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家庭经营与亲子教育 王淇老师专题讲座
幸福家庭经营与亲子教育 王淇老师专题讲座
9月17日上午,兴安盟团委、少工委特邀国内著名亲子教育和两性关系疏导专家,星辰国际教育集团前教育总监的王淇老师在兴安礼堂为我市少年儿童及家长进行了一场名为“幸福家庭经营与亲子教育”的大型公益讲座
王老师通过讲故事、举事例、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广大听众讲了解家是和谐的细胞,家是国家最小的单位。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强大、富强。经营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所需的六大条件:
1、忠诚;
2、交流;
3、发现真爱
4、知足
5、感恩
6、珍惜。教育孩子要以人格教育为中心,以孝道、师道为基本点。孩子就像一颗树,树根——人格;树干——健康;树枝和树叶——分数。大多数父母只在乎“树枝和树叶”或是“树干”,有几位父母真正的关注了“树根”„„
将近一整天的幸福家庭与亲子教育讲座,让在场的所有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的人都收获甚多,一个又一个话题让现场所有的人陷入沉思当中。会场内非常热,王老师从始至终的激情感染着所有的人,也感动着所有的人。
第二篇:亲子教育讲座主持词(参考)
主持稿
一、开场白:
尊敬的领导,尊贵的来宾:
晚上好!
我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的,很荣幸主持今晚的亲子教育专题讲座。
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晚我们的会场因您的到来频添了和谐热烈的气氛,有道是:“相逢便是缘份,相识就有情谊,”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公司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初夏送爽,荷花飘香。在这彩色的季节,在这愉快的时刻,我们将共同渡过这美好的夜晚。
初夏六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中国人寿在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排名由去年的290位上升到241位,在中国金融企业中排名第1位。这不但是中国人寿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初夏六月,是一个感恩的季节,一张张保单凝聚着客户无声的信任和期许。
初夏六月,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我们和相儒以沫的亲朋好友,团聚在一起。
中国人寿从东方巨龙的故乡起飞,带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保障着生命的价值与安宁,坚实鼎立在这片广阔而富
饶的土地上,于中国一起跨越新的世纪,以专业和诚信锻造鼎盛未来,以旗舰的气魄领航中国保险业。亲爱的客户朋友,因有中国人寿的存在,我们拥有了关怀和呵护。
今天您参加的亲子教育专题讲座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X分公司为了答谢广大客户对我公司支持的回馈而特此举办。
斗转星移,潮起潮落,永恒不变的是我们对您无限的感谢。
因有您的鼓励,我们走的更远;
因有您的理解,我们走的更稳;
因有您的支持,中国人寿必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美好的明天。
二、领导致辞
本次亲子教育专题讲座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在百忙之中亲临会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致欢迎词,掌声有请
感谢!
三、亲子讲座
亲爱的各位嘉宾,孩子是我们至爱的宝贝,为人父母的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更寄托着我们无限的希望。面对传
统的教育,我们经常想,到底怎样教育孩子才能使他们成为国家栋梁之材,成为社会有用之人?高学历是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唯一目标?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困惑:现在的孩子怎么越来越难管了?面对这诸多孩子教育的问题,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国内著名亲子教育专家女士/先生,来和大家沟通有关亲子教育方面的话题,***女士/先生……(包装讲师:看胶片上讲师介绍),在这几年的实践工作中,她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女士/先生做亲子教育讲座,掌声有请.***老师的亲子教育讲座一定使各位来宾在教育孩子的认识上有所启迪,方法上有所改变,相信您一定受益非浅。的确,孩子不一定成龙成凤,只要秉承21世纪教育产业的四大支柱,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一定会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老师的倾心付出。
四、主持人感言
各位嘉宾,我相信只要我们生命不息,我们就会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孩子,可是您是否想过保护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孩子害怕,会拉谁的手?(停顿,等客户回答)
妈妈。
妈妈害怕,会拉谁的手?(停顿,等客户回答)
爸爸。
