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交通与数学》
陈丽莉
交 通 与 数 学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结合具体的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教学重点: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教学用具: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交通工具?你们知道吗,在实际生活中,交通与数学是紧密相连的,在交通问题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探索新知:
(一)1、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小东从家里走道学校的两幅图片。如可以问:“这两幅图有什么变化”以发现小东每分走65米,他从家里到学校用了10分。
2、学生独立解答第(1)—(3)个问题,并组织小组交流。
3、第(4)个问题,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用画示意图的方法理解题意后再解答。
(二)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观察票价表理解题意,知道在一定的里程范围中票价是固定不变的,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最后组织交流,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中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然后组织交流。其中的第(2)个问题可将计算各条路的长短与观察路的长短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得出最近的路大约有
“280+150+190=620(米)”。
三、实践应用:
请同学们看书53页第4题,互相交流一下,你知道了哪些路标?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以作为课下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调查,搜集。教师做好安全教育。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第二篇: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案与评析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火车》教案与点评
光明中小:姜恒芝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在“买车票”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买车票”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3.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在数学活动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愉快的“十一”黄金周就要来到了。告诉老师你们都想去哪游览一番?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风景优美的名胜景色。)
学生兴奋地告诉大家旅游的目的地,有的说去黄山,那里有许多奇石;有的说去北京,那里有很多名胜古迹„„
(点评利用“十一”黄金周的情境,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们准备旅游的时候,都要买车票,现在我们来帮爸爸、妈妈来了解一下各旅游景点的车票价格吧!(利用多媒体出示火车票价格表)
辽源至各旅游城市价格表 地点 价格(元)大连 58 千山 86 秦皇岛 117 北京 189 上海 264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如果我们一家三口去大连,那需要多少元钱呢?
(评析由出游引入买车票的思考,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做为全班共同讨论的话题。下面就请大家帮助他来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元钱?再算算。
学生列式:58×3=?
4.这个算式比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稍有一些难度,能运用你们的聪明才智来解决这个难题吗?
5.教师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评析灵活设置教学环节,如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发大家思考与交流,同时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6.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是用50×3=150(元),8×3=24(元),150+24=174(元);有的同学是用口算的方法在算式旁边加好进位的标志;还有的用列竖式的方法:
8
×______ 7 4
(评析小组合作形式扩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的意识。)
7.在学生解决了58×3=174(元)和基本掌握了算法之后。再由每组一名同学提出问题,然后其他同学解答、汇报。教师随时指导。
学生在小组内按旅游价格表自由提问,如果有的学生想去秦皇岛,票价是117元,5人就是117×5。尝试解决,并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
(评析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你想怎样买?怎样算?这样给学生一个非常广阔的思维空间,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地位,便于他们自由选择、自主探索。)
8.请同学帮助老师算一算,500元买3张去北京的车票够吗?先估算,然后解答。
学生先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可以通过分步列式和综合列式解决问题。(三)巩固深化,解释应用
1.今天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电脑出示卡通图片),它吹出了许多带算式的泡泡,你能算出他们的得数并找出得数最大的泡泡吗?
学生自由在卡片上进行计算,并把最大的得数举起来。
2.(多媒体展示)森林里正在举办动物运动会,它们分成了两组,你们能根据它们的得数算出它们是哪一组的吗?
