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支持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申请报告

时间:2019-05-13 09:4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金融支持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申请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金融支持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申请报告》。

第一篇:关于金融支持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申请报告

关于金融支持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申请报告

一、调研目的文化产业是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而逐渐兴起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0年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目标。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全局,在人类产业发展史上都属罕见。据统计,2004~2008年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为22%,其中法人单位的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为23.3%,高于同期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18.4%)近5个百分点,高于同期服务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现价,19.4%)近4个百分点。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了,我国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如何通过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深入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才能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行对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实地调研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的分析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

二、调研申请原因

淄博作为“齐国故都,聊斋故里,陶瓷名城,足球故乡”,拥有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遗存。淄博市大力实施文化品牌带动战略,通过将潜在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品牌化挖掘和阐释,成功塑造了一批高标准、高档次、高品味的文化品牌,大大提升了淄博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国·临淄第六届国际齐文化旅游节、第七届中国(淄博)国际聊斋文化旅游节、第六届中国(周村)旱码头旅游文化节、第二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第三届中国(淄博·博山)孝文化旅游节、第九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相继成功举办,齐文化、聊斋文化、商埠文化、牛郎织女传说文化、孝文化、陶琉文化等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地域性文化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价值不断提升。首先,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曲阜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硬件基础。曲阜是一个通史式的历史文化长廊,现有文物古迹300余处,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13处,拥有5000余块碑刻、30多万件明清档案、10万多件历代文物等丰厚的文物资源。同时还拥有三孔景区、孔子六艺城、孔子研究院、孔子文化园、颜庙、周公庙、少昊陵等。山水文化景观:尼山、九龙山、九仙山、石门山、寿丘等世界级和国家级著名人文景观。为开拓

文化产业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我们注重培育孔子国际文化节、祭孔大典、《祭孔乐舞》、孔子修学旅游等一系列独具特色、丰富多彩、体现开放性和国际性的活动。孔子文化节也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

其次,淄博市的文化产品制造业已初具规模。淄博市充分发挥品牌文化企业对全市文化产业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重点扶持具有市场优势和潜力的文化企业品牌,进而带动文化产业加速升级发展。世纪天鸿、卓创资讯、淄博荣宝斋、海尔兄弟、梦琦红木、鸿杰印务、周村烧饼、淄砚、齐风韶韵等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型文化企业品牌不断发展壮大。这些闪亮的文化品牌让淄博文化产业的光彩更加夺目,也让淄博文化产业的未来更加精彩可期。再次,曲阜市已经开始尝试通过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实地调查的现实意义巨大。

三、调研方法选择

1、问卷调查法。向一定数量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当地居民和学校学生发放问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消费者有什么样的文化需求以及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问卷设计要遵循合理性、一般性、逻辑性、明确性、非诱导性、便于分析整理的原则。

2、观察法。派遣调研人员在各个文化市场门口或者内部进行对消费者的表情观察以及听取的话语来判断消费者对该单位的满意度,然后选择满意度较高的单位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

3、口头交流法。通过面对面的与消费者的交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及时反映出目前文化市场存在的问题,从而来制定策略进行解决。

4、实地勘察法。根据前期调研工作中总结出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现场勘查,深入文化市场内部了解文化企业经营状况、文化市场运行机制等情况。同时与当地银监会接触,通过银监会了解当地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情况,并在银监会支持下深入银行内部了解相关数据。

四、调研预算以及时间

1、调研经费:XXX元

2、调研时间安排

首先,对一定数量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学校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同时调研人员对消费者进行口头交流,为期七天;

其次,深入文化市场对文化企业经营状况、文化市场运行机制以及消费者满意状况等情况进行现场调查,为期十天;

再次,通过银监会了解当地金融机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为期十天; 最后,整理全部调研资料,分析整理后形成调研报告,为期十天。

作者署名

2012年6月10日

第二篇:金融支持文化产业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在物质生活已经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文化生活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已经变得越发重要,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越来越引起经济界的关注。同时,任何一个产业要快速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文化产业也不例外。由于文化产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所以金融业如何有效地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做粗浅探讨。

一、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以2006年提出建设文化强省发展目标为发端,湖南省2009年制定的《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标志,湖南文化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产业结构渐进优化,竞争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1、文化产业发展势头明显

湖南省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0年,湖南省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0%左右;2009年文化产业成为湖南省第六大千亿元产业;2010年湖南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1868亿元,增加值达827亿元,占GDP的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2010年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列全国第七,占GDP比重列全国第四,中部第一,人均劳动生产率列全国第二。

