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德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
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教授
王顺达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始终重视道德文化建设。三十年来,道德文化建设经历了从伦理的政治转形到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过程。三十年的建设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和措施,提供了道德建设的丰富经验。
通过三十年道德文化建设说明,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道德建设最根本的途径和措施。
一、发展经济,巩固道德建设的物质基础
1.经济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有利于道德进步
发达的经济有利于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有利于性格的健全和心理健康。经济发展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手段、方法)贫穷产生道德堕落。极端贫困的环境,尤其是在环境拥挤不堪的地方,总会削弱较高的才能。贫困是一种巨大的而且差不多是纯粹的祸患。过度工作和教育不足、疲乏和忧郁、没有安静和没有空闲,人们就没有尽量发挥他们智力的机会,研究贫困的原因,就是研究大部分人类堕落的原因。
2.把经济建设、利益诉求与道德建设统一起来
第一,建立全国联网的社区道德信息系统。市场主体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必然关注交易对方的道德状况。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换是经常发生的,并且是经常要和陌生人做交易,市主体要了解对方的道德状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建立社会道德信息系统是把市场主体的利益追求变成推推动社会道德进步力量的前堤条件。我们应该在各社区建立道德信息管理机构,负责收集本社区范围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行善作恶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输入电脑,建立社区道德信息库.。通过互联网将各个社区的道德信息库连接起来,形成全国的道德信息资料系统,并将该系统向社会开放,供公民个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查询,使市场主体可以通过这个信息系统获取他人道德品质方面比较全面的准确信息。企业可以据此正确选择交易对象、条件和方式,避免上当受骗,提高经济效益。消费者可以据此了解厂家、商家是否遵守商业道德,正确选择交易对象,使那些掺杂使假,不讲信誉的企业失去顾客、失去市场,使那些讲信誉、讲质量的企业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创造一个“有德走遍天下,无德寸步难行”的社会道德环境。全国联网的社区道德信息系统对社会道德进步能起到的作用要比它要大的多。
第二,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加大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压缩通过不道德行为获取利益的空间。依靠法律手段打击伪冒或仿冒商标标志、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诋毁竞争对手、合同欺诈等不正当手段侵害竞争者、商业合作者利益的行为。严厉打击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制假售假欺行霸市等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严厉打击制售淫秽书刊、凶杀恐怖软件、毒品等毒害社会性风气、损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行为。通过严密的法律制度,打击违法行为,使那些想通过不道德行为来获取利益的市场主体,付出巨大的待价,从而制止此类行为发生。
第三,建立和规范各种中介服务组织,为市场主体采取各种保护性措施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通过公证、仲裁和律师服务为市场主体寻求法律保护提供帮助。通过财会审计、资产评估、商品检验、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为市场主体正确选择交易对象、交易客体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各种中介组织的服务,一方面帮助市场主体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免受不道德行为的侵害;另一方面压缩了不道德者的活动空间,减少通过不道德行为获取利益的可能性。同时,必须完善有关中介组织行为规范的立法,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监管,防止中介组织自身通过不道德行为获取利益。
第四,提高商品质量检验和防伪技术。现代社会商品种类繁多、结构功能复杂,单靠肉眼很难辩别真伪、判断其质量高低。因此研制各种商品检验设备、采用各种防伪技术是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客观要求,是提高市场主体、消费者辩别商品质量能力的需要。商品质量检验和防伪技术越先进,制假售假者的活动空间就越小,就越能够促使市场主体靠正当手段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发展教育,提高伦理认知能力和道德实践水平1.道德品质形成的条件
道德品质简称品德,是道德的个体化,指个体依据道德规范在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形成道德信念,有三个最基本的条件。第一,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第二,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第三,在道德实践中的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经过教育进行培养的。柯尔伯格发现,人的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各包括两个阶段。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水平一:前习俗水平。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水平二:习俗水平。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来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已经能够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并尊守、执行这些规范。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国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附和大众的意见,谋求大家的称赞。