学生先计算,然后指名学生说得数,并给他们找到队友。
小鹿队得数接近200
小象队得数接近500
小动物图片身上有算式,36×4
148×3
(15+36)×7
132+17×3 115×(评析采用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3.(多媒体出示课件)小明“十一”准备去姥姥家,先乘4时的火车(火车行驶路线图),又坐了2时汽车(汽车行驶路线图)。火车每时行驶120千米,汽车每时行驶45千米。小明到姥姥家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四)收获小结,扩展延伸
同学们,说一说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并希望大家运用今天的知识帮助家人计算买车票、买物品等实际问题,并写在你们的数学日记上。
(评析让学生在总结归纳中获得成就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把知识进行课外延伸,提高了课外学习数学的欲望。)
〖案例点评〗
纵观整个教学活动,体现了《标准》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在广阔的活动空间中,参与活动、展示自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特征,课一开始就通过“游玩”激发兴趣,设置“吹泡泡”“森林运动会”“小明乘车”这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激活,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2.小组合作,求异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保护,时刻把学生作为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各环节穿针引线,关键处讨论,难点处交流合作,鼓励学生大胆汇报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两个有层次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求异探索、同思共想、互说互议的过程中,获得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3.适当评价,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使知识的获得与情感的体验同步进行。教师灵活地运用体态、称号等评价方式,对学生所表现出的参与热情与灵活的思维进行激励,使他们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树立起良好的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第三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时间与数学(二)》
陈丽莉
时间与数学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从而进一步体会数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联系具体实例,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
4、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看身份证”的情境,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吗?她今年几岁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请学生观察、交流从身份证上获得的信息。
2、全班交流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的方法。
3、补充练习。
三、实践练习拓展延伸
1、独立完成第78页的2、3两题,然后分别交流自己的结果是怎样想出来的。
2、(回家)做水的小实验,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然后交流实验后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在这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第四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
一、口算。
3×10=
80×40=
18×5=
40×60=
30÷10=
13×4=
25×20=
160×4=
300÷5=
10×40=
32×30=
450÷5=
84÷42=
27×30=
75÷15= 320 560÷4=
72÷4=
二、笔算。
4+0.6=
6.5+4.7=
720÷9=
12×50= 25×4=
12×40=
-50=
91-59=
-180=
95÷1=
480 8000÷2=
-2.9=
16×6=
85÷5=
15×6=
240÷6=
500×3= 11×70=
30×40=
+90= 102+20= 10-0.7=
0÷90=
0+8=
630÷9=
16×60=
0×930=
1000÷5=
40+580=
200÷4=
8.2-5=
600
7.1.2-0.3= 4.6+2.4= 3.8+6.6=
三、估算。
238÷6≈
876÷3≈
417÷6≈
753÷5≈
89×30≈
32×48≈
43×22≈
52×68≈
53×21≈
84×21≈
38×21≈
35×21≈
四、计算与换算。
3日=()小时
48个月=()年
35天=()星期
4时20分=()分
五月份=()天
5年=()月
3厘米=()分米
138秒=()分()秒
1元2分=()元 6厘米=()米
1990是()年,2月有()天。9分米=()米
6.02米=()米()分米()厘米1.6元=1()6()
五、脱式计算。
439+46×7
248÷4×18
67×(96÷6)
25×17-120
(450-175)÷5
17×36÷3
26+68×6 85+57×6 52+69×7 99+72×2 55+36×3 66+88×3
74+59×6 563+37×4 256+57×6
236+12×6
9×4+420 315
125×8×7
40÷2+174 147
120×5÷2 202
75+240÷(20-15)(45×79-175)÷5
-67×4
103×(50-40÷5)
+25×4
(48+52)÷20
+72÷8 2×80÷4
+36÷9 30÷5+240
+25×17-120 146
第五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电影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6-37页。
二、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基于本班同学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较为牢固,而学生问题解读和理解能力较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考虑,本节课我主要通过“电影院”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现和理解数学信息,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和意识。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3)能理解和运用数学信息,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数学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3.问题解决
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在学习及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丰富的情感体验,感知数学的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情境图:电影院
师:同学们认真看图,从图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生:共有500名学生看电影。
生:电影院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生:每张票价12元。
师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及数学信息
(二)、探究新知,交流策略 1.理解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师:这两个数学信息说说你的理解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会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生1:电影院座位够吗?
生2:这个电影院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2.引导学生进行估算
师:电影院座位够吗?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⑴学生先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⑵全班交流,学生说出自己估算的想法。⑶教师总结评价。3.解决问题,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试着解决:这个电影院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⑴学生自主探索,独立解决。
⑵组织学生重点对问题的理解,解题思路,计算过程展开交流。4.三⑴班有38名同学,每张电影票12元,买电影票需要多少元? ⑴学生先自己估一估。⑵自主探索,独立解决。
⑶组织学生重点对问题的理解,解题思路,计算过程展开交流。⑷引导学生针对计算方法,说说有什么的异同。⑸引导总结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练一练第1题
光明小学有15个教学班,平均每班有38人。⑴ 这所学校的学生有600名吗?你是怎样估算的? ⑵ 算一算,这所学校有多少名学生?
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从阅读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策略、计算方法上说出自己的思考,全班交流反馈。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再让学生板演作集体交流。
3.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集体交流。4.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解题的全过程。
(四)、总结收获,提炼知识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可以是学习内容或学习方法,展开交流。师总结:阅读、分析和理解数学信息,是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同学们在生活或数学学习中,要学会善于捕捉数学信息。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与教学的,解决本课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也是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针对本班学生整体理解能力弱的特点,课堂上我有目的地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数学问题的能力上,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1.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放手让学生尝试,在交流中,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强化进位,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2.关注学生提炼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信息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出示情境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理解数学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引导学生探究算法。
3.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引导学生估一估,在交流中指导估算方法,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和意识。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进行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情感方面。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方法,培养数学观察与数学思考能力,懂得阅读理解数学信息找出解决问题策略的方法,并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提供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