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3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惠州市东江高级中
学
高二年级政治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3第Ⅰ卷
一、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要求的答案。)24、2012年9月以来,随着一部涉嫌诋毁伊斯兰教与先知默罕默德的美国电影《穆斯林的无知》上映,多个国家的伊斯兰教教徒掀起“反美浪潮”,引发流血冲突。15日,多国的反美示威仍在继续,并有越演越烈之势。一部电影引发了数场政治冲突,这表明
A.文化对政治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一致的D.霸权主义影响渗透到了国际政治领域
25、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26、著有《牵手 》、《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等作品的作家王海鸰被誉为“婚姻第一写手”。她认为婚姻会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我国的情况是,结了婚,对方就不能有隐私了,只要有隐私,就是不忠诚了。在美国,夫妻双方都有人格上的尊重,给对方心灵保留很大的空间,夫妻双方如果查看对方的手机,他们会引以为耻。这说明
A.文化决定家庭婚姻幸福B.西方的交往方式更透明更独立
C.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27、2012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关于两岸关系”时指出:“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充分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持久的B.文化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D.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28、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推进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9、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这说明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0、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拾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
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
31、“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
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32、若请你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比较合适的理论视角是
①文化与综合国力②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③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3、2008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4、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探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实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5、自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看到,作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其生命的灵魂和前进的动力始终在于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这表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源泉
B.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C.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动力和基础D.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36、(27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浙江省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提升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和加大对新兴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支持力度,夯实文化消费基础,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浙江省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争取超过1800亿。据统计,目前浙江有出口实绩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企业已经7588家。2011年全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总额达到50亿美元。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如,我国与多个国家互办文化年,如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中俄文化年等。中国已在东盟国家建立18所孔子学院和14个孔子课堂,参加孔子学院文化活动人数达15万人。2012年第三届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共举办300多项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内容包括剧场演出、综艺表演、文博展览、图片展示等,当地电视台报刊媒体等也进行了主题报道。
(1)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浙江省支柱性产业的必要性。(14分)
(2)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应如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13分)
37、(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提到,一些中小学开展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强烈关注。为此,要求中小学要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材料二 《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摄制组历时13个月走遍中国,跨越国内自北向南的60个地区。与以往的中国纪录片制作的步驟不同,《舌尖上的中国》依据西方美食学的理论进行建构,小中见大、见微知著的细节表达方式更贴近观众,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价值观等传播障碍,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说明山东省教育厅这一举措的合理性。(13分)(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是怎样实现文化创新的。(12分)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惠州市东江高级中
学
高二年级文科综合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选择题:
综合题:
36、⑴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分)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对浙江省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1分)。
②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与经济相互交融,(2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老百姓的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促进浙江省文化生产力的发展。(1分)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分)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提升浙江省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1分)。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1分),发展文化产业,能够繁荣浙江省文化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1分),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⑵①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2分)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分)
③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2分)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交流机构,它的设立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也有利于我们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先进文化成果。(1分)
④采用各种传媒尤其是大众传媒等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加速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分)⑤在互办文化年等活动中,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得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
⑥在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还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分)
37、⑴①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分)措施的要求,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去除其糟粕,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1分)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2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4分)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措施,是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的继承,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内容的结合,实现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1分)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2分)。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措施,有利于通过教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1分)