2、文化产业品牌逐步确立

2006~2010年,《中国文化品牌报告》发布的222个文化品牌中,包括湖南日报在内的“湘字号”品牌达到31个,占总数的14%。在报刊领域,《体坛周报》占据了全国同类市场发行和广告份额的61%;在广播电视领域,湖南卫视连续8年在全国各省级卫视收视率排名第一位,其打造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创造了娱乐选秀新模式并风靡全国;在动漫领域,目前已基本形成研发、制作、发行、教育培训、播出、衍生产品开发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原创动画占了全国70%的市场。

3、文化产业创新成果突出

湖南在注重做大做强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2010年,湖南省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全省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培育数字出版、数字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业态。如青苹果数据中心是国内最主要的数字化产品制作商和内容供应商,已完成100多项国内外大型数字化工程,创建的《华文报刊文献数据库》,已有14家国际图书馆订购和20余家图书馆使用,预计销售额可以达到100万美元,拓维信息将传统动漫与手机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在手机动漫领域先发制人,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动漫第一股,其承建并运营了国家级手机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了完整的手机动漫产业链,2010年实现总收入超过3亿元,新业态电视媒体零售“快乐购”、青少年职业体验“酷贝拉”等引领潮流。

4、文化产业集群效应增强

产业集群式产业集聚发展的高级阶段,可有效整合集群内的资源要素,增强外部经济效应和持续创新效应,并形成竞争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目前,湖南文化产业已形成了“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网络湘军”等产业集群。2010年湖南广电总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成为年总收入过百亿的两家省级广电媒体之一;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总资产达12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1.7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出版集团第二。此外,中南传媒跻身中国最大企业集团500强,《湖南日报》进入全国省级党报第一方阵,湘版科普图书、音乐图书、古典名著三大品牌在全国图书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2010年,全国认定的18家重点动漫企业,湖南占6家,全国首批认定的35个重点动漫企业,湖南有13个,原创动漫产量连续四年排名全国第一,动漫总产值达到46.6亿元,排名全国第三;长沙歌厅文化、酒吧文化开辟了中国式百老汇的大剧场模式;红网成为国内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影响力排名的第一品牌。

5、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较大

尽管湖南文化产业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产业转型新支点,甚至已成为受全国关注的“湖南文化现象”,但与沿海省份及发达国家相比,湖南文化产业还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和发展初期。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均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国,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社会产值占社会中产者的比重已超过30%;在英语,其文化产业的产值仅次于汽车工业,比赫赫有名的金融业产值还高;在亚洲,日本文化产业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0%,韩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在国内发达省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达到10%。截止2010年末,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2524亿元,占中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四分之一;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总产出5499亿元,实现增加值167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75%,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4%;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比上年增加近2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2.3%。课件,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对经济的贡献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与沿海省份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发展的空间大,后劲足。

二、我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要求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几年过来,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并提供专业化服务。

据央行统计,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76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61.6%,比上年末提高39.1个百分点,余额增速创历史新高。作为五大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行在金融系统中为文化产业提供的融资服务举足轻重。截至2011年9月末,五大商业银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为2000亿元左右。虽然五大商业银行贷款数额相对不大,但为文化产业提供融资的增幅显著加快。工行在2010年文化产业贷款增加140

多亿元的基础上,2011年新增投放92亿元,增幅17.71%;中行文化产业贷款余额也较2009年初增长了55%。

2、各家商业银行一直在积极探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譬如中国银行根据自身国际化程度、综合化经营程度较高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如开发了针对影视剧制作行业中小企业的“影视通宝”;通过跨境联动,为文化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建设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突出地区特色,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

同时,交通银行将创新信贷产品,加快信贷资源向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倾斜,创新完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夯实风险管理基础。积极探索融资担保创新途径,落实物业抵押、版权质押、收费权质押、应收款质押等担保方式,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开发中小企业特有的授信风险评价体系,与专业担保机构共建风控平台,健全风险管控体系。

3、证券市场成为文化产业融资新平台。

截至2011年6月,有50多家文化企业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涉及演艺、文化旅游、动漫游戏、影视制作发行等领域。国内外私募基金已开始进入文化产业。

