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版数学一年级海底世界(准备课)教案
课题:海底世界课型:准备课课时:1课时
一、教材简析:
学生刚刚接触数学,通过图片,使学生能通过海底的生物学习数数,形成初步的数的概念。并且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按照规定的方式、方法正确的进行数数
2、能力目标:在数数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3、道德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海底世界,培养他们数数的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按照规定的方式、方法正确的进行数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三、教具使用:教学挂图
四、教法、学法指导:
把握实际教学内容创设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设机会。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上述问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充分发表见解。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和谐。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山东青岛有美丽的大海,大家一定见过吃过不少的海产品,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海底世界玩一玩.大家要仔细的观察。看看海底都有些什么?他们有分别在哪呀?让我们快去看看吧!在图上找出相应的答案,学生示范数数
二 教数数
1、教师指导,让学生由“物”到“量”深入的观察,陆续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注意数的顺序、方法、养成良好的数数习惯。
(1)、仔细观察,看看海底都有些什么?(同桌交流。)
(2)、谁来告诉大家你都认识了哪些动物?(学生说出动物的名字,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这种动物的名称,并按数量多少排列位置的先后。)
(3)、数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有几只。(指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投影数一数。在数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有顺序的数,并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清楚
所数动物在图中的位置。)
2、学生独立数数
(1)、你还想数什么?抓紧时间,比一比谁数得最准确。
(2)、汇报数数情况,教师板书并写上相应的数字。
3、学生活动:数一数螃蟹有几只脚?海星有几只角?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
1、可让学生观察自己组中成员,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初步掌握方法。
2、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一下校园,让学生根据掌握的学习方法,也来“数一数”。3、让学生观察一下周围都有什么?可以用几个小圆片来表示?所以他们都有几个?
四、教师小结:(指板书)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在海底世界都认识了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多少只?我们一起再来数一数。
五、课后作业:数一数家中有哪些东西?都有几个?
六、板书设计:
海底世界
(挂图)
七、教后小记
摘自12999数学站,转载请说明。
第二篇:(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数数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2~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会比较物体的轻重、远近、粗细、宽窄。
2.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让同学们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唤起孩子的好奇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和数数。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小朋友,从今天开始,你就成了一名小学生,心里高兴吗?暑假前,大家都在不同的学校或班级上幼儿园,现在同学们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从今天以后,都应该成为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也是咱们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作一下自我介绍)。
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数学课是学什么的?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汇报交流情况。
3.师: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买菜,我们买学具,工人师傅修路、架桥、盖房子、制造汽车、电视等等,都用到数学知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里面藏着好多的数学秘密,比一比谁发现的多。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索: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
--1--
1.放录象《海底世界》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说:热带鱼、珊瑚„„)你们想不想看的更清楚些?(课件:课本图片)板书课题。
2.师:图片上有什么?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有多少吗?
3.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看到的海洋生物及数量。
4.指名回答,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的数量。师:你是怎样数的?(生说:一行一行的顺序„„)师强调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数。
5.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带有海洋生物形象的表格)师:看看这个表格,你想怎样记?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引导学生用画“○”的办法一个对着一个的画下来,再与后面相对应的数连起来)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数一数,画一画,连一连。
6.学生填表,教师巡视指导并留心观察学生是怎样数的,怎样画的,了解学生数数的基础。
7.师:谁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
(生展示,并通过语言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8.师给学生渗透海洋生物的知识及进行环保教育。
三、拓展应用
1.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2--
2.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有什么?有多少?(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自己表现怎么样?