(2)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摄制组通过大量的走访拍摄创造了艺术精品。(2分)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该节目对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全新的手法进行了诠释。(4分)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该节目充分借鉴了西方的美食学理论,获得了巨大成功。(4分)④坚持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克服了错误倾向。(2分)
第二篇: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高二年级体育备课组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惠州市东江高级中学高二体育备课组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转眼间,2017--2018第一学期即将结束,高二体育备课组在学校的关心、年级的支持及自身的努力下,发扬团结实干的精神,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继续深入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现将这学期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备课组老师工作勤奋踏实,对学生热爱负责,以体育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影响每一位学生,表现出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备课组老师之间能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抓好体育常规的管理工作,校内外的各项活动中教师能齐心协力,主动参与。对待学校工作,大家尽心尽责,“老东高”带好了头,“新东高”主动肯干,是一个团结向上,勇于开拓的集体。
2、备课组老师按要求执行教学常规,认真钻研新的课程标准及教材教法,并积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加强自主学习方法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定期举行备课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每周一次的校内教研活动;对教学,训练方面的工作,大家给出自己的意见,讨论改进,不断提高。
3、备课组本学期能认真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开展教学研究和讨论并认真地学习和理解新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根据我校的特点研究如何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和学生们一起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改变以往单调默守陈规的教学模式,课堂较多的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并开展了校本课程《女子篮球》。
4、备课组老师在年级拔河比赛和校运会活动中,认真负责,我们与各班主任密切合作,并积极配合体育科组和教务处工作,使各项活动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同时,协助高三备课组组织高三年级跑操活动,使跑操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另外,高一备课组积极组队参加2017年广东省中、小学健美操啦啦操联赛(惠州站),朱宝仓、刘振宇、刘清亮老师担任教练,率领学生荣获甲组轻器械健身操自选动作第二名、甲组徒手健身操自选动作第一名的好成绩。
今后,本备课组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地开拓进取,力争做得更好。
高二体育备课组组长:刘振宇
2018年1月15日
第三篇:河南省内乡县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合计54分)
1. 网络上有关于“三个苹果改变世界”的段子: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走出蒙昧,有了文化;第二个苹果砸中了牛顿,使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推动科技的发展;第三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三个苹果改变世界”虽具有玩笑性质,却也形象地告诉我们文化和科技的作用。以下关于文化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消费更加丰富使文化生产力作用凸显 ③文化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基础 ④文化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目前我国共有2400多座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这些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陈列展览16000余项,接待观众超过5亿人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从文化的特点角度看,图书馆免费开放是因为 ①有利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②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③有利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通过一双双筷子诉说着不同人生和情感: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了人情的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找到了彼此心灵的依靠……这则公益广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由此可见,公益广告
①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能传播正能量,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③是最直观、最丰富的传播媒介④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建设学习型社会,要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xiexiebang.com
高二政治
④优秀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上述观点表明了
①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人创造的文化也在影响和塑造着人 ③文化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④文化能激励人们追求做最好的自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文化不仅要成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的纽带,更要全方位地融入“一带一路”总体战略布局,特别是要发挥文化产业在拉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这表明
①文化交流有助于避免各国经济摩擦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交流有利于消除各国政治分歧④文化交流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A.①② 传统节日
①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A.①② B.②③
④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D.③④
C.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7.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由此可见,我国的8.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媒的发展经历了等几个阶段。
A.口语、印刷、文字、网络、电子 C.口语、文字、印刷、网络、电子
B.口语、文字、印刷、网络、电子 D.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9.近年来,《媳妇的美好时代》、《甄嬛传》、《琅琊榜》等国产优秀电视剧,走出国门,在韩国、新加坡、印尼以及非洲的国家和地区播出,真正实现了国产电视剧从“拿来主义”到输出创新。这说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③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④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与教育不断融合,在线教育日益火爆,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在网上找到自己“量身定制”的课程,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灵活。这说明 ①科技进步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重要因素 ②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 ③“互联网+教育”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④在线教育有利于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中华文明五千年灿烂历史,为治国理政积淀了丰富的智慧和思想。习近平主席指出,领导干部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吸取精神力量。这说明在治国理政中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把批判继承作为文化发展的源泉 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④把中华文化作为治国理政的向导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回答12-14题。12.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带领团队坚守自己的信念,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诸多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这主要表明了
①信念可以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在继承创新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中华文化有包容性的基本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曾说:“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得益于
