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一、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行2009年文化产业贷款累计发放贷款20000万元;2010年文化产业贷款累计贷款30000万元,不良率为0;2011年文化产业贷款累计发放贷款金额20000万元,不良率为0。贷款支持的企业主要有文化公园、出版公司、日报社、广播电视台等。
二、我行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采取的举措
1、加大文化产业营销力度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为切实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国家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正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我行已将文化产业作为我行拓展业务范围、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的重要领域之一,加大文化产业营销力度,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2、突出产业重点,分板块梯度推进
一是文化旅游板块。积极支持4A级(含)以上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投向景区道路、景点、索道等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维护领域,及还贷资金来源于景区门票及整体经营收入的项目;适度支持航天、海洋、热带雨林主题公园项目建设,提高文化旅游行业信贷业务占比;积极探索邮轮、游艇、帆船、帆板等旅游项目及西沙旅游景点开发的融资新模式,服务南海旅游资源开发,适应以热带海岛生态为基础,集度假、休闲、运动、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新业态发展。1
二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板块。坚持“生态金融、环境优先”原则,按照全省产业布局调整要求,依托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软件园和创意产业园等园区产业集群,大力拓展园区内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领域信贷客户,重点支持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企业,发挥园区内产业集群优势,大力拓展小企业信贷业务。
三是广播影视板块。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将广电客户分为播出类客户、运营类客户、内容类客户三类。播出类客户包括各级广播电视台,以及各级城市电影院(线);运营类客户指获准经营县以上行政区域内唯一广电网络(含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网络)的企业;内容类客户指独立制作各类影视节目的企业。我行重点投向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的电视台和广电运营类企业,支持省级网络整合、经济发达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及双向改造等优质项目。关注广电领域新兴业态发展,稳步进入中心城市电影院线及有稳定播出渠道的专业影视制作等领域,培育新兴优质客户群体。
3、合理配置信贷产品,创新融资服务方案
对处于成熟期、经营模式稳定、经济效益较好的文化企业,我行提供多种融资产品组合服务,积极开展对其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支持企业并购资金需求,积极支持大型文化企业(集团)“走出去”战略。对具有稳定物流及现金流的企业,积极拓展贸易融资。对生产过程中需租赁设备的文化企业,发放融资租赁贷款。对中小文化
企业,利用我行中小企业各类产品及服务方案给予金融支持。深入研究文化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
4、探索适应文化企业特点的风险控制措施
对于运作成熟、未来现金流稳定的企业及项目,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办理融资业务。关注文化产业产品完工险、损失险等各类保险产品推出情况,有效利用各类金融工具,合理分散我行融资风险。对于具有优质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的企业,可通过权利质押贷款等方式,逐步扩大收益权质押贷款的适用范围。
5、建立文化产业融资市场研究及拓展的有效机制
我行与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建立了信息沟通及合作机制,及时了解产业发展的最新信息,营销政府部门系统的优质企业。积极利用政府各类支持政策,对获得中央及地方财政贴息的企业及项目,优先给予支持。在文化企业集聚的区域中心城市,组建专门工作团队,加强对文化产业市场的研究与拓展。
三、我行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地市场消费小,需求量有限,省外拓展实力不足。与旅游密切的文化体育休闲项目,虽然目前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总体市场运营来看,尚未形成产值高增长阶段,一些经济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一些与旅游相配套的现代文化体育设施也有待完善和开发。按现有旅游文化体育设施和经营结构来讲,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加快扭转这种局面更显得极为迫切。
2、技术密集、创意产项目投入不足。体现在五方面:一是受国际
金融危机形势的影响,投入我省动漫产业基地、生态软件园区建设项目建设的资金速度放缓,实施项目受到影响,服务于CG、动画、影视制作、数字艺术、手机动漫、电子游戏和工业设计等多媒体创意产业各领域企业的产业群尚未形成;二是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结不密切,产品的规模优势没有得到发挥;三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十分匮乏,不能适应文化产业新发展的要求,这是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和科技人才更是稀缺,远远满足不了文化产业领域高科技迅速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五是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手段和措施,由于财政能力有限,尚未设立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上动力不足。
3、旅游体育休闲、冬训基地在发展规模上资金不足。如体育冬训大型基地的规划用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等一些基地现有的规模,设施建设,物业管理等还未达到市场化、商业化开放的程度,难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4、市场开放与国际化接轨存在距离,在现行国家文化市场政策法规框架内,特色旅游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娱乐型彩票等项目上,容易产生界定冲突,使投资发展面临高风险,尽管庞大的旅游资源蕴藏着极大的商机,但开放政策没有出台前,投资者都不愿意涉足。
5、企业自身因素制约导致融资困境
一是企业普遍规模小、抵押不足。文化产业企业普遍规模小,大部分企业都无法提供满足金融机构要求的抵押物。土地和厂房大多都是租用,固定资产更是不足,抵押能力较弱。二是以私营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原始积累较少,自主研究经费不足,同时社会信用较低,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私营企业明显比非私营企业资金面紧张。三是企业对融资方式的了解不够。很多企业认为审批程序复杂、手续繁琐是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遇到的主要问题,而对于发行债券、引进风险投资和产权交易市场等融资方式,大多企业都表示不甚了解。四是企业自身资质还不高。当前,无论是上市融资,还是发债融资,都有一个较高的门槛,文化产业企业在产权、财务以及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则制约了其直接融资。
第二篇:税收政策如何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税收政策支持的文化产业
税收政策如何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020410107 钱文胜 财务管理10
