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咸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咸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200804303105刘伟琴
内容摘要:咸宁作为武汉“8+1”城市圈之一,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通过对咸宁特色文化的研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成就的基础上用文化创意的思想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打造咸宁文化产业品牌。
关键词:咸宁文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咸宁市地处鄂南,是一座新兴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中国著名的桂花之乡、温泉之乡、茶叶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其东邻赣北,南极潇湘,西望荆楚,北依武汉,境内铁路、公路、水运四通八达。全市面积9861平方公里,现辖咸安区、嘉鱼县、赤壁市、崇阳县、通城县,共有63个乡镇和6个乡镇级办事处人口278万,森林覆盖率达53%%,是名副其实的“绿城”。
咸宁地名,出于《易经》之“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咸宁自古是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交汇地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存丰富,富有特色和魅力。一,咸宁文化特色魅力
咸宁文化秉承荆楚文化的风骨,吸纳吴楚文化的精髓,融粗犷与细腻于一体,集阳刚与阴柔于一身,古老与现代相互融合,淳朴与浪漫相映成趣,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咸宁的主要物质文化遗产有湖北龙山文化遗址尧家岭文化,商代铜鼓为代表的青铜器文化,中欧茶叶之路源头羊楼洞、辛店积淀的茶马古道文化,因赤壁之战闻名于世的三国文化,佛、道两教同藏的宗教文化与闯王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警世文化、原始生态文化和明清民居古建筑文化融于一山的九宫山文化,汀泗桥北伐战争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及桂花文化、楠竹文化等。咸宁正在挖掘和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赤壁盆鼓、嘉鱼呜嘟、崇阳提琴戏、咸宁山歌、桂、竹、洞、泉民间神话传说和颇有先秦古韵的方言民俗文化。民间歌舞、音乐、剪纸、布贴等曾远赴欧洲演出和展览。山鼓、脚盆鼓、呜嘟、拍打舞、《李闯王传说》、《双合莲》等9项目入选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琴戏更是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世代传承,异彩纷呈,组成了独具魅力、形式多样的咸宁特色文化主骨架。同时以温泉、九宫山、陆水湖为代表的生态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最响亮的一个品牌当属温泉休闲文化。
咸宁,又是“中国桂花之乡”,也是“嫦娥文化之乡”。咸宁大规模种植桂花始于唐代,盛于清朝。古老的月亮崇拜与当地桂花种植习俗的结合,催生了独有的“嫦娥文化”现象。2000年,咸宁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桂花之乡”的荣誉称号。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咸宁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十五”期间,咸宁市加大了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扶持力度,落实了国家出台的各项文化发展措施,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从财政、税收、土地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二,咸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曾几何时,咸宁的文化资源静养深闺,难以显现经济和社会价值。近几年来,咸宁市突出文化旅游和温泉休闲,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培育具有咸宁风格、咸宁特色、咸宁气派的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文化产业彰显出新特色、新气象、新魅力。
㈠发展路径多元化
目前,咸宁市文化项目呈现齐头并进之势。例如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结合,赤壁之战、李自成殉难地、北伐汀泗桥等战争遗址,咸安刘家桥、赤壁新店羊楼洞、通山大夫第等明清民
居,还有九宫山、陆水湖等,都结合民俗文化和乡土风情资源,逐步构建起文化旅游网络。旅游产品不断挖掘地域文化的内蕴,开发态势如火如荼。赤壁市依托茶文化和三国文化,开发茶叶、猕猴桃、鱼、竹等“赤壁四宝”,行销海内外。嘉鱼县依托“二乔”文化生产“小乔”木枕、“二乔”麻花,成为游客之首选。咸安区延伸嫦娥文化产业链,开发桂花酒、桂花蜜、桂花糕和桂花糖系列食品,备受消费者青睐。
集聚是文化产业壮大之征象。市温泉文化产业初具集聚效应。生态新城倾力打造第五代温泉文化,按“一核二片三轴四区十园”建设现代化田园型生态城。以月亮湾为中心,汇聚温泉谷、碧桂园、三江森林、太乙、叠水湾、温泉国际等众多温泉企业,集中体现温泉度假、生态居住、养生休闲等功能。
㈡文化品牌高端化
品牌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咸宁市大力实施文化品牌提升战略,重点打造几大品牌。科学制定发展战略,有效整合文化资源,使资源优势化为产业优势,一批特色鲜明、品位高端的文化品牌,正走出鄂南幽巷,昂首迈向全国。
最响亮的一个品牌当属温泉休闲文化。咸宁市温泉产业具有两个鲜明特质:一是高品位。休闲时代的温泉消费十分注重品味和质量,我市温泉发展定位越过“泡汤”层次,从满足单一疗养的物化享受,提升到满足消费文化、精神层面。近两年,大量星级温泉度假村的建设,形成集养生、休闲、美容、健身、旅游、商务为一体的高端温泉休闲产业。二是复合型。我市一直以“大文化”的理念塑造温泉文化。从一开始就把三国历史文化,鄂南山水文化、桂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向阳湖名人文化,汀泗桥、黄袍山等红色文化,都作为温泉文化的丰富底蕴。
咸宁市委、市政府也在大力推广温泉文化,通过整合和策划咸宁温泉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首届中国咸宁温泉文化国际旅游节”、“美在咸宁————中国温泉之都”摄影大赛、“中国温泉之都————魅力咸宁”锦绣山水缤纷游、“中国温泉之乡”树碑仪式等活动大大丰富了咸宁温泉文化的内涵;鄂南民俗风情歌舞《梦寻咸宁》演出、全国著名诗人“极沐楚天咏温泉”诗歌大赛、“有朋自远方来”盛大欢迎音乐午宴等,也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提升了咸宁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扩大了咸宁地方特色文化的影响。
另一个品牌是三国文化。近年来,咸宁市三国文化产业纵横扩展。纵向方面,不断开掘文化内涵。总投资3.1亿元的赤壁风景区扩建工程,新建三国雕塑园、古战场恢复区、三国城、三国宾舍、大型系列《赤壁大战》场景戏等,赋予三国文化更深的蕴藉涵容。横行方面,努力延展文化覆盖面。投资1.6亿元的湖北风情赤壁度假村,打造地域风情文化。嘉鱼挖掘二乔文化,倾力打造二乔公园,与赤壁之战的历史文化相得益彰。
㈢产业模式特色化
文化产业的新气象与特色十足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咸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办法是:节会开路。2009年首届温泉国际文化旅游节成为彰显城市品牌,展示咸宁形象的靓丽名片,对拉动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县市区节会运作也十分成功。赤壁市连续举办三国赤壁文化旅游节,使三国文化产业突飞猛进。通山县九宫山避暑节、咸安区嫦娥文化研讨会等节会都成为拉动文化旅游,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歌舞搭台。咸宁市坚持一手抓艺术生产,一手抓市场运作,加大专业艺术的市场化步伐,摸索出了一条“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新路子,初步构建起以市场为核心的专业艺术发展新格局,艺术生产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
同时,歌舞也为经济发展搭台酬唱。两届旅游节中,《梦寻咸宁》受到海内外嘉宾高度评价,为节会胜利举办增添厚重的砝码。目前,全市歌舞百花齐放、精品叠出,赤壁市的《千