五、课外延伸
回家数自己家里的物品,下节课交流。
------小学资源网投稿邮箱: xj5u@163.com-------3--
第三篇:一年级上册数学准备课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学期计划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2012版)上册。本册内容包括: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比较重要的单元还有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表等。这些单元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2课时)
二、位置(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1.1~5的认识 6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3课时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
四、认识图形
(一)(2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整理和复习
六、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七、认识钟表(2课时)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1.9加几
2.8、7、6加几
3.5、4、3、2加几
整理和复习
九、总复习(4课时)
1课时 1课时
7课时 5课时 3课时 3课时 2课时 2课时 3课时
3课时 2课时 4课时 1课时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准备课
教材说明
1.本单元包括“数一数”和“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数一数”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教学,所以没有安排专门的习题。“比多少”安排了一幅场景图、做一做、练习等。
2.“数一数”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教科书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这是一个富裕的乡中心小学,校园内有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分类垃圾桶,还有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学生等;天空中有飞翔的鸽子大雁,路边有葱郁的树木等。图中每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如数量是1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还有一座教学楼等),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
教科书第4~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教师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
3.“比多少”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操作使学生直观看到“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使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多少的最基本的一一对应的方法:两个物体比较多少时,可以把这两种物体一个对着一个用线连起来,最后看哪一种物体有多余,这个物体就比较多。这种方法叫“一一对应”。其实,更多时候,我们采用“数”的方法。“一一对应”是学生在学前没有接触过的方法,所以老师要重点指导。
教科书第8页第3题:是属于比多少的变式练习,公鸡和鸭子首尾对齐,但只数不同。学生不能直观地通过一样长来比较数量,要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一只公鸡和一只鸭子用虚线连起来;或者通过“数”的方法,直接数出各种动物的数量来比较,都是可以的。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4.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迈进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其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师出示插图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任务,分散他们观察的兴趣,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数一数各种东西的数量。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教师提供的“美丽的校园”图,每种数量的事物都不止一种,教材只抽取了一种作为每种数量的代表。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不仅要了解学生是否会口头数数,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来。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以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在以后教学中,还可以继续给以帮助。
4.引导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例如“比多少”一课,要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来比较两种物体的多少。因此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本单元蕴涵的思想品德的因素很多,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渗透。
6.应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为探究学习需要充分全面地观察问题或事物,找出其本质特征,摒弃其非本质特征。但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有限,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问题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本单元的内容都可让学生自己探索。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A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教学重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小朋友喜欢玩吗?你们最希望到哪儿去玩呢?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是儿童乐园。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吧。
评说: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以到儿童乐园去游玩作引子,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伊始便能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全新的学习环境,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
1.初步感知
(1)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2)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3)描述:美丽的校园里,威严整洁的教学楼高高耸立。林荫道旁,绿树整齐地排列,鸟儿飞过蓝天,大雁振翅长鸣,鲜花朵朵怒放,向日葵绽开笑脸欢迎新同学。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玩单杠,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读书。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我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2.看主题图数数
(1)提问:图上画了教师、男学生、女学生、鲜花、大树,有红旗、单杠、长凳,也有垃圾筒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如有学生说“有2个小朋友在玩单杠”,“有2个小朋友在踢足球”等等。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
(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4.按顺序抢答
(1)根据图意找用1、2、3„„10表示的东西有哪些?比一比谁说得好!(多媒体课件同步演示,从主题图中逐个抽取出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着10幅图说图意。5.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1)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2)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有1个长凳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长凳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单杠、足球、鸽子、大雁、垃圾筒的个数?(出示点子图)
(3)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大树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
评说:在以上活动中,教师始终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掌握认数技能,获得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活动经验,较鲜明地折射出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巩固深化,寓教于乐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儿童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1.门票游戏
说明:只要完成每人门票上的题目,就能进入儿童乐园了。门票上的题目: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
1个小天使、2个南瓜博士、3个茄子老师、4个豌豆、5个蘑菇老师、6个小萝卜、7个小蕃茄、8枝铅笔、9个苹果、10只香蕉。
2.套圈游戏
说明:手套上有几个点子就在手套上套几个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过渡:书上的儿童乐园里藏着许许多多的数,我们身边也藏着很多很多的数呢!3.找数活动(找到后与好朋友交流)
(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2)找一找我们学校里藏着多少个数?
