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治为文化强国点亮希望的灯
法治为文化强国点亮希望的灯
新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法治建设始终相伴、相随、相护——文化大发展,我们当借法治之力、依法治之力、举法治之力。
“软实力”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一道风景线。
经历了沉默与蛰伏,历经了压抑与沉淀,中国文化伴着新中国60年社会变革的思想激荡、伴着改革开放30年精神求索的文化强音,拉动着大国的崛起,发挥着对国家整体发展的引领作用。
文化大发展是一个大国崛起、大国发展的必然。善待昨天、保护历史,珍重今天、鼓励创新,着眼未来、造福人民,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支撑和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国人铸就“文化强国”之梦的现实努力。
中国梦,法治路。
新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法治建设始终相伴、相随、相护——文化大发展,我们当借法治之力、依法治之力、举法治之力。
借法治之力:守住中华民族文化之根
中国悠久历史的精华、中国灿烂文明的结晶,凝聚在珍贵的文物史迹之上。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记录着整个民族的历史繁衍。
现代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动,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9年成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开始系统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
中国古建筑。新中国建立前夕,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编写了“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为解放战争中保护文物提供了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有序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履行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使命。
共和国初期,政务院发布保护古迹的政令;1961年国务院颁布《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并以梁思成的“简目”为基础,公布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改革开放后,以1982年颁布实施文物保护法为标志,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文物保护法对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发掘、馆藏文物、私人收藏文物、文物出境都作了规定。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设进入新的时期。为打击文物犯罪活动,立法机关修改刑法;为解决大规模经济建设、城市改造与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大遗址保护的冲突,旅游开发与文物资源保护的冲突,中国全面修改文物保护法。
距离当下最近的文物立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2011年获得通过。从此,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从对有形和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扩展到了对无形的口头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这标志着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当然,要建立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我们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一个全新而复杂的问题,因为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的内容已不足以应对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形势。而加快专门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法律”的制定,或许是一条可行的法治解决路径。
以法治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在守护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关于中华文化的记忆与历史,让我们了解过去,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让拥有共同文化之源的我们,携起手来展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文化上的同根,就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历经磨难而百折不挠,仍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文化上的同根,也是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强国之梦道路上的最坚强合力之源。
依法治之力:激活文化产业创新之源
2012年,中国艺术家吴为山的“文心铸魂”雕塑艺术国际巡展走到了联合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流连忘返。在《孔子》《孔子问道于老子》一组雕像前,他说,我在儒家传统中长大,儒家思想对我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来自中国的力量,更是全人类的灵魂。也是在2012年,曾在检察日报工作了10年的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小说中,蕴含了当代国际学界最热门的所有主题:传统文化、地域特色、历史异化、民族认同等。莫言的“乡土”经验,传统、现代杂糅的书写形式,适合了世界的口味。
“莫言的获奖,说明中国文化为世界所关注、逐渐被认可。”吴为山说,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传统和谐的文化价值观,可以融入世界,也能独树一帜,中国人应该有这样的自信。
无论放眼世界,还是立足中国,我们都能深刻地感受到,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灵魂和血脉,不仅是一个现代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内容,而且也正成为输出价值观,影响世界最主要、最见效的渠道。在当今“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文化的价值正在被充分挖掘与强力地传播。不仅中国的文化在走向世界,而且更早的时候,西方的文化就已向东方渗透。
十几年前,全世界每100本图书,85本由发达国家流向不发达国家;美国生产的电影占全球影片数量的10%,却占用了全世界一半的观影时间。美国利用我们的花木兰故事拍成电影成功占领中国市场,可中国的创意产业几乎为零。
本土文化曾经与正在受到的冲击,郑重而紧迫地提示我们,我国文化的未来走向,既要关注精神层面的文化认同,也要关注文化产业的推广与传播路径。既要发展文化事业,更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向内文化立国、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共识,向外走出国门、发挥出一个大国的文化影响力。
