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陂头镇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
陂头镇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
我镇于2009年建立文化站。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投入资金30多万元。文化站设有图书馆、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娱乐室等。图书室面积100多平方米,现有藏书1.5万册,阅览室100平方米,室外活动室200多平方米。
陂头镇文化站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镇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现将我镇文化站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1、精心组织,加强领导。
在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镇文化站成立以邹勤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王华庆担任文化站站长,黄兰英、黄文燕等为文化站管理人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责,做好我镇文化站的管理工作。
2、认真做好文化站的各项管理工作。
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制度健全,管理完善,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农家书屋、报刊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等各种服务设施应有尽有。文化站内设有各种标语和警示牌,在醒目位置标明服务内容、开放时间和注意事项,充
分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器材设备摆放整齐有序,安排专人管理。卫生环境整洁,并设有卫生值班制度。保证开放时间,每周二、四、六、七日早上八点半准时向村民免费开放;其他时间安排专人整理各种器材设备,对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器材及时检修,确保人民群众人身安全。
3、落实文化站职责,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为群众求知致富,促进我镇经济建设,依托金橙果园,为广大村民多次举办培训讲座。根据群众的需求和设施、场地条件,组织开展羽毛球、歌咏、舞蹈、书法等各类文体活动。积极协助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开展文物的宣传保护工作。搞好民族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加快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步伐。尽心尽力做好本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保护工作,定期做好集市出租和销售音像制品商店的检查和清理,对网吧、游戏室等文娱场所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民间艺人演出行为,净化文化市场,对农村婚丧嫁娶请的唢呐班子严格审查,防止色情演出,杜绝黄、赌、毒、封建迷信、邪教等腐朽思想对群众的侵蚀。
4、加强指导,创新机制。
一是积极对上争取政策,解决相关工作经费,让文化站有效运转起来,成为老百姓的日常娱乐场所。二是为提高乡
镇文化站的服务水平,利用综合文化站的设施设备,面向基层提供质优价廉、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
5、存在的不足以及整改情况。
《文化站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事业机构,是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所设立的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单位,同时又是当地群众进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但由于乡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公共文化资源缺乏,农村文化消费低下。镇文化站的科技图书是上级科技部门赠送的,没有经费购置新书。农民群众很少能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一些封建的落后观念在农村仍然存在。烧香拜佛、占卦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有所抬头,打架斗殴、酗酒闹事、聚众赌博、色情光盘音像出租等违法乱纪事件时有发生。为加强对我镇文化市场的监督与管理,镇文化站积级组织、协调乡派出所、卫生院、司法所开展了 “音像市场治理整顿活动”、“净化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活动”等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不会满足成绩,我镇文化站还将积极努力整改,严厉打击各种封建活动,严厉查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确保我镇干净的文化环境,切实落实文化站的使命和职责。对于各种新问题积极想方设法加以解决,争取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让大众文化回归大众,让人民文艺扎根人民。使农村文化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真正发挥为促进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作用。
乡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意义重大,任重道远。今后我镇文化站按照文化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抓住并用好各种机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扩大活动参与面,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我乡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做出新的贡献。
陂头镇文化站
2012年3月15日
第二篇:镇文化站建设汇报材料
角斜镇文化站建设汇报材料
尊敬的章部长、各位领导:
为了真正把规范化综合文化站创建工作做到位,今年来,老坝港**新区(角斜镇)紧紧围绕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县委“打好新征程七大战役,实现新时期七战七捷”的总体部署,努力加快文化设施、文化阵地建设,为发展老坝港**新区文化事业,促进老坝港**新区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文化支撑。现将创建市乡镇规范化综合文化站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三月份县文广新局“关于开展创建市规范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会议”回来后,老坝港**新区(角斜镇)迅速成立了由党工委副书记、人大主席申承群同志为组长,党群工作局局长陶华同志为副组长,文化科全体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组,分工到人,责任到位,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文化科的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我区文化科在岗在编人员两名,编外人员两名,科长的待遇参照中心主任的待遇执行,文化科重新挂上了“老坝港**新区(角斜镇)综合文化站”的牌子,文化科的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经费、人员工资支出等均纳入了财政预算,其中文化活动经费每年不少于五万元,为了使文化事业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跟的上人们对文化食粮的渴望,新区党工委对文化阵地建设做了重新规划,在新区新的行政大楼傍边重建一个设施齐全的文广新综合大楼和一个十亩大的市民广场,在新的行政大楼竣工后迅速开工。