那爸爸害怕了呢?会拉谁的手?(停顿)
所以,今天保护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保护好自己。(以下内容语速放慢)
如果我们拥有一份健康保险,就可以延长生命,更好的陪伴孩子快乐的成长;
如果我们拥有一份养老保险,就可以过一个舒适而富足的晚年生活,为孩子减轻生活的负担;
如果我们拥有一份意外保险,就可以延续家庭的责任,令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的波折;
如果我们拥有一份理财保险,就可以及早地做好财务规划,使孩子的教育得以良好的保障;
事实上,生活中已经有很多的父母以保险的这样一种形式,表达着对孩子的爱。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放动画碟片)。。。
如果您是位智慧而有责任感的父母,相信您一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各位嘉宾,试想,(语速放慢)
没有火,人类可以生存吗?(停顿,等待客户的回答)
可以生存,我们远古的祖先就曾没有火,可是,现代人的我们能想象没有火的生活吗?不可想象。
没有汽车我们可以生活吗?(停顿,等待客户的回答)可以生活。双脚、马车就曾经是我们生活的运输工具。可是,现代人的我们能想象没有汽车的生活吗?不可想象。
没有保险我们会全身不自在吗?你不会,因为你从没有买过保险,照样可以生活。可是今天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保险已经成为人们的必需品,在许多的发达国家,人们没有保险寸步难行,现在中国很多家庭也在同样买保险,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保险,虽然照样可以生活,但有了保险,我们可以生活的更好,就象火,就象汽车,有了总比没有好。
五、交流时间
我们知道,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保险会替我们分担着生活的责任与重负,为了您的孩子美好的未来,为了我们的一份爱与责任.您应该拿起手中的笔做一份家庭的承诺。
同样为了回馈于广大客户,凡是今天能现场签单的嘉宾朋友能获得我公司心意礼品一份。(视各公司实际情况而定,市区无此项)
。。。
六、抽奖时间(视各公司实际情况而定,市区无此项)
现在是抽奖时间,拿起您手中的幸运号码,大声喊出您的幸运号,可能今晚的幸运之星就是您,来,大声的喊出来。。。
。。。
抽奖时间到此结束,感谢您的参予。
七、结束
亲子教育专题讲座让我们彼此之间有了更好的沟通与交流,借此机会,我们祝愿,祝愿我们伟大的事业与您终身相伴,伴您度过每一个恬静温馨的夜晚,迎来每一个生机勃勃的黎明。
我们祝愿,祝愿我们蓬蓬的事业与您并肩同行,为您分担每一次人生奋斗的艰辛,编织每一幅未来理想的图景;
(也可读胶片<快乐祝福>的内容)
我们祝愿,祝愿我们嘉宾朋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生活美满!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第三篇:亲子教育讲座
再比如:儿子刚结束了一个夏令营回到家里„„爸爸:“我想你回湛江原来的学校,你抵不住那些诱惑。要是那些所谓的朋友又来找你,怎么办?所以我们希望你转学到东莞来读书。”请您指出这个父亲语言失误之地;2、把“鼓励”表达为“讽刺”;比如:儿子已经初三了,还有一周就要中考了。爸爸心里想鼓励孩子„„爸爸:“成绩和你差不多的伦仔听说第一志愿填的是莞中,第二志愿是东华,你就是没有他那种自信。如果你能像他们那么自信,肯定行的。”儿子能怎么回答?3、以为“唠叨”能够让孩子“重视”;比如: 星期六晚上一家人在外面吃饭,妈妈又开始嘱咐儿子„„妈妈:“你不会普通话,参加这个夏令营肯定很麻烦。还有,你一般在家里不怎么吃水果,现在在外面没人管你了,肯定更不吃了,要是„„”4、以为“逆反”就要“消除”;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是正常心理;它早晚会出现、必然会出现;重点是,此时我们的相处之道必须有所调整;在进入青春期之前,父母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有充足的准备;5、“挖苦”孩子的朋友就是在暗示――“看不起”孩子;比如:爸爸:“你看看你都交些什么朋友,头发那么长,哪里像个学生样!”孩子听到的是――“你不像样”建议:1、明确、直接地表达您的担心;比如:高二的女儿暑假想去西餐厅打工,并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长;妈妈:“我担心你第一次打工吃亏。”然后,讨论打工的相关信息;讨论什么呢?怎么讨论呢?2、使用“描述式赞扬”来鼓励;描述――您的期望;孩子曾经取得的成绩;描述孩子正在做的努力;描述您的乐观心情;比如:爸爸:“快到中考了,我和你妈妈都希望你能考上理想学校。”
爸爸:“你这个星期每天都在复习。”3、变“唠叨”为“直接陈述”;“唠叨”――父母情绪化的表现;“直接陈述”――理性地传递关爱;比如:星期六晚上一家人在外面吃饭,妈妈又开始嘱咐儿子„„妈妈:“你这次一人在外生活,我很担心你在语言上会遇到麻烦,另外就是你的饮食习惯。”4、叛逆期的孩子需要“尊重”、“平等”的待遇,他们需要的是“倾听者”、“同谋者”;青春期孩子情绪变化非常剧烈;行为变化非常突然;父母要首先战胜自己的情绪;此时孩子最反感――教训式的对话;重复的唠叨;显得自己幼稚的对话;5、如果您对孩子的朋友有看法――用“描述”替代“挖苦”;比如:爸爸:“我觉得晓明的头发长了点”再比如:妈妈:“你们同学怎么穿衣服的,那么暴露?哪里像高中生?”妈妈:“我不太能接受她们的服装,我喜欢那种简单清爽大方的风格,一条牛仔裤、一件体恤就很舒服。”青春期的父母尤其需要“善于说话”;善于帮助孩子情绪流动;善于察言观色了解孩子“在追求什么”;知道孩子表面语言下面在“传递什么”信息;看透孩子行为其实在“满足什么”;顺利渡过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比如:进入初二,儿子不愿意和妈妈上街;小雨总是关着门学习;阿华接电话的时候,妈妈觉得他神神秘秘的;晓军,周末想和同学去唱K,不想在家里待着;爸爸严格控制着零花钱,约束非常严厉,妈妈又总是担心不已,阿峰不想回家;一说到自己的朋友,小泉总和妈妈吵架;为了孩子未来成为成熟的人;家长需要:变“打击”、“挖苦”――“描述式鼓励”;变“唠叨不停”――“直接陈述核心内容”;变“教训”、“训话”――“倾听讨论”;变“不信任式担