古风流》、三国赤壁景区实景戏、通山县的《白云深处》、咸安区的《千桥流水桂花香》、崇阳县的《隽水河畔》,都对地方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搭建了流光溢彩的舞台。
咸宁全市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生态文化旅游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依托长江工业园,成立了占地1.8万平方米的咸宁印刷工业园,同时聚集民营资本在各个县市区分别组建了占地8000平方米的图书超市;咸宁的广播电视产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5年,该市共实现文化产业产值和销售收入8.37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2%%。文化产业从业人员2万余众。
三,咸宁文化发展对策
“十一五”期间,咸宁文化产业将向多元化发展。开发温泉谷、龙佑温泉,发展温泉度假休闲产业;开发向阳湖文化名人旧址,发展文化名人产业,完善开发汀泗桥北伐战争旧址等红色文化产业;依托通山古民居和赤壁羊楼洞、辛店石板街,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依托“咸宁是武汉的后花园,生态条件最好”的优势,新建温泉美食文化城,发展饮食文化产业;依托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项目,发展壮大体育旅游。同时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发展壮大媒体传播、出版发行,计划到2012年,文化产业产值达到17亿元,占全市GDP的6%,形成文化旅游、媒体传播、出版发行、娱乐美食洗浴休闲四大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有望成为该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温泉发展未形成集聚效应,产品的知名度仅限于湖北周边地区,因此要全局统筹温泉旅游休闲开发。同时不可忽视咸宁竹文化的开发利用。解读、利用、弘扬竹文化,有效利用竹资源,发展竹文化产业,提高竹产品附加值,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者统一。
㈠用文化创意提升温泉产业发展水平
如今,国内许多温泉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利用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特点,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品牌。如何用文化创意挖掘温泉产业的附加值,不断出新,研究温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从而研究利用温泉整合休闲业的文化新项目,已经成为实现温泉休闲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助力。令人高兴的是,咸宁温泉这一新的温泉文化品牌也正在形成。
温泉正成为咸宁的城市新坐标。温泉正成为咸宁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交融发展的载体。赤壁三国历史文化、汀泗桥红色文化、桂花楠竹之乡的生态文化等要与温泉文化汇聚碰撞,用一个大文化的理念,丰富了咸宁的城市精神,使得咸宁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个国际服装节,把大连推向了世界;一个国际风筝节,把潍坊推向了世界。只有通过分析文化资源,比较优势,咸宁打出了温泉牌,推出了温泉文化节,通过温泉和温泉文化的酣畅喷涌,咸宁温泉文化品牌会越来越亮。
㈡用市场开发观念打造竹文化品牌
结合现代人追求养生和绿色生态的消费心理,对咸宁竹制品(食品)的营养成分、保健功能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和宣传推广。在竹子的利用,经济价值的开发方面,可以说前途无量。竹子生长速度快,易于栽种繁殖,产量很大,用途甚广。竹笋营养好,竹材质量高,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加工可以开发一些新产品。竹制器物,符合环保要求,只要提高工艺水平,仍有广阔市场。竹子在药物、保健品提炼方面也大有文章可做。例如中国新时代集团以淡竹叶为主要原料,科学提取、精制而成的“竹康宁”,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免疫调节的保健功能,被誉为保健珍品。
大力开发咸宁市竹雕特色旅游工艺品,可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综合经济效益,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促进文化艺术遗产的继承和保护,扩大农村和农民就业,实现富民强市。特色竹雕旅游工艺品可成为旅游者良好的纪念品,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延伸,对咸宁市可起到较好的宣传作用。把握较
有发展前景的竹文化产品。如:日用炊具、茶具、餐具、工艺玩具、工艺品、家具工艺、用具、装饰品,利用竹材复合板、人造板开发的产品,以及竹荪、竹笋等为主的竹文化产品,以及应运而生的竹雕刻、竹文学、竹文化、竹画、竹艺术等竹文化产业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咸宁这块古老的热土孕育出来的灿烂文化,正沐浴着文化市场化的春风,在继承和发扬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咸宁已是一座“城中有山、山中有水、水绕城转”的山水园林城市和旅游名城。在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在优秀人才的建设下,咸宁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迎来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湖北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钟新桥著湖北人民出版社
《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年度报告(2009)》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人民出版社
第二篇:绵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关于绵阳文化产业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绵阳文化产业的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调查方式:访谈法 实地考察法 观察法 调查对象: 绵阳文化产业 调查时间:2014年 6月15日 调查地点:绵阳文化局 越王楼 调查组织:
文化是承载历史文明进程的灵魂,文化产业是传承与弘扬历史与现代文明的实质性载体。绵阳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城市,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民族民间文化。同时绵阳还是现代文明气息非常浓厚的城市,灾后重建以来,企业文化、民间民族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一片繁荣。
但是,在绵阳文化发展大好趋势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却令人堪忧,基本上是各行其是,个立山头,互相之间沟通较少,无法把资源优势发挥出来,无法体现出绵阳整体文明发展的优势与集约品牌化外向延伸。文化产业在绵阳还是一个薄弱产业,产业贡献对地方的经济与社会繁荣的带动尚为有限。
绵阳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如下: 1.绵阳科技城的文化内涵与主题、标志不突出不醒目,缺乏文化产业的带动及相关主打产品的支撑,缺乏对资源的系统整合和包装。
2.缺乏标志性的建筑与雕塑,没有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广场。3.文化产品的开发相对滞后。4.缺乏有影响力的地方特产,缺乏高品位的文化休闲活动,老百姓的文化休闲活动形式单一。5.与文化相关的会展活动较少,即使有规模的也很小。6.缺少高水平的文艺演出活动,文化创作出版落后。
7.绵阳的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不够。如绵阳的各类博物馆举办的活动少,宣传少,参观者少。
对发展与建设绵阳文化产业的建议 :
1.着力打造绵阳标志性建筑 标志性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也往往成为人们心中那个城市的代名词,也能够更好地让各地人们了解绵阳。
(1)用丰厚的“历史文化” 为主题的标志性建筑推广绵阳 绵阳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绵阳古名“涪城”、“绵州”,自公元前201 年汉高祖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 多年建城史,这里是人文初祖黄帝的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治水英雄大禹的诞生地。古往今来,这块土地英才辈出,哺育了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豪欧阳修、等无数杰出人物。打造标志性建筑,就是让人们看建筑识绵阳,了解绵阳是一个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2)用“现代科技”为主题的标志性建筑推广绵阳
