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全球信息安全发展走向
2014年全球信息安全发展走向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呈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政府部门、金融、能源等国家机关和重点行业为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能力,纷纷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安全产品的采购规模不断提高。
2013年,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个人生活带来便利,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过去的一年全球互联网安全也摊上不少大事:“棱镜门”事件震惊全球、数据泄露事故似乎已经成为家常便饭,ATP攻击事件层出不穷,DDoS黑客活动的频率与手法不断提高,甚至出现了史上流量最大的攻击。新技术、新攻击让人眼花缭乱,企业如何能在这场日益复杂并且不断变化的“战争”中领先一步,是时候拨开云雾,一探未来安全趋势,从而有的放矢。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自2007年以来,我国信息安全行业市场规模维持在15%以上的增速。而从当前我国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需求不断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日益丰富。
预测了2014年的主要信息安全行业发展趋势:
趋势一:家庭成为黑客攻击目标
黑客不再将目标局限于企业与政府。例如今年多起支付宝或网银帐户被盗,黑客已经直接危害到了消费者,而这一现象也将持续至2014年。更多复杂的新技术将会影响消费者以及家用的技术。蓝牙和无线网络通信等私人设备成为进入私人家庭系统和通讯的入口。例如,如果全球定位系统(GPS)被黑,就可能会引来一场悲剧。此外,缺乏防御的“智能型家庭”(SmartHome)会将个人信息及往来居住者信息泄露给黑客。
趋势二:整合多层次的安全架构
采用单层安全架构或多个供应商提供的单点解决方案的防御效果并不佳,并且已经是落后的安全策略。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正在通过发展、合作以及收购等方式来获得所有需要整合的必要安全元素,从而提供整合、多层次的解决方案。来年我们将目睹更多这方面的变化,包括增加的威胁合作方面的安全元素。
趋势三:合作应对威胁
单一的供应商或者企业无法对威胁全景有完整和实时的掌握。因此,为了保持与时俱进的有效防护,合作分享威胁情报则必不可少。所以,“友敌”间的合作和行业中的收购都有助于建立一个拥有最优威胁情报、领先的解决方案。
趋势四:持续的大数据实验
供应商与企业都在寻找关于大数据的魔法公式。供应商们正在尝试设计和构建一个可以被称为“交钥匙”的大数据“解决方案”,该方案可被不断重复,并且可以为用户群增添价值。企业们在寻求可实施的“交钥匙”解决方案,希望在企业内打造更坚固的防御、更通畅的数据环境以及更强的安全意识。
趋势五:悄无声息的攻击活动
我们预计会有更多持续不断且更为复杂的攻击活动来窃取用户的IP地址和金钱,没有物理访问痕迹,不留任何蛛丝马迹。这一现象只会持续增加。因此将安全作为整体IT基础架构中重要环节则至关重要,分层部署进行安全保护,做到第一时间主动抵御安全威胁,防止攻击活动有机可趁。
趋势六:ATP攻击与检测
APT攻击的范围将变得更广,针对性更强,新型攻击技术和手段层出不穷使得隐蔽性更高、潜伏期更长,因此,对于APT攻击的检测与防御则愈发困难。供应商会紧密跟随全球信息安全的发展动态,不断对其解决方案进行改进,并且定期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安全培训,增强整体防御意识。
趋势七:移动设备安全
企业内员工随身携带设备(BYOD)数量将继续增长,并且大量设备都不被管理,暴露与数据泄露与丢失的风险之中。对移动设备的安全防护,已经成为安全领域新的焦点。企业的移动安全管理重点应该是商业数据,而不是员工的各种个人设备。
趋势八:数据安全与隐私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将继续面临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从近来全球发生的数据与隐私泄露事故来看,此点虽然老生常谈,但是任重道远。
第二篇:全球红信息(共)
――获北京爱科赛尔认证中心及欧盟有机产品认证
伊犁州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项目红地球葡萄
依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与保鲜储运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伊犁州农技推广总站与中国农业大学、伊犁金山葡萄庄园等联合对金山葡萄庄园红地球葡萄进行绿色有机生产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制定出了绿色有机生产关键技术规程,在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方面,取得了北京爱科赛尔认证中心认证符合中国有机标准GB/T19630-2005及欧盟有机产品认证。