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年级5月月考历史(含答案)
2014年春红安三中高二年级5月月考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想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A.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C.春秋时期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到来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 2.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个流派应是()A.墨家B.道家C.法家D.兵家 3.“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B.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4.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B.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C.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D.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5.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学校》)这个观点表明黄宗羲()A.主张君主立宪制B.批判封建专制制度C.设计三权分立D.代表资产阶级的要求
6.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这说明()A.古希腊人具有法律至上观念B.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C.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D.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土 7.“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总体特征并不是所有意大利人的特征,而主要是富裕的上层阶级所独有的。他们只占全部人口的一小部分。”这种评价()A.否定了文艺复兴的重大作用B.较客观地指出了文艺复兴的局限C.忽略了文艺复兴的阶级属性D.片面地夸大了文艺复兴的消极影响 8.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一致的是()A.“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D.“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准则”
9.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
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关于二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包含着对传统儒学的扬弃B.欧洲启蒙思想为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C.二者都提出了对未来社会政治制度的建构D.二者都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 11.陈独秀说:“1911年10月10日的中国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他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12.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来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①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②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③使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更加深入人心④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A.①②④B.③④C.①③D.②③④ 13.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
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据此,你认为雨果的观点是()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
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 C.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
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14.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之上,帝善其能,自是
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材料可见()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
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的书写材料
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 15.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
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16.我国古代的书法理论讲究“意在笔先”能体现这一理论的是()A.“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B.“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C.“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D.“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17.1645年左右,英国一批科学家开始每周在伦敦聚会讨论科学研究等问题。„„1662年。查理二
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旨在利用和完善自然知识,促进自然知识的增长。上述历史现象得以出现的历史条件有()A.工业革命的展开B.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C.生物进化论的确立D.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 18.“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这表明自然科学在当时()A.已经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C.促使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D.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19.二战期间,某位著名画家在一个艺术馆的出口处给每个出入的德国军人分发一幅自己画作的复制
品。一位德国头目指着这幅画问他:“这是您的杰作吗?”画家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这位画家的回答让我们认识到绘画具有()
A.艺术性B.思想性C.阶级性D.社会性
20.在某一流派的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艺术家表现了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材料描述的美术流派特征属于()
A.现代主义B.印象主义C.现实主义D.浪漫主义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20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卢梭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材料三人生来平等,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卢梭《社会契约论》(1)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哪些又体现了突破创新。(4分)
(2)材料二的语录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思想?根据材料概括它表达的思想内容。(4分)
(3)卢梭是一场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这场运动的核心是什么?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要思想,并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从多方面概括这两场运动的相同点。(至少三点)(6分)
(4)试从社会转型角度来阐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分别产生的影响。(6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民主义就是针对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的革命主张……在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七大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社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什么?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胜利道路、革命的两个步骤及革命发展前景的基本主张。(4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为起点逐步开创的?邓小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怎样的贡献?(4分)
2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一块比寻常更为光滑的卵石或一个比寻常更为美丽的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就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牛顿