绵阳有“科技城”美誉,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注重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辖区内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及中国燃气硪轮研究院等十八个家研究所,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科研生产和人才基地。用“先进的科技”为主题的标志性建筑推广绵阳;树立绵阳在人们心目中的“先进科技城”的形象。
(3)用“唯美的旅游文化”为主题的标志性建筑推广绵阳 绵阳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平武境内王朗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最多的地方;北川境内的小寨子沟,是目前亚洲最原始状态的自然保护区;以民族风为特色的北川羌寨羌族文化旅游;窦团山、猿王洞、千佛山、七曲山古柏林、罗浮山温泉、仙海风景区、白马民俗风情、西蜀子云亭、三国古战场,山水园林城市风光,有以中物院科技展览馆、亚洲最大的风洞群、长虹商贸中心为代表的工科旅游,都极具魅力。以旅游的美好风光为主题做绵阳标志性建筑,吸引更多游客,让游客见建筑就能将绵阳的风光呈现在眼前。2.建设文化广场
一个城市的文化广场常被比作这个城市的“会客厅”。它不仅是展现当地城市文化的窗口,也是吸引游人的美丽风景,同时为当地居民提升文化涵养提供了平台。因此建立具有绵阳特色的文化广场,能够呈现出绵阳在历史、科技、旅游等方面的文化特色;开辟为绵阳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与文化活动的场所;搭建绵阳居民了解家乡文化、增加自身综合素质修养的平台。
3.系列化开发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是文化的寄托物,而绵阳城市文化特点的文化产品如今呈现缺乏状态。文化产品的开发的好处在于:第一、能够带动经济消费,增加经济收入;第二、文化产品能够将绵阳市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成为一种免费宣传的效应;第三、文化产品能够更直观的让消费者了解绵阳的文化,提升绵阳的城市形象。第四、提升绵阳市民的文化内涵。绵阳可以开发以“越王楼”形象做的吉祥物,富有民俗气息的羌秀。
4.开发特色餐饮与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产
我们四川的餐饮是全国文明,然而我们绵阳的特色餐饮、特产却有待开发。特色产业、地方特产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比如:云南米线、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等。具有特色的餐饮、地方特产能够将城市的文化、名气都很好地宣扬出去。不吃狗不理,就等于没去天津;可见城市特色餐饮、特产对于一座城市的影响是巨大的。将绵阳的科技、文化等特色和餐饮相结合,将会是绵阳城市的有一个亮点。特色餐饮、特色也能够增加我们绵阳市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提供就业岗位;地方特产通过游客的携带,也将绵阳的文化、特色、名气带到了全国各地,增加绵阳城市名气,吸引更多的游客。5.充分利用绵阳本土优势,发展科技文化力量 争取设立市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对重点领域的文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改制重组和并购。目前全国已成立11只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逾300亿元,大多由政府主导设立。从事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网络传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文化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文化企业或是高新技术项目,将给予行政性收费减免。
6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多渠道调动群众热情
可以通过向群众发放部分免费券,或是减价打折门票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自发参与和丰富文化精神生活。
城乡广场和农村小戏台,重点举办“开心大广场”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整合零散、重复的活动项目,依托我省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培育特色鲜明、在全国有影响的民族民间艺术节和艺术大赛。
加大对民间文艺团队、社会组织的扶持,大力开展文化下乡、对口支援和城乡帮扶活动,大力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确保每个乡镇建成一支群众业余文艺演出团队,壮大群众文化服务队伍力量。对那些开展得好的还可以评为省级群众性文化团队。
2012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为:2012欢乐健康游,围绕主题年和宣传口号,绵阳市的文化产业建设应该组织和设计各类欢乐健康旅游活动,如欢乐家庭,山水健身,运动健体,温泉疗养及中医保健,中华食膳,中华武术旅游等。
第三篇: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评估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评估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十一五”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总体目标,按照理论先导、规划预案、项目跟进的基本思路,以实施“九大工程”和“九个一批”任务为切入点,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提供了抓手、指出了路径和确立了路标。目前,“九大工程”等具体内容得到全面落实,“九个一批”任务正在逐一变成现实。全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迅猛崛起,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业已形成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不可或缺的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增长极,增加值超过百亿元,可以说走出了一条事业与产业并举、保护与发展同步、特色与品牌共赢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以建设民族文化大区为总体目标的历史性跨越。
(一)草原文化的系统研究为全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2004年,自治区首先成立“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并启动“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等重大学术和文化建设工程,对草原文化起源、形成和演进历程及其历史贡献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研究认为,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是游牧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统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不可或缺、不可磨灭的内在联系,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与草原文化是一种互为依存、互为影响、互为促进的深度关系,草原文化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以不同的生成元素、存在方式与文化品格同样影响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进程,因而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做出过重要的历史贡献,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源头之一。同时,草原文化是一个底蕴深厚和异常宝贵的文化富矿,变草原文化资源优势为草原文化产业优势即产业意义上的后发优势,大力发展草原文化产业化,同样是自治区乃至我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具有核心价值的一个重要命题。