同时在绿色有机标准化基础管理模式“基地+公司+农户”、“基地+公司+标准”等方面做了有效的尝试,在研究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关键技术,建立结构合理的农业标准体系,推进绿色有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及建立完善州直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和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流通领域标准化管理,搞好农产品品牌创建和原产地保护,完善符合州直特点、与州直实际相适应的农业投入品监管标准体系、农业技术标准化服务体系、标准化信息服务体系,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为今后在伊犁州大规模开发有机农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该站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的大豆、水稻有机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也将于年底前通过北京爱科赛尔认证中心和欧盟有机产品认证。
第三篇:全球互联网发展情况
全球互联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商用以来迅速拓展,目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截止2007年1月,全球互联网已经覆盖五大洲的233个国家和地区,网民达到10.93亿,用户普及率为16.6%,宽带接入已 成为主要的上网方式。同时,互联网迅速渗透到经济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推动了全球信息化进程。全球互联网内容和服务市场发展活跃,众多的ISP参与到国 际互联网服务的产业链中。由此带来了互联网服务的产业发展活跃,推动形成了一批ISP,如Google、Yahoo、eBAY等,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2006年10月Google公司的市值已达145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IT公司。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虽然起步比国际互联网发展晚,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同样快速发展。据CNNIC公布的最新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截至到2006年12月,中国互联网网民数达到1.37亿,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的62万网民人数相比,现在的网民人数已是当初的221倍。宽带上网人数达到9070万,位居全球第二位,手机上网网民数1700万。中国网站数为843000个,全国网页数为44.7亿个。
1.互联网ISP提供的主要业务以及业务收入情况
随着宽带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互联网的业务应用同国际主流的业务应用发展基 本一致,中国ISP在业务提供能力方面也同世界先进国家的ISP站在同一起点。目前国际主流的互联网业务在中国都有应用。表1中列出目前中国 ISP/ICP提供的主要互联网应用。
但是,中国本土的ISP主营的互联网应用还是具有中国特色。比如在中国网络游戏业务和即时通信业务发展明显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ISP 2005年总体行业收入大概在300亿人民币左右。总体行业收入增长快速态势明显,2004年到2005年的增长率约为40%。表2是中国典型的ISP的收入情况,ISP的业务收入增长率相差较大,平均增长率在30%以上。
互联网原有的免费提供业务的方式,曾经作为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但是,如 果一切都以免费方式提供,互联网的业务提供能力将难以快速提升,互联网在各种专业的服务,比如金融业、出版业等的应用和发展将受限,因此全球的ISP在自 身发展的过程中也积极地探索业务提供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ISP公司发展情况千差万别,从中国的ISP公司运营商业模式看,有以下三种基本的商业模式:
●第一种是大而全的商业模式,ISP提供广泛的互联网业务。比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雅虎是这种方式的代表。
●第二种是专注于主营业务的模式。比如,腾讯专注于即时通信业务;刚在Nasdaq上市的“如家”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业的ISP。
●第三种是综合经营型的商业模式。比如,新浪这类大门户,在主营新闻信息服务的同时,经营网络游戏、提供网络广告服务等多种互联网业务,并从这些非主营业务中获利。
目前,中国ISP大多采用综合经营信息服务的模式,在关注核心业务的同时,兼顾提供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通过这种经营模式,ISP得以扩展自身的业务运营领域,扩展盈利来源,丰富运营模式,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ISP采用的商业模式同中国互联网应用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关。由于各互联网业务领域的竞争都 非常激烈,竞争格局随时都有可能变化,因而造成了中国ISP大多注重全面巩固和提升自身核心业务能力,提高业务服务进入门槛,ISP通过这种发展模式,确 保自身垄断、主导或者优势地位,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机会。