1近年来,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与文化产业相关的税收政策措施,对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日益活跃、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多样、新文化业态和创意的层出不穷,特别是当下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各地争取税收优惠政策的现象令人担忧。面对我国政府日益增长的债务、公共支出刚性越来越强的财政经济形势,如何运用税收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引人深思。
一、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
税收作为国家机器的经济基础,其基本作用是为政府支出需要的资金提供收入,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其调节经济的职能发挥好。如何运用税收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确保税收基本职能的正常发挥,政府在运用税收手段的同时,要明确对文化产业实施减税免税等优惠措施所让渡的税收收入总额以及这些收入对财政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在改变“只给政策轻视算账、注重投入不问产出”的税收扶持模式的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应全面掌握全国及地方文化产业税收优惠的资金总量和流向,以及对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以便更好地统筹安排财政预算和合理调整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数额。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实施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给地方财政收入造成的减少务必要分清责任,属于中央政府给地方造成财政收入的减少可以通过向中央政府申请转移支付解决,但属于地方政府造成的减少应当由地方承担责任并自行解决。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很多支持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税收调控经济的作用。但是,由于实施这些政策对中央和地方税收筹集收入的冲击力无法明确,就形成了无论是哪级政府对文化产业进行减税免税,最终出现由中央政府为因减免税带来的收入减少而买单的局面。此外,自1994 020410107钱文胜
年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实施的统一税制使地方政府运用税收手段发展区域经济有一定的局限性,致使地方财政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度越来越强。一些地方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将企业缴纳的税收等通过财政列支等手段返还给相关企业,变相减免财政性收入,减少了地方的可支配财力。比如,审计署对18个省的54个县财政性资金进行审计发现:有53个县2008年至2011年出台了221份与国家政策明显相悖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文件,以财政支出方式变相减免应征缴的财政性收入70.43亿元,其中2011年变相免征33.36亿元,相当于其当年一般预算收入的5.81%。还有一些地方为兴办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实行税收返还与奖励的竞争手段,不仅将印花税、房产税等地方税作为返还的主体税种,还将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当做返还或奖励的筹码。长此以往,将会扭曲税法政策,导致虚假的财政预算,加剧市场的无序竞争。
二、防止税收政策的碎片化、区域化
对于政府因减免税带来收入减少的局面以及上述存在的情况,笔者认为应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进行超前防范、治标治本。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要从维护国家税制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提升文化产业整体素质与竞争能力的双层视角出发,这样才有利于制定激发文化企业活力、提高文化市场效率、推动文化业态创新的税收政策措施,因此,要拒绝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碎片化。对于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来说,要有全局观念和战略意识,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和实施,既要与国家税制改革的大方向相适应,也要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相吻合;处理好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的税负均衡问题,同时协调中央税收政策与地方税收政策的关系。否则,不仅会破坏国家统一的税收制度特性,也无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成长。
税收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产业而不是区域,防止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区域化也成为制定和实施税收政策的一个方面,特别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国家的干预和税收支持。2008年,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后,我国实行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国家先后出台了很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然而近年来,随着各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性的提高,社会对现有的税收优惠扶持政策颇有微词。结合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许多文化产业提出了新的税收政策需求,给文化产业税收政策打上了区域化的烙印。这不仅对国家文化产业税收政策体系造成冲击,也容易诱发新一轮区域税收政策的讨价还价和恶性竞争,有悖于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初衷。
三、避免税收政策扭曲化、闲置化和激励化
目前,各地都把文化产业看作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竞相上马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些地方为扶持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产业园区基地招商引资进行减免税,或先征后返等变相减免税做法,擅自更改、调整、变通国家税收政策,从而扭曲了国家文化产业税收政策,在某种意义上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负面效应,不仅违反了国家法律和市场法则,而且分解了统一税基,造成税负不公,冲抵了国家产业性、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因此,避免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的扭曲化不容忽视。
在现阶段,除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下放地方的具体政策管理权限外,我国税收政策管理权全部集中在中央,在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得在税法明确授予的管理权限之外擅自更改、调整、变通国家税法和税收政策;同时对已有的违规制定的先征后返等变相减免税政策立即制止,维护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统一性和权威性;此外,对拒不纠正或继续出台新的越权减免税、缓缴税、豁免欠税以及采取税收先征后返等变相减免税或财政奖励的做法,要认真清理、依法问责。
中国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千差万别,对于确实需要国家税收扶持其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来说,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出台并实施的税收优惠措施已经体现在相关法律和文件规定之中,充分挖掘这些政策潜力,避免文化产业税收政策闲置化。比如,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地区属于国家鼓励发展地区,统一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也是目前我国最低的所得税税率。因此,没必要再单独争取或者出台这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微型企业的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照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这同样适用于全国所有文化类小、微型企业。