心”――“直接表达担心”变“针对逆反”――“顺利渡过逆反期”变“拐弯抹角”――“直接讨论”;场景:小明被班主任留堂,回家晚了耽误了看动画片的时间。晚上,小明跟妈妈说“我要找堂哥把他家的电停了,然后用砖堵住她的大门,让他们全家热死。”请问,您怎么做?大声训斥强调纪律――孩子学会的是“暴怒的方式”;提高嗓门叫嚷纪律――孩子学会的也只是“叫嚷”和“伪装顺从”;有2 个问题一定要想清楚!1、您需要孩子爱您呢?2、还是需要孩子“顺从您”呢?原则――同意情绪,限制行为;在限制孩子行为时,注意――父母发出限制命令时,要镇定和威严,但是同样保留孩子的自尊;限制不能反复无常,不能专断和不相干。绝对不能攻击人格、人品!郝东关于儿童教育最大的障碍――信息来源不可靠;比如:孩子不打不成才;我们有打孩子的权利;„„4 岁以前,母亲的作用> 父亲的作用;4 岁以前,教育重点――获得安全感;因此母亲的教育重点:陪护;例子:假如您儿子8 岁,在机场坐在地上不走了,哭着非要你买个玩具,周围人都看着你们一家人„„请问:您怎么处理?1、稳定的情绪;2、良好的表情;3、会倾听;(知道抱怨的背后是什么)4、细心的观察力;5、处理孩子情绪的能力;6、学习能力;辱骂――你是学校的耻辱,也给家里丢脸;预言――就你这样子,早晚进监狱;威胁――你再不安静下来,这个月的零花钱就没了;谴责――你总是惹麻烦的人;专横――坐下,快给我闭嘴,把饭吃了。孩子不会说话时――家长表情最重要;孩子会说话时――家长的语气、语调最重要;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教育的根本;区分“听
话”和“听进”是两回事。我们很多家长抱怨对方“不听话”,老公不听话、孩子不听话、学生不听话、下属不听话„„我们需要的是孩子“听进我们的话”而不是“听话”。是什么导致我们听不进别人的话呢?其中一个重要的阻力就是“情绪”;关注“孩子感受”。科学家教宗旨――先情绪;后事件;请完成下面语句:例句:孩子说:“老师对我大吼,同学们都在笑我。”用个词语形容孩子的感受:尴尬用一句话表达你理解孩子的感受:“那一定很尴尬了”或者“你好像很尴尬”孩子说:“我真想揍那家伙”生气、气愤“儿子,好像你很生气”孩子说:“为什么这么多作业,老师还要不要我活啊。”讨厌、郁闷、不明白“看来你不喜欢这么多作业”孩子说:“又要数学考试了,我不想考”害怕、紧张、担忧“我知道,你在担忧数学考试,怕自己考不好。”比如:女儿:最近好辛苦;妈妈:马上就要高考了,你不要再这样紧张;女儿:我看不进去书;妈妈:没事的,坚持一下,没有几天了。女儿:(哭泣着点头,走开)孩子:妈妈,好热啊。妈妈:胡说,这哪里热,把衣服穿上,小心感冒。孩子:我不想穿这件毛衣;妈妈:你必须穿,要是感冒了我可不管。孩子:我不穿;妈妈:(声音提高)你敢!少说废话,快给我穿上。说话的策略:1、讽刺、挖苦、打击――描述;2、严厉批评、斥责――提示;3、命令――提供选择;4、讲大道理――讨论;例如:用同一个手势表达――提示描述您的感受(不要涉及孩子人格)假如是这样对话呢?女儿:最近好辛苦;妈妈:我知道你心里很紧张,担心临场发挥不好;女儿:是的;妈妈:这感觉是不爽,我有时也会这样。我看你需要休息一下,我们下去走走吧?(边说边抚摸孩子的背)女儿:算了,我还是复习吧。孩子:好热啊。妈妈:我知道你很热,所以不想穿毛衣。孩子:嗯;妈妈:不过,最近流感很凶的,所以我要你提前穿上。孩子:但是我现在好热啊;妈妈:我知道你很热,这样吧,你把袖子挽起来,我拿把扇子给你扇,一会儿你就不热了。孩子:„„(要点:只要孩子没有产生激烈情绪„)请大家说出自己听到下列孩子的话语时经常回应的对话;我讨厌妹妹!家长:怎么能这样说呢/ 不准这样说妹妹;围棋课没意思家长:什么?你知道为了进这个围棋班,我们费了多大的劲吗?孩子:我不想再戴牙套了,太疼了;家长:过段时间就好了,你不带压套牙齿会很难看的;孩子:我不想做作业,太烦了;家长:不行,你不学习考不上大学,将来看你怎么办?/ 学生怎么能不做作业呢?孩子:我作业做完了,想去找小明玩;家长:做完作业就预习明天的课程阿,整天只知道玩;青春期的孩子即将――心灵上渴望走出家门;他们开始渴望“把我当作大人”的待遇;他们开始敢于“反抗、表达独立思想”;对异性有了更明显的兴趣;对自主有了更迫切的渴望;
一、此时,说话应该简单明了;
二、严禁评价孩子的品行;
三、采用描述式对话方式;比如:班主任投诉您的儿子头发太长,强调了多次,都没用,只好要求您处理此事„„请问,您怎么办?家长的失误――1、“担心”被表达为“不信任”;比如:高二的女儿暑假想去西餐厅打工,并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长;妈妈:“你从来没有打工过,现在突然想去打工,社会那么复杂,你应付不了的。”请问,女儿听到的是什么信息?
第四篇:亲子教育讲座主持词
全国大型巡回校园感恩励志教育演讲
河南省分公司白雪文化咨询中心一横感恩全国巡回校园演讲报告会
学会感恩 与爱同行 走进校园
一横感恩励志教育河南分公司白雪文化咨询中心、是一家以感恩素质教育心理辅导为中心,亲子教育、和-谐家庭、幼儿早期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辅导课程,青少年拓展训练、情商潜能开发、感恩素质心理健康成长(周六、周日、节假日、初学期和考前升学两天一夜、三天两夜的特训营)、(暑假、寒假一周的特训营)。大中小学感恩教育校园演讲、体验式教师培训、企事业单位《团队、责任、感恩》拓展培训等等。
大中小学感恩教育校园演讲课程:学生考前激励、青少年色彩分析、和-谐家庭亲子教育、做幸福优秀的老师、美满家庭事业成功的基石。让孩子从此戒除(网瘾、厌学、早恋、自闭症、考试焦虑、抑郁、恐惧症等)心里烦恼、为成功教育子女、构建学校、家庭互助、社会和-谐。
学会感恩 与爱同行 博爱激-情演讲益处
爱祖国 爱老师 爱父母 爱生命
对学校:家长充分理解学校,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使学生与学校建立起爱的桥梁!