另外,中国ISP大多同国内电信运营商合作。中国电信推出互联星空合作平台,成为众多ISP寻求同中国电信合作共赢的良好土壤,各ISP在中国电信的网络平台上提供互联网业务服务,不仅推动了宽带产业链发展,也保障了自身用户和业务发展,促进了自身良好的运营。中国移动构架的移动梦网平台,是众多提供移动互联网业务的ISP同中国移动合作的良好平台。一般而言,传统电信运营商会同ISP采用业务收入分成来共享收益。这种合作模式带来了通信产业链的发展和延伸,价值分配逐步走向合理均衡。虽然这种模式在国内外都比较成功,但是在整个商业活动过 程中,传统电信运营商还是占据了主要的控制地位。目前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正在对这种分成模式进行调整,“50 50”新模式的出现预示着中国ISP新一轮的运营模式调整已经开始。目前来看,虽然内容为王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业务市场的重要特征,但是ISP在内容 上具有的明显优势并没有根本改变产业链的主导力量,网络资源和用户资源仍然是决定互联网业务产业链上谁是主角的重要因素。
二、典型ICP运营模式分析
目前按照主营的业务划分,中国ISP主要有以下几类。
1.搜索引擎ICP
到2005年底,使用过搜索引擎业务的互联网用户达89.1%。目前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中国内ISP,比如百度,已经超过以Google为首的海外ISP,成为主要的市场占有者。提供的搜索服务也越来越丰富,包括地图搜索、论坛搜索、博客搜索等越来越多的细分服务。有数据表明,2005年,中国搜索引擎ISP的收入中,雅虎系收入达到2.8亿元,排在第一,百度达到2.7亿元,排在第二,Google收入达到
1.5亿元,收入排名第三。
(1)经营模式
目前国内外的搜索引擎ISP缺乏赢利模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困惑,越来越多的搜索引擎ISP从其他方向去寻找出路,依靠提供网络广告服务、电子商务等方式获利。
(2)典型案例——百度公司。
百度公司是中国搜索引擎业务提供商中的领头羊,在推动自身运营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广告业务是主要的收入来源。百度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升用户粘稠度,扩展主业服务范围的举措,包括将百度搜索工具条同HP商用电脑捆绑,拓展搜索业务到Web2.0上,提供博客搜索等。2006年第三季度财报中,百度总收入达3030万美元,运营利润达960万美元,运营利润率32%。广告收入规模历史最高,达3010万美元,环比增长18%~28%。
2.即时通信ICP
即时通信ISP主要提供基于互联网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即时通信业务。由于即时通信的ISP自己掌握用户资源,因此在即时通信的业务价值链中,即时通信ISP能起到主导作用。这在同运营商合作的商业模式中非常少见。
(1)经营模式
目前参与提供移动即时通信服务的ISP越来越多。即时通信业务由两种,移动即时通信和互联网即 时通信,两者的运营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互联网即时通信业务出现较早,因其沿袭了互联网的免费模式造成了蓬勃发展,随着该业务在互联网用户中渗透率和用户忠 诚度的提高,即时通信服务商开始收费。但是,互联网即时通信ISP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于即时通信客户端的 广告收入。与此不同,移动即时通信业务出现相对较晚,一般采用SMS和WAP等业务接入方式,部分运营商采用内置即时通信客户端方式提供服务。目前大多移 动即时通信服务是付费业务,移动即时通信ISP对移动运营商的依赖性更强,很多移动运营商自身就是移动即时通信业务的ISP。移动即时通信业务采用包月计 费(比如短信方式)或者按使用计费(比如WAP方式)两种方式。
(2)典型案例——中国联通和腾讯公司合作开展移动即时通信业务
出于提高用户ARPU,增加用户黏性的目的,中国联通开展了移动IM业务。中国联通的策略是和 国内外最著名的即时通信ISP合作,优势互补,做大市场。腾讯公司正是在中国开展即时通信业务最早、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本土即时通信ISP。从2003年开 始,中国联通和腾讯合作,在中国联通提供的CDMA网络中,提供了基于BREW平台的“腾讯QQ”即时通信服务。
3.移动互联网业务ICP
移动互联网业务ISP主要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包括:WAP上网服务、移动即时通信服务、信息下载服务等。
(1)经营模式
提供移动互联网业务的ISP,主要采用了同移动电信运营商合作的业务开展模式。以收益分成和利益共享的形式,共同提供互联网业务。比如新浪、TOM和空中网,这些ISP同中国移动合作,将自己丰富的内容进行加工,实现中国移动的要求,并获得业务收益。这种模式下,ISP受运营商政策变化的影响比较大。
(2)典型案例——空中网公司
空中网作为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商和无线互联网门户运营商,2006年的第三季度总收入2501万 美元,同比增长24%。空中网来自无线互联网门户的总广告收入为5.9万美元,比上一季度的2.2万美元增长了168%(见表3)。随着无线互联网门户业 务的稳步发展,空中网来自无线互联网门户的广告收入已经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受到中国移动针对移动增值服务新政策的影响,空中网各项服务收入变化较大。