此外,不少地方建立各种开发区、产业园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政府也随之出台相应的适用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优惠政策。然而,在遇到现行政策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各地应按照法定程序统一上报,由中央政府统筹研究,为打造文化产业“航空母舰”创造良好的税收平台。
四、合理运用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
1.文化产品出口按照国家现行税法规定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
文件依据:财税[2009]31号
2.自2010年7月15日起,对承担《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中民口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的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以下简称项目承担单位)使用中央财政拨款、地方财政资金、单位自筹资金以及其他渠道获得的资金进口项目(课题)所需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含软件工具及技术)、零部件、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文件依据:财关税[2010]28号
3.自2007年1月1日起,将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
至13%。
4.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对经国务院或国务院广播影视
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电影制片企业电影拷贝收入、转让电影版权收、电影发行收入以及在农村取得的电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税。
文件依据:财税[2009]31号
5.党报、党刊将其发行、印刷业务及相应的经营性资产剥离组建的文化企业,自注册之日起所取得的党报、党刊发行收入和印刷收入免征增值税。文件依据:财税[2009]34号
6.对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动漫企业销售其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软件,按
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文件依据:财税[2011]100号
7.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出版物在出版环
节、印刷、制作业务实行增值税50%至100%先征后退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新华书店实行增值税免税或先征后退政策
文件依据:财税[2009]147号
(二)、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1.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文化产业组织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2.经认定的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可申请享受国家现行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① 软件生产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所退还的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② 我国境内新办软件生产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得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③ 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生产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④ 软件生产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⑤ 企事业单位购进软件,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返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可为2年。
文件依据:财税[2008]1号、财税[2009]65号
3.在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内,按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文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文件依据:财税[2009]31号
4.从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
文件依据:财税[2009]34号
5.对2008年12月31日前新办的政府鼓励的文化企业, 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享受优惠的期限截止至2010年12月31日。
文件依据:国税函[2010]86号
五、总结
税收是促进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的助推器,通过制定对某一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让投资者和企业明确国家鼓励发展的方向,从而吸引社会资源流向文化产业。但文化产业税收政策不是简单地让企业享受减免税款待遇或长期的税收优惠激励,这样会让一些地方或企业进入争取减免税、坐享税收激励的误区,甚至产生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行为。因此,避免文化产业税收政策激励化倾向是很有必要的。文化产业税收政策除优惠激励措施之外,还要制定必要的税收约束机制。比如法国政府在运用税收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中,普通影片既可以享受国家资助,也被给予低税率激励,实行5.5%的增值税率,比货物和服务19.6%的标准税率低14.1%,但每部影片需交纳11%的特殊附加税、1.3%的版税以及在电视上播放时10%的播放权税。对于对纯色情暴力的电影(即X电影)则无权接受国家资助,其所得收入要在正常纳税的基础上另缴20%的X电影税。我们不妨借鉴法国的做法,通过各项税收政策工具的合理搭配,依据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特性分类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既能有效体现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也能确保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职能的最终实现。才能正确而坚定的支持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三篇: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
基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
内容摘要:文化产业政策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文化产业”为政策对象的产业政策。它的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只要政府干预得当、政策设计得当,就能够有效的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财税政策、政府职能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全球化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们面临着一场新的知识价值革命和一场深刻的文化变革。在这大悲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标的新兴产业,正以其附加值、高价值、高关联值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表现出了更多的关注,文化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只要内容,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新型战略课题。