产业发展,法治先行。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关联最密切的法律著作权法,正在进行第三次大修。它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尊重、保护、鼓励民族的文化创新激情与创新能力,为文化产业的高产精做提供有序规范的竞争环境。同时,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知识产权案件数量不断增加,中国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检察与审判工作服务文化发展的效果进一步凸显。
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文化产业存在的不足与缺憾。我国自身文化价值观传播输出不够,对外文化产品贸易额相对较少。不断提高文化艺术创作的专业水平和市场化水平,不仅需要内部造血,还需新鲜血液的输入与刺激,在接下来国家或可在通盘考虑的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立法当中,明确规定民间和外来投资的法律定位,这或许是激活文化发展新活力的可行途径之一。
举法治之力:保障人民群众享受文化之乐
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这是30余年前已写入“82宪法”的国家承诺。
发展为了人民。文化的发展使命亦然。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诸多努力,尤其是大力繁荣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上下求索,从根本目的上说,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让人民享有更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10多年前,“供给不足”刺激我们奋起直追。进入新世纪,当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发展奇迹,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文化消费却极不平衡,公共文化服务的短缺在物质满足的反衬下变得愈加强烈。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在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区别对待思路之下,中国文化艺术界经历了一场以复兴为目标,涉及面极其广泛的文化体制改革。人民是改革最直接的受益者;各级政府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超过了过去几十年的总和,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把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突出强调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向人民作出承诺: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这一阶段,国家力求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以及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民乃国之根本。高度的社会文明是文化育民的最终成果,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
怀着文化大发展、建文化强国的理想之梦,我们走在路上。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应有的文化权益,则是前方闪亮的灯塔。
在这条路上,翻开这一本叫做中华文化的长卷,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在曾经的、今后的道路上走向何方;看到了中国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如何进退、成长。
面对摆在每个中国人面前的“文化强国”战略,法治建设与法律人士理应竭尽全力,以法治精神、社会理想与责任担当,为这条漫漫大道保驾护航,点亮希望的灯火。
第二篇:为他人点亮心灵之灯
为他人点亮心灵之灯
在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片爱心,也都有一份同情心,如果把这美好的礼物释放出来,献给每一个人,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和谐、更明亮、更美丽。
去年春节,我随着爸爸、妈妈回到老家,到了镇上后,我看见一位盲人老奶奶拄着拐杖来到了一个电业局,我看见这位老奶奶好像有点什么事,我便站到离她五、六十米的地方看了一会儿。过了一会儿我才知道这位老奶奶要在自己家门口安一盏路灯。我觉得很惊讶!“这位老奶奶是一个盲人,在自己家门口安路灯干什么呀?”于是,我就过去看了一下,站在旁边听了听,那位工作人员也很惊讶,便也问道:“老大娘,你是一个盲人用不着安灯。”只听老奶奶轻轻地说:“每到晚上,外面的人从这里经过时,我总会听到跌倒的声音,每当那时,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样,比自己跌倒了还要难受,如果说安上路灯,不但行人安全能看见路,而且我的心也就平静了”。工作人员惊呆了。随后老奶奶把她的零用钱给了那位工作人员。这是望着老奶奶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
过了六、七天后,盲人奶奶家门口的路灯安上了,人们也被她美好的心灵震撼了,从此,每到夜晚,盲人老奶奶的这盏温暖路灯便一直亮着,也正如她那充满爱心的美好心灵,同样也在亮着。
这位盲人老奶奶虽然看不见自然的光,却拥有了满心的阳光,于是,我们的心被照亮了,她为我们架起了一路的光明,让路人不再摸黑,让独行人不再孤单。这是多么令人温暖而感动啊!
从此我也学会了这位老奶奶的那种默默奉献、关心爱护别人这种伟大的精神,也让我们像那位盲人老奶奶一样,用自己的爱心、同情心去关爱每一个人,让我们用心灵去点亮周围的每一盏心灵之灯。
第三篇:《三杯茶》——点亮生命希望之灯
《三杯茶》——点亮心中希望之灯
宁波市第十九中学 张 倩
今天我向老师们倾情推荐的这本书题为《三杯茶》,作者葛瑞格·摩顿森(美国人,也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大卫·奥利弗·瑞林(游历世界的专栏作家),萨拉·汤姆森编(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编辑)。推荐指数:★★★★★
★ 推荐语——激起你强烈的好奇心。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倾情推荐;
一个承诺,十年奔走,感动全球1000万读者; 全球34个国家公开出版,销量超过1000万册; 连续120周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
美国巴诺书店、水石书店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 加拿大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
《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时报》、《出版家周刊》精装小说榜第1名; 台湾诚品书店文学类第1名。
Google引擎搜索《三杯茶》,有约1100000条内容介绍、读后感、书评;
摩顿森的承诺令人敬佩,他的信心固若金汤,他的奔走令人震撼,这是对中亚生活扣人心弦的第一手报道。
——《华盛顿邮报》
情节感人,震撼人心,成功描写了动人心魄的承诺与践诺。——《出版家周刊》 如果你鼓励孩子今年只读一本书,我强烈推荐这一本。
——唐纳德·米歇尔(英作家) 有两本书另世界动容——《追风筝的人》和《三杯茶》。
——柳时和(韩国作家) 一本了不起的书,阅读中,你会一次比一次更加震撼。——珍·古德博士(和平大使)
当看到这些评论和数字时,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它?
