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育人为本__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王河涛
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范县白衣阁乡第二中学王河涛***
人才培养观念是人们对于人才培养及其发展规律的总看法或根本观点。人才培养观念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先导,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
一、传统教育观念与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中“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思想仍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有些家长根本不管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应该学什么、适合学什么,认为只要考上好学校就行,分数越高素质就越高。有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辖区内学校的评价主要以高考中考成绩为依据;相应地,校长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家长对学校的评价都围绕考试成绩做文章,从而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我国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我们要树立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一是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二是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三是要树立多样化人才的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四是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五是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1
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在上述“五个观念”中,有的其实是“老”观念,如第一个观念是新中国教育方针一贯倡导的核心教育观念,第一、第二、第四个观念也是多年来我国素质教育重点倡导的观念。之所以仍然称之为“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是因为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多种缘故,这些观念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中小学“应试教育”倾向愈演愈烈,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有必要超越现实,坚决纠正“应试教育”倾向,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五个观念”中的第三、第五个观念真正体现了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同时也触及了教育改革的深水区——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旨在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三、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时代的精神,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当前,我国严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发明和世界知名品牌,对其它国家的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中央提出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掌握知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人才培养,教育为本。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其实质是遵循人的创新活动规律及创新素质培养规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培养人的丰富多彩的个性,促进个性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一再强调自我教育、自我决定、主动参与、教育内容必须个性化,并指出“教师将来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
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任务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初步的创造能力。
四、创新型人才的培育需要创新型教师
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主要靠教师来落实,如果没有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担当创新人才培养重任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创新人才培养就成为空话。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增强自身的创新精神。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要彻底摒弃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灌输式教学方
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人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关键是能够打破常规,在原有知识、技术、技巧等的基础上,经过思维活动和相应地实践活动,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突破、有所创造,产生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或制造出新产品,既包括做出前所未有的发明创造,即“无中生有”,也包括对已有知识、技术的重新组合或再次发现,即“有中生新”。也就是创新型人才。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的核心是始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新型人才观,开拓创新,为培育各种创新型人才而不懈努力。素质教育是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解决自己教育问题的有益探索,是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样式。出现在江苏南通、南京、无锡等地的“情景教育”、“愉快教育”、“和谐教育”、被誉为最早探索成型,在80年代中后期以来对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产生重要影响的素质教育模式。
五、以适切、扎实的教学和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举凡高质量教育的奥秘均在于教师的质量,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现代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必须经历专业发展的道路,我们应把教育科研视为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素质教育的基本场所和载体是各类课程和教学活动,因而,实施和推
进素质教育,必须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而教育科研则是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第一推动力。
要明确树立学校教育科研必须以课为本、以师为本;源于课堂;高于课堂;回归课堂、指导课堂。把校本教研、科研作为促进教师成长、有效提高教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和经常性工作。
这种接近教师职业生涯的教科研对提高教师的理性思维水平、把握教育教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操作工艺是非常有利的。而且,通过教育科研活动还带动起教师的同侪互动和群体性提高。
六、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提升教育的品质
在今天中国人争取伟大民族复兴的重要时期,我们特别需要强调,教育对中华传文化中思想精髓的珍视和传承。教育是一项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活动,因为它需要用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维系社会的秩序和进步。为此,教育要通过积累、具体的情景、教育者个人化创造,才可能真正使其影响抵达人的心灵。
就全国而言,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任重道远。我们必须用心做教育,切实寻找适合自己的素质教育实施策略。
但无论怎样,我们所追求的学校素质教育,一定是一个有文化品质的教育,一个基于悉心研究的教育,一个依靠教师完整专业素养的教育,一个坚守教育价值观引导的教育。
七、是在身心素质培养上,抓住身心发展不放。