一、文化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他们主要从批判的角度理解“文化产业”,认为文化产业是商业资本对大众娱乐和媒体的垄断,其本质是资产阶级实行意识形态控制的重要手段。目前,对于“文化产业”比较权威的定义主要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蒙特利尔会议上的定义: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 工业 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是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为主体对象,从事其生产经营、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三产业。
二、文化产业与财税政策的关系
(一)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扶持
1政府每年通过财政支出,采用担保、贴息、鼓励、资助等形式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专项资金数额。如果没有财政,那么政府就不能更好的实现这项职能。因此说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扶持。
2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通过调整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对文化产业涉及到的税种,在政府的职权范围内给予税收优惠。如:新办文化企业3年内免征
1企业所得税;试点文化集团的核心企业对其成员企业100%投资控股的,可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在境外提供文化劳务取得的境外收入不征收营业税、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列入政府鼓励范围的文化企业,凡符合国家现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信息服务业的企业,可享受信息服务业有关优惠政策;公益性单位等举办文化活动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暂免征企业所得税等。
3文化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而这一公共属性产品特性,决定了市场难以实现最优供给,政府需要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指导,包括通过财政投入,保护文化资源,扶持公益性服务部门,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兴办民营文化产业并对公益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给予必要的扶持。
(二)文化产业推动财税政策的发展
1发展文化产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它作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结合点。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从而推动财税政策的发展。
2发展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国名经济发展了就能够是财政收入的增加,因此文化产业推动财税政策的发展。
三、现行文化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资金不足,造成了文化现有的现有资金短缺,虽然与前些年相比,经营性单位的资产负责有所降低,但仍然很高
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非常重视财税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扶持,这是他们文化产业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国文化产业的财政税收政策虽然也在不断鼓励投融资主体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但力度不够,对投资者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不能有力地引导资金流入到文化产业领域并制约文化产业发展,导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入的不足,进而影响文化产业发展进程。
(二)文化产业的发展财税政策配套不够完善
其一在税收方面没有适当合理的实行和减免各种相应的税收政策,如对公益性文化企业事业单位进口物品、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发行及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行业及给予减免税政策.其二在财政方面没有合理的发挥中央财政的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增强对文化
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的宏观调控能力.如,对新兴的和创新型的文化产业项目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促进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建立文化采购制度,通过不同文化单位平等参与竞标来提高公共支出效率,促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四、财税政策促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所以要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的文化经费投入,改进投入方式、调整投入结构,在预算安排上要“尽可能达到总体事业经费的合理比例,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确保重点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和优质文化产品的生产” 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逐年增长。同时,强调支出重点:一方面要增加对公益文化事业和文物古迹保护的经费投入,推动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的需要。,(二)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
其一要继续实行文化系统内的税收返还政策,对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音响、文物等部门上缴的税收和利润,在财税、审计部门监督下,由同级财政部门返还给同级文化主管部门,设立各种文化基金或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扶持优秀的、民族的、传统的和高层次的文化事业或补充重大的节日文化活动和大型文化活动经费的不足,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和集体,以及抢救和保护遭到破坏、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等。
其二要实行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在继续执行文化企业特种经营的减免税政策的基础上,对公益性文化企业事业单位进口物品、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发行及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行业及给予减免税政策。如对科研机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艺术表演团体等非营利或微利单位进口必要的设备和相关文献资料等,应列入海关进口免税范围。
同时为了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引导财政资金流向,可对不同种类的文化产业和不同社会效应的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实行差别税率。
(三)综合运用各种财政优惠政策
其一在加大对文化产业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也要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手段,发挥中央财政的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增强对文化事业发
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如,对新兴的和创新型的文化产业项目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促进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建立文化采购制度,通过不同文化单位平等参与竞标来提高公共支出效率,促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快文化事业单位转换内部机制;对优秀的、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的文化服务商品的生产和经营给予财政补贴;投入一部分财政资金并吸引社会资金组建文化产业再担保基金,解决政府为贷款担保优惠的融资瓶颈问题;与企业建立技术联盟,促进文化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等。
