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德文化建设汇报
颍东区道德文化建设情况汇报
颍东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钧杰
(2011年11月30日)
尊敬的各位代表:
下面我就颍东区近年来在道德文化建设方面所做工作作以下汇报:
近年来,颍东区区政府紧紧把握时代要求,紧抓道德文化建设不放手,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传播高尚的道德文化,为构建和谐颍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文化艺术创作,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近年来,我区文艺工作者们,扎根基层,深入生活,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还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的大奖。2007年我区文化馆创作指导的少儿相声《枕头馍变奏曲》荣获全国少儿艺术大赛一等奖;2009年区文化馆创作的小品《有苦难言》荣获第二届全国戏曲小品创作大赛二等奖;2010年区文化馆创作的山东快书《送三轮》,荣获第三届全国戏曲小品创作大赛二等奖;2010年文化馆创作的相声《刹风》,荣获安徽省第五届曲艺节二等奖。此外,区文化馆创作的相声《俺有一个这样的爹》,小品《大红枣儿送亲人》等多部文艺作品也获得省、市奖励。这些作品诙谐幽默、寓意深刻,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社会上的假、恶、丑,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让观众在笑声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二、大力开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道德文化建设的物-1-
质平台。近年来,在中央、省和区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颍东区先后建设了103个农家书屋、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民生工程建设项目,让群众有就近读书的场所,有就近活动的场地。2010年12月,由区政府投资400多万元修复的清末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秉的宅院一、二期工程完工,让人们在参观精美徽派建筑的同时,感受先贤风范,接受传统优秀道德的教育,2011年6月,皖北民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让广大群众又多了一个了解皖北民俗,感受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2011年9月全国文化资源共享中心颍东支中心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重大文化建设工程。该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通过互联网、卫星网、广播电视网、无线通信网等新型传播载体,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中华优秀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工程采取自建、合作共建、公开征集以及捐赠等方式,广泛整合了来自全国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及广电、教育、科技、农业部门的优秀数字资源,建设了包括名家讲座、舞台艺术、农业技术、影视作品、文化专题片等资源专题和207个独具地方特色的专题资源库。其中:舞台艺术有优秀剧目、传统戏曲、综合晚会、曲艺表演精品荟萃。剧(节)目计5288部/集,4990小时。
影视作品有深受群众喜爱的经典老电影、新时期优秀电影、精品电视剧,计1366部/集,1786小时。
文化专题有民族文化遗产、中华名胜古迹、名地风土人情、传统文化教育类专题片计3535部/集,1675小时。
文化精品有独具特色的国画、漫画、舞蹈、园林、古琴、昆曲、地方戏、壁画等多媒体精品资源库。
农业科技有农民群众需求的种植养殖、城镇务工、科技致富资源,计10005部/集,4630小时。
公益讲座有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名家荟萃、普适性强的系列公益讲座累计6144场,5508小时。
红色历史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东北抗联、改革开放等红色历史资源,再现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历程。
少年文化有为未成年人制作的绿色少年网站、优秀少儿动漫、少儿电影、科普教育类节目。
少数民族有藏、蒙、维吾尔、哈萨克、朝鲜语资源,视频1956小时,电子书1250种。
颍东区文化资源共享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以后,能够和国家图书馆、省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为我区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设施、文化场所,让我区群众通过网络免费读书、看报,共享国家的优秀文化资源,这些地方已经成为全区人民群众学习文化知识、开展文化活动和接受优良道德文化教育、熏陶的重要场所。
三、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近年来,文化部门组织文化馆(站)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并使群众性文化活动长期化、经常化、制度化。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在全区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文化氛围。主要形
式有:
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区电影公司每个月免费为每个村放映一场电影,影片以弘扬爱国主义、家庭美德、科学技术普及等为主要内容;
2、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如送戏下乡、为群众写春联、开展基层文艺展演等;3组织群众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组织群众跳民舞、扭秧歌、打太极、办赛事等,这些健康的文艺活动,不仅可以让群众在集体活动中树立合作精神、增强团结意识,还让大家精神有了寄托,从而远离黄、赌、毒的不良影响。我区插花镇的群众跳民舞还跳出了名声,组织起演出队,在全市打响了插花龙舞的品牌,成为我市节庆市场的重要表演队伍。