三、文化阵地建设情况
针对区镇合并的具体情况,为了确保文化工作正常开展,各项文化项目能正常开放,工作组的同志经过认真筹划,在新区党工委的支持下,对文化阵地进行了重新调整,现在的新区综合文化楼面积达580平方米,其中:电子阅览室、图书馆50平方米,藏书8000册,报刊杂志12种,电脑6台,健身房50平方米,现有健身器材12件,棋牌室50平方米,乒乓球室50平方米,书画室50平方米,资料室25平方米,群文活动室50平方米,辅导培训、多媒体等多功能厅125平方米,各种乐器、音响设备、服装、道具齐全,最近在县文广局的支持下,我们又建成了花鼓和海洋作业陈立馆,更为我们综合文化站增添了浓郁的文化份围。
四、2012年文化活动情况
一年来,我区文化科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三件大的活动上,一是参加县文广局举办的一月份的年终文艺会演活动,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区选送的表演唱《闹文蛤》获得了最佳创作奖和演出金奖的好成绩。二是选送节目参加市濠滨夏夜海安专场文艺演出,按照县局的要求,我们把《闹文蛤》的节目剧本进行提练,表演形式进行了调整,从而在表演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三是县政府主办的“海安县第三届开渔节”的文艺演出,我们在总结前两年文艺演出节目的基础上,按照确保演出效果的总体要求,对本次文艺节目进行了认真的策划,演出主题突出歌颂海安,赞美新区,富有海洋特色的文化内涵。为了保证演出质量,我们得到了县歌舞团的大力支持,经过精心准备,排出了舞蹈《时刻准备着》,音乐快板《新区喜迎宾客来》和原生态表演唱《黄海船号》等新作品,使专场演出达到演出场面宏大,节目题材独特,演艺水准较高,作品印象较好,社会反响齐佳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县宣传部安排的《海安风情园展示》、《苏台文化合作论坛》、《海安河豚节》等活动的海滨风情展示,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选送的原生态表演唱《渔船号子》每次都能获得满场掌声;在新区教办的支持下成功举办了首届体育运动会,庆“五一”文艺演出;在新区团委、工会的支持下,开展了庆五一、五四棋牌赛;在紫菜协会支持下完成了第三届紫菜节纳凉晚会演出;配合新区经济发展局完成了创建放心消费**新区行文艺演出;组织了读书节读后感征文征集;组织人员积极创作参加县宣传部组织的喜迎十八大大型诗歌朗诵活动等等。
围绕全年工作,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送戏下乡8场,送电影下乡284场,在新区农村工作局、海洋渔业局和社会事业局的支持下,举办各类科普培训班12次,编办宣传橱窗14期,为敬老院老人送戏2次,协助工会为建莲商砼公司、明芯电子公司等6家企业策划安排文艺活动。另外,还协助政法部门开展了普法宣传周活动,协助安全部门开展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组织开展老年业余健身运动,动员他们积极参加广场舞活动。目前,新区现有民间自发广场舞健身场所4处,吸纳人数近200人。积极支持民间艺人建立群团组织,在已有国立演艺传媒公司、海安渔乡艺术团和美迪民间艺术团的基础上,10月23日在时代公司成立了新时代艺术团。此外,农村农家书屋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区做到村村有农家书屋,藏书均超1200册,村村有兼职图书管理员,均能正常开展活动。
四、日常管理情况
文化站所有服务项目全年开放,工作人员(除周日轮休外)均能按时到岗,挂牌上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持服务环境的整洁卫生,服务热情,办事认真。
各位领导,今年来,我区文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将不断向先进单位学习,取长补短。面对实际,脚踏实地,尽自己的力量,做好工作,尽自己的能力做强事业,尽自己的责任服务社会。
我们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帮助支持,还拜托各位领导一如继往地支持我们,帮助我们,我们将不负重托,确保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第三篇:头陂镇情况汇报1
头陂镇情况汇报
头陂镇位于抚州市南端,广昌县西南边境,与赣州市宁都县相邻,是广昌县与宁都县交界处的一个边贸重镇。全镇总面积1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046亩,山林面积19.1万亩;下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54个村小组,总户数6083户,总人口246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
近年来,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抢机遇,抓项目,保增长,增后劲,促和谐”为主线,突出赶超发展、项目带动两大战略,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主抓手,解放思想,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努力把头陂建设成为全县“开放对接的桥头堡、中心城市的卫星镇、工贸发展的明星镇”,镇域经济社会呈现健康良好发展势头。
(一)2010年工作情况总结
2010年,头陂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十三个村委会和镇属(办)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下,全镇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前进,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我镇在党建工作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开展“创先争优”、“三包为民”、“三培三促”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去年,我镇在发“连心卡”、记“民情日记”等形式的基础上,以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组织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强党委班子建设,按照“五个好”目标要求,着力打造“学习型、民主型、和谐型、务实型”班子,增强了党委班子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号召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干部亲民观念。在抓好制度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班子,认真抓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在外出务工青年和农村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进一步优化了党员结构,增强了党组织的活力。2010共接收入党积极分子25人,新发展党员9人,转正16人,全镇党员队伍总数达到745 名,其中女党员86名,35岁以下党员93名。建立完善村级干部后备库,培训后备干部9名。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创建“五好”支部为目标,强化班子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先后调整充实2个支部。倾力打造村级活动场所,逐步打牢创先争优平台。进一步引导和规范新建活动场所的管理和使用,切实发挥活动场所在农村政治、服务、培训等方面的主阵地作用。去年,塘下村委会办公大楼全面完工,西港、边界村委会办公大楼正在加紧施工,共投入22万元对锡坊、龙虎、前山三个村级活动场所进行维修。全面消除无村级活动场所村的境况。