身体素质的培养通过提高体育课质量,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课外活动,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锻炼体魄,增强体质,大力开展体育竞技活动,组织各种体育训练队,招体育班,培养尖子人才。推动心理卫生教育工作的发展,目前,承担的有关研究课题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为我校素质教育的推进起了重工业要作用。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教育人的最终目标和价值追求。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党和国家赋于学校和教师的一个庄严的历史使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第二篇: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陕县教育体育局水清波
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育思想的转轨,认识上要先解决这个问题。从实际情况看,我们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四点:
1、注重全面性、全体性和基础性。
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目的,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潜能为目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适应社会要求奠定基础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
2.立足实践,追求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素质教育要从低层次向更高层次发展,无疑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此,不能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必需从学校实际出发,立足实践,追求发展,本着缺什么,就补什么,寻求怎样做会更好,才能不断开拓学校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培养成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
3、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教育的支柱。
教师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因此,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途径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永恒的主题。
4、绐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一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身教重于言教,有效开展德育工作,二是德育工作从小事做起,开展多种形式的行为养成实践活动和心理疏导。三是拓宽德育渠道,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四是不断在形式和方法创新上下功夫。
依照上述指导思想,坚持“三个面向”,全面贯彻方针,落实重点中学任务,经过近年努力,当前,我校素质教育的实践和现状基本上是好的。体现在:
一.在工作中坚持一个思想,做到四个重视。
一个思想是坚持知识、能力、精神三者和谐发展。四个重视是:(1)不仅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2)不仅重视学持智能力因素的发展,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3)不仅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4)不仅重视课堂教学,也重视课外活动。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落实素质教育。
对课堂教学要求更高,做到:(1)首先提高了课堂教学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所处的重要位置的意识;(2)课堂教学如何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不断进行改革的探索。(从教法、学法、课堂效益的提高、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否则素质教育难以落实)(3)教师使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包括电脑、各种电、声、光电教设备)使课堂教学容量扩大、教学节奏加快、教学效果增强,课堂充满活力生机。现在,基本做到比较多的教师对电教媒体的选择、教学内容、程序、教学软件(课件)都基本上由教师自已编制,教学过程由教师调控,教学语言越来越精确简明,更富有启发性,教学直观效果好。但这个问题我们也没有用固定的模式,而用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办法去发展、完善。
三.在改革目标上,明确了着眼未来、着力于素质、培养志向高远、素质全面、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具有持续发展条件的合格人才的标准。在实践中:
(一)确立“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全校教职工的“教育铭”。
“一切为了学生”就是树立牢固的育人思想,正确处理“姓教”、“姓钱”、“唯升学率”等问题。做到五育人(教书、管理、服务、环境、聚财育人)等。学校一切工作方面均围绕这个根本,规范开展。
“为了一切学生”就是对所有的学生负责,制止各种歧视学困生,排斥学困生的教育行为。抓全体,大面积分层次推进。因材施教,培优补差,从艺术、体育、学科竞赛、高考尖子、会考优秀等方面各个层次培养学生特长,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为了学生的一切“就是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负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对学生的终生负责。
这“三个一切“的确立是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注意到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着眼于适应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要求,着眼于基本的素质和技能,着眼于学生创造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具备持续发展条件提出的。因而促成了三个转化:即从以“本”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化;从“唯智为上”向“全面为人”转化;从单向度发展向多向度发展转化。
主要从几个环节上狠抓落实:
一是在思想道德素质(德育)培养上,抓住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依然以课堂作为主渠道。
1是以班会作为主阵地,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爱国主义内容的主题班会;2是品德课和各科的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 育内容;3是德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之中。4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受到激励,并获得知识。总之,坚持传统,规范管理,抓两关头,重点突破,降低重心,注重实效。
二是在文化科学素质(智育)培养上,抓住“三个面向”的核心不放,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首先加强依法治教,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控制文化必修课,按国家计划载出、开足全部课程,开设能发展学生特长的选修课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以课堂为主渠道、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其次是严格的教学管理。抓教学常规工作,加强簿弱年级、簿弱学科、簿弱教研组建设,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如: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肯明确,奖罚得当,奖励有等,惩处有度,各个学科都要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老师把关,班主任年轻化,把班主任工作纳入评先、晋级、职称秤聘、选好年级组长、年级组老师配备等,要从教学达配、人际关系、经验能力等综合平衡,使之成为一个团结协作、互相支持,高效率,学校的一个健康细胞。
另外,在扎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抓“教科研”,承担国家、区、市科研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实施以电教手段改革为龙头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水平和能力,探索现代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含金量,走“科研创新”的发展道路推进素质教育。由于学校一手抓教学常规,一手抓教学科研,使教师队伍的理论品位和教学能力都明显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思惟能力、理解能力、创造能力都有明显提高。桂中教学质量也稳步上升。保证了高质量。