内蒙古作为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深入开展草原文化及其产业化研究,把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融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伦理基础与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汇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洪流,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几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有关草原文化的理论研究及其产业化路径的探索,不仅为全区各地民族文化事业建设和草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服务,而且使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的形象和影响在国内外得以迅速传播和彰显,草原文化已经成为自治区在全国最大、最具特色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二)体制机制创新为自治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2004年以来,自治区先后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政策措施,并成立自上而下的专门领导机构,全面开展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确定5个区直文化事业单位和包头、赤峰、通辽、鄂尔多斯等4个城市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和试点地区的基础上,对全区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预期目标,即通过企业转制和事业单位改制,培育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国有和国家控股的文化产业企业,综合运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手段,不断解放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草原文化产业化。与此同时,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两次大规模的调研活动,推出一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典型,按照先易后难的要求和次序,积极稳妥地推进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微观文化运行机制转换,并在图书发行、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博演艺等领域首战告捷。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内蒙古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具备相当规模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相继挂牌成立;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集团、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集团等一批独具创新意识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集团应运而生。在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转换机制方面,通辽日报社印刷厂、赤峰广播电视报、赤峰红旗剧场等改革试点,率先顺利完成转制;赤峰市、通辽市和兴安盟的文艺团体实行岗位结构工资改革,基本完成内部机制转换。锡林郭勒、呼和浩特、赤峰和通辽等盟市的演出团体改革后,不仅都有优秀作品问世,而且演出场次比改革前增加了2倍至3倍。自治区直属文化事业单位包括内蒙古乌兰牧骑艺术团、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等在内的59家文艺演出院团,有43家进行了以项目为中心推行聘任制等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并制定院团演出补贴等相关政策,活力明显得到增强。特别是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对内部资源进行系统剥离和对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整合,使报业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为全区文化体制改革积累了新经验。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进行两次股份制改革,使其迅速成为全国同行业中较快完成转企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发行企业,经营状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起飞之势。而内蒙古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无论其资产规模还是创作生产规模,均已形成可观的产业形态,成为自治区文化产业中影响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
(三)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全区文化产业体系已具雏形
随着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内蒙古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文化产业骨干企业不断涌现,文化产业产业链及其关联效应逐步延伸,呈现出快速增长并带动其他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全面整合、对接、优化和培育文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自治区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出版发行业、广播电视业、文博会展业和民族工艺业,已成为主导行业和重点产业群,与日渐活力的广告和文化信息服务、文化艺术培训、文化工艺品生产销售等行业,正在建构自治区文化产业生产、传输和销售的链条和体系。
第四篇: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
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分别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由此可见,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分析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定义和分类
2004年4月国家统计局制定并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进行了规范。明确了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上述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包括了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3个层次。核心层:包括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主要反映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文化服务,主要反映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销售,主要反映相关文化服务。核心层和外围层是文化产业的主导部分,称为“文化服务业”,相关层是文化产业的延伸,分别称为“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文化产品贸易业”。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行业范围涵盖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80个中小类。
