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思考(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9:4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思考》。

第一篇: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思考

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的文化自觉、高度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远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文化强弱,事关国运

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引领国家前进的灵魂。任何国家都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一条腿是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如果物质硬实力不行,这个国家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不行,则这个国家可能不打自败。

苏联解体前,它的军事实力不仅完全可以和美国“叫板”,而且常令美国和西方寝食不安;它的经济规模、工业基础、科技基础、基础设施等在当时的世界算是比较先进的。但是,所有这些硬实力都不能避免它解体。苏联的解体并不是因为物质硬实力不行,而是因为文化软实力大厦的坍塌、意识形态防线崩溃、主流价值观已被扭曲或失落了。尽管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价值观的迷失和意识形态防线的崩溃则是最深层、最直接的原因。同时,这和美国对苏联进行思想文化的渗透密切相关。美国为了“和平演变”苏联,在苏联周围建立了60多个广播电台,利用苏联各民族的语言,每天24小时对苏联广播。其广播内容不是空喊政治口号,而是以“揭露内幕”、“回忆录”、“亲历记”、“纪实”等形式,丑化苏联党和国家的历史与现实,美化西方的现状及其“自由、民主、人权”价值观。美国的这种宣传,比苏联那种近于“假大空”的宣传有吸引力。美、苏两国这种文化较量是导致两国“美长、苏消”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偌大一个中国曾急剧衰败、不堪一击。为什么?追根溯源,首先还是思想文化的落后。西方经过文艺复兴,思想大解放、文化大繁荣、精神大振奋,资产阶级因此完成自己的革命,有了科技大跨越、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大开拓、军事实力大扩张。而在中国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到19世纪变得越来越保守、越来越僵化,致使中国社会越来越封闭、越来越落后,乃至龚自珍有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如此沉闷、保守、僵化、封闭的国家,尽管经济总量仍然排在世界前列,但它无法战胜文化先进、野心勃勃、锐意进取的西方列强,不得不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为结局,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瓜分、践踏。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忧国忧民之士担心中国在20世纪会亡国灭族。20世纪过去了,中国不但没有亡国灭族,反而逐步走向富强。为什么?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不断结合新的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精神风貌。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显然,没有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弱则国弱;文化搞得好,可以兴邦;文化搞不好,必然误国。

二、形势逼人,任务紧迫

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

遇,也不得不应对严峻的风险挑战。

面对中国经济长期、高速的发展壮大,国际社会羡慕者有之,高兴者有之,嫉妒者有之,担忧者有之,想搭顺风船者有之,想制造麻烦者有之,想围堵遏制者也有之。我国的周边并不太平,存在着领土争端、领海纠纷、局部战争等容易危及中国国家主权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一刻也未停止过。所谓“中国威胁论”、所谓“中国操纵币值汇率”、所谓“中国侵犯知识产权”、所谓“中国践踏人权”等经常成为别有用心者抹黑中国的话题。如何制定明智的国际战略、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效地应对危机、化解风险、广交朋友,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亟须做大做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占领国际话语权的制高点。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这种地位和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意识形态属性和社会效益上,体现在民族凝聚力、社会向心力、文化吸引力、国际影响力、战略谋划力、道德感染力、精神鼓舞力、思想能动力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商品属性和经济效益上。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平均在10%左右,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了25%,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达43%左右。有的研究者统计,美国的广播和有线电视的收入,占世界同类文化产业收入的约56%,它的收费电视的收入约占世界同类文化产业收入的85%,而它的电影票房收入约占世界电影业收入的55%。美国文化产业的收入,早已超过了它最发达的军火工业收入。如此强大的文化产业,必然为传播美国的思想文化提供强大的载体和平台,使美国硬实力和软实力双双获益。相比之下,中国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还不到4%,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中所占份额不足3%,同我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地位非常不相称。在各国精英出入集散的国际机场,很难找到中文的报刊图书;在世界许多国家各界精英休闲观光的旅游景点,很难找到中文的导游图、解说词;在培养世界未来各界精英的国外高校图书馆中,除少数著名大学,绝大多数大学的中文资料都很少。我们在世界各国已经建立了300多个孔子学院、200多个孔子学堂,对汉语的国际传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体制机制运行上,在对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上,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我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竞争力很受局限,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从国内情况来看,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已有的经济社会矛盾和新产生的经济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在这样的情势下,要在全社会真正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基本的道德规范,还需要作出巨大努力。必须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更好地激发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使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健康丰富;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三、认清优势,坚定自信