——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增长。2010年全镇经济总量预计可实现1.21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2657元,财政收入达535.8万元。全年固定资产投入7230万元,增长40%;城镇建设开工面积2600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到2675元;累计农村劳动力转移2109人。去年粮食实现丰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4972万斤,早稻产量1936万斤,中稻912万斤、晚稻2124万斤。全镇种植茶薪菇5000万筒;白莲6000余亩,年产量达450吨;烤烟2760亩。南丰蜜桔、脐橙、板栗等果业面积稳步增长,大棚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初显规模。2010年头陂镇共建立2个大棚蔬菜基地,总面积400亩,年产鲜蔬菜326吨,实现产值798万元。农业结构调整逐步优化,积极引导规模化经营。引导农民采用转包、出租、合股等方式进行土地的流转。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运行模式颇具优势。我镇积极引导农民参与股份制合作、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经济组织,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加农民收入。2010年,我镇合作社共有10家,新增3家。富发苗鸭孵化专业合作社在5名党员带领下,实现产值近千万元,社员户均纯收入达6万元。招商引资形势良好。一年来,我镇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总抓手。通过进一步加大力度,整合资源,优化环境等方式,全镇共引进项目2个。分别是投资8000万元的中山美嘉油墨涂料化工及印刷设备生产包装项目,建设征地131亩;投资500万元的创辉实业有限公司及其一对一的汇兴废旧回收有限公司。引进物流企业2家,分别是广昌恒达物流有限公司和江西省思维富物流有限公司,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我镇是全省200个重点镇之一,按照重点镇建设要求,我镇多方筹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镰镜至朱市埠公路硬化工程、头陂大道延伸段建设项目取得突破。
——社会事业扎实推进。计生工作成效显著。共完成四项手术579例,其中完成纯女户结扎12例。社会抚养费征收完成130多万元,提前1个月超额完成县里征收任务。“一大四小”优化生态环境。全镇共书写标语100余条,出宣传栏9余期,拉横幅17条。2010年共调运杨树6.4万株,湿地松0.9万株,杉木60余万株,泡桐4万多株,南丰蜜桔4000余株,完成山下绿化面积共计1700余亩,完成山上造林绿化面积共计3000余亩。其中村庄绿化540亩,路沟渠绿化1000余亩,荒滩荒地150亩。森林防火措施得力。一年来,我镇严格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责任意识。扶贫救灾及时到位。全年发放自然灾害救助款31万余元,五保供养104人,发放供养金17.5万余元。同时新农合医疗参合率达97%以上,住院补偿1250人,补偿金额102万元。管理进一步规范,人们享受医疗、卫生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得到增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一年来,我镇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通过优化教师队伍配臵,狠把教学质量关,全镇教育事业进档升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阶段的比例达100%。社会形势持续稳定。2010年,我镇实现了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事故为“零”的目标。有力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三、2011年工作思路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新一届政府谋划发展的起步之年,是我镇实施赶超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面对形势,我镇将抓住机遇,扎实工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社会稳定的总目标,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咬定一个目标(财政增长)、突出两项工作(小城镇建设工作、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三大突破(招商引资、社会稳定、人口计生工作)为工作思路,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全力推动我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主要工作措施:
1、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精神,继续推进“创先争优”、“三包为民”活动,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首先提高村、组干部的执政能力。要借换届之机,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人充实到村、组班子中来,同时要加强培训教育,努力造就一批执政能力强的基层干部队伍。
2、加强和搞活招商引资,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使头陂成为“服务优、诚信好、成本低、回报高”的投资热土。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不断吸引客商企业到我镇落户发展。
3、充分发挥头陂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合理布局产业基地,逐步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壮大头陂经济实力,促进头陂经济发展。