★ 真实故事——让你的心灵接受洗礼。
这是关于一群真实人物的真实故事。
《三杯茶》这个书名来自巴基斯坦的巴尔蒂人的一个习俗:家里来客人,一般都要敬茶,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如果你得到第三杯茶,那表明主人已经把你当做自己的家人,他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得到科尔飞村人敬三杯茶的是一个美国人,是这本书的作者之一,葛瑞格•摩顿森。1957年出生的葛瑞格早年随父母去非洲的坦桑尼亚,帮助那里的人们发展教育和医疗。
他是个登山爱好者。1993年,他来到巴基斯坦,要从这里攀登喀喇昆仑的主峰,也是世界第二高峰的乔戈里峰。他随身带了一串琥珀石项链,是他妹妹的遗物,他想把这串项链挂在乔戈里峰上,以志纪念。登峰途中为了援救一位遭遇险情的同伴,耗费了大量力气,不得不放弃登顶。返回途中发生意外,他与队友失去联络,没有水也没有食物,几近绝望中,他闯进高踞于岩石林立的山坡上的一个名叫科尔飞的村子,被村里人救起,在村民的细心照护下,他的身体得以康复,由此与巴尔蒂人结下深厚情缘。在科尔飞,他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款待,当地的村民贫穷得连糖都是珍稀之物,但是他们为了让他尽快恢复体力还是给他提供甜茶,并且把家里最好的棉被给他盖。科尔飞景色如画,看似有如香格里拉般的人间仙境,但这个与文明世界所隔绝的贫困的地方并非文明世界人眼里的伊甸园,这里的人默默忍受着无知与疾病,村落里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活不过一岁生日,最近的医院得走上一星期的路,所以他总是尽自己的所能帮助着这里的人们,当他看到这边的孩子跪在户外霜冻的土地上抄写乘法表,用小木棍蘸上泥浆在地上写写画画,摩顿森惊叹得心都碎了。孩子们最大的愿望是一间“有屋顶”的学校,于是,他对村长哈吉·阿里承诺说,他要为他们建一所学校,就是这个承诺改变了他,使这个世界多了个奇迹,多了个震撼,多了份感动。
这时的葛瑞格认识到,比起把一串项链挂上乔戈里峰,还有更有意义的事情来纪念早逝的小妹。葛瑞格学着巴尔蒂人,把两手放在村长哈吉·阿里的双肩上,郑重承诺:我要为你们建一所学校,我保证!
在美国,葛瑞格是个穷人,回国后,他接连发出了580封求助信,名单几乎囊括了社会的各界名流,包括体育明星迈克尔·乔丹、电影名人苏珊·萨兰登等。但回应他的只有两张支票,一张623.45美元的捐助来自他母亲做校长的小学。另一张是100美元的支票。
为了早一天达成心愿,他退了租住的公寓,把自己的那点家当寄存在一个小储藏室里,以车为家。后来他得到了一位信息储存程序发明家吉恩·赫尔尼的支持(此人后来成为葛瑞格事业的最坚定也是最慷慨的援助者),筹到了计划中的1.2万美元的建校资金。葛瑞格把自己所有值钱的东西变卖一空,换成旅费,飞往那日思夜想的地方。
科尔飞村村长哈吉·阿里的孙女对葛瑞格再一次回到村里的那一晚记忆犹新:“之前很多登山的人都曾对巴尔蒂人做过许多承诺,过后都没有音讯,我祖父说葛瑞格与别人不同,他一定会回来的。”再次见到葛瑞格,哈吉·阿里像对待儿子一样把小伙子深情地搂在怀里。葛瑞格几乎难掩内心的喜悦,他激动的告诉村里人,他把学校带来了,他已经买好了建校所需的全部材料,存放在附近的斯卡都城。但村长告诉他,科尔飞急需一所学校,但是如果不先建好一座桥,材料根本没法运进来,所以村里决定盖学校前,得先修一座桥。葛瑞格顿时思绪万千,几个月来,他抛家舍业,为了这一刻的到来历尽艰辛。可现在,突然告诉他在科尔飞根本不能建学校,他迫使自己安静下来,直到心境完全平和。他没有怨气,只有失望,他只能怪自己筹划不周,他不得不重回美国募集建桥资金。
在美国等待他的是异常艰难的生活:他的银行存款只剩下83美元,女友也离他而去,他原来工作的医院也已解雇了他。孤苦无依,一文不名,他只好再次向赫尔尼求助,赫尔尼又给他寄来一张一万美元的支票,附加一个条件:我岁数不小啦,希望学校尽快建成,给我寄张学校的照片来。
历经千辛万苦,一架铁索桥建好了,祖祖辈辈以来,这是村民们第一次和葛瑞格所在的那个世界真正连在了一起。学校也即将竣工。
个人生活上,在一次应邀参加的喜马拉雅基金会晚宴上,葛瑞格遇到了后来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美丽姑娘塔拉·毕晓普。而赫尔尼为了支持葛瑞格的事业,又专门捐款设立了中亚协会(CAI),任命葛瑞格为执行官。葛瑞格终于赶在赫尔尼临终前把科尔飞村学校的照片送到了他的病床前,兑现了他的承诺。
科尔飞村的学校花了3年时间才建成,现在,中亚协会一年中就能建两三座学校。在这一过程中葛瑞格经历了许多危险和磨难,与妻儿分隔两地、被部落武装囚禁、冒着炮火穿越阿富汗交战地区„„不止一次冒着生命的危险。他从一个村子开始,到两个村子,到整个巴基斯坦西北部,最后还到阿富汗。在悲伤、沮丧、孤独与滨临死亡的时刻,他从来没有遗忘他的承诺,他愿意用生命去化解世界上最大的仇恨。
到目前,葛瑞格领导的中亚协会十多年来奔走在战火纷飞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为当地建设了90余所学校,给34000名儿童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最特别的是,这些学校让许多原本无法上学的女孩开始接受教育。