4、保险业积极尝试支持文化产业。

2011年1月,保险支持文化产业试点正式启动,并公布了首批11个试点险种和3家试点保险公司。

三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金融服务,不仅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中国金融机构在为文化产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贷款审批手续多、程序复杂,周期过长,很难满足文化企业对融资的时效性要求; 二是一些商业银行对文化企业的业务开展不全面,经办人员业务不熟练,影响了融资效率 ;三是商业银行缺乏针对文化产业的金融创新产品。由于中国文化产业产值较小,金融机构对其缺乏足够的重视,也缺乏金融产品创新的动力和技术。

2.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文化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集中度不高;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到位,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主体数量较少;文化产业有形资本较少,还款来源不明确,市场价值不确定,商誉、声望和知名度等无形资产难以评估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影响了金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四、文化产业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

1、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推动多层次的信贷产品创新。

对于具有稳定物流和现金流的企业,可发放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贷款。对于为文化产业提供相关设备的企业,可发放融资租赁贷款。探索多种文化产业项目的贷款模式。对于

融资规模较大的文化企业,以银团贷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对处于产业集群或产业链中的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探索联保联贷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逐步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商业银行可以改进业务流程,建立科学信用评级制度,在信贷准入、风险控制措施等方面做出安排。此外还可以探索专利权、著作权以及经过评估的销售合同、预期收入等,作为抵押资产的途径和方式。

2、扩大文化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股票、债券。

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应积极申请上市融资,而那些尚不具备进入主板市场的文化企业可通过中小企业板、二板市场进行融资。传统的证券市场门槛较高,而创业板则较为适合中小文化企业从证券市场获得资金支持。此外,对于市场前景较佳的中小文化企业,还可以通过上市公司收购、兼并、资产或股权置换等资本运作方式,达到间接上市及资本优化配置的目的。除通过上市获取股权性融资之外,债权性融资渠道同样可以有效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效结合。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集合债等方式融资;促使金融机构为中小文化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银行承兑汇票等方式融资提供便利。

3、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近十几年来国际金融领域十分重要的创新之一,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一种有效结合,是以金融技术为依托,以知识产权的信用为担保,以证券化为载体的融资方式。它具有融资成本低,实施难度小,不影响知识产权权属和融资风险小等优势。我国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所有人应积极利用这种先进的融资方式,借变现债权来改善现金流状况,优化自己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金周转率,而且还可以利用所得价款进行后续研发,寻找更好的市场机会。

4、引入风险投资、私募基金。

文化产业与金融的融合不只是贷款融资,还需要产业基金、风险投资、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的相互协作配合。政府可以成立相应的文化产业基金,扶持文化企业;同时鼓励各种资本成立针对文化产业的风险投资基金;文化企业的创业阶段需要资金,政府可以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吸引风险投资、天使资金参与文化企业的创业阶段,从而实现企业和资本的双赢。

五、促进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仍将继续实行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减少收入差别程度的宏观调控政策,仍将继续扩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投入,这些政策措施,都会直接推动文化消费,直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在提高全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认识到文化不仅属于精神层面,只能产生社会效益,还具有产业属性,能产生经济效益,可作为产业来运作,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金融支持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之一。

2.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开展适应文化产业特征的信贷业务创新

金融机构应借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根据客户需求和防范风险的要求,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挖掘文化产业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借鉴先进的信贷新品种设计理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信贷业务创新 如要研究知识产权企业无形资产和电影(视)制作权的质押方式,对确有收益的文化企业可直接授信,以解决文化产业普遍缺失抵押物、质押物的问题,通过信贷业务创新,扩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投入,支持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3.创新融资方式,多渠道增加文化产业资金供给能力

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发挥间接融资的作用,还要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不仅要发挥正规金融体系的主导作用,还要发挥好民间资金的补充作用,鼓励利用企业债券和股票等融资手段发展文化产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和外商投资文化产业,拓展利用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的方式和空间,积极发展民营和中外合资文化企业;继续争取相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支持,如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的支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4.不断改进金融服务,努力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简化贷款审批程序,缩短贷款审批时间,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满足文化产业对资金的时效性需求;根据不同文化产业的特点,努力为其提供个性化 便捷化的金融服务;与产权交易 信托 证券等相关机构合作,为文化产业提供资金结算 机构理财 供应链融资 国际业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

5.加强沟通配合,共同做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工作

加强与宣传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通过工作联系和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研究解决、协调处理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充分发挥各部门合力作用,促进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工作的良性快速发展。

6.加快文化产业改革进程,解除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桎梏

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协调等功能,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从 “办文化” 的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 “管文化”方向转变。

第三篇: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政策措施(推荐)