材料二(牛顿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宇宙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人们坚持理性的原则。就可以认识这些自然规律。人们在认识自然规律的进程中不需要上帝,只需要理性。自然科学上的发现,使当时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坚信,人类社会也有支配其发展进步的永恒法则;人们只要像自然科学那样运用理性王义的方法,同样可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
材料三牛顿,请原谅我,你发现了你那个时代唯一的路,只有具备最深邃思想和创造力的人才能找到的路。你创建的那些概念,甚至直到今天还在引导着物理学中的思考,虽然我们如今知道,它们将被其他一些从直接经验中脱离开来的观念替代。——爱因斯坦(1946年)
材料四有人说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来了,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来了。——吴国盛《科学的历程》(1)材料一中“光滑的卵石”“美丽的贝壳”指的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牛顿的发现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请求牛顿原谅他的原因。(4分)
(4)材料四的认识正确吗?结合所学知识,谈淡你的看法。(4分)
高二年级5月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1.C[根据所学,孔子的儒学思想脱离当时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因而始终没有能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和采用。西汉武帝时国家统一,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思想等需要,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确立起来。]
2.C[材料信息反映了法家思想。“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大意就是说世道不同了,事物改变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这是韩非的主张。]
3.D[材料关键信息:“君子之为学„„以救世也”,也就是君子之为学在于明道救世解决现实问题而非研究诗文、钻研文字,与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一致。]
4.D[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推论A项错误。理学是北宋儒家学说的新发展。理学家也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新观念,推论B、C两项错误。“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推论D项正确。]
5.B[材料表明黄宗羲反对以天子的意志为标准,反映了他反对君主专制的观点。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黄宗羲不属于资产阶级。]
6.C[福西亚人放弃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这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体现了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7.B [料体现了文艺复兴只影响了富裕的上层阶级,而占全部人口大部分的民众并没有受其影响,强调了文艺复兴的局限性,因此B项符合题意。]
8.C [“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是倡导民主法治,反对专制独裁,是从决策方式的角度谈的;“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准则”,谈的是自然法,不是揭示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与孟德斯鸠的话相一致。因此,本题应选C。]
9.C[本题考查对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理解。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并没有摆脱儒学范畴,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但并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欧洲的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并提出了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思想,对未来社会提出了构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的准备工作。10.B [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保留皇位,以此挽救民族危亡;顽固派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主张维护清朝统治;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1.A[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从材料看,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仅仅是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但对旧思想、旧教育没有任何冲击。该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激进派对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无法实现的不满,故A项符合题意。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排除B项。c项与题意相左。D项表述与题意不符。]
12.B[“真理标准问题”早在1978年就提出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排除 ①②。故符合题意的是③④。]
13.D[中国的发明在西方能发展成为有用的东西,在中国 却无声无息,说明中国缺乏变科技为生产力的条件。]
14.C[材料描述了“蔡候纸”的发明情况,不能说明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也不能体现出它是东汉元兴元年后唯一的书写用纸,实际上当时很多文字还写在绢帛或竹木筒上,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使用棉布造纸,排除D项;综合材料内容可知,C项符合题意。]
15.B[诗仙”是李白,排除A项;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排除C项;吴道子是唐朝画家,擅长人物画,风俗画开始盛行于宋代,排除D项。]
16.A[“意在笔先”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故A项符合这一理论。]
17.B[本题解题要抓住时间信息和主题来分析,采用排除法。工业革命的展开是在18世纪,生物进化论的确立是在19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是在17世纪中后期,A、C、D三项排除。]
18.D[牛顿(1725年~1807年)生活的年代,正是启蒙运动蓬勃发展的年代。牛顿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使得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对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进一步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正确答案是D项。]
19.B[艺术家通过绘画讽刺侵略的行径,发挥了绘画思想性的功能。]
20.A[本题考查世界近现代美术流派的特点,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中的“表现了人们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美术流派特征属于现代主义。] 21.(1)继承:以民为本(民主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创新”: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法治。
(2)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内容: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现世幸福。
(3)核心:理性。主要思想: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相同点: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都促进了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准备;都弘扬了人文主义;都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4)影响:前者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后者极大地推动了欧洲尤其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规划了蓝图。
解析第(1)问,从材料可看出黄宗羲继承了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黄宗羲思想中的反君主专制思想超越了传统儒家思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围绕“人”这一主题回答,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第三小问,根据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卢梭所处的时代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人生来平等”“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等回答;第三小问,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可从二者发生的背景、目的、内容等方面回答。第(4)问,对二者的评价要从期待的积极影响和不足两方面回答。