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教育了大人,亲子关系得到极大地改善;
对老师:老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职业,真切感受到老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坚定自己所选职业的信心,使师生融洽相处;
对学生:理解了老师的辛苦,知道了老师是人生的恩人;理解了家长的辛苦,从内心感受到应该孝敬父母;懂得自立自强,树立起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
一切为了孩子的心灵健康成长教育,孩子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教育良好的心灵源泉,更是社会的责任,我们愿共同为中华下一代的成长尽一份社会和-谐责任。
学会感恩与爱同行 用爱感动所有人
《学会感恩与爱同行》大型主题演讲:
现代社会,人与人沟通遇到了很多障碍,许多人渐渐不懂该如何去表达爱。金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情感,买不到爱。人们需要这种博爱激-情的演讲唤醒自己对生命的真情感悟。
爱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一种精神,就不会发展壮大,爱国主义是民族的灵魂,爱国主义思想要从孩子的心灵抓起。
爱老师:我们的人生,有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时间是在老师的培养下成长。恩师之爱博大宽宏,都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她)们天天站在讲台上,教导我们怎样做人。老师是我们的第二恩人,让我们学会感恩,真诚的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们永远感谢您!”
爱父母:人不能没有一颗感恩之心,生而为人,自然的需要身心有所寄托,“我爱我家”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为了孩子的将来,做父母的放弃了太多,所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都给了孩子,要让每一个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对父母说上一句:“爸妈,我永远爱您们”!
爱自己:让责任心告诉每一个孩子,自己的存在并不是单一的;让自信心告诉每一个孩子,永远相信自己,给自己的坚定信心,相信自己,从此刻做起永远不会晚;勇敢的对自己说一声:“我是最棒的!”“我行!我以后一定会成功!”
学会感恩 与爱同行
爱祖国 爱老师 爱父母 爱生命
感恩励志教育演讲课程及流程
校园感恩励志教育演讲
会场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数等相关事宜。
会场布置:背景、讲台、音响、条幅等。
会场当天:会场秩序由学校工作人员负责,主持人由公司安排。
演讲会场: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一对一就坐,领导讲话。
演讲结束后:由学校组织家长和学生有秩序的离常
青少年特训营及教师培训课程
改变孩子一生卓越少年行的特训营
初学期和考学前两天一夜和三天两夜特训营
青少年寒暑假拓展心灵之旅特训营
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与社会实践特训营
教师拓展培训及体验式责任团队感恩教师培训
和-谐家庭 亲子教育论坛主讲嘉宾
大中小学校园感恩励志教育演讲:
1、一横老师演讲
学校出费用1.5万元,(含感恩励志教育一场)讲师费用(含飞机票、食宿)由学校负责。
2、一竖老师演讲
学校不出演讲费,公益性演讲报告会,学校通知每个孩子的家长一起来参加,包括老师,学生、家长、全体参加,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推荐一横老师的感恩励志人生书籍(成功从这里开始)
3、演讲时间
一个半到两小时左右,需提前半个月或一个月安排演讲课程时间通知。
第五篇:幸福教育讲座资料
刘垦学校幸福教育讲座资料
解读“幸福教育”
探知幸福真谛,是为获得真正的幸福。践行幸福教育,是为收获教育的幸福。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使自己有所作为﹑有所成就,都在寻找幸福的生活﹑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幸福缺乏足够的认识是最根本的原因。人们生活之不幸往往是由对世界的错误看法﹑错误伦理观和错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并不缺乏使人能够产生幸福感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然而由于一些人缺乏正确的幸福观,缺乏感受幸福的品质,缺乏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以至丧失了那些本来可以获得幸福的条件和机遇。由此可见,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培养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我们的教育应担此重任。一.感知幸福涵义
究竟什么是幸福?至今尚无确切统一的定义,现将一些典型说法归类介绍,以便读者从中领悟其内涵。
1、物质说
“幸福是指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 ——源自《辞海》
在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现代社会中,赞同这一说法的人相当普遍,这种认为幸福是一种实在的生活境遇的说法,其合理因素在于揭示出物质生活是幸福的一个必要条件。
2、精神说
所谓幸福,就是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即幸福就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某种满足产生的愉悦的状态。
——源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国杰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这种认为幸福是一种感受和体验的说法,其实质在于强调幸福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
3、能力说
“幸福是一种生活是更好的能力。感知幸福的能力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是构建人生幸福的支柱。”
——源引刘次林《幸福教育的建构》
这一观点指明幸福具有可塑性,幸福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同时也指出幸福是向往与创造的有机结合。
4、境界说
幸福是一种基于他人的快乐和愉悦之上的体验,能产生于人分享的欲望并一直印在自我陶醉的回忆中。
这一说法揭示出幸福具有社会属性,幸福是建立在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的基础上,幸福着他人的幸福是人生幸福的最高境界。
5、人性说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人生幸福的一种最简单而又充分的描绘。生理幸福——心理幸福——伦理(道德)幸福在完整的幸福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源引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家(美国)马斯洛《人类动机论》
这一观点亲近“人性”,揭示出幸福的源头和载体,说明脱离人本身就没有谈论幸福的必要了。
6.人本说
幸福不是金钱﹑不是成功﹑不是健康﹑甚至不是单纯的快乐,幸福是人们推进自我完善,而将潜能和创造力展开过程中的一种体验和感受的有价值的存在形态。
这一观点揭示出追求幸福的实质是自我实践的需要,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我校办学理念中的“幸福”倾向此意。
7.态度说
幸福是面对复杂生活时露出的微笑。
此观点说明幸福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拥有幸福,需要人们拥有剥吞痛苦的宽容、迎接挑战的从容。
8.过程说
生命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又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珍爱这中间的过程就是幸福。
此观点指明生存与奋斗的过程中就是幸福。他提醒人们活好每一天,珍爱每一份拥有。
若要透彻理解幸福的涵义,还需知晓下列相关概念。
(1)幸福感
幸福感是人在受到一定刺激时,产生的是否幸福的情感体验状态。是客观存在作用于人的意识的综合产物。是人类独有的高级情感,严格区别于动物生理本能的快感振颤。幸福感不是遗传下来的,是后天加以培养的结果。
(2)幸福观
幸福观是人在受到一定刺激时是否产生幸福感的标准,是人对关于幸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只有符合了历史的、社会的发展规律的幸福观才是正确的。它是幸福思维的基础。是幸福境界的定位,是幸福人格的内化。