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金融服务

研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政策措施

发布时间: 2011年11月11日

作者: 记者 牛娟娟

编者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当前,我国正面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金融业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大有可为。为此,本报从今天开始,陆续推出“发挥财税金融优势,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系列述评,旨在深入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促进金融对文化产业建设的支持和扶助。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决定》充分肯定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指出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

撑。会议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转型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未来,文化消费市场将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增长点,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也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

那么,如何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研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接受采访的专家指出,应采取多种措施实现金融资源和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立足于发挥信贷、保险、证券等多层次金融市场资源,立足于发挥金融、财政等多部门工作合力,从创新信贷产品、完善服务、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培育文化产业保险市场、建立和完善配套机制等方面研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

首先,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支持,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首先需要加大对文化产业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可针对文化产业企业缺少可以用作抵押担保的资产,核心产品较难评估的问题,推动多元化、多层次的信贷产品开发和创新。对于具有稳定物流和现金流的企业,可发放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贷款。”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指出,“要

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推进适应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信贷管理制度创新,推动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实现信贷资金向文化产业企业的有效倾斜。”除了信贷投入外,还需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一般来说,文化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较小,很难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进行融资,企业融资渠道相对比较单一。“为了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下一阶段还需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和公司债等方式融资。”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具体来看,一是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二是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此外还要建立多部门信息沟通机制,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另有专家指出,要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还应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积极进入处于初创阶段、市场前景广阔的文化企业。

此外,应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对此,专家表示,金融机构可针对不同文化产业项目周期特点、风险特征,以及资金需求和现金流分布状况,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灵活的差别化定价机制,科学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要充分考虑文化企业的特点,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和信用评分制度,建立专门针对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的考评体系。金融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向文化企业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积极开发文化消费信贷产品,为文化消费提供便利的支付结算服务。

“加大保险业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推动文化产业与保险业对接,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郭田勇表示,我国保险业需要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通过提供风险保障、咨询服务、投资融资等多种方式,全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来自保险业的分析人士指出,各保险机构应根据文化企业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企业需要的保险产品。除“量身定做”外,保险公司还要提供专业化和金融化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提高文化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为企业做大提供基础性保障。保险业需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为文化企业制订一揽子保险计划、提供“一站式”服务。

要实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还应建立健全有利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机制。专家表示,这其中就包括建立多层次的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可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抓紧制定和完善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评估、质押、登记、托管、流转和变现的管理办法,修订有关质押登记规定;积极培育流转市场,为文化企业的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技术等文化产权交易提供专业化服务。

第四篇: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摘要:文化产业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繁荣亟需金融的大力支持。本文结合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合理切入点入手,从公共财政、银行、投融资服务等方面提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支持;公共财政;银行;投融资服务

中图分类号:FG124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1.09.01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9-55-0

3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软实力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而文化则是构筑软力量的重要平台。文化产业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得到各国的重视,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在此背景下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2000年10月在中央文件中明确提出“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距今已11年,与此同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文件也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就文化产业发展实际而言,资金的支持对其发展影响巨大,但是,由于文化创意企业大多具有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多,高风险、回报周期长,实际市场价值难以预测和评估等特点,使得文化产业融资能力天生不足,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支持也面临困难。如何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将北京的文化产业同金融业结合起来,获得资本,成为目前能否做大做强北京市文化产业的关键。

一、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及现状

北京具有异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可开发程度高,与经济的可渗透性强,众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意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突出的比较优势,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已经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本身既具有庞大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消费市场,又对各地文化建设和消费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这是北京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市场资源优势。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2006年初,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提出“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创意行业”,3月份建立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11月发布《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政策》;2007年10月,北京市又出台《北京市“十一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这些政策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一批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文化产业企业不断涌现,在经营管理机制转化、资产重组、资本经营、市场运作、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给首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文化创意产业正日益成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与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目前,北京市已经挂牌确定了2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了规模化发展,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效果正在显现,展现了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二、金融支持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及制约因素分析

波特认为政府既可能是产业发展的助力,也可能是障碍。它拥有的政策工具如金融市场规范、税制、政策等对企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从世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看,政府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美国作为全球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国家,其金融支持体系功不可没,不仅有占政府财政支出12%的预算投入,还有各种税收优惠、社会捐赠、跨国公司投资以及来自金融创新服务的大量资本。英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参与和引导,使英国发展出一套全球范围内最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英国建立的由财政拨款、地方政府支出、彩票、赞助商、信托基金、知识产权证劵化等多元化的创意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为创意产业提供了丰足的发展资金。韩国的文化产业振兴院每年可获得高达5000万