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应该有高度的自

信。

自信源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是我们文化的根。虽然由于受历史和科技水平的局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难免有封建糟粕和迷信杂质,但其主体内容确实博大精深,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软实力要素,其哲理智慧、理性价值和人文精神,有很多内容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至今仍然闪烁着耀眼的生命力之光。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讲仁义、倡忠勇、敬孝悌、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合和、求大同等思想,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等经典名言,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思想情操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统一的文化血脉。

自信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魂。正是在这个魂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起步于四分五裂、积贫积弱、备受帝国主义欺凌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华民族重新站立起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又战胜了国际敌对势力的封锁、围堵、绞杀,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拥有核武器的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社会主义大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走上了蓬勃发展的改革开放、富民强国之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为大力发展中国文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这个魂为我们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锐利的思想武器,可以使我们在文化建设中正确地辨是非、权利弊、明善恶、察优劣、分主次、导思潮、御谬误、扬正气、振精神、择战略、制规划、统全局、不断开拓新境界。同时,这个魂可以帮助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等。

自信源于改革开放为我们更广泛更充分地学习借鉴别国优秀文化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世界各国虽然由于受政治制度的左右和价值观的影响,对中国的认识和所取态度各不相同。但是,各国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长之处。积极进取的民族都是善于学习的民族,快速发展的国家都是善于借鉴别国经验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来都是以善于学习而著称的。作为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理应有更宽阔的胸襟、更高远的目光,敢于宽容差异、包容多样,善于兼收并蓄别国之优长并进行创新超越。

自信源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文化的认识,已经超越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初级阶段,而普遍把它看成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看成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容易创新的领域。近年来,全国上下繁荣发展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倡导文化兴省、文化兴市、文化兴县(或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强县)自觉性越来越强。例如,重庆市开展的“唱、读、讲、传”活动,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了一个创造性的平台。唱红歌,唱出了光荣历史,唱出了浩然正气,唱出了团结和谐;读经典,读出了人类文明,读出了民族智慧,读出了理想信念;讲故事,讲出了感人事迹,讲出了光辉业绩,讲出了英雄楷模;传箴言,传出了时代真理,传出了创新格言,传出了人生警句。“唱、读、讲、传”不仅大大提升了重庆的精神境界,而且也为“五个重庆”建设和十项民生工程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四、精心谋划,狠抓落实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已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制定了系统的战略规

划。可以说大政方针已定。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并把它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使其渗透进思想理论、文化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个领域,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日益成为人们言行的自觉规范。

要切实搞好宣传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以科学理论武装人、大力繁荣发展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使各种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协调、相映成辉,报道真理、揭示真相、稳定社会、凝聚人心、弘扬正气;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陶冶情操、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弘扬主旋律、深入调查研究的前提下,按照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分类别、区别对待的原则,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不断开辟文化产业的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要高度重视文化传媒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不断加大对文化传播平台、载体、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占领科技制高点,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和竞争力,不断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要提高国际战略的谋划水平,搞好中国国家形象的设计,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的措施。通过对策研究、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行业教育,使热爱祖国、勤劳勇敢、深谋远虑、独立自强、正直守信、尊重人权、文明友好、热爱和平、崇尚和谐等优秀品格成为中国形象的指代词。

要制定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总体规划。不断深化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内外环境的认识,不断加强文化软实力发展对策研究,要围绕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国际外交战略的需求,部署重大攻关课题,及时组织力量推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并从战略层面、组织层面、学术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操作层面等全方位加强文化软实力人才队伍建设。

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只有经济蓬勃发展,才能为之提供充足的资金,以便更好地建设队伍、开展研究、更新平台、提升科技水平、增强和扩大影响力;只有各项政策都能代表中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维护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中国文化的理论主张、理想信念、核心价值、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精神宣传为大多数人所认同、所欢迎。要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去思考去部署,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统筹兼顾的方法,协调文化建设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使文化发展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国防建设、生态建设相协调。

第二篇:文化强国战略

2011-2012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 11-2班 任课教师:张忠江

姓名: 学号: 成 绩:

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力量的集中反映,作为物质力量的一种折射和体现,其战略地位已随着国际竞争重点的变化而进一步凸显,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也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文化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基础内容。一个国家拥有优势文化就能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起先进的生产关系,有效地推动技术和制度创新,能够更好地应对生存和发展的挑战。

六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把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突出强调。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深入把握了国际竞争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中国作为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大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大力推动文化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对国家整体发展的引领作用。

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

当前我国的局面:⑴我国文化肌体的“亚健康”主要表现是: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对科学技术的迷信,对物质享受的崇拜,对倒退文化的赞赏;在思想领域充斥着二元对立、工具理性、机械论。⑵在当今世界,许多西方学者虽然在努力批判他们自己三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得出的结论逐渐接近中国文化的理念,但是由于不了解中华文化,所以还是在“隔山唱歌”。⑶放慢或忽略社区在文化建设与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的道德养成、培育良好习惯的功能,是很大的损失。⑷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

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上,那么我们就可以 说,它们已经死亡了。⑸学界的交流可以超越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可以影响各自的决策者,下可以影响大众,而且是在文化的根本上产生影响。⑹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必然之势,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目前一个重要的任务就要 把这件事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加大力量。

如何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我认为 一是要提高全民族素质:①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力度,加大对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使每一个适龄青少年都能接受良好教育。②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全社会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学习培训,使每个人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前进步伐。③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全民族科学 素质的提高。二是要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三是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四要打好对外传播的“名片”: 要有战略设计,在政策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要有一个很好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和世界交流的战略;把中华文化“走出去”作为重要任务。五加强文化交流与探讨:促进交流双方或多方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解放生产力的有力的手段,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其意义极端重大 参考文献:

1《求是》(2011年10月18日)胡锦涛

2《漫谈“文化强国” 漫谈“文化强国”战略》 3《十七届六中全会内容》

第三篇: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摘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掌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谁就置于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网络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教育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党中央在准确地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世情、国情基础上,制定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蓝图,它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意义深远的文化强国时期。我们都知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比起物质产品来,文化产品具有影响程度深、作用时间长、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因此,文化力是一种更为深厚和持久的力量,文化建设在国家发展规划中应占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没有强大民族文化的国家,不可能有真正的根基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不可能充分、持久地赢得别国尊重。没有强大的文化,绝不是真正的强国。因此,我们要准确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天下大势,不失时机地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我国的价值观念、制度文明和艺术文化等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当今世界,衡量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特别是其价值理念、发展道路、国民素质、国家形象等能不能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能不能赢得更多的国际认同,能不能占领世界文化高地。因此,我们需要着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入把握文化交流规律,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以文化强国战略为中心思想,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以文化强国战略为中心思想,牢牢把握网文化络发展的正确方向。网络媒体作为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必须保持崇高的精神价值和精神追求,始终坚持以以文化强国战略为中心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扬主流舆论,唱响奋进凯歌,并使之成为网上时代最强音。要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努力在网上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形成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在网络舆论的多元多变多样中增进社会共识,把坚

持正确导文化强国战略统一起来。广大网络媒体工作者要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倡导者、传播者、推动者、实践者,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大力宣传文化强国战略。

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并把它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使其渗透进思想理论、文化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个领域,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日益成为人们言行的自觉规范。

4.切实搞好宣传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切实搞好宣传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以科学理论武装人、大力繁荣发展人文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使各种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协调、相映成辉,报道真理、揭示真相、稳定社会、凝聚人心、弘扬正气;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陶冶情操、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制定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总体规划。不断深化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内外环境的认识,不断加强文化软实力发展对策研究,要围绕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国际外交战略的需求,部署重大攻关课题,及时组织力量推进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并从战略层面、组织层面、学术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操作层面等全方位加强文化软实力人才队伍建设。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只有经济蓬勃发展,才能为之提供充足的资金,以便更好地建设队伍、开展研究、更新平台、提升科技水平、增强和扩大影响力;只有各项政策都能代表中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才能维护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中国文化的理论主张、理想信念、核心价值、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精神宣传为大多数人所认同、所欢迎。

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去思考去部署,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统筹兼顾的方法,协调文化建

设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使文化发展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国防建设、生态建设相协调 5.当代大为学生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必作须要有所