(3)幸福能力
幸福能力是指人的发现、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能力。具有累积性,是后天锻炼、培养的结果。
一个有幸福能力的人有四大性格特征。首先,幸福的人自尊,对自己多持肯定态度;其次,幸福的人自制力很强,克服困境的能力也比较大;第三,幸福的人乐观,对生活所求甚少,知足常乐;第四,幸福的人善于勾通,有较好的人际关系。
幸福是什么?是一种实在的生活境遇?是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价值形态?是目的?是过程?是结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揭示幸福的真谛,只能是真正感恩幸福﹑创造幸福的人。
二、理解幸福教育
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一)什么是幸福教育
对“幸福教育”这个概念可以产生两种理解。一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有待与教、有待于学的情感内容,这样“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
二是把幸福当作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
把幸福作为教育的内容,是一种肤浅的理解,它有可能容忍以不幸的方式进行“幸福”的教学工作,很容易使“幸福的内容”蜕变为学生的沉重负担,遁于传统教育的老路;而后者,把幸福作为教育过程的根本性情感性质,使幸福与教育在本质上统一起来,则是更为深刻、可靠的理解。当然,我们也不舍弃践行前者对幸福的理解,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内容、幸福观的教育,“幸福教育”才能取得完整的意义,达到实质性的目的。(二)为什么要实施幸福教育
1、实施幸福教育是学生成长之客观需要
首先,实施幸福教育是适应丰富青少年学生幸福感之需。
当代青少年学生,出生于八十、九十年代,又多为家中独生子女,衣食住行条件优越,娱乐消遣丰富多彩,亲情呵护疼爱有佳……似乎所有历史的不幸都离他们很远,所有现实的幸运都特别垂青他们,这就促成幸福感淡化,表现为“生在福中不知福”。一切拥有都属平常,一切所需都是正常已成为他们的思维定势。自私经常、冷漠异常、喜怒无常已呈现失常态势。对此,我们的教育必须担负起浓郁学生已淡化了的幸福感之责任。
其次,实施幸福教育是适应纠正青少年学生幸福观错位之需。
优越的物质供给与匮乏的精神教育并存的社会现状,必然导致学生的幸福观扭曲错位,不能与时代要求合拍,常表现出:在评价幸福方面,仅视物质欲的满足为幸福(拜金主义),而忽视内在建设;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时,唯以个人享受为幸福,而忽略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享乐主义);在对待现时与发展的关系上,只把现时的愉悦做幸福,而视为创造未来的幸福付出为痛苦。随之,没有做人原则和底线伦理(绝不以正当的理由去做错事,绝不以任何理由去做伤害别人的事)的人多了起来,缺乏健康发展的人格特点(缺乏信念、责任、理想、宽容)的人多了起来。因此,我们的教育同样也必须担负起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幸福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
再次,实施幸福教育是适应弥补青少年学生幸福能力不足之需。
就今天的青少年学生而言,生活几乎能够提供给他们所需的一切,然而,许多人不仅不能感知自己所处的幸福境遇,反而产生沉重感、负担感,究其原因就是感知幸福的能力低下。更值得忧虑的是,生活上的供给制、教学中的填鸭式不可能形成自主生存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了。无需赘言。前面谈到,幸福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教育。
2、实施幸福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今天的人们是从来没有过的渴望参透幸福的含义,渴求获得美满与幸福。无论是追求幸福的动力还是能力,都与教育所赋予人的知识与理性密不可分。从我国社会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受教育程度与人们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所得到的各种待遇和发展机会密切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意味着生存条件越好,发展机遇越多,因而也就越可能较多地体验到幸福。毋庸置疑,幸福教育意义深远而重大。
应试教育是侧重于青少年学生的将来幸福,在施教过程中,不是让学生去追求成功,而是去避免失败;不是让学生去追求幸福,而是去逃避痛苦。过重的课业压力剥夺了孩子们现实的幸福,填鸭式的教授造成他们幸福能力方面残疾。这样的教育注定是无法帮助青少年建立幸福生活的。长期以来,我们一批批的学生被这种教育压得苦不堪言,整个社会业声称深受其害。于是我们有了那么多的教改实验,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离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发展仍有相当距离。体制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最显眼的障碍。教育的改革绝不能园囿于改良,更应是革命。而教育要革命,就必须有教育理念的支撑。这正是我校提出“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这一科学理念现实原因。
当我们设身处地的理解失去天性、失去自主、自由支配时间权力而生活在成人意志中的青少年那种无力抗争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无奈境况时,教育工作者就该把追求学生幸福作为教育科研的基本课题,探究让学生幸福走素质教育之路。
(三)幸福教育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1.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创设幸福的教育环境,给予学生人本化关怀,有利于促使学生产生真实的、浓郁的做人与学习的幸福感,进而感恩他人,奉献社会。
第二,作为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一定是带有某种意识观念的人,而这种意识观念是以客观的方式制约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的幸福观,对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辨别幸福是非的能力,创造未来幸福的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2.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础
“合理地获取自己的幸福与为他人创造幸福都是道德的事情”。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要求的。
3.有心理学理论基础
幸福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其作用突出表现为:第一,起到动力作用,对幸福的追求是引起能力与智力发展的内驱力;第二,起定型作用,树立了正确的幸福观,可以促进良好的能力和智力的定型;第三,起补偿作用,较强的幸福能力能够弥补其它能力与智力方面的某些缺陷,可见,培养学生的幸福情感有利于学生长足发展。
4.有教育学理论基础
其一,孔子的“仁爱”教育观。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马卡连柯的“我们要把我们教育的人变成一定幸福的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原则:“学
校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生必备的知识,而且也在于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这些都是幸福教育的启蒙思想。
其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可见,让学生幸福地学,学成幸福的人,是素质教育题中之义。
(四)怎样认识幸福教育中教师的幸福
对于开展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1、幸福教育——幸福的职业
传统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被认为是教师职业的形象概括。这样以奉献、牺牲、崇高的本意的外在介定是不科学的。