二、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末,西宁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法人单位有888个,按文化产业层次分:在核心层中共有法人单位296个,其中:新闻服务2个,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93个,广播、电视、电影服务21个,文化艺术服务180个;在外围层共有法人单位432个,其中网络文化服务2个,文化休闲娱乐服务285个,其他文化服务145个;在相关层共有法人单位160个,其中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生产62个,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销售98个。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制造业78个,贸易业138个,信息传输业120个,租赁及商务服务业264个,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2个,水利、环境和公共管理业14个,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8个,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17个,文化社团117个。
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17223人,总资产为323481万元,实现增加值78825万元,占全市GDP(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其中: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即核心层各行业从业人员7366人,实现增加值28277万元;外围层的各行业从业人员4653人,实现增加值23089万元。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即相关层各行业从业人员5204人,实现增加值27459万元(详见下
表)。西宁市文化产业初具雏形,成为西宁市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2008年西宁市文化产业主要指标
层
别 文化产业分类 增加值 从业人员
绝对数
(万元)占文化产业
比重(%)绝对数
(人)占文化产
业比重(%)
合计 78825 100.00 17223 100.00
核
心
层 核心层小计 28277 35.87 7366 42.77
一、新闻服务 684 0.87 79 0.46
二、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3388 4.30 3754 21.8
三、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9633 12.22 1564 9.08
四、文化艺术服务 14572 18.48 1969 11.43外
围
层 外围层小计 23089 29.29 4653 27.0
2五、网络文化服务 27 0.03 26 0.1
5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16392 20.8 3382 19.6
4七、其他文化服务 6670 8.46 1245 7.2
3相
关
层 相关层小计 27459 34.84 5204 30.21八、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 18981 24.08 3906 22.68
九、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8478 10.76 1298 7.53三、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特点
(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非公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2008年末,全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888个,其中:公有经济单位(包括国有、集体和股份合作、国有联营、集体联营、国有与集体联营、其他联营、国有独资公司)226个,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的25.45%;非公经济单位(包括:合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私营独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等其他非公经济单位)662个,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的74.55%,其中,三资经济单位(港澳台、外资及中外合资)5个。
以上数据显示,西宁市文化及相关产业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格局。特别是近几年来,省、市政府积极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关
于鼓励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等,进一步加大对民营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营造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舆论和政策环境,引导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健康地发展。
(二)文化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内部结构得到改善
从文化产业增加值结构来看:200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78825万元,占全市GDP(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其中,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即核心层实现增加值28277万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5.87%;外围层实现增加值为23089万元,占29.29%;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即相关层实现增加值27459万元,占34.84%。文化服务业在总量、规模上都有显著的提升,产业结构得到改善。
(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008年,西宁市文化产业吸纳从业人员17223人。分层看,核心层共有从业人员7366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42.77%;外围层共有从业人员4653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27.02%;相关层共有从业人员5204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30.21%。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有近70%的人员集中在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即核心层和外围层。
分行业情况看,从业人员最多的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达到3906人,其次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达到3754人,分别占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22.68%、21.8%;从业人员最少的行业是网络文化服务,仅有26人,其次是新闻服务,为79人,分别占0.15%、0.46%。
(四)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西宁市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89%、16.37%、23.01%、30.89%和27.83%。在我市文化产业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1.77%、17.59%、25.59%、30.36%和24.6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尽管学历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状况良好。
(五)文化产业投资的重点趋向文化服务业,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西宁市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文化服务业的事业发展的观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文化服务业投资重点趋向文化服务业,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8年,西宁市文化产业固定资产原价总计为187142万元。从文化产业结构看,“核心层”固定资产原价94477万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固定资产原价的50.49%,“外围层”固定资产原价60042万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32.08%。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固定资产原价占文化产业固定资产原价的比重达到82.57%。以从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的“相关层”固定资产原价32623万元,占全部文化产业投资比重的17.43%。