4、以创建省级生态镇为目标,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扩大小城镇建设规模,开创小城镇建设新局面。继续推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农贸市场改造、小城镇规划项目征地建设任务,使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5、加快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强化计划生育服务,加大行政执法清理力度,提高生殖保健服务质量,确保符合政策生育水平。加大社会保障服务力度,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切实做好优抚、救灾救济和农村、城镇人口的低保审核发放工作,维护农村弱势人群的根本利益。加强劳务输出,建全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6、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新头陂。一是以人为本,坚持依法治镇、依法行政,注重社会公平,加强利益协调。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健全完善三务公开,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二是深入开展“五五”普法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大力营造文明法治环境,维护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三是完善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网络和信访工作体系,突出加大对各种利益纠纷的调处力度,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众性事件的发生。四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积极严防重大事故发生。
四、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我镇是全省200个重点建设镇之一,按照重点镇的建设内容和要求,结合我镇规划设计,希望县人民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倾斜。
2、我镇是农业大镇,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希望县人民政府加大对我镇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3、农业税全面减免后,村委会人员工资急需解决。
头陂镇人民政府 2011年6月15日
第四篇:镇文化站汇报材料
2012年熨斗镇文化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镇乡镇文化站建设、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做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全镇文化站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
熨斗镇位于石泉县南端,总面积81.84平方公里,距县城50公里。全镇辖1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3752人。
近年来,在省、市、县及有关部门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镇抢抓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大好机遇,将文化站建设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和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截止目前,全镇共建成中心综合文化站一处,农家书屋12个,每个农家书屋藏书8千册以上。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1个,远程教育配套设施16套,已覆盖全镇所有行政村。组建秦腔、自乐班等民间艺术组织7个,成人学习计划培训小组2个,2012年共计培训人员达300人次。
在硬件建设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两高一严”。一是高起点规划。把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中心纳入全镇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避免了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和重复性,真正达到了规划科学、建设合理、利用方便、作用发挥明显的目的。二是高标准建设。工程质量方面,我们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抽调专业干部任组员的领导小组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监管,确保了工程质量达标。三是严要求管理。成立了镇文化站,确定了5名镇村文化专干,制定出台了《熨斗镇镇村文化站管理细则》,加强了对文化站和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确保管理规范、科学、合理,为群众健身娱乐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活动开展中,我们主要做到“三个经常化”。一是群众健身活动经常化。随着近年来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全镇绝大部分群众对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闲和晚饭后,大
部分群众都能在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体育锻炼娱乐,使文化活动中心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二是民间活动开展经常化。每逢新春佳节,各村均利用文化活动中心这一平台,自发组织一些秦腔、曲子戏、秧歌等精彩节目进行慰问演出,既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又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三是趣味竞赛活动经常化。在元旦、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镇文化站都积极组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利用文化站这一平台开展以体育竞赛、歌咏比赛等为主的趣味竞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既营造了深厚的节日氛围,又满足了不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镇文化站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阵地建设不能满足当前和今后需求。随着我镇经济旅游产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镇已逐步成为县城重点建设项目的中心区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集聚区,镇区仍没有高标准的文化活动中心来满足全镇乃至全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二是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覆盖率不高。由于受地理位置和资金所限,我镇刘家湾、麦坪、松树、齐建等4个村仍没有文化活动场所,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条件十分有限。三是文化基础薄弱。虽然我镇配有专职文化专干,但由于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认识还不够深刻,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效果不够明显。