★ 经典镜头——无不让你动容。
镜头一:两辆载着修桥用的钢缆的吉普车在距离科尔飞村十八英里远的地方被雨的塌方拦住了去路,像这样的天气,道路堵塞会持续好几周,村长建议村里的所有男人,大家齐心协力,把钢缆背回科尔飞。第二天一早,村里老老少少,所有男性都聚集到一起,开始了长途跋涉,尽管冒着大雨,踩着泥泞,每个人却都乐呵呵地边走边聊。他们找到被困的吉普车,十个人一组抬起重达八百磅的钢缆,一转身,又兴致高昂地踏上了归途,似乎花十二个小时徒步负重回村根本算不上什么。又有一次,回科尔飞村的道路又被滑坡堵死了,吉普车带着建学校的梁柱根本过不去,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哈吉·阿里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科尔飞的村民们日夜兼程赶来帮忙,大伙一到,又是击掌又是唱歌庆祝,精神十足,完全没有彻夜未眠的样子,连毛拉(科尔飞的宗教领袖,他不干体力活的,他的工作就是祷告、学习和教化)都坚持帮忙,他硬带领三十五个村民抬着梁柱一路步行十八英里回到科尔飞。他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拐,那十八英里对他来说,应该异常困难,可他带着村民爬过布劳渡山谷,脸上一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点评:村民们为了改变生活,为了孩子们能接受教育,再苦再累都毫无怨言,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文明的向往让人感动。
镜头二:二○○一年九月十一日,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击了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共有三千多人在这次袭击中丧生,同一天,葛瑞格正陪同他坚定的支持者乔治·麦科恩(美国喜马拉雅基金会的董事会主席,就是这个基金会赞助的报纸第一次刊登了葛瑞格和他准备为科尔飞建学校的事迹。)前往巴基斯坦最北端邻近阿富汗的小镇祖德卡,查看麦克恩捐建的引水工程、发电站和医疗室。大家都担心葛瑞格这样的美国人会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事发后的第三天,葛瑞格和乔治·麦科恩又毅然参加了巴基斯坦北部夸都村一个学校的落成仪式,当天巴基斯坦北部的政治人物、警方、军方的领导人和宗教领袖都来了。巴基斯坦北部什叶派穆斯林领袖赛义德·阿巴斯发表讲话:“今天是你们的孩子该永远铭记并该给你们的孙子讲述的一天,今天,在无知的黑暗中,闪现出教育明亮的光芒。今天,我们在举办学校落成典礼的同时,也和那些正在哭泣和遭受痛苦的美国人民一起,感受着同样的悲伤。那些对无辜者、妇女、儿童犯下邪恶罪行的人,让数以千计的妇女、儿童变成寡妇、孤儿的人,并不是以穆斯林的名义做事。在万能真主的恩典下,他们终将遭受正义的惩罚。对于这场悲剧,我谦恭地请求乔治先生和葛瑞格医生大人宽恕。你们所有人,我的兄弟们,要保护和拥抱我们当中的这两位美国兄弟,不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要付出你们的所有来完成这个任务„„” 赛义德·阿巴斯停顿了一下,校园里非常安静。“我请求美国人民理解我们的内心,他们会看到,我们大部分人不是恐怖分子,而是善良朴实的人。我们的土地饱受贫穷,因为我们没有教育。但就在今天,又一盏知识的烛火被点燃。以万能真主的名义,愿这烛火照耀我们,让我们走出现在所处的黑暗。”葛瑞格说,“那是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演讲,赛义德•阿巴斯结束讲话后,所有的人都流泪了。我希望所有把穆斯林等同于恐怖主义的美国人,都能在现场听到他们的讲话。伊斯兰教义真正的核心是公正、宽容和仁慈。”
点评:这个镜头让我相信不同文化、不同宗教背景下的人们通过沟通、交流,完全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和睦共处,组成一个美好的世界大家庭。
镜头三:葛瑞格募捐到的第一笔款项,居然是来自他母亲所在学校的小朋友捐献的。葛瑞格给孩子们讲了科尔飞村同龄人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当他们看到照片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无法想象,世上居然有学生坐在没有老师的露天教室,忍受着严寒坚持自修。孩子们发起了“为巴基斯坦捐一美分“的活动,成功募集到六万两千三百四十五美分。他们把一张六百二十三美元四十五美分的珍贵支票寄给了葛瑞格。
点评:这个镜头让我感动的是,一美分在普通人眼里算不了什么,但就是这一分分硬币凝聚成移山填海的神力,在文明世界里找不到多少共鸣的成年人,他们对那个贫穷落后的地方没有感触没有感情,他们习惯了冷漠,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却能轻易地产生共鸣产生怜爱之心,这值得我们成年人深思。