在进行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判断好坏根据行为的动机:有利他动机的即为好的,有利己动机的即国坏的。遵守法规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认为行为只要违反了规则,并地给他人带来伤害,不论何种动机都是不好。水平三:后习俗水平。该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而且能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想到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其道德判断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这一阶段,个体认识以,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可因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判断好坏时,认为只有兼爱的行为者才是道德的,错误的行为可以根据其动机是好的而减轻对其责难的程度,但并不因为动机良好而将其错误的行为也看成是正确的。普遍原则取向阶段。这一阶段以价值观念为导向,有个人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有独立的价值标准,考虑问题超越了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行为完全自律。„„在进行道德评价时,能超越以前的社会契约所规定的责任,以正义、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2.道德教育的措施
第一,道德教育从儿童抓起。由于人类道德认识的发展是先他律而后律的,因此道德品质的培养要从儿童阶段着手,先教他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无论在家庭或学校里,要订出明确可行的道德规范和规则,让儿童照着去做。随着认知发展接近成熟,儿童具有了判别是非的自律性道德认知,才能懂得人类道德的含义。道德认知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道德认知靠判断,而判断所根据的是非善恶标准,可由于个人所处道德情境与个人认知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第二,强化道德品质的社会学习。方法主要有:观察学习;榜样和示范;强化的作用。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知、情、意、行这四个心理成分要协调一致地发展,通过大量的道德实践,一定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形成稳固的联系。在这种条件下,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行为的指南,成为个人道德信念,这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第三,培养公民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它预先决定了人的行动,它一经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的坚定性和一贯性。道德信念表现为:一是相信道德知识的正确性,形成了坚定的道德观点,并根据自己的信念选择接受新的道德知识;二是将道德信念人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进行道德判断的标准,身体力行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三是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与道德信念相关的道德行为会引起强烈的情感体验;四是用坚强的意志行动去实现自己的道德信念,维护自己道德观点的正确性。因此,培养道德信念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所在。
三、理顺交往渠道,规范道德建设的规则
伦理本是在社会的交往中形成的人际间的关系,交往的范围越大,交往的方式越健康,人们的伦理观念就越清楚,道德觉识就可能越高,如果社会交往渠道不畅通,人们交往的范围太窄,必然导致心胸狭窄,做事畏首畏尾,局限于熟人圈子,不敢信任“外人”。与人打交道,总是赢输难共,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这是由于自我封闭,孤陋寡闻所致。要克服这种习惯和心态,最重要的是要广泛交往,与社会各界甚至整个世界范围内,尽可能多的交往和接触,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交往和联系。
1.广泛交往,激发竞争意识,能够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交往中的任何对象,既是合作关系,同时又是竞争关系。竞争的法则是优者上,劣者被淘汰。交往范围过的必然导致为了照顾亲情关系而不管优劣,其结果必然是影响发展。任何人,如果不想被淘汰,如果还有一定责任心和使命感,就必然要自觉地克服那些影响自己发展的因素,积极争取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因素,以增强实力,从而免于被竞争对手打败。
2.广泛交往,提高人际信任度
弗兰西斯.福山认为,人际信任度是一种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资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必然影响该社会的发展,贫穷、落后和社会秩序混乱的国家和地区,往往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黑手党是影响意大利南部发展、腐蚀政界的最大的毒瘤,黑手党奉行的规则就是对一切都不信任,包括自己的亲属;亚洲,特别是中国人因为缺乏对非亲属的“外人”的信任,所以企业很难做大,经济活动总是以小企业为主,在其他国家,企业创始人因为怀疑子女的能力,而完全可能把企业交给家族外的人管理,中国则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第二代的能力弱,企业就很难发展。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人喜“静”不善于也不喜欢同陌生人交往所致。没有开放的态度,不与他人交往,只凭自己对他人的心态猜度,往往容易把别人看得很差,甚至很坏,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就是常言所说“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怀”。通过对他人的交往接触和了解,通过对其他国家和社会的了解和接触,使我们认识到人的基本面是向上的,是好的;同时,在广泛的接触了交往中,也增加人的识别真假、善恶的能力,提高防止被欺骗的应变能力,增加自己的自信度。3.广泛交往,增加信息,发展信用
信用的英文是“credit”,来自于拉丁文,其愿意就是“trust”(信任)。广义的信用就是信任,它是指人的行为、伦理与道德特性。信用是经济活动中的借贷行为,是权力的一种有偿转让。最早只有商业信用一种形式,到现在,除了商业信用外,还有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社会信用、国际信用„„。信用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和动力,越是发达的社会,其信用关系就越是发达,信用种类也越多。信任是信用的基础。人们之所以把愿意把自己的权利或财产转让给他人,就是基于信任。信息又是信任的基础。人们之所以能够相信他人和社会,是基于对他人和社会的了解,即信息。如果银行对企业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是不肯将钱借出的。而信息的来源在于主动和对方的接触和交往,在广泛的交往中获得更的信息,从而取得信任,建立信用关系。信用关系是一种突破熟人和亲戚圈子的最有效的工具,社会信用制度一旦建立起来,那么,就是在亲戚熟人之间,也必须遵从这种制度。