四、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严防低俗文化的侵袭。
针对当前文化市场低俗文化泛滥的状况,区政府安排区文化广电局积极配合市文广新局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低俗之风,为社会优秀道德文化建设架起了一道屏障。一是开展扫黄打非活动,整治低俗音像、杂志、书籍等非法出版物,净化文化出版市场;二是开展演出市场整治,坚决杜绝社会上非法演出团体涉黄演出表演;三是强化对网吧的监管,开展健康上网工程,防止网上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四是开展净化荧屏活动,通过打击非法电视播放点,防止低级庸俗的节目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五、整合文化资源,全方位、多角度进行道德文化建设。道德文化建设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是全社会都要关心的大事,不是那一个部门能够独自完成的。为此,区政府整合相关资源,把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科协科普活动中心等优秀的道德文化教育资源入驻乡镇综合文化站,让群众享受到多方面的道德文化教育。
近年来,区政府在营造健康文化氛围、推动道德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中央和省、市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基层文化部门的机构和编制问题一直没能解决,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文化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
第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青黄不接,阜阳地改市以来,由于机构改革和进人制度的约束,区文化部门分配的专业文化人才基本没有,文化人才队伍断层严重,特别是乡土文化人才和基层文艺指导人才严重缺乏,已经影响到活动的开展。
第三、文化体制改革后,区级文化部门的执法权上划,区级没有执法权,而市级文化市场监管机构限于自身条件,对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不到位,区农村文化市场基本处于监管的空挡,导致农村文化市场黑网吧有所抬头。
第四、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发展不均衡。
尊敬的各位代表,以上是区政府近几年在道德文化建设方面工作的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谢谢!
第二篇: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中心小学
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参评事迹材料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中心小学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位于丰乐镇民主街71号,与朱德德政碑“救民水火”为邻。历经几代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撒播文明,硕果累累。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南开等众多天之骄子在这里启蒙并成长为硕士、博士等栋梁之才。
学校是一所初等义务教育学校,担负着丰乐镇7至12周岁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学校辖丰乐、龙滩、通水、五里、中华五个校点,各校点各项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各种荣誉被教育部、省、市、区、镇等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学校各项工作深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好评。
我校各届领导深深懂得,校园文化对小学生人格的塑造、人生理想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农村小学生处于人格初步形成时期,在校的六年,不仅是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和本领,并且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思考、反叛和传承着校园文化。小学的校园文化将对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乃至一生产生影响,起到底色作用。近年来,我校乘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提倡校园文化建设的东风,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做了一些简单探索,并取得一些成绩。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隐性显性并存;抽象具体共在。在现实中,校园文化内容包括四个层面结构: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环境是外显,行为是关键,制度是保证,精神是核心。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发挥引领作用;以环境文化为基础,发挥载体作用;以制度文化为内在机制,发挥保证作用,以行为文化为关键,充分体现文化品质和文化成果。
一、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发挥领导作用
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职业观,包括学校师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人生信仰、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审美观念、校园精神、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师德师风等。首先,精神文化处于校园整体文化的核心地位,它是学校其他层面文化的提炼、结晶和升华,反过来指导并成为其他层面的校园文化;其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一种独特文化;再者,精神文化是通过长期积累并沉淀于广大师生心底的深层理念。精神文化的建设是逐步积累的过程,她需要对学校办学历史进行挖掘、提炼和亮化,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提炼:如学校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点和优势;为人师表的感人事迹;学生中刻苦学习,奋发有为的榜样;学校在教育、教学、教改、教育科研、管理、师生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等。