镜头四:加涵(哈吉·阿里的孙女,中亚协会学校学生,布劳渡河谷第一位接受教育的女性)对葛瑞格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你说你会帮助我。现在这一天到了,你得实现承诺。我已经准备好开始医学培训了,但需要两万卢比。”加涵展开一张纸,上面列着她用英文写的计划。葛瑞格欣慰地看到加涵已经学会了他期待的东西,一直以来,葛瑞格都希望中亚协会学校里德女孩子们能学会为自己争取权利。在这么保守的伊斯兰村庄里,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居然能如此大胆地闯到男人们的圈子里,简直一下子就冲破了十六重传统,一个小女孩因接受教育而生活的更加自信。点评:摩顿森守护妹妹的信念,改变了一群女孩的生命,使她们不再藏匿于面纱之后,有勇气面对世界,甚至拥有改变世界的能力,你不得不相信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
镜头五:布劳渡河的另一端就是科尔飞村了。怎样渡河呢?就是坐在简陋的木箱子里(就像用几根钉子随便把几个水果篮攒在一块儿),靠自己拉动铁锁的力量向前移动,你不敢去听箱子吱嘎吱嘎的颤抖声,不敢想箱子如果在河中央裂开了怎么办。因为再清楚不过,只要有意外,那就是死路一条。„„一个周五的下午,葛瑞格回到科尔飞村,过河的时候,他吃惊的看到一队盛装的科尔飞村妇女正迎面走来。原来她们正打算去邻村探望娘家人。没修桥的时候,女人们想去那么远的地方谈何容易。如今她们却能在一天之内打个来回,下午就可以赶回村里。于是,女人们开始在周五回邻村的娘家探亲。
点评:一座小小的桥,将科尔飞村与外界真正连在了一起,它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尤其给女人们带来那么多快乐,让她们感到不再孤单,更重要的是,它竟然能为女人们带来更多的权利——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 这些可敬可爱的人——将启迪、照亮你的人生。
人物一:哈吉·阿里——科尔飞村村长,葛瑞格的人生导师。
美国人葛瑞格觉得,要干成一番事业,不能拖拖拉拉的,在科尔飞村建立第一所学校的时候,由于工程进展缓慢,葛瑞格内心焦躁,把当地村民快逼疯了,哈吉·阿里带年轻人走上狭窄的崖舌,俯瞰整个科尔飞村,推心置腹的谈了次心,哈吉·阿里村长让他好好看看眼前的景象,“这些山耸立在这里已经很久,我们也一样。你不可能指挥这些山去做这做那,你得学会倾听它们的声音。”老人说:想在巴尔蒂斯坦有所作为,就得尊重这里的做事方式。老人告诉葛瑞格关于巴尔蒂人三杯茶的习俗:第一次和巴尔蒂人喝茶,你是个陌生人。第二次喝茶,你就是尊贵的客人,第三次喝茶,你已经是家人了。对我们家来说,你是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就算死也心甘。葛瑞格,你要慢慢品这三杯茶。老人给年轻人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老人要他细细品上三杯茶,是让他放慢脚步,好好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和达到最终目标同样重要。老人教会他,要虚心从身边的人身上学习,我们能学到的东西远比教给别人的多。
年轻的葛瑞格急着建更多的学校,没有遵照科尔飞村长老人的叮嘱,单独外出,结果被绑架了,老人知道后,厉声训斥:没有先跟一个村长建立好关系你就去了?如果你从我这里只能学到一件事情,那就记好了:在巴基斯坦,永远不要单独行动,跟我保证!葛瑞格后来不无感慨的说:“从那以后,我每建一个学校,都牢记哈吉的教诲,有条不紊地从一个村到一个村,从一个谷到一个谷。”
每当运载货物的吉普车在山谷外被山体滑坡所堵,哈吉·阿里总是能第一时间知道并派出村民们去进行搬运,在没有电、没有电话、也没有收音机的情况下,老人是怎么知道布劳渡山谷中甚至外面发生的事的?这一直是个谜。
在学校快完工前夕,邻村一个村长迈赫迪以“不允许异教徒办学校”为幌子,对科尔飞村进行敲诈勒索。哈吉·阿里牵了十二头羊,把村里一半财产都甩给了那个恶棍。老人安慰村民和孩子们,很久以后,羊早被迈赫迪杀着吃了,可咱们的学校还在,他只是得到了食物,可咱们的孩子永远拥有了教育。老人曾平静的说:《古兰经》多美啊,可我一个字都读不懂,这是我一生最大的悲哀,为了保证我们村的孩子永远不会体会到这痛苦的滋味,我什么事都肯做,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换取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悼念刚刚去世的老伴时,老村长这样表达情感:“没有她我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是。”摩顿森伤感地问这位教给他很多人生经验的老人,如果老人去世了,他该怎么办,他得到的回答是:聆听风的声音。当这一天真的来临了,葛瑞格来到老人的墓前,他听到风在布劳渡河谷呼啸而过的声音,那带来科尔飞村的孩子们在学校院子里玩耍时发出的嬉笑声。这是哈吉·阿里教给葛瑞格的最后一课:想想孩子们,只要多想想孩子们就好了!
