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般所谓腐败
一般所谓腐败,也即以权谋私,到处皆有,算不上中国独有。有没有中国特色的腐败呢?前些时候《中国青年报》有评论讲到:在某县法院的中层干部竞争上岗演讲会上,竞争者无不以当选后完成若干创收金额为首要保证,该院领导表示,此乃发展“执法产业”需要云云。这种“执法产业”绝非个别现象,在一些地区甚至已成主体产业,除公、检、法之外,工商、环保、审计、土地等部门也是“执法产业”的大户,其特征是以案件或行政指标为资源,以执法或行政审批为手段,如公安部门通过内线聚众赌博以收缴赌资、通过妓女拉客下水以罚款,工商部门拖办工商登记同时以无证经营为由进行经济处罚„„各显神通,籍此为机关乃至为地方广开财路。
央视”焦点访谈”报道:黑龙江克东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县检察院年经费总共不过50万元,却建成两座门面堂皇的办公楼和宿舍楼,哪来的钱?罚款!可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检察院根本没有罚款的权限!该院院长承认:“利益驱动,克东县检察院做过违法的事情,如越权办案,(对嫌疑人)超期羁押,或者先拘留后立案。”这不是腐败,又是什么?
官员个人以权谋私‘周然是腐败,但机关集体如此以权谋“公”不也是腐败?在通过滥用权力以攫取非正当利益这一最关键特征上,二者实为一丘之貉,区别仅在于前者是直接中饱私囊,后者是集体分赃;“执法产业”不过将腐败变得公开化、日常化、官方化,也就是将私有化的腐败变成公有化的腐败,如此而已!现时舆论的焦点都在以权谋私的腐败上,但这种以权谋公的腐败,其实是更坏的腐败。
首先,以权谋私是个人犯罪,有犯罪主体,仍可能惩罚罪人,罚没赃款;而以权谋公却是集体犯罪,也就是机构犯罪,没有明确的犯罪主体,一般较难受到法律惩治。无法惩治的腐败岂不是更可怕的腐败?腐败的公有制性质使这种腐败行为制度化了,这对行政体系和社会的腐蚀和破坏作用更大。
其次,以权谋私多是通过受贿方式,即消极地接受不正当利益,以利于贿赂者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这种行为未必有明确的个体受害者(最终遭受损失的是国家和人民),可谓腐败者和贿赂者皆大欢喜的双赢结果;而以权谋公大都是通过非法的执法方式积极地攫取不正当利益,使执法的主体得益,使接受执法的对象受损,这就造成了明确的个体受害者。人民受损害不是比政府受损害更可怕吗?而且,作为个体的人民所受的损害总是双重的:不仅是钱财方面无辜遭受剥夺,肉体乃至心灵也不免创巨痛深。
对于造成政府损失的以权谋私者,政府还可能大开杀戒;但对于只造成人民损失而未造成政府有形损失(政府的损失是无形的信誉损失)的以权谋公者呢?
有新闻报道为证。还是《中国青年报》栽:安徽利辛县孙庙乡干部林明、袁志东、李鹏等人,私设牢房,以种种任意罪名拘禁、毒打二百余名乡民,交钱后才放人。据司法机关调查,被拘禁者没有任何违法行为。而当地法院对这几名干部的判决,不过有期徒刑一至三年,且都是缓期
执行。这是较极端的事例,不那么离谱的类似现象就更普遍了。随手单一例,广州《新快报》载:一外来工在买销赃自行车时被捕拘禁43小时,最后结果是:“叫你家送6叩元钱来,你就可以出去!”对方没有给任何票据。人放出来,就不错了,还想有什么结果?如果说以权谋私的腐败是巧取,是暗偷,则以权谋公的腐败就是豪夺,就是明抢了。那些收钱放人的乡镇干部或公安机关,与强行勒索的黑社会大佬有何区别?(胡一刀)
三、申论要求
1.请用不超过150宇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以中央纪委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宇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0分)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四、参考答案
1.答案提示
在某些地方,某些理应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机构和部门,正在蜕变成各自割据的利益集团,用手中的权力向人民群众巧取豪夺。这种以权谋公的腐败,由于披上了权力的合法外衣,对国家和社会公众造成的损害比以权谋私有过之而无不及。’
2.答案提示
(1)成立专门研究组,专题调查研究全国各地“以权谋公”的情况,并提出对策;
(2)为了解决“以权谋公”问题,以中央纪委的名义下发文件,制止问题向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
(2)建议立法部门制定或修改法律,从法律上为遏制“以权谋公”行为。
3.答案略
第二篇:些所谓的“清水衙门”也发生了腐败案件。
从这些年的反腐败实践看,一些所谓的“清水衙门”也发生了腐败案件。这说明权力不论大小,只要失去制约和监督,就可能被滥用。今后,按照所有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的原则,必须进一步强化纪委的派驻监督和巡视监督。各派驻机构是由上级纪委派出的,必须坐到纪委位置上来,代表上级纪委行使监督权。各巡视机构都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着力发现领导干部,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地方党委书记的同志在内,是否存在违反政治纪律、贪污腐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等问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促进问题解决,遏制腐败发生。
第三篇:所谓策划
我眼中的策划
宋艳
策划意为谋划,计谋也可称之为“策略方案”和“战术计划”。策划就是为达到以最低的投入、最小的代价,让策划对象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策划人为实现上述目标在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艺术、手段,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进行全面、细致的构思谋划,从而制定详细、可操作性强的方案,并在执行中不断优化的过程。
房地产策划是在对房地产项目市场调研后形成的,它能使企业决策准确,避免项目在运作中出现的偏差。房地产策划运用个性化营销手段,创新思维,可以增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竞争力,使其在营销过程中赢得主动地位。因此,房地产策划至关重要,一个成功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离不开优秀的策划团队。
然而,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策划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并不是简单的策划出思路、活动方去执行、最终看效果的过程,它需要深厚的知识储备更需要充足的市场信息、市场敏感度以及活动执行经验。我认为要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策划,首先必须具备一下几点:
1.策划知识储备。一切脑力活动必须以充分的知识储备为前提,房地产策划也概不例外。策划知识是策划师的必备知识,如果连策划知识(如策划定义、流程、方法等)都不懂,何谈策划方案呢。