22.(1)问题: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人民的生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步骤: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前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3)起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贡献:提出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建设中国特色衬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本题围绕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1)问据所学知识回答三民主义内容和辛亥革命的意义。第(2)问要依据材料二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来作答。第(3)问据所学可知十届三中全会上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后一问言之成理即可。
23.(1)牛顿的运动三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2)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使资产阶级思想家认识到人类社会也有规律可循,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科学基础。
(3)爱因斯坦在尊重和继承牛顿科学发展的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4)正确。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而向前发展;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料二表达的两层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3)问从爱因斯坦对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唐进行思考作答;第(4)问从牛顿经典力学和达尔文进化论对神创论的否定来思考作答。
第二篇:高二上半学期历史月考
一.选择题(共36小题,每小题2分,共72分)
1.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耳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胡适对于社会变化与思想界状况之间关系的分析是 A.正确的 B.根本错误的 C.片面的 D.表面的
2.《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此段文字出自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道德经》
4.“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之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请根据所节录文献内容判断,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一派的观点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5.《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6.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7.《春秋繁露》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材料体现了
A.天人感应 B.君权神授 C.阴阳五行学说
D.封建等级思想
8.“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这一论断评价的是 A.孟子“仁政”学说 B.荀子礼法并施主张 C.董仲舒新儒学 D.程朱理学
9.宋代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 “道是世间万物之源”。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
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B.首倡“格物致知” C.提出“理”为万物本源 D.充实了伦理纲常
10.《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11.“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
12.理学最为推崇的《大学》出自《礼记》,它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反映出来宋明理学 A.以修身为本 B.以格物为本 C.以平天下为本 D.以礼记为本
13.“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4.清人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清政府采用残酷的刑罚
B.批判了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 C.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D.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15.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16.“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此文反映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7.“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 ‘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A.朱熹 B.程颐 C.王阳明 D.黄宗羲
18.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 A.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C.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B.韩非子的中央集权思想 D.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
19.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糟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日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2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求善而不存真 B.有很强的封闭性 C.缺乏理性精神 D.落后于西方国家
22.秦始皇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在全国推行了统一的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的文字是
23.明代徐渭有一首题画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可见该配诗画作是
A.山水画,重视写实 B.风俗画,刻画习俗 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俱备
24.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种表现形式属于
A.小说 B.戏曲 C.说书 D.绘画
25.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 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26.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①《春秋繁露》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8.“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29.“辛亥以后,满洲之宰制政策已为国民运动所摧毁,而列强之帝国主义则包围如故,瓜分之说变为共管„„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辛亥以后,满洲宰制政策既已摧毁无余,则国内诸民族宜可得平等之结合„„”这一思想属于 A.旧三民主义 B.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C.新三民主义 D.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30.孙中山临终时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最典型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三大政策 D.国民党一大宣言 31.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32.1927年9月,毛泽东创作了《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创作时毛泽东已
A.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D.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33.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34.“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为此,毛泽东提出了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统一战线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35.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②对社会主义阶段主要矛盾和总任务的论断 ③对社会主义建设速度问题的分析 ④对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问题的论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3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A.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B.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D.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二.非选择题:
37.(2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轮,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材料三:泰西近政论,皆有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昭统筹全局折》