我校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护国讨袁时期,朱德曾在我校邻山五里山抗袁剿匪,留下德政碑“救民水火”“望重东南”校内有五零年剿匪纪念碑等红色文化。培养的学子曾经创造了一年考入北大、清华、人大三学子的奇迹,多年来各国各大名校的多名硕士、博士都在我校起航。精神文化积淀比较深厚,近几年来,她们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提炼和亮化。根据纳溪区教育局“一校一品一特色”的要求,我校各校点的精神文化建设得到了充分的提炼和发挥着精神引导作用。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丰我鹏翼,乐我学道。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是:有孝心、强体质、会学习、好习惯。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各校点有不同的办学特色如;中心校对师生进行“仁”的教育;五里校点进行“志”的教育;中华校点进行“礼”的教育;通水校点进行“勤”的教育;龙滩校点进行“诚信”的教育。
廉洁、高效、求实、开拓是校领导班子的特色。依法治校、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为教育发展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是学校的管理理念。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终身受益是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目标。有孝心、强体质、会学习、好习惯是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形成了“厚德、博学、团结、自强”的校风,“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的教风,“乐学、善思、刻苦、创新”的学风。“规范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格局已经形成。
二、以环境文化为物质基础,充分发挥载体作用。
环境文化是载体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基础,是学校文化的有机载体。它包括校园主体建筑,如教学楼、食堂、操场、图书室、计算机室等各类功能室;宣传设施:如黑板报、广播室、橱窗等;景观辅助设施,如绿化带、校园墙、旗杆、校内风景点等。
环境文化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直接感受到的,是校园文化的外显,是校园文化建设发达程度的外部标志,是一个学校对外的形象所在。
近几年,我校在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区镇两级政府加大了投入,倾力打造我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特别是2011年至2012年迎接教育厅在纳溪召开的后勤工作现场会,我校作为主要参观点,重点对五里、中华校点的环境建设进行了重点打造。五里校点重点进行“志”的环境打造,中华校点重点进行“礼”的环境打造。对我校所辖的五个校点的各种主体教育建筑都进行了新建、扩建、改建。如各种教学楼,各种功能用房,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如微机多媒体等,各种辅助设施,如校园绿化、校园围墙,各种校内风景点,如各种文化宣传设施,如假山、鱼池、文化墙、文化长廊、广播室等都初具规模,他们都充分发挥着各类设施的教育功能。
三、以制度文化为内在机制,充分发挥保障作用。
多年来,我校通过充分的实践和探索、修改,制度文化现已基本完善,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1建立学校各种关系运转的中介和依据包括对于学校的总体规划、办学章程、治校方针、领导体制、组织机构、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管理模式、激励机制等形成的章程纪要、计划、制度、方案、办法、守则等2具有导向性,如所定制度均考虑了学生的成长目标,体现了学校的以教学为中心的地位,考虑了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考虑长效机制等。3形成了共识度,我校所制定和实施的各项制度已经在广大师生中形成了共识。凡是涉及学校长远发展、大政方针和广大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均经过教职工讨论后反复修改教代会表决的。4具有较强的执行度。这些制度都在集会中正式发布,具有合法性;相关部门在执行中都能公正地执行到位,确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我校的制度文化对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正在发挥着规范性作用,她的导向性功能正在充分彰显。各项制度在师生中形成共识,制度执行的有效度得到了加强。比如,我校的职评考核方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经教职工充分酝酿教代会表决通过,教职工表决通过后就规范着我校全体教职工评职,绩效考核工作,任何人都不能逾越,有效地规范着我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创建了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四、以行为文化为关键,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的文化品质和文化成果。
我校的行为文化主要具体四个方面:1学生群体的行为规范,国家制定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各校点、各班级制定的各类公约等。2教师群体具有的行为规范,国家制定的师德规范、省、市、区各级制定的各类行为规范等。3学校各部门之间的行为规范,如,党总支系统在行使的政治行为;校长系统在行使的,教代会、工会在行使民主监督行为;少先队、学生会在行使的学生行为,我们的校园文化是这四种行为之间科学与和谐的运转。4学校的对外文化,即学校对社区、政府、党委、上级主管教育部门、媒体等以及参加社会公益行为等。这都有规律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外接待文化。
我校的行为文化通过近几年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已经初具规模,正在充分规范着全校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和活动行为。