过渡:不但在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评说:把新颖、有趣的练习蕴藏在儿童乐园游玩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知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愉快教学法的特征。
四、总结提升,激发兴趣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评说: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这是他们系统学习数学的第一课,适当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
教学总评
以新课程理念纵观本课,具有以下特色: 1.体现自主化 在初步感知、深入观察教材中的主题图时,教师都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再小组交流,最后集体讨论问题:“图上画了些什么?”、“怎样数图上的人或物?”改变了以往程序式的教学法,拓展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
2.体现活动化
巩固深化阶段,教师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到校园里去自由地参与儿童乐园的活动。一则与教材内容有机相连,二则将认数知识巧妙地隐藏在有趣的游戏中,寓科学知识于活动中,三则引领学生参观陌生而美丽的校园,满足了探索的好奇心,体验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寓人文知识于活动中。
3.体现生活化
从儿童乐园中的数→小朋友身上的数→校园中的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初步感悟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4.体现情感化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刚入学的孩子深切地领略到了课堂的可爱,教师的可亲。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第8页“练习一”。教学目标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具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投影、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图片、小猪头图片、砖头图片、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图、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个。教学过程
一、聆听故事,提出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去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1.教学“同样多”
教师:同学们,今天想给你们讲个故事,想听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教师讲故事《三个猪兄弟》,学生听后回答。(也可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进行德育教育: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教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2.操作(教科书第7页“做一做”1)(1)教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请学生对着橡皮摆铅笔,要求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可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教师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起摆弄,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3.教学“多些、少些”
(1)出示教科书第6页情景图。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4.操作(“做一做”第2题)
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2)小男孩摆4朵红花,小女孩摆3朵红花,谁摆的多?谁摆的少?
二、运用新知
教科书练习一第1~4题。
1.第1题:左图中树上的小鸟有5只,右图中有7只瓢虫。瓢虫比小鸟多。
2.第2题:连一连。教科书给出了一组例子,教师可仿照此要求,指导学生把第1排和第2排同样多的连在一起。
3.第3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子多而红珠子少。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教案B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数一数。(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寻找身上的数
1.引入:在这节数学课上,老师想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你想认识吗?(投影出示教材图片)
2.介绍:这位可爱的小朋友叫小明,你能从她身上找出数学上的知识吗? 3.学生观察,说出小明身上的数。(联系图片,数出身上的物品,如帽子、书包、手指、衣服上的纽扣、花等。)
4.原来小明身上有这么多数,那我们小朋友身上有没有呢?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找一找,轮流说一说,同桌说过的尽量不重复。
5.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
二、新课教学
1.寻找校园里的数
(1)引入:小明和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今天第一天到学校上学,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的学校吧!
(2)投影展示课本插图,让学生整体感知。
看了小明的学校,你觉得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呢?
(3)提出要求:这真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4)学生数数。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数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物 品
1面国旗、1座楼房、1位老师„„
2付单杠、2位看书的小朋友、2位向老师问好的小朋友„„ 3张石凳、3位小朋友跳绳、3位小朋友踢足球„„ 4个垃圾筒、4颗向日葵„„
台子上有5束花,国旗上5颗五角星,每个五角星有5个角„„ 台子前有6盆花„„ 天上有7鸽子„„ 有8棵大树„„ 有9个女同学„„ 有10个男同学„„
(学生的数数可能是没有一定顺序的,只按照自己看到的说,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如国旗、鸽子、花朵、男女同学等图上的每一样物品,学生说出一种,就贴在黑板上,数出得数后,在下面写上数。对于数量较多的或分开的物品,可以让学生到上面来指一指,一起数。)
在学生说的时候,要及时发现和更正学生在量词上的错误,有难度的,还可让其他同学说一说。
(5)问:我们数了这么多数,你觉得怎样排列更好记呢?(学生可能会按数的大小排列或按方位顺序排列,只要合理,都可以肯定。)
2.寻找教室里的数
(1)引入:小朋友们在小明和自己身上找到了许多数,还到小明的学校里找到了数,真了不起!快看看我们的教室,你们能发现哪些数?
(2)学生独立观察,寻找各数。
(3)和你的同桌或前后同学交流一下你的发现,也要轮流说,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说一说。
(4)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会数出教室里的门、窗、灯、电扇、玻璃、一排同学、一排课桌等,不管是10以内的数,还是超过10的数,都要肯定。
(5)小朋友们数了这么多,老师来考考你: 数一数,你的前面有几个小朋友?后面有几个?竖着的一列又有多少个?你的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横着的一排小朋友有多少个?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从前面、后面数,你是第几个?从左边、右边数,你又是第几个?