2008年文化产业全年营业收入合计17393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738万元。在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成为西宁市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
(六)新兴文化服务业迅速崛起和壮大,文化艺术发展亮点纷呈
改革开放30年来,文化及相关服务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些有较大增长空间的产业门类和比较齐全的文化服务业体系,包括新闻服务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广电服务
业、文化艺术服务业、娱乐业等行业。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兴文化服务业发展迅猛。旅游服务业、娱乐服务业、广告服务业、会展服务业、租赁服务业、网吧服务和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新兴行业发展较快。
文化艺术发展亮点纷呈。由西宁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西宁市旅游局共同承办,西宁市歌舞团演出的大型音画舞蹈诗——《天域天堂》,以新颖独特的构思、气度恢弘的场面、精雕细刻的编排、精湛到位的表演,充分展示了青海独特的地域文化,展现了青藏高原神奇静谧的自然景观,深厚浓郁的民族精髓,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气质,昭示了大美青海、夏都西宁的神韵;大通皮影、古建筑彩绘、湟中堆秀、唐卡、酥油花、农民画、千户营高台、却西德哇村古老游戏、湟源排灯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彰显了我市区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以“文化产业、创意无限”为主题,亮相北京国际文博会的昆仑玉品、手绘唐卡、掐丝唐卡、堆绣、藏绣、挂毯、藏毯、木雕、银铜器、农民画、精品图书等极具高原民族特色的精美工艺美术产品展示,以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三江源国际摄影节、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音乐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世界攀岩赛、抢渡黄河挑战赛等创意文化品牌的密集型推介,都真实反映了青海及西宁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精湛的艺术成就,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展现了“大美青海、夏都西宁”的风土人情和近年来在文化产业领域取得的成就。
四、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宁市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进行了积极探索,推动了文化产业良好发展势头的形成,但是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仍处在层次较低的起步阶段,这种状况与西宁市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资源还不相适应,存在着观念不新,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足,规模小,实力不强,缺少品牌,政策不完善,专门人才缺乏等困难和问题。
(一)西宁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较小,低于全国水平
2008年,全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是7630亿元,占同期GDP的2.43%,西宁市只有7.88亿元,占同期GDP的1.7%。低于全国水平0.73个百分点。西宁市文化产业仍处于低层次和弱小产业的阶段,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文化产业发展结构仍需优化,文化服务业比重偏低,总量不足
2008年,全市文化产业中“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实现的增加值分别为28277万元、23089万元、27459万元,三者之比为35.87:29.29:34.84,“外围层”和“相关层”所占的比重和总量明显偏低,不利于提升西宁市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因此西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结构仍需调整,特别是要尽快采取措施,加快西宁市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发展,推进文化创新,加快文化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同时通过相关层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
(三)利用、挖掘文化资源不足,传播、影响能力较弱
西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会城市,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较大的经济开发价值。目前,西宁市文化产业生产能力不足,部分文化资源闲置,文化活力没有充分发挥,文化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同时西宁市文化产业的传播能力和影响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
(四)文化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进展缓慢,落后于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十一五”期间西宁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文化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西宁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还存在规模较小、资金短缺、缺乏品牌、竞争力弱和人才不足等问题,与城市的总体发展不相适应。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精神文化消费支出的增长将会
大大高于物质消费支出的增长。当人均GDP达3000美元时,文化需求在个人消费中约占23%。2008年统计资料显示,西宁市人均GDP为2852美元,接近3000美元,而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城市为10.89%、农村为4.7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由此可见,西宁文化服务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不断增长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五、加快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文化是具有高度战略价值的资源,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和地方的“软实力”。文化产业兼具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以及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力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后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应以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工艺美术行业为突破口,发展具有西宁地方特色和民族艺术特色的文化产品,培育具有市场规模和产业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不断增强西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管理有序、特色浓郁、效益显著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在国内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国办、民营和个体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