其一、从某中意义上说,各行各业都具体奉献的性质,人的社会性注定了人的活动的奉献性。但能够把工作当成幸福的人并不从奉献中感到什么损失,实际上,他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在奉献,他只从工作中感到生命得到充实和生活的乐趣。教师可以是“春蚕”,但春蚕吐丝却是它的生活方式,如果不让它吐丝,它的本性就要受到伤害;教师也可以是“蜡烛”,但蜡烛是在燃烧自己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不燃烧的蜡烛却是不幸的,由此及彼,教育不应是一种悲壮的职业,教师的最高境界应是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
其二,“高尚”“崇高”是一种外在的评价,把教育说成是“最高尚”的职业,也就意味着其他职业不是“最高尚”的;而幸福是行为主体的内在体验,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工作体验为“最幸福”的。教师职业的“最幸福”并不损害其他人,其他职业的“最幸福”。
事实上,教育活动包含了人的一切主客体内容,当中既有无的客体,也有人(学生)的客体,还有教师自我的客体。而其他职业主要是直接与物的客体打交道。比较而言,在职业活动的客体内容上,教育无疑具有特有的优越性。教育丰富的客体内容使它得以能够在职业活动中体验到最丰富的情感内容,因而它也最有理由成为一种幸福的职业。
2、幸福教育——共享幸福
幸福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幸福地教、幸福的学。在幸福的教育中,师生在幸福上是相互“感染”的。这种感染是以师生间的移情为中介。作为一种内在体验,幸福是“独享”的,但通过外部表情,幸福又可以与他人“分享”。当教师的内部体验外化为表情时,教师的幸福就变成了一种可被观察的对象了。
学生通过识别教师的表情,在自己内心激起同构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又会外化成学生的表情,教师通过学生表情的反馈强化了自己幸福体验,学生幸福感也因此渐次强烈。在幸福上,师生双方相互感应,不断激荡,教师“忘掉”了自己的角色,心无旁鹜,意到情随,举手投足恰如其分。对一切问题都驾轻就熟,对任何变化都应对自如,把一切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却又浑然不变。学生也在“忘我”之中随着教师的牵引,仿佛来到了生活现场,沉浸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之中。慢慢的消解中介隔离,达到同悲同欢的融合境界,这是一种“忘我”的体验。当然,这种体验状态既可以是以感性情感为主的“热情奔放”场面,也可以是以理性为主的“条理”、“系统”、“缜密”、“深沉”的理智情感。情感体验的教育方式激发了对知识、对学生或对教师的爱,丰富了师生间的理解,弥补了因语言表达造成的意义缺失,使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神效。
在幸福的体验性教育中,教师既是幸福的创造者,也是幸福的享受者;学生既是幸福的享受者,也是幸福的创造者。师生双方在教育幸福的创造和享受上得到了内在的统一。
三、诠释“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理念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一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因此,育人为本,为学生终生幸福发展服务的高度负责精神,应当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基于以上思考,以夏军校长为核心的我校新一界领导班子着眼素质教育,立足学校实际,于2003年确立了 “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科学的办学理念。对此,夏校长在发表于《中国教师报》题为“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文章中曾有以下解释:
1、其核心意义:为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同步发展,创造最佳的环境和条件,使在吉林一中接受教育的所有学生都有——理解幸福的思维;创造幸福的能力;体验幸福的境界;奉献幸福的人格。拥有提高生命质量的高素质,从而造就高品位人才,促进个人与社会、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2、其实施方略: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基本前提;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至关重要,学生的自我教育举足轻重。
鉴于以上总体构想,基于课题实践的积累,笔者暂且这样定位实施中的我校的“幸福教育”。
1. 指导思想是:素质教育理论与思想。
2. 核心理念是: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3. 遵循原则是:树立科学幸福观与培养幸福能力相结合原则。
4. 重要内容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
5. 基本目标是:提升师生幸福境界——将幸福带给他人。
四 .初探“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途径
(一)创办幸福学校
创建幸福学校是幸福教育赖以存在的大时空,是成功进行幸福教育的前提条件。
关于幸福学校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要做这样的思考——“学校要让年轻人的心激荡,走进学校,应当让人能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
1.让学校成为一座探索求知的学园
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没有文化,学校不引导学生和教师去探索求知,也就不成其为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幸福的学校必须有浓郁的学习﹑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围,为学生创建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空间,以增强其吸引人﹑教育人的力量。“研究性学习”可做示例。
2.让学校成为一处生动活泼的乐园
和谐的环境易于引起共鸣,愉悦的氛围利于迸发激情。让学生的智慧能源得到深层挖掘,情感能源得到充分释放,个性特征得到健康发展,这才是幸福学校要研究和追求的深层意义上的生动活泼,只有这样,学校才有歌声与笑声,学生才会有成长的真正快乐。“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活动”可做载体。
3.让学校成为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园
有教育家说,学校应当是家庭的延伸。这道出了人们对学校所期盼的那份温馨和亲情。没有亲情的教育不能触动人的灵魂,没有尊重的教育无法引起人的共鸣。只有震撼人的情感,开发生命的潜力,懂得珍爱生命的教育,才能成为幸福的教育。幸福的学校是传送爱的学校,让学校在充满亲情的氛围里自由发展;幸福学校是传播爱的学校,使学生在感受教师无私的爱后,在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以人为本﹑学生至上”可作为办学宗旨。
4.让学校成为一所美丽的花园
学校不是花园,但它应当像花园那样整洁﹑有序,让生活在这里的师生,人人以绅士自律;学校不是花园,但它应当像花园那样充满绿色,让这绿色充盈师生的心灵,唱响奋发向上的生命主歌。幸福的学校应当合理开发和配置学校的办学资源,积极创建必要的办学条件——绿色园区﹑现代化设施﹑人文化景观。“天人和一”可以作为建校方向。
(二)创设幸福课堂
赏读诸多关于“幸福教育”的文章,采撷部分学校“幸福教育”的实践经验,深思后发觉现有成果仅停留在认识层面。至于实施方法,更是游离于皮毛。
究其原因是没有找准幸福教育的中心载体所致。其实,实施幸福教育的中心载体就是课堂教学。可以说,没有幸福的课堂教学,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教育。
“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是幸福教育的实质内容,每一位老师都要潜心探究如何创设幸福课堂这一重要研究课题。
笔者仅将个人的一些零散的不成熟的想法写在下面,借以抛砖引玉。
1.幸福教师
教育是依托于影响来实现目标的。由此推论,没有幸福的教师,就没有幸福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一定程度上,学生的激情迸发需要教师激情的激荡,学生的快乐拥有需要教师快乐的感染,学生的幸福体验需要教师幸福的传递。这犹如花木与阳光,唯有阳光普照,方能开出阳光般灿烂的鲜花。
创建幸福课堂,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达到“三师”高度:一是严师,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二是名师,要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摆脱平庸不甘落后的英气。三是人师,要有纯洁的灵魂,高尚的情操,完善的形象,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样的教师步入课堂后会宠辱皆忘,面带微笑,流淌激情,洋溢着崇尚教育职业的幸福感,在自己创建的幸福课堂上进行幸福的教育。