美元的政府资助,韩国政府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实行多种优惠和奖励措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设立多项专项基金,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自我国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发展方针以来,北京市政府也积极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在文化产业金融支持政策上的逐步到位使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改善,文化产业增势强劲,规模不断扩大。

(一)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北京市在2005年明确提出要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促进政策,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发展。2006年11月,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政策》),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5亿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符合重点支持方向的产品、服务、项目;设立5亿元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分3年投入,用于支持集聚区的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平台。《政策》鼓励支持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意研发和产品出口,对其所得税、营业税等给予减免,单位和个人在从事文化创意产业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鼓励非公有制资金和海外资本进入。在免税方面,北京市地税局自2004年以来,为符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要求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减免税收近4亿元,惠及4个文化创意行业的20余家企业;为社会新办文化创意企业减免税收近1亿元,惠及6个文化创意行业的100家企业。

政府设立多项专项基金,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财政部同文化部等部门拿出专项资金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和动漫产业发展基金。2009年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设立国家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这将成为国内第一支具有政府背景、商业化运作、以文化产业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产业投资基金,这会对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在投融资方面,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审议产业发展战略、重要政策、重大投资和重点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成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针对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协调和积极推动下,截至2008年,共出台5条措施,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一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对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商业银行在全市范围内推出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贷款绿色通道,推动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无形资产评价机制,实现无形资产的有效质押。二是建立贷款贴息机制,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专款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已获商业银行贷款的文化创意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包括全额贴息、部分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文化创意产业。2008年4月15日正式制定出台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企业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三是设立担保专项资金,推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担保工作机制,降低金融机构风险,鼓励金融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制定实施《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四是进一步发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的功能和作用,以文化创意企业为核心,通过组织专业服务机构,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为企业在债权融资、私募融资、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并购重组等方面提供服务。五是利用直接融资渠道扶植培育一批文化创意企业上市,支持具备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适时上市融资,力争3年内培育3-5家文化创意企业上市,培育一批以资本为纽带,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集团。在银行业支持方面,为了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运用银行信贷政策、直接融资政策等金融手段大力扶持北京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银行业也逐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自2007年起,北京银行业以支持“文化金融”发展为使命,成立专门机构,不断推出新的、个

性化的金融产品来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比如华夏北京分行成立全国首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北京银行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包括结算、机构理财、供应链融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并购贷款、银团贷款等一揽子服务方案。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签署《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战略合作协议》,每年为文化创意企业贷款提供100亿元的授信额度,截至2011年5月末,北京银行业对1410家文化企业的贷款余额536.66亿元,贷款同比增长158.26%。支持大型文化企业贷款余额达276.85亿元;投向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广告、数字动漫制作、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等6项重点文化产业的贷款余额达167.77亿元;信贷支持产值过亿企业87家,中小企业1240家,培育567个文化品牌。

(二)制约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尽管北京市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现行的金融支持政策仍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是文化企业的群体特征决定了其缺乏吸引金融介入的足够动力,市场上既缺乏对文化创意类项目的价值评估体系,金融机构也没有多样化的服务创新产品及规避相应风险的配套制度。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还不到位,一些国有文化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政府介入较深,政企不分的现象还比较严重,造成经营机制僵化,垄断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影响了企业融资。文化企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形成规模的文化企业少之又少,中小文化企业固定资产抵押贷款有限,限制了文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的积极性。

二是长期以来社会普遍对文化产业的商业价值和综合效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清晰,体现在实践中则是政府文化产业预算仍相对不足,公共财政投入结构不尽合理,财政资金大都以直接财政投资的方式投向各大文化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文化企业,投资方式单一,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

三是银行对文化产业信贷支持不足。当前银行提供的资金支持主要还是以担保、有形资产抵押等传统信贷方式。而文化创意企业主要是以知识产权和品牌价值这样的无形资产作为资产存在的表现形式,如果金融机构要求其提供能够覆盖贷款风险的固定资产抵押,则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方面明显处于不利位置。

四是投融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渠道明显不足,目前我国文化企业融资仍以银行为主,单纯的对银行的依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能力十分有限,急需拓展融资方式和渠道。据统计,沪深两市传媒与文化类上市公司的融资额仅占两市融资总额的0.6%,流通市值约占两市A股流通市值的0.4%。资本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相关融资渠道不畅,只有少数大企业符合主板市场的上市要求,广大中小文化企业一直面临“融资难”的发展瓶颈。