材料四: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就当成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两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讲》
材料五: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他号召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要有探究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这样,陈独秀等人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新文化运动序幕。
请回答: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思想主张的概称。(4分)其主张有何相似之处?(2分)
(2)同是向西方学习,材料三和材料四的思想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从国体、政体角度回答)(6分)
(3)根据材料五,判断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2分)并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和后期新文化运动的“新”表现。(4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在近代中国,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在中国分别掀起了什么运动?(4分)从中可得出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阶段特征是什么?(2分)
(5)这一系列学习均宣告失败,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为此,我们得到的主要启示是什么?(2分)
答案
1—5 ABADB 6—10 ABCCA 11—15 AACBA 16—20 DDACD 21—25 CBCBC 26—30 BDBCC 31—36 CAAADC 37.(1)材料一:“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材料二:“中体西用”(2分)相似之处:地主阶级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2)共同点: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或答走资本主义道路)(2分)不同点: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分)(3)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或《新青年》)
第三篇: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本次月考时间在水平测试考试的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也是历史必修三所讲述的最后的一部分内容,以后我们将进入复习阶段,而对于月考进行分析十分有利于我很好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实际运用力,以便我今后的水平测试做好更好的准备。
试卷概述 本次试卷,考试时间共计90分钟,100分。其中选择题25道50分,材料分析题四道出自平时我们所强调的重点知识。具体分析 选择题,第5题,本题的主要古文表述,但是其实际的内容为就是关于向西方学习的问题,有多个学生出现了错误,而且在后面的材料题中有明确的表述,以后要教会学生多细心;10题,学生的出现错误比较多,关于新文化运动,课本上知识简单的题了一些,而我带讲课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提出在时间上他还分前期和后期的概念,以致学生不能理解提问的是什么。12 本题考查学生大的历史观,是规律的考查,可能由于平时太注意对于细节知识的讲解所以,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正确的答案。20题也是考查学生的综合总结能了,学生没有平时的基础,所以要在今后进行重点练习。25 题对于根本原因这样的表述,一定要明确体现在当时最主要的矛盾上,有的选项也许是原因但不一定是根本原因这一点学生一定要记住。材料分析,第一题需要学生的历史联系能力,能够通过材料二,联想到当时西方国家的情况,在联想到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联系,不能孤立的来分析问题。第二题本题为古文形式,但是,并没有一定要读懂得必要,只要掌握其中的重点部分,所以要教会学生要掌握重点,而且在一个不重要的部分其实也表现出了当时的时间,可是有些学生并没有注意到,所以要注意给学生提醒要注意对于细节的把握。
以上是对于月考的分析,同时也加上了一些我通过对于考试分析所产生的反思,希望这样我能过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状况,为我今后的教学有更大的帮助。
第四篇:高二月考历史选修一
新乡县一中高二月考历史试题(选修一)
命题人:刘乐辰 2013.3.26
一、选择题(40*2=80分)
1.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①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鼓励发展工商业 ③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 ④创立五百人议事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表明梭伦改革:
①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②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
③没有触动贵族利益 ④过多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共同目标是反对贵族专权的雅典公民是()①“平原派”②“山地派”③“海岸派”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4、按照财产等级制度,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官员的是()①公民大会②“四百人会议”③陪审员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5、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奴隶主民主政治 C、贵族专制政治 D、平民民主政治
6.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废除“六一汉”制度
D.恢复长老会议制度 7.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改革是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庇西特拉图改革
8.春秋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最早提出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的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改革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 9.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使土地私有成为合法化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 10.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 A.秦孝公大力支持
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 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
11.从商鞅变法的思想看,商鞅主要是贯彻落实了战国时期谁的思想?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兵家
12、商鞅变法的意义深远,下列哪一项不是商鞅变法的意义。
A、推动封建社会制度的形成 B、秦国通过变法渐渐富强起来 C、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D、为秦国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1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14.(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亲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 15.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16.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17、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实行俸禄制 ②推行均田制 ③易服装 ④迁都洛阳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④③② D、①②③④
18.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①实行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 的赋税收人②赋税征收严重不均,农民负担重③民族矛盾日渐突出④冯太后推行“汉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 C.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之风
20.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 D.推动了北魏社会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①制定官吏傣禄制,严惩贪污 ②设立三长制
③迁都洛阳 ④移风易俗,推行汉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具体措施有
①迁都洛阳 ②实行宗主督护制 ③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④改汉姓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22、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条件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 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23、孝文帝改革中从根本上推动封建化的措施是()A、均田制 B、三长制 C、礼乐制度 D、九品官制