三、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意见建议
出于以上困难和问题,一是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发展有阵地、有资金,有保障。二是希望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工作的宣传力度。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宣传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台一些鼓励群众发展文化事业的优惠政策,并加强对农村文化活动的引导。三是希望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切实解决农村文化人才短缺问题。
第五篇:乡镇文化站建设汇报
乡镇文化站建设工作汇报
中共西华镇委员会西华镇人民政府
(2011年7月19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镇乡镇文化站建设、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做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全镇乡镇文化站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
西华镇辖13个村1个社区,71个合作社,5个居民小组,24992人,是全县面积和人口第一大镇。
近年来,在省、市、县及有关部门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镇抢抓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大好机遇,将文化站建设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和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并取得了较好成效,2008年3月,我镇中心文化站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家单位联合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截止目前,全镇共建成中心综合文化站一处,农家书屋14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7个,科普活动室1个,培训室15个,展厅1个,安装体育健身器材42套(件),组建秦腔自乐班等民间艺术组织15个。
在硬件建设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两高一严”。一是高起点规划。把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中心纳入全镇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避免了建设的盲目
性、随意性和重复性,真正达到了规划科学、建设合理、利用方便、作用发挥明显的目的。二是高标准建设。在工程设计方面,我们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每个文化活动中心的科普活动室、群众培训室、作品展室、体育健身区、休闲娱乐区等功能区进行科学设计搭配,确保了布局合理,美观适用;在工程质量方面,我们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抽调专业干部任组员的领导小组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监管,确保了工程质量达标。三是严要求管理。成立了镇文化站,确定了15名镇村文化专干,制定出台了《西华镇镇村文化站管理细则》,加强了对文化站和文化活动中心的管理,确保管理规范、科学、合理,为群众健身娱乐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活动开展中,我们主要做到“三个经常化”。一是群众健身活动经常化。随着近年来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全镇绝大部分群众对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闲和晚饭后,大部分群众都能在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体育锻炼娱乐,使文化活动中心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二是民间活动开展经常化。每逢新春佳节,各村均利用文化活动中心这一平台,自发组织一些秦腔、曲子戏、秧歌等精彩节目进行慰问演出,既传承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又丰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三是趣味竞赛活动经常化。在元旦、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庆日,镇文化站都积极组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利用文化站这一平台开展以体育竞赛、歌咏比赛等为主的趣味竞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既营造了深厚的节日氛围,又满足了不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镇文化站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阵地建设不能满足当前和今后需求。随着县城西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镇已逐步成为县城重点建设项目的中心区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集聚区,镇区仍没有高标准的文化活动中心来满足全镇乃至全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二是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覆盖率不高。由于受地理位置和资金所限,我镇青林、什民等7个村仍没有文化活动场所,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条件十分有限。三是文化基础薄弱。虽然我镇配有专职文化专干,但由于农村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认识还不够深刻,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效果不够明显。
三、对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意见建议
出于以上困难和问题,一是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发展有阵地、有资金,有保障。二是希望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工作的宣传力度。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宣传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台一些鼓励群众发展文化事业的优惠政策,并加强对农村文化活动的引导。三是希望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切实解决农村文化人才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