四、完善制度,强化道德的保障
1.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第一,要正确认为市场经济制度与道德发展的一致性。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既可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推动道德的进步。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市场竞争中的每个主体,“尽管他们的天性是自私的和贪婪的,虽然他们只图自己方便,虽然他们雇用千百人来为自己劳动的唯一目的介满足自己无聊而又贪得无厌的欲望,但是他们还是同穷人一样分享他们所作一切改良的成果。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体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并为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资料。”(《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0页)
第二,市场经济制度与道德进步的关系。经济自由是道德形成必要条件。经济自由是其他自由的基础和条件,没有自由的社会是没有道德的。正如哈耶克所指出:“经济自由是一切其他自由不可缺少的条件,而自由企业制度既是个人自由的必要条件,也是这种自由的结果。一个古老的发现是,道德和道德价值,只有在自由的环境里才会成长。一般而言,人民和各阶层只有在长期享有自由的情况下,才会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这和他们所拥有的自由程度成正比。另一个古老的观点是,只有在自由的行动受着强有力的道德信念引导时,自由社会和会良好地运行。(《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思想精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2页)
能够自由决定自己的行动,以及能够依照自己的良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这两者是道德观念能够赖以培育、道德价值在个人的自由决定中赖以逐日再造的唯一氛围。„„一个以减轻责任为其主要诺言的运动,它的结果只能是反道德的,不管它所从同出的那些理想是多么崇高。”(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01页)相反,国家垄断只会破坏道德的进步。市场经济制度的对立面是资源的国家垄断。政府一旦垄断资源,就必然会担负起筹划整个经济的任务,只有国家的强制权力可以决定“谁应得到什么”,所以唯一值得掌握的权力,就是参与行使这种管理权。一切的经济或社会问题将都要变成政治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只取决于谁行使强制之权,谁的意见在一切场合里都占优势。同时,政府反而不好自己份内后:政府被经管垄断企业的事务所缠身,虽然它对个人具有不可抗拒的权力,但就它在制定政策的自由方面而论,它仍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垄断机构等同于政府机构,从而政府本身也越来越被认同管理者的利益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利益。因为垄断必然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最终导致官商勾结。垄断之所以构成一种危险,并不是由于几个有利害关系的资本家的活动,而是由于他们让某些人分享他们的成果因而得到那些人的支持,并且由于他们使更多的人相信,支持垄断事业有助于一个更公平更有秩序的社会的建立。
2.建立公平的财富分配(税收)制度
第一,税收问题是政治和道德问题。国家的财富分配制度直接影响道德的进步。税收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分配的制度,所以税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政治的和道德的问题。税收首先是政治和道德,而且是政治权利和道德问题的核心部分。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关节点”上,经常爆发纳税人运动,制度的演进、变革经常是由税收问题引起的,英国是这样,法国是这样,美国也是这样。英国的查理一世因为征税问题被砍头,法国因为征税问题引发了大革命,路易十六也掉了脑袋。英国向北美殖民地征印花税、糖税,引起了北美殖民地各州的强烈反对,兴起了独立运动,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无代表,不纳税”诞生了。可以清楚地看出,税收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问题。
第二,税收的公平和道德公正密不可分。西方的思想家们对税收原则的阐述,比如威廉.配第就提出了税收“公平”、“便利”和“节省”三原则。亚当.斯密提出了税收的四原则:平等,确定,方便,和效率四原则。第一,平等原则。在这里,平等首先是指所有的收入来源(地租、利润、工资等)都应该照章纳税,其次是指个人所承担的税负担应该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分配。所以,税收的平等原则就是税负担平等分配原则,是税收哲学的基础。第二,确定原则。斯密指出,“各国民应当完纳的赋税,必须是确定的,不得随意变更。完纳的日期,完纳的方法,完纳的额数,都应当让一切纳税者及其他的人了解得十分清楚明白。”他进而强调,“据一切国家的经验,我相信,赋税虽再不平等,其害民尚小,赋税稍不确定,其害民实大。”可见,确定人民应纳的税额,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则无法杜绝税政官员徇私枉法、盘剥国民、中饱私囊等行为。如果这种行为任其发展,最终会导致国家经济秩序的混乱。第三,方便原则。在斯密看来,方便是指“各种赋税完纳的日期及完纳的方法,须予纳税者以最大便利。”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一些税种虽然法律健全,但是仍然无法征收上来,就是因为税基不好确定。比如财产租赁所得税,很多人通过非法房屋租赁获得灰色收入,就使税收人员无法征得足够的税额。第四,效率原则。按照斯密的观点,政府税收活动效率集中体现在“一切赋税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干国家所收入的。”那么,经济社会强调税收的效率原则,就是要求政府尽量减少有关税收政策对市场经济的扭曲效应。德国学者瓦格纳又增加了一条:税收的正义原则,简单说就是,征税必须有合法依据,必须以国民福利的增加为目的。公平、正义、简便、节省、慈善、自律等,都是税收道德的范畴,或者与道德密切相关,至今仍是大部分国家治税的原则。税收与道德不仅不能分离,反而最应该相互交融、相互浸润。税收,必须是符合道德的税收。
3.完善政治制度,实现政治公平
一个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道德进步,就是看权力是否受到适当的限制。在政治领域,公民和当权者理性地追求个人利益能防止恣意暴虐和专制,理由有二:
第一,有效的经济秩序同未加约束且不可预见的干预不相容。与奉行一种不加节制地掠夺臣仆的政策相比,政治温和及通过自由贸易和工商业确保经济正常运行的良政能够更好地满足统治者的贪欲。专制与暴政实属蠢行,它只能减少统治者自己的财富。