第四篇:信息安全现状发展
信息安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高速推进,为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根据IDC 2003年数据分析显示,目前安全市场的增长远远高于整个IT市场的增长。
IDC预测,2007年全球安全市场总额将从2002年的639亿美元增长为1188亿美元,其中硬件、软件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将分别为32.4%、34%和33.6%,其市场规模平均增长率分别是11.8%、12.2%和15.8%。根据IDC预测,亚太区信息安全的市场规模将从2003年的37亿美元增长为2007年的83.4亿美元,而中国信息安全市场则从2亿美元增长为6.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4%,远远超过整个亚太市场22.9%的年均增长率。就中国市场而言,2004年我国信息安全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国内网络安全市场总体收入已达29.6亿元。
政府、电信、金融等部门和行业对信息安全的投入加大成为推动市场的主要动力,而制造、能源等行业的安全投入增长迅速,为安全市场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目前在信息安全技术处于领先的国家主要是美国、法国、以色列、英国、丹麦、瑞士等,一方面这些国家在技术上特别是在芯片技术上有着一定的历史沉积,另一方面在这些国家的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上例如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等起步较早,应用比较广泛。他们的领先优势主要集中在防火墙、入侵监测、漏洞扫描、防杀毒、身份认证等传统的安全产品上。而在注重防内兼顾防外的信息安全综合强审计上,国内的意识理念早于国外,产品开发早于国外,目前在技术上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9.11”以后国际网络安全学术研究受到国际大气候的影响,围绕“反恐”的主题展开了太多的工作,但工作的重心是以防止外部黑客攻击为主。实际上“恐怖分子”大多是在取得合法的身份以后再实施恶性攻击和破坏的。审计监控体系正是以取得权限进入网络的人的操作行为都是不可信任的为前提假设,对所有内部人的操作行为进行记录、挖掘、分析从而获得有价值信息的一套安全管理体系。目前在国际上具有领先地位。
尽管我国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产业规模在过去几年中获得了飞跃,但由于发展时间短,需求变化大,响应要求快等原因,致使我国的信息安全产业整体布局缺乏顶层设计,没有形成布局合理的、体系化的信息安全产业链。在未来几年内,,信息安全市场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在过去的几年里,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和信息安全产品供应都是以节点产品为主的。例如防火墙、防杀毒都是以某一局域网的节点控制为主的,很难实现纵向的体系化的发展。特别是在电子政务、电子党务等纵向大型网络规划建设以后,必须要能够实现全网动态监控。就横向而言,以前存在二个方面的问题也会得到迅速发展。一是安全产品很难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如光驱、软驱、USB接口、打印机等之间无缝衔接,二是各种安全产品之间很难实现协同工作。要实现信息系统的立体安全防护,就必须实现安全产品纵横向的有机结合,以实现高效立体防护。以审计监控体系为例,多级审计实现了全网的策略统一,日志数据的管理统一与分级查询,提供标准化的接口可以与防火墙、入侵检测、防杀毒等安全产品的无缝衔接,协同工作,提供自主定制的应用审计则是有效保障了应用系统的责任认定和安全保障,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安全保障管理体系。这是
未来几年内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之一。
信息安全业在中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可算是一个新兴产业,大体上,产业的发展轨迹包括了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2005年之前):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国内各行业、各部门开始萌生信息安全的意识——从最初的“重视信息化建设”却“轻视安全体系的构建”,发展至“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希望在企业内部实现安全”,但又认为信息安全很神秘,不知从何入手。在此阶段,各行业的客户都在有意识地学习和积淀信息安全知识,与这一领域的权威企业广泛交流,了解其技术、理念、产品、服务。与此同时,一些企业、部门也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小的、零星的信息安全建设,但并未实现规模化和系统化;而且这个时期政府对于信息安全在宏观政策上的体现是呼吁较多,而具体的推进事务则比较少,虽然显得很热闹,但实际信息安全建设很少。