当代大学生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必须要有所作为。使文化传统作为中国大学生精神支撑的脊梁柱。文化强国不止是继承发扬我们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在创新中使传统文化不失本体特色与国际接轨,用创新带动国家发展。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里思想独立性的根本在于对本国文化的坚持与传承。所以必须坚定不移的引导大学生认识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性,不断指引大学生以文化强国战略为中心思想确确实实学习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

第四篇:漫谈文化强国战略

漫谈文化强国战略: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必然之势

◎“文化强国”战略包含在国家整体战略之中,没有“文化强国”战略不可能有完整的、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的整体战略。

◎当前,我国文化肌体的“亚健康”主要表现是: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对科学技术的迷信,对物质享受的崇拜,对倒退文化的赞赏;在思想领域充斥着二元对立、工具理性、机械论。

◎在当今世界,许多西方学者虽然在努力批判他们自己三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得出的结论逐渐接近中国文化的理念,但是由于不了解中华文化,所以还是在“隔山唱歌”。

◎放慢或忽略社区在文化建设与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的道德养成、培育良好习惯的功能,是很大的损失。

◎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

◎学界的交流可以超越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可以影响各自的决策者,下可以影响大众,而且是在文化的根本上产生影响。

◎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必然之势,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目前一个重要的任务就要把这件事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加大力量。

最近,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强国”战略和国家整体战略是相互依存的。“文化强国”战略包含在国家整体战略之中,没有“文化强国”战略不可能有完整的、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的整体战略。因为,有了钱只能称作“富”,只有在有钱的基础上又有了发达、丰富、先进的文化,才能说是“强”了。现在,我们只是达到了初步的富,还没有达到强,建设富强国家这篇“大文章”只做了一半,因此,需要制定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来完成“大文章”的另一半。

一、制定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既是中国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未来的需要

现在,我们文化的状况(我这里说的是文化深层的状况),实在让人担忧。进入近代以后,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对自己几千年文化传统研究得不深,更由于禁锢过久,面对西方强大的工业、武力,曾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文化一无是处,应该彻底抛弃,于是大口大口地吞食西方文化食品。但是,西方文化食品中,既有丰富的营养,也有过量的激素,食之过久,浸透了我们文化肌体的每个器官,造成了文化肌体的“亚健康”。其主要表现是: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对科学技术的迷信,对物质享受的崇拜,对倒退文化的赞赏;在思想领域充斥着二元对立、工具理性、机械论。现在,我们所遇到的种种社会、环境、心理问题,弥漫在各个领域的“三浮”现象(浮躁、浮夸、浮浅),无不与这种激素在文化肌体里发生作用有着密切关系。这种“亚健康”的文化肌体,需要扶正祛邪,为此,必须下很大的力气,费很长的时间。

那么,当今世界上的情况又如何呢?现在,我们可以说:曾经给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西方文化已基本走到了尽头,它对解放人类思想、对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和推动力、它的再生机能,都已经枯竭,再也无法给人类做出新的贡献。人类未来的出路,在于各个民族和国家恢复被西方文化冲毁的自身传统,以多元文化交融代替一元独大。这一点已经成为西方思想界许多学者的共识。还有许多西方学者虽然在努力批判他们自己三百年来的文化传统,而且得出的结论逐渐接近中国文化的理念,但是由于不了解中华文化,所以还是在“隔山唱歌”,虽与中国有所呼应,但并不真切,更没有联起手来。因此可以说,中国制定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既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未来的需要。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确有促进世界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和谐的丰富内容,其体系之完整、论述之细密、人性之饱满,为世所罕见。但由于以前我们曾妄自菲薄,毁坏过重,因而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优秀内容不为国人和世界所知。今天,我们思考文化战略,必须要有历史的眼光、世界的视野、自信的胸怀、创新的胆略。

二、思考文化战略必须遵循文化发生、发展、壮大以及由兴而衰、由衰而兴的规律

我们应该和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文化长期战略?这似乎既不是我一时能够回答的,就学界来说,也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只想说,思考文化战略必须遵循文化发生、发展、壮大以及由兴而衰、由衰而兴的规律;必须对症下药,针对当前文化的状况和走势以及未来的可能性。我认为,认识当前文化的状况和走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有关文化发展规律的问题入手。