第二,政治统治者必须考虑到,市民阶级作为自由经济的受益者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认真加以对待的权力因素,他们已经懂得在“诸侯”面前保护自己的利益。拥有私有财产、越来越自主的、其成员通过经济关系密切网络而保持经常联系的市民阶层的形成,加大了当权者滥用其地位时遭到有效抵抗的风险。允许其成员自由追求经济利益的社会也会鼓励其成员认识并贯彻自己的政治利益。
说明:本文是2008年度重庆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的一个部分
第二篇:浅谈煤矿安全道德文化建设
浅谈煤矿安全道德文化建设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推行的一种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它是以提升人的潜意识为出发点,建立起以人为核心内容的安全文化新对策和新手段。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没有什么比护卫生命更神圣。近年来,河南能源义煤公司杨村煤矿着力于安全道德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构建安全大格局,创新推行了一引、两管、四力、五责、十联、全效的大安全管理新机制,将文化的力量变为安全生产的原动力,为杨村煤矿的科学发展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一、道德教育触灵魂,责任升华促安全。
安全是煤矿天字号工程,它不仅仅是个人的、家庭的,还事关企业和社会,所以要将安全升华到道德的高度,去把守好安全,激发广大职工对生命的无比敬畏之情、对安全工作的强烈责任感,最终做到“为了家庭,为了企业,为了社会,不敢违章!不能违章!决不违章”!
该矿以安全道德为引领,依托“安全亲情园”,构建了以“六保、六比、五进、四型、三情、二包、一帮”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协管模式,六保即:保丈夫不做马虎人、大胆人、粗心人,保丈夫上班不带包袱、不带疲劳、不带酒气,保丈夫上下班要吃好、休息好,保丈夫遵纪守法,保丈夫出满勤,保与丈夫单位常联系;六比即:比对丈夫安全风吹的勤、耳畔长鸣安全钟的效果,比对丈夫体贴、关怀、照顾好,比社会公德遵守好,比家庭学习氛围好,比安全协管宣传好,比家庭和
睦孝敬老人邻里团结好;五进即:家属协管员活动进井口、进区队、进班组、进社区、进家庭;四型即:建立帮教型、宣教型、文艺型、勤奋型的协管队伍;三情即:工作和活动要融入真情、友情、亲情;二包即:协管小组包保区队、协管员工包保班组;一帮即:协管员与违章人员结成“一帮一”对子开展违章帮教工作,更好的促进了安全道德教育,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思想认识。
二、创新方法强管理,独具特色助安全。
安全文化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必须真正从认识上重视起来,把它纳入煤矿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下大决心去抓,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为了塑造具有时代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该矿不断加大安全管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行了“两管、三化、四法、五字”安全管理法,实行了安全生产现场运行准运证制度,让安全文化根植于每一个群体,每一名职工心中,而杨村煤矿的这一做法所呈现的效果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印证。
“两管三化四法五个字”安全管理法的内涵是什么?“两管”即管人、管物,管住“人”的不安全行为,管住“物”的不安全状态;“三化”即基础管理精细化、人员培训制度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四法”,即责任连带法、奖惩结合法,誓词提醒法、手指口述法,过关帮教法、亲情感化法,警示教育法、文艺教化法;“五字”,即严、细、实、深、恒。严,是严标准、严考核、严干部、严纪律。细,是抓安全工作要做到细心、细致,注重细节管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实,是抓安全工作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深,是要求领导干部深入现场、深入一线。恒,是抓安全工作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011年底,由该矿编著的《“两管三化四法五字”安全管理法》一书在煤炭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黄毅亲自为该书作序。该法被列入中国煤矿安全生产培训中心举办的2013年全国“煤矿区队安全管理暨区队长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培训教材。
2011年4月8日《人民日报》对杨村煤矿的“安全生产现场准运证”运行制度进行了宣传报道。该矿先后荣获全国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全国煤炭工业五精管理样板矿、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示范矿、全煤系统文明煤矿、中国安全文化管理典范单位等称号。
三、干部履责做表率,巡回走动解难题。
所谓走动式管理就是要求矿及业务科室领导下井带班不能只盯在一处,必须按照规定的路线在各个生产现场巡回地走动,排查隐患,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由于井下点多面广,带班人员跑不过来,其它地方往往因走动不到,造成一些隐患不能得到很好地处理。为此,该矿推行了走动式管理新举措,构建了矿长、党委书记对党政副职,党政副职对系统科室,系统科室对基层区队,基层区队对生产班组,生产班组对岗位个人的五级安全管理责任体制。在这一责任体制的指导下,严格干部跟值班
和走动式管理,详细规定干部走动管理的“走动巡查区域、走动管理次数、走动管理时间、走动管理职责、走动管理标准”,同时,根据各单位工作性质不同,干部工作职责不同,每月以指令形式下发走动管理路线,通过井口大屏公示提醒,并借助“六网合一”信息化基础平台,严格现场交接班,做到“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同时,为强化安全工作执行效果,矿党委在全矿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四个面向”优质服务活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认真落实活动要求,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深入职工群众,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安全工作效能。
四、层层联防保平安,齐抓共管大安全。
为确保安全管理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效果,该矿还构建了党、政、工、青、妇、幼、纪检、保卫、宣传、老干部十条线安全管理网络,通过“党委管思想,行政抓现场,工会重维权,团委严青岗,家属作协管,幼儿送亲情,纪检强监督,保卫查四防,宣传引舆论,老干搞宣传”,集全员之智,举全员之力,全面形成全矿上下齐抓共管的“大安全”格局。与此同时,通过多种手段,创建安全环境。
(1)利用电视、网络以及举办矿区安全文化专题节目等,烘托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文化信息有声有影,覆盖矿区。