①继承传统——对中华传统医药典籍的整理和发掘 ②博采众长——借鉴西药研究程序和模式研究中药 ③文化交流——推动中医药文化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④推陈出新——借助科技推进传统中药取代现代西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②颠覆对我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 ③有利于形成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④反对封闭主义,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某市着力在精准扶贫中突出科技和科技工作者的智力优势,努力发挥科技在精准扶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该市积极争取和实施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81项,及时发布各类科普信息、开展在线答疑等形式的农业科技传播活动,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说明
①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②科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物质基础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xiexiebang.com
高二政治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④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2015年12月16日到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行。大会上礼仪小姐的青花瓷旗袍引来全世界注目的眼光,此款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又结合了现代裙装的搭配形式,堪称服饰界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②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③文化创新的基础是传统文化④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乡愁是一生情。”完成17-18题。17.不论你走多远,总有一个地方让你想起来就会觉得温暖。无论你身在何处,常有一些山水会勾起你对故土和亲人的无尽思念。由此可见 ①乡愁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②乡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积淀 ③乡愁体现中华文化的个性④乡愁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今天,人们之所以眷恋乡愁是因为
A.乡愁是故乡的山水与习俗的标志 B.人们在寻找内心的一种归属感 C.乡愁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 D.乡愁是一种强大的社会物质力量
19.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汉字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汉字具有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的作用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016年央视农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四个分会场的选择别具匠心: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代表,西安是大唐文化的代表,广州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呼伦贝尔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①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求同存异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 ③异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④我国不同地区文化有区域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可见,爱国主义
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②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③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④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A.①③ 一精神的有
①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②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③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关系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进行了自1949年以来的首次会面,这一跨越66年的“习马会”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写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页。完成23-24题。
23.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习近平发表致辞时表示,“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这是因为 ①兄弟亲情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两岸同胞应携手共进 ③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动力 ④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4.两岸领导人跨越66年的握手,让大陆各地台商深受感动。他们纷纷表示,真心期望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加强沟通对话,扩大两岸交流,深化彼此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造福两岸民众,结出更多惠民硕果。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反映出 ①“习马会”有利于加强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双方发展 ②海峡两岸人民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坚决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③经济发展需要和平的政治环境,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中华民族“贵和”的文化传统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6.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xiexiebang.com
高二政治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2.我国有许多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诗词格言。下列诗词格言中不体现团结统
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这说明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 27.右图12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品格
29.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
B.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
30.近年来,海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本土题材的剧目,如琼剧《海瑞》、人偶剧《鹿回头》、歌舞诗《达达瑟》、舞剧《黄道婆》等。这些剧目在全国各地演出,展示了海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审美情趣,深受观众喜爱,引起了一股海南文化热,演出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①剧目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魅力②剧目创作坚持市场至上的导向 ③剧目创作坚持现实主义风格④对本土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发掘与转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云南印象》,源自于纯正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它表现的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D.③④
C.②④
33.《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魅力,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35.某省举办“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吸引了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他们考察祖籍地的发展成就,了解祖籍地的发展历史,收集祖籍地的民间故事,体验祖籍地的民风民俗,增加了对祖籍地文化的了解。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②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④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6.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3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指出: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认真、敬业、执着、负责,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它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
我国制造业、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与工匠精神稀缺、“差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xiexiebang.com
高二政治
[来源:学科网ZXXK]
不多精神”盛行有关。我们要弘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作风,将其融入每一个环节,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做出打动人心的一流产品,带动我国制造业企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弘扬工匠精神能够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12分)