三、金融支持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

根据北京市经济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的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直接扶持那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和信用较高的中小型企业;安排一定的政策性贷款用于发展各类文化产业,对有创新性和先进性的文化产业项目实行低息、贴息或者一定的税收减免;对文化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的国有非经营性资产,经过认真清理和评估以后,允许作为资本金投入企业经营;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或者各个行业分别设置发展基金,政府要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鼓励社会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的捐赠,通过动员社会资金,实现以社会资金为主、官民共同投融资的运作方式。此外,政府应放松管制,鼓励外资和社会资本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进入,进一步强大文化产业的对外合作力度,建立高效务实的招商引资机制,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投向文化产业,实现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

(二)推动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搭建银企之间的信息沟通和融资平台

银行机构要积极开展信贷业务创新,完善个性化信贷服务机制,如对生产经营稳定、盈利模式清晰、已具备一定规模效益的大中型文化企业,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对一些资金需求小、频次多的中小文化企业实行“一次核贷、周转使用”,缩短企业融资所需要的时间,提高银行的服务效率;人民银行要引导各金融机构正确认识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和文化产业前景,抓紧研究制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建立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各金融部门要大力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信贷增长点,提高信贷资金在文化产业行业的占有率。利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落实贷款担保工作机制的大好时机,推动银行创新金融服务,针对文化类企业特点,转变以房产、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为抵押的传统担保模式,实现以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为抵押的多样化担保形式。

(三)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融资规模

以市场引导投资,形成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国外资本等多渠道的投资格局,发展和规范民间借贷,引入风险投资,将发展风险投资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规划中,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并给予其一定的政策优惠,吸引外资;进一步完善针对文化企业的保险服务,建立包括文化产品完工险、损失险等适合文化企业特点和需要的新型险种,合理分散文化产业发展的风险;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集合债、公司债等多种方式融资,鼓励外部资金进入有发展前景但缺乏财力的新兴企业;有条件的公司上市融资,这样不仅可以保持本身的产业优势、培育有潜力的产业,还可以扶持其他可开发的文化相关产业,多种经营、分散风险,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

(责任编辑:齐逸)

参考文献:

[1] 魏鹏举.我国文化产业的融资环境与模式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2] 徐明亮.发达国家金融体系支持创意产业发展的举措及启示[J].浙江金

融 ,2011,(02).[3] 王莉.金融危机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产业研究,2011,(02).[4] 施琳洁.金融政策助推文化产业发展[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1,(01).[5] 孙斌.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问题及建议[J].金融经济,2008,(06).[6] 马洪范.文化产业发展与财税金融政策选择[J].税务研究,2010,(07).[7] 谢伦灿.文化产业融资的现状透视及对策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8] 李艳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金融支持[J].特区经济,2010,(03).[9] 于孝建、任兆璋.我国文化产业金融创新方式分析[J].上海金融,2011,(06).

第五篇:东营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东营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措施,我们组成专门调研组,通过座谈、专访、实地考察、数据统计分析等形式,围绕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以来,我市立足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牢固树立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以文化旅游业等特色产业为载体,统筹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共有文化馆(艺术馆)6个、图书馆6个、博物馆5个,建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72个,43个乡镇(街道)都建有文化站,1460个行政村建设了文化大院。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中心1处、县区支中心4处、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42处、村(社区)基层服务点1776处,建设农家书屋715个。现有电台6座、电视台8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0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文物藏品10245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件、二级文物20件。吕剧和陈官短穗花鼓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重视程度有新提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重视文化、关注文化、谋划文化,真正当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合格领导者和坚定实践者。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等文件,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启动了新一轮文化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成立了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了市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市县各级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了《东营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为今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2、重点项目建设有新进展。坚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以重点建设项目辐射带动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建成项目3个:①黄河国际会展中心,总投资8亿元,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自2009年9月建成运营以来,已先后举办了2009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第二届黄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大型会展节庆活动,带动我市会展产业迅速升温。②黄河口文化市场,总投资3500万元,建设面积3万平方米,2009年5月已正式投入运营,30余家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经营企业和画廊入住文化市场。③东营图书大厦,总投资3450万元,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在建项目2个:①孙子文化旅游区,计划总投资27603万美元,占地面积为107.8公顷,总建筑面积达到14万平方米,目前旅游区各项基础设施初步成形,旅游接待设施也在逐步完善。②“水城雪莲”大剧院,总投资7.1亿元,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已正式开工建设。年内计划开工项目3个:①中国(东营)现代影视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约190万平方米,正在顺利推进。②电视连续剧《宣言》,以反映党的基层组织为新中国的诞生浴血奋战的历史为主题,投资2500万元,正在积极推进。③大型歌舞剧《大河长歌》,以“中华母亲河、生态三角洲、激情黄河口、梦幻石油城”为主题,计划投资4500万元,正在积极创作排演。