三是在身心素质培养上,抓住身心发展不放。
身体素质的培养通过提高体育课质量,保证每天一小时体育课外活动,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锻炼体魄,增强体质,大力开展体育竞技活动,组织各种体育训练队,招体育班,培养尖子人才。推动心理卫生教育工作的发展,目前,承担的有关研究课题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为我校素质教育的推进起了重工业要作用。
四是在审美素质(美育方面)培养上,抓住美的判断和美的表达两个层面不放。美的判断,也就是让学生晋普遍能认识“什么是美”,通过开设艺
术课进行课堂教学和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认识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这三种美的基本形态,主要培养学生直观地感受美的能力。美的表达主要是通过成立文艺演出队、美术小组、乐队,开展各种文艺活动。通过写作、书法、美术、舞蹈、合唱、乐器合奏、演出活动等活动课,培养特长,以及让学生参加扶贫济困,维护社会公德等社会实践进行训练培养。
(二)教师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习采取强化师德,提高师能,加强管理的做法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坚持学规范,树榜样的做法,倡导自律正已。加强以教育教学为载体的教职工思想工作,领导勤政廉政,坚持以精神凝聚人,以形象凝聚人,以感情凝聚人,以正确思想引导人,以科学制度规范人,激发广大教职工内在动力和锐意进取的开拓境界,使学校办学思想“内化”为大家的意愿,成为共识与自觉悟行动,创设民主氛围,营造团结、健康、融洽、向上的校园环境,使全体教职工树立起崇高的师德。
其次,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和骨干老师把关作用。加强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开展各种类型的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评比,为教师进修考研、硕研提供方便和条件。开展评教评优活动,引导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搞好继续教育,努力探索现代教育规律、教学方法、教 学手段,不断提高师能,争当业务尖子。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教育人的最终目标和价值追求。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党和国家赋于学校和教师的一个庄严的历史使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第三篇:坚持育人为本心得[定稿]
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政治经济发展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竞争制胜的关键因素。对于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目前社会上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其推进仍面临重重困难。教育规划纲要将其作为战略主题提出,是党中央、国务院吹响了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号角,是对整个教育系统、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所学校提出的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
教育的全部活动是为了人的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把育人
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这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本质体现,是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教育的本质特征。
如何改变为了分数和升学率,教师累、学生疲、校园死气沉沉的现象?坚持育人为本,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让每个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学会做人做事,让他们长大成人后,具备愉快工作、幸福生活的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全社会和每个家庭希望实现的目标,是育人为本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学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普通中小学要着力解决好教学内容方法单
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切实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开展以上工作,最为核心且亟待解决的难题为进行观念更新、切实实施“减负”,做好课堂教学改革。只要以
此为抓手进行改革,必将推动教育工作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时代人才。
坚持全面发展,要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
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要改革招生考试制度,要在全社会真正形成“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人才观和选人、用人制度,大力推动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使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合力,创造出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只要各级政府切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履行好在未来教育发展中的神圣使命,便一定会收获教育改革实效,开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就教育教学内容而言,新课改非常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我们人本理念还很淡薄,往往把培养人境界定得很高,设想很完美,但有时确事与愿违。如,实施新课改,我们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但很多教师把它简单化、片面化。如把学生带进社会,作个调查,写个报告,就是探究,而在课堂上仍是传统应试教育方式,更多的是把学生需要掌握的人类文化遗产直接教给学生,很少提供学生探究的时间、空间,很少培育学生形成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良好的行为需要在做人的过程中慢慢养成。不是灌输出来的,也不是考出来的。学科教学,很多教师认为让学生考高分才是自己的事,教学视角难定位在:让学生把读书作为他存在的方式,成为他生活本身,教学少了人文精神,少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碰撞和生成。少有引导学生问,“我为什么要学它,它对人的一生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学校要加强与社区、家长的合作,构建家庭教育网络。家庭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场所,当好父母,不仅要能为子女提供物质保障、安全保障,还要能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孝顺的子女、一名成功的学生、一位能取得社会成就的合格公民,还要能为孩子的发展设计一条路线,努力为孩子创造健康成长条件。积极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教育,并为孩子的教育付出精力和智慧,使他们努力成为一名成功的家长。教他们学会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感,学会理解与感激,学会懂得知恩图报;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心理,学会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挫折;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家长能策略地、平等地、艺术地给予警戒、宽慰和栽培。学校要加强对家长家庭教育的辅导。通过家长会和家庭教育辅导讲座,向家长传递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尽可能多地把成功家长的家教经验介绍给学生家长;向家长介绍优秀学生的成功之道,让家长配合学校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习惯;同家长分析现代未成年人的心理,让他们认识自己的孩子,促进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与家长沟通未来国家所面临的压力,我们自己生存状况可能面临的问题,预想我们的孩子可能面临的负担和竞争压力,使家长高度关注自己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的问题。