(2)构建场景。可在井口、区队学习室、家属区设置安全文化长廊、安全用语,亲情嘱托等宣传牌板,扩大宣传面。
(3)根据各专业、各工种的特点,制作安全警句牌板,对
管理干部制作成桌签,放置在办公桌上,一般工人可悬挂在家中、集体宿舍中,使之牢记座右铭,时刻绷紧安全弦。
(4)定期组织职工家属观看安全电教片,熟悉了解煤矿作业环境,以利于做好安全协管工作。
(5)宣传安全先进典型,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不断增强职工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通过构建亲情教育体系,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而且增强了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教育,“我想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蔚然成风。
河南能源义煤公司杨村煤矿宣传部李晓燕
第三篇: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初探
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初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我国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因此,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既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必要措施。
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树立良好社会形象。首先,新形势下,企业要长久发展,必须依法、公平竞争,互利互惠,因此,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利益观,把经济利益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处理各方关系就必须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企业在营造自己的企业文化氛围时还要注重倡导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要将企业塑造成一个讲究道德、文明的组织,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服务的团体。
处理好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树立“令消费者满意”的观念。近年来,各种劣质产品不停曝光,劣质产品的出现不仅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有时候就是一个企业的倒闭,因此,企业要牢固确立消费者是“上帝”的理念,要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令消费者满意”。不能做不合实际的虚伪广告,以免伤害消费者的信心。
处理好企业内部员工关系,营造良好氛围。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人,企业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在员工中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制定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可操作的道德行为规范,确立道德评议标准,奖优罚劣,将道德规范落到实处。这个规范的操作和执行要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方针下,要让员工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良好的内部的人际关系可以更好地强化企业的凝聚力。
道德观念、道德规范等成为人们行为方式无形的自导力,它规定和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作为一个企业制定恰当的企业道德行为规范,合理、合适地引导员工加强道德自律既是对企业自我长远发展的保证,同时也是对社会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第四篇:浅析如何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本站推荐)
浅析如何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
作者:胡瑞
工作单位:榆林横山分公司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企业经营哲学、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企业文化分为企业道德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道德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根本的,主要包含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诚实守信、以人为本、团队合作、整体优势、学习创新、争创一流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它决定着其它文化活动以及员工的实践活动方向。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重视企业的道德管理,加强企业道德丈化建设,坚持“以德治企”。
关性词:道德文化建设以德治企
加强企业道德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宣传教育渠道,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企业应把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工作做细、做实,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水平,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市场经济呼唤企业加强道德文化建设