通过近年校园文化建设的打造,它犹如一个气场对丰乐小学的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长的办学思想更清晰,办学理念更有内涵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更丰厚,学生的养成教育更规范,家长、社会对学校更满意。“文化育人”、以文“化”人、使人“文”化、这正是校园文化建设在丰乐小学发挥的积极作用。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中心小学
二〇一二年几月
第三篇: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中心小学
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参评事迹材料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中心小学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位于丰乐镇民主街71号,与朱德德政碑“救民水火”为邻。历经几代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撒播文明,硕果累累。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南开等众多天之骄子在这里启蒙并成长为硕士、博士等栋梁之才。
学校是一所初等义务教育学校,担负着丰乐镇7至12周岁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学校辖丰乐、龙滩、通水、五里、中华五个校点,各校点各项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各种荣誉被教育部、省、市、区、镇等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授予,学校各项工作深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好评。
我校各届领导深深懂得,校园文化对小学生人格的塑造、人生理想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农村小学生处于人格初步形成时期,在校的六年,不仅是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和本领,并且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思考、反叛和传承着校园文化。小学的校园文化将对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乃至一生产生影响,起到底色作用。近年来,我校乘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提倡校园文化建设的东风,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做了一些简单探索,并取得一些成绩。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隐性显性并存;抽象具体共在。在现实中,校园文化内容包括四个层面结构: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其中,环境是外显,行为是关键,制度是保证,精神是核心。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发挥引领作用;以环境文化为基础,发挥载体作用;以制度文化为内在机制,发挥保证作用,以行为文化为关键,充分体现文化品质和文化成果。
一、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发挥领导作用
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职业观,包括学校师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人生信仰、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审美观念、校园精神、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师德师风等。首先,精神文化处于校园整体文化的核心地位,它是学校其他层面文化的提炼、结晶和升华,反过来指导并成为其他层面的校园文化;其次,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一种独特文化;再者,精神文化是通过长期积累并沉淀于广大师生心底的深层理念。精神文化的建设是逐步积累的过程,她需要对学校办学历史进行挖掘、提炼和亮化,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提炼:如学校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点和优势;为人师表的感人事迹;学生中刻苦学习,奋发有为的榜样;学校在教育、教学、教改、教育科研、管理、师生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等。
我校创办于戊戌变法时期,护国讨袁时期,朱德曾在我校邻山五里山抗袁剿匪,留下德政碑“救民水火”“望重东南”校内有五零年剿匪纪念碑等红色文化。培养的学子曾经创造了一年考入北大、清华、人大三学子的奇迹,多年来各国各大名校的多名硕士、博士都在我校起航。精神文化积淀比较深厚,近几年来,她们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提炼和亮化。根据纳溪区教育局“一校一品一特色”的要求,我校各校点的精神文化建设得到了充分的提炼和发挥着精神引导作用。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丰我鹏翼,乐我学道。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是:有孝心、强体质、会学习、好习惯。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各校点有不同的办学特色如;中心校对师生进行“仁”的教育;五里校点进行“志”的教育;中华校点进行“礼”的教育;通水校点进行“勤”的教育;龙滩校点进行“诚信”的教育。
廉洁、高效、求实、开拓是校领导班子的特色。依法治校、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为教育发展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是学校的管理理念。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终身受益是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目标。有孝心、强体质、会学习、好习惯是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形成了“厚德、博学、团结、自强”的校风,“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的教风,“乐学、善思、刻苦、创新”的学风。“规范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格局已经形成。