经济的发展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居民满足程度的必然途径。经济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展了经济,才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收入,使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居民文化产品需求和消费水平,进而使文化产品的需求成为带动西宁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拉动。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升西宁市文化服务水平
文化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加大政府在文化产业上的投入,对于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发展只有得到资本的支持,才能高端起步,跨过原始的自我积累阶段,直接地走向规范、规模经营。因此必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把文化服务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首先,政府要保障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扶持公益性服务行业发展,增加对文化公益事业投入的增长。其次,在政策上进行扶持,促其发展。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项目,并且要给予国有文化企业、民营文化企业和城乡文化产业项目以同等待遇。
(三)以做大做强品牌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要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倾力打造品牌文化项目,以品牌开拓市场,以品牌赢取优良的产业效益。西宁市具有一批声誉度高、内涵丰富且具独特性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作为打造文化品牌的优质资材。一是以大型民族歌舞《青溜溜的青海》、花儿风情歌舞《六月六——高原花儿红》以及大型音画舞蹈诗——《天域天堂》成功上演为契机,打造一批展示青海独特地域文化,展现青藏高原神奇静谧的自然景观,深厚浓郁的民族精髓,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气质的精品音乐舞蹈巨作;二要做好“非物质文化”这个品牌。一方面要对大通皮影、湟中堆秀、唐卡、酥油花、农民画、湟源排灯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挖掘、整理、抢救、研究和保护;另一方面要开阔思路,通过举办民俗活动,艺术制作等形式,进行非物质文化产业开发,达到推进非物质文化研究与经济发展的有益结合和相互促进。三要做好“宗教文化”这个品牌。塔尔寺、北禅寺、南禅寺、东关清真大寺等在宗教界具有相当高的影响和地位,它们既是西宁市的宗教文化的标志性场址,其中又包含着丰富的建筑文化、雕塑文化的内涵,把它们加以开发转化为文化旅游资源,瞄准顶尖水平进行大策划、大制作、大包装、大营销,以品牌开拓市场,在市场中做响品牌。四是打造精品传统手工技艺品牌,如湟中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湟源陈醋酿造技艺等。
(四)利用科技创新技术,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要求文化领域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从内容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令人赏心悦目。文化产业的自身发展也
要求文化产业活动主体以科学的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增创收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提高竞争实力。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迫切需要依托科技,通过技术发明、引进和改造,使产品、服务技术工艺陈旧落后、缺乏竞争优势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以及先进的制作技术,吸引高技术企业和高端文化技术人才进入文化市场,在文化服务、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中提高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和经济附加值,使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发展、结构不断改善、效益不断提高。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推动文化产业走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激活旅游市场活性要素,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实践表明,旅游是文化的重要经济依托,文化是旅游的引力来源,特色是旅游之魂,而文化则是特色的基础,民俗是最有特色、最具活力的文化。因此,要努力将地方文化优势尽快转化为旅游优势,同时,借助旅游事业的繁荣,将我市蕴藏于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进一步推向市场。以精品意识开发和包装民俗文艺,提高其艺术欣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并融入现代高新科技,使其成为西宁文化旅游产业魅力不减的重要精神支柱。学习借鉴四川省成都市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做法和经验,以农户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以西宁郊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家乐,促进农家乐上档次、上水平。以土族、藏族为重点,发展全面展示民族饮食、建筑、服饰、歌舞文化的民俗风情园,吸引国内外游客体验民族风情。
(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造就一批文化产业精英人才队伍
要加快西宁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既了解文化,又懂经济、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队伍。为此,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选拔途径。二是要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文化产业职业经理人队伍,确保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是要建立人才培养和交流的工作机制,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要重视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要鼓励高校培养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人员,要加大文化人才的国内外交流学习等。
第五篇: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
(一)、这些年中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文化部门的建设以及向产业转化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中国文化产业已经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到2o10年底,文化部主管的产业文化单位就有20多万个,娱乐行业、音像行业、文化艺术行业等年上缴税20多亿,创值100多亿元,若再加上媒体、出版、培训,文化旅游等产业一千多亿的市场规模,已经具备了进一步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我们的文化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有一些发展比较健康的成功的例子,”超女”的成功运作,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巨额的经济效益,品牌和开创意识的无形资产也是不可估量的。
另外一个突出的典型就是张艺谋的电影特别在九十年代末期以后他的电影的产出与运作无不在与市场结合多采取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我们从数千万的票房收入上就能感知到这种娱乐文化在商业运作中所产生的效益,尽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离真正的文化产业还有一段距离.但从这我们就能看出文化所能创造的传奇:文化一旦成为一种产业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其他资本所无法比拟的。