1、文化的长期性和坚韧性

文化的发生与人类的出现同时,因为有了文化,人类才成为人类。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孟子说:“人之与禽兽也,几希。饱食暖衣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他所说的“教”,就是教化、文化、人化——获得人之成为人的品质。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中华民族的文化比中华民族的历史记载更悠久。从文化发展史来看,文字发生得较晚,即使最早的文献中有“口传历史”的内容,但实际的文化历史要比这些记载还要早得多,因为更早的传说已经不可得知了。所以,后人所有对文化最终之源的追寻,都是猜测多于证据,永远成不了“信史”。

文化的坚韧性决定了文化的长期性,而坚韧性则来源于文化,也就是人类生活的方式、内容、习惯以及风俗,它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部落、部族、民族)生产、生活、相处的基础和条件,因而必然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任何外部力量都对之无可奈何。虽然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必然有所丰富、变异、发展、衰落,但只要文化符合人们生产、生活、相处的需要,特别是如果形成了人们的信仰和哲学,而这种信仰和哲学又已经浸透在其它种种文化形式之中,就不会被颠覆。在人类古代四大文明中(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只有中华文明历尽沧桑而从未中断,原因就在于此。任何时代的文化都只能在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绝不可能突然种植出或移栽来一种全新的文化,原因也在于此。文化的培育是个长久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原因还是在此。

2、教育系统是维护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干

民族文化一代一代传承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是多样的,但其主干则只有一个:教育。

从世界历史来看,人类在蒙昧时期,教育只限于部落、部族中的生活训练或长辈的教导;出现家庭后,则主要是父祖辈亲人的言传身教;一旦形成国家,一般都会出现学校性质的机构体系,对年轻人进行正规的系统教育。在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各国的学校几乎都是以传授道德、信仰以及书写、计算知识为主(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这一阶段教育内容和性质所做的概括),生产技能则主要是由长辈进行“现场教学”,手把手,口传心授;工业革命之后,传授知识和技能变为学校的主要职能,特别是在政教分离之后,西方学校不再主要承担培养伦理、信仰的职责,“纯知识”、“纯技能”成为其主要特征。

我国从1906年正式开始废除旧学,兴办“洋学堂”,但是中国人从来重视发挥学校在文化传承、道德培养中的作用,所以在洋学堂里也讲究“德、智、体”的培养,于是学校就成为传承文化的主要场所(在西方社会,虽然学校不承担对学生进行德化教育,但是宗教和社区发挥着极其巨大的教化功能,再加上媒体、影视等工具,补充了学校的不足)。

学校对人进行教育具有系统、综合与形成独特环境的优势,所以虽然家庭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还是要“易子而教”,把孩子送到私学(如村塾、家塾或学校)和公学去学习。

所谓“系统”,即根据学生的年龄施以相应的教育,先重感性教育,渐重理性教育,由浅入深,自成体系。这一教育的核心就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正常的公民,即社会所需要、所欢迎的人,也就是一个完整的人。所谓“综合”,即文理工法、音体美等课程和课余活动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全面、整体的教育。所谓独特的环境,即让受教育者进入一个小社会,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这是一个“自然人”、“家庭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的准备;过群体生活就要接受群体生活规则的约束,这对于将来进入社会是必不可少的训练;学校进行教学或其它活动,都会有相应的教具和设施,这是家庭难以具备的;另外,学校里独有的学习、思考、辩论、合作、欢乐的氛围,也在悄然地对受教育者的成长产生巨大影响。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留存、传承、创造文化的基地。毋庸讳言,我国教育的这一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说遭到过扭曲乃至摧残,这在教学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没有把学生和教师当作一个“人”来培养和提高,而是当作了机器——将来生产物质产品或从事某项业务的机器。机器只能生产,只有“人”——具备了优秀文化的“人”才能创造。如果学生在16年(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或24年(从幼儿园到博士)中成长为一个“全人”、一个可以进行创造的人、一个符合他所处的时代所需要的人,那时学校的本质功能就实现了。

3、社区文化+家庭文化的巨大渗透作用

在现代社会,我们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中不能忽视了家庭和社区对人的影响。广义的社区包括行业,例如学校、军营、企业等。这里所说的社区是狭义的,指农村的乡镇、城市的街道或居民小区。旧式的街道弄巷,左邻右舍相处多年甚至成为几代世交,彼此熟识;融洽的关系、共同的爱好、互助的风气,已经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小区”,这对人的成长有着无形而巨大的影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和城镇化,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居住条件的质量,但也把固有的社区打散了;新的社区成了缺乏文化的聚居地。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能够从中获得文化营养的,“八小时之外”就只有家庭了。试想,现在当一家人要从这个小区的大楼中迁往另外一个小区的时候,还会像从小巷子里迁出时那样对邻居恋恋不舍吗?社区文化和人的关系,亦即社区文化与家庭日常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一个社区文化的形成,在自觉营造的前提下,也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放慢了或忽略了社区在文化建设与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的道德养成、培育良好习惯的功能,是很大的损失。