二、以环境文化为物质基础,充分发挥载体作用。
环境文化是载体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基础,是学校文化的有机载体。它包括校园主体建筑,如教学楼、食堂、操场、图书室、计算机室等各类功能室;宣传设施:如黑板报、广播室、橱窗等;景观辅助设施,如绿化带、校园墙、旗杆、校内风景点等。
环境文化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直接感受到的,是校园文化的外显,是校园文化建设发达程度的外部标志,是一个学校对外的形象所在。
近几年,我校在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区镇两级政府加大了投入,倾力打造我校的物质文化建设,特别是201
1年至2012年迎接教育厅在纳溪召开的后勤工作现场会,我校作为主要参观点,重点对五里、中华校点的环境建设进行了重点打造。五里校点重点进行“志”的环境打造,中华校点重点进行“礼”的环境打造。对我校所辖的五个校点的各种主体教育建筑都进行了新建、扩建、改建。如各种教学楼,各种功能用房,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如微机多媒体等,各种辅助设施,如校园绿化、校园围墙,各种校内风景点,如各种文化宣传设施,如假山、鱼池、文化墙、文化长廊、广播室等都初具规模,他们都充分发挥着各类设施的教育功能。
三、以制度文化为内在机制,充分发挥保障作用。
多年来,我校通过充分的实践和探索、修改,制度文化现已基本完善,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1建立学校各种关系运转的中介和依据包括对于学校的总体规划、办学章程、治校方针、领导体制、组织机构、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科建设、管理模式、激励机制等形成的章程纪要、计划、制度、方案、办法、守则等2具有导向性,如所定制度均考虑了学生的成长目标,体现了学校的以教学为中心的地位,考虑了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考虑长效机制等。3形成了共识度,我校所制定和实施的各项制度已经在广大师生中形成了共识。凡是涉及学校长远发展、大政方针和广大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均经过教职工讨论后反复修改教代会表决的。4具有较强的执行度。这些制度都在集会中正式发布,具有合法性;相关部门在执行中都能公正地执行到位,确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我校的制度文化对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正在发挥着规范性作
用,她的导向性功能正在充分彰显。各项制度在师生中形成共识,制度执行的有效度得到了加强。比如,我校的职评考核方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经教职工充分酝酿教代会表决通过,教职工表决通过后就规范着我校全体教职工评职,绩效考核工作,任何人都不能逾越,有效地规范着我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创建了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四、以行为文化为关键,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的文化品质和文化成果。
我校的行为文化主要具体四个方面:1学生群体的行为规范,国家制定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各校点、各班级制定的各类公约等。2教师群体具有的行为规范,国家制定的师德规范、省、市、区各级制定的各类行为规范等。3学校各部门之间的行为规范,如,党总支系统在行使的政治行为;校长系统在行使的,教代会、工会在行使民主监督行为;少先队、学生会在行使的学生行为,我们的校园文化是这四种行为之间科学与和谐的运转。4学校的对外文化,即学校对社区、政府、党委、上级主管教育部门、媒体等以及参加社会公益行为等。这都有规律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外接待文化。
我校的行为文化通过近几年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已经初具规模,正在充分规范着全校师生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和活动行为。
通过近年校园文化建设的打造,它犹如一个气场对丰乐小学的师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长的办学思想更清晰,办学理念更有内涵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更丰厚,学生的养成教育更规范,家长、社会
对学校更满意。“文化育人”、以文“化”人、使人“文”化、这正是校园文化建设在丰乐小学发挥的积极作用。
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中心小学
二〇一二年几月
第四篇: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响应党中央关于城乡文化建设相关文件的号召,**村村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恳请各级领导对**村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现就**村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向各级领导汇报全村文化建设情况,请给予指正。
近年来,**村在上级领导的重视支持下,认
真贯彻文化进农村的重要意义,为了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村里成立了文化建设专案小组负责开展工作。结合村子实际情况,把文化建设的开展贯穿到农村各项工作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1、定期组织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负责
该项工作的是村委会主任。任课人员由**村村小
学教员组成,此外,还不定期从农技站邀请相关技术人员向村民宣导种植方面的技术。
2、开展扫盲活动。成了扫盲小组,负责登
记本村村民的文化层次,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扫盲活动。
以上举措符合本村实际情况,体现了先进文
化的发展要求,促使乡镇文化发展更加和谐。群众觉悟有了明显提高,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在党员干部中出现了一心为公,踏实工作的好干部。在群众中涌现了一大批主动支持村里工作,主动为村两委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的好群众。