24.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又兴旺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25.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26.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1]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27.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夏种、秋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均输法
28、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 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
29、王安石变法中的青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0.王安石变法的“募役法”和唐朝的“纳绢代役”,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意义是
A.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
B.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商品经济发展使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 31.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32.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的欧洲国家是
A.意大利 B.西班牙 C.德意志 D.英国 33.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是 A.上帝 B.教会 C.教皇 D.《圣经》
34、从思想上为宗教改革奠定基础的有()
①宗教“异端”思想的盛行 ②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③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5.下列对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灵魂得救取决于表面的礼仪 B.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C.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D.以自律代替了他律
36.穆罕默德·阿里对土地改革的措施不包括
A.取消包税人的免税地 B.没收违规宗教地产 C.将全国土地平均分配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37.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38.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促进了埃及的统一和振兴 C.改变了埃及的社会性质 D.遏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9.“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基于这一思想,阿里改革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保护民族工业 C.发展机器生产 D.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40.下列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B.奠定了埃及近代化的基础
C.使埃及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 D.使埃及彻底摆脱殖民统治而独立
注:[1]《洛阳伽蓝记》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共五卷,作者是东魏杨炫之。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谬(努)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努(奴隶)。——《史记·券68商君列传》
材料二 在王安石的心目中,工业、手工业的生产,是以使用价值为目的,而不是以交换价值为目的,这是跟他前辈人以及当时守旧派的观点相同的。商业重在货物流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与别人交换的纽带,这也是跟他前辈人以及当时守旧派的观点相同的。王安石与守旧派不同之点又是什么?有如守旧派认为“谷重而农劝”,那是很消极的;王安石则主张兴修水利、改良生产工具和土壤,鼓励农民安业、大力垦荒等,官府要积极参与农事、干预农事。又如守旧派对手工业一向忽视,对商贾力求限制其活动范围和方式;王安石则主张调节日用器物的需要,官府直接参与并干预其商业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封建国家控制下的自由放任政策,扶助商业的发展。
——《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和主要目的。(2分+2分)(2)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变法的突出倾向和失败原因是什么?(2分+2分)两次变法在政策上明显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4分)42.材料一
查各国事件向由外省督抚奏报,汇总于军机处。近年各路军报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之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王大臣领之„„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
——奕诉等:《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拟章程六条折》(1861年)
材料二
该衙门之设也,不仅为各国交涉而已,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为总汇,而事较繁于六部者也。出洋大臣期满,专由该衙门请旨。海关道记名,专保该衙门章京。指拔海关税项,存储出洋公费,悉由该衙门主持。互市以来,各国公使联翩驻京,租界约章之议,皆该衙门任之。海防事起,采购战舰军械,创设电报邮政,皆该衙门主之。自各国船坚械利,耀武海滨,势不得不修船政、铁政,以资防御,迄今开办铁路,工作益繁,该衙门已设有铁路、矿务总局矣。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总理衙门设立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总理衙门职权的变化及其作用。(4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1——10 ABDDBBABAD 11——20 CCDAABADCD 21——30 CDACDBABDB 31——40 DCDBACCBBD 41【答案】:(1)措施:奖励耕织;重农抑商(2分)目的:发展农业生产以增加社会财富,实现富国强兵(2分)(2)倾向:增强政府组织和发展社会生产的职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2分)
失败原因:触及了大地主和大官僚的利益,违背了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2分)
政策不同的原因:商鞅变法时小农经济刚刚确立;王安石变法时农业经济高度发达,商品经济显著发展。(4分)42【答案】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进京;外事纷繁,军机处不能及时办理。(4分)
(2)变化:初设时只是临时性机构,专门处理外交事务;后来职权几乎包括所有洋务。
作用:导致政府机构和权力结构的变动;推动洋务运动。(4分)
第五篇:高二历史11月考
高一年级文科历史十一月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1.“斯巴达作为古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城邦以独立的政治单位立于希腊世界B.城邦王权衰微,实行较民主的政治 C.城邦商品经济发达,农、工、商并重D.城邦小国寡民的突出特点
2、雅典公民希米奥出身于商人家庭,他在家里接受私人教育,其父母主要关注的应该是 A.逆运算能力B.外语水平
C.在学校考试时取得好成绩D.能言善辩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水平
3、下列关于古希腊城邦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A.小国寡民B.有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C.独立自主D.各国有不同的法律和语言文字
4.法国学者加奈隆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这不能反映出 A.古雅典民主的人民主权原则B.古雅典民主的广泛性
C.演说是古雅典民众参与政务的重要手段D.作者对古雅典民主制的肯定 5.《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6.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共同点是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②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③否定血缘关系维系的社会④促进雅典的民主进程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
7.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8.陶片放逐法这种决策的方式是发生在A.梭伦改革时期 B.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C.伯里克利时期D.习惯法时期
9.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里克利执政雅典时期,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在他所实施的措施中最能体现“黄金时代”到来的是
A.扩大公民参政范围B.提高“陪审法庭”的权力和地位 C.制定“公职津贴”制度D.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10.罗马成文法发展的起点是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公民法》D、《万民法》