4、考察文化的状况

我认为,考察一种文化的状况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情况;二是学术研究的情况;三是百姓在认识上、实践上认同的程度。

文物,包括地上的和地下的文物遗存,当然传世文献也在其中。这些是传统文化的物化形式。虽然我们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但是现在地上的原有文物,基本恢复了过去的规模;新发掘的文物日益增多,保护得也很好,在文物的适当利用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学术研究,因为曾经停顿多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不仅落后于邻国如日、韩,即使和台湾地区比,也有相当差距。近二十年,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研究的范围、研究队伍的规模、经费支持的力度和成果的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虽然在有些领域和国外还有差距,但就总体而言正在接近国际水平。我设想,再给我们十年二十年,一定会整体达到国际水平。

百姓认同情况,实际是优秀传统文化内化程度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优秀传统文化生活化的反映,是自身文化强不强的最重要的反映。但这却是当前最让人忧心的一点。我想这似乎无需我来论证,人们可以举出生活中的无数实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探究和论证起来可以写若干本书。我只从一个学人的职责角度说,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纯学术化”是件极为可怕的事情。避免之道,就学者而言,能够并应该做的,就是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中小学校,走进城市社区,走进村村寨寨,做些传统文化“扫盲”的工作,唤醒实际还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文化基因;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为工人、农民、学生写些通俗的读物,并和文化创意工作者合作,把看似深奥的道理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用人人能懂的话语展现出来。话又说回来,普及、通俗化的工作并不好做——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唯有浅出,才能继续深入。

5、宗教的补充作用

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那么,如何看待宗教在当今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呢?

从宗教发展史来看,宗教几乎和人类同龄。宗教起源于人类对未知领域(人的自身和宇宙的奥妙、事物的不可预测)的恐惧和敬畏。当人自知是人而不是其他什么的时候,即自觉到自身存在的时候,生与死就成了他最关心的问题。于是人类自己创造出了宗教,给上述问题以种种解答,目的是给自己以安慰、寄托和期望。

例如犹太教和由它直接地和间接地派生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信奉一个超灵验的、绝对的、创造了除其自己之外的一切的神,神要求人信仰它,按它的启示行善,忏悔自己的罪恶,死后就可以进入天国,回到神的身边,否则就要沦入地狱经受种种苦难。这样,宗教对其信众而言就具有了无比的神圣性和吸引力。

又如佛教,不重在说明宇宙的起源,所以佛经上常说“无始无终”,一再讲述“无始以来”的事。释迦牟尼不是神,而是古印度迦毗罗国净饭王的太子,名悉达多,生于迦毗罗城的岚毗尼园,母亲名摩耶,产后七天去世,太子由其姨妈波阇波提抚养。释迦牟尼出生在人间,成长在人间,求法于人间,悟道于人间,涅槃在人间,遗骨(舍利)留传在人间。所谓“佛”,即觉悟之义。悟什么?即参悟人生和宇宙的规律,把握正确对待生与死、己与他的态度和方法。在佛教看来,万事万物俱有因果,即“缘起论”,无无因之果,也无无果之因。由此要人们看透人生之苦的原因,把握消除苦的方法。可见,佛教是重视现世的,不同于完全寄托于彼岸的犹太教等。

不管是“神启”式的宗教,还是“觉者”教导的宗教,归根结蒂都是对人的关怀,只不过它们都“聚焦”于“终极关怀”,即对人生最大的事——生与死的思考和从苦中解脱,以及与此密不可分的对宇宙终极的关注,并给出本教本宗的答案。各个宗教的所有教义,几乎都是从这一点引申出来的。为了到达天国或解脱生老病死之苦,就需明了天人之理,需要行善,需要和平。