2.深入了解市场信息。策划方案必须要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因此,策划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否则就是幻想像空中楼阁,华
而不实、可望而不可即。所以策划师必须从小事做起,了解规划信息、市场信息、项目概况以及竞品概况,当然房子是卖给消费者的,更必须要了解目标客户群的种种特点,以准确定位营销策略。
3.良好的市场敏感度。市场瞬息万变,让人捉摸不透,商场上要想赢得成功,准确的市场预测必不可少。只有把住市场发展大势,并制定随势而变的策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没有良好的市场敏感度,仅凭经验模仿,只会导致思维固化,被市场所抛弃。
4.丰富的活动执行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真理来自于实践;还有一句话叫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房地产策划案必须符合实际具备可行性,如果不曾经历,很难想到完备的无漏洞方案,只有真正执行过,才能准确预测哪方面可能会出问题,从而事先做好补丁。因此房地产策划师首先必须是一个优秀的活动执行者。
5.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和强健的体魄以及毅力。策划不只是脑力劳动更是一项体力劳动,房地产策划尤甚。策划可能需要熬夜做方案,没有好的身体是不行的;可能周末不休班,而别人在休息,没有乐观的心态和心理调节力是不行;策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项目的关键时期,可能需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长时间的熬夜加班,因此没有坚持下去的毅力是不行的。
房地产策划师需要一个成长过程,必须做好知识储备、经验储备、心理准备,它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好积累,厚积而薄发。
第四篇:所谓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
战略执行力是指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组织、文化和行动计划管理方法等把战略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
战略执行力指企业把确定事情做好的能力,强大的战略执行力表明企业能以规范、标准的流程控制业务以高于对手的效率运行,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企业生存的基石。
(1)首先。企业战略执行力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企业战略关注企业的全局性和长远性问题.而战略的执行则是更具体的工作;因此。战略执行力涉及企业管理各个层面,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①是可执行的战略.这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前提和基础;
②有效的实施方案和战略计划系统.可以将企业任务快速高效地分配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③合理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以保证企业各个部门和环节有效地运转及人员的合作协调;
④高素质的执行人才,通过选聘、任用合适的人才。建立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以实现企业目标:
⑤有效的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以便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随时进行监控.发现偏差。及时矫正;
⑥战略支持性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创造企业的“执行文化”.通过执行文化强化企业的执行意识、态度和责任心。
(2)其次,战略执行力也是竞争优势。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2004年在中国的首次公开演讲时曾说.竞争优势方面的出色表现.可以有两种非常不同的方式.第一个是在运行上做到很有效;第二就是战略的定位.这个差别十分重要。但很多经理把二者实际上混在了一起。这就是说,竞争优势的建立。不仅要有好的战略.而且要有有效的执行。当然.没有很强的执行力也就谈不上有效的执行。
(3)战略执行力的提升需要扎扎实实的基础管理工作。企业运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员工都与执行力息息相关.它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体现
1在一点一滴的工作之中。
[编辑] 战略执行力的构成和流程框架示意图
共识、协同和控制是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关键性环节,同时也是战略执行力的关键性核心构成因素,上述三个构成因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缺失,都会导致战略执行力的低下,进而导致战略执行效果不佳。其具体构成和作用发挥如下图所示:
[编辑] 战略执行力的影响因素[2]
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的不断深入,企业战略执行力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人和管理人员所重视。究其原因,战略的制定、组织结构、信息沟通等对战略的执行有较大的影响。
(一)战略制定环境的影响
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战略制定的基础是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综合。所以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应该详细评价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尽量使制定的战略具有可执行性。关于企业的战略执行与战略发展的关系,有两个不同的观点:
(1)战略执行是一个独立的选择阶段,与战略的形成没有关系;
(2)战略执行是一个复杂的学习与反馈的过程,最终会影响企业的战略和目标的发展。在制定战略时的选择是不可能完全理性的,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仅仅针对破坏性强的变化来调整已经制定的战略。
笔者认为战略的实施、目标的制定与战略的执行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战略制定的环境变化会影响战略执行力。企业在执行战略过程中,环境的变化会与战略制定中的预期有所差距,环境的反馈要求企业对其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组织结构的影响