3、品牌打造有新亮点。重点围绕打造黄河口文化品牌,组织举办了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在世界级平台上展示了丰富的黄河口文化资源。黄委将东营确定为黄河国际论坛的永久会址,为发展文化产业搭建了重要平台。先后举办了两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两届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两届黄河口文化旅游博览会、五届孙子国际文化节、三届黄河口文化旅游节。其中,孙子国际文化节多次被评为“中国节庆50强”、“中国十大人物类节庆”、“中国十大最具潜力节庆”,品牌价值得到良好体现。截止到今年9月底,已经举办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投资贸易洽谈会、黄河口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重点培育齐笔、黑陶、民间纺织、草编等具有黄河口特色的文化产品品牌,先后多次组织相关企业参加文化博览会、经贸洽谈会和旅游产品展销会,进一步打开了销路,扩大了市场。其中,东营中齐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被确定为山东省第二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黄河口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4、产业实力初具规模。全市共有文化产业活动单位3613家,资产总计148.09亿元,从业人员2.37万人,基本形成文娱演出、现代传媒、印刷发行、创意设计、艺术培训、文化旅游等产业门类。现有文化休闲娱乐场所124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企业148家,网吧393家;专业艺术团体5家,业余艺术团体58家,演出经纪机构4家;出版社1家,报纸4家,期刊2种;图书报刊零售网点153个,图书报刊批发单位3家;印刷企业115家,打字复印企业190家;各类广告创意设计经营单位439家;各类艺术培训机构63家;旅游企业120余家,其中旅行社74家,星级饭店27家,2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20处,游船公司1家,旅游汽车公司2家。2009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3.4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6%,同比增长16.5%,高出GDP增速4.1个百分点。其中,核心层产业实现增加值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5%;外围层产业实现增加值10.6亿元,比上年增长8.9%,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9.9%;相关层产业实现增加值4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7%,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5.6%。

二、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一)有利条件

1、重要的历史机遇。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要求,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对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作出安排部署,并把东营作为东部文化产业聚集区、齐文化产业园、黄河文化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规划,出台一系列促进文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推进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在政策、资金、机构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文化建设的大环境越来越好,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坚实的经济基础。全市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社会生产总值2076.6亿元,人均GDP为103246元,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313元,富而思乐、富而思文的观念日趋明显,居民用于教育、科技、旅游及文化产品消费的支出逐年增加,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潜在拉动力。

3、优良的品牌价值。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黄河文化、海洋文化、石油文化、古齐文化、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在黄河口汇聚,构成了具有

鲜明特色的黄河口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一无二的地域特色使黄河口文化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有优良的品牌价值。近年来,全市先后承办举办了一系列高端文化旅游节会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黄河口文化的辐射力和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潜在优势。

4、强劲的后发优势。东营建市晚,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没有历史包袱,有利于轻装上阵,迅速占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东营是石油城市,市民来自五湖四海,思想开放活跃,有利于推进文化创新;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随着东营机场增加航线和班次、环渤海高速公路贯通、黄大铁路建成通车、东营海港开通海上航线等相继实施,东营市交通条件将明显改善,可进入性大大提高;黄河入海口独特的旅游资源,市委、市政府对文化旅游业的高度重视,为经济文化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整体实力弱,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2009年,我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3.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2.6%,虽然比2008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全省较低水平。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者增加值之间的比例为4.5∶19.9∶75.6,呈现核心小、外围大的严重不合理状态。我市大部分文化企业实力弱、人才缺乏,许多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企业还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像动漫、旅游演艺等一些高附加值的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在我市尚属空白。

2、规模化程度低,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较多地处在自发性状态,市场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为全市3613家文化产业单位中有3605家为中小企业和文化个体户,规模小、布局分散,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现象还不明显,产业基地或园区的发育、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在鼓励文化产业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方面措施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保障。