老人山一样的深沉和睿智,撼动心灵。贫困的科尔飞人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并不缺乏生活的智慧,比那些追求办事效率的文明人更懂得体味生活。如果说葛瑞格给那里的人民带去了知识,那么他们给予葛瑞格的是一种明澈的生活智慧,正是这种文化的交融,让我们为这样一份经历而感动。
人物二:吉恩·赫尔尼——登山族、科学家,葛瑞格事业的最坚定、最慷慨的援助者。吉恩·赫尔曾开发出一种能在电脑芯片上储存信息的新程序,他聪明过人,但性格古怪,不好相处,但这个古怪的科学家似乎对葛瑞格无比的信赖,放心的把钱交给他。一直到老人去世前,桥修好了,交通畅通了,学校也建成了,吉恩给儿时的好友拨打了电话。“是我,吉恩·赫尔尼。我在喀喇昆仑山区盖了一所学校。”他的声音充满了自豪,“你过去五十年里又干了什么事?”这是全书中又令人感动的一段。他一生致力于科研,最有成就感的却是这所学校。在去世之前又为中亚协会注入100万美元资金,确保了它的正常运行。如果说没有吉恩,也许摩顿森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帮助科尔飞村的村民们,但肯定是很久之后的事了,更不可能在短短十年就建起90所学校;如果没有葛瑞格,吉恩也许一直到去世也认识不到人生的真正意义,无法领悟自己的真正价值,他只能是一个成功的科学家。摩顿森是执行者,因此为众人所熟知,吉恩是出资者,也应该为人们所尊重缅怀。吉恩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心地善良、仁慈慷慨的登山者。
人物三:葛瑞格·摩顿森——登上爱好者、中亚协会执行官。
“我要为你们建一所学校”为了这一承诺,他忍受着大自然恶劣的环境,穿梭于巴基斯坦地区动荡的战火,曾被视为异教徒而受到驱逐,被塔利班部队囚禁,从绑架者的枪口下侥幸逃脱,他经历过相恋的女友毅然离开、美国的工作不幸丢失„„每一次挫折都没有打垮他的意志,每一次苦难都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历时三年,科尔飞的学校终于傲然伫立于雪山之下。一个人,一个承诺,一段辛苦漫长的旅程,凝聚着许许多多人的爱心,终于得以实现。
兑现了诺言,葛瑞格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凭着他的热情,凭着他的努力,他创建了中亚协会,专门为这里贫困地区的孩子建立学校。他和塔利班成为朋友,和当地军阀商讨学校选址,他成功地把教育和希望带到了中亚的荒僻村庄里,让贫困的孩子接受教育,让更多的孩子改变生活,改变命运。在践行承诺的过程中他还向人们传达了美好的感情,播下了爱的种子。随着一所所学校的建立,居住在闭塞山区的孩子有了获得知识的机会,有了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的机会,他们生活的热情因此被激发,他们的生活态度也因此而改变。
《三杯茶》中的葛瑞格,这个最平凡而又不凡的男人,用自己的坚持,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就算你一无所有,行善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只要有心,它就在举手之间。与其坐而抱怨世态炎凉,人情冷漠,不如起来行动从身边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成就葛瑞格一生事业的是他对承诺的执着,也正是这份执着使他的人性光辉温暖着遥远他乡的人们。
在他奔波于美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筹备基金,不断建设新学校的过程中,恰好经历了美国9•11以及布什政府为了打击恐怖组织而攻打阿富汗的过程,亲眼目睹了当地更多无辜居民所经历的痛苦和无家可归的灾难,逐渐对美国政府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方式表示强烈的不满,因为他清楚的看到了:由于当地复杂且浓厚的宗教氛围,很多孩子由于接受不到科学的教育,进而被接纳到了宗教学校当中,因此很容易成为塔利班组织的一员。所以,葛瑞格认为如果只凭武力去消除恐怖主义,那么美国并不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安全,而是要通过课本和学校,加强美国对当地实际情况的了解,了解他们生活和文化的另外一面,用更加和平的手段解决冲突。他在美国国内发表过很多次反对战争的演讲,但却遭到了很多美国人的质疑,甚至是恐吓,但即使这样,葛瑞格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追求他热爱的事业(建新学校、为当地居民消除贫困),在那里撒布着希望的光芒,知识的种子,亦是和平的种子。最后他的所作所为也逐渐得到了更多美国人的认可和赞同。2009 年,葛瑞格被巴基斯坦政府政府“授予巴基斯坦之星”荣誉勋章,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人物四——阿米拉、葛瑞格的女儿。
这个十多岁的小姑娘和她的父亲一样不简单,她在自己学校成立了一个小组,推广“根与芽”项目,倡导同龄人保护动物和自然。她还筹划了“为和平捐一分钱”活动,目前已有两千所学校参与。阿米拉还经常跟随父亲来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尽自己所能,帮助那里的小朋友,她是一个和平的天使。父女两代,薪火相传,她的成长也仿佛是一粒希望的种子„„
★ 作为教师、家长——此书值得推荐给你的同行、学生和孩子。
一个人,一个承诺,一段艰苦漫长的旅程,从此改变了他和他遇到的人的命运。一个人的力量能有多大,为兑现承诺而坚持不懈作出努力能有多了不起的结果。这本书告诉你答案。这不仅是一个“在K2地区建立学校”的故事,它还展开了关于中亚文化、印巴冲突、极端主义、宗教、战争、教育、哲学等诸多方面的绚烂画卷。它不仅关乎“承诺”,更关乎“坚持、勇气、信念”。信息量丰富,语言素朴,引人入胜。读罢,久久不能自已。仿佛置身于乔戈里雪峰之下,沉浸于纯净与豁达,圣洁与震撼之中。
作为一名社会老师,我们在教会学生“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等这些知识点时,巴基斯坦、阿富汗都只是我们教学中的一则则素材,我们无法让孩子想象战火纷飞中人民生活的疾苦,也不曾让孩子们甚至我们自己思考过,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能做些什么,因为这一切离我们都太遥远了。但是,今天《三杯茶》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中亚地区的距离,它可以让我们领悟到:
我们不可能都去巴基斯坦,也没有几个人能做葛瑞格所做的事情,但是,我们都可以尽力而为,每个人每天都能够影响世界;
如果我们真的希望为我们的孩子留下一笔和平遗产,我们就得明白,这是一场战争,它最终要用书本取得胜利,而不是炸弹;
在阶级、政治、国家、民族这些价值之上,还存有一种更高的价值,这就是人道主义!世界上再高的山峰,总有人能够征服!世上真正最能攀登的高峰是什么?是消灭贫穷、是消灭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
教育,才是消灭贫穷、消灭恐怖主义最有利的手段,只有让不同的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通过沟通、学会沟通,通过教育架起一座知识的桥梁,相互理解和宽容才是和平的希望所在。
因为《三杯茶》,这颗希望的种子会播种到更多人的心中,总会在某一个地方或者是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三杯茶》吧!