人食五谷杂粮,谁无烦恼?关键在于自我调适。摘录哲人幸福说,助君抛却烦恼亲近幸福 —
(1)幸福是容忍了不幸而后产生的----蒙田
(2)相信自己幸福的人一定很幸福了;认为自己不幸的人已是很不幸了----佚名
(3)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享受真正的幸福----富兰克林
2.幸福学生
幸福教育的切入点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通过培养幸福观形成合理的幸福思维,产生正常低调的幸福感,进而生成感知幸福的能力。那么,幸福学生对幸福是怎样感知的呢? 下面摘录调查中得来的部分学生的观点借以参悟。
(1)家庭——拥有健全、和睦、互敬互爱的家庭是幸福的;拥有平易近人、善于沟通、指点迷津的父母是幸福的。能让父母放心、欢欣、温馨的自己是幸福的。
(2)学校——在名校就读、为名师所教是幸福的;为母校增光是幸福的。
(3)同学——拥有团结又真诚、互助有竞争的班级是幸福的;拥有学习上鼓励、生活中支持的同学是幸福的。为班级的荣誉尽力、为同学的成功尽心是幸福的。
(4)老师——尽职尽责、爱护学生、公正待人的老师让学生感到幸福;充满激情、幽默风趣、善解人意的老师让学生体验幸福;有具现实意义的内容、用令学生喜欢的方式教学的老师让学生得到幸福。做一个促进老师不断进步的学生是幸福的。
(5)学习——能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并努力使自己优秀是幸福的;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是幸福的;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是幸福的。
(6)个性——学会倾听、理解、尊重、赞赏是幸福的;拥有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是幸福的。
3.幸福观念
“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幸福教育的基本前提”。幸福教育价值观的确定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应的教学价值观。从多数人认同的“幸福是人们推进自我完善,而将潜能及创造力展开过程中,一种可以体验和感受的有价值的存在形态”来讲,笔者认为,教学应建立注重人的生命发展的价值观,即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核心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教师要拥有幸福教育价值观的新理念。
(1)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不同的“样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幸福的教育是尊重生命独特性的个性化教育。它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应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知识的针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2)理解生命的生成性
人是未完成的存在,也是非特定化的存在。人的“非特定化”意味着人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幸福教育是注重生命发展的教育,它要求教师明了生命的未完成性,未确定性以及由此而具有的生成性,幸福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长的情境,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状态,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诱发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并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3)善待生命的自主性
人“天生”具有认识外部世界、求知于外部世界的本性。注重生命发展的幸福教学在实际学习活动中,应表现为:第一,强调自体性参与,即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第二,重视直接经验。从备课上讲,教师要仔细地思考一下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方面已经积累了那些生活经验,实际生活中那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那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从教学角度讲,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体验过程。从学习角度来说,教师要促进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效交融,把直接经验改造、发展,把间接经验整合、转合,进而形成终身学习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学生在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力量与意义。(4)关照生命的整体性
人不仅认知,还有情感态度和信念,幸福教学要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等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在认知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把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挖掘课程内容的情感内涵,激发情感的动机内化作用,利用情感的行为调节作用,使学生在教师流淌着情感的教育过程中,产生共振,既使情感认知化,也使认知个性化。从而使教学过程既成为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在人格修养这一基本幸福创造力方面,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请君自省,你的头脑里是否存储以下教育思想: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
学生今天是什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明天将会成为什么样。
教师的才干不仅表现于渊博的学识,而且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敞愉悦的成长环境。
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有效的教学并不是头脑的碰撞,而是心灵的交流。
教育的一切结果就是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品性良好的人和有用的公民。
4.幸福教学
实施幸福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至关重要。
(1)明确幸福目标
心中明确大目标:教育教学的各个部分都要贯彻“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核心理念;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追求“如何教幸福与怎样幸福地教”的中心目标。
教学明确小目标:课堂教学中既要有明确的培养学生科学幸福观的目标,又要有明确的培养学生幸福能力的目标。
(2)重视教学过程
幸福教学必须改正“重结论而轻过程”的传统教学的错误,使“教师教的过程”让位于“学生学的过程”。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动态生成性,强调学生的主动构建。因此,教师要转换观念开发生成空间,设计弹性方案拓展生成空间,把握实施过程优化生成空间。在营造民主氛围、观察学生思维、及时点拨上做文章,让我们在教学中再也见不到空乏虚浮的指点和示意,人云亦云的屈从和附和;没有不敢跨越的雷池和禁区,也没有令人心灵窒息思维边境。有的是创造的激情、是创新的满足、是智力的挑战、是灵感的“狂欢”、是心灵的愉悦。
(3)人文化的教学内容
新教学价值观认为,教学内容是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的统一,是集真善美于一体的整体呈现。不应是概念、公式、原理或字词、句段的简单堆积,而是生命世界的表达,是生命意义的阐释。因此,幸福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经验,教学内容应该是将学科知识及教师与学科特定内容的相关知识,转化为融人类共同知识经验、教师内化的知识经验、学生个体已积累的知识经验为一体的,经过创造性加工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学科知识的原初形态。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教学就会越有效。概括地讲,在教学内容上,幸福教学要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整合,加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的整合,促进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交融。(4)情感化的教学效能