爆发阶段(2005-2009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国内各行业、部门对于信息安全建设的需求由“自发”走向“自觉”。企业客户已基本了解了信息安全的建设内容与重要意义——很多行业部门开始对内部信息安全建设展开规划与部署,企业领导高度重视,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由此,信息安全成为了这一阶段企业IT建设的重中之重。某种意义上,信息安全市场的需求爆发可说是多年来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欠债”所造成的。
普惠阶段(2010年以后):当信息安全建设与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融而为一,信息安全作为一个话题可能会丧失其“热点效应”,但作为企业IT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它是普惠的——就像空气一样无比重要、无所不在,却又不易为人察觉。2004年是信息安全发展由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渡期,而从2005年起则将进入到第二阶段,信息安全产业将在2005年迎来需求的“井喷”。
从现在起的3~5年内,信息安全市场将保持高速、超规模的发展势头,电信、政府、金融将会是2005年信息安全需求最大的行业。因为电信业和金融业是投资大、发展快、信息化程度高而需求复杂、安全形势相对严峻的行业,而政府部门则因站位较高、安全需求迫切,对外(包括国内商界和全球政经界)又在时刻发挥着示范作用,所以也会对信息安全加大投入。
2005年,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将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专一之路和融合之路都会有厂商去“趟”。诸如防火墙、IDS、内容管理等产品方案会越做越专,这是因为一些安全需求较高的行业(如电信、金融行业)须应对复杂多变的安全威胁。同时,融合也是一种趋势。在安全要求不太高的行业,对一些综合性的产品需求会越来越多,例如学校的网络。
第五篇:第8课“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第8课 “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商品形象的变迁,感受“中国制造”对国际市场的影响。
2、感受中轨经济的蓬勃发展与美好前景,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简单了解家乡经济发展状况,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出力。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以及活动设计
活动一 热点访谈:我们眼中的“中国制造”
调查邀外籍教师或归国人士,请他们谈谈中国制造的商品质量如何,在国外受欢迎的情况怎样。同时搜集相关的新闻报道,了解中国制造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人民生活的影响。
活动二 中国制造数据库
1、收集年产量世界第一的中国商品情况,了解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填写课文P56表格。
2、小组交流,建立中国制造数据库,在班上展出。
3、讨论:这些在世界市场中名列前茅的中国商品有什么特点?
活动三 了解著名产业基地
1、课前访问父母或外出务工人员,了解一些著名产业基地的基本情况,知道其主要产品和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力。新-课-标-第-一-网
2、在课文P57地图中将自己了解到的产业基地标出来,并向大家简要介绍。
活动四 快乐PK
1、课前学生分小队到超市进行“中国制造”大搜索,对商品的价位、销售量、受欢迎程度、顾客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记录,并与同类型的进口商品进行比较,让同学们近距离地感受“中国制造”的魅力。
2、各小队进行资料的整合、归纳、分析,绘制、填写表格,对同类型的进口商品进行比较,了解“中国制造”的优势,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感到骄傲。
活动五 小辩论:人口多在现代经济社会有无优势?
活动六 “中国创造”的魅力 从报纸、网络等媒体搜集信息,了解近年来活跃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中国知名企业,如TCL、海尔、华为集团等。了解它们的成就,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结合课文P59“中华民族品牌明星榜”活动,在班上进行交流,展示“中国创造”的魅力。
活动七 我为家乡创品牌
1、访问父母,开展市场调查,了解家乡有哪些优势产品,分析其优缺点,了解其竞争力。
2、分组合作,从质量改造、包装设计、商标设计、广告宣传、产品销售等方面出谋划策,尝试为某种家乡优势产品打造品牌。
3、老师帮助学生将品牌打造方案进行整合,然后请专业人士进行点评,或提供给相关大家进行参考,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社会、为家乡贡献智慧的热情。
活动八 创建品牌意识
1、讨论:为什么洋快餐餐厅经营得这么成功,而本地的小型快餐厅往往都是惨淡经营,经营得较好的,也不能成大器,仅是小打小闹的?
2、分组合作,寻找资料,综合归纳,对比分析:洋快餐餐厅与本地小型快餐厅的经营策略比较。
为本地小型餐厅提供可行的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