另外就要教师们能静下来读书。教师要潜心教书,学生才会静下来读书,这也可以促进教师在精神层面享受生命、享受快乐,也为有效施教创造条件。使教师了解当今社会,更清楚地认识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培养一种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努力把课改的先进理念、实践和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引进学校,引进课堂,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整合起来,全面关注学生价值理念、道德情操、审美情操、情感态度等教育,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育需要氛围的营造,学习也需要氛围的营造,既要加强物化文化建设,让学生感受校园的文化气息,耳濡目染;又要努力把社会精英、大师们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精品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去感受大师,品位大师,学做大师;还要和学生一起品读美文,体味名篇佳作所传递的高尚平实的情感、深邃的思想,震撼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人、认识自然、认识社会。
第四篇: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认真落实教育部今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着力构建并落实方向正确、内容全面、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推动每一所中小学把“六育人”落到实处,形成课程化、系列化、常态化德育工作载体。
课程育人要重“融入”,认真使用好三科统编教材,切实上好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课程,并充分挖掘其他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课程部)
文化育人要重“熏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时代精神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德育办)(大队部)
活动育人要重“导向”,利用好重大节庆日、纪念日,集中开展主题教育、团队活动,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德育办)(大队部)
实践育人要重“体验”,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纲,充分利用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校外活动中心、研学旅行基地等多种实践资源,开展好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增强中小学生对国家、对民族、对家乡的热爱;(对外办)
管理育人要重“规范”,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 年修订)》,强化校风校纪校规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熟知学习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践行每一项要求;(德育办)
协同育人要重“联动”,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育人工作,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德育办)
第五篇:创新机制育人为本湖北大学全面推进专业综合改革
创新机制育人为本湖北大学全面推进专业综合改革
【中国教育报】
湖北大学是一所具有80多年办学历史的省部共建地方重点综合性大学,现有71个本科专业,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34个专业类。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过程中,学校整体谋划、内涵发展,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以提升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专业综合改革。
纵横衔接,要素联动,以学院综合改革带动专业综合改革
专业综合改革的重心在学院一级,要推动专业综合改革,必须充分调动学科专业建设所依存的学院积极性。2012年伊始,学校选择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哲学等5个学科性学院进行综合改革试点,通过学术管理重心下移、综合绩效目标明晰、办学要素融通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充分调动学院干部和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盘活了各类教育资源和要素,取得良好试点效果。2013年,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将综合改革扩展到所有学科性学院,其中资源环境学院还被纳入湖北省高校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学院。
本科人才培养是学院目标责任考核的六大重要方面之一,通过推进学院综合改革,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在学院一级得到充分体现。与以往院系普遍不太关注本科教育教学的状况不同,无论是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学院还是以社会服务见长的学院或是学科专业数量较多、类型复杂的学院,都能很好地统筹学院工作的各个方面,突出特色,协同育人,协同增效,仅在科研反哺教学方面,2012至2013年就有113项以学生牵头、教师指导的项目入选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特别是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出台了意在联通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发挥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育人功能等重大创新举措的《湖北大学关于加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之后,各部门、各学院纷纷找准发展定位,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多要素、整合多目标联动途径,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筑核心实力,打造特色学科专业,实现专业综合改革的重点突破和差异化发展。
通专结合,由“类”到“型”,以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专业综合改革
2011年,学校在贯彻落实国家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是“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精神时,总结推广已实施4年的小规模但涉及众多专业的“楚 1
才计划”试验班经验,及时组建通识教育学院,在超过半数本科专业中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并辅之相对自由的专业转换机制,对现有专业教育进行模块化分流设计,既缓冲了高中与大学的衔接教育,又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同时也有效对接了人才出口。
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的多样化建立基础,各学院都认真思考每一个专业的教育定位,强调分类培养,注重因材施教,树立同一个专业可以培养不同类型和规格人才的理念,坚持人才培养必须以服务社会的人才需求切合度为衡量标准的观点,挖掘潜力,内外双向拓展。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既有担当基础文科人才培养任务的“国家文科基地班”,又有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师范班;再比如环境工程专业,既有一般意义上的应用性专业培养规格,又有符合湖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省级“战略新兴产业计划班”,还有进一步扩宽办学思路和视野,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中外合作教育本科班”。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类”向人才“型”的有效扩展,必须同步从科学设计培养环节、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等相对微观层面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对宏观层面推进,既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又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成长需要。如楚才学院试点采取的是“通识+专业+个性化”模式,而其他专业培养方案基本体现专业“类别”属性基础上的毕业生“型号”差异特点,即使同一专业,在人才出口上也必须有就业型和深造型的区别,就业型的教学环节更强调实践对接,而深造型的更突出科研实践训练,鼓励基础学科专业的学生选择接受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应用学科专业的学生选择接受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比如生物科学专业,在前期通识教育之后,按专业类别分解为以生物科学基础为主的“实验班”和以职业定向为目标的“师范班”,前者在学术型硕士或农业推广等应用型专业硕士深造上、后者在签约就业或生物学科教学专业硕士深造上,都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夯实基础,完善体系,以实践创新教育助推专业综合改革