(2)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弘扬工匠精神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8分)
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地方大拆大建,文化遗产惨遭破坏,城市肌理千疮百孔,历史城市失去原貌……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独特印记。文化遗产犹如城市的一张名片,是创造与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城市文脉是城市的一部文明史,是形成和积淀城市性格的文化基因。城市从其诞生至今,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融合。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将此转化为一条条老街道、一座座名胜古迹,还有民间手艺、历史人物等等,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肌体里。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历史是根,文化是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顺应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树立延续历史文脉的文化自觉,留住文化基因,保护文化遗产,打造城市精神,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幸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9分)
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与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至今依然流传着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一梨园戏。为了适应多元媒体的发展和人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们多样化的文化艺术需求,古老的梨园戏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结合;在继承泉州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等不同部门的共同重视与保护下,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梨园戏亦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海外,积极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与外国演员合作交流等等。梨园戏采取种种措施,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新模式,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梨园戏是如何焕发出勃勃生机的。(8分)
(2)近年来,总书记多次强调“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梨园戏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文化交流,以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9分)
政治参考答案
1----10.C BBDA BBDAD
11—20 BBACC
AABDC
21—30
ADDDA BDBCB
31—36 CAAAB
B 37.(1)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分)弘扬工匠精神,可以培养劳动者认真、敬业、执着、负责,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2分)
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2分)弘扬工匠精神,可以帮助劳动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持久的影响。(2分)
③工匠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弘扬工匠精神,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劳动者工作、创新的积极性。(2分)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弘扬工匠精神,可以带动我国制造业企业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3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弘扬工匠精神,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3分)
③在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提高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2分)
38.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就是在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共建我们的精神家园。
智能组卷
尽在点知 www.xiexiebang.com
高二政治
(或: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也是在保护弘扬、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华夏子孙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3分)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示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城市特色。(3分)
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有利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华文化。(3分)
39.(1)①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创新。梨园戏引入市场机制,和现代媒体相结合。②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梨园戏继承了泉州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借鉴、融合。梨园戏融合其他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学习国际化的舞台经验。④坚持正确方向,着眼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群众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每一点2分)
(2)①在“走出去”过程中,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3分)
②在“走出去”过程中,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2分)
③既要保持文化品牌的个性和特点,又要遵循文化共性与普遍规律,搭建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2分)
④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途径和大众传媒等手段,推动梨园戏“走出去”。(2分)
(主观题答案,只要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
班级作业智能管理 用点知APP
第四篇: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高二第一学期月考一政治试题(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命题人:李双涛 审核人:靳淑珍
一 单选题:共60分(1-20每题1分,21-40每题2分)
1、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
①2014年亚运会吉祥物““风”、“舞”和“光””②古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工作 ③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④粤西第一高峰大田顶的自然风光 ⑤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多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2、《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③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A.①②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D.③④ B.①③
C.②④
3、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具有继承性 ③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这说明()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青年学生都要主动接受“茶文化”的熏陶④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①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②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③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④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B.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7、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实现
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④文化消极地影响人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在黄帝陵人们都要举行公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大典。许多华人华侨,即使相隔万里,也要赶回来与亲人团聚,参加这一公祭大典。这表明()
A.共同的生活习俗和祭祖仪式把一个民族紧紧地联结为一体 B.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对祖先的浓厚感情是一个民族的最显著特征
9、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11、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12、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入乡随俗”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14、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我国一直都重视白蛇传传说、阿诗玛、凤阳花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和浙江江郎山等自然物质遗产的登记和保护工作。下列对我国重视对文化遗产保护理解正确的是()①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②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保护应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晚清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启示我们:()