企业道德文化足企业成员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它以一定的道德、传统、风尚和习惯等方式沉积下来,并通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作用在企业中代代相传与发展。它以区分善恶为核心,以企业道德规范为准则,以企业道德行为为实践方式,以企业道德理想为最高目标,以企业道德情感为内在动力,并通过企业的道德舆论、修养、教育、传统、习惯和信念来调节企业与内外部的关系,从而形成完整的企业道德文化体系。然而,近年来我国一终企业不讲信用、相互欺诈、走私、寻租、用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从法学的角度看,这似乎是法制观念淡薄的结果,有些犯罪分子也以不懂法为由,以求量刑下开脱。其实,这些问题的起因是道德标准模糊,道德观念蜕化、道德法庭缺位开始的。可见,以德治企,提倡商业道德,唾弃缺德行为,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已迫在眉捷,1.“扬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所需。我国作为礼仪之邦和信义之邦,自占就有“仁中取利真衬子,义内求财大丈夫”,这种传统文化一方面蕴涵着诚实守信、重义履诺、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生财有道等优良传统。而另方面也有为官不仁、无奸不商等糟粕渊源这种文化上的糟粕一旦遇上社会秩序失范,尤其是在拜金主义酵母的催化之下,就会迅速膨胀起来,蔓延开来,形成泛滥之势由于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政治法律下的约束与思想道德上的约束都有所弱化,失范之处、漏缺之处县多,加上一手软的“最大失误”,各种捞取不义之财、不义之名、小义之权的行为与活动便像瘟疫一般传染扩散开来,而时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不但影响整个社会风气.而且一直接决定着被个企业的形象和发展前途。为确保企业及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弘扬“以德立世”的优秀传统,去其糟粕,才能使企业的竟争力不断增强,才能在国际市场的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解决企业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之间矛后冲突之所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具有双重品格。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企业拥有“经济人”的品格,其表现为经济行为,以经济效益来衡量。同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又离不开社会,因之具有“社会人”的品格,其行为具有社会性,应当关注行为的社会效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企业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之间,允斥着大员的矛盾甚至冲突。不容乐观的是,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企业至今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唯一目标,把社会责任和义务弃之于脑后,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不讲经济效益,到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视经济效益,这个转变是极为重要的,但如果将其作为唯一目标,就有可能诱发出一系列不道德的、共至违法行为这就使企业道德文化建设成为必需,人们也普遍呼吁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力度。
3.是抵制制假售假的有力屏障飞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反映社会上那些制假售假的不法之徒见利忘义,取之无道,其屡禁不止原因也十分复杂,既有建立社会胜义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中法制尚不健全的原因,也涉及地方保护主义的阻力等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加强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制建设,尤其要强化执法的力度。囚此.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活动中,规范企业行为与个人行为,提倡自觉学法、知法和守法,显然极为重要〕法律毕竟不能解决社会上的一切问题,还要依靠道德文化的力员。法律与文化,两者相辅相成‘培养遵纪守法观念.树立正确的行为冲向,判断是非的标准,则更有赖于道德文化的作用。
二、建立道德约束机制,转变观念,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力度
当前,很多企业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却忽视了其道德文化内容,因此自身的文化体系与人、社会道德不相符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应有自己的企业观,企业道德作为企业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围绕“是”与“非”来扩允,只有强调企业道德,大家才能明辨是非,形成共同的规范化法则,共同格守,走出一条坦荡的路,宽阔的路。当前,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尚没有迈向正规化轨道,而已有的企业文化也仅仅是企业道德中“是”的内容的展开,对“非”则置之一边.这足不成熟、小完善的表现.当然,讲究企业道德,井不意味着梅个企业耳体操作时在“是”与 “非”下划分得十分清晰,恰恰相反,需要‘“亦是”、“亦非”来处理有关问题,只要对经济有利,即使某些举措、某些方式属于“非”,也要办理,但这种办理,决小是背离“道德”,恰恰相反,必
须与“人生道德”、“社会规范”相和浩,相协调因此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力度应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道德约束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道德文化体系。
1.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义利观,处理好企业、国家.社会的关系迫求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屯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因此,在新形势下,引导企业依法经简、公平竟争、互利互惠,成为重新构建企业目标的一个秉要因素,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和市场经济的统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把物质利益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处理各方关系,首先在处理企业对国家的关系上应遵纪守法,企业应当依法经营,遵守国家有关法规,要依法纳税,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守法是企业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其次在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方面要以“德”为重,兼顾社会责任,对于中国这个长于思维、重德重义的国家而言,其对利益的追求是在道德标准允许范围之内的。中国企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应更多地着眼于社会责任,要重“德”.“德”先于“利”,“德”重于“利”,按照“义”的要求去取得正当的利益企业管理者要确实明自企业是讲究道德、文明的组织,要承担社会责任,要为社会搞好服务,而不是不顾一切就只会赚钱的机器,没有伦理道德的企业在经一段时间后必然导致自身效率低下,会被社会淘汰相反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该多做“善”事,资助社会公益事业和社会文化事业,这样做的结果,钞票是花在企业之外,似足自豪感、凝聚力和吸引力却足生效于企业之内,实际上也是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做好事再次在处理企业之间的关系方面要以“和”为贵,诚信为本。