第四篇:为留守儿童点亮一盏心灯
用爱浇灌 用心呵护 为留守儿童点亮一盏心灯
————浅谈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宝鸡市高新区天王镇中心小学
董军锋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父母为了谋生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却把他们的幼小子女留在了农村家里,导致孩子与父母相伴的时间甚少,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需要学校给与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班主任、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影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成了学校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正面教育或教育不当,将不仅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现象,还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我们必须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采取科学、及时、有效的措施,让这些与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的“花朵”们快乐地成长。下面就结合留守儿童的特点浅谈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所采取的一些策略。
一、用心沟通、倾听-----全面了解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实施最佳教育策略。从入学起,就该为留守儿童专门制订摸底培训制度,建立全程性的跟踪档案,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并详细纪录。时时关注他们的表现,“察其眼,观其色“,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沟通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学习,还包括他们的家庭生活、在学校行为、与同学相处的方式等等。同时还听取其他同学的反映并与家长交流,全面细心地深入了解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制定相应的引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确保让每个学生能够在学校健康成长。
二、帮助设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由于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忙于打工赚钱,与子女接触时间特别短,思想沟通次数少,学生的家庭教育基本空白;部分家长,因平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子女而产生补偿心理,就“以钱代教”,无节制的满足子女的物质需要,但物欲的满足,却使学生形成了思想上的“真空”;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基础相对薄弱,往往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标。
所以针对这些特点,要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要特别做好留守儿童的家长联系工作,多家访,指导家长的教育方法,矫正他们“以钱代教”、“重智轻德”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要积极做好留守儿童在校思想教育工作,尽量调用一切教育途径,特别是要勤写周记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化,多沟通,多鼓励,多用个别教育,教育他们重视精神、品德的锤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用心“浇灌”-----做好“心育”
“关爱”是浇灌学生心灵的甘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 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由于留守儿童家长工作的流动性,他们的自身经历相对丰富,对于社会也有较多的接触。相对丰富的生活阅历,使他们在心理方面有了比一般同学更快的发展,有强烈的自尊心,观念的自主性和行为的独立性。但是易自以为是,少肯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意见,行事盲目自信、好冲动,逆反心理强。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作为教师,点亮他们的心灯,开启他们的心扉,责无旁贷。要在生活上、精神上多关心他们,主动接近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感知他们的点滴成绩,以真挚的爱心去善待他们,多给他们提供展示特长,施展才华的舞台,利用一切契机鼓励、表扬他们,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四、营造“家”的温馨,克服“心理孤势”。努力为“留守花朵”营造温馨的班集体,给学生以归属感,凝聚全班同学,以心换心,用爱温暖他们。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们往往易产生对家庭概念的淡然,对班集体冷漠的情绪,集体荣誉感不强。作为班主任要丰富集体活动,经常开展诸如“说说自己家乡”、“优点轰炸”、“格言激励”等活动,多方式、多途径,使整个集体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留守儿童对集体的感情,养成较强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一种“孤势”,为了扭转这种逆势心理,留守儿童大多会主动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间有极强互动的团体,而且往往会对班集体形成一种排斥心理,且通常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所以,作为教育引导者的我们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孤势”,防止小团体的形成,做好留守儿童的分散工作,特别是在座位安排上,尽可能让他们分开来坐。
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五、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人在生活中缓慢形成的较为固定不变的行为和倾向,一旦养成其力量顽强而巨大。早期形成的好习惯对今后身心发展起催化作用,早期形成的不良习惯会对今后身心发展起着巨大阻碍作用。留守儿童由于家长长期不在家,父母素质比较低,学前教育基本空白,必然造成此类儿童行为习惯基础差。他们上学时有相当一部分人蓬头垢面,气味难闻,无洗手洗头洗澡习惯,有了鼻涕就用手抹,往衣服上擦;上课静不下,坐不住,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放学回家由于无人监管,有的家庭甚至无做作业的条件、环境、氛围,造成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等等不良习惯,这种行为习惯上的许多低起点给学校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带来了较大的教育难度。纠正他们这些错误习惯时,我们要注意一下几点:
1、要维护留守儿童的自尊,增强克服不良行为的信心。有时他们为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心,会去说谎、作假、争吵、打架。在矫正其不良行为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自尊才会有自信,才会积极向上、勇于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2、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留守儿童的“抵触”情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帮助留守儿童改正不良行为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老师和他们的关系是对立的,那么一切教育都会变得苍白无力,留守儿童的反抗心理和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他若认为老师对他不好,他就会对你所说的一切都回答“不”。对待那些有不良行为的留守儿童,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让他认可你,才能接受你的教育。反之,如果老师经常指责他,对他态度冷漠,就不利于其不良行为的矫正。
3、正确对待“反复”,坚持耐心疏导。
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常常会反复出现,尤其对一个情绪不稳、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儿童来说更是常见的。这就需要老师的耐心,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失去信心。要在留守儿童每次的“反复”中发现点滴的进步,稍有一点进步就应给一份肯定,让他们多一份信心。
六、“因才”评价-----让“遗忘的花朵”更鲜艳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因才”评价,就像“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比如: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每次考试的试卷分成A、B两套,B卷的难度偏低于A卷。A卷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以申请再考B卷。将每次试卷分层,就是希望让平时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也能考出高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做满足了各个层次的学生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情感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这样的操作能更进一步准确把握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便于更好的调控下阶段的教学。
多一份尊重,学生就会在评价中多找回一份自信;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多一点激励,学生就会多一股学习的动力!就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心浇灌“遗忘的花朵”,让他们开得更美丽、更灿烂!