二、增强村民的思想政治素养。
1、成立广播站。广播站负责小组由四人组成,村会计任组长,其他三名成员均是积极性较高党员。广播站的主要工作是不定期向村民传导
党中央和各级政府对于广大农村的一些支农和扶农等惠农政策的相关事项。
2、建设文化宣传栏、黑板报等。列举一些
个人先进事例以供村民闲暇时学习。增强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精神。以加快我村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步伐。
3、全村划成八个片,“两委”主要成员具
体分管,成立6个群众督导组,定期召开会议,民主讨论我村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缺陷。对群众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给以解决和答复。以上对于繁荣农村文化,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取得很大成果。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融入农村文化得到很好体现,农村文化建设实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满足农民
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加强农村公共娱乐文化服务体系。
1、由村委会出资修建篮球场和跳舞坝坝。
农闲时组织篮球比赛、歌咏比赛等。设立相关的奖项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以弘扬民间艺术文化。
2、建立图书室。该项工作由**村村小学校
长和教导主任负责组建;村支书负责督促。
3、设立文化站、宣传室。由村长和副村长负责,选派积极性和领导能力强的群众担任组员。让学习的村民有归属感。
4、广泛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
以上工作的开展侧门体现了我村一个文化特色,拓宽了农村文化服务网络。深入农村、服
务农民,传承民间艺术,传播有益文化。确保了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文化在农村的思想文化地位。
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各项工作,村“两委”将一如继往地开展好先进文化进农村的一系列活动,把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把干部的实干作风、群众的民风推向更加和谐的明天。坚定信心,奋力开拓,扎实工作,为全面建设农村新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文化建设汇报
文化工作建设汇报
学院XX队文化工作建设汇报
自入校以来,我队始终坚持“文化建队”方针,以“文化强国”精神为指导,根据我队自身实际情况,提出构建“燃青春热血,铸卫士情怀”为主旨的队文化思想,打造具有我队特色的“燃情文化”建设。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育警在全面加强部队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只有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才能有效地发挥部队政治工作的作用,只有把警营文化建设作为部队政治工作的重头戏来抓,才能为创建和谐警营、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地思想政治保障。下面,就我队文化工作开展情况做一个简要汇报:
一、高度重视,严密组织
在建队之初,我们就明确提出“坚持文化建队,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加快建设先进警营文化步伐”的要求,把建设先进警营文化作为加强中队建设和战斗力生成的重要载体,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规划,渗透到官兵的日常生活之中。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具体化,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一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让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变得更容易使人接受,更加贴近官兵,更具吸引力。我们把警营文化建设定位于确保官兵思想稳定,引领部队建设方向,紧扣学院主题教育这个大主题,结合历年中队文化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在充分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中队官兵意见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各项文化
活动。
二、官兵同台,积极参与
中队干部始终重视文化活动的开展。教导员组织中队文艺骨干进行学习讨论,精心编排具有我队特色的保留节目,并多次在中秋、端午等节日,举办中队自己的特色晚会,丰富了官兵的节日生活,提高了官兵的文化情操,更是带领3名学员在12年学院黑板报制作大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队长从建队初始就倾情打造我队的“燃情文化”建设,始终贯彻文化建队的思想,更是在工作之余以主持人的身份与学员同台演出多场晚会,为全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自参加学院文艺晚会演出以来,除个别公差勤务人员外,全队几乎所有官兵都有演出晚会的经历,我队已成为学院演出的中坚力量。
三、活动开展,成绩喜人
入校以来,我队共参加了学院大型晚会,演出达10余场,更代表学院参加了总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歌咏通讯赛,在歌咏通讯赛的13个节目中,我队共有59名官兵参加了其中的10个节目的演出,节目在全武警部队169个参赛单位中脱颖而出喜获三等奖,为学院争得了荣誉;而在2011年晚会中,我队担负大部分演出任务,在规格高、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全院取得了极大的反响好评。
其中三名同志表现突出火线入党,三名同志得到了学院的嘉奖。目前,我队参加的总部12年歌咏通讯赛正在评选当中。除此以外,我们还积极利用校园网络新闻这个可供练笔的“阵地”,鼓励学员踊跃投稿,并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制作黑板报、电子板报,既达到了提高学员文化技能的目的,又让学员队有了一个很好的对外宣传学习的平台,起到了双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