历史上,各种宗教在长期布道、发展、变革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经典和历代智者对经典的解释,同时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以致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和心里。因而可以说,宗教是一种文化,是直接作用于人心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就起源而论,没有宗教也就没有文化。中国也不例外。因而在弘扬、发展中华文化的时候,不能忽视宗教。

我国固有的宗教只有道教;佛教经过自汉至唐与中土文化的磨合,已经中国化了,也应该视为中国原有的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进入中国短则数百年,长则上千年,也已经适应了中国的国情。因而中华文化中的包容、和合、尊祖敬宗、利己利他,以及仁、义、礼、智等观念已经不同程度地被外来宗教所吸收。而宗教的哲学思辨、对自然的敬畏、对死亡的相对淡定(包括薄葬),也在融入中华文化。

但是,宗教从来具有两面性,即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面和不利于和谐的一面。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凡是盛世王朝,都是既充分发挥了宗教积极的一面,又制约和限制其消极的一面。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对宗教的种种误解和怀疑(其中有些则是宗教自身建设不足造成的),影响了对宗教特质的深入研究,在制约它和使它发挥作用两方面都有加强的空间。如果我们能以史为鉴,总结、借鉴历史上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把宗教作为补充,对管理的方法做必要的调整,那么也必将有利于新文化的建设。总之,在考虑文化战略的时候,不能忘记了宗教这一领域。

6、文学艺术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当人们谈到文化的时候,首先就会想到文学艺术。因为文学艺术能够形象地、生动地显现时代精神以及人们的愿望和对过往的记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因此,人们普遍喜爱文学艺术,需要文学艺术,因而文学艺术对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能起到很大作用。这就是它的优越之处。

但是,文学艺术也有其局限性。一是创作周期比较长,往往是回忆式的叙事。二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方式是曲折的,它拒绝直白式的说教,所以对创作者和欣赏者的知识、文化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虽然娱乐性的艺术常常能为一般大众所欢迎,但是如果创作者没有对生活和时代的深刻理解,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就容易走到媚俗的路上去,不仅不能提高受众,反而会适得其反。三是成本相对于其它文化传播方式普遍较高,有时难免受到一些客观条件限制。

文学和艺术本属于人民大众,人民的生活和创造是文学艺术的源泉,也应为大众所享用,但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容易成为“小众文学和艺术”。如何尽量回避文学艺术的局限,在大众文化的发展中逐步创造、丰富新文化,这是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各级政府强调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在这一领域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就是为让所有人民能够享有文化,为未来开辟道路。三、一旦中华文化能够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着中华文化之身已经强健了

任何文化的弘扬、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两件事:一件事情是牢固地树立文化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应该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和日常生活中;另一件事情是自觉地与异质文化进行接触,通过接触,了解、理解、欣赏、学习对方。

文化的开放性和主体性,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主体性,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就没有根基,没有主见,在与异质文化接触时,就可能或发生不应有的冲撞、抵制,或者走向另一端,良莠不分,囫囵吞枣,盲目信从,最后失去自我,不知“„我‟是谁”。反过来说,如果文化不开放,不自觉地与异质文化接触,就会故步自封,久而久之,文化就要凋敝;而文化不强,国家也将衰落,近三百年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说明。

文化“走出去”,是文化自觉的集中体现。从19世纪后半期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都是因为接触了西方文化而催生的,但都是外国人或国人介绍进来的,包括马克思主义,也是俄国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的,我们是被动中的主动或主动中的被动。现在,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可能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第一次把“文化走出去”提到全体国人的面前,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其根本的原因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强了,我们的文化开始自觉了。

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是现在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已经统治了全世界,中华文化别具一格,是个“例外”,常常被视为“异类”加以拒绝。二是西方对中华文化的偏见根深蒂固,动辄说我们在搞“价值观输出”(这本来是个伪命题,在此不详述),刁难、抵制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一时难以改变。三是我们还不善于用外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话语,客观地介绍中华文化以及当今中国。最近几年,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情况有所好转,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孔子学院已经遍布五大洲的105个国家。西方评论说:这是西方主流社会能够接受的中国唯一的文化产品。这一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以便让它在中华文化和各国进行综合交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中华文化“走出去”,自古就有,但那不是自觉的,是随着商品、移民或战争自然流出的。当中国积贫积弱,或在世界经济中没有地位的时候,即使自觉地向外介绍,也不会引人注意。现在开始自觉地向外走了,但还不是“大踏步”,只是“小碎步”。要想“大踏步”,还要走相当长的路:一是要等中国真正强大起来,中华文化强大起来;二是要学会“大踏步”。