三、拓展练习
1.关于10以内的数,你还有什么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吗?(让学生随便说,可以是自己喜欢的数,也可以比较数的多少。)
2.在你身边,还有哪些数?你能告诉大家你家中的数吗?(学生可以说自己书包中、铅笔盒中的数,也可以说自己家中物品的数量。)
3.认一认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出示教师家的电话号码,让学生读一读,说说有几个数组成?
你还知道这样的数吗?(学生可以说说自己学号、门牌号码、车牌、手机号码等。)得出:我们身边有许多数,用这些数不但可以表示物品多少,还可以组成不同的数。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数了自己身上的数,还数了小明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好多东西,放学后,你还可以数数你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明天和大家说一说。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比多少。(教科书6~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3.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出示教科书第6页主题图)你们能根据这幅图讲一个故事吗?(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2.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注意多让几个学生加以补充,这样可以使故事更加完整。在说到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听故事,所以以故事情景导入,学生比较感兴趣,特别是让学生根据主题图讲故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同样多”
教师:图上有几只小兔?每只小兔搬多少块砖? 学生:4只小兔,一只小兔搬一块砖。
教师:说得很好,兔子和砖都没有多余的,这时我们可以说兔子和砖同样多。你们记住了吗?仔细观察什么和什么也同样多?(随意比较)
(1)同桌两人交流。(2)指名回答。
2.教学“多”、“少”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除了发现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图片中有3只小猪,有4根木头。每只小猪扛1根木头,还剩1根木头。教师:小猪和木头谁多谁少? 学生:木头多,小猪少。
教师:还可以怎样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仔细观察,什么和什么比谁多谁少?(随意比较)
刚才所讲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揭示课题:比多少。3.动手操作 同位两人合作 要求:
一人先摆学具,同位与他摆得同样多。(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摆一摆。)一人先摆学具,同位摆得比他多或少。(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摆一摆。)思考:
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摆的同样多,谁摆得多?谁摆得少?(1)独立思考(2)交流方法
在多种方法中让学生发现对齐摆,即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比较容易比较。4.说出生活中“同样多”、“多”、“少”的例子
设计意图:在观察主题图的基础上,得出什么和什么同样多,谁多,谁少,我并没有安排学生动手把他们摆出来,因为这样只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知道了它们的数量,很少有同学会想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它们。而最后我安排学生动手摆学具,是学生在不知数量的情况下探索比较的方法,这一过程才是真正的数学活动:动手操作+思维活动。
三、方法应用 做一做 1.摆一摆
2.摆一摆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对知识的巩固,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同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有怎样的评价?
设计意图:简单得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评价,是让学生发现在本课中自己做得好的一面或不好的一面;或哪些地方学得比较好,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好。
五、课堂检测 1.连一连。
2.在少的后面画“√”。
3.在多的后面画“√”。
设计意图:题型多样化,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同时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六、布置作业
回家动手摆小棒。要求:两行摆的同样多;一行摆得比另一行多或一行摆得比另一行少,并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动手中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单元测试题
一、看图写数。
二、连一连。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三、数一数,在()画出相应的“○”。1.你家里有几口人?()2.你今年几岁了?()3.你名字里有几个字?()4.你书包里有几本书?()5.你一天上几节课?()6.你小组里有几个人?()
四、小红今年上一年级,妈妈带她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起来好吗?
五、数一数,在○里涂色。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六、这些食物该分给谁才合适呢?把它们用线连一连。
七、在多的后面画“√”。
1.2.
3.4.