企业与企业之间要把握好两个方面,即竟争与协作,企业在竟争中要以“和”为贵,诚信为本所谓“和”,指和顺国情,和衷共济,和睦致祥,谦和自律“和”作为企业竟争规律,是将竟争的对手化为合作的伙伴,另一方面,我们也是极力鼓励同业企业之间加强合作而非过度竟争这是由于过度的竞争会使企业竟争性费用支出加大,向利润却不能提高甚全出现亏损,企业之问的恶性竟争与彼此相互排挤,尤其是不顾行业整体的发而削价倾销,或通过非法手段窃取对手的经济情报,皆属不道德的行为.应予反对和取缔。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处理好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一个企业、特别是生产性企业,应该考虑到对环境卫生及环境什态的维护如果只顾自己的利益,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也就造成了企业对社会及个人的损害,近者祸及当代,远者殃及子孙。企业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企业一方面要根据生产规律采用最先进的环保设备与工艺,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要根据生态学规律重新安排厂区的植物群落,以增强自然环境的自身净化能力同时.我们清楚地知道企业不仅改变自然生态系统,而且也会改变社会生态系统,企业选定某处建厂,既可能恶化该地认的交通和信息的紧张状况,即恶化社会生态环保;也可能给该地区带来繁荣与兴旺,提供经济腾飞的机会.即优化社会生态环境。这就要求企业所采取的每一项发展计划,都要考虑如何促进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一个能与环境共同优化发展的企业,才称得上具备了良好的生态道德。
3.树立“令消费者满意”的观念,处理好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企业必须确立消费者是“上帝”的理念,牢牢记住“令消费者满意”。必须注意:不得生产可能危及人们健康及安个的产品;要保证产品质量,不能粗制滥造,以次允好;销售定价要合理,不用各种变相手法欺骗消费者;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广告宣传中,介绍自己产品的质量性能应名符其实,不做虚伪广告。
4.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处理好企业内部管理者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企业的主体是人,企业成败的关键也在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问需要建介平等、互尊、协作、信赖等原则。当这此原则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时,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将会更加和谐,企业的凝聚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这正是企业具有旺盛生命力之根本所在对于管理者而言.认要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就需要一个较好的领导班子“魅力服人,以德摄人,礼义制度,和谐气氛,人本效应及道德秩序”式的“形儒”理念,就是用来规范领导阶层的,身为管理者,其自身要通过“德”来服众,由“德”而产生出1种不怒自威的震慑力由这种德才兼备的人才构成的企业管理层,才能才思敏锐地带领员工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企业,不断地充实企业和提高企业的竟争实力,使得企业在风起石涌的商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被管理者,“仁”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要达到“仁人”是社会人应当矢志不渝追求的最高境界。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高度的自觉性,就企业而言,首先是员工应当完全出于自愿地并且.也要相当自觉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不能尽忠职守,就是失职,应当受到严厉的道德谴责;其次,员工之间要增强信任感和团结友善精神,这样才有利于工作关系的和谐;再者.工人自身要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有组织地外出学习,考察及素质培训,不断更新自已,成为拥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过硬技术的人,为企业创造史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制定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可操作的道德行为规范,确立道德评议标准,奖优罚劣,将道德规范落到实处,使职工从各种误区和偏见中解脱出来,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总之,对企业而言,知识是力量,道德文化也是力量,“以义谋利”、“见利思义”、“谋求阳光下的利润”,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
第五篇:道德文化建设汇报
颍东区道德文化建设情况汇报
颍东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钧杰
(2011年11月30日)
尊敬的各位代表:
下面我就颍东区近年来在道德文化建设方面所做工作作以下汇报:
近年来,颍东区区政府紧紧把握时代要求,紧抓道德文化建设不放手,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传播高尚的道德文化,为构建和谐颍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文化艺术创作,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近年来,我区文艺工作者们,扎根基层,深入生活,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不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还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的大奖。2007年我区文化馆创作指导的少儿相声《枕头馍变奏曲》荣获全国少儿艺术大赛一等奖;2009年区文化馆创作的小品《有苦难言》荣获第二届全国戏曲小品创作大赛二等奖;2010年区文化馆创作的山东快书《送三轮》,荣获第三届全国戏曲小品创作大赛二等奖;2010年文化馆创作的相声《刹风》,荣获安徽省第五届曲艺节二等奖。此外,区文化馆创作的相声《俺有一个这样的爹》,小品《大红枣儿送亲人》等多部文艺作品也获得省、市奖励。这些作品诙谐幽默、寓意深刻,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社会上的假、恶、丑,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让观众在笑声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二、大力开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道德文化建设的物-1-