文化交流大体有三个层次和渠道。第一个是政府间的交流,主要是因时、因地、因人(对象),围绕着国家间的利益进行。这种交流决定着国家间的政治关系。第二个是学者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学术性强,参与者寡,但却直插文化根底,接触彼此的价值观、世界观、伦理观,其影响久远。这种接触的成果可以观照文化的所有领域,真正了解对方的“心”和“根”。第三个是大众间的交流,也就是现在开始常提到的“公共外交”。商贸、旅游、留学、演出、体育竞赛等都属此类。

我认为,在这三个层次或渠道中,最重要的是第二个。因为学界的交流可以超越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可以影响各自的决策者,下可以影响大众,而且是在文化的根本上产生影响。现在,我们的情况恰恰是这方面薄弱。因为我们对自己文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广,同时,研究文化的学者90%以上不能用他国语言进行交流,即使交流,也缺乏与异质文化交流的话语技巧和应对方法。这都是长期封闭的后果。最难的是第三个层次或渠道。在大众交流(公共外交)方面,现在参与的人不少,但是懂得或精熟某种形态文化的较多,了解文化与交流规律的较少。这是由于一般游客、文化工作者曾经受到教育体制的局限。

总之,在我看来,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必然之势,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目前一个重要的任务就要把这件事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加大力量。但是,以前我们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因此,近年我提出了“固本强身,走向世界”和“小步快走”的想法。其意思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速度可能决定于国家经济实力和在文化“走出去”投入的多或少;而效果的大小、影响的深浅,则基本上决定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建设和研究的水平。有前一点,所以可以快,有后一点,所以只能是小碎步,不是我们不想大踏步,而是大不起来。一旦中华文化能够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着中华文化之身已经强健了;而“走出去”也会影响和促进“固本强身”。(作者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五篇: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赵春雷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必须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这为我们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人才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牢固树立人才意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所谓人才意识一是善于发现人才的意识,二是合理配置人才的意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在各个用人单位都在烦恼人才难觅,其实在市场经济下,到处都有金子,就是缺发现金子的眼睛和诚心。我相信只要以求贤若渴的心去寻觅人才,并在发现人才后能如获至宝般珍惜,那么用人单位就会得到“聚宝盆”。人人都是人才,就看放的是不是地方。人才的配置决定了他们作用的大小。把经济人才安排到教育系统,把教育人才调配到建设领域,把工程人才选派到行政领域等,这些人才错位的现象事实上是对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作为用人单位应该更多的去观察、了解人才,摸清其所长所短,这样才能做到知人善任。所必须注意的是,在发现和配置人才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必须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要把以事业为上作为选好人用准人的根本出发点,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不拘一格的选贤任能。要公平正派的选人用人,任人唯贤,做到“内举不避亲,外拒不避嫌”。

加强教育,着力聚焦培养爱国奉献的创新人才。“必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以培养创新型爱国人才为导向,不断地改进教育方式和内容,在招生制度和考试制度的变革上继续探索。另一方面要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在此基础上依托国家和地区的人才项目,发挥高校院所、企业园区和研究机构的基地优势,培养层次多样、结构合理的爱国奉献人才。

构建人才制度体系,从根本上保障选人用人和人才培育。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根本上又是制度的竞争。目前我国十分注重人才的制度体系建设和改革。早在2016年3月,中共中央就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我们必须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不断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工作机制。只有支撑起了制度的保护伞,人才的培育与选用才有了坚实的保障。

2021年12月28日

下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思考(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思考(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有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如何有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摘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及时果断地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这一战略,直接关系到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曾庆红 【摘自《施工企业管理》2003.6】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在新世纪新阶......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 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国务院总理......

    以人为本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以人为本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作者:李宝源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4年第01期 [摘 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必须以人为本,......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背景材料]1、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理论。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自推广以来,已累计增产4000亿公斤......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范文模版)

    必要性加实施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

    大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

    大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 中国打造世界第一海上执法船队2014年1月23日,在中国南方某船厂,中国海警局在同一天下水海警1401和海警3306两艘大型执法公务船,这是中国近年来加大执法船......

    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

    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 高瞻远瞩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8日闭幕,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