专业综合改革的基本任务在于改变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重估大学教育的知识获取和能力与思维训练的任务重心、廓清大学生成长成才责任与使命。模式凝固、任务分割、知识本位、方法落后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学校以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为抓手,在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推进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和协同育人方面促进专业综合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稳步提升、学科专业建设不断焕发生机、办学体制和平台运转更加充满活力。
专业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有机联系是人才培养工作关注的核心,一方面以专业定位决定课程建设方向,另一方面以课程改革倒逼专业发展。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定位于高级旅游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在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安排上,以突出深厚基础、宽阔视野为前提,注重学生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立了充足的实践教育基地,其中与武汉华侨城集团公司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被列为国家基地;再比如生物科学国家特色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带动建成了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三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体系建设以项目为依托、基地作保障。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明确认可学分的有近40个项目类别的创新实践与学科竞赛;在高年级的专业教育环节,通过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保障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目前已经建设有“湖北大学——湖北兴发化工集团”等两个国家实习实训基地、“湖北大学——湖北广电总台”等两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0个校级实习实训基地,还有自2009年以来一直坚持、辐射多个专业、被纳入“国培计划”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置换培训”和师范生“顶岗实习”改革实践,该改革成果已经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汉语言文学、英语等专业,利用由学校与美国孟菲斯大学和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合作开办的两所孔子学院,建立“汉语国际教育实践平台”,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到海外接受实践锻炼。经过几年的建设,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的体系将更加完备,集中性实习容纳量将覆盖60%以上的学生。
整合资源,优化队伍,以优良要素配置承载专业综合改革
高校专业综合改革工作既具有行政管理的目标预设特性,更属于学术管理中协调各种复杂矛盾冲突、统筹多元目标诉求的范畴。学校在推进专业综合改革过程中,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根本目标出发,遵从规律性、打破常规性,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科研团队,从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配置入手承接改革使命,实现改革目标任务。
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上,学校坚持内外联动、上下结合的方式搭建教学、科研平台。比如化学学科与材料科学学科密切合作,并联合湖北省百强企业之一的湖北兴发化工集团组建研发基地,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整体推进。再比如化学学科与生物学科携手合作,组建的化学与生物学工程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批准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还有涉及多专业共享共建的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校级以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还与十余家省直、市直厅局机关建立常态化的毕业生实习派遣和接纳机制。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一方面不断加强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物理学专业主干课程国家教学团队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列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建设,同时,扩大视野,与校外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组建校企人员联合课程组;另一方面,进一步转化和发挥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作用,鼓励科研人员参与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切实弥合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两张皮”。学校建立了科研反哺教学机制,实行学业优秀生导师制和科研团队可联名推荐优秀学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认可科研活动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指导人员的劳动,调动科研队伍的育人积极性。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王时会教授带领本科高年级学生参与大型横向课题开发、历史学专业以及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的郭莹教授发动本科学生参与田野文化调查研究等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管理先行,措施有力,以体制机制改革护航专业综合改革
教学管理改革是专业综合改革的重要支撑,管理理念、制度和作风的变革是影响专业综合改革的风向标。学校以教育管理理念创新为发端,建立了学生学业指导服务与教师教学发展支撑的服务引领性教育管理架构,既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细化专业综合改革思路,又实施动态调整机制促使专业在改革中寻求生存与出路。
人才培养方案是以学科专业为逻辑起点的大学教学工作基本制度文件,也是学校人才培养思想观念的直观体现。学校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把专业综合改革的基本精神具体化。2012年底,学校按照新《专业目录》调整备案的本科专业,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首先出台《关于修订湖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的意见》,明确了“强化基础,突出专业”、“分类培养,因材施教”以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等原则。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压缩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学时学分,提倡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使用留出的时间和使用这些时间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并要求人文社科类专业建立个案分析、社会调查和社会实习等内容相结合的综合训练性开放实践教学体系,理工科类专业增加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的专业实验课和设计课的比例。同时,专门增设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计划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规定加强校企合作,组建“双师团队”,开发企业课程,建立新型的企业课程教学模式。
动态调整机制就是要使学科专业更加密切地适应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学校层面整体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使之成为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载体。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要求,随着湖北省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实施,学校对于各专业的招生也将全面考量,分类实施,实行减少、整改、暂停直至注销的动态管理机制,充分体现在改革中寻求出路、在改革中发展壮大的基本精神。
(杨鲜兰 邵士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