质平台。近年来,在中央、省和区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颍东区先后建设了103个农家书屋、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民生工程建设项目,让群众有就近读书的场所,有就近活动的场地。2010年12月,由区政府投资400多万元修复的清末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秉的宅院一、二期工程完工,让人们在参观精美徽派建筑的同时,感受先贤风范,接受传统优秀道德的教育,2011年6月,皖北民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让广大群众又多了一个了解皖北民俗,感受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2011年9月全国文化资源共享中心颍东支中心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重大文化建设工程。该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各级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通过互联网、卫星网、广播电视网、无线通信网等新型传播载体,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中华优秀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工程采取自建、合作共建、公开征集以及捐赠等方式,广泛整合了来自全国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及广电、教育、科技、农业部门的优秀数字资源,建设了包括名家讲座、舞台艺术、农业技术、影视作品、文化专题片等资源专题和207个独具地方特色的专题资源库。其中:舞台艺术有优秀剧目、传统戏曲、综合晚会、曲艺表演精品荟萃。剧(节)目计5288部/集,4990小时。
影视作品有深受群众喜爱的经典老电影、新时期优秀电影、精品电视剧,计1366部/集,1786小时。
文化专题有民族文化遗产、中华名胜古迹、名地风土人情、传统文化教育类专题片计3535部/集,1675小时。
文化精品有独具特色的国画、漫画、舞蹈、园林、古琴、昆曲、地方戏、壁画等多媒体精品资源库。
农业科技有农民群众需求的种植养殖、城镇务工、科技致富资源,计10005部/集,4630小时。
公益讲座有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名家荟萃、普适性强的系列公益讲座累计6144场,5508小时。
红色历史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东北抗联、改革开放等红色历史资源,再现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历程。
少年文化有为未成年人制作的绿色少年网站、优秀少儿动漫、少儿电影、科普教育类节目。
少数民族有藏、蒙、维吾尔、哈萨克、朝鲜语资源,视频1956小时,电子书1250种。
颍东区文化资源共享中心正式对外开放以后,能够和国家图书馆、省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为我区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设施、文化场所,让我区群众通过网络免费读书、看报,共享国家的优秀文化资源,这些地方已经成为全区人民群众学习文化知识、开展文化活动和接受优良道德文化教育、熏陶的重要场所。
三、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近年来,文化部门组织文化馆(站)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并使群众性文化活动长期化、经常化、制度化。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在全区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文化氛围。主要形
式有:
1、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区电影公司每个月免费为每个村放映一场电影,影片以弘扬爱国主义、家庭美德、科学技术普及等为主要内容;
2、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如送戏下乡、为群众写春联、开展基层文艺展演等;3组织群众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组织群众跳民舞、扭秧歌、打太极、办赛事等,这些健康的文艺活动,不仅可以让群众在集体活动中树立合作精神、增强团结意识,还让大家精神有了寄托,从而远离黄、赌、毒的不良影响。我区插花镇的群众跳民舞还跳出了名声,组织起演出队,在全市打响了插花龙舞的品牌,成为我市节庆市场的重要表演队伍。
四、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严防低俗文化的侵袭。
针对当前文化市场低俗文化泛滥的状况,区政府安排区文化广电局积极配合市文广新局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低俗之风,为社会优秀道德文化建设架起了一道屏障。一是开展扫黄打非活动,整治低俗音像、杂志、书籍等非法出版物,净化文化出版市场;二是开展演出市场整治,坚决杜绝社会上非法演出团体涉黄演出表演;三是强化对网吧的监管,开展健康上网工程,防止网上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四是开展净化荧屏活动,通过打击非法电视播放点,防止低级庸俗的节目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五、整合文化资源,全方位、多角度进行道德文化建设。道德文化建设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是全社会都要关心的大事,不是那一个部门能够独自完成的。为此,区政府整合相关资源,把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科协科普活动中心等优秀的道德文化教育资源入驻乡镇综合文化站,让群众享受到多方面的道德文化教育。
近年来,区政府在营造健康文化氛围、推动道德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中央和省、市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基层文化部门的机构和编制问题一直没能解决,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文化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
第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青黄不接,阜阳地改市以来,由于机构改革和进人制度的约束,区文化部门分配的专业文化人才基本没有,文化人才队伍断层严重,特别是乡土文化人才和基层文艺指导人才严重缺乏,已经影响到活动的开展。
第三、文化体制改革后,区级文化部门的执法权上划,区级没有执法权,而市级文化市场监管机构限于自身条件,对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不到位,区农村文化市场基本处于监管的空挡,导致农村文化市场黑网吧有所抬头。
第四、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发展不均衡。
尊敬的各位代表,以上是区政府近几年在道德文化建设方面工作的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