11.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被宣布为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12.罗马法经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这是适应了A.维护平民利益的需要B.维系帝国的需要C.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D.外来移民的需要 13.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14.下列属于对万民法的表述的是①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② 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 ③ 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④ 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15.有人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其依据是
A 它在罗马帝国统治地区内适用B 它用来管理所有罗马帝国公民
C 它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D 它适用于罗马帝国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16.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法中所蕴含的某种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这个“法律观念”是A.抽签选举、轮番而治B.自由、平等、博爱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17. 《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这表明光荣革命
A.开启了英国主权在于议会的政治格局B.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 C.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D.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国率先形成18.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双手就被缚了。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
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D.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
19.议会权力至上,就是指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最高立法机构,由它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在这一原则下,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C.民主与专制的较量D.历史与传统的较量
下列哪一国家的政体最能体现上述原则
A.英国B.美国C.中华民国D.德国 20.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评述正确的有①下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 内阁成员由国王提名决定 ③ 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④ 首相有解散议会的权利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④D ②③21.19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内阁权力膨胀主要表现在 ① 内阁几乎垄断了立法提案权 ② 内阁直接掌握了一部分立法权 ③ 议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丧失 ④ 内阁取得了财政权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
22.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此语主要针对的是
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少控制力D.美国享有高度的民主制度
23.美国制宪之父麦迪逊曾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就美国1787年宪法看,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A.中央集权与分权制衡B.联邦制与民主共和 C.邦联制与分权制衡D.邦联制与民主共和
24.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前述之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州议会议员,合众国政府及各州政府之一切行政及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本宪法。”该条款体现了什么原则
①宪法至上②主权在民③中央集权④三权分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①③④
25.观察上图漫画(驴象之争),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
A.在政治选举中激烈竞争B.都被严重丑化 C.联合执政D.经常无谓的争斗
26.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791年,制宪会议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1792年国民公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拿破仑建立了百日王朝,1815年波旁王朝再次复辟,1830年,法国再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848年,法国再建立了第二共和国,1852年,法国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近代法国政体变迁的实质是
A.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较量B.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
27.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年,成为法国的“长寿”共和国。导致第三共和国“长寿”的原因不包括 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政治体制之争已不复存在28.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C.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D.德意志帝国议会主权的确立
2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是一个„永久性联邦‟。各邦保有一些民政自治权,而军事、外交、海关、货币、民法、刑法等权力均归中央政府。”上述内容反映出当时德国的A.军国主义特色B.专制主义特色C.君主立宪制特色D.联邦制特色
30.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伟大的创举”是指 A.确立现代政党制度B.实现民族国家独立 C.建立责任内阁制度D.开创联邦制共和政体
31.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2.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B.共和政体的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33.西方各国在近代通过不同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后采用了代议制。关于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的共性说法错误的是
A.基本上实行分权和制衡原则B.间接民主、议会成为代议机构 C.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D.都是比较完善和彻底的代议制 34.议会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显著特征。下列对近代西方议会的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负责 C.法国总统有权解散参、众两院D.德意志帝国皇帝主宰议会
35.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36.某历史学习小组为探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符合这一主题的资料有
①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④《国际歌》的诞生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 其中“最可怕的革命”指的是37.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A.各种政治派别间激烈的斗争B.农民阶级的暴动与起义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引文中“不成熟的理论”是指C.无产阶级建立新政权的斗争D.封建顽固势力的复辟 A.启蒙思想B.马克思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D.市场经济理论 38.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B.出版《资本论》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39.1892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指出:“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这一论断表明《共产党宣言》 A.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B.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C.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D.实现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大联合 40.电视剧《我的法兰西岁月》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邓小平在一面墙前宣誓入团”,这面墙上写着“纪念1871年5月21~28日公社的牺牲者”,这面墙是为了纪念A.马克思B.恩格斯C.巴黎公社成员D.拿破仑 41.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下的经验主要是①无产阶级原则 ②人民民主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初稿》中说:“普选权在此以前一直被滥用,或者被当作议会批准神圣国家政权的工具,或者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只是让人民每隔几年行使一次,来选举议会制下的阶级统治的工具;而现在,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选举它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这里马克思充分肯定了A.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B.巴黎公社的普选制 C.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D.巴黎公社的限薪制 43.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所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新的真正民主国家”。在巴黎公社的措施中,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