第五篇:用努力点亮希望之灯
用付出点亮希望之灯——《活法》读后感
和县安德利购物中心企管部:李为园
用付出点亮希望之灯
卡耐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多付出一点点,就像一盏大灯一样照着你自己,并使你有机会和他人进行有益的比较;多付出一点点的意义还在于强化自己的工作能力,并在工作上精益求精„„”用努力点亮自己的希望之灯。
每天勤奋多一点点,每天完美多一点点,每天主动多一点点,每天学习多一点点,每天创造多一点点„„用自己的努力来诠释着内心的希望。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希望,但每个人点亮希望之灯的方式却大不相同,有人用等待去点亮自己的希望,有人用自己的智慧来点亮着自己的希望,有人用自己激情来点亮自己的希望„„无论你何种方式来点亮自己心中的那盏希望之灯,都要通过每天不断的努力来点亮和实现自我的希望。“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多付出一点点,就多一份希望;多付出一点点,就多一份安慰;多付出一点点就多一个机会。付出并不全部能达到你心中预期的回报,但多付出一点点能强化你的工作能力,能在你不断的努力中获得更多经验,不断的进取,不断努力,精益求精。你可能惊奇地发现在你无数的多付出一点点中积累出你的希望的火种,并能点亮着你的希望之灯。
多一点付出,是培养你个人进取心的最可靠的途径;多一点付出,是激发你个人潜力的最有效的方式;多一点付出,是不断进步,走上 用付出点亮希望之灯——《活法》读后感
和县安德利购物中心企管部:李为园
成熟的必经之路。希望在你的多一点点付出中慢慢初见曙光,最终将会走上成功之路。不断的积累着付出,不断的带来惊喜。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从自己的一点一滴做起。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无论你遇到什么问题,请向着远方望去,不要停下你的脚步。生命中总会有春天。
努力并快乐地付出,这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无私忘我的境界。也许很多人望而却步,也许有人曾为之奋斗,也许你还没有想过„„那么不如去试一试吧。当你在付出中找到了一丝丝的快感时,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付出的幸福,它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幸福,更是你付出对象的一种将要付出一点点的动力,就像快乐接力赛一般,途中跑是那么充满着激情和快感。在努力中去寻找着那份属于自己,属于大的希望。其实付出也没有那么复杂,只是当别人在犹豫是否去做一些小事时,你已经做出行动了。只是去跑跑腿,只是帮助别人拿个东西,在你工作的时候顺便帮助别人一点点„„这就是付出。不起眼的小付出,平淡的不能再平淡了。平平淡淡才真,用着这些小小的平淡付出,来缔造着那份属于自己的人生希望。
用着希望来付出的,那叫做人生目标的付出;用付出来点亮自我人生希望的,那叫做大爱无私的希望。没有目标的人生是个无味的人生,没有付出的人生是个悲伤的人生。人生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用着自己生生不息的付出来点缀着人生的各个阶段,那将会使你的人生变得更加多彩,会让你年老是回味无穷。无论是比尔·盖茨夫妇、沃伦·巴菲特、奥普拉·温弗瑞、鲁珀特·默多克,还是那位 用付出点亮希望之灯——《活法》读后感
和县安德利购物中心企管部:李为园
患了骨骼发育不全后遗症、动陬全身性骨折的布里安娜,或者年仅6岁便开始组织清洁海滩运动的麦肯齐·斯坦纳,还是用一生来帮助别人的雷锋,都在尽己所能,为世界更美好的明天付出他们的金钱、时间、精力和技能。在他们心中,他们都坚持着一个共同的信仰:每个生命的价值都是平等的,付出比索取更令人感到满足。他们是值得所有人去敬重的。
用你的付出来点亮你的希望之灯吧!无论你是学生,是老师,是普普通通的员工,领导„„从现在起,来试着每天都付出一点点。你一定会获得你意想不到的那份真正属于自己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