A.要推动各国文化共同繁荣 B.要尊重、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7、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下基层采访和有质量的稿件,更带来了思想上的净化和心灵上的震撼。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8、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的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就开始出现,2011年随一档节目而爆红网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有重要的作用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之所以要进行文化创新,是因为()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这主要表明()A.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创新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21、目前,世界各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不等,美国是31%左右,日本是20%左右,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韩国高于15%,而我国却不到2.43%。这告诉我们()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C.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D.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
22、绝大多数美国电影都在讲述一个共同的主题:个人英雄拯救。从《外星人》到《指环王》、从《蜘蛛侠》到《黑客帝国》,人们欣赏美国电影,在造就高票房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美国的国民价值观。这告诉我们()①文化对经济、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人们会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实践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 秀的文化()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
24、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 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 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26、通过开展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说明()A.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文化作为一种力量,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 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27、“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②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 ③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8、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
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29、中国人的名字绝不和父母或长辈相同,以此表示对他们的敬重。而非洲有的部族为表示对自己先人的尊重和纪念,则把逝世的先人的名字继承下来,以至于有的人的名字长且多。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风俗习惯的差异 C.文化程度的差异 D.交往方式的差异 30、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31、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32、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3、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4、“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35、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6、2012年6月23日,冀晋鲁豫辽五省“历史文化名村(镇)村(镇)长论坛”在蔚县落幕,为更好保护正一步步被逼进狭小“胡同”的一些具有传统民间文化色彩的古村落带来了曙光。保护古村落:()
①是人们精神活动的物质载体 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③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7、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A.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38、100年来,中华书局以出版古籍和经典为特色。如今他们把自身的定位从“传承者”扩展为“传播者”,既出版古籍学术著作,又出版面向大众的“解读经典”式图书,丰富了文化市场,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由此可见()A.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发展要兼收并蓄 C.文化融合离不开博采众长 D.文化繁荣要锐意创新
“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字)则是前者的表现。就青年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回答39~40题。
39、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0、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①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青年一代
②加大向年青一代灌输传统文化的力度
③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④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要好邻,同要好伴”。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材料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10分)
42.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请你阐述一下这样做的必要性。(8分)
43.某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提到,一些中小学开展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强烈关注。为此,要求中小学要认真甄别和筛选优秀传统文化,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作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说明该省教育厅这一举措的合理性。(12分)
44、徐悲鸿一生致力于国画的创新实践,他认为革新中国绘画的要旨在于:“古法之佳者,守之;不佳者,改之;垂绝者,继之;未足者,增之。”徐悲鸿是如何进行国画创新的?(10分)
高二第一学期月考一政治试题(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答案 1-5 ABAAD 6-10 AABDC 11-15 ADCAA 16-20 BBBAA 21-25 BBCBB 26-30 CCBBC 31-35BACCB 36-40 DADBA
4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2分)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分)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分)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分)
⑤优秀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42、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分)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2分)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4分)43.12分)[答案] ①该省的措施做到了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4分)②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分)该省教育厅出台的措施,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内容的结合,实现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分)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2分)该省教育厅出台的措施,有利于通过教育,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2分)
44、.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分
②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分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进行的交流、借鉴与融合。(2)分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守旧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保证文化创新沿正确方向、采用正确方法进行。(4)分
第五篇: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doc
2016-2017学上学期白水高中高二9月月考政治考卷
一、单选题
1.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发挥才能提供了平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基于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能影响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 ④大力发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是保障公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①网络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②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习主席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这样做的必要性在于