第四篇:小学一年级数学准备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准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2—4页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分类,练习一第1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学习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观察并数出图中的人和物的个数,或按方位数出周围物体。
2.学习物体分类,并把同一类物体圈起来。3.学习指物数数,认相应的数字。(二)能力训练点
1.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画或周围物体,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做到指物数数,培养数数能力。
3.引导学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1.为学生介绍数学知识的用途,渗透学习目的教育。
2.结合观察图画,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进行入学教育。
2.引导观察图画,数图画中人和物的个数。
3.学习分类,初步知道什么是同类物体,把同一类物体圈在一起。教学难点
1.按一定顺序指物数数。2.理解物体分类。
3.学习用完整、规范的语言表述。教具、学具准备
1.放大的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教科书2—3页的开学图。
2.教学“分类”用的实物图,幻灯片或电脑软件和认识1—10数字及相应的整体图画。
教学步骤
一、教师谈话,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从你们迈进学校大门那时起,你就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其中数学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数学知识用途很广,从数物体个数的1、2、3„„买东西要花钱,汽车行驶的快慢,工厂生产的机器零件及产值,农业上的施肥及收成,到科学家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原子弹、导弹及航天飞机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这说明,世界虽大,但到处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数学书的封面,下方中间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上面的图画中三只小鸭子与小朋友抱着的一只小鸭子之间就含有不少数学知识,图画背景是七巧板,七巧板有很多拼摆方法,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秘密。这说明学习数学很重要,也很有趣,我们现在就从这本书学习开始。
二、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图画,引导数数。(指图)这幅图画是一所小学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校环境很美,你们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看图无序观察。
学生看什么说什么。(有学生、老师、有的浇花,有的踢球,有树、有小鸟„„)2.引导有序观察学说完整话。
(1)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一位教师,一面五星五旗,一个足球)(2)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两个同学向老师敬礼,两个同学在浇花,两把喷壶)(3)边指边数出数量是3、4、5„„10的人或物。(3个同学在踢足球,4棵葵花,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6朵花,天上飞着7只小鸟,楼旁边有8棵树,一共有9个学生,一位老师,一共有10名师生。)(4)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10的人或物。教师谈话,通过看这幅图我们知道,学校到处都有数学,而且这里的老师、同学互敬互爱,整个校园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3.观察周围物体指物数数。
(1)数一数教室有几个门?几个窗?每个窗上有几块玻璃?有几盏灯?教室墙上挂着几张画?„„
(2)横着数,一排有几张桌子?竖着数,一行有几张桌子?
(3)数一数,你左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前边一排有几个同学?后边一排有几个同学?
三、认识同类物体,学习分类
1.出示或显示4页左方上铅笔和皮球图。(没有集合圈)(1)图中的物品都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2)引导同学自己说一说,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类物品,(出示或显示集合圈)引导学生用右手食指也在两个球外面画一个圈。
(3)讲述,不管大球、小球都是同学们玩的球,是同类物品,边说边把两个球圈起来,这样表示它们是同一类物品。而铅笔是写字用的和球不是同类物品。
2.观察4页右上方的图。
(1)引导同学认真观察,看看图画上的都是什么?哪些属于同一类,用铅笔圈起来。
(2)启发学生指着示范图说一说,哪些属于同类,应该怎么圈?为什么?(因为大鸡、小鸡、公鸡、母鸡都是鸡,属于同类,应圈在一起,而书包和气球它们不是同类物品)(3)学会看书,指导练习。
打开书第6页,看练习一,第1题,而后教师读题。
(1)完成左图。[提问]图中的四种物品各是什么?那些物品是同类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帮助整理。西瓜、香蕉、桃子都是水果,是同类的,而布娃娃和水果不是同类。
请同学动手把同类物品圈起来。(2)完成右图。图中的哪些物品属于同类?把同类物品圈起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圈。
(3)即兴练习
①请同学看看自己的书包里都有些什么?可以分成哪几类?(各种书属于同类,各种本子属于同类,还有文具盒„„)②打开文具盒,仔细看看,有哪些物品属于同类?(铅笔、钢笔、圆珠笔等属于同类)
四、指图数数,认识数字 1.出示4页下图。
2.请同学们指着图,数一数每个圈里各有几个物体?认识圈旁边的数字。3.指名到前面,指着数出任意一个圈内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如这个圈里有1、2、3、4、5,5条鱼,这个数字是5)4.同学们自由互相数圈里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五、组织室外活动,认识学校,巩固分类
1.课上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可组织学生从学校门口开始,参观认识学校,边看边引导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校牌、花坛、教学楼、办公楼、树木、操场上有老师、同学„„)数一数有多少棵树?„„。
2.然后问,看到的这些人和物,哪些属于同类?
六、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都学习了什么?(看图数数,分类,数数,认数字。)
七、布置作业
1.回家和家长说一说今天学了什么?