学生的学习要依靠兴趣、情感、意志、毅力、志向等动力系统的激活,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应以充沛的情感、专注的精神、坚强的毅力、真诚的爱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氛围,要把握教材中固有的情感因素,善于准确无误地挖掘教材蕴含的情感,创设生动、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用情感和爱心感染并打动学生,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让学生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5)发展观的评价方式
幸福教学不局限于认知的目的,更关注学生整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因此,幸福评价要求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还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和热情.教师要艺术地运用评价手段,对学生的评价遵循过程性、情境性、全面性、鼓励性、积极性的原则.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人格、潜能等方面都要给与评价.教师的评价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鼓励、信任和欣赏的一片真情,以真诚促进师生情感的沟通,用评价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6)交往式的师生关系
幸福教学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式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即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处理平等关系时,要求教师具备----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同时,更应强化“首席”的作用----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具体做到:①帮助学生检查和反省自我,明了自己学了什么和获得了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⑧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幸福观,感知幸福,生成幸福能力。总之,在交往式的师生关系中,师生相互尊重、彼此信赖与激励,师生会共同体验到生命的涌动、精神的拓展所带来的快乐与幸福。
(6)自适应式教学策略
近年来,我校教师放弃传统的讲解传授式课堂教学策略,普遍采用了启发式课堂教学策略。即教师围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按照“低起点、小台阶”的方式序列化地组织起来,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所学知识内容。这种启发式课堂教学的策略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能避免学生采用死记硬背和机械式训练的方法学习知识,在调动学习积极性及能力培养方面产生一定的积极效应。然而,启发式教学策略并不是一种理想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其一,提出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未必全部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作用有限;其二,分析解决问题只适应于部分学生,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难以实现;其三,教师牵引过多,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成为空谈;其四,教学过程更多既定性,刻板的行为无法适应课堂教学的多变,教学目标多是无法全面实现。基于如此种种弊端,我们倡导采用自适应式教学策略以超越启发式。自适应式教学包括自适应教与自适应学两个方面。
自适应教就是教师用课堂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用多样化的教学行为替代刻板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真正做到教是为学服务。自适应教学策略要求我们的教师:首先,要重新定位角色,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其次,要为学习而实施教学,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情感体验与学生同喜同悲,人格熏陶与学生同时升华。其次,教师要善于即景生情、节外生枝、旁伸斜逸、见缝插针、随机应变、见风使舵。自适应的教其本质所在是“为学生发展而教”,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应追求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顺畅、学有所得,学有创新,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自适应学习是把学习建立在学生得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一面上,学生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审视、自我评价、自我补救,满足我要学、证明我能学、实现我会学的自主学习方式。自适应学习要求学生不断产生认识的冲动,保持思维的活跃,产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发展的满足和成功的快乐。学习方式采用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自己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提高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自适应学习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必须向学生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或者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引导他们主动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第二,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
第三,必须组织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活动,为学生反思和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交流经验,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机会。
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幸福了吗?我们的教学使自己幸福了吗?叶澜教授的追问会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是否给他们以启迪?
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是否唤起他们的力量?
我是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
我是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
我是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
我是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我是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欣喜?
我是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者“悠然心会”?
我是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
我是否帮助学生达到内心澄明、视界敞亮、人格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