①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现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能促进公民提高辨别是非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
③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④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明代于谦曾写诗《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展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表明
①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具有的特有功能
②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④读书能够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文化伴随着每个人的生活。考试时,会不会作弊?公交车上遇到老人,会不会让座?一张废纸,会不会随便丢弃?都体现出文化人格。文化是每个人的心灵名片,人的行动都是内心文化的反映。这表明
A.人们总是在有形的文化氛围中生活
B.文化是人类全部意识形态活动的反映
C.文化素养只能在生活小事中培养出来
D.从人们的行为中可以透视其精神世界
6.目前,我国已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但人车争路的现象屡见不鲜。“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这一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原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④健康文化是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世界精神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8日订立为“世界微笑日”。微笑是一朵动人的花朵,微笑是最美丽的语言,当每十人每天笑容洋溢,开心喜乐,没有纷争,没有烦恼,人心洗涤了,心灵净化了,社会因此而祥和。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想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③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2015年,围绕实体书店打造的多样化业态使书店变得更加时尚。卖创意、卖服装、开咖啡店、办活动„„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也使实体书店逐渐回暖。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④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0.“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不论你走多远,总有一个地方让你想起来就会觉得温暖。无论你身在何处,常有一些山水景致会勾起你对故土和亲人的无尽思念。乡愁
①是故乡山水与乡土习俗的文化沉淀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④反映了文化对个人生活的持久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中国书画大师范曾先生一贯倡导回归古典、回归自然,他笔下的人物从古代先哲大儒到野牧村童等都能使人感受到守望祖国传统文化、关怀社稷民生的胸怀。这启示我们
①全面继承才能把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到新的水平②中华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③只有继承优秀中华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创新 ④贴近社会生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近日,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琅琊榜》受到众多观众的热捧,其精良细腻的制作,鲜活明亮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平冤昭雪,匡扶正义的主旋律故事赢得
众口称赞。《琅琊榜》以独特的水墨素描之法、力图展现磅礴大气而又不失诗意的精美画面,剧中的景致、服饰、礼仪,皆成为流动和行走在电视屏幕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尽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是推动文化创新的主要因素
②文化融合需要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③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
④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俱进、丰富内涵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论。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下列对文化自觉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基础
②主要强调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③是文化包容性的体现
④包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学习他人文化的长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近年来,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官方微博及行政官方微博相继亮相,旅行路线、民族风情、出行攻略、地方美食„„这些过去在网站论坛上经常讨论的话题。如今在微博上聊得热火朝天。材料告诉我们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②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③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④现代传媒的出现必然取代传统传媒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5.打工文化是与打工潮相伴而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既不属于农村也不完全属于城市,是从打工者群体中自发生长起来的。打工文化的兴起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人民大众是文化的创造主体
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要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因为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文化继承以文化积累作为保障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④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2015年10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举行的欢迎晚宴并致辞。习主席表示,中国和英国是东西方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一直相互影响。中英文明交流互鉴不仅丰富了各自文明成果、促进了社会进步,也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表明
①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动着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状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不妄、不苟、不敢”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应树立廉洁文化的自觉性
②应以传统廉政思想为修廉的根本
③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④要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踏上旅程,享受难得的放松。然而,随着大量中国游客涌入旅游市场,一些不文明行为也时有出现,这不但破坏了环境和中国游客的形象,也为旅游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为此,我们要
①努力实施文化“走出去”,继承并弘扬中华文化
②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③加强文化交流,熟悉并掌握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10月9日宣布,《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世界记忆性文化遗产。这次申遗成功
①有利于人们增强历史记忆,振奋民族精神
②能够使人类面向未来、珍惜和平、永不战争 ③引起日本右翼分子不满,导致中日关系紧张
④有利于人类反思历史教训,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1.在某班一次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讨论中一小王同学在发言中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该发言
①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
②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都有精华和糟粕
③承认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④正确地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从公园跳到广场,从国内跳到国外,广场健身操已成为我国最为普及的健身活动之一。国家体育总局宣布,将在全国推出由专家创编、适合不同人群、编排科学合理、群众简单易学的“新国标”,并按照引导、扶持、规范的方针,推动广场健身操健康有序发展,这表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国家对文化活动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④我国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2015年戛纳电影节售出超过千万元人民币的版权,创下中国动画国际销售的最好成绩。其成功得益于自觉追求“中国化、东方美”民族风格,接续传统、兼收并蓄。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文化创新必须植根于本民族文化
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④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来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实现“四个认同”,要求我们
①既要保持各自文化的民族性,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②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