组织结构决定了一个组织内人员的分组方式。组织结构既可以支持企业战略,又可能破坏企业战略。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能够使管理者扁平化沟通,但也容易使管理者之间责任不清、权利不明。民主性较强的管理模式,能够较好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但管理的约束力较弱。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当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员工素质及所从事的产业等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但不论何种管理模式,企业领导人必须努力营造管理执行力的有效氛围,形成具有有效执行力的管理团队。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战略执行力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组织结构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团队整合的程度影响战略执行的效果。
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既要鼓励不同部门和不同团队保持独特性从而完成不同任务,还要能够将这些部门和团队整合起来为实现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而合作。企业要在组织结构设计之前,先详细地分析企业战略、组织目标的导向和内涵,然后将其具体化为一套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并以此为依据重新设计企业的组织形式、部门设置、职能分布、岗位设置。这对于企业提高战略实施的能力是非常有用的。
2.组织流程的优化影响战略执行的效率。
在公司战略的基础上建立跨部门的重点业务流程,对市场细分、市场信息收集、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策划与实施等关键业务进行优化。通过多方面、多层面的流程使得组织结构在关键流程上更高效、更灵活,从而使战略执行力得到提高。
3.组织变革的思路影响战略执行水平。
企业战略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对其组织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而所有企业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实施其战略的能力。笔者在研究企业的成长结构调整情况的基础上认为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应该反映企业战略意图的调整,否则组织变革会成为战略执行力提高的障碍。
(三)管理沟通的影响
沟通是战略执行的基础之一。从战略执行角度来看,已经制定好的战略依赖于管理沟通活动进行传递和扩散。有学者认为,沟通包括企业内部的沟通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沟通。外部沟通的作用是确保员工的思想意识与外部经营环境保持同步。内部沟通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战略的实施、营运流程和过程的控制,保证执行过程与计划目标的一致。沟通的效果与效率会直接影响战略执行的提高。沟通活动能够将企业的愿景、战略意图、管理者的思考传递到企业实施层面,为短期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另外,战略执行中的沟通能够将宏观的环境信息、竞争情报和微观的客户信息、绩效评估结果、员工满意度等战略执行所产生的信息反馈到企业的战略层面,为企业的战略制定提供依据,从而使得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形成一个闭环。再者,良好的管理沟通系统对于企业组织内部、组织与组织之间知
识的分享、应用和转移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沟通可以将员工的个体知识累积为企业的整体知识,这对于企业提高战略执行力有重要意义。
[编辑] 打造和提升战略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上述对战略执行力的相关因素分析可知,打造和提升战略执行力的有效途径包括:
一是将打造和提升战略执行力纳入战略管理范畴,与战略体系制定形成进行统一管理。
二是从战略体系制定形成、组织结构调整与变革、企业文化体系培育与建立、内部信息沟通管道设立等方面着手,打造与提升战略执行力。
三是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对战略共识、战略协同与战略控制,实行有效的流程管理与控制。
[编辑] 提升战略执行力的措施[3]
1.建立有效的沟通系统。
建立有效的执行力需要重视组织的内外部沟通。沟通是协调各个人、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沟通也是领导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企业的执行效果和执行能力均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沟通方式、环节、渠道去实现的。沟通包括企业内部的沟通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沟通,实际上就是搭建企业的资源共享平台。外部沟通的作用是确保员工的思想意识与外部经营环境保持同步。内部沟通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战略的实施、营运流程和过程的控制,保证执行过程与计划目标的一致。为做到有效的沟通,不仅需要企业形成从上至下的沟通系统,而且加强横向的沟通交流,确保组织内成员适时地从多渠道收到全方位的信息,有利于解决信息传递中的失真与损耗,避免信息到达最终执行层已经不能起到执行与实施的作用。
2.促进企业执行力文化的形成。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所共享的价值观念、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体现在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因此,要想使企业培育和提升执行力,将企业塑造成一个执行力组织,就必须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种执行力文化。执行力文化的核心在于转变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使之能够切实地把企业战略、目标和计划落实到本职岗位与日常工作中去。因此,管理人员要能够通过强化的手段营造一种有利于企业目标实现的环境和氛围,以使企业成员的行为符合企业的目标和要求。比如通过提薪、发奖金、晋升、表扬等正强化手段以及减薪、扣发奖金、批评、处分等惩罚手段来激励员工将企业的意图或要求进行到底。