(二)、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国从1994年开始就开始探讨中国文化产业的问题,基本上与曰本、韩国把文化作为立国方略同时提出。但由于体制上和理论上以及思想认识上的一系列原因,中国的文化产业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
国家。现在的日本和韩国游戏软件、动漫画、日剧韩剧等文化产业在几年内已经迅速成长为本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中国却被甩得很远。
特别是娱乐文化的商业化运作.当国外已经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国内的文化产业尚在起步阶段甚至说还没有形成一种产业.大多零散的存在于市场而且在市场中的生存周期特别短暂。中国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都不容乐观.包括媒体、动漫游戏等.都是无法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的。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另一个表现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上的碎片化庸俗化定位严重失衡。它只是定位在一个纯商业性的附属物的地位上。比如近几年闹得比较火的山东曲阜”祭孔大典”.便完全是纯商业的运作是真正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办节的同时.大张旗鼓地搞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企业论坛.而且搞得热火朝天.决策者和当地媒体也对举办活动所带来经贸上的收益津津乐道。把文化只看成一种平台而且这种平台只是为经济这一主角准备的。文化只是一个相当表面的点,是一个只扮演衬托的配角。从来不曾深入地发掘这些特色文化的真正的实质性的内涵和潜力。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不足的原因
(一)从生产者角度看制约因素众多。一是文化创作环境不佳。目前国内很多文化主体,特别是大学、艺术团体等受到体制的限制,条条框框太多,婆婆太多,使得它们的创造性受到戕害,甚至导致缺少创作的活力。二是市场开放程度过低。从出版业来看,在产品层面上市场
化程度已经比较高,而企业化和股份化依然步履蹒跚。最突出的表现在动漫产业,由于我国电视台的动画播出费极低,出现了制作机构的经营活动难以为继的局面。三是法制环境不理想,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以图书出版为例,正版还没上市,盗版就已经大行其道,甚至有些读者找作者签名,拿的就是盗版书。此外,山寨现象也折射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尴尬。山寨作品一方面体现了草根的智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那些恶意剽窃他人创意的做法确实严重挫伤了原创者的创造热情。如何通过知识产权立法来既保护创造性的“山寨”活动,又限制“剽窃式”的盗版活动,是摆在中国立法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四是中国文化推广方式过于死板,媒体海外落地后仍难参与主流舆论。目前,中国媒体落地海外的步伐越来越快,然而,此类媒体由于官方色彩较浓,播出内容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在西方国家主流社会中仍然处于边缘地位。
(二)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是国内居民消费不足,国外消费者心存偏见。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不足。目前中国中低收入阶层达到11亿人左右,是基本的消费群体,居民收入扣除基本生活需要和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福利支出后,可用于文化消费的收入并不多,消费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二是国际各种对华偏见与措施的影响。出于对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的有意无意的误解,不少国家一直对中国心存偏见,各种“谬论”以及莫名其妙的举措层出不穷,比如其“黄祸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去中国化”等等。这都是妨碍其他国家的国民接受中国文化的严重障碍,中国文化产品在这些国家自然很
难获得认可。
三、关于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若干建议
(一)尊重文化的价值和尊严,改进领导观念和方法。
文化产业需要良好的环境,应该尊重文化生产的特殊规律,尊重文化的价值和尊严,减少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威和长官意志,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落实到文化生产之中,把竞争机制全面引人文化生产,让广大文化工作者有充分的独立自主的权利,有广阔的自由创造的空间,保证一切优秀的、有创造性的产品问世。
(二)完善文化产业的市场化。
为完善中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并使其产品与服务的推广手腕更为灵活、更富有吸引力,应当考虑将文化产业进行多层次的开发,以吸引各类企事业单位、诸多确有才干的人才加入文化产业中来,以推动这一行业的发展与成熟。考虑到我国的文化意识形态,我国的文化产业市场应当遵循分层、分领域逐步开放的原则,逐渐允许境外有实力有影响的影视制作机构、境内国有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合资组建中方控股的节目制作公司,允许境外制片机构同境内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合资组建由中方控股的影片制作公司。外资文化产业公司精良的制作水准和高超的运作经验最终将有利于提高本土文化产业公司的运作水平。
(三)新媒体时代的知识产权立法创新。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下,复制变得易如反掌,“山寨现象”的出现有着技术方面的原因,再妄图把所有著作权牢牢控制在作者手
中已不现实,“版权开放”不失为一种合理有益的探索。最终消费者可以让渡版权作品的首次传播带来的复制权利益,通过点击率分成、二次销售、衍生产品的开发而获得相关的著作权收益。这种方法既能使复制者、山寨者获得正版授权,而且使其盈利空间也向纵深发展。电视台也获得一个在互联网上扩大其节目影响力的途径,还会通过其提供的节目中的嵌人式广告得到不菲的收入。这种方式可以不妨作为视频类网站与电视台等著作权人合作的重要方式加以尝试。
(四)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减少阶层收入差距,增强国内民众的文化消费能力。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减轻人民负担,减少阶层收入差距既可以减少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又有助于增强民众的消费能力(其中也包括文化产品的消费),从而促进内需,减轻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五)面向国外消费者优先发展特种文化产品。
一是开发新型数码文化产品。应该积极发展新型数码文化产品,如网络游戏,韩国就是这方面的榜样。这种产品因为所表现的某国文化特质较少,所以更具普适性;同时所依赖又是全球共通的计算机语言,不存在文化上的暗礁,韩国人做的,一贯以聪敏著称的中国人没有道理做不得,做不好;而且,此种文化产品利润丰厚,对中国物质财富的记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极为有利。二是开发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全球化时代并非强势文化一统天下的时代,而是多种文化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舞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
不妨优先发展相对易于外国人理解又极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项目,比如中华饮食、中华养生、中国功夫等。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度迁就外国人的偏好而任意迎合他们,那样做得不偿失。例如,中华饮食虽然遍布世界,但往往因为过于迎合外国人而失去了地道的中国口味,从而也就失去了外国人认同中国文化的机会。使某人接受某种文化产品,其实就是使之接受该种文化产品所体现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