③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互相借鉴和吸收,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5.有人主张,传统民俗节日应考虑恢复一些对现代有积极作用的千年古俗,还应扩充其新的内涵。如在春节宣传一些振兴中华民族的内容,在清明提倡植树和缅怀亲人与先烈,讲一讲先烈和亲人在世时的一些丰功伟绩;在中秋节宣传和谐;在重阳节宣传敬老爱老等等。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价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A.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永恒不变
B.错误,因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扩充其内涵就是否定其民族性 C.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只有因时而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D.正确,因为传统文化的内涵只有不断改变,才能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26.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迅速升温,从高等学府到市井民间,从大学国学院延伸至中小学。重视国学有利于
①全面继承传统思想,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
②形成良好的国学氛围,提升人文素养
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④传承国学经典,实现文化的复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5年10月,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回答下列问题。
27.此消息一出,迅速成为全中国的舆论热点,各类社交媒体为此“炸了锅”。“呦呦鹿鸣”“中医热”等话题通过网络迅速在社会传播,这说明新媒体
①已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
②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传播信息具有快捷性特点
④完全取代了传统的传媒手段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8.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为医学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屠呦呦的成就表明
①医药文化的发展建立在对传统优秀文化继承的基础之上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医药文化创新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③全面继承传统医药文化才能有效推动医药文化的健康发展 ④推进医药文化发展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才能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线条为表现手段的造型艺术。“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
C.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传统文化都是精粹,我们应该继承发展
30.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传统文化复苏升温的新信号。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是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体现我国历史文化成就
④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某作家在谈及“文化是什么”的话题时描述道:“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踏实怜悯的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上述描述说明
A.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B.文化素养是教育培养出来的
C.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D.文化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
32.“留在一个人脑子里和心灵中的乡音和留在他话里的乡音一样多”,拉罗什福科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A.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具有差异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33.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够酷够嗨。个别“偶像”演员也身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
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非常重要
③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4.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就自然资源禀赋和国家的资本投入而言,浙江省并不优越甚至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浙商凭借“不找市长找市场”的创业创新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发展速度远高于其他省份。这体现了文化
①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力量
②源于实践,又引导实践的发展
③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5.如今,学校髙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因为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能够
①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②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
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④决定学生的命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6.(本题6分)“十二五”以来,我国各地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全力推进农村 贫困
地区发展,扶贫、脱贫工作成效显著。
材料: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的贫困。山区贫穷的根源除了资源贫 乏外,另一个主要症结是人口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差。贫困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长期的贫困文化积淀,又反过来成为制约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
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说明在扶贫工作中注重解决文化贫困的合理性。
37.(本题12分)2016年8月1日,第二届“追逐梵高少儿绘画大赛”全国总决赛颁奖典礼暨中荷文化交流活动在荷兰梵高博物馆隆重举行。两年来,大赛组委会在“东方明珠”,“艺术广东”,“紫竹科技园”,“关爱自闭症儿童”,“上海设计周展”,“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等场所举办了多场艺术公益活动。2015年7月,组委会成功组织80多人的文化艺术参访团赴荷兰、比利时、法国的6个著名博物馆、3个重要艺术写生地与当地的青少年一起交流学习。
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说明。
38.(本题12分)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春节联欢会以来,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2年。春晚一直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近年来春晚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春晚陷入瓶颈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节目内容媚俗、未能及时适应受众审美心态的变化,同时也受到了地方卫视各类综艺节目的挑战。春晚若能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相信一定能前景更好。
根据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为春晚克服困境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5.BCCCD 6-10DCADB 11-15.CDDCB 16-20DCBDA 21-25.ADBDC 26-30BAABD 31-35.DBACA 36.
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文化扶贫可以消除贫困的文化因素,有利于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通过文化扶贫,可以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解决文化贫困,能够转变贫困地区群众落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热情,实现脱贫致富。
37.①中荷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折射出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举办中荷文化交流活动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和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举办中荷文化交流活动既有助于发展中荷各自的民族文化,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④举办中荷文化交流活动,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中荷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8.①春晚的节目作品应该立足于社会实践,反映人民的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创新。②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春晚的节目作品应该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在创新中注入时代精神。
③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春晚节目的内容、形式,在保持原有特点的同时,可以借鉴、融合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④春晚的节目作品,要着眼于受众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向人民群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