3.打造一支高效的管理团队。
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干部是管理执行力的关键点。组织战略的实施日益需要这种的中层经理,他们能够领导团队配合关键战略,主动地进行跨部门跨单位以及跨地区的协作。对公司中层来说,执行就是每一层经理都用公司的文化标准去判断和做一件事情。譬如沃尔玛的老山姆的勤俭一直到他的一个店经理狭小寒酸的办公室,无一不体现着沃尔玛的成本观念,也无一不体现着它严格执行对成本的控制。所以培养中层管理干部和形成一个好的团队才能把执行真正贯彻下去。中层经理的执行力有两部分:一是业务执行力;二是管理执行力。培养团队,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营造有效的管理执行力,从客观上讲,要努力营造一种团队协作的整体氛围,强调工作中的三办事原则:按程序办事、按制度办事、按客观规律办事。从主观上讲,团队成员都要增强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不要强调“自我为中心”,而应该强调整体利益为先导,而发生不协调时,应该求大同存小异,多找出共同点。
4.流程再造奠定执行力基础。
流程再造是企业管理的更高一个层次。首先,要从管理机构上再造,实行扁平化管理。扁平化管理在当今世界范围广为流行,原因就在于对执行力十分有效。从市场运作看,扁平化管理能够适应市场变化,适应市场的环境,从而使企业不被淘汰;从信息技术的发展看,原先的组织结构也不适应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出现消除了信息在企业内流程的障碍。其次,要从领导机制上再造。要倡导领导机制上无为而治。企业的领导者通常应把企业目标、核心业务作为主要问题来考虑。要将财务流程、技术开发流程、营销流程、人力资源流程作为流程再造的重点,从设计、跟进、监督、考核上去确保执行力。再次,重点设计战略流程。战略执行流程通常导致问题或失败的原因是责任分配的不明确。为了避免部门和官僚的权利争斗,企业应该创建一个计划,明确责任分配,考虑到详细的执行活动。
5.有效的利用控制系统。
如何在执行的过程中衡量业绩,这个评估或者控制功能是执行过程的关键部分。而平衡记分卡是实施企业战略的有效工具,它把企业的长期战略和短期行动联系起来,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从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可靠的执行基础。实施平衡记分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成功实施依靠着众多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平衡记分卡的平衡结构和运行机理,其次是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程度、部门协作能力、绩效管理力度、企业1T系统水平等。
第五篇:所谓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力,个人该如何提高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能力,通俗一点讲就是按质按量的完成工作的能力。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有关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因素有30%靠决策,40%靠执行力。正确的决策只有得到完全而彻底的执行才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决策执行的偏差会到这目标的偏离。执行力贯穿于整个企业各项业务的始终,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它可以促使企业把执行作为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通过各项业务有效的执行使得组织的使命得到最有效的贯彻落实,使企业和员工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提升个人执行力,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而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那么,如何树立积极正确的工作态度?我认为,关键是要在工作中实践好“严、实、快、新”四字要求。
一要着眼于“严”,积极进取,增强责任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
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坚决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认认真真、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决不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推卸责任。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
二要着眼于“实”,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好高骛远、作风漂浮,结果终究是一事无成。
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坚决克服夸夸其谈、评头论足的毛病。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三要着眼于“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
每项工作都要立足一个“早”字,落实一个“快”字,抓紧时机、加快节奏、提高效率。做任何事都要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时刻把握工作进度,做到争分夺秒,赶前不赶后,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良好习惯。
四要着眼于“新”,开拓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只有改革,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变化日趋迅猛的今天,创新和应变能力已成为推进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坚决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执行指令。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总之,提升个人执行力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你按“严、实、快、新”四字要求用心去做,就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