三、对策建议

1、破除思想障碍,切实增强各级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适应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尽快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是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实路径。目前,我市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难度较大,但大有潜力可挖,大有文章可做。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破除畏难情绪和“唯条件论”思想,树立攻坚克难的勇气,强化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市场意识、产品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善于从经济的视野研究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思考经济,进一步增强各级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实施行业重点突破,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产业涉及行业门类众多,关键在于选准重点和突破口。东营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城市发展方向来讲,文娱演艺业将成为重要增长极;从发展趋势来讲,高科技将成为重点;从产业链角度来讲,首先应发展文化旅游业。一是根据我市旅游资源分布和发展基础,应重点抓好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黄河水城河海风情文化旅游区和孙子文化旅游度假区三大景区开发,力争打造成为国家5A级景区,形成拳头旅游产品。二是要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引导各类文化资源进入旅游市场,加大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的系列开发和文化包装力度,增强旅游项目和产品的文化象征意义,提

高旅游的文化含量。加强演艺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整合,在重点旅游景区打造高品质、有特色的旅游演艺精品。三是大力发展城市近郊农业观光旅游,利用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整合文化、旅游、休闲、商务等要素,统一策划营销,满足市民短途休闲度假需要。四是成立文化旅游投资控股公司,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开发、策划、经营,建立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融资平台和运营平台,实现文化旅游的管理和经营分开。

3、实施企业重点突破,加快培育文化产业主体。文化产业的主体是文化企业,如果没有企业,发展文化产业就是一句空话。关键是要组织实施好“五个一批”工程,即:加大扶持力度,支持现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一批文化企业;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转制一批文化企业;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文化企业;支持现有企业新上文化产业项目或转型为文化企业,转型一批文化企业;放宽准入条件,鼓励自然人创办文化企业,催生一批文化企业。重点要加快组建旅游集团、演艺集团、广播影视集团、报业集团和出版发行集团,打造一批实力雄厚、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核心文化企业集团,以大集团带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发展,拓宽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和要素进入企业的通道,增强企业发展动力。深化文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强化竞争和激励机制,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活力。积极引进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提高文化企业的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4、完善推进机制,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强劲动力。一是强化行政推动机制。当前我市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力来“助推”。要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各项推进措施。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党务政务督查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述职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宣传、调度和督查力度,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市场拉动机制。市场是文化产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产业运行发展的根本动力。要积极培育构建各种有形的、无形的文化市场,创造、引导、扩大文化消费,积极探索文化企业良性发展的机制和路子;坚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文化产业资源,使文化产业项目和企业摆脱对政府的依赖,真正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良性循环、持续发展;抓好文化市场综合管理,为文化产业健康运行提供有力保证。三是强化大项目、大活动带动机制。加快“水城雪莲”大剧院、广电大厦、中国现代影视基地等大项目建设,办好黄河国际论坛、黄河口文化旅游博览会、孙子国际文化节等大型文化节庆活动,使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我发展、良性运行,进一步提升我市文化产业的层次和水平。

5、优化发展环境,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切实保障。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需要优良的发展环境来保障,当前应着重优化以下三个方面的环境: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当前,我市文化产业还是弱势产业,需要政府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等,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具体政策,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同时科学规划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战略,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二是优化融资环境。资金不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拓展融资渠道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用活用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促进文化企业的银企

合作,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支持。通过支持民营企业兴办文化产业项目、吸引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化融资格局。三是优化人才环境。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知识经济,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抓好文化产业创作、企划、市场开发和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等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造就一批善经营、业务精、有实际操作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完善激励机制,落实优秀文化产业人才奖励办法,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产业人才实行重奖,对拔尖人才予以优厚待遇,鼓励和支持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下载关于金融支持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申请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金融支持淄博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申请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思考

    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思考一、公共文化建设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多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文化社团培养以及提供文化服务等方......

    淄博市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淄博市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加快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推进全市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性转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特制......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研究 济宁案例

    -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研究:济宁案例 高雷 (山东省财政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本文从文化产业公益性和商业性共存这一特性入手,结合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以济宁市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实......

    金融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困难及建议

    金融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 发展面临困难及建议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和繁荣文化......

    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一、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行2009年文化产业贷款累计发放贷款20000万元;2010年文化产业贷款累计贷款30000万元,不良率为0;2011年文化产业贷款累......

    税收政策如何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税收政策支持的文化产业税收政策如何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020410107 钱文胜 财务管理101近年来,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税收政策措施,对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起......

    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难题调研报告[合集]

    近日,我们对具有发展畜牧业资源丰富和潜力巨大的吉林省xx市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区域畜牧业在市场经济的拉动下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金融部门信贷支持......

    阳泉市矿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综合调研报告范文大全

    阳泉市矿区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综合调研报告根据《关于开展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活动的通知》(阳协函„2010‟35号)文件精神,区文化体育旅游局组织有关人员,采取座谈与实地考察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