①公社委员由选举产生 ②废除旧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③选民对公社委员有监督权和罢
免权 ④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A.①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4.梯也尔在1871年8月就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之后,与君主派及共和派辩论时说:“共和
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
45.当时,巴黎公社委员弗兰克尔说:“3月18日的革命完全是由无产阶级完成的,如果我们丝毫不为这个阶级谋福利,那我认为公社本身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为了为无产阶级谋福利,巴黎公社采取的具体措施有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②公社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 ③规定了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④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46.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具体表现在 A 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B 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 无产阶级直接掌握了政府权力D 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47.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道路上的相同之处是A.以大城市为中心B.以农村为中心 C.采用武装起义的方式D.采用合法的议会斗争的方式 48.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所指定的各项措施最能反映各阶层民众普遍愿望的是 A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B 没收地主土地C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D 实行土地国有化 49.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的革命任务是 A.推翻沙皇专制,完成民主革命B.使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掌握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50.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主要是因为 A 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B 它为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奠定了基础 C 它使世界历史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D它极大地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 25 分)
51.(10分)古希腊、罗马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二 “„„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材料三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光复彩色百科大典·罗马法》
材料四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律文件《人权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1分)指出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2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试对雅典民主制进行评价。(5分)(3)材料三与材料四之间有何关系?(2分)5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材料2:
材料3: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
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摘编)
材料4: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十六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七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第六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请回答:
(1)材料2所示美国的政体与材料1所述政体的主要相同点。(2分)
(2)根据材料3、4比较德意志帝国和法兰第三共和国两国议会、两国国家元首权力的异、同
(6分)
(3)材料4中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与材料1规定的政体有何区别?(2分)
5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体系,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大批失业和挨饿的工人陷入绝望的地步,以致发生公开的暴动„„数以千计的人群涌到赛克斯公司的工厂,冲进室内,捣毁了所有的织布机„„同样在普雷斯敦、罗契台尔也发生了类似的捣毁织布机的风潮。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三 恩格斯空前第一次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战斗的无产阶级是能自己帮助自己的。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必然会使工人认识到,他们除了社会主义以外,再没有别的出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只有成了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就是恩格斯的关于英国工人的阶级状况的一书的基本思想。——列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三分析圣西门等人与恩格斯思想的异同。(2分)
(2)材料三谈到的工人运动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工人运动有何区别?(2分)(3)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的内在联系是什么?(1分)
答案:
一、单项选择:
1-5:DDDBC6-10:BCBAB11-15:DCADD16-20;CABAB21-25:ACACA26-30:CDCDD31-35:DADDA36-40:CCDBC41-45:ABACC46-50:BCCBC
51.答案(1)公民大会;(1分)材料一:人民主权;材料二:轮番而治。(2分)
(2)积极性: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形式,多数人的决策往往更全面、正确;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民主权利保证了公民的自由,促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获得了空前的繁荣;为后世提供了值得参照的民主政体形式和运行机制。(2分)局限性:A就其民主的范围而言,„„B 就其性质而言„„C 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意味着„„(3分)
(4)罗马法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也有这样的规定,这说明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础。(2分)52.答案:
(1)相同点: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②都是代议制民主形式。(2分)(2)相同:①两国议(国)会都实行两院制,都行使立法权;②国家元首有行政权,都是本国军事最高统帅。(2分))
不同:①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小,帝国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法国议会享有真正独立的权力,虽受总统制约,但与总统是并立的机构。②德国皇帝不需对议会负责,拥有绝对的行政权;法国国家元首要向会议负责,法国总统任命内阁但其行政权又受内阁制约。(4分)
(3)区别:①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②德意志帝国内阁对皇帝负责,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2分)53.答案:
(1)同:都看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1分)
异:恩格斯看到了圣西门等没有认识到的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1分)
(2)材料二反映了无产阶级斗争还处在自发阶段,斗争手段是捣毁机器;材料三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斗争已进入自觉的阶段,工人运动开始和社会主义相结合。(2分)(3)空想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