才能在计算机中使用。④动态图像的帧与帧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3、按画面形成的规则和形式,动画可分为过程动画、运动动画和变形动画。
4、动画的实现技术概括起来有①帧动画;②为块动画;③实时动画;④调色板动画也称色彩循环动画。
5、图像分辨率是度量像素密度的一种方法,也是衡量图像质量、储存图像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以及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的大小的重要指标。对于同样一副图像,像素密度越高,图像就显得越清晰。存储这幅图像所需要的储存空间就越大,在同一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也越大;反之,图像就粗糙、所需的储存空间就小,统一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也小。
6、视频信息的处理包括:①视频信息的采集;②视频信息的编辑③视频采集和编辑软件的功能。
7、视频文件的格式:①AVI格式;②MOV文件;③MPEG文件;④DAT文件;⑤DIR格式;⑥Flv格式。
8、流媒体:所谓流媒体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视、音频文件)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到网络服务器上进行分段地传输,客户端计算机无需将整个的视频文件下载到本地,便可以即时收听和收看的网络传输技术。
9、视频技术包括视频信号数字化和视频编码两个方面,视频信号数字化的目的是将模拟视频信号经模数转换和彩色空间变化等过程,转换成数字计算机可以显示和处理的数字信号;而视频编码是将数字化视频信号经过编码转换为电信信号,从而可以录制到录像带上或电视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