2.观察周围物体数一数个数,说说哪些属于同类。
第五篇:一年级准备课教案
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教案
一、教育目的
根据课程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生活常规和日常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学校;了解学校一日生活常规等。幷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要求培养,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课,为一年级小学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作好铺垫。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学生课堂常规进行规范训练。
2、教学难点:通过一系列训练使一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三、教育内容安排
1、课前准备检查;
2、课堂常规学习;
3、学习常规训练;
4、检查巩固常规掌握情况。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检查
一、谈话导入
暑假已经结束,小朋友已经背上小书包,走进学校,正式开始“读书郎”生活了。小学生的生活跟幼儿园的生活可不一样。从天天玩到天天学,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在教学环境、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作息习惯等方面都需要适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小朋友一定要从各方面做好准备。
二、老师自我介绍;学生自我介绍,说出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家庭电话号码。
三、学习用品准备检查
书包、文具盒、铅笔(5枝,只削一头)橡皮、削笔器(放在家以备用)、语文练习本、小楷本,算术本(各三本),尺子,小棍,计数器。
一年级孩子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用品过于花哨 和功能的繁琐的建议不带,例如:一二年级不要使用自动铅笔,尽量不使用多功能文具盒,购买专用转笔刀放在家中使用,购买标签,在孩子的使用物品上标记班级姓名,购置儿童专用圆头剪刀,数学学具不要带尖锐的尖头,防止孩子之间互相戳伤,保护他人,(不给自己招惹麻烦)其实就是在保护自己。
四、课堂小结
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学校快乐的学习,成长。
五、作业布置
回家和父母谈一谈今天的体会,说一说需要准备的学习用具。
第二课时 课堂常规学习
一、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
1、上课: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静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起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轻轻敲门,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二、行为规范的养成
1、坐姿:身正、背直、肩平、足安;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2、执笔姿势: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3、站姿:身正、背直、肩平、足安;
三、课堂指令:
1、课堂作业认真做;抓紧时间不能拖;字迹端正且规范;反复检查少差错;
2、上课铃声叮铃铃,我们快步进课堂。书本文具放整齐,身体坐正精神好,静待老师把课上。
3、课堂上,认真听勤思考,积极举手勇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主动参与头脑好。
4、用心听,仔细想,身子坐正向前方。上课发言先举手,遵守纪律不要忘。
5、站要直,坐要正,手放平来脚放稳。
6、一二三。——请坐好。请你跟我坐坐好——我就跟你坐坐好。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仔细听。
7、下课铃声响铃铃,师生再见礼貌好!课间休息须做好,学习准备少不了。
8、下课了,要休息,别忘书本准备好。捡纸屑,擦黑板,摆桌椅,保整洁,人人争当关心集体的小主人。多喝水,上厕所,看看书,散散步,有益游戏要多玩,危险追逐别再玩。你帮我,我帮你,同学互爱互助要发扬。
9、孝敬父母听教育,热爱劳动有礼仪,先做作业后玩耍,按时作息有规律。
四、作业布置
回家和父母一起练习新学的口令。
第三课时 学习习惯要求
一、听的方面,一方面是能认真倾听老师的发言,做到眼睛跟着老师走不东张西望。评奖习题时能做到讲到哪指到哪;另一方面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发言时,能完整能做到复述同学发言内容。
二、说的方面。能看情境图提取数学信息,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能简单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步骤;能复述老师同学的发言。
三、读的方面。每道题能做到认真读题目,能按照题目要求回答问题;在读应用题的时候能圈出关键字,比如:题目上的数量、一共、比、多多少、少多少等。
四、写的方面。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规范书写,做题是能做到卷面整洁,看不出明显修改痕迹;字迹工整美观,大小适宜。
五、改错方面。作业批改后有错的地方要进行及时的改错,改错不是把错题擦掉重改,是在错题旁边写个“改”字再改。
六、其他方面。上课前能做到一定程度的预习,能准备好学习用品以及学具;课堂上能积极举手发言,活动中能按照老师的指令一步一步的做,做到能收能放;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口算练习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定时完成。
七、课堂听说读写训练
第四课时 检查常规养成情况
一、预备铃前,在教室外观察学生课堂情况。(观察后课堂上进行反馈评价。)
二、针对常规课堂口令,进行训练。
三、游戏训练,检查学生适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