其二发展文化产业专项基金,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在设立文化产业政府发展基金上的成功经验,在已有的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基金、文化科技项目基金、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等专项基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计划、有重点、有规划的设立各种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以财政划拨、专项奖励等转移支付的方式积极扶持民间文化经营主体的发展,保障文化产业的主导行业和重要产品的资金支持。同时,针对部分文化行业或项目资金回收周期长、经营风险大、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性较低的特点,可以运作文化产业专项投资基金,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导向功能,以国家参股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化项目,从而培育文化产业的民间投资主体。
参考文献:
1.董为民,《国化文化产业现状、发展措施与经验》。2006.6
2.谭丹,《论我国文化产业科技竞争力的提升》。2009.43.韩慧、吴江,《促进文化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2010.3
4.马国强,《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2008
5.2009年由国务院常委会仪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第四篇: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公司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公司成立于20**年*月*日,主要宣扬香道文化,提供香道产品以及其附属的产品和文化推广。经过半年的发展,我司已经初步完成了整个公司体系的架构,明确了文化产业的方向,得到了行业的肯定和认可,并接洽了部分客户,下半年有意向达成合作,为文化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企业刚起步,企业上半年整体还处于亏损状态。
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下半年我司将与部分客户达成协议,并投入相关人力,大力推广香道产品,同时结合网络,完成线上系统的筹建,希望为香道文化的传承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公司
2014年6月10日
第五篇:银行业支持城镇化发展调研对策
银行业支持城镇化发展调研对策
在城镇化进程中,银行业一直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住宅建设等方面投放了大量的资金,及时有效地支持了城镇化的发展。但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银行业在支持城镇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当前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市场机制的作用判断过高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处于主导地位,需要加强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而有的地方 财政偏紧,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较为困难,根本没有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往往寄希望于市场机制推进城镇化建设,而没有意识到这一过程需要政府对社会各部门进行统筹调动,用计划指导的手段构建良好的转化机制。
(二)金融支持的政策环境不佳。目前,部分城镇特别是欠发达城镇,多为吃饭财政,其被动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对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严重短缺,亟需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但根据现有法律法规,银行机构不能对政府部门贷款,加之当前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被列入“慎入”行业,信贷支持明显减弱。另外,农村信用社受不得向公共基础设施提供贷款的限制,从而制约了对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致使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及环保设施不完善、不配套,影响小城镇的整体和谐推进速度。
(三)农村资金外流日益严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大量收缩而向农村的机构网点和业务,设在县及县级以下的网点大多只有组织存款的任务而没有贷款权,其吸收的大量农村闲置资金被层层上存,相当数量的农村资金被非农化,农村可用资金日益减少,难以满足城镇化发展的资金需求。
(四)银行资金流入的渠道受阻。一是收紧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贷款资金。近年来,中央强化了宏观紧缩政策,先后出台暂停土地审批、清理开发区、暂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清理在建项目等措施,银行收紧了对县域社会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严格新增贷款审批。为落实国务院宏观政策,各商业银行强化了新增贷款的审批手续,使城镇化建设速度明显放缓。
二、银行业支持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建议
推进城镇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建立一种彼此间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互惠互利关系,共同加快推进我国的城镇化发展。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运行。应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经济金融工作,不断增强经济金融核心竞争力,进而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深化改革和防范风险关系,正确处理好金融发展和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把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县域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经济金融的互动促进效能。
二、银行业支持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建议
推进城镇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建立一种彼此间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互惠互利关系,共同加快推进我国的城镇化发展。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运行。应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经济金融工作,不断增强经济金融核心竞争力,进而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深化改革和防范风险关系,正确处理好金融发展和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把国家宏观调控改革和防范风险关系,正确处理好金融发展和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把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县域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经济金融的互动促进效能。
(二)加强对城镇化的政策指导和协调。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政府部门应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强对各部门的政策指导和协调,促使各部门从大局出发,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大工作力度,通力协作,各司其职,推进我